电能表的选择与实际用量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7
电能表的参数及应用电能表是测量电路中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弄明白电能表的一些技术参数,有利于电能表的选择和正确使用。
一、电能表的主要参数及意义电压参数:表示适用电源的电压。
我国低压工作电路的单相电压是220V,三相电压是380V。
标定220V的电能表适用于单相普通照明电路。
标定380V的电能表适用于使用三相电源的工农业生产电路。
电流参数:一般电流表的电流参数有两个。
如10(20)A,一个是反映测量精度和启动电流指标的标定工作电流I b(10A),另一个是表示在满足测量标准要求情况下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 max(20A)两个值。
如果电路中的电流超过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 max,电能表会计数不准甚至会损坏。
电源频率:表示适用电源的频率。
电源的频率表示交流电流的方向在1s内改变的次数。
我国交流电的频率规定为50Hz。
交流电流的方向是变化的,这种变化的快慢对于要求苛刻的精密仪器(如X光机等)是很重要的,对于照明或电热器等对电源频率要求不高的用电器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耗电计量参数:不同的电能表,表达方式不同。
转盘式感应系电能表标的计量参数是xxxr/kWh,其含义是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铝转盘要转过xxx转。
电子式电能表的计量参数标注的是xxximp/kWh,表示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脉冲计数产生xxx个脉冲。
另外,电能表还有工作环境温度、湿度参数以及精度等级等参数。
二、电能表参数的应用1.根据用电器工作电压选择电能表的电压参数。
如果电路中的用电器使用的都是220V的电源,就选用标定电压是220V的电能表,否则,就选用标定电压是380V的电能表。
2.电流参数的选择决定于电路负荷的大小。
电路的负荷可根据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进行计算(I=P总/U)。
由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尤其是大功率的家用电器的数量不断增加,在选择电能表电流参数时应留有富余地,以便日后增加大功率用电器时仍能正常使用。
功率因素cos& = 有功/视在功率数量3、PT柜:电压互感器柜,将10KV高电压转换成110V(100V)电压信号,输送到其他柜体,监控电压和做电压保护用4、主受电:及进线断路器柜5、进线隔离柜:内装隔离开关或隔离手车,作为手电断路器柜前端的断口保护.6、所变柜:内装所用变压器,提供低压电源给变电站用7、出线柜:本站馈线,内装出线断路器,可以接降压变压器或者高压电机。
电能表(带峰平谷的)是电能表,计量用。
专变采集终端(负控表)主要功能为:电能表数据采集、实时和当前数据、电能表运行状况监测、事件记录与报警、电能异常监测、远程控制等。
需量demand:[di’mɑ:nd ] 汉语拼音为xuliang 需量,就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的最大值。
(在电力行业多取15分钟)现在由于电表的电子化,需量就是这个负荷(线路)出现的功率最大值. 无功需量,就是负荷出现的无功功率最大值。
有功需量,就是负荷出现的有功功率最大值。
需量时间,就是出现最大需量的时间。
用电需量就是在考核期(一般是上个抄表日到这个抄表日)内,本变压器所带负荷,曾发生过的最大有功功率值;是通过集成在电能表上的最大需量记录器记录下来的,是实际发生值;这个值可用电能表上的示数与互感器的倍率相乘后求得,若你的电压互感器是66/0.1KV,电流互感器是200/5,则最大需量=19694。
4KW; 若你的负荷功率因数为0.85,则该负荷下的视在功率为:19694。
4/0。
85=23169KVA,超过了变压器的容量20000KVA,说明在最大负荷时,变压器已经过载了,如果要变压器不过载,一是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值,二是减少最大需量值,使负荷尽量平衡,不出现太大的高峰负荷。
最大需量,最大需量就是指在设定的测定周期内,若干个时间段内电能消耗最多的那个时间段,称为全部时间段的最大需量。
例如:设定测量周期为15分钟,第一个15分钟电能消耗2.5千瓦时,第二个15分钟3。
电能表的使用和管理一、电能表基础知识,什么叫交流电,三相四线制的特点:1、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又称电度表,火表。
电能的单位是“千瓦时”(kWh),俗称“度”。
(举例说明:例如一个电饭煲,它的说明书上标注1000W220V,那么这个电饭煲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1000w。
在用电器的额定电压220V,通电1小时,就消耗1度电,假如1度电是1块钱,那么用电器工作一小时的电费就是1块钱。
)2、交流电,是指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一种电流。
它的最基本的形式是正弦电流,电流呈现波浪形变化,我国交流电供电的标准频率规定为50赫兹。
供电电源为降低线路损耗采用高压输电,因此社区进线电压一般为10KV或6KV,由高压电网供给,通过高、低压配电屏和降压变压器等变、配电设备,将高压电源(一般为10 kV或6KV)变为低压电源(三相380 V),为照明等设备供电。
