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乳化原因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2.76 KB
- 文档页数:3
空压机油乳化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空压机油乳化是指空压机工作过程中,润滑油与压缩空气生成乳状混合物的现象。
这种情况会导致油液稠化、腐蚀机器部件、降低压缩机的效率和寿命。
了解乳化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对于维护空压机的性能至关重要。
乳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水分的存在:水分是引起油乳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空气中的水分无法完全排除,当水分进入空压机时,会与润滑油相融合,形成乳液。
2.高温和压力:高温和压力是空压机运行时产生的常见条件。
这些条件会使油液温度升高,产生蒸汽,进而使润滑油与水分更容易混合。
3.油品质量:低质量的润滑油容易产生乳化。
不合格的油品中可能含有过多的添加剂或杂质,这些物质与水分相互作用,导致乳化的发生。
解决空压机油乳化的方法如下:1.定期更换润滑油:定期更换润滑油是防止油乳化的有效方法。
按照空压机制造商的建议,定期更换润滑油可以降低油液中水分的含量,从而减少乳化的发生。
2.安装油气分离器:安装油气分离器可以有效地将油和水分离。
这种设备通过冷却和凝结的过程将水分从压缩空气中分离出来,防止其与润滑油混合。
3.提高空压机的散热性能:加装散热器或冷却装置可以有效地降低空压机的工作温度,减少润滑油的蒸汽生成,从而减少油乳化的可能性。
4.使用高质量的润滑油:选择高质量的润滑油可以降低油乳化的风险。
优质的润滑油具有较低的水分溶解性和更好的抗乳化性能,并且能够在高温和压力下保持稳定。
正确的维护和保养空压机是防止油乳化的关键。
定期更换润滑油、安装油气分离器、提高散热性能以及选择高质量的润滑油都是有效的方法来解决空压机油乳化问题,以延长空压机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其工作效率。
汽车变速器油液乳化原因分析刘小辰;肖淑华;俞进涛;韦丽【摘要】变速器是汽车关键部件,直接影响汽车的驾驶性能和行驶安全.变速器中润滑油乳化,会使油膜变薄、金属腐蚀、磨损严重,对变速器造成损害.本研究针对变速器润滑油乳化失效,分析混入物质的成分及含量.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对新油与乳化油液的元素种类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利用红外光谱(FT-IR)对两油液中主要物质进行了对比.并且,根据pH测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果,确定了H2O 的混入导致变速器油液发生乳化.对两油液中H2O含量进行测定,新油液中H2O的质量分数为0.08%,乳化油液中H2O的质量分数为2.66%.【期刊名称】《失效分析与预防》【年(卷),期】2016(011)004【总页数】4页(P223-226)【关键词】变速器;油液;乳化;水【作者】刘小辰;肖淑华;俞进涛;韦丽【作者单位】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100095;航空材料检测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5;中航工业失效分析中心,北京100095;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100095;航空材料检测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5;中航工业失效分析中心,北京100095;南昌航空大学,南昌330063;南昌航空大学,南昌3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73.74变速器中润滑油需要满足其齿轮、轴承等零件的润滑以及同步摩擦特性的要求[1]。
由于存在变速器齿轮啮合摩擦损失、各种轴承摩擦损失、齿轮搅油损失等,变速器工作过程中将产生较多热量[2]。
产生的大部分热量都将被润滑油吸收,但润滑油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乳化变质现象。
乳化是由两种不相溶的液体经过强烈地搅拌后形成乳液状的过程。
乳化形成的危害主要有4种:一是腐蚀金属面,润滑油具有适当粘附性和粘度,润滑油乳化将使其粘附性变差,油膜变得很薄,油对摩擦面的附着力不够,使金属表面的温度急剧上升,导致金属面腐蚀;二是造成润滑油的浪费,润滑油一经乳化很难恢复,也无法继续使用,势必造成润滑油的浪费;三是污染环境;四是容易造成机械事故,润滑油乳化后造成油路运行不畅,影响内部零件散热,易引发机械事故[3]。
