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分类代码与标识 总则
- 格式:pdf
- 大小:290.53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物资管理,提高物资管理效率,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物资的条码管理,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办公用品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标准化原则: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建立统一的物资条码体系。
2. 系统化原则:将物资条码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相结合,实现物资管理的全过程跟踪。
3. 安全性原则:确保物资条码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便捷性原则:简化物资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物资条码的编制与使用第四条物资条码由医疗机构代码、分类编码、物资编码、条码校验码组成。
第五条医疗机构代码:按照国家标准《医疗机构代码》编制。
第六条分类编码:根据国家及行业标准,将物资分为若干类别,每类别赋予一个四位数的编码。
第七条物资编码:根据物资名称、规格、型号等特征,编制唯一的物资编码。
第八条条码校验码:按照国家标准《条码编码》计算。
第九条物资条码应清晰、规范,易于识别。
第十条物资条码的使用范围:1. 物资采购、验收、入库、出库、盘点等环节。
2. 物资追溯、查询、统计等环节。
3. 物资安全管理、质量控制等环节。
第三章物资条码的管理第十一条建立物资条码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条码管理的规范、有序。
第十二条设立物资条码管理岗位,负责物资条码的编制、审核、维护等工作。
第十三条采购部门在采购物资时,应要求供应商提供带有条码的物资。
第十四条验收部门在验收物资时,应核对条码信息,确保物资与条码信息一致。
第十五条入库部门在入库物资时,应扫描条码,登记相关信息,确保物资信息准确。
第十六条出库部门在出库物资时,应核对条码信息,确保物资出库准确。
第十七条盘点部门在盘点物资时,应扫描条码,核对库存数量,确保库存准确。
第十八条信息化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条码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第十九条建立条码信息备份制度,确保条码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分类代码与标识码医用耗材统一标识码HCBS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分类代码与标识码中医用耗材统一标识码HCBS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及相应的代码。
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用户对医用耗材采购、配送、库存、使用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相关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但是,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 10113-2003 分类编码通用术语GB/T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WS363.1-2011 卫生信息数据元目录第1部分:总则WS364.1-2011 卫生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第1部分:总则3 术语和定义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分类代码与标识码第1部分:总则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分类基本原则与方法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分类代码与标识码第1部分:总则的分类基本原则与方法适用于本文件。
5 编码基本原则与方法5.1 编码基本原则5.1.1 唯一性每一个医用耗材产品仅有唯一一个代码,确保计算机能在全国范围内对医用耗材产品的身份识别,其代码名称为HCBS。
5.1.2 含义性医用耗材代码HCBS的编码表达式直接或间接根据多个属性来表达它们的含义。
针对不同的要素类别赋予不同的分类名称,并具体定义。
第1页,共2页。
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分类代码与标识码置换类品名、主特征与辅特征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分类代码与标识码中置换类医用耗材的品名和主辅特征分类与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及相应的代码。
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用户对医用耗材采购、配送、库存、使用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相关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但是,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 10113-2003 分类编码通用术语GB/T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WS363.1-2011 卫生信息数据元目录第1部分:总则WS364.1-2011 卫生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第1部分:总则3 术语和定义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分类代码与标识码第1部分:总则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分类基本原则与方法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分类代码与标识码第1部分:总则的分类基本原则与方法适用于本文件。