3、通常低压输电方式是三相四线制,采用三根相线加零线供电,零线由变压器中性点引出并接地,电压为380/220V,取任意一根相线加零线构成220V供电线路供一般家庭用。
线路中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三根相线间电压为380V,一般供电机使用。
相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相电压(220V),供居民家庭使用。
4、零线断线的后果如下图所示:当零线在发生断线时,凡连接在断开点以后的单相负载,其火线、零线都带电,但却没有电压,因此,负载无法正常工作;零线一旦断线,采用保护接零的电气设备将失去保护作用,设备一旦漏电将会造成人身触电,这时即使设备不漏电,由于零线本身带有危险电压使设备外壳带电,同样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因此,零线非常重要。
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以下几点:1)、多个回路零线共用一个螺栓接总零时,拆开螺栓线,必须将所有用电回路全部停电,否则会有触电的危险。
2)、零线不能装保险或开关,且与相线粗细一致。
二、电能表的工作原理:机械式电能表是利用电压和电流线圈在铝盘上产生的涡流与交变磁通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使铝盘转动,同时引入制动力矩,使铝盘转速与负载功率成正比,通过轴向齿轮传动,由计度器积算出转盘转数而测定出电能。
电能表的计费原理以及公式电流元件;2.电压元件;3.铝质圆盘;4.转轴;5.轴承;6.制动元件;7.蜗轮齿轮传动机构;8.积算机2-1 单相感应系列电能表结构图(1)驱动元件。
它包括电流元件1和电压元件2。
电流元件由铁心(硅钢片叠制而成)和缠绕在铁心上的电流线圈组成,线圈导线较粗、匝数较(2)转动元件。
它由铝质圆盘3和与其连接在一起的转轴4组成。
(3)轴承。
轴承5分上轴承和下轴承。
上轴承主要起导向作用,下轴承用以支撑转动元件和减少转动时的摩擦力矩,一般由两个人工宝石(玛)和钢珠组成或利用同极性磁性材料的推斥悬浮力而制成的组合。
(4)制动元件。
制动元件6由永久磁铁制成,在圆盘转动时产生制动力矩,控制圆盘的转速,从而使圆盘的转数反映被测电能量值。
(5)积算机构。
用来累积圆盘转数,从而累计电能。
当圆盘转动时,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7带动积算机构的滚轮(字轮)组转动,以显示被测(6)调整装置。
它的作用是改变制动力矩和补偿力矩的大小,改善和满足准确度的要求。
它包括分组(三相表)、满载、轻载、相位、潜动的调(7)辅助部件。
它包括外壳(表底壳、表盖),基架(安装各元件的构架)、铭牌、端钮盒(接线盒)及接线端子等。
工作原理电能表接入被测电路后,被测电压加在电压线圈上,其铁心中形成一个交变磁通,这个磁通的一部分由经磁板(铁板制成,一端固定在左右铁)穿过圆盘回到铁心中而闭合。
另一部分非工作磁通,2-2。
穿过圆盘的两个交变磁通,是在不同位置穿过圆盘,因此在各自穿过圆盘的MPMP=KUIcosφ=KP (1)K——比例常数。
2-1单相感应系列电能表结构图圆盘转动切割制动元件的磁通φf,在圆盘上产生涡流if,if与φf相互作用,形成作用于圆盘上与其转动方向相反的制动力矩Mf。
制动力矩n成正比,即:Mf=Rn (2)R——比例常数。
当制动力矩与转动力矩平衡时,转速稳定,可得平衡条件MP=Mf,将公式(1)代入公式(2)得Rn=KP (3)转速C——电能表比例常数(每千瓦时盘转数),。
逻辑电表的消耗值计算
逻辑电表的消耗值计算涉及到电能消耗的计算,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电表读数:在计算电能消耗时,需要读取电表的起始读数和结束读数。
起始读数表示电表在开始计时的时刻的数值,结束读数表示电表在结束计时的时刻的数值。
2. 计算电表消耗值:根据读取的起始读数和结束读数,以及用电器的电压和电流参数,利用以下公式计算电能消耗值:电能消耗值(kWh)= (结束读数-起始读数)×电压×电流/ 1000
其中,电压和电流是以伏特和安培为单位的参数。
这个公式是根据电能公式(W = UIt)进行推导的。
3. 检查误差:在计算电能消耗值时,需要注意检查误差。
如果误差较大,可能是由于读数不准确或电压、电流参数不正确导致的。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重新读取电表读数并检查相关参数。
4. 处理异常情况:如果计算出的电能消耗值异常(例如,消耗量过大或过小),需要检查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例如电路故障、电表损坏或电器漏电等。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计算出逻辑电表的消耗值。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检查误差和处理异常情况,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智能电表计量原理公式
智能电表的计量原理公式是:用电量= (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时间)÷功率。
这个公式说明,智能电表通过测量电压、电流、功率因数和时间,来计算出总的用电量。
具体来说,智能电表内部通常有一个电压和电流的乘法器,用于计算输入的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得到有功功率。
然后,智能电表会累计这个有功功率与时间的乘积,从而得到总的用电量。
此外,智能电表还具有其他功能,如分时计费、远程控制等。
