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度母的美丽传说
- 格式:docx
- 大小:15.80 KB
- 文档页数:3
……穿过观音殿就来到了第二进院落。
首先看到的是万年灯,万年灯是昼夜长明不熄的,全部加满时可盛入108斤油,给万年灯供油意为添油添智慧,亲见长明灯者福慧双增,前程光明,旁边有一个标识牌,上面题有《万年佛灯》,“你轻轻的推开那盏万年佛灯的灯门时,我就站在你的身后感受你,为了此刻,佛将我在梦境里幻化成一朵白莲,在那个下着春雨的早晨和你在广仁寺相遇……”整个诗句是那样的美好,让人看后心静如水。
与此同时,万年灯也是镇寺八宝之一,足见其珍贵。
来到护法殿,殿内供奉大威德金刚、大黑天、阎罗法王、吉祥天母、姊妹护法等五尊护法,大威德金刚居中,剩下四个左右依次排开。
他们一个个表情严肃,像是丝毫不许你挑战神的权威……在护法殿外还立有一座功德碑,诉说着曾经的功德,一次向世人展示。
主殿中央主供“绿度母”菩萨,西边供奉文殊菩萨,东方供奉普贤菩萨。
殿上额匾“慈云西萌”为康熙皇帝亲题,匾侧“永照法轮寺”牌匾为背景雍和宫住持嘉木样图布丹活佛所题,门外题有一副对联“方外云山望飞幻境,静中岁月自有长春”。
广仁寺是绿度母国内主道场。
绿度母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这里所供奉的是绿救度母,其头上戴着小五佛冠,饰以珠宝庄严异常,身子放射出虹光。
她脚向下伸,意味着随时应机去救度众生,她右手放在她的右膝上,掌心向外,是与愿印且持莲花,是将莲花施与天下的意愿。
传说文成公主出嫁时将佛祖十二岁等身像带到了西藏,唐太宗看见佛位空着,苦恼于在这里补供什么佛像,这时绿度母开口说话:“不必供奉其它像了,我来代替释迦佛教化、普度众生吧。
”从此这尊绿度母的声名传遍了神州大地,由此广仁寺成为绿度母全国主道场,很多青海、甘肃、内蒙、西藏等信众不远千里前来参拜绿度母像,在蒙藏地区说起西安广仁寺也许陌生,但提及长安绿度母众人皆知。
主殿外还有四十四个转经筒环绕着,凸显出典型藏传佛教风格,转经筒是藏传佛教祈祷和修行的一种常用法器,也叫嘛呢转经轮。
转经筒一般分为两类:一是手中摇着的。
浅谈唐卡中绿度母的造型特点作者:霍愿愿来源:《丝路艺术》2018年第01期摘要: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
有鲜明的名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圣神的佛的世界,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
绿度母作为藏传佛教佛母部观音,其形象绘制有一个严格的标准,都是必须严格地按照《造像量度经》要求进行绘制。
文章分析唐卡艺术中绿度母的造型特点,以此探讨唐卡的造像特征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绿度母;唐卡;造型一.唐卡艺术唐卡艺术作为一种非常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在藏族文化中特别重要。
一般画在经过多次加工的棉布或者纸上,然后再用漂亮的丝绢在四周缝制、装裱起来,为了方便人们悬挂上面的横轴系有细绳,下轴两边有精美装饰的轴头。
画上盖有薄丝绢和双条彩带。
市面上也有很少量的的贴花、织棉、版印和珍珠唐卡。
唐卡的绘画极其复杂繁琐,用料也特别讲究,经过很长时间的实践,慢慢的形成了富有特色而丰富多彩的技法体系。
颜料全部都是天然矿植物原料,经过人们手工加工研磨才能作为绘画颜料,色泽鲜明亮丽,具有永不褪色的特点,而且有非常浓郁的藏地风格。
唐卡有著藏族历史文化百科全书的美称。
二.绿度母的造型特征绿度母在藏语里被人们叫做“卓江”,因其通体以绿为色,所以才被人们称为“绿度母”,是二十一度母之主尊——救度速勇母,绿度母在藏传佛教传说中被人们看作是菩萨眼泪的化身,也是众佛众生的化生。
据民间传说供奉绿度母可以解除八种苦难,俗称“救八难度母”。
在西藏地区,绿度母是最常见、最普遍的唐卡题材之一。
下面我们对绿度母的造型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绿度母的法相绿度母的法相呈现少女像,一头二臂,两只手拿的莲花和结印,全身都是绿色,面相为芝麻面下颌圆润,额头和眉毛清新秀美。
绿度母的眼睛黑白分明,目光微斜,眼睛的形状就像莲花的花瓣一样,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可以表现出绿度母的纯洁。
绿度母的耳孔像海螺表示愿意倾听人们对她的请求,救人们于苦难之中,嘴型细软并且带着微笑,下颌圆润丰满表示一切圆满。