汽轮机润滑油油质劣化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摘要:在汽轮机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中,润滑环节必不可少,而润滑油的质量和使用情况是否高效合理对于润滑工作的成效有着密切的影响。
本文围绕汽轮机润滑油油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汽轮机润滑油油质劣化的原因,论述了常见的处理措施以及如何更有效地控制汽轮机润滑油油质劣化的策略,旨在不断提升汽轮机润滑效果,保障汽轮机运行的良好工况。
关键词:汽轮机;润滑油;油质劣化;控制措施1引言在汽轮机装置中,润滑油主要起到润滑调速、冷却以及密封的作用。
然而在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中,润滑油油质劣化给润滑效果起到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不仅加剧了汽轮机零部件的磨损,缩减了设备及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也给生产安全性埋下了各种危险隐患。
为此,对汽轮机润滑油油质劣化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十分必要且十分重要的。
2汽轮机润滑油油质劣化的原因分析在汽轮机润滑油油质劣化现象中,可能的诱发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汽轮机设备零部件在生产厂家制造的过程中表面携带有杂质,如铁屑、油漆涂料等粉末,这些杂质会随着设备零部件的组装完成而留存在设备内部间隙,当这些杂质进入到油系统中时就会导致油箱及管道等装置的不洁净。
如果没在新设备调试运行的过程中没有及时被检修人员发现,或没有及时对油系统进行提前清洁,就会造成油系统的灰尘、铁屑等杂质含量过多,继而引发润滑油清洁度下降,油质劣化。
二是汽轮机的设备检修过程操作不到位或检修质量没有严格检查导致的油系统油质劣化。
在汽轮机设备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没有认真检查汽轮机部件的间隙密封性是否良好,导致间隙过大,进油系统中出现大量的水。
如轴承的汽封间隙过大,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大量的空气和水蒸气进入到进油系统中,使轴承的润滑油油质劣化,突出的表现为轴承的回油携带有大量的水分,长期如此会导致润滑油的水乳化,继而使润滑油失效。
再比如检修环境不清洁,存在大量的灰尘,在调试检修的过程中很容易随着设备部件的拆卸而进入到各种油系统中,导致设备后续使用过程中油质劣化。
防止罗茨风机润滑油乳化的措施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罗茨风机作为一种重要的气动传送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罗茨风机的正常运行中,润滑油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然而,在部分情况下,润滑油可能会发生乳化现象,导致其性能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本文将详细探讨防止罗茨风机润滑油乳化的措施。
1.2 文章结构本文首先概述了文章的目的和结构,然后进入主题部分——防止罗茨风机润滑油乳化的措施。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解释润滑油乳化的原因,并提出两个主要措施:维护正确操作温度和压力以及选择合适的油品和添加剂。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润滑系统的维护与管理措施,包括定期检查、更换污染严重的润滑油以及清洗排除污染物或水分混入的方法。
随后,我们将分析其他影响罗茨风机润滑油乳化的因素,如环境条件、设备老化和磨损以及操作人员经验和技能。
最后,我们将总结主要措施和方法,并强调润滑系统维护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防止罗茨风机润滑油乳化的相关知识和措施,帮助读者了解罗茨风机润滑油乳化的原因,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通过正确实施这些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润滑油乳化对罗茨风机运行的不良影响,并以此为基础确保设备正常高效运行。
2. 防止罗茨风机润滑油乳化的措施2.1 罗茨风机润滑油乳化的原因罗茨风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高速旋转的齿轮或叶片与润滑油的接触,会产生剧烈的剪切作用和摩擦力,导致润滑油发生乳化。
此外,还有来自工作环境中的水分、灰尘等杂质可能进入油系统,加剧了润滑油乳化的程度。
2.2 措施一:维护正确操作温度和压力保持罗茨风机运行时的适宜温度和压力对防止润滑油乳化至关重要。
合理控制温度可以减少齿轮和叶片与润滑油之间的摩擦和剪切,并防止水分大量蒸发进入系统。
这可以通过监测并调整冷却系统、加热系统或换热器等设备来实现。