分时计费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对用电量进行不同的计费标准;远程控制功能可以通过网络或手机APP进行远程读数和控制。
总的来说,智能电表是一种高效的电能计量工具,能够提供准确的用电数据和智能化的管理功能。
1类型一:电能表的计算1.对于图1中的各种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能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一定为220V ,电流一定为10A B .每消耗1kW ·h 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3000转 C .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2200W D .电能表读数的单位是kW ·h2.小红家里的电能表标有“3000R/kW ·h ”的字样,则该电能表的转盘转过1转,电路中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 J 。
现小红利用该电能表测定家中电热取暖器的电功率,当取暖器单独工作时,电能表的转盘在90s 内转过60转,则该取暖器的电功率是________W 。
思考:若电能表的铭牌为N 转/千瓦时,电路中只接入待测用电器工作时,记录t 分钟内电能表铝盘转动的转数为n 转,则此用电器的电功率是 。
3、图9是一种在家庭电路里的电能表。
该电能表允许接的最大功率为_________。
若安装时此电能表的示数为零,则从安装电能表到现在为止,用电器已消耗了___________电能,电表的转盘已转了___________圈。
若测得转盘在6min 内转了30圈,则所接用电器总功率为______________。
4、一天,小明放学回家看电视,看完后,把遥控器一摁,电视关了。
他发现电视机上还有一个指示灯亮着(此时,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
于是他想:这时电视机是否还在消耗电能呢?一次,趁父母出差,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让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然后拔掉其它所有电器的插头或关掉开关,记下时间和家中电能表的读数;去奶奶家住了两天后回到家中,再记下此时的时间和电能表的读数。
记录数据如表。
问: (1)在小明外出这段时间里,他家的电视机消耗的电能是千瓦时。
(2)通过实验,小明得到的结论是:电视在待机状态时 。
(3)小明家电视机在待机状态下电功率是多少?(4)据估计,我市电视机在待机状态下消耗的电能一年有近6000kW ·h ,令人惊醒。
电表等级计算公式电表等级计算公式是用来确定电表等级的一种数学公式。
电表等级是指电表的精度等级,用来衡量电表的测量准确度。
根据国家标准,电表等级一般分为0.2S、0.5S、1.0S、2.0S四个等级,其中0.2S 是最高精度等级,2.0S是最低精度等级。
电表等级的计算公式涉及到电表的准确度、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等参数。
我们来看一下电表的准确度。
电表的准确度是指电表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距。
通常情况下,电表的准确度可以通过电表示值误差和电表示值偏差来表示。
电表示值误差是指电表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电表示值偏差是指电表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通常用实际测量值减去真实值来表示。
我们需要考虑电表的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是指电表能够正常工作的最大电流值,通常用安培来表示;额定电压是指电表能够正常工作的最大电压值,通常用伏特来表示。
根据国家标准,电表等级的计算公式如下:电表等级 = 电表示值误差 + 电表示值偏差 + 额定电流 + 额定电压其中,电表示值误差、电表示值偏差、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都有一定的权重。
具体来说,电表示值误差和电表示值偏差的权重较大,而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的权重较小。
这是因为电表的准确度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更加关注。
在实际计算中,我们需要根据电表的具体参数和国家标准来确定各个参数的权重。
一般情况下,电表示值误差和电表示值偏差的权重可以根据国家标准直接确定,而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的权重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电表等级的计算公式只是一种理论模型,实际情况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电表的制造工艺、使用环境和运行状况等都会对电表的准确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还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调整。
电表等级计算公式是用来确定电表等级的一种数学公式,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电表的测量准确度。
