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内能练习题 (2)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4
13.2内能同步练习1.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与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单位是。
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
3.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式和。
4.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单位;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热传递的实质:能量发生了。
5.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会。
做功的实质:能量发生了。
A.火炉烧水B.钻木取火C.引燃树叶D.猫晒太阳7.仔细观察图中甲、乙两杯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杯中水的内能多B.乙杯中水的内能多C.甲杯和乙杯中水的内能一样多D.无法判断8.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乙物体接触时,内能一定由甲转移到乙B.甲、乙物体接触时,温度一定由甲转移到乙C.甲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乙物体内能多D.甲物体的热量一定比乙物体热量多9.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D.物体吸收热量,一定温度升高10.以下与机械能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B.物体的内能就是物体的机械能C.物体的机械能可能为零,内能不可能为零D.热传递一定是从能量的物体传向能量小的物体精蒸汽将木塞顶开后,其温度(选填“升高”“降低”“不变”)。
6.关于热量、温度、内能的概念,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②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③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④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大的物体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②③D.可能有④7.A、B两装置,均由一支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且带有玻璃泡的管状容器和水银槽组成,除玻璃泡在管上的位置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将两管抽成真空后,开口向下竖直插入水银槽中(插入过程没有空气进入管内),水银柱上升至图示位置停止。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2内能》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晚上睡觉用热水袋取暖B.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C.夏天喝加有冰块的果汁时感觉凉爽D.冬天人们搓手后感觉到暖和2.下列与热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间隙B.0℃的物体没有内能C.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不一定升高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3.下列对功、温度、内能、热量等理解正确的是()A.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B.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热量多D.温度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0℃的物体没有内能B.不能喝刚烧开的水,是因为它含有的热量太多C.高温铁块放入冷水中,当热传递停止时铁块和水的温度一定相同D.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因为吸收了热量5.关于内能,有以下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热机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0℃的物体没有内能℃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很多,但本质上只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A.℃℃B.℃℃C.℃℃D.℃℃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温度高的物体能将热量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7.如图,一杯热咖啡慢慢冷却下来(忽略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热量在减少B.它的内能在减小C.它的质量在减少D.整杯对桌面的压强在减少8.“五一”假期,人们踏上旅游踏青、寻亲访友、探寻美食、舒展身心的美好旅程。
九年级物理全册13.2内能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内能》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描述的现象中,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天冷时,人们通过相互搓手让手发热B.冬天,用热水泡脚变得暖和C.将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D.钻木取火2.如图所示,塞子从试管口跳出,是由于水蒸气对塞子做了功,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A.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化学能转化为内能C.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只有内能的转移3.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4.如图所示,瓶内有一些水,用带孔的橡皮塞把瓶口塞住,向瓶内打气一会儿后,瓶塞跳起,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瓶内气体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B.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C.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D.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5.下列利用改变内能对外做功的设备是()A.洗衣机B.柴油机C.收音机D.电视机6.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对试管加热,管内水温升高B.冬天搓手,手会变暖C.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D.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气温升高7.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A.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B.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C.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D.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8.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40℃、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二、多选题9.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会减少10.