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重合闸回路的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1)瞬时性故障:在线路被继电保护迅速断开后,电弧即行熄灭,故障点的绝缘强度重新恢复,外界物体也被电弧烧掉而消失,此时,如果把断开的线路断路器再合上,就能恢复正常的供电,因此称这类故障为“瞬时性故障”。
(2)永久性故障:在线路被断开以后,故障仍然存在,这时即使再合上电源,由于故障仍然存在,线路还要被继电保护再次断开,因而就不能恢复正常的供电。
此类故障称为“永久性故障”。
二.基本要求1,在下列情况下,重合闸不应动作:1)由值班人员手动操作或通过遥控装置将断路器断开时;2)手动投入断路器,由于线路上有故障,而随即被继电保护将其断开时。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故障是属于永久性的,它可能是由于检修质量不合格、隐患未消除或者保安的接地线忘记拆除等原因所产生,因此再重合一次也不可能成功。
2,除上述条件外,当断路器由继电保护动作或其它原因而跳闸后,重合闸均应动作,使断路器重新合闸。
3,为了能够满足第1、2项所提出的要求,应优先采用由控制开关的位置与断路器位置不对应的原则来起动重合闸,即当控制开关在合闸位置而断路器实际上在断开位置的情况下,使重合闸起动,这样就可以保证不论是任何原因使断路器跳闸以后,都可以进行一次重合。
当用手动操作控制开关使断路器跳闸以后,控制开关与断路器的位置仍然是对应的。
因此,重合闸就不会起动。
4,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动作次数应符合预先的规定。
如一次式重合闸就应该只动作一次,当重合于永久性故障而再次跳闸以后,就不应该在动作;对二次式重合闸就应该能够动作两次,当第二次重合于永久性故障而跳闸以后,它不应该再动作。
5,自动重合闸在动作以后,一般应能自动复归,准备好下一次再动作。
但对10KV及以下电压的线路,如当地有值班人员时,为简化重合闸的实现,也可采用手动复归的方式。
采用手动复归的缺点是:当重合闸动作后,在值班人员未及时复归以前,而又一次发生故障时,重合闸将拒绝动作,这在雷雨季节,雷害活动较多的地方尤其可能发生。
重合闸原理
重合闸是电力系统中一种常见的操作断路器的方法,用于恢复供电。
其原理是通过操作断路器,使得断路器的触头分离,然后再将触头合拢,以实现电路的闭合。
首先,操作人员会将电力系统中的断路器打开,使得电路中断开。
然后,他们会在断路器触头之间插入一个绝缘的隔离开关。
这个隔离开关的作用是防止触头合拢时发生电弧现象,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接下来,操作人员会将断路器触头分离,以确保电路是断开的。
随后,他们会在电流为零时将触头合拢,使得电路重新闭合。
在闭合过程中,触头之间会产生一个短暂的电弧,但由于有隔离开关的保护,电弧会很快熄灭。
完成以上步骤之后,电力系统中的电路就会恢复供电。
重合闸操作可以用于电力系统的故障修复、设备维护以及电网分段运行等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重合闸操作之前,必须确保操作人员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正常进行。
此外,还需要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标准,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断路器重合闸原理
断路器的重合闸原理是指在发生跳闸后,将断路器恢复到合闸状态的过程。
断路器重合闸原理的关键在于恢复正常的电流传输,并重新建立稳定的电路连接。
在断路器跳闸后,断路器内部的触头会分离,使电流无法通过断路器。
当需要重合闸时,首先需要打开断路器控制电路的合闸按钮。
通过操作机构将断路器触头带到接触位置,确保触头正常接触并建立通路。
在触头接触之前,必须确保在断路器内部没有故障或短路存在。
重合闸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合焊和合触。
合焊是指在合闸过程中,当触头接触之前,将两个触头由高温和电弧腐蚀的金属表面恢复到原有的金属性能。
通过高级技术和材料,可以减小合接点的电阻,提高合闸的可靠性。
合触是指触头接触之前,断开电源电路,再次建立电源电路的过程。
在合触过程中,必须确保触头间没有过大的电压差,以避免产生电弧。
同时,合闸过程中的电流波动也需要控制在合闸标准范围内,以防止过电流或过载。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会使用控制电路来监测断路器状态和操作过程。
例如,可以使用电流传感器来检测合闸后的电流波动,保证合闸过程的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保护装置来检测断路器内部的故障和短路,并自动触发跳闸操作,以保护电路和设备的安全。