通过分析电表的准确度、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等参数,我们可以计算出电表的等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正。
供电局电量电费计算算法电力供应部门是负责为居民和企业提供电能的机构。
电量电费计算算法是电力供应部门用来计算用户电能使用量和相应电费的方法。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电量电费计算算法的解释。
电量计算:电力供应部门通过电能表来记录用户的电能使用量。
电能表会记录下用户使用的总电能,通常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电量计算的公式如下:电量=结束读数-起始读数起始读数是上一个计费周期结束时的电能表读数,结束读数是当前计费周期结束时的电能表读数。
电费计算:电力供应部门根据用户的电能使用量来计算电费。
电费计算的公式如下:电费=电量×电价电价是电能的价格,通常以每千瓦时的金额(元/kWh)计算。
电价可以根据区域不同而有所不同,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用电时间段有所差异。
根据电费计算公式,用户的电费将随着电量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用户可以通过控制电量的使用来控制电费的大小。
在实际应用中,电力供应部门可能会设定不同的电价来鼓励用电高峰时段的合理控制,以平衡供求关系。
扩展算法:电量电费计算算法可以进一步扩展,以考虑更多因素和特殊情况。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扩展算法:1.阶梯计价:电力供应部门可以根据用户的电量使用量,设定不同的阶梯电价。
例如,低于一定电量的部分使用低价,超过该电量的部分使用高价。
这样可以鼓励用户节约用电。
2.季节性电价:电力供应部门可以根据不同季节或时段的供求关系,设定不同的电价。
例如,在夏季高温时期,电价可以相对较高,以反映电力供应的紧张程度。
3.尖峰谷电价:电力供应部门可以设定不同时段的电价,以反映供求峰谷差异。
例如,高峰时段的电价较高,而谷时段的电价较低。
这样可以鼓励用户在谷时段使用电能,以平衡负荷。
4.超出尖峰阈值的电价:为了防止负荷过高,电力供应部门可以设定尖峰阈值,当用户超过该阈值时,电价会显著增加。
这样可以鼓励用户控制用电负荷,以保持电网的可靠性。
5.收费政策优惠:电力供应部门可以设定一些特殊的收费政策优惠,例如低收入家庭电价补贴、太阳能发电用户的电价优惠等。
三相电表怎么计算电费?未分类9月10日 12:56今天课程《蔡锐锋,老师带你学习,干货》三相电表电费计费原理三相电能表有两种接线方式,一种是直接接入,一种是电流互感器间接接入,这根据实际的用电环境决定,单相电流大于50安就要使用互感器!以农村电网改造为例,家用动力电,用直接接入电能表就可以,而JP柜里的总电表,就要使用互感器。
直接接入的电能表读书很简单,电能表上的实际读数就是你的实际用电量。
用当时读数减去上月读数,就是你这月的实际用电量!使用电流互感器的电能表,只是多了一步计算。
要用电能表上的读数乘以互感器的倍数,互感器分为75:5、100:5、200:5、300:5等不同规格。
一组300:5的互感器,那么它的倍数就是60倍。
用当时电表读数减去上月读数,再乘以60,就是本月的实际用电量。
三相电也叫三相交流电,它是电能的一种输送形式,简称为三相电。
三相交流电源是由三个频率相同,振幅相等相位依次互差120度的交流电势组成的电源。
一般负荷大的设备都用三相电,如工业用电。
那三相电费是怎样计算的呢?大概分为两种:1、如果没有使用互感器而直接接入的就直接读取数字就是所使用的电量。
2、如果是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的,表上的数字还要乘以电流互感器的倍率,得出来的数字就是所用电量。
电流互感器的倍率,它的规格不同倍率也也不同,比如用的是100/5的,那它的倍率为20,(即100➗5)如果用的是200/5的,那它的倍率为40,(即200➗5)以此类推,把表上显示的读数再乘以这个倍率就是实际使用的电量数。
三相电度表是用于测量三相交流电路中电源输出的电能的电度表。
三相电费计算是依据三相电度表数来计算的。
根据检测电能的性质三相电的电表可分别计量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1.家用三相电是根据三相电电表读数来收费的,且只计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不收费。
2.企业用三相电根据地方不同收方式也不同。
有的地方只收有功功率,有的地方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一起计费。
电度表的接线与电量推算一、电度表接线的检查在低压电路中,大部分单相或三相四线电度表都是直接接入电路的,接线比较简单,即使有错误接线,也比较容易发现和纠正。
但在高压电路中,必须将电度表接入电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由于互感器有极性、相序问题,以致错接的可能性大为增加。
因此,对于新安装或更换的电度表和互感器,以及变动过二次回路接线的电度表,都必须对接线进行检查。
若在高压倒停电的情况下检查接线,可使用万用表检测。
带电检查的方法较多,如相位表标准电度表等。
检查时应注意,电压线圈不能短路,电流线圈严禁开路。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1.检查三相电压是否正常。
在正常情况下,三相电压应基本平衡。
如果相差太多时,可能存在电压回路误接线或断线,也可能是电压互感器一次侧保险丝熔断,或者是极性不对。