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t3时刻物体内能比t2小D.t4时刻物体分子动能为零11.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烧红的铁块会慢慢变凉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12.如图所示,有关这个小小蒸汽轮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燃烧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B.水吸热发生了汽化现象C.蒸汽的内能转化为轮子的机械能D.能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是可以用来做功13.如图所示,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活塞迅速冲出试管口,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A.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对外做功B.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热空气C.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烟雾D.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14.(多选)甲乙两个物体发生热传递,甲物体温度升高,乙物体温度降低,最后两物体温度相同,在这个过程中甲物体内能增加了100J.那么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物体的热量也增加了100JB.乙物体放出100J的热量,含有的热量减小100JC.乙物体的内能减小了100JD.热传递后甲乙两个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三、填空题15.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______ 方式改变的;筒内的棉花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棉花的内能是通过______ 方式改变的.16.金庸曾描述一种武功“寒冰掌”:发功时伸出手掌,罩在杯口,杯中水即可结成寒冰(假设降到-5℃).根据物理知识,此时手掌温度应______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5℃,按常理这种武功是 ______ (填“可能”或“不可能)练成的.四、实验探究题17.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热传导热可以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下面来介绍传导.如图所示,用凡士林在金属棒上粘几根火柴,然后用酒精灯给金属棒的A端加热.可以看到,离A端最近的火柴先掉下,然后其它几根火柴依次掉下,离A端越远的火柴掉下得越迟.这表明,热是从金属棒温度高的一端沿着金属棒传到温度低的一端.热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低的部分,叫做传导.各种物质都能够传导热,但是不同物质传导热的本领不同.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瓷、木头、棉花等都是热的不良导体.(1)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着______ 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2)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 ______ 、对流和辐射.(3)把钢勺和瓷勺同时放在热汤里面,钢勺柄很快就烫手,瓷勺柄很久也不烫手.这是因为 ______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同步练习答案和解析【答案】1.B2.A3.A4.A5.B6.A7.B8.C 9.BD 10.AC 11.CD 12.BCD 13.D14.ABD15.增加;做功;热传递16.低于;不可能17.温度;传导;钢是热的良导体,瓷是热的不良导体【解析】1. 解:A、天冷时,人们通过相互搓手让手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B、冬天,用热水泡脚变得暖和,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C、将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是对铁丝做功增加了铁丝的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钻木取火,属于摩擦生热,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增加了物体的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不符合题意.故选B.(1)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即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能的形式不发生变化;(2)做功实质是能的转化过程,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形式变了,是能量的转化过程.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的判断,知道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是能量的转移过程.2. 解:在该过程中,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是水蒸气对木塞做功,即消耗了水蒸气的内能,变成了瓶塞的机械能,故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的过程.故选A.判断清楚该过程中消耗了那种形式的能,进而产生了那种形式的能是解决该题的关键.能正确的判断出能量的转化是解决该题的关键.3. 解:A、热水袋的温度高,用热水袋取暖,内能由热水袋转移到手,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符合题意;B、锯木板时锯条发烫,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对铁丝做功,铁丝弯折处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其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4. 解:向瓶内打气,瓶塞跳起时,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一部分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用力打气,对瓶内气体做功,瓶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继续打气,当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强,瓶塞跳起,水蒸气对塞子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液滴,出现水雾.本题考查了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5. 解:A、洗衣机的主体是电动机,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B、柴油机属于热机,是利用内能对外做功的设备;故B正确;CD、收音机和电视机是利用电磁来工作的设备,不存在内能做功现象;故CD错误.故选B.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内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利用内能来做功就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的利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6. 解:A、对试管加热,管内水从酒精灯火焰上吸收热量水温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故A正确;B、冬天搓手,手会变暖,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B错误;C、从滑梯滑下,臀部与滑梯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臀部发热,摩擦生热这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故C错误;D、迅速压下活塞时,对筒内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筒内气温升高,因此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错误.