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江苏省苏州市2017级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50.52 KB
- 文档页数:19
苏教版2017高三(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阅读题)和第二部分(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竹是什么呢?竹本固,不▲;竹性直,不▲;竹心空,不▲;竹节贞,不改志向,所以,竹是君子的化身。
A.通权达变趋炎附势见异思迁B.见异思迁趋炎附势刚愎狭隘C.趋炎附势通权达变刚愎狭隘D.刚愎狭隘见异思迁通权达变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20世纪80年代,泰晤士河流域就曾发生过铅污染事件,使得天鹅数量骤减。
依照清点天鹅的年度报告,有关部门很快推出新规定,及时杜绝了有害行为,使天鹅数量得以恢复。
B.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征信模式发展自从开始成熟,征信机构向信息提供者付费获取信息,制作如个人信用报告及个人信用评分等个人征信产品,使用者需付费获得这些产品。
C.《三体》被不少学者、媒体人乃至创业者、企业家热捧的原因,是它打破了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界限,其中呈现的“中华形象”和宏大视野使它走出了纯文学的局限空间造成的。
D.滴滴与优步中国火速合并,加上网约车新政的出台,使滴滴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因此谣言应声而起,滴滴出行公关部人士对此迅速给予了回应。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仗手法的是哪一句?(3分)A.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B.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兖龙浮。
C.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D.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
我年过三十才知道读书自修的重要。
▲①现在我要读的书太多,深感时间有限。
②我出国留学的时候,父亲买了一套同文石印的前四史,塞满了我行箧的一半空间,我在外国混了几年之后又把前四史原封带了回来。
江苏省2020届高三年级期末(一模)考试集锦(苏州)语文I 正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冯其庸▲、艰难跋涉的身影时刻▲在人们心间。
他晚年秉持玄奘法师“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十赴西域,▲玄奘取经东归之路,这是震撼了学术文化界的一件盛事。
A.栉风沐雨缭绕考察B.披星戴月萦绕考证C.栉风沐雨萦绕考察D.披星戴月缭绕考证2.将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
▲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
①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
②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
③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
④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
⑤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
⑥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
A.②①④⑥⑤③B.②①④③⑤⑥C.①④②③⑤⑥D.①④②⑥⑤③3.下列句子与先秦诸子学说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②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已;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③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A.①道家②法家③墨家④儒家B.①道家②墨家③法家④儒家C.①墨家②儒家③道家④法家D.①墨家②道家③儒家④法家4.对下面一则寓言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我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时舌头被刺。
”狼想想很有道理,于是专心寻刺,结果驴子一脚踢伤了它逃走了。
狼叹口气说:“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何苦充治病的医生呢!”A.对做好事而不得好报现象的批评。
2020届苏州市2017级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2019. 9★祝考试顺利★注意:本试卷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歌德的字斜得厉害,但整齐 ,像一片被大风吹伏了的柳枝。
席勒的字正常而略显自由,我想应该是多数西方有才华作家的习惯写法。
最怪异的莫过于尼采,那么 的思想,手稿却板正、 ,像是一个木讷的抄写者的笔触。
A. 洒脱 特立独行 拘谨B. 潇洒 狂放不羁 拘谨C. 洒脱 特立独行 谨慎D. 潇洒 狂放不羁 谨慎【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的能力。
辨析词语时,要注意辨析近义词语的细微差异。
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
第一空:洒脱用于较为抽象的评价,潇洒可以用于评价具体的人和事。
语境中用来评价歌德的字迹,应选“潇洒”。
第二空:狂放不羁强调不受约束,特立独行强调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语境中指你尼采的性格,与前文的“最怪异”相一致,应选“狂放不羁”。
第三空:拘谨:(言语、行动)过分谨慎;拘束。
语境中与“板正”“木讷”相一致,应选“拘谨”。
分析可知,B 项的词语全都恰当。
故选B 。
【点睛】辨析近义词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分析:一、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二、范围大小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三、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四、语体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五、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六、搭配关系不同: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语文I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那些______的石头,一旦经了你的手,有可能成为价值千万的奇石。