2.检查三相电流是否正常。
在三相负载平衡时,三相电流应基本相等。
如果三个电流相差太大,则往往是电流互感器极性连接错误。
3.分相检查转矩1)分别拆下A、C相电压的保险丝即分别断开A、C相电压,使三相三线电度表的两个元件不正常,若三相负载平衡,cosψ=1,在相同时间内,两者的转速应近似相等。
如果在cosψ<1的情况下,断开C相电压,此时圆盘的转速应比断开A 相电压时的转速慢。
这是因为第一组元件电流与电压的夹角大,有功功率较小的缘故,如果分别断开A、C相电压,发现电度表反转,即表示IA或IC在电度表进出线上有可能接反。
2)断开B相电压,此时功率因数若与原来的相同,则圆盘的转速应比断开的B相电压前的转速慢一倍,因为断开B相电压时,就相当于两个电压线圈串联后接上了UAC电压。
这时,每个电压线圈,所承受的电压即为原来的1/2。
若接线错误,则不会保持这个比例关系。
二、电量的更正当发现运行中的电度表有错误接线时,除应纠正错误接线外,还应对错误接线的电度表的示数予以更正。
1、三相四线电度表三相电流互感器变比不同时更正电度的计算:设三相四线表所配CT变比分别为KA、kB、kC而错误的按kN计算,则正确的电能表达式为:三相三线的高压计度电度表常见的错误接线有七种,检查中,只要我们对其有所了解,就可以根据矢量关系判断出实际接线,从错误接线中求出真实电度来。
求电量的三种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量的需求越来越大。
然而,电量的计算和管理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三种常见的求电量的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电量。
方法一:电表读数法电表读数法是最常见的求电量方法。
每个家庭或单位都有一个电表,它可以记录用电量的变化。
我们只需要在不同时间点记录电表读数的差值,就可以计算出用电量。
例如,我们在一天内记录了电表读数分别为1000度和1020度,那么这一天的用电量就是1020度-1000度=20度。
同理,如果我们想计算一个月或一个季度的用电量,只需要在这个时间段内记录电表读数的差值即可。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电表的误差和读数不准确等因素,电表读数法计算的用电量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
因此,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应该尽量保证读数的准确性。
方法二:负荷计算法负荷计算法是一种通过计算电器功率和使用时间来求电量的方法。
对于每个使用电器,我们可以通过查看其功率和使用时间来计算出其消耗的电量。
然后将所有电器的消耗电量相加,就可以得到总的用电量。
例如,我们家中有电视、冰箱、空调等电器,它们的功率分别为200W、500W、1000W,使用时间分别为4小时、8小时、2小时。
那么它们消耗的电量分别为200W*4h=800度、500W*8h=4000度、1000W*2h=2000度。
将它们相加,就可以得到一天的用电量为800+4000+2000=6800度。
负荷计算法的优点是可以更加精确地计算每个电器的用电量,从而更好地进行用电管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需要对每个电器的功率和使用时间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记录,否则会影响计算的准确性。
方法三:电量计测量法电量计测量法是一种通过使用电量计来测量用电量的方法。
电量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电量的仪器,它可以直接测量用电量,避免了其他方法中的误差和不准确性。
我们只需要将电量计插在电器的插座中,然后使用电器,电量计就会自动记录用电量。
民用单相电能表容量的选择方法
以目前普遍使用的2倍表为例,具体可采用如下两种选择方法。
1. 根据用户的负荷功率选择电能表容量。
首先按常规统计用户的负荷功率,然后换算成负荷电流,使峰期电流在电能表80%标定电流至80%额定最大电流范围内即可。
选配情况见表2(实际上l(2)A 表已很少采用)。
2. 根据用户的月用电量选择电能表容量。
根据用户月秒表电量,每月高峰负荷时间按60h考虑,高峰负荷电量控60%月用电量计,则高峰负荷等于月用电量(kW.h)×0.6÷60,单位为kW。
例如:某用户月用电量为100kW.h,则其高峰负荷为100×0.0l=l(kW)。
估算出高峰负荷后,仍可按照根据用户负荷功率选择电能表容量的方法进行选择电能表。
选配情况见表3。
excel求电费计算公式电费计算公式。
电费是指居民或企业使用电力时需要支付的费用。
电费的计算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用电量、电价、电力损耗等。
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电费的计算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在中国,电费的计算公式一般为,电费 = 用电量×电价 + 基本电费。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费计算的公式及相关因素。
一、电费计算公式。
1. 电费 = 用电量×电价 + 基本电费。
其中,用电量指的是实际使用的电力量,单位为千瓦时(kWh);电价是指每度电的价格,单位为元/千瓦时(元/kWh);基本电费是指按照规定的标准收取的固定费用。
2. 用电量的计算。
用电量的计算一般是通过电表来实现的。
电表是一种用来测量电能消耗的仪表,它记录了用电设备所消耗的电能。
用电量的计算公式为,用电量 = 本期示数上期示数,单位为千瓦时(kWh)。