总之,断路器的重合闸原理是通过恢复触头的正常连接,确保电流传输和电路建立的过程。
在重合闸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电流波动、防止电弧产生和保护装置的作用,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重合闸原理重合闸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操作,它是指在断路器断开后再次将其合上,使电路恢复通电状态的过程。
重合闸原理是指重合闸操作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
本文将从重合闸的基本原理、实现方式以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重合闸的基本原理重合闸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机械力或电磁力将断路器合上,使电路恢复通电状态。
具体而言,当断路器断开后,通过控制装置给断路器施加机械力或电磁力,使其合上,从而完成重合闸操作。
机械力重合闸是通过机械装置将断路器合上。
它通常由手动操作或电动机驱动的机械装置组成。
在手动操作中,操作人员通过手柄或旋钮来完成合闸操作;在电动机驱动的机械装置中,电动机通过齿轮或链条等传动装置实现合闸。
电磁力重合闸是利用电磁铁产生的吸引力将断路器合上。
电磁铁通常由线圈和铁芯组成,当通电时,线圈产生磁场,吸引铁芯,从而实现合闸操作。
电磁力重合闸通常由控制装置控制电磁铁的通断来实现。
二、重合闸的实现方式重合闸的实现方式主要有手动重合闸和自动重合闸两种。
手动重合闸是指由操作人员通过手动操作完成的重合闸。
在手动重合闸中,操作人员通过操纵手柄、旋钮或按钮等装置来实现合闸操作。
手动重合闸操作简单,但需要人工操作,效率较低。
自动重合闸是指由控制装置自动完成的重合闸。
在自动重合闸中,控制装置根据设定的条件和逻辑关系来判断是否进行重合闸操作,并通过电气信号控制断路器合闸。
自动重合闸操作快速、准确,提高了操作效率。
三、重合闸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重合闸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用于恢复因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电路中断,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重合闸可用于故障恢复。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断路器会自动跳闸,切断故障电路。
通过重合闸操作,可以将断路器合上,将故障电路与正常电路隔离,恢复电力供应。
重合闸可用于维护工作。
在电力系统维护过程中,需要对电路进行检修或更换设备。
通过重合闸操作,可以将维护电路与正常电路隔离,确保维护工作的安全进行。
实验八: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一、实验目的1、掌握三相一次重合闸的基本原理。
2、了解三相一次重合闸与继电保护之间如何配合工作。
二、实验设备及器材1、TQXDB-IB多功能继电保护实验培训系统2、DL-31电流继电器3、DZY-202中间继电器4、JCH-4A型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三、实验原理JCH-4A型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二次回路中,作为实现三相一次重合闸的主要元件。
JCH-4A型三相一次重合闸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
图中各符号含义如下:HQ——断路器合闸线圈DL1~DL2——断路器的辅助触点TQ——断路器跳闸线圈SJ——时间继电器ZJ——中间继电器⑦⑧③⑥②I ①SJ④ZJSJHQDL1 DL2KM+KM-图1 重合闸用于单侧电源线路的接线示意图1、正常运行处于合闸状态。
在投入前应将重合闸放电(端子3、6短接一次)完毕。
当线路正常运行断路器处于合闸时,对充电回路的电容器充电,此时如果输电线路存在故障,则断路器很快又被切除。
由于电容器充电时间短没有达到门坎电压,中间继电器控制回路不能接通,避免了断路器发生重合闸。
若线路正常,则经15~25s后,电容器充满电,重合闸准备动作。
2、断路器由保护动作或其它原因而跳闸。
此时断路器的辅助触点DL1返回接通,启动时间继电器SJ。
经延时后,接通中间继电器控制电路,ZJ(V)动作后,接通断路器合闸电路(KM+→端子②→SJ1→ZJ(I)→DL2→HQ →KM-),HQ通电后,实现一次重合闸。
由于ZJ(I)的作用,ZJ1能保持直到断路器完成合闸,其辅助触点DL2断开为止。
如果线路上是瞬时故障,则重合闸成功后,电容器自行充电,经15~25s 后,重合闸重新处于准备动作状态。
3、线路上存在永久性故障。