浅析绿度母唐卡形象绘制特色作者:刘红魁刘名璨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3期摘要:绿度母作为藏传佛教佛母部观音,其形象绘制有一个严格的标准,都是必须严格地按照《造像量度经》要求进行绘制。
《造像量度经》中对绿度母形象有很严可以称是定式的描述,比如:“面相十六岁童女相”,“面形如芝麻”,“衣服庄严如菩萨相”等等。
尽管《造像量度经》对其有很严的定式,但其形象特征,如一些动态、法器、宝座等等,个别具体形象造型特色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绿度母形象特色会随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与时俱进的。
关键词:绿度母;唐卡形象[中图分类号]:J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4--01在藏传佛教中,隐尘《藏密:唐卡奥义》中有对绿度母形象的描述:绿度母,梵音TARA,音译为“多罗菩萨”,为观音菩萨的化身,是密教观音部的佛母,又称“胜多罗菩萨”、“多罗观音”、“救度母”等等;意译为“极度”、“救度”,故略为“度母”。
绿度母虽是起源于印度,但它在唐卡中的形象描述都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与不同地区生活的融合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而绿色在藏传佛教中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意义。
绿度母唐卡的绘制根据其选材不同,绘制的方式和手段各不相同,其表现形式当然也不近一样。
只是从绿度母唐卡的选材就可以分为:绿度母布唐卡、绿度母纸本唐卡、绿度母堆绣唐卡等等。
下面分别重点介绍一下几种绿度母唐卡的特色。
绿度母布唐卡的绘制主要分为绿度母金线布唐卡和绿度母彩绘布唐卡。
绿度母金线布唐卡是用纯金粉或金色颜料在打磨好的布上用线勾勒出整个绿度母像。
或用线勾勒为主,以励粉贴近或用金粉平涂出突出部分的绘制方法。
整个唐卡金光闪闪,耀眼夺目,很漂亮。
而绿度母彩绘布唐卡是指绘制绿度母唐卡时以彩绘为主,根据不同的条件和需要,再用金粉勾勒整个绿度母或用金色铁绿度母唐卡的某些部位,这样绘制出来的绿度母唐卡的,色彩绚丽丰富,富有韵味,且整体看唐卡线条生动流畅,富有质感。
铜像特征(1)欢喜佛在喇嘛庙的密宗殿里常见拥抱着女性的仇怒形造像,这就是欢喜佛,也称双身佛。
佛教密宗认为:女性感化那些强暴的神魔,并引领他们到佛的境界中来。
因此,在密宗修行的最高阶段是必须有女伴合作才能修法的,称为双修法。
由于密宗义理非常繁琐和艰深,能习双修法的僧人极少。
(2)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佛像一般被安置在佛堂正中的莲花座上,常见姿势有以下几种:(成道相)释迦佛跏跌坐(俗称盘腿打坐)在莲坐上,左手垂放在左角上或者手捧钵盂(喇嘛庙常见捧钵形),右手垂直指地,叫作“降魔指地印”或“触地印”,表明释迦经过无数次磨难才降服了破环修法的恶魔,终于得道成佛,而这些只有大地才能作证。
(说法相)一手或双手在胸前,拇指和食指扣成环形,这种手印也称为“说法印”,表明释迦在鹿野院首次说法。
(旃檀像)这是一种立形的释迦相,据说是释迦在世时,优填王用旃檀木按释迦形象雕成。
(太子像)喇嘛庙中还经常供奉着没成佛前身为太子的形象。
一般是头戴宝冠,身上穿着花缎的袍服;或者头上梳着高高的发髻,身上袒露,佩带着各种精美的项饰、璎珞、臂钏、手镯等物件。
手和脚的摆放也较自如,可以轻松地盘放,成为“舒坐”,也可以是站立形的。
(3)三世佛喇嘛庙的显宗佛殿里常见三佛并坐的三世佛像。
三佛是释迦牟尼佛居中,燃灯佛居左、弥勒佛居右。
三尊佛的造型完全一样,只是手势微有变化。
这里以三佛表现三世,即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弥勒佛。
(4)三方佛除三世佛,还有一种以所处的空间位置横向排列的三佛,也成横三世佛或三方佛。
这三尊佛中央是释迦牟尼,左边是药师佛,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首尊阿弥陀佛。
(5)长寿佛阿弥陀佛的梵文原意是“无量光”和“无量寿”两种意思,具有空间和时间两种性质,本来是阿弥陀佛一身所兼具的。
但喇嘛教内却将两种含义分别作为两尊佛供奉。
喇嘛教认为无量光佛是原生的,无量佛是他的化身。
在喇嘛庙里无量佛的壁画、雕塑、唐卡画像可以说是比比皆是,特别是在灵塔殿里,长寿佛是不能缺的。
绿度母菩萨的故事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啊,在一个充满神秘和祥瑞的佛国世界里。