3. 电价的确定。
电价是由政府部门根据能源市场供求关系、成本变化、环保要求等因素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电价是根据不同用电用户的类型和用电时间段而有所不同的。
例如,居民用电和工商业用电的电价就会有所区别。
此外,一些地区还会根据季节、用电量等因素来制定不同的电价政策。
4. 基本电费的收取。
基本电费是指按照规定的标准收取的固定费用。
一般来说,基本电费是按月收取的,不受用电量的影响。
基本电费的收取标准由供电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二、影响电费的因素。
1. 用电设备的功率。
用电设备的功率越大,消耗的电能就越多,从而导致电费的增加。
因此,在选择用电设备时,应尽量选择节能型的产品,以减少用电量和降低电费支出。
2. 用电时间。
不同时间段的电价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用电峰值时段的电价较高,而用电谷值时段的电价较低。
因此,合理安排用电时间,避开高峰时段使用电器,可以有效降低电费支出。
3. 用电量。
用电量是影响电费的主要因素之一。
用电量越大,电费支出也就越高。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节约用电,避免浪费,以降低电费支出。
供电局电量电费计算算法电量电费计算算法电费计算总体计算顺序:注:以上有两个追补电量的过程,主要考虑到有些追补电量需要参与到变损和线损的计算,而有些追补电量不需要参与变损和线损的计算.到底采用哪种电量追补方式,视标志而定。
1 计算抄见电量[分时表不能在计量点设置中设置成不执行分时电价]对于普通表和执行分时电价的总段,如下处理:电能表度差=(本月表码—上月表码),根据度差进行数据溢出安全保护。
如果度差大于等于零,则有:抄见电量=度差*综合倍率如果度差小于零,则有:抄见电量=(最大量程+度差)*综合倍率总电量=抄见电量+换表电量+增减电量对于执行分时电价的峰谷表,则如下处理:峰段抄见电量= 峰度示差*综合倍率谷段抄见电量= 谷度示差*综合倍率总段抄见电量= 总度示差*综合倍率如果度差小于零,则有:峰段抄见电量= (最大峰量程+峰度示差)*综合倍率谷段抄见电量= (最大谷量程+谷度示差)*综合倍率总段抄见电量= (最大总量程+总度示差)*综合倍率平段抄见电量= 总段抄见电量–峰段抄见电量–谷段抄见电量峰段电量=峰段抄见电量+峰增减电量+峰换表电量谷段电量=谷段抄见电量+谷增减电量+谷换表电量平段电量=平段抄见电量+平增减电量+平换表电量总电量=抄见电量+换表电量+增减电量其中:综合倍率=PT倍率*CT倍率注意:1)如果本月起码大于上月止码,注意更新满码标志,以便数据溢出保护2)对于换表电量,在抄表初始化时进行计算3)对于增减电量,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计算抄见电量时进行处理,直接合计到相应的表计和时段上.4)对于正常表码和需量表要求保留四位小数5)对于分时表,其中的总段电量为机械总段追补电量的说明:通过工作单追补电量,则追补电量只对本月有效,通过追补界面,则对每个月都有效,对于分时表,追补应对峰、平、谷分别追补,不能将电量放置在总段,非分时表只能在总段进行追补,表前追补参与表的套扣和变损计算,表后则不参与。
电能表的选择与实际用量计算一、普通用户的电能表怎样选择1. 电能表的额定容量应根据用户负荷来选择,一般负荷电流的上限不得超过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下限不应低于电能表允许误差范围以内规定的负荷电流。
2. 选用电能表的原则。
应使用电负荷在电能表额定电流的20%-120%之内,必须根据负荷电流和电压数值来选定合适的电能表,使电能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等于或大于负荷的电压和电流。
一般情况下可按下表进行选择。
3. 要满足精确度的要求。
4. 要根据负荷的种类,确定选用的类型。
二、电能表的实际用量计算1. 不经互感器的电能表即直接接入线路,从电能表直接读得实际电度数,如电能表盘上注有倍率时,本月实际用电量为本月实际用量(kW·h)=(本月读数-上月读数)×倍率。
2. 经互感器接入时电能表计量:1)电能表与电流互感器配合使用时,本月实际用电量为本月实际用量(kW·h)=(本月读数-上月读数)×变流比。
2)电能表盘上注有倍率时,本月实际用电量为本月实际用量(kW·h)=(本月读数-上月读数)×倍率。
3)电能表与电压、电流互感器配合使用时,本月实际用电量为本月实际用量(kW·h)=(本月读数-上月读数)×变流比×变压比。
4)电能表盘上注有倍率与电压、电流互感器配合使用时,本月实际用电量为本月实际用量(kW·h)=(本月读数-上月读数)×变流比×变压比×倍率。
5)电能表上注明电流比值和电压比值,这是成套表计。
如注明变流比为100A/5A,变压比为10000V/100V,是指电能表所配备的电流互感器应为100A/5A,电压互感器应为10000V/100V,所以成套配用的电能表的读数就是实际用电,不需再乘变流比、变压比。
6)如果电能表盘上标注的变比与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变化不符时,本月实际用电量为本月实际用量(kW·h)=(本月读数-上月读数)×(所配互感器变压比×变流比×倍率/表盘上标注的变压比×变流比)。
电能表的选择与实际用量计算
一、普通用户的电能表怎样选择
1. 电能表的额定容量应根据用户负荷来选择,一般负荷电流的上限不得超过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下限不应低于电能表允许误差范围以内规定的负荷电流。
2. 选用电能表的原则。