故选A.做功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判断,知道内能改变过程中发生的是能量的转化还是能量的转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 解: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由于不知它们的初始温度,故无法判定温度的高低,故CD错误;则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放出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故B正确,A错误.故选:B.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提到热量.区分温度、热量、内能,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的表现来认识:宏观的温度的升高是指微观的分子运动更剧烈;宏观的物态变化是指微观的分子间作用力变化;内能是指二者之和.8. 解:A、用酒精灯加热使杯中水的温度升高,这是用酒精灯给水传热,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使水温升高,这是将水运动的动能转化成了水的内能,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B、内能的大小除了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外,还和物体的质量有关,故B错误;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减慢,水的内能一定减小,故C正确;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乙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甲杯中的剧烈,故D错误.故选C.(1)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2)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3)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4)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本题是一道热学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热传递的条件及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理解,是中招的热点,热学的难点.9. 解: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所以0℃的物体也有内能,故A错误;B、正在沸腾的水质量不变,温度不变,但吸收热量,所以内能增加,故B正确;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C错误;D、同一物体,质量相同,温度降低,所以内能减小,故D正确;故选BD.(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2)(4)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等因素有关;(3)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要特别注意: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是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10. 解:A、由于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有关,t1时刻温度比t2时刻温度高,所以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故A正确;BC、t2时刻物体内能与t3时刻的质量相同,温度相同,但是t3时刻比t2时刻放出的热量更多,所以t3时刻的内能小,故B错误,C 正确;D、t4时刻物体温度为零,但其分子仍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具有内能,故D错误;故选AC.(1)首先掌握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不断放热,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叫做凝固点;(2)分子运动的快慢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3)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等有关;(4)任何物质的分子总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内能不可能为零.此题考查了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及图象的分析,同时考查了对内能的理解及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11. 解:A、烧红的铁块会慢慢变凉,铁块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是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是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压缩燃气做功,使气缸内燃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D、反复折铁丝时,人对铁丝做功,机械能转化为铁丝的内能,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故选CD.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即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做功实质是能的转化过程.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注意二者的区别:传递过程属于能的转移,做功属于能的转化,属于基础题目.12. 解:A、酒精燃烧后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通过热传递传给水,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水吸热温度升高,发生了汽化现象.故B正确,符合题意;C、蒸气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符合题意;D、内能应用可以是加热物体,也可以是做功,故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CD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燃烧是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蒸气对外做功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能的转化要知道一些常见的例子,改变内能的方法:热传递和做功是完全等效的.13. 解: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塞子迅速冲出管口,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故选D.(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气体降低温度可以液化.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就是内能和其它形式能的转化,物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成机械能,内能减小,温度降低.14. 解: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增加”来修饰,故A说法错误;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来修饰,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故B说法错误;C、只有甲、乙两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时,甲物体内能增加了100J,说明乙物体的内能减少了100J,故C说法正确;D、不知道二者的温度与质量,无法判断热传递结束后,甲乙两物体的内能情况,故D说法错误.故选ABD.