有这么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菩萨,她就是绿度母。
绿度母菩萨那可是大慈大悲的化身呢。
她的形象超级美,全身都是翠绿色的,就像春天里最鲜嫩的树叶的颜色,这种绿色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仿佛只要看到她,就能感受到无尽的生命力和希望。
她呀,最初是从观音菩萨的眼中化现出来的。
观音菩萨那是大慈大悲的代表,有一天观音菩萨就看到世间的众生太苦啦,各种各样的灾难、病痛折磨着大家。
观音菩萨就想啊,我得再派一个更加有亲和力、更加能够深入到众生当中去救苦救难的化身。
于是乎,从观音菩萨的眼睛里就化现出了绿度母菩萨。
绿度母菩萨可不像有些高高在上的神仙,她特别接地气。
她就像一个充满爱心的邻家姐姐一样,穿梭在人间的各个角落。
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是健康的人还是生病的人,只要有人在苦难中呼喊她的名字,她就会立刻出现。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一个小村庄里,突然爆发了一场很严重的瘟疫。
村民们一个接一个地生病倒下,大家都特别绝望。
这时候,有一个小女孩,她特别虔诚地开始念绿度母菩萨的名号。
她就那么一直念啊念啊,突然呢,一道绿光闪过,绿度母菩萨就出现在了村庄的上空。
绿度母菩萨用她那慈悲的眼神看着村庄里受苦的人们,然后从她手中洒下了一些像甘露一样的东西。
神奇的是,那些生病的村民一接触到这甘露,病就慢慢地好了起来,村庄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还有一个故事呢,是说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出海捕鱼。
结果遇到了超级大的风暴,他的小船就像一片树叶一样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飘来荡去,感觉随时都会被大海吞没。
这个小伙子害怕极了,他突然想起了绿度母菩萨,于是他在心里拼命地呼喊绿度母菩萨救他。
就在他感觉自己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他看到海面上出现了一道绿色的光带,光带慢慢地变成了绿度母菩萨的形象。
绿度母菩萨轻轻地挥了挥手,大海就平静了下来,小伙子的船也稳稳地朝着岸边驶去。
绿度母菩萨就像一盏明灯,在人们迷茫、痛苦、绝望的时候,给大家带来希望、勇气和力量。
需求下的文化产物,独特的高原环境为唐卡艺术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藏传佛教绘画起源于公元7世纪到9世纪,是历史上称为“吐蕃王朝”的时期,在宗教史上称为西藏佛教的前弘期。
7世纪,佛教开始从印度罗汉王朝和内地的唐王朝传到西藏。
在此期间,拉萨附近的寺庙中开始出现融合了印度、波斯以及汉地和藏地本土风格的绘画。
不过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并不多见,能够留给我们参考的实物也是寥寥无几。
9世纪后,随着最后一位吐蕃王朗达玛灭佛运动的出现,西藏佛教的前弘期也随之结束了。
大约10世纪,在西部的阿里地区出现了3个小国家,正是这3个以信奉佛教为主的小国家使西藏佛教艺术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他们从印度迎请阿底峡大师前来复兴佛教,被称为“上带到了西藏。
山南地区的另一个王室后代小国派“鲁梅十人”,前往安多地区迎请佛法,即“下路弘法”。
从10世纪到13三世纪期间,在整个土蕃地区称为“分治时期”。
每一次文艺复兴都是以宗教兴起为前提,在唐卡绘画艺术的传承中,在保持前人绘画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采纳新的元素和思想,逐渐使本时期所绘制的唐卡作品和其他时期作品有了明显的区别。
10世纪,西藏的壁画与唐卡是同时绘制的,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均以印度北部的波罗王朝艺术风格为主,藏学历史学家在10世纪古书中找到关于藏文唐卡最早出现的证据,但这些时期的唐卡实物佐证却难以寻觅。
著名的题记为“热振寺女神”的绿度母唐卡为我们对这个时期的绘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断代依据。
这幅唐卡被学者们公认为10世纪至11世纪时期的唐卡作品,并被公认是现留存能见到的最早期的唐卡。
