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27.18 KB
- 文档页数:1
关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分析摘要:城市道路是城市形象和环境的象征,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道路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道路不仅承载着人们的出行需求,还需要与其他景观相协调,以提高人们的视觉和精神满意度。
城市道路景观是否具有观赏性已逐渐成为评价城市是否美丽的标准之一。
然而,目前我国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建设和管理还需要改进,因此如何做好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提高城市道路景观质量,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为城市社会环境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变得越来越重要,并逐渐成为相关人员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景观;设计原则;推广策略1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概述从景观建筑学的角度来看,城市道路景观的狭义概念是指人们在城市道路上视觉感知到的空间、实体和其他对象元素,包括自然元素(如山水、土地、植物等)、人工元素(如道路车辆、建筑物、桥梁等)及其关系。
它代表了道路及其环境所显示的景观特征[1]。
然而,由于人类的行为和感知往往以某种方式影响或影响物化物化物景观,城市道路景观在广义上的意义远不止物化物的外观,还与区域、社会、文化和历史因素有着内在联系,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记录[2]。
因此,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也有必要从美学的角度对道路交通的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在满足城市道路交通基本功能的同时,通过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满足景观之间的协调,提高道路空间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美观性,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体现城市文化的功能,美化城市景观空间,丰富人们的出行体验,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城市道路景观空间[3]。
2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意义城市道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道路系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动脉,是连接和分割城市的基本要素,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发展。
总的来说,城市道路结构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来都没有改变,这决定了城市的总体框架。
因此,合理有效地安排它们是非常必要的。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也具有多样化的功能。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浅析【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城市空间探求的角度,分析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若干原则,然后简要分析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可用思路和有效方法,简要阐述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方法中图分类号: u41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框架,其对城市的重要性,相当于血管对人体的重要性,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以及运输的基础,是城市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逐渐成为人们社会活动中一个很重要的户外活动空间,现代的城市道路不仅需要满足其正常的交通功能,帮助划分街坊,方便于城市中建筑的规划布置,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景观设计的要求,既满足正常的交通功能要求,又实现生态美观的绿化景观,为人们带来一种整洁而清新的感觉,向城市建设注入无限活力和生机,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现状和若干问题虽然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正呈现出一种良好发展的势头,但其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不能很好地传承文脉、不能很好地以人为本、不能很好地整体连续。
1.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不能很好地传承文脉。
在对城市道路进行改建工程和扩建工程中,许多设计往往缺乏对其原有风格和特色的尊重,没有给予原有城市道路既成景观风格或特色以足够的了解和重视,通常都无法很好地融合一体,无法整理好新增元素和原有景观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无法使其协调共存。
而这种现象,通常在那些拥有悠久历史意义的城市地段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对城市的文脉没有实现良好的继承和发扬。
2.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不能很好地以人为本。
道路景观设计的最高目的和终极目标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而优美的交通空间,但某些道路建设对这点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没有考虑太多人们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无法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
进行道路建设时,通常仅仅强调于汽车的尺度,在意交通的需要,但却忽略了人的尺度,缺少了对人的关怀。
浅析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及改造研究摘要:西安市北关正街地段规划遵循保护与更新,侧重区域文化价值,沿街建筑质量,交通路网梳理等方面的分析,采用地块划分,弹性规划等方法适度的修缮、改造,使其与西安老城区的总体风貌有一个过渡与协调。
关键词:街道景观城市风貌改造街道——提供停留、休憩等行为的空间区域,街道有生气,城市才有活力。
目前北关正街的街道设计面临尴尬的局面,缺乏辨识度,致使街道生活走向衰败。
古城街区特有的古韵与气氛是日积月累形成的,虽然也在演变,但是与现代城市街道活力已经脱节,街道无“生气”、“活力”概念,使人无法驻足停留。
因此让历史地段特有的韵味与气氛得以延续,若采用大规模推到重来的方式,难以达到保存地段的真实性。
小规模的修缮、改造容易获得保留原真性的效果,从而提升区域价值,重塑古城特色。
1 基地概况1.1 基地背景西安市北关正街位于明城墙北门外,是城市南北中轴线,总长740m,面积1.89m2,为北郊主要地段,与陇海线铁路高架相交错。