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增加”“减少”来修饰;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可以用“具有”“含有”来修饰,但不一般不能用“吸收”“放出”来修饰.本题主要考查了在热传递过程的描述中,一些说法的规范性的判断,是我们平时不太在意的.我们应该用规范的物理语言来描述物理现象与规律,增加严谨性.15. 解:迅速向下压活塞,活塞会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大空气内能的;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燃点时,棉花就会燃烧,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棉花的内能的.故答案为:增加;做功;热传递.迅速向下压活塞,活塞会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燃点时,棉花就会燃烧,通过此实验可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进行分析解答,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16. 解:发功时伸出手掌,罩在杯口,杯中水即可结成寒冰(假设降到-5℃).根据物理知识,此时手的温度应低于-5℃,此时才能发生热传递,手吸收水的热量,使水结冰,按常理这种武功是不可能练成的,因为人的温度在37℃.故答案为:低于;不可能.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此题考查了热传递的条件难度不大,认真分析即可.17. 解:(1)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一直继续到温度相等时为止.(2)由材料可知,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3)钢是热的良导体,善于传导热,瓷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导热,所以把钢勺和瓷勺同时放在热汤里面,钢勺柄很快就烫手,瓷勺柄很久也不烫手.故答案为:(1)温度;(2)传导;(3)钢是热的良导体,瓷是热的不良导体.(1)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必须有温差.(2)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3)根据热的不良导体和热的良导体的定义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本题的答案都在材料里面,只要认真阅读,不难解答.。
第2节 内能一、内能1. 分子因热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_________,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叫________。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以上两种能量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
【答案】动能,分子势能,内能,焦耳。
【解析】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具有分子势能。
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分子势能之和就是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与功、能量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B .0℃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C .没有被举高的物体没有内能D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答案】D 。
【解析】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就是物体的内能,所有物体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大小除了和温度有关外,还和物体的质量大小及物体内分子间距离的大小有关,但是内能与物体的宏观运动状态、位置无关。
所以选D 。
3.小勇根据“宏观世界中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的知识,类比得出:微观世界中组成物体的分子具有分子动能。
①请写出小勇得出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具有分子动能的依据是:分子具有 且分子在 。
②类比宏观世界中物体的动能有大小,微观世界中的分子动能也有大小。
(a )如图表示不同时刻某物体内部分子运动情况(箭头越长代表分子运动越快), 图的分子动能较大。
(b )如果要衡量某一物体中所有分子动能的大小,可以用宏观世界中的物理量 来反映。
A 0℃B 100℃【答案】①质量,运动;②(a)B;(b)温度。
【解析】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具有分子动能的依据是:分子具有质量且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a)根据图8表示不同时刻某物体内部分子运动情况,因为B中分子运动越快,所以B图的分子动能较大。
(b)因为B图分子的温度高,分子的动能大,所以如果要衡量某一物体中所有分子动能的大小,可以用宏观世界中的物理量温度来反映。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2内能》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的内能越大,所含的热量越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2.对下列热学知识的分析,正确的是()A.0℃的冰块内能也为零B.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含有的热量也越多C.冬天用暖手袋暖手,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D.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对物体做功内能减小,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增大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B.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D.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肯定改变4.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B.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它含有的热量一定增加5.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B.冰化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C.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的大D.温度高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6.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B.0℃的冰没有内能C.做功不一定改变物体的内能D.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7.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D.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保持沸点不变8.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1中,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具有能量B.图-2中,烈日下的沥青路面被烤软,说明太阳光具有热能C.图-3中,“凿壁借光”说明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沿直线传播D.图-4中,当体温为36.8℃的同学通过测温报警系统时,系统不会发出报警二、填空题9.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在宇宙的膨胀过程中温度会,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内能的变化是通过方式实现的10.咸鸭蛋是我们早餐食品之一、咸蛋的制作方法是在洗净的鸭蛋表面粘上盐后包起来,放置一段时间后就变咸了,从分子运动的角度看,鸭蛋变咸属于现象;煮咸鸭蛋时,温度升高,咸鸭蛋的内能变。