此时经一次重合闸后,断路器第二次跳闸(重合闸不成功),SJ 仍启动,但这段时间小于恢复时间(15~25s ),不能接通控制电路使ZJ (V )动作,因而保证重合闸只动作一次。
合闸回路原理
合闸回路是电力系统中的一种重要保护措施,它能够快速地检测到故障并迅速地将故障切除,从而保护电力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在合闸回路中,我们通常会使用热继电器、电磁继电器、断路器等保护装置。
合闸回路的原理是基于电流和电压的检测。
当电流或电压超过设定的阈值时,保护装置会触发,从而切断电路并停止电流的流动。
这样可以防止设备过载,防止电流冲击和短路引起的火灾和电弧。
在故障被排除后,可以手动或自动重新闭合电路。
在合闸回路中,热继电器是常用的保护装置之一。
热继电器通过电流通过热元件(如热电偶)时的温度变化来判断电流是否超过额定值。
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热继电器会触发并切断电路。
电磁继电器是另一种常用的保护装置。
它基于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来触发继电器开关。
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磁场会引起继电器的触点吸合,从而切断电路。
断路器也是合闸回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断路器通过电流通过时的磁场和热效应来进行保护。
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断路器会迅速切断电路,并在故障排除后恢复供电。
综上所述,合闸回路的原理是通过电流和电压的检测,当电流或电压超过设定值时,保护装置会触发并切断电路,从而保护
电力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不同的保护装置如热继电器、电磁继电器和断路器等在合闸回路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重合闸基本原理讲义学习内容:一、介绍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是发生故障最多的元件,因此,如何提高输电线路工作的可靠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输电线路故障的性质,大多数属瞬时性故障,约占总故障次数的80%~90%以上,这些瞬时性故障多数由雷电引起的绝缘子表面闪络、线路对树枝放电、大风引起的碰线、鸟害和树枝等物掉落在导线上以及绝缘子表面污染等原因引起,这些故障被继电保护动作断开断路器后,故障点去游离,电弧熄灭,绝缘强度恢复,故障自行消除。
此时,如把输电线路的断路器合上,就能恢复供电,从而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当然,输电线路也有少数由线路倒杆、短线、绝缘子击穿或损坏等原因引起的永久性故障,在线路被断开之后,这些故障仍然存在。
此时,如把线路断路器合上,线路还要被继电保护动作断路器再次断开。
由输电线路故障的性质可以看出,线路被断开之后再进行一次重合,其成功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这种合闸固然可以由我们手动进行,但由于停电时间长,效果并不十分显著。
为此,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将被切除的线路重新投入运行,来代替我们的手动合闸。
线路上装设重合闸后,重合闸本身不能判断故障是否属瞬时性,因此,如果故障是瞬时性的,则重合闸能成功;如果故障是永久性的,则重合后由继电保护再次动作断路器跳闸,重合不成功。
运行实践表明,线路重合闸的动作成功率约在60%~90%之间。
可见,采用自动重合闸的效益很可观。
在输电线路上采用自动重合闸后,不仅提高了供电可靠性,而且可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和线路输送容量,还可以纠正断路器本身机构不良、继电保护误动以及误碰引起的误跳闸。
由于自动重合闸本身费用低,工作可靠,作用大,故在电力系统中获得广泛应用。
但是,采用自动重合闸后,对电力系统也带来某些不利影响,如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系统将再次受到短路电流的冲击可能引起系统振荡;同时使断路器工作条件恶化。
输电线路的重合闸,常可以分为单相重合闸、三相重合闸及综合重合闸;或者分为一次动作的重合闸和两次动作的重合闸;还可以分为单侧电源重合闸和双侧电源重合闸。