是“上路弘法”时,阿底峡大师由印度带到西藏的。
这幅唐卡棋格状的典型构图,人物动作服饰,以及人物之间的装饰,都体现出明显纯正的波罗艺术风格。
这张绿度母现存于境外。
随着人类的进步,历史也将更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期待着更多的考古发现,揭开西藏美术史中众多的谜团。
11世纪,伴随着“分治时期”土蕃王朝的瓦解,以及后弘期佛法的兴起,卫藏及西部地区的寺庙和僧众开始迅速恢复。
老山度母的寓意和象征
老山度母是一位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佛教神灵,其寓意深刻、丰富多彩。
在佛教文化中,老山度母主要象征着慈悲、智慧、救赎和保护等方面的精神。
首先,老山度母被视为一位慈悲怀抱的佛教女神。
她用自己的真诚和善意,呼唤着所有生灵远离痛苦,去享受精神的安宁。
因此,老山度母被视为佛教救世主之一,她的慈悲之心能够渡化无边无际的生命,让他们摆脱生死的困扰。
其次,老山度母还象征着智慧和英明的特质。
她是古老传说中的智者,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天赋,帮助人们解决他们面临的各种难题和挑战。
此外,她还被视为联络各位善神的纽带,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帮助,提高整个社会的智慧和素质。
另一方面,老山度母还代表着救赎和保护的力量。
她拥有强大的法力,能够化解生命中的各种问题和不幸,让人们重拾信心和勇气。
她还能够守护住每一个人的心灵、家庭和社区,保护他们远离一切的魔难和灾难。
最后,老山度母还被视为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象征。
她的形象温和而亲切,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代表着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她的存在既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然与生俱来的敬畏和敬重。
综上所述,老山度母在佛教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是十分复杂和多
元的。
她代表着慈悲、智慧、救赎和保护等多种精神,是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象征。
因此,老山度母在佛教教义中拥有着重要的精神意义,在佛教社区中也深受人们的崇敬和爱戴。
关于明代度母佛像收藏展开全文现在经营明代度母佛像的人很多,但是有些人并不懂得,经营明代度母佛像为什么必须讲诚信,收藏明代度母佛像的人又为什么必须遵守行业规矩。
为什么古玩业界有这些行规,为什么经营的人都要釆取谦虚谨慎的态度。
为什么不能在买卖和收藏上弄虚作假。
从自治区博物馆的有关资料中看出,包括绿度母在内的50余件铜佛像,均是上世纪70年代初由新疆文物工作者从废品收购站征集而来,从而使这些明清时期的珍贵民族工艺品幸免于难,很好地保存下来。
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又称为教,是指传入的佛教分支。
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
自元始,中国佛像制作的主流风格由汉式转为藏式,这一方面是出于皇帝个人对藏传佛教的信奉,另一方面也是受朝廷统治政策的影响。
特别是明清两代,出于民间供奉和安抚、笼络的需要,朝廷大力扶持藏传佛教在中原的传播。
核心提示:据《度母本源记》载,观音菩萨在无量劫前,用圣眼观察六道,发现许多众生未被,而双眼流泪,滴成莲花,生绿度母和红、白不同身色共21尊度母化身,来辅助观音菩萨众生。
亚心网讯(记者孙江红通讯员阿迪力·阿不力孜)在自治区博物馆馆藏的藏品中,有一座鲜少示人的佛像。
其头戴尖顶宝冠,耳贴团形花钉,脖颈挂有镶嵌宝石的缨络……她是谁?青铜器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珍宝,其以共同的器型、精巧的纹饰、典雅的铭文揭示了中华民族的锻造技术、文明水平和前史渊源。
自古以来,传统保藏就有“金石书画”的排序,青铜器摆在第一位,并被誉为国之重器。
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这尊绿度母佛像,为明朝永乐年间所铸,是由内地传入新疆的,非本地所造。
度母又称母、多罗母,是藏传佛教,度母即一切众生成佛的佛母。