(2)在周厉王的严酷统治下,百姓轻易不敢言,只能______。
(3)不抵抗将军下台,上峰易人,我士兵莫不______。
A.一文不值侧目而视弹冠相庆B.一文不值道路以目额手相庆C.一文不名道路以目弹冠相庆D.一文不名侧目而视额手相庆2.下列句子语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我喜欢一个人。
B.他谁都看不上。
C.反对的是老王。
D.近来天天下雨。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是古代官职名称的一项是()(3分)A.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太史公自序》)B.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屈原列传》)C.项羽已杀卿子冠军....(《项羽本纪》)D.陈豨拜为巨鹿守.(《淮阴侯列传》)4.下列诗句都写到了梅花,其中没有用比喻的一项是()(3分)A.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B.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韩偓《夜深》)C.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范成大《霜天晓角·梅》)D.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
(周邦彦《菩萨蛮·梅雪》)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诗歌被称为“语言的经济”,就更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隐括最丰富的意义。
①使意到而言不到②以少量的语言③让微情妙旨④言尽而意不尽⑤寄之于笔墨蹊径之外A.②③④①⑤B.②⑤①③④C.③⑤①④②D.③④②⑤①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余)弟培,字伯凝,乳名曰狮。
五岁,从大父芝亭公为南直休宁县令。
休宁多糖,伯凝性嗜饴,昼夜啖之,以疳疾坏双目。
大母王夫人钟爱,求天下名医医之,费数千金不得疗。
苏州市2017届高三调研测试语文Ⅰ 2017.01注意:本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那些▲的石头,一旦经了你的手,有可能成为价值千万的奇石。
(2)在周厉王的严酷统治下,百姓轻易不敢言,只能▲。
(3)不抵抗将军下台,上峰易人,我士兵莫不▲。
A.一文不值侧目而视弹冠相庆 B.一文不值道路以目额手相庆C.一文不名道路以目弹冠相庆 D.一文不名侧目而视额手相庆2.下列句子语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我喜欢一个人。
B.他谁都看不上。
C.反对的是老王。
D.近来天天下雨。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是古代官职名称的一项是(3分)A.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太史公自序》)B.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屈原列传》)C.项羽已杀卿子冠军....(《项羽本纪》)D.陈豨拜为巨鹿守.(《淮阴侯列传》)4.下列诗句都写到了梅花,其中没有用比喻的一项是(3分)A.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B.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韩偓《夜深》)C.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范成大《霜天晓角·梅》)D.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
(周邦彦《菩萨蛮·梅雪》)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诗歌被称为“语言的经济”,就更应该▲,▲,▲,▲,▲,隐括最丰富的意义。
①使意到而言不到②以少量的语言③让微情妙旨④言尽而意不尽⑤寄之于笔墨蹊径之外A.②③④①⑤ B.②⑤①③④ C.③⑤①④② D.③④②⑤①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余)弟培,字伯凝,乳名曰狮。
五岁,从大父芝亭公为南直休宁县令。
休宁多糖,伯凝性嗜饴,昼夜啖之,以疳疾坏双目。
2020年1月2020届南通市、泰州市2017级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祝考试顺利★(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0.1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代表的国内博物馆,连接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涵养着中国人最根本的自信。
近年来,深谙这个道理的博物馆人,在馆藏文物上做文章,不仅推出了一系列观众________的活动,还将文物与百姓的现实需求相结合,开发出一系列文创产品,一方面给博物馆增加了营收,另一方面也满足了群众________的文化需求、提升了观众的文化素养。
这种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夯实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根基,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________。
A. 喜笑颜开与日俱增底蕴B. 喜闻乐见与时俱进底蕴C. 喜闻乐见与日俱增底气D. 喜笑颜开与时俱进底气2.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这里的草不像新疆的那样高大茂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这绿底子上又不时钻出一束束金色的柴胡和白绒绒的香茅草,远望金银相错,如繁星在空。
这真是金银一般的草场。
①它细密而柔软② 不见黄沙不见土③ 伏在地上如毯如毡④ 也不像内蒙古的那样在风沙中透出顽强⑤ 将大地包裹得密密实实⑥ 除了水就是浓浓的绿A. ④①③⑤②⑥B. ④②①③⑤⑥C. ⑤③①②⑥④D.⑤⑥①②③④3.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 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晚妆才罢,她盈盈地上了柳梢头。
天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出落得更精神了。
B. 那整个的房间像暗黄的画框,把窗外的海景镶成一幅大画。
那酽酽的、滟滟的海涛,直溅到窗帘上,把帘子的边缘都染蓝了。
C. 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着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密织成网。