断路器控制回路基本原理1、控制回路的基本要求开始学习控制回路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控制回路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的功能:(1)能进行手动跳合闸和由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跳合闸;(2)具有防止断路器多次重复动作的防跳回路;(3)能反映断路器位置状态;(4)能监视下次操作时对应跳合闸回路的完好性;(5)有完善的跳、合闸闭锁回路;2、典型的控制回路根据控制回路的几点基本要求,我们以10kV的PSL641保护装置为例,分为五个步骤,一步步搭建基本的控制回路,并了解每个部分的作用。
(1)跳闸与合闸回路首先,能够完成保护装置的跳合闸是控制回路最基本的功能。
这个功能的实现很简单,回路如下图所示。
假定断路器在合闸状态,断路器辅助接点DL常开接点闭合。
当保护装置发跳闸命令,TJ闭合时,正电源-> TJ-> LP1-> DL-> TQ-> 负电源构成回路。
跳闸线圈TQ得电,断路器跳闸。
合闸过程同理。
分闸到位后,DL常开接点断开跳闸回路。
DL常闭接点闭合,为下一次操作对应的合闸回路做好准备。
利用DL常开接点断开跳闸电流,一是为了防止TJ粘连造成TQ烧坏(因为TQ的热容量是按短时通电来设计的);二是因为如果由TJ来断开合闸电流,由于TJ接点的断弧容量不够,容易造成TJ接点烧坏(HJ也是一样的道理),这就为下一次保护跳闸(或合闸)埋下了隐患且不易被发现。
(2)跳闸/合闸保持回路为了防止TJ先于DL辅助接点断开(如开关拒动等情况),我们增加了“跳闸自保持回路”。
该回路可以起到保护出口接点TJ以及可靠跳闸的作用。
增加的部分用红色标记,R 在0.1Ω左右。
当分闸电流流过TBJ时,TBJ动作,TBJ1闭合自保持,直到DL断开分闸电流。
这时无论TJ是否先于DL断开,都不会影响断路器分闸,也不会烧坏TJ。
(3)防跳回路TBJ我们有时也叫它“防跳继电器”。
这是因为它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防跳。
防跳的概念:所谓的防跳,并不是“防止跳闸”,而是“防止跳跃”。
光伏重合闸断路器反馈f与c一、引言光伏重合闸断路器是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保护装置,主要用于在光伏系统中对电路进行断开和闭合操作。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重合闸断路器的反馈f与c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保护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对光伏重合闸断路器的反馈f与c进行深入探讨。
二、光伏重合闸断路器的基本原理光伏重合闸断路器是一种电气装置,它主要由断路器本体、电动机驱动机构、电控系统和反馈系统等组成。
其基本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如下:1.断路器本体:光伏重合闸断路器的断路器本体是由一对触头和一对固定触头组成的,当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时,触头与固定触头紧密接触;当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时,触头与固定触头分离。
2.电动机驱动机构:光伏重合闸断路器的电动机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断路器的闭合和断开操作,通过电动机的旋转运动,驱动断路器的触头进行闭合和断开操作。
3.电控系统:光伏重合闸断路器的电控系统用于控制电动机驱动机构的运行,并监控断路器的状态。
电控系统可以接收外部信号,根据信号的要求进行闭合和断开操作。
4.反馈系统:光伏重合闸断路器的反馈系统用于监测断路器的状态,并将状态信息反馈给电控系统。
反馈系统可以监测断路器的闭合和断开状态,以及断路器的位置信息。
三、光伏重合闸断路器反馈f与c的作用光伏重合闸断路器的反馈f与c在光伏发电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状态监测光伏重合闸断路器的反馈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断路器的闭合和断开状态,以及断路器的位置信息。
通过反馈系统,可以及时了解断路器的工作状态,确保断路器在正常工作范围内运行。
2. 安全保护光伏重合闸断路器的反馈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故障情况,并将故障信息反馈给电控系统。
在发生故障时,反馈系统可以及时触发断路器的断开操作,保护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3. 故障诊断光伏重合闸断路器的反馈系统可以记录断路器的工作状态信息,并将其保存在日志中。
通过对日志的分析,可以对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故障进行诊断,找出故障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