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培训课件(一)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4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培训课件1. 多重耐药菌是什么?多重耐药菌指的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这些细菌通常是病原菌。
多重耐药菌对常规抗生素的治疗有很高的耐药性,因此在治疗上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容易引起传染病的流行。
2. 多重耐药菌的分类根据多重耐药菌对抗生素的不同敏感程度,可以将其分为四类。
2.1 超级细菌超级细菌指的是对大部分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的细菌,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肠道细菌(ESBL)等。
2.2 强耐药菌强耐药菌是指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以及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菌株。
2.3 广谱耐药菌广谱耐药菌是指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菌株,但仍对某些抗生素有一定的敏感性。
2.4 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三种或三种以上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菌株。
3. 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途径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途径可以是:•直接接触感染: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泌尿系统等直接途径传播;•间接接触感染:通过医疗设备、药品、食品等传播;•手传播:通过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手传播。
4.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4.1 医院预防管理医护人员需要常规监测医院内的感染情况,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1.加强卫生消毒:对医疗设备、病房、手术室等场所进行定期消毒;2.切断感染链:对医护人员、患者和手术室的操作过程进行培训,防止交叉感染;3.治疗严格执行规范:对于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必须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来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使用,同时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4.封锁病区:对于出现疑似或确诊的多重耐药感染患者,应尽快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病菌的传播。
4.2 个人防护1.洗手:医护人员必须要保证经常洗手,避免将病原体通过手传播;2.穿戴防护服:在疑似或确诊的病例处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要穿戴符合规范的防护服;3.采集样本:在采集患者样本时,必须要做到不产生飞溅性液体,避免将病原体散播出去;4.管理感染者:在处理疑似或确诊的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同时加强对患者的生活管理。
多重耐药菌培训课件(一)由于医疗侵入性操作的增多和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菌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多重耐药菌感染不仅使病人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更使治疗用药的艰难性增加。
为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我院进行了多重耐药菌院感防控知识强化培训。
一、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定义: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
Multiresistance可以翻译成多药耐药性、多重耐药性、其定义为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比如氨基糖苷类、红霉素、B-内酰胺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三种。
P-resisitence成为泛耐菌株,对几乎所有类抗菌素耐药。
比如泛耐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青霉素、头孢菌素、碳氢酶系、四环素类、氟奎诺酮及磺胺类等耐药。
2006~2007年度临床分离细菌的数量:108137株,革兰阳性菌33278株,占30.8%,革兰阴性菌74859株,占69.2%细菌来源分布标明来源的细菌中,列于前六位的细菌来源为:痰、尿、分泌物、引流液、脓、血标本,表明我国感染性疾病仍然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有22589株未表明来源,占20.9%)MDR、PDR的定义MDR:对三种或三种以上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耐药,称为多重耐药。
PDR:对现有的(或可获得的)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称为泛耐药。
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或肺炎克雷伯菌定义为:对7类抗假单胞菌抗生素中至少5类耐药。
(抗假单胞的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单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及多粘菌素),如果对上述7类抗假单胞抗生素均耐药,称为泛耐药。
敏感性试验中耐药和中介都归为耐药。
常见多重耐药菌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VRE---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ESBLs-产超广谱-内酰胺酶鲍曼不动杆菌MRSA-中国的形势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传播流行形势严峻,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且逐渐向社区扩散。
多重耐药菌培训课件(一)
由于医疗侵入性操作的增多和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菌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多重耐药菌感染不仅使病人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更使治疗用药的艰难性增加。
为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我院进行了多重耐药菌院感防控知识强化培训。
一、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菌定义:
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
Multiresistance可以翻译成多药耐药性、多重耐药性、其定义为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比如氨基糖苷类、红霉素、B-内酰胺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三种。
P-resisitence成为泛耐菌株,对几乎所有类抗菌素耐药。
比如泛耐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青霉素、头孢菌素、碳氢酶系、四环素类、氟奎诺酮及磺胺类等耐药。
2006~2007年度临床分离细菌的数量:108137株,革兰阳性菌33278株,占30.8%,革兰阴性菌74859株,占69.2%
细菌来源分布
标明来源的细菌中,列于前六位的细菌来源为:痰、尿、分泌物、引流液、脓、血标本,表明我国感染性疾病仍然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有22589株未表明来源,占20.9%)MDR、PDR的定义
MDR:对三种或三种以上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耐药,称为多重耐药。
PDR:对现有的(或可获得的)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称为泛耐药。
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或肺炎克雷伯菌定义为:对7类抗假单胞菌抗生素中至少5类耐药。
(抗假单胞的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单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及多粘菌素),如果对上述7类抗假单胞抗生素均耐药,称为泛耐药。
敏感性试验中耐药和中介都归为耐药。
常见多重耐药菌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VRSA--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
VRE---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ESBLs-产超广谱-内酰胺酶
鲍曼不动杆菌
MRSA-中国的形势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传播流行形势严峻,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且逐渐向社区扩散。
我国仅从MRSA临床分离率呈显著上升趋势,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调查约11.1%的病人在医院期间成为MRSA 携带者已由医院向社区蔓延
MRSA—世界危机
美国(2005)--感染超级病菌(MRSA)致死人数已超过同期艾滋病死亡人数
欧洲CDC--29个国家传染病最新调查报告,44%的英国医院存在高抗药性的MRSA,其中MRSA的变种于2006年袭击了英国国家医院,造成8人感染,其中2人死亡健康保护署已向各大医院发出预警并在全国范围内监控
加强监测管理
加强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控制每一个环节,制定并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从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以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二、超级细菌-应对措施
1、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尤其应限制万古霉素的滥用,以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消毒隔离,切断传播途径。
3、洗手是防止病原菌蔓延的简单而最重要的措施,但往往被忽视,应加强洗手重要性的宣传教育。
4、减少或缩短侵入性装置的应用,如导尿管插管,从而减少耐药菌株定植。
5、发现耐万古霉素细菌感染患者,应及时予以隔离,进入病房时戴手套,防止细菌广泛污染物品表面,接触患者时应穿隔离衣。
6、清除感染源,对耐药菌株患者使用的医疗用品,如听诊器、血压器等应相对固定,有消毒措施。
7、提高菌检率,加强对耐药菌的监测,尤其对易感人群耐药菌的监测。
8、对全体医院职工进行培训,增强对耐药菌的认识。
不必谈“菌”色变,不必惊慌。
9、超级细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感染发病的主要是抵抗力低的人群,对普通人群不会产生大的危害。
预防的措施最主要的是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正确洗手,加强身体锻炼,合理膳食,注意休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10、如果去医院探视VRE感染的患者,应听从医院有关人员的指导,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避免因探视而感染此种疾病。
法国此次出现大宗的VRE感染事件再次提示我们,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或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