此外,在应用润滑油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选择正确的压力级别,并根据设备要求进行定期检查和调整。
汽轮机油乳化的危害与防治汽轮机的正常运行需要良好的润滑系统来保证机器的正常工作,而油乳化是指润滑油中的水和油混合形成乳状液体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对机器的运行产生许多危害。
本文将从油乳化的危害和防治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油乳化的危害1. 减少润滑效果:油乳化会使润滑油的黏度和润滑性能下降,无法有效地形成油膜来减少机件之间的摩擦,并且无法对机器的关键部位进行有效的保护。
2. 加速磨损:油乳化会导致机器内部摩擦增加,使机器的磨损程度加剧,从而缩短机器的使用寿命。
3. 影响热交换效果:油乳化后的乳状液体易于吸附在机器的散热器和传热管道上,影响热量的传递效果,导致机器过热。
4. 产生腐蚀物质:在油乳化的过程中,水和油混合会导致氧化反应加剧,从而生成腐蚀物质,损坏机器的金属表面,加速机器的老化。
5. 增加能源消耗:油乳化会导致机器的摩擦增加,从而增加机器的功耗,使能源的消耗增加。
二、油乳化的防治1. 加强油气隔离:通过对机器的设计和改进,加强油气隔离措施,防止水分进入润滑系统中,减少油乳化的发生。
2. 选用合适的润滑油:根据机器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润滑油,并定期检测和更换润滑油,保证其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3. 控制水分含量:在润滑系统中,必要时加装水分过滤器和去湿器,控制水分的含量,防止水分进入润滑系统中,减少油乳化的发生。
4. 提高设备的密封性:提高机器设备的密封性能,减少水分的进入,降低油乳化的风险。
5. 定期检查和保养:定期检查润滑系统的工作状态,保养设备,清洗润滑系统,及时更换油品和过滤器,保证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行。
6. 温度控制:控制润滑系统的温度,避免造成机器冷却不良或过热,防止油乳化的发生。
总之,油乳化会给机器的运行带来许多危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通过加强油气隔离、选用合适的润滑油、控制水分含量、提高设备的密封性、定期检查和保养以及控制温度等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油乳化的发生,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润滑油乳化是指润滑油中的水与油混合形成乳状液体的现象。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润滑油乳化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水分进入润滑系统:水分可以通过泄漏、冷却系统故障、湿气吸附或不当的维护等途径进入润滑系统。
处理方法:修复泄漏点,检查和修复冷却系统故障,确保润滑系统密封良好。
定期更换润滑油,特别是在潮湿环境下,使用带有干燥剂的滤芯进行过滤。
高温引起的水蒸气凝结:高温操作条件下,润滑油和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导致水蒸气凝结成水分。
处理方法:改善润滑系统的通风和冷却效果,降低系统温度。
确保润滑油循环畅通,避免积聚过热区域。
燃烧产物进入润滑系统:燃烧过程产生的高温气体和气溶胶可能通过气缸环路或排气系统进入润滑系统,导致油中形成乳状液。
处理方法:检查和修复引擎或排气系统的问题,确保正常燃烧。
定期更换润滑油,使用适当的脱水剂进行处理。
动力机械振动:机械故障、不平衡或过度振动会使润滑油形成乳状液。
处理方法: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消除振动源。
确保润滑系统的过滤器和沉淀器工作正常,及时去除乳化的润滑油。
使用低质量的润滑油:某些低质量的润滑油可能本身就具有较高的乳化倾向性。
处理方法:选择高质量的润滑油,符合规范要求。
定期更换润滑油,遵循制造商推荐的维护建议。
在处理润滑油乳化时,重要的是找出乳化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如果问题无法解决,建议咨询专业的润滑工程师或相关技术支持团队,以获取更具体和个性化的建议。
TEstandAppraisal为避免在测试润滑油抗乳化性能时出现不同实验室分析结果不相吻合或超出允许误差的情况,运用相关分析法对影响GB/T7305—2003《石油和合成液水分离性测定法》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
实验室模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蒸馏水pH值、试管内径尺寸及洗涤方式是导致抗乳化性能测定结果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润滑油抗乳化性能测试结果影响因素考察杨爱萍沈培玲沈浩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上海分公司抗乳化性能是汽轮机油等工业润滑油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
