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土壤的保护》课件3
- 格式:ppt
- 大小:8.05 MB
- 文档页数:17
4.土壤的保护整理:江苏泰州贝成科学工作室拜永兵【教学目标】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
2.会做水土流失的对比实验。
3.知道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破坏土壤的,如乱砍森林,乱丢废旧电池,滥施化肥等。
4.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教学难点】掌握好水土流失对比试验中的条件。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泥土若干、草皮1块、底部有孔的水槽2个、水壶、烧杯、水。
学生材料:查阅资料或现场调查了解身边土壤的保护情况。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同学们,你们见过黄河吗?谁能说说黄河什么样啊?今天老师带来一段视频,同学们仔细观看,回答黄河中下游的水为什么是黄的?2. 师:大家提出来这么多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黄河水变黄的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一下。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验证水土流失)[设计意图:黄河既是学生熟悉的母亲河,又是水土流失的典型,从探究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导入新课,更好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水土流失实验1. 教师:老师先来演示一下这个实验,然后大家4人一组进行实验,并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教师演示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述如何进行实验及注意事项。
2. 演示过程:教师事先要准备好种有草皮的一个盒子,在另一个浅盒子中填满壤土,并拍实。
分别在两个盒子一端的下面放一块砖,使其倾斜,在另一端的下面各放一个托盘或盆(参见学生用书)。
在盘上方同样的高度,同时用喷壶往两个盘上分别浇同样多的水,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3. 师:大家看清楚了吗?下面4人一组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教师巡回指导。
)汇报讨论:(1)仔细观察一下两个盒子中的壤土发生了什么变化?(2)然后小组讨论草对壤土有什么作用?(3)想一想,如果森林被砍伐了,暴雨或洪水对土壤有什么影响?(4)根据这些事实,谁来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设计意图:从实际到实验,再从实验到实际,水土流失的实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激发学生保护土壤提供了铺垫。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章第4课《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土壤的保护》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四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土壤的性质、功能及其保护方法,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实验、观察、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土壤的重要性,学会保护土壤。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对于土壤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对于土壤的保护知识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土壤保护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壤的性质、功能及保护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途径,学会保护土壤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土壤的性质、功能及保护方法;2.难点:学会保护土壤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土壤的性质、功能及保护方法;2.学生准备:带好实验器材,如铁铲、杯子、水等;3.教学环境:实验室或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复习土壤的性质和功能。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让学生了解土壤的多样性,引发学生对土壤保护的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土壤的性质,如颗粒大小、颜色等。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土壤的保护方法。
5.拓展(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壤保护的现状和重要性。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保护土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土壤,思考如何保护土壤。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土壤的保护》是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土壤的组成、土壤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土壤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土壤,了解土壤的价值,培养学生爱护土壤、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他们对土壤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关于土壤污染和保护的知识,但缺乏系统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土壤的秘密,提高他们保护土壤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壤的组成,知道土壤的重要性,学会保护土壤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探究土壤的组成和价值,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土壤的组成,知道土壤的重要性,学会保护土壤的方法。
2.难点:深入理解土壤的价值,主动参与保护土壤的行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土壤的秘密。
2.实验教学法: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土壤的组成和价值。
3.讨论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土壤的相关知识,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
2.学生准备:带好实验记录本,准备好提问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美丽的农田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土壤,提问:“你们知道土壤是什么吗?土壤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土壤的组成,包括岩石、腐殖质、矿物质等,让学生了解土壤的构成。
同时,展示土壤的重要作用,如提供养分、保持水分、促进生态平衡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土壤的组成。
---------------------------------------------------------------最新资料推荐------------------------------------------------------土壤的保护课件(2)3. 6 保护土壤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土壤资源地基本状况;知道影响土壤资源保护的因素;体验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2、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壤资源和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土壤热爱土壤情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保护土壤的情感体验难点:保护土壤的情感体验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去从网络上查找与土壤资源相关的知识,特别是我国土壤资源的有关情况,以备上课积极发言。
教学过程【引入】你知道资源的含义吗?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我们脚下的土壤也属于一种资源,土壤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许多动植物和微生物生长都离不开土壤,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一、土壤是重要的资源【思考】目前,世界上各国的土壤资源丰富吗?(引导学生读图看资源:①看世界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看投影片②陆地面积和农用耕地百分比要求学生会表述。
)生:1 / 7地球上陆地面积占地表总面积的比例少,在陆地中除了湖泊、河流、裸露岩石外,有土壤覆盖的土地就更少下列是世界陆地面积和耕地面积的模型,根据这两个模型,你可获得那些信息?生:地球上陆地面积仅占地表总面积的 29%。
有土壤覆盖的土地更少。
陆地面积中 89%的土地目前不宜农业生产,可耕种的土地只占陆地面积的 11%,所以世界上土壤资源非常缺乏。
查找原因:土层太浅,土壤污染,永久冻土和含水量过高或过低。
【思考】我国的土壤资源状况又如何呢?展示甲同学课前查阅的资料:我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 2/3 以上,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面积大的国家相比,我国山地比重最大。
我国耕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 1/10,比美国、印度都低。
2024秋季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土壤:4,土壤的保护》教案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土壤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识别导致土壤侵蚀和污染的主要因素。
•学生能够了解土壤保护的基本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活动,了解土壤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从日常生活中采取保护土壤的行动。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土壤保护的关注与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保护土壤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土壤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识别导致土壤侵蚀和污染的主要因素。
•掌握土壤保护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土壤保护的重要性及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将土壤保护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教学资源•土壤侵蚀和污染的图片、视频资料。
•案例分析材料(如土地退化、农业污染等)。
•土壤保护措施的示意图或实物展示。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土壤保护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土壤侵蚀和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加深学生对土壤保护的理解。
教学过程1. 教学导入•提问导入: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土壤的重要性?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土壤?•展示土壤侵蚀和污染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2. 新课学习• 1.2.1 土壤的重要性介绍•讲述土壤对人类生活(如食物生产、建筑材料等)和自然环境(如生物多样性、水循环等)的重要性。
• 1.2.2 土壤侵蚀和污染的原因分析•引导学生讨论并列举导致土壤侵蚀和污染的主要原因(如过度开垦、不当施肥、工业污染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土壤侵蚀和污染的危害。
• 1.2.3 土壤保护方法学习•介绍土壤保护的基本方法(如植树造林、合理耕作、减少污染排放等)。
•展示土壤保护措施的示意图或实物,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保护土壤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