应使用电负荷在电能表额定电流的20%-120%之内,必须根据负荷电流和电压数值来选定合适的电能表,使电能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等于或大于负荷的电压和电流。
一般情况下可按下表进行选择。
3. 要满足精确度的要求。
4. 要根据负荷的种类,确定选用的类型。
二、电能表的实际用量计算
1. 不经互感器的电能表即直接接入线路,从电能表直接读得实际电度数,如电能表盘上注有倍率时,本月实际用电量为本月实际用量(kW·h)=(本月读数-上月读数)×倍率。
2. 经互感器接入时电能表计量:
1)电能表与电流互感器配合使用时,本月实际用电量为本月实际用量(kW·h)=(本月读数-上月读数)×变流比。
2)电能表盘上注有倍率时,本月实际用电量为本月实际用量(kW·h)=(本月读数-上月读数)×倍率。
3)电能表与电压、电流互感器配合使用时,本月实际用电量为本月实际用量(kW·h)=(本月读数-上月读数)×变流比×变压比。
4)电能表盘上注有倍率与电压、电流互感器配合使用时,本月实际用电量为本月实际用量(kW·h)=(本月读数-上月读数)×变流比×变压比×倍率。
5)电能表上注明电流比值和电压比值,这是成套表计。
如注明变流比为100A/5A,变压比为10000V/100V,是指电能表所配备的电流互感器应为100A/5A,电压互感器应为10000V/100V,所以成套配用的电能表的读数就是实际用电,不需再乘变流比、变压比。
6)如果电能表盘上标注的变比与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变化不符时,本月实际用电量为本月实际用量(kW·h)=(本月读数-上月读数)×(所配互感器变压比×变流比×倍率/表盘上标注的变压比×变流比)。
三、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要求
1.电能表、互感器的接线方式:
1)接入中性点有效接地的高压线路的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四线有功、无功电能表。
接入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高压线路的计量装置,宜采用三相三线有功、无功电能表。
2)低压供电线路,其负荷电流为50A及以下时,宜采用直接接入式电能表;其负荷电流为50A以上时,宜采用经电流互感器接入式的电能表。
3)接入中性点有效接地的高压线路的三台变压器,应按Y0/y.方式接线。
接入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高压线路的计量装置,宜采用两台电压互感器,且按V/V方式接线。
4)对三相三线制接线的电能计量装置,其两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宜采用四线连接,对三相四线制接线的计量装置,其三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可采用六线连接。
2.准确度
)各类电能表装置应配置的电能表、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
电能计量装置类别准确度等级
有功电能表无功电能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Ⅰ0.5 2.0 0.20.2或0.2S
Ⅱ 1.0 2.0 0.20.2或0.2S
Ⅲ 1.0 2.00.50.5S
Ⅳ 2.0 3.0 0.50.5S
Ⅴ 2.00.5S
2)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对Ⅰ类计费用计量装置,应不大于额定二次电压的0.20%;其它装置,应不大于额定二次电压的0.5%。
3.对10kV及以下三相线路供电的用户,应配置全国统一标准的电能计量柜。
对原有电能表与互感器分装且无保证计量安全措施的计量装置,应逐步进行技术改造;35kV供电的用户,宜配置专用互感器或电能计量柜;35kV以上线路供电的用户,应有电流互感器的专用二次绕组和电压互感器的专用二次回路,并不得与保护、测量回路共用。
4.互感器二次回路
1)安装在用户处的35kV以上计费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接点,但可装熔断器;35kV及以下计费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接点和熔断器。
2)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连接导线应采用铜质单芯绝缘线。
连接导线的截面面积应由计算来确定;对电流二次回路,应按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二次负荷来计算,但至少不小于4(或2.5);对电压二次回路,应按允许的电压来计算,但至少应不小于2.5 。
5.专用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的确定,应保证实际二次负荷在25%-100%额定二次负荷范围内;专用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的额定功率因数应与实际二次负荷的功率因数接近;专用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功率因数应为0.8。
6.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的确定,应保证其在正常运行中实际负荷电流达到额定值的60%左右,至少应不小于30%。
当实际负荷电流小于30%时,应采用二次绕组具有抽头的多变比电流互感器,或0.5S、0.2S级电流互感器、或具有较高额定短时热电流和动稳定电流的电流互感器。
四、电能计量装置的组成