目前,我国石化行业采用GB/T7305—2003《石油和合成液水分离性测定法》评定润滑油的抗乳化性能,该方法修改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D1401—1998《石油和合成液水分离性测定法》。
我国电力部门采用GB7605—87《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测定法》评定润滑油的抗乳化性能。
近年来,国内有关单位在采用GB/T7305—2003标准评定润滑油的抗乳化性能时,经常出现由不同实验室和分析者得到的分析结果不相吻合或超出允许误差的情况,导致客户对润滑油产品质量产生疑虑,给润滑油生产和销售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联系了石化行业及电力行业的17个实验室,选取有代表性的润滑油样品,对影响GB/T7305—2003《石油和合成液水分离性测定法》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
不同实验室对5个代表性样品抗乳化性能的检验情况石化行业及电力行业的17个实验室在规定的时间内,采用GB/T7305—2003《石油和合成液水分离性测定法》,对68号抗氧汽轮机油、L-DAB46空气压缩机油、32号抗氨汽轮机油、L—CKD150重负荷工业闭式齿轮油、L-TSA46汽轮机油的抗乳化性能进行评定。
其中,L-CKD150重负荷工业闭式齿轮油的测试温度为82℃,其余4个代表性样品的测试温度为540c。
各实验室所用仪器及操作方法特征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除N实验室采TestandAppraisal用大连天元石油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TSYl122型抗乳化性能测定仪外,其余实验室大都采用上海石油仪器厂生产的SYP3007B型抗乳化性能测定仪,搅拌转速为1500r/min,但各实验室所用蒸馏水的pH值相差较大。
影响液压油抗乳化性能原因分析摘要:液压油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润滑油,在其使用过程中容易混人水分,形成乳化油,导致其润滑性能变差。
抗乳化性能是衡量液压油质量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液压油生产过程中,影响其抗乳化性能的因素有多种,通过分析发现管线残留、阀门渗漏对液压油首件检验抗乳化性能有一定影响,通过工艺改进,可以大幅度提高液压油首件检验抗乳化合格率,即保证了产品质量,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液压油;抗乳化;原因液压油是用于液压系统的传动介质,主要起润滑、防锈、防腐和冷却作用,因使用环境的特殊性,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混入冷却水,若油品的抗乳化性不好,会形成乳化液,使油膜遭到破坏,不能很好地起到润滑油作用;另外,油品乳化后,将促进油品氧化,进而造成零部件锈蚀,容易发生设备事故。
因此,为防止油品乳化,对液压油的抗乳化性提出明确要求。
一、液压油抗乳化影响原因结合该公司整体资源配置情况,推出L—HM抗磨液压油,年销量约为8500t,占L—HM抗磨液压油销量的50%以上,因不同添加剂与基础油配伍性问题,需使用不同复合剂生产不同质量的液压油产品;因产品品种多,批量小,而调合釜、灌装线数量少,导致不同类别润滑油相互切换频繁,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
根据润滑油调合灌装生产工艺,见图,影响液压油首件检验结果的环节分别为工艺本身缺陷、调合釜及管线的残留、灌装管线的残留和阀门的质量问题。
1、工艺缺陷影响。
因液压油灌装管线为1号和2号灌装线的共用管线,根据目前灌装的品种,两条灌装线不会同时灌装同一个液压油产品,当2号灌装线生产时,因灌装线为电磁阀控制,间歇式灌装,灌装机的电磁阀关闭时,输转泵继续工作将油品输送到1号灌装线的液压油管线,2号灌装线结束时,目前工艺要求只对2号灌装线的液压油管线进行吹扫,油品会存在通往1号灌装线的液压油管线中,在1号灌装线灌装油品时,液压油灌装管线残留较多油品会造成首检不合格,反之,亦然。
2、调合釜及管线残留的影响。
1 概述武汉地铁1号线四期车使用的是A6538D-HS10-3活塞式电动空气压缩机,使用的空压机润滑油为美孚拉力士SHC1026。
四期车在2018年投入运营后,频繁发现空压机润滑油乳化现象。
2 原因分析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加入表面活性剂,并搅拌、流动,形成乳状液,该过程叫乳化。
一般轨道交通空压机油乳化主要是润滑油中混入水分并激烈搅拌导致的。