东临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西有唐玄武门遗址,又与城西北的汉长安城遗址遥遥相望。
1.2 历史沿革根据古时长安城的建设城制,此地古称“安远门”,“安远”二字是继承汉族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的安抚怀柔政策,希望边疆少数民族对朝廷知恩思归,成为当时民族政策影响地名的一个佐证。
建国前,这里是外地难民的容身之地,铁道两旁棚户鳞茨,俗称“道北”。
建国后,市政府在此首批建设居住区,市政环境略有改善。
2 现状与问题2.1 空间形态混乱目前北关正街与老城的关联度弱、缺乏整体与细节设计,造成外城与老城风貌脱节和缺少生活性空间,空间划分不够科学合理。
一出城墙北门就是北关正街,但未看到古城风貌的延续,和其他城市的街景大同小异。
各类用地混杂设置,无论是沿街还是深入街巷内部其绿化率几乎为零。
外城区的性质也不能脱离老城区而单独存在,其景观风格必须协调好自身与老城二者的关系,做到既协调又别具特色。
2.2 街道景观单一北关正街当前正处于一个有机更新的时期,但沿街两侧的景观任然匮乏,只见安全岛上有绿篱和行道树,个别建筑严重超出道路红线,私家车三轮车乱停乱放也是大煞城市风景。
浅析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及改进设计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道路的设计和建设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道路作为城市的血脉,直接关系到城市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
市政道路的设计必须紧跟时代的变化,不断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从市政道路设计的现状出发,浅析市政道路的设计现状及改进设计对策。
一、市政道路设计的现状市政道路设计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规划与交通流量不匹配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到未来交通流量的增长和道路容量的需求,导致道路容量不足、交通拥堵严重。
尤其是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新区域,往往出现道路设计不合理、交通拥堵严重的情况。
2. 道路安全隐患较多市政道路设计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道路交叉口设计不合理、交通标志不清晰、行人过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这些安全隐患直接影响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3. 城市景观效果不佳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往往忽视了道路的景观效果,导致城市道路缺乏美感,给市民出行和居住带来了不便和不满意。
4. 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市政道路的设计和建设往往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如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
其对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改进设计对策针对市政道路设计的现状,我们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进设计对策:1. 充分考虑未来交通流量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未来交通流量的增长趋势,预留足够的道路容量。
在现有城市中,要进行交通流量的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对现有道路进行改造、提升。
2. 完善道路交叉口设计道路交叉口是交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合理设计交叉口的布局和标志,提高交通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加强对道路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完善行人过街斑马线等交通设施,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3. 注重城市道路的景观效果在市政道路设计中,要注重提升道路的美观度和舒适度,充分利用绿化、艺术装饰等手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城市道路,提高市民出行的舒适感和幸福感。
浅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点摘要:从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出发,重点探讨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以人为本、城市道路的性质和功能相适应、生态和经济等原则。
总结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几个关键点,包括道路交通设施的景观功能;植物配植与种植方式以及道路关键节点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设计原则城市道路作为城市意象的第一要素,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约占城市土地面积25%[1]。
现代城市道路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交通运输和人们生活中的活动空间等基本职能上,更重要的是直接反映了城市的精神面貌、社会意识形态、历史文化以及城市发展水平。
道路景观作为其空间的重要组成要素,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于城市空间,满足人们的“安全、舒适、快捷、美观”等需求[2]。
由于受土地利用性质、道路规范、周边环境等立地条件的限制,在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中如何使道路绿化满足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兼顾社会效益,创造既有特色又有时代感的城市环境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 城市道路的景观构成要素及设计原则1.1 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城市道路景观主要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软质要素,主要是道路主体范围内的人文塑造景观,如植物的配置,雕塑等,它是形成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基本要素和决定性要素;二、硬质要素,主要包括与道路主体范围内直接相连接的市政设施,如道路本身,道路附属物、休息设施等;三、围合要素,道路红线以外或近或远总会有事物成为视线的落点,主要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如林带、山体、湖泊,甚至是天空,也包括建筑物。
1.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
道路的直接使用者是交通流,最终使用者都是人。
在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时,就根据各自的交通手段(步行、公交车、自驾等)和交通目的(上班、旅游、购物等)不同所产生不同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性,综合考虑使用者行车舒适性和行车安全。