据《度母本源记》载,观音菩萨在无量劫前,用圣眼观察六道,发现许多众生未被,而双眼流泪,滴成莲花,生绿度母和红、白不同身色共21尊度母化身,来辅助观音菩萨众生。
“她是明代永乐时期藏传佛教供奉的一尊,名叫绿度母。
”自治区博物馆相关研究员介绍说,在印度和我国等地流传的民间故事中称,当人们遇到残暴的魔怪、盗贼、仇敌,凶恶的狮、象、蛇,陷入险恶的火灾、海难、兵祸等一切灾难之时,只要一呼度母的名号或念度母的真言,仁慈的度母就会来搭救。
绿度母的寓意和象征
绿度母的寓意和象征是善良、幸福、吉利、生活美满。
翡翠玉度母有着吉利美满的幸福寓意,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翡翠玉度母象征的是吉利、福运的人物形象,西藏地区的大家也常常通过佩戴翡翠玉度母饰品来祈祷生活的吉祥如意。
在传统文化当中,翡翠玉度母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象征着健康与长寿,大家会通过佩戴这类饰品来祈祷幸福、安康,所以健康长寿也是翡翠玉度母的一个重要寓意。
在二十一度母当中,绿度母是最重要的。
大多数的绿度母都是体貌绝美的少女,全身绿意盎然,而绿色是生命与希望的象征,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创造力量,能排斥一切的抑郁与绝望能量。
度母是藏教中著名的女神,度母玉象征着幸福。
当世人困厄灾患中,大家向她求救。
在传统文化当中,翡翠玉度母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象征着健康与长寿,大家会通过佩戴这类饰品来祈祷幸福、安康,所以健康长寿也是翡翠玉度母的一个重要寓意。
在二十一度母当中,绿度母是最重要的。
大多数的绿度母都是体貌绝美的少女,全身绿意盎然,而绿色是生命与希望的象征,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创造力量,能排斥一切的抑郁与绝望能量。
度母是藏教中著名的女神,度母玉象征着幸福。
当世人困厄灾患中,大家向她求救。
二十一度母像度母是观音菩萨的化身。
《度母本源记》记载,有一天她用圣眼观察六道众生,发现未被救度的众生仍未减少,于是菩萨眼中流出眼泪。
眼泪落地变成莲花,随即又变出绿、红、白等不同身色的化身来,共21尊,称“二十一度母”。
奋迅度母奋迅度母,身体为红色或黄色,右手结救护众生的胜施印,左手持莲花,花上是右旋海螺。
所谓奋迅度母,“奋”是勇猛,“迅”是迅速,合起来指度化众生极其勇猛,加持相当迅速。
白度母白度母,身色洁白,面容宛如一百个秋天的满月聚在一起,白度母有七只眼睛,脸上有三眼,双手掌、双脚掌各一眼,故又名“七眼佛母”。
紫磨金色度母紫磨金色度母,身体是黄色,右手结胜施印,左手持莲花,花上有如意宝。
这尊度母的特点,是以六波罗蜜多度化众生。
顶髻度母顶髻度母,身体橘黄色,右手结胜施印,左手持莲花,花上有长寿宝瓶,瓶中盛满无死甘露,以此灭尽众生的贪嗔、贫穷、不顺。
一切如来都将她视为自己的顶髻,对她极其恭敬。
要知道,在一切众生中,如来处于最尊贵的位置,既然如来都将度母视为至高无上,可见其功德有多么不可思议。
吽音叱咤度母吽音叱咤度母,她名号中的“吽”代表大悲菩提心,“叱咤”代表无缘的空性智慧。
她所发出的智悲双运之声,能传遍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其双足压伏地狱、饿鬼、旁生、人、阿修罗、天人以及中阴界(另有说法是地狱、饿鬼、旁生、人间、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能勾招、降伏、摄受一切邪魔外道。
帝梵恭奉度母帝梵恭奉度母,又叫大威德度母、诸世间恭奉度母。
她的身体红色,右手结胜施印,左手持莲花,花上有金刚橛。
虽然这尊度母是寂静相,但为了表示摧毁各种邪见,故而示现坐在火焰中。
当我们遇到地震、水灾、火灾、飓风等世间灾难时,只要虔诚地祈祷度母,灾祸很快会消弭于无形。
胜伏他方度母胜伏他方度母,又叫灭敌度母。
胜伏他方度母口中发出“札”“啪”的威猛咒音——“札”是净除轮回的咒语,“啪”是清净涅槃的咒语;或者说,“札”是无缘悲心的本体,“啪”是无缘智慧的本体。
绿度母
作者:
来源:《延河·绿色文学》2016年第08期
“蓝莲花盛开,神迹显露,我小小的母亲从远处回来”
“请将她的银镯子银簪子擦亮,请将灯火点燃”
“请向着那条永逝的河流,那个虚空的九月”
“请映现我手里所持的遗物”
“春天的桃枝、鸟鸣、苦难,我所遗传的妖娆的一切”
“请打开那枚玄妙的果实,重新生长,复现过往的岁月”
“让我能与她重新在一起,像月光里的小兽蹭着她的脸睡觉”
“让我听得见她的声音,和悦的赞词,看得见她的神色”
“让我每餐能将热热的米饭捧到她的手里”
“秋天的风吹拂着她的灵柩、黄土、前世”
“留下幻象吧!”