对于武汉地铁1号线四期车的A6538D-HS10-3活塞式电动空气压缩机中的空压机油乳化,主要原因如下:(1)武汉地铁1号线为高架线路,线路条件较差,阴雨天气时,进入空压机的压缩空气相对地下线路湿度更大。
(2)为了平衡曲轴箱内压力,需将曲轴箱与外界大气连通,潮湿空气进入曲轴箱。
(3)活塞式压缩机在工作时,高温压缩空气会不可避免通过活塞环漏入曲轴箱,当空压机停止工作后,温度降低导致水分从气体中析出混入润滑油。
(4)空压机工作时曲轴激烈搅拌,水分与润滑油充分混合进而导致乳化。
由于空压机运转时曲轴搅拌以及潮湿空气进入曲轴箱均不可避免,可通过增加空压机运转率,使曲轴箱处于热状态,减少水分析出,同时润滑油保持热状态会使混入的水分经高温蒸发,减缓空压机润滑油乳化速率。
而武汉地铁一、二、三期车均使用相同型号或近似型号的空压机,并未出现空压机油频繁乳化。
结合以上情况综合推断,四期车空压机油乳化原因可能为空压机运转率过低。
据经验统计,空压机运转率达到30%左右,可有效避免空压机油乳化。
3 工作率统计2018年11月10日,对正线运营的A54编组空压机工作率进行统计。
表1车号日期时间节点工作时间工作率起止时长每时段总计A542018.11.108:03:379:16:571:13:200:15:5722%22%9:16:5710:29:171:12:200:14:0920%10:29:1711:52:131:22:560:12:1715%11:52:1313:03:121:10:590:19:0527%A542018.11.1013:03:1214:17:251:14:130:16:4523%22%14:17:2515:34:271:17:020:18:4624%15:34:2716:49:201:14:530:19:5927%16:49:2018:05:181:15:580:16:5322%18:05:1819:23:081:17:500:15:2820%19:23:0820:37:051:13:570:18:0524%20:37:0521:30:330:53:280:12:2023% 由上表得知,全天A54编组工作率为22%,最低时只有15%,工作率较低,易发生乳化现象。
润滑油乳化原因分析机油形成乳状液必须具有三个必要条件:一是必须有互不相溶(或不完全相溶)(de)两种液体;二是两种混合液中应有乳化剂(能降低界面张力(de)表面活性剂)存在;三是要有形成乳化液(de)能量,如强烈(de)搅拌、循环、流动等.水分、激烈搅拌、乳化剂,均能引起机油乳化.其中,水分(de)存在和激烈搅拌是产生乳化(de)主要原因.1. 机油中水分(de)存在,会加速油质(de)老化及产生乳化;同时会与油中添加剂作用,促使其分解,导致设备锈蚀.因此找到机油中进水(de)主要原因也就是找到了油质乳化(de)主要原因,下面分析造成油中进水(de)主要原因,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造成油中进水(de)主要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a. 轴封径向间隙调整过大,轴封漏汽沿轴窜入轴承室,造成油中带水.机组检修时,为了避免在启动过程中高速转动(de)轴系因过临界转速振动或转子热膨胀而碰磨轴封尖齿.一般在调整轴封时增大了轴封间隙.在机组正常运行中影响了轴封(de)严密性,造成了轴封漏汽沿轴窜入轴承室,这是油中进水(de)根本原因.b. 轴封齿倒伏,密封作用降低造成油中进水.在轴封径向间隙调整过程中,考虑转子膨胀及轴系振动不全面,使轴封径向间隙过小,令机组在启动过程中因转子膨胀与轴系振动造成轴封尖齿与转子碰磨,尖齿倒伏,密封作用降低,造成轴封漏汽,使水沿轴窜入轴承室.c.轴封进汽联箱供汽压力过大,使轴封室成为正压,造成轴封漏气.d.轴封抽汽器抽气压力不足,抽气管堵塞,造成负压不足,使水汽沿轴窜出,造成轴封漏汽.e. 盘车齿轮或靠背轮转动鼓风(de)抽吸作用,造成轴承箱内局部负压,吸入蒸汽.另外主油箱排烟风机出力太大,使轴承室负压增大,使轴封漏汽,更易进入润滑油系统.f. 汽缸结合面变形、密封不严密,造成水汽泄漏,进入轴承室,使油中带水.g.运行参数异常导致冷油器冷却水侧压力高压油侧压力,并且冷油器泄漏.2. 油中溶有空气,特别是在高温下,会加速油(de)氧化变质.空压机机运行中,因其油品气化变质而产生(de)环烷酸皂、胶体等物质都是乳化剂,使油更容易乳化.3. 机油(de)乳化,与油品中(de)添加剂性能亦有关系.机油添加剂(如抗氧化剂和防锈剂),大都是具有一定表面活性(de)化合物或混合物.这些物质(de)分子结构中,一端是具有亲油性(de)非极性基团,另一端是具有一定表面活性(de)亲水性极性基团.虽然它们都溶解于油而不溶解于水,但在一定转速下极性基团对水就具有一定(de)亲合能力,增强了油水分离(de)难度,促进油质乳化.4. 激烈搅拌.在空压机高速旋转时,油和水被激烈而充分(de)搅拌,呈乳浊液态.此时,上述亲水(de)极性基团有了与水充分亲合(de)机会,当亲合力很大时,就会与水牢固(de)结合在一起.又由于亲油性(de)非极性基团能溶于油中,从而通过这种物质(de)作用使水和油结合在一起.因此,这时水就不能与油分离,即产生乳化现象.三、防止机油乳化(de)措施:润滑高工黄工前面,对于机油乳化给机组运行带来严重后果以及产生乳化(de)原因都进行了充分地论述.因此,防止机油乳化应从压缩机机组设备(de)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检修、以及油品和添加剂质量等方面着手,层层把关.