13.2内能一.基础过关(共3小题)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热运动时具有的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叫做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叫做了热量。
2.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种类、结构、状态等。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和。
(1)热传递:①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②发生的条件:两个物体要有。
③判断方法:由温物体转移到温物体或从物体的温部分转移到温部分。
④实质:能的,即能的形式在转移的前后没有变化。
⑤生活实例:用热水袋取暖、晒太阳、烧水、哈气取暖等。
(2)做功:①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
②做功实质上是能量的。
③生活实例:钻木取火、搓手取暖等。
二.试题(共13小题)4.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B.压缩空气升温C.燃气烧水D.搓手取暖5.如图所示,关于水和煤油内能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容器中水的内能等于(b)容器中水的内能B.(a)容器中水的内能大于(b)容器中水的内能C.(c)容器中煤油的内能大于(d)容器中煤油的内能D.(c)容器中煤油的内能等于(d)容器中煤油的内能6.下列关于内能和机械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的机械能越大,它的内能也越大B.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与机械能大小无关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机械能也可能增大D.物体的运动速度减小时,机械能减小,内能可能不变7.关于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桶水比一杯水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C.物体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就越多D.热量等于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热传递的方向由内能大小决定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9.质量相同的0℃的冰、0℃的水、0℃的水蒸气中,它们的内能()A.一样大B.冰的内能最大,水蒸气的内能最小C.水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D.水蒸气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10.在物理学中常提到“热”字,但其含义各不相同,请将下列“热”的含义填入空格内。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能和分子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2.物体里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
3.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内能。
温度降低,它的内能。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
内能的单位是。
5.摩擦生热的过程实质上是能转化为能的过程。
6.用锯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
这是由于做功,使锯条的内能,温度。
7.压缩气体时,气体的内能会,气体膨胀时,气体的内能会。
8.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在热传递过程中从物体传到物体,或从物体的部分传到部分,一直继续到时为止。
9.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叫做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叫做了热量。
10.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
11.物体的内能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物体运动的速度B.物体的温度C.物体所处的高度D.物体的运动速度12.当物体的温度降到0℃时,物体中()A.所有分子全部停止运动B.所有分子仍然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有一部分分子停止运动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3.烧红的铁块在冷却过程中,它具有的内能()A.减小B.不变C.增大D.无法确定14.一杯水温度从10℃升高到20℃的过程中,水的内能()。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B.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一定越大C.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快D.温度越高的液体蒸发越快16.给自行车轮胎打气,当用力将活塞向下压时()A.筒内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B.筒内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大C.外界对筒内空气做功,筒内空气内能减小D.外界对筒内空气做功,筒内空气内能增大17.下面各实例中,不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锉锉铁块,铁块变热B.酒精涂在手背上,会觉得凉快C.钻木取火D.两手相互搓搓,会觉得暖和18.在试管中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13.2内能》课时练一、单选题1.内能是一种常见的能量形式,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C的水不具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C.静止的物体不具有内能D.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2.关于一定质量的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内能越大,含有的热量就越多D.温度为0℃时,它可能没有内能3.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块没有内能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C.物体内能改变,其温度不一定变化D.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4.小芳迅速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注射器内密封的气体温度降低,如图所示。
此过程密封气体的()A.内能增加B.分子动能增大C.分子热运动速度减小D.活塞机械能转化为气体内能5.将热水倒进玻璃杯中,玻璃杯会变热,是因为()A.水将温度传给了玻璃杯B.水含有的热量减少C.玻璃杯增加了内能D.当它们温度相同时,内能也相同6.物体M和N是同种物质,已知M的温度为0℃,N的温度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内能为0B.M和N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C.M的分子运动比N更剧烈D.M的内能一定大于N的内能7.在下面事例中,由于热传递使物体内能减少的是()A.阳光照射下,海边的沙子温度升高B.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C.水沸腾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D.食物放入冰箱内温度逐渐降低8.用铁锤连续敲打铁块,铁锤和铁块的温度都升高了,这是因为()A.铁锤对铁块做功,铁块传递热量给铁锤B.铁块对铁锤做功,铁锤传递热量给铁块C.它们互相传递热量D.它们互相做功9.寒冷的冬天,人们的手常常会感到冷。