“留下五谷给我尚在的亲人!”
“留下豢养者的血!”
“留下不可捉摸的玫瑰的花蕾!”
“留下星空、道德的准绳、相人之术”
“留下最末的一日,也留下最新的第一日”
“我小小的娘化现万物,伴万物枯荣,迎来晨熹与朝露”
“那包裹她的黑终将碎成时间之屑末”
“那光,已注满未来之海”
“所有的阴影、形体、幽暗的物质正在不断抹去”
“神说,这尘世,只是生者的欢场,却是所有死者的永宿之地”。
关于绿度母的诗
嘿,你知道绿度母吗?那可是无比殊胜的存在呀!
在那神秘的佛国世界里,绿度母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她慈悲的目光,像是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每一个渴望救赎的灵魂。
我想象着,她端坐在莲花台上,周身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就如同夜
空中最亮的星。
那光芒,难道不是给在黑暗中徘徊的人们指引方向吗?
记得有一次,我去寺庙里,看到一尊绿度母的佛像。
那一刻,我仿
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住了。
我静静地站在那里,凝视着她,心里
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就好像我在沙漠中行走了许久,突然找到了一
片绿洲,哇,那种感觉真的太奇妙了!
她的慈悲是无尽的海洋,能包容一切痛苦和哀伤。
当人们在生活中
遭遇挫折,感到无助的时候,绿度母是不是就像那温暖的港湾,让我
们可以停靠,得到抚慰呢?
她的善良是和煦的春风,能吹散心头的阴霾。
想想看,当我们心情
低落,仿佛被乌云笼罩的时候,绿度母的力量是不是能像一阵春风,
轻轻拂过,让我们重新绽放笑容呢?
绿度母啊绿度母,您就是那希望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您就
是那温暖的怀抱,给予我们无尽的安慰。
我坚信,只要我们心怀虔诚,绿度母就会一直守护着我们,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再孤单,不再迷茫。
这就是我心中的绿度母,她是如此的神奇,如此的令人敬仰!。
《嘿,夸夸绿度母》哎呀呀,今天咱就来好好夸夸绿度母。
有一回啊,我心情特别不好,感觉啥事儿都不顺利。
这时候,我一个信佛的朋友就跟我说:“你呀,去拜拜绿度母吧,说不定能转运呢。
”我一开始还半信半疑的,“真有那么神吗?”朋友说:“试试呗,反正也没啥坏处。
”于是,我就跟着朋友去了一个寺庙。
一进寺庙,我就看到了绿度母的佛像。
哇,那佛像可真美,看着就让人心里很舒服。
朋友跟我介绍说:“绿度母可厉害啦,她能保佑我们平安、健康、幸福呢。
”我听了,心里有点小期待。
我们在佛像前跪下,虔诚地拜了拜。
这时候,我心里突然就平静了很多。
“哎呀,好像还真有点不一样呢。
”我跟朋友说。
朋友笑了笑说:“是吧,绿度母很灵的。
”从那以后,我就对绿度母有了一种特别的感情。
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会在心里默默祈祷绿度母能保佑我。
虽然我不知道这有没有用,但是心里有个寄托感觉还挺好的。
有一次,我又遇到了一个大难题。
我正愁得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突然就想到了绿度母。
我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地向绿度母祈祷。
嘿,没想到,过了一会儿,我就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哇,难道是绿度母显灵了?”我心里又惊又喜。
从那以后,我就更加相信绿度母的力量了。
我还把绿度母的故事讲给了我的家人和朋友听。
“你们也去拜拜绿度母吧,说不定能给你们带来好运呢。
”大家听了,有的觉得很有意思,有的则不太相信。
不过,我也不强求他们,毕竟信仰这东西,每个人都不一样嘛。
嘿,绿度母,你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
虽然我不知道你到底有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但是你给了我希望和勇气。
以后,我还会继续向你祈祷,希望你能一直保佑我和我的家人、朋友。
八臂红度母