防止轮机油乳化(de)措施总结归纳为一下几点:1. 防止油系统进水预防和消除机油系统进水,是防止机油乳化(de)重要措施.为此,首先要确保产品设计和制造质量,一是汽封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零部件加工符合工艺标准2. 排除油中水分在大型空压机运行时,应随机投入油净化装置,以便及时对机组润滑用油和调节保安装置(de)压力油进行油水分离和杂质过滤.目前应用得比较广泛(de)YJG型油净化器,由沉淀箱、过滤箱、贮油箱、排油烟机、自动抽水器和精密滤油器等组成.这种油净器由于具有较大油容积,对油中水分、杂质(de)清除兼有重力分离、过滤与吸附净化作用,净化效率高,且运行安全可靠.此外,安装在油箱上(de)排油烟机应与空压机同时运行,并连续不断(de)抽走油中气体和水蒸汽,使其不能在油箱内凝结;同时,轴承箱上(de)通气孔(排气管)应畅通,避免轴承内产生负压而吸入蒸汽、湿气或凝结水珠.3. 清除油管路清洗后(de)残液在机组安装或大修中,如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油管路、冷油器油侧或油系统上(de)滤油器等部件(de)油垢,应在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扫可能存留(de)残液或水珠,确信干燥后再将管接头封好待装复.4. 保证机油质量对于购进(de)机油,其质量应符合GB2537或GB11120-89标准,并应具备良好(de)粘附性、氧化安定性、防锈性、抗起泡沫,以及抗乳性能及酸值指标.对于运行中(de)机油,除定期进行全面(de)检测外,平时亦应注意有关项目(de)监督和取样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 油中添加抗乳化剂为延长油(de)使用寿命和提高油(de)抗乳化性能,可根据运行中机油(de)油质情况,向油中添加抗乳化剂,以破坏油水界面上(de)乳化膜,将水释放出,达到除水目(de).这里需要指出(de)是,所加入(de)添加剂应符合质量标准,尽可能降低或除去添加剂中亲水性能较强(de)成份,达到或高于汽轮机油标准所规定(de)抗乳化性能指标.目前在我国东北地区正在添加一种名为GPE15S-2(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甘油硬脂酸脂)破乳化剂,该破乳化剂(de)优点是它可以在常温下直接溶于油中,不需要任何有机助溶剂,添加量约为12毫克/升. 2_L_ AYDaS6. 定期工作中(de)油箱放水,滤油工作,以及取样,化学分析,都应该引起足够(de)重视。
地铁电客车空压机润滑油乳化原因与改进措施摘要:空压机润滑油乳化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故障中的普遍现象,空压机润滑油乳化是相当复杂的过程,不能简单的归结于空压机的质量差异。
目前该问题已成为地铁运营行业亟需解决的热点。
本文以地铁空压机润滑油乳化问题为导向,分析空压机所处的工作环境,找出空压机润滑油乳化的根本原因,并通过增大双塔干燥器中节流栓孔径的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润滑油乳化情况,提高供风装置的运转率,增加经济效益。
关键词:地铁电客车;供风装置;空压机;润滑油乳化1空压机润滑油乳化原因分析空压机润滑油乳化是空压机在运行过程中空压机润滑油油脂与水混合、曲轴拨杆激烈搅拌导致混浊的一种常见故障现象。
乳化液是油和水的混合物,当润滑油中含水量约达到0.15%(1500ppm)时,润滑油明显混浊,发生轻度乳化。
当润滑油中含水量超过0.15%(1500ppm)时,混浊加重,此时发生中度和重度乳化现象。
当润滑油中水的含量达到约3%时,润滑油中的水分在空压机冷态下开始分离。
为了能正确判断乳化程度,应在空压机冷机和热机两种状态下进行检查。
在高温、高湿度,且在空压机没有达到最低运转率状态下,润滑油出现明显混浊、轻度乳化现象时可通过日常检修作业维护进行消除。
若轻度乳化没有及时消除,可能导致润滑油中度乳化。
当润滑油发生中度乳化时,应立即通知技术人员,进行处理,进而防止重度乳化。
当润滑油发生严重乳化时,必须立即切断空压机电源并通知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2空压机润滑油乳化故障分析经查阅大量资料并结合现场观察,发现进入空压机曲轴箱的水分与润滑油的混合,是造成空压机润滑油乳化的主要原因。
空压机曲轴箱中的水分来源有两种途径。
2.1外界水分进入空压机空压机吸入空气中的水分地铁车辆空压机在运行过程中由进气口吸入空气,虽设有双塔式空气干燥器,但空气中的水分如果不能及时、全部排出,带有一定湿度的空气会加速润滑油的氧化变质,变质的润滑油产生的环烷酸皂、胶体等物质都是乳化剂,使润滑油加速乳化,这种情况在高温时尤为显著。
抽油机减速箱润滑油乳化分析及预防措施探索作者:刘艳丽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第07期【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抽油机减速箱润滑油乳化的形成的过程和主要原因,以及探索如何预防润滑油乳化的措施。