如左下图所示小丽用热水杯取暖,小卓用搓手取暖。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小丽和小卓改变手的内能的途径分别是()A.热传递、做功B.做功、做功C.做功、热传递D.热传递、热传递10.桌面上有一个电热杯,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热杯的内能减小的是()A.往电热杯里装热水B.往电热杯里装冰块C.用纸反复摩擦电热杯D.把电热杯通电加热二、填空题11.煎鸡蛋时,能闻到鸡蛋的香味儿,这是_____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2内能》测试题及答案1. 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 B.冬天搓手,手会变暖C. 给试管加热,水温升高D. 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气温升高 2. 高空的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变成了雨滴,这说明A. 它的内能减小了B. 它的内能增加了C. 它的内能没有发生变化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3. 在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少的是A. 金属汤勺放进热汤后变得烫手B. 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C. 一块 0∘C 的冰全部熔化成 0∘C 的水D. “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4.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D. 一块 0∘C 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5. 质量不同的物体,温度越高,说明物体 A. 热量就越多 B. 内能一定多 C. 分子热运动快 D. 体积一定大6.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海边昼夜温差比沙漠中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B.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 端午佳节煮熟的棕子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一种升华现象7.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瓶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B. 通过此实验可以验证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 硝化棉燃烧,是因为活塞与玻璃筒壁摩擦生热使空气的温度升高D. 硝化棉燃烧,是因为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8. 成都正以新发展理念创建公园城市,让市民可以出门见绿意,抬头望雪山。
对下列美好生活场景的分析,正确的是A. 春天,蒲江品茗春茶暖;热茶暖手,是通过做功改变手的内能B. 夏天,龙泉戏水浸心凉;水比岸边石头凉,说明水的比热容小C. 秋天,新都赏桂满城香;花香袭人,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D. 冬天,郫都望雪西岭上;山顶积雪常年不化,积雪的内能为零9.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热运动时具有的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13.2内能刷基础知识点1内能1[2024河南郑州期中]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约-25 ℃。
一天,南极上的小企鹅豆豆和丁丁(如图)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它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豆豆: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B.丁丁: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也在做热运动呀,所以冰山也有内能C.豆豆:冰天雪地的,冰山的内能一定比我们小D.丁丁:冰山熔化成水,物质质量不变,内能也不会变化2如图所示,关于水和煤油内能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水的内能等于乙容器中水的内能B.甲容器中水的内能大于乙容器中水的内能C.丙容器中煤油的内能大于丁容器中煤油的内能D.丙容器中煤油的内能等于丁容器中煤油的内能知识点2物体内能的改变(3[2023贵州安顺期末]下列各种情况中,加点部分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 )A.妈妈把被子晾在阳光下B.太冷了,红红搓了搓手小阳用.热水给爸爸泡脚.C.孝顺的...放进冰箱D.小美把可乐..4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B.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会发热C.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D.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温度升高5[2024广东广州质检]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用手迅速下压活塞后松手,观察到硝化棉燃烧后活塞又被向上推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B.此实验只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气体的内能C.活塞被向上推起的过程中,筒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活塞对筒内的硝化棉做功6如图,一只瓶子内装有一些铁屑。
我们既可以通过振荡,也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使铁屑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来看,前者是通过的方法,后者是通过的方法来增大铁屑的内能的。
如果你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仅凭铁屑温度的改变,能否确定采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铁屑的内能? (填“能”或“不能”),这是因为 °区刷易错易错点1混淆机械能与内能7[2023 江苏无锡期末改编]关于内能与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低于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易错点2 温度、热量和内能易混淆8[2024陕西西安期末]如图所示是一款创意暖手笔,内装电池,按下按键便会发热,解决了冬天写字时手冷的问题。
1:关于分子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时物体里所有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内部分子的热运动也越剧烈
D.物体的温度越高,表明它内部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例2:关于物体的内能,2、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B.物体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C.温度为-40℃的冰块没有内能
D.火箭升空过程中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物体的温度升高了,这表明()
A.物体内分子运动加剧,内能增大了
B.物体内部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了,内能增大了
C.物体内部每个分子的内能增大了,所以总内能增大了
D.物体内部分子的距离增大了,物体的机械能增大了
4: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具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热的物体具有内能,冷的物体没有内能
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
5:一个物体的内能减小了,则()
A.物体的温度一定降低B.物体一定对外做了功
C.物体一定放出了热量D.以上说法都不对
1、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具有能和能,还具有能。