红度母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二十一度母之一。
据《度母本源记》中讲,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已救度了无数的众生。
可是有一天她用圣眼观察六道,发现受难的众生仍未减少,菩萨顿生优愁,不忍再
看,这时从她的慧眼中流出泪来,眼泪滴成莲花,先变成绿度母,随即变出红、白等不同身色的化身来,共二十一尊。
这二十一尊度母出现后,各自对观音说偈立誓,要辅助观音救度众生。
从此,观音每天救度众生,名播十方佛国。
十方诸佛无不赞其圣化,并一起来为她灌顶,称她为“度母”。
红度母又称最勇度母。
此尊红度母像,一面八臂,头髪流线形梳理成髪卷,自然弯曲下垂。
面如满月,弯月细眉,鼻直小口,下额丰满,饰一对环形大耳坠。
袒露上身,细腰丰乳。
下身着薄裙,紧裹双膝,上画八瓣团花,赤双足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中央。
此红度母的八臂最有特点,前两臂高举头顶呈交叉状,右手持金刚铃,左手持金刚杵,其它六臂弯曲在两侧,分别持箭、弓、法轮、白海螺、金刚剑、金刚索法器。
修持度母法的利益功德:象徵著威權與力量,能誅滅一切因無明而招惹的種種不測。
譬如惡疾、貧困、痛苦與災難等,無論是因人或非人而引起的禍患,她都能一一安撫,並可徹底消除貪嗔痴諸煩惱,摧毀菩提道上的障礙,還能增長定慧的功德。
绿度母
绿度母,是一位救世大菩萨,她坐在白色的莲花座上,依其本誓,是观世音菩萨因慈悲天下众生,伤心时掉下眼泪的变化身,所以是最慈悲的。
绿度母为二十一尊度母之一,少女相,全身绿色,一面二臂,现慈悲相。
寓意消除一切魔障、业障、病苦等,并能消灾、增福、延寿、广开智慧。
白度母
相传白度母是阿弥陀佛左眼所化。
白度母据说性格温柔善良,非常聪明,人们总爱求助于她,故又称为救度母。
白度母身色洁白,面目端庄祥和,双手和双足各生一眼,脸上有三眼,因而又称为七眼佛母。
相传额上一目观十方无量佛土,其余六母观六道众生。
形象典雅优美,寓意帮助人解出困难,可以消灭一切罪业、一切魔障,能救一切灾难。
求财得财,长受富贵,皆能遂愿。
黄财神
当初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宣说大般若时,诸魔鬼神等皆前来障碍,令高山崩塌,大众惊慌,此时黄财神就现身庇护,后来世尊嘱咐黄财神。
主司财富,能增长富德、寿命、智慧、物质,能使一切众生脱离一切贫困、灾难,增长一切善法、财富,富饶自在,供其者财源广进。
四臂观音
雪域西藏的守护神。
以菩萨慧眼凝视众生,凡被其观者尽得解脱。
寓意通达
法性,智慧,消净无垢,不为烦恼,救度众生。
药师佛
全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又有人称谓大医王佛,医王善逝或消灾延寿药师佛。
成佛时曾立下十二大誓愿,愿除一切众生病苦,治无名痼疾,令一切众生身心安乐。
据说信奉药师如来能够医治百病,解除各种顽疾苦痛,消灾延寿。
绿度母的美丽传说
在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雕塑艺术作品中,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胡人牵驼俑、彩仕女俑、天王踏鬼俑、顶竿倒立俑、镇墓兽、生肖俑等彩绘泥塑和木雕作品,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享誉海内外,反映了新疆古代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
殊不知自治区博物馆还收藏着一批明清时期的佛教造像,也是值得人们关注的,这些佛像除了偶尔展出几尊之外,绝大部分深藏于库房中,鲜为人知。
这批佛教铜像,题材多样,有如来佛、燃灯佛、观音菩萨、绿度母、天王等,从造型上看,表现出浓郁的藏传佛教艺术风格,充满神秘莫测的气息。
在这批佛像中,两尊绿度母佛像保存最为完好,台座前端上面刻有“大明永乐年施”六字楷书,表明它是明代永乐年间的佛教艺术作品。
这尊佛像以纯铜铸造,通高15.4厘米,表面鎏金。
造像由菩萨和二层台莲花座组成,菩萨头部略向左倾,现少女相,面容姣好,细眉弯曲,双目微睁,脸带笑容。
头戴尖顶宝冠,耳贴团形花钉,脖颈挂有镶嵌宝石的璎珞。
身佩有宝石的串珠,双臂饰莲花。
左手掌心向外上举,其无名指压于指根处,余四指竖立,且食指中部压在中指背部。
手背贴于右膝盖上,五指伸展。
右腿曲折搭于台座边沿,左腿盘于裆部。