【关键词】减速箱润滑乳化预防1 前言游梁式式抽油机因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等特点在油田单位广泛应用。
在我所在的采油队,使用的50台抽油机全部是游梁式抽油机。
其组成结构可分为动力设备、减速装置、游梁-连杆-曲柄装置、辅助装置等四个部分。
其中减速装置--齿轮减速箱是游梁式抽油机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作用是将电动机的高速转动通过三轴两极减速变为输出轴的低速转动,从而带动整个抽油系统运行。
齿轮减速箱由于往复的机械运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摩擦,过度的摩擦会造成机械本身,因此减速箱的润滑管理对于减速箱的维护运行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润滑油是减速箱的血液,润滑油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减速箱的使用寿命,据统计,抽油机减速箱、各类轴承的损坏中,有60%以上是由于润滑不当引起的,润滑管理作为抽油机现场管理的一部分,正越来越受到油田单位的重视。
2 润滑油乳化的主要危害润滑油乳化变质是游梁式抽油机设备管理常见问题,在2012年抽油机二保中,随机选取45台在用游梁式抽油机,从检验结果看,润滑油质量不容乐观。
其中6台含机杂、12台乳化严重,19台乳化,31台有游离水,乳化现象非常普遍。
减速箱乳化油的乳化主要产生以下几种主要危害:一是腐蚀金属面。
润滑油是一种具有适当粘附性和粘度的优质矿物油,若润滑油乳化,就会使润滑油的粘附性变差,油膜变得很薄,油对摩擦面的附着力不够,使金属表面的温度急剧上升,导致金属面腐蚀。
二是造成润滑油的浪费,润滑油一经乳化很难恢复,也无法继续使用,势必造成润滑油的浪费。
三是污染环境。
乳化的润滑油流入抽油机周边,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是容易造成机械事故。
润滑油乳化后,其乳化液沉积于调速、油循环系统,致使油路运行不畅,影响减速箱内部零件的散热,易引发机械事故。
第 57 卷第 6 期2020 年 12 月化 工 设 备 与 管 道PROCESS EQUIPMENT & PIPINGV ol. 57 No. 6Dec. 2020汽轮机润滑油乳化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张广玉,侯松,卢志勇(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海南东方 572600)摘 要:介绍合成氨装置贫液泵驱动汽轮机润滑油乳化的现象,分析润滑油乳化的原因及危害,得出汽封泄漏及空气湿度大是造成润滑油乳化的主要原因。
通过更换汽封、更换润滑油、润滑油箱增加隔离氮气设施,解决了润滑油乳化的问题,同时改善润滑油运行环境,为机组的运行安全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汽轮机;润滑油;乳化;原因分析;处理措施中图分类号:TQ 051.3;TH 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281(2020)06-0054-004收稿日期:2020-04-08作者简介: 张广玉(1984—),男,工程师。
主要从事合成氨尿素装置设备技术管理工作。
汽轮机用润滑油是工业润滑油中重要的一类,主要依靠在机组轴颈和轴瓦高速旋转过程中形成油膜,对汽轮机轴和轴瓦起承载、润滑和冷却作用。
若润滑系统中油膜形成不良,则极易引起轴和轴瓦的磨损、烧蚀,严重时会发生抱轴,引发机组事故停机,给生产装置带来巨大损失,因此,保证汽轮机油在润滑系统中形成良好的油膜是确保机组运行安全的关键 [1-2]。
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二期化肥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大颗粒尿素,装置于2003年9月30日建成投产,合成氨装置采用美国KBR 深冷净化器工艺,贫液泵驱动汽轮机(设备位号:108JT )是由美国Elliot 公司生产的中压凝汽式汽轮机,设备型号为2DYRPG-5 Ⅲ。
其结构有以下特点。
①缸体:水平剖分式,上下缸体靠中分面连接螺栓固定;②隔板:隔板装在缸体内侧,所有隔板均从水平中分面分开,上、下隔板采用沉头螺钉固定在缸体上,防止运行时隔板的转动;③转子:由装在轴上的叶轮、止推盘等组成;④轴承:径向轴承采用水平剖分式滑动轴承,止推轴承采用金斯伯雷轴承;⑤轴端汽封:轴端汽封为碳环汽封,进汽端设置5级,排汽端设置4级,每级汽封环由三个半环和补偿弹簧组成。
润滑油乳化原因分析
机油形成乳状液必须具有三个必要条件:
一是必须有互不相溶(或不完全相溶)的两种液体;二是两种混合液中应有乳化剂(能降低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存在;三是要有形成乳化液的能量,如强烈的搅拌、循环、流动等。
水分、激烈搅拌、乳化剂,均能引起机油乳化。
其中,水分的存在和激烈搅拌是产生乳化的主要原因。
1.机油中水分的存在,会加速油质的老化及产生乳化;同时会与油中添加剂作用,促使其分解,导致设备锈蚀。