子弹落地静止时,以上三种能中不为零的是能。
2、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能和分子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3、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具有的内能。
温度降低,它的内能。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
内能的单位是。
5、摩擦生热的过程实质上是能转化为能的过程。
6、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
这是由锯条被做功,使锯条的内能,温度。
8、在一段金属丝的某处反复弯折数次,弯折的地方温度会,这是因为。
9、摩擦生热说明了克服摩擦做功时,物体的内能,温度。
10、用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一会儿筒壁变热。
这主要是由于迅速压缩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空气,使空气的内能,温度,并传热给筒壁的缘故。
11、冬天,手冷时可以捂热水袋取暖,也可以两手搓搓取暖.前者是用的方法改变内能的,后者是用的方法改变内能的。
巩固提高
1、关于内能和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内能的物体一定具有机械能
B.内能大的物体具有的机械能也一定大
C.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而它的内能不可能为零
D.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2、下列各实例中,属于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大的是()
A.用铁锤敲打石块,石块发热 B.钻木取火
C.爆竹点燃后腾空而起 D.火药的燃气把子弹从枪膛中推出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C.热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到内能少的物体
D.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
4、下列各图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B.水沸腾时蒸汽冲开壶盖
C. D.压缩空气引火
5、下列事列中,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热水淋浴后全身感到暖和
B、冬天,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
C、冬天,两手互相摩擦,手感到暖和
D、冬天,在房间内用暖气取暖,全身感到暖和
6、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大气压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舱内.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
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C.温度升高内能减少 D.温度降低内能增加
7、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菜刀在砂轮上磨得发烫 B.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
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 D.在炉子上烧开水
8、物体的内能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物体运动的速度 B.物体的温度
C.物体所处的高度 D.物体的运动速度和高度
9、当物体的温度降到0℃时,物体中()
A.所有分子全部停止运动 B.所有分子仍然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有一部分分子停止运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0、烧红的铁块在冷却过程中,它具有的内能()
A.减小 B. 不变 C.增大D.无法确定
11、一杯水温度从10℃升高到20℃的过程中,水的内能()
A.增大B.减小 C.不变D.无法确定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温度越高的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 B.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一定越大C.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快 D.温度越高的液体蒸发越快
13、给自行车轮胎打气,当用力将活塞向下压时()
A.筒内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B.筒内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大
C.外界对筒内空气做功,筒内空气内能减小
D.外界对筒内空气做功,筒内空气内能增大
14、下面各实例中,不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锉锉铁块,铁块变热B.酒精涂在手背上,会觉得凉快C.钻木取火 D.两手相互搓搓,会觉得暖和
15、在试管中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
在软木塞被冲开的过程中()
A.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B.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增大C.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内能不变D.外界对水蒸气做功,水蒸气内能增大
16、小马从斜面顶端匀速滑到斜面底端,在此过程中,小马的()
A.动能减小B.动能增大 C.机械能不变 D 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17、锯条在锯木头时温度会升高。
对此,下列说法中确切的是()
A.人手的拉力对锯条做功,使锯条内能增大
B.木头对锯条的摩擦力做功,使锯条内能增大
C.锯木头时,锯条对木头有压力,压力做功使锯条内能增大
D.锯条对木头有压力,木头对锯条有支持力,支持力做功使锯条内能增大
18、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其原因是()
A.一定是物体对外做了功
B.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C.一定是物体吸收了热量
D.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19、两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
A.它们具有的内能不等 B.它们的温度不等
C.它们必须相互接触 D.它们具有的热量不等
20、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大了,那么()
A.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且温度一定升高了
B.物体一定对外做了功,且温度一定升高了
C.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且温度一定升高了
D.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21、当一个物体的温度降低时()
A.物体一定放出了热量 B.物体一定对外做了功
C.以上两种都有可能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2、一杯热水放在空气中,慢慢变凉了,这是因为()
A.热水的温度传到空气中去了 B.热水对外做功,内能减小了
C.热水的内能传给了空气,本身的内能减小了
D.热水放出了热量,它的热量减少了
23、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拿到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起来,水蒸气会把木塞冲出去。
从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角度可用下边三句话来概括:(甲)水和水蒸气吸热,内能增加;(乙)酒精燃烧,酒精的化学能转
化成热能,传给水和水蒸气;(丙)水蒸气对木塞做功,内能转化为
木塞的机械能。
以上三句话正确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丙)、(乙)、(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