菩萨通体呈“S”形状,坐在莲花座上。
绿度母神态沉静,身材匀称,上身袒露,以珞璎严身,手、臂、踝饰有钏环,菩萨下穿裙装,细腰,胸部双乳突出,散发出女性的柔美。
裙褶自然写实,是明代造像常见的装饰风格。
莲座呈俯仰莲式,上下缘饰精密连珠纹,莲花瓣饱满,制作精致。
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又称为喇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
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
在古代西藏,原有相信万物有灵的本教流行。
7世纪松赞干布建立了吐蕃王朝,实现开放政策,为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同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先后联姻,给吐蕃带来了异域的
文化,其中之一就是首次将佛教圣像和经典传入到吐蕃。
藏传佛教中的度母,梵名Tara,全称圣救度佛母,我国古代称多罗菩萨、多罗观音,共有21尊,皆为观世音菩萨之化身。
据说这些度母是由观音的眼泪变化而来的,颜色都不一样,有金色的、蓝色的、红色的等,其中最流行的是白度母和绿度母。
绿度母身为绿色,据说供奉绿度母能够解除狮难、象难、大难、蛇难、牢狱难、贼难、非人难等8种苦难,因此俗称“救八难度母”。
根据《度母本源记》所载,有一天,观世音菩萨观察六道众生,发现未被救度的众生仍没有减少,菩萨十分忧闷,眼泪从他的眼睛中流出来,泪滴成莲华,再化现成绿度母。
绿度母对观世音菩萨说:“您不要担忧烦闷,我发誓作为您的助手,众生虽然无量,我的誓愿也无量。
”从此这位度母开始广度众生。
于是他的名称,普闻十方世界。
十方诸佛齐来为他灌顶,异口同音赞叹,并称之为“度母”,意谓“救度一切众生的佛母”。
这是“救度佛母”名号的由来。
度母崇拜起源于印度。
我国唐代高僧玄奘于公元633~645年在印度游历。
在其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中曾2次提到多罗菩萨像。
一是在摩揭陀国波咤厘子城西南方向300多里处,有一座气鞮势恢宏的罗择迦寺,这座寺庙高大壮美,寺内精雕细刻,充满灵气。
国内外优秀佛学人才济济一堂。
这里还供奉着多罗菩萨与佛陀、观自在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威严的黄铜铸像,这些都说明当时多罗菩萨在印度佛教中地位很高,影响颇大。
关于度母的神话故事,以民间文学的形式广泛流传于印度和西藏等地区。
在这些民间故事中,当人们遇到残暴的魔怪、盗贼、仇敌,凶恶的狮、象、蛇,陷入险恶的火灾、海难、兵祸等一切灾难之时,只要一呼度母的名号或念动度母的真言,仁慈的度母就会赶来,搭救正在苦难中熬煎的求救者。
从前有一个富商,带领着驮有金银珠宝的1000峰骆驼和500匹马组成的商队行走在荒漠中,突然有一伙强盗围了上来,想抢走他的财宝,并将他杀死在人迹罕至的荒野中。
据说这些歹徒凶残无比,除
了抢走商人的财宝外,还要杀死商队的人员,并将割下人的肉吃掉,他们抢劫的地方经常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恐怖无比。
这个商人在绝望中大声呼喊度母的名字,忽然间一批手持剑、刀和棍棒的士兵从天而降,将这些歹徒打得魂飞魄散,抱头鼠窜。
绿度母的故事很感人,同时也反映出绿度母在藏族人民心中的地位很高。
13世纪末期,由于蒙元统治者的大力扶持,上层喇嘛开始步入政坛,参与朝政,并将该教传入蒙古族聚居地区。
17世纪初喇嘛教在新疆准噶尔上层统治者中传播。
1640年制定的《蒙古卫拉特法典》,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喇嘛教在当地的支配地位,规定十人中必有一人出家为僧,献身于佛,于是送子为僧成为普遍现象。
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这两尊绿度母造像,为明朝永乐年间所铸,说明它们是由西藏或内地传入新疆的,非本地所造。
从自治区博物馆的有关资料中看出,绿度母在内的50余件铜佛像,是20世纪70年代初均由新疆文物工作者从废品收购站征集而来,从而使这些明清时期珍贵民族工艺品幸免于难,很好地保存于自治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