在不影响安全行车视距的前提下,地形和绿化配置应尽量丰富,以满足人行道和公交站的遮荫功效。
15
文|石 雪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浅析
摘要: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道路的长度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城市景观设计便成为越来越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
本文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出发,结合我国道路景观建设的基本现状,进一步讨论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原则、建设步骤和具体内容。
主要包括景观的线型的设计、绿化工程的保证、交通设施的配备、与建筑的协调性、道路景观节点的选择,以及道路景观设计与自然的协调配合,与人文活动的和谐统一。
还要考虑道路景观和地下因素的变动,最终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和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道路景观;城市道路;设计
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概念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它在美学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不仅满足交通功能,还要充分考虑视觉的美观,感觉的舒适,以及驾驶员安全和谐的感觉,还要与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还会涉及到其他的学科知识,例如环境心理学、道路美学、城市规划也环境设计、建筑空间设计、园林学等。
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城市道路景观不仅是城市给人带来的第一印象,是城市的的名片,更关系到投资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目前的发展水平大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日常需要,但在使用管理的过程中发现,城市道路景观在设计方面还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道路景观设计形式单一,过分单调的设计使道路缺乏个性和创新。
设计思路不能清晰地体现在建筑上,道路与两侧建筑的风格、色彩格格不入。
并且千篇一律的设计使道路缺乏辨识度,景观凌乱,无法表现现代气息。
2)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差。
3)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
单纯地注重道路交通功能,而忽视了道路附属设施的建设。
路标、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行人公厕、路名路向标牌、果壳箱、电话亭、特殊人群无障碍通道、公交站地图等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严重问题。
4)绿地面积不足。
城市建设初期由于建设用地面积紧张,致使绿化面积不达标准,路旁缺少绿化带,且绿化内容不够丰富,便不能为居民提供遮阴避雨休闲娱乐的区域,也不能营造清新的城市氛围。
除此之外,在建设过程中对绿化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也存在交通拥挤占用绿地的
现象。
5)绿化与地下管网之间存在矛盾,与架空线路之间存在矛盾。
大型乔木、灌木若种植在地下管网之上,会导致根系无法延伸宽展,最终汲取不到充足的养分而枯萎。
若种植在架空线路之下,则会妨碍枝叶的伸展,沐浴不到阳光发育不良。
绿化不合理会严重浪费成本。
三、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研究内容1、道路线型的美
道路的线型有他本身的美学特点,但在道路景观设计中我们要根据其动态视觉特性进行必要的景观分析。
不论道路是直线型还是曲线型,都应以动态的角度分析它与行驶速度的关系。
车速高则对线型要求也高。
线型如果能配合得好,不仅会使道路更将美观,行走更加舒适,还能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
以动态角度研究线型,才能创造出更具个性和特点的道路景观,充分体现线型的美。
2、道路的植栽设计
道路植栽有很多优点。
首先可以丰富道路沿途的景观,市道路与两侧的建筑融为一体,丰富色彩诗风景更加美丽。
其次提高驾驶员行车时的舒适性,由于植物可以遮光并引导视线,消除在驾驶过程中的紧张情绪和视觉疲劳,有利于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确保交通安全。
另外,道路植栽还可以改善沿线环境,防治环境污染。
道路的绿化设计是动态的景观,因此要求花纹简洁明亮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不仅如此,密集的绿化栽植可以遮挡路边不雅的堆积物,达到美化路容修饰街景的效果。
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区域环境和自然特色,来决定栽植位置。
3、道路交通设施与景观设计
道路交通设施与景观设计是对立又统一的。
交通设施是道路安全的基础和保证,合理地安排布置交通设施会增添道路景观的美感,否则会破坏道路景观。
路标的设计采用附着式效果好于门式框架,布置在机非分隔带靠近机动车道的一侧,为司机提供明晰的指示。
标线是另一种引导交通流且简约美观的设施,既满足交通功能又不失美观,引导驾驶员安全行车。
4、沿街建筑与道路的整体协调
沿街建筑与道路景观设计是否协调是判断道路景观好坏的主要标准,而建筑与道路宽度的比例是关键。
一般来说,建筑高度为道路宽度的一到两倍时空间具有封闭能力又没有建筑压迫感。
商业街宜紧凑显得繁华,而居民区宜宽阔增添观赏机会。
5、道路节点的景观设计
道路节点指的是道路的交叉口、交通路线的变化点、群众的视觉焦点等构成了道路特征性标志的,甚至起着分隔作用的分界点。
一些微型下沉的广场,结合了地形条件,考虑到群众休闲娱乐的需要,形成了商业街模式,成为整条道路的点睛之笔。
雕塑之类的小型建筑使道路增添了一丝艺术气息,打破了枯燥沉寂。
这富有生活气息,简明小巧别致的雕塑成为道路上最吸引人的部分。
交通性道路的雕塑应少量而大气简单,而生活性的道路可以设计一些内容形式丰富的主题雕塑供人们细细品味。
6、自然景色、人文要素的考虑
对自然景色和人文要素的考虑不仅涉及到自然风貌文化底蕴,还要力求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增添路途的舒适感。
因此,尽量做到把人文景观古迹名胜融入到道路中来,在行驶 的过程中领略自然的独特魅力,并且相得益彰地丰富了道路景观。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者简介:石雪(1992~),女,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设计艺术学专
业。
参考文献
[1]温兆博.论小城镇的道路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2013(10)
[2]段永超.道路景观设计中的艺术形式美[J].艺术教育.2014(01)
[3]冯晓华.浅谈天津城市道路景观设计[J].河北林业科技.2013(03)
[4]张小强,刘欣.对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思考[J].现代园艺.2013(18)
[5]高君.城市出入口道路景观设计初探——以阜新市人民大街为例[J].现代园艺.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