2016-2017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注意:本试卷共6 页,19 小题,满分16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一个虎口没能脱险的人间惨剧,▲了整个春节期间的舆论场.好多人指责逃票翻入虎园的游客▲,这没毛病.只不过,世间的各种不堪与罪恶中,逃票实在▲,怎么就让一众旁观者咬牙切齿呢?A.贯穿责无旁贷无足轻重B.贯注咎由自取无足轻重C.贯注责无旁贷微不足道D.贯穿咎由自取微不足道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专家提醒市民,夏季健身体能消耗大,锻炼能否达到健身的目的,关键在于运动项目适宜、运动强度适当、运动时间合理。
B.从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里发现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以及自然之美的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长期的培育。
C.福岛核电站看不到头的灾难背后,是日本核能行业数十年来伪造安全报告、隐瞒死亡事故和对地震危险性估计不足造成的。
D.曹聚仁的《鲁迅评传》颇具见识,虽史料不足,但许多专家认为,“评传”无须对此要求太多,堪称迄今写得最好的鲁迅传记。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C.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D.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
①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②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③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④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⑤“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⑥“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A.①⑤②⑥③④ B.①⑥③④⑤②C.⑥③④①⑤② D.⑥④②⑤③①5.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是(3分)国内的书店为何无法在专业阅读与公共阅读之间作出区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专业研究者往往不重视公共文化的培育,更不愿投入到公共写作中去,而政府与社会对于公共文化从业者的压制与吝啬,也使得公共文化雪上加霜,反倒成为一种奢侈消费。
2020届江苏省苏州市2017级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祝考试顺利★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20.1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冯其庸________、艰难跋涉的身影时刻________在人们心间。
他晚年秉持玄奘法师“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十赴西域,________玄奘取经东归之路,这是震撼了学术文化界的一件盛事。
A. 栉风沐雨缭绕考察
B. 披星戴月萦绕考证
C. 栉风沐雨萦绕考察
D. 披星戴月缭绕考证
2. 将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
________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
①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
②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
③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
④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
⑤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
⑥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
A. ②①④⑥⑤③
B. ②①④③⑤⑥
C. ①④②③⑤⑥
D. ①④②⑥⑤③
3. 下列句子与先秦诸子学说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②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③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A. ①道家②法家③墨家④儒家
B. ①道家②墨家③法家④儒家
C. ①墨家②儒家③道家④法家
D. ①墨家②道家③儒家④法家
4. 对下面一则寓言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我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时舌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
头被刺。
”狼想想很有道理,于是专心寻刺,结果驴子一脚踢伤了它逃走了。
狼叹口气说:“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何苦充治病的医生呢!”
A. 对做好事而不得好报现象的批评。
B. 学会宽容,给人弃恶从善的机会。
C. 同情对手,损害的是自己的利益。
D. 讽刺以善为幌子去干坏事的行径。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张公①神道碑铭
全祖望
世祖②章皇帝之下江南也,浙东拒命
..,虽一岁遽定,而山海之间,告警者尚累年。
乙未,成功③贻书于公,谋大举。
江督郎廷佐以书招公,公峻词拒之。
明年五月,成功会公于天台,悉师以行,游军至于鄞之东鄙。
师次.崇沙。
公曰:“崇沙,江海之门户也,有悬洲可守,不若先定之,以为老营,倘有疏虞,进退可依也。
”不听,而公请以所部为前军,向瓜洲。
时大兵于金、焦间以铁锁横江,所谓滚江龙者也。
谭家洲岸皆西洋大炮雷鍧,而公孤军出入其间。
成功遣水师提督罗蕴章以所部助公,又令善泅水者断滚江龙,相约滚江龙既断,则公即进踞上流,夺其木城,以夹击之。
滚江龙虽断,然舟多应炮而没,不得前。
公登舵楼焚香祝天,飞火夹船而堕,遂以十七舟竟渡。
明日,成功始至。
城中出战不利,提督管效忠走,攻城克之。
议师所向,成功欲直趋江宁,公请先取镇江,成功恐江宁之来援也。
公曰:“吾但以偏师水道薄观音门,彼将自守不暇,何援之为?”六月二十七日,成功来告镇江之捷,公兼程昼夜进,次日抵观音门,而致书成功,请以步卒陆行赴白下。
时,江督郎廷佐惧甚,不意成
功卒以水道来,大兵之征黔者凯旋,闻信倍道
..而至,请同守城,于是严备已具。
七月初四日,成功水师方至。
次日,公所遣别将以芜湖降书至,成功谓芜湖为江楚所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