包括有功、无功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二次回路,计量柜等
五、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
按所计电能量的不同和计量对象的重要程度分为四类
Ⅰ类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5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1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
Ⅱ类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1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2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
Ⅲ类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10万kWh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315kVA 及以上的计费用户。
Ⅳ类计量装置:负荷容量为315 kVA以下的计费用户。
Ⅴ类计量装置:单相供电的电力用户。
注:月平均用电量是指用户上年度的月平均用电量。
六、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前的管理
1.用户供电方案中的电能计量方式(包括电能计量装置的装设地点、装设套数、电压等级、电能表类别及专用互感器及二次回路等),应按《全国供用电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供应与使用管理条例》颁布后,即以此《条例》内容为准)和有关用电营业管理制度的规定确定。
2.电能计量装置的设计审定。
1)凡电力建设工程和地方公用电厂、用户自备电厂并网以及用电业扩工程中的电能计量装置的设计,应符合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
同时,还应符合《全国供用电规则》、《电热价格》、《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和其它电气安全、土建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
2)电能计量装置设计审定的基本内容包括用户的电能计量方式、电能表与互感器的接线方式、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专用互感器及二次回路专用互感器的额定二次负荷及额定功率因数、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电能表的标定电流、电能计量柜、电能表的安装条件、高压互感器及其高压电气设备的电气间隙和安全距离。
3)凡电能计量装置设计中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部分,应由原设计部门进行设计改进。
七、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后的验收
1.计量管理所对于计费与考核电力系统经济技术指标的电能计量装置,应结合工程竣工进行验收。
2.电能计量装置验收的基本内容包括:
1)用户的电能计量方式、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与技术性能、安装工艺质量、计量器具产品质量与计量法制标志、应符合相关的规定要求。
2)电能计量装置的一次与二次回路接线,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3)检查二次回路中间触电、熔断器、试验接线盒的接触情况。
4)测量电流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和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
5)检查电能计量装置的接地系统
6)测量一次、二次回路绝缘电阻
7)电能表、互感器应具有经法定授权计量部门检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检定证书。
8)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试验报告应符合规定要求
3.凡验收不合格的电能计量装置不准使用。
八、注意事项
根据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规定
1.擅自迁移、更动或擅自操作供电企业的用电计量装置的行为属于危害供电、用电,扰乱正常供电、用电秩序的行为,供电企业可以根据违章事实和造成的后果追缴电费,并按照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的规定加收电费和国家规定的费用,情节严重的可按照国家规定程序停止供电。
2.绕越供电企业的供电设施上擅自接线用电;伪造或者开启法定的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加封的用电计量装置封印用电;故意损坏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故意使供电企业的用电计量装置计量不准或者失效的行为均属于窃电行为,电力管理部门应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追缴电费并处以交电费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