因此找到机油中进水的主要原因也就是找到了油质乳化的主要原因,下面分析造成油中进水的主要原因,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造成油中进水的主要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
a.轴封径向间隙调整过大,轴封漏汽沿轴窜入轴承室,造成油中带水。
机组检修时,为了避免在启动过程中高速转动的轴系因过临界转速振动或转子热膨胀而碰磨轴封尖齿。
一般在调整轴封时增大了轴封间隙。
在机组正常运行中影响了轴封的严密性,造成了轴封漏汽沿轴窜入轴承室,这是油中进水的根本原因。
b.轴封齿倒伏,密封作用降低造成油中进水。
在轴封径向间隙调整过程中,考虑转子膨胀及轴系振动不全面,使轴封径向间隙过小,令机组在启动过程中因转子膨胀与轴系振动造成轴封尖齿与转子碰磨,尖齿倒伏,密封作用降低,造成轴封漏汽,使水沿轴窜入轴承室。
c.轴封进汽联箱供汽压力过大,使轴封室成为正压,造成轴封漏气。
d.轴封抽汽器抽气压力不足,抽气管堵塞,造成负压不足,使水汽沿轴窜出,造成轴封漏汽。
e.盘车齿轮或靠背轮转动鼓风的抽吸作用,造成轴承箱内局部负压,吸入蒸汽。
另外主油箱排烟风机出力太大,使轴承室负压增大,使轴封漏汽,更易进入润滑油系统。
f.汽缸结合面变形、密封不严密,造成水汽泄漏,进入轴承室,使油中带水。
g.运行参数异常导致冷油器冷却水侧压力高压油侧压力,并且冷油器泄漏。
2.油中溶有空气,特别是在高温下,会加速油的氧化变质。
空压机机运行中,因其油品气化变质而产生的环烷酸皂、胶体等物质都是乳化剂,使油更容易乳化。
3.机油的乳化,与油品中的添加剂性能亦有关系。
机油添加剂(如抗氧化剂和防锈剂),大都是具有一定表面活性的化合物或混合物。
这些物质的分子结构中,一端是具有亲油性的非极性基团,另一端是具有一定表面活性的亲水性极性基团。
虽然它们都溶解于油而不溶解于水,但在一定转速下极性基团对水就具有一定的亲合能力,增强了油水分离的难度,促进油质乳化。
4.激烈搅拌。
在空压机高速旋转时,油和水被激烈而充分的搅拌,呈乳浊液态。
此时,上述亲水的极性基团有了与水充分亲合的机会,当亲合力很大时,就会与水牢固的结合在一起。
又由于亲油性的非极性基团能溶于油中,从而通过这种物质的作用使水和油结合在一起。
因此,这时水就不能与油分离,即产生乳化现象。
三、防止机油乳化的措施:
润滑高工黄工前面,对于机油乳化给机组运行带来严重后果以及产生乳化的原因都进行了充分地论述。
因此,防止机油乳化应从压缩机机组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检修、以及油品和添加剂质量等方面着手,层层把关。
防止轮机油乳化的措施总结归纳为一下几点:
1.防止油系统进水
预防和消除机油系统进水,是防止机油乳化的重要措施。
为此,首先要确保产品设计和制造质量,一是汽封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零部件加工符合工艺标准
2.排除油中水分
在大型空压机运行时,应随机投入油净化装置,以便及时对机组润滑用油和调节保安装置的压力油进行油水分离和杂质过滤。
目前应用得比较广泛的YJG 型油净化器,由沉淀箱、过滤箱、贮油箱、排油烟机、自动抽水器和精密滤油器等组成。
这种油净器由于具有较大油容积,对油中水分、杂质的清除兼有重力分离、过滤与吸附净化作用,净化效率高,且运行安全可靠。
此外,安装在油箱上的排油烟机应与空压机同时运行,并连续不断的抽走油中气体和水蒸汽,使其不能在油箱内凝结;同时,轴承箱上的通气孔(排气管)应畅通,避免轴承内产生负压而吸入蒸汽、湿气或凝结水珠。
3.清除油管路清洗后的残液
在机组安装或大修中,如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油管路、冷油器油侧或油系统上的滤油器等部件的油垢,应在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扫可能存留的残液或水珠,确信干燥后再将管接头封好待装复。
4.保证机油质量
对于购进的机油,其质量应符合GB2537或GB11120-89标准,并应具备良好的粘附性、氧化安定性、防锈性、抗起泡沫,以及抗乳性能及酸值指标。
对于运行中的机油,除定期进行全面的检测外,平时亦应注意有关项目的监督和取样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油中添加抗乳化剂
为延长油的使用寿命和提高油的抗乳化性能,可根据运行中机油的油质情况,向油中添加抗乳化剂,以破坏油水界面上的乳化膜,将水释放出,达到除水目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加入的添加剂应符合质量标准,尽可能降低或除去添加剂中亲水性能较强的成份,达到或高于汽轮机油标准所规定的抗乳化性能指标。
目前在我国东北地区正在添加一种名为GPE15S-2(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甘油硬脂酸脂)破乳化剂,该破乳化剂的优点是它可以在常温下直接溶于油中,不需要任何有机助溶剂,添加量约为12毫克/升。
2_L_AYDaS
6.定期工作中的油箱放水,滤油工作,以及取样,化学分析,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