5 编码基本原则与方法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分类代码与标识码第1部分:总则的编码基本原则适用于本文件。
6 分类方法按照临床用途将医用耗材分为21个用途大类。
对某些具有多用途的医用耗材,只赋予一个唯一的代码,在全部收载品种中不出现重码,仅归在一个类别之下。
本标准设收容类目,将某些无法归类或核心信息无法明确的医用耗材,归入“其他”类。
分类码均由9位数字、字母混合码组成,第1位是大类码,第2位是品类代码,第3位是品种代码,第4、5位是品名代码,第6、7位是主特征代码,第8、9位是辅特征代码。
置换类共6个品类,25个品种,211个品名,细化到主辅特征的医用耗材分类类目2239个。
详见7 品名、主特征与辅特征分类类目与代码。
医用耗材包装分类编码规范1. 引言医用耗材是医疗机构及各类医疗器械企业生产、储存和使用的一种特殊产品,其包装的分类编码规范对于标识、管理和统计医用耗材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旨在规范医用耗材包装的分类编码,为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企业提供统一的标准。
2. 包装分类编码的重要性医用耗材的包装分类编码对于以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标识:通过统一的编码可以准确标识医用耗材的包装类型,方便在医院和企业内部进行管理和识别。
•管理:根据包装分类编码,可以对医用耗材进行分类管理,便于库存管理和采购计划的制定。
•统计:通过编码规范,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为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3. 包装分类编码的结构医用耗材的包装分类编码采用五位数字编码,具体结构如下:•第一位:产品种类分类•第二位:材料分类•第三位:规格分类•第四位:包装类型分类•第五位:其他分类4. 各分类编码规范4.1 产品种类分类产品种类分类用于根据医用耗材的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具体编码如下:•1:手术用耗材•2:护理用耗材•3:医疗器械辅助用耗材•4:检验用耗材•5:药品包装用耗材•6:其他4.2 材料分类材料分类用于根据医用耗材的材料进行分类,具体编码如下:•1:塑料•2:玻璃•3:金属•4:纸质•5:复合材料•6:其他4.3 规格分类规格分类用于根据医用耗材的规格进行分类,具体编码如下:•1:小•2:中•3:大•4:特大•5:其他4.4 包装类型分类包装类型分类用于根据医用耗材的包装类型进行分类,具体编码如下:•1:袋装•2:瓶装•3:盒装•4:桶装•5:其他4.5 其他分类其他分类用于根据医用耗材的其他特殊属性进行分类,具体编码如下:•1:无特殊属性•2:易碎品•3:耐热品•4:耐寒品•5:易腐品•6:其他5. 示例以一个医用手术刀片的包装为例,其分类编码可以为:14135解释如下:•产品种类分类为手术用耗材(1)•材料分类为塑料(4)•规格分类为特大(3)•包装类型分类为瓶装(1)•其他分类为无特殊属性(5)6. 结论医用耗材的包装分类编码规范可以为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企业提供统一的标准,方便标识、管理和统计医用耗材。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用耗材分类编码我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用耗材分类编码一、概述我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用耗材分类编码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医用耗材进行分类编码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医用耗材是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耗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医用卫生材料、医用敷料、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等。
医用耗材的分类编码是对医用耗材进行统一的编码和标识,旨在规范医用耗材的使用和管理,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二、我国医用耗材分类编码的意义1. 促进医用耗材信息化管理医用耗材分类编码是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医用耗材进行分类编码,可以实现医用耗材信息的统一管理和交换,方便医疗机构对医用耗材的采购、使用和库存进行管理,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2. 规范医用耗材的使用和销售医用耗材分类编码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和供应商更加准确地识别和辨别医用耗材,避免因使用或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而给患者和医疗机构带来风险和损失。
通过对医用耗材进行分类编码,可以促进医疗机构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确保医用耗材的质量和安全。
3. 促进医用耗材的科学管理和监管医用耗材分类编码为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提供了科学依据,可以通过对医用耗材的分类编码和监管,加强对医用耗材市场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医用耗材市场秩序,保障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
三、我国医用耗材分类编码的发展现状我国医学装备协会作为负责医用耗材分类编码的权威机构,多年来致力于医用耗材分类编码的研究和推广。
截至目前,已经建立了涵盖各类医用耗材产品的分类编码体系,并通过相关培训和宣传工作,推动医用耗材分类编码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
医用耗材分类编码也得到了政府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的认可和支持,成为医用耗材管理和监管的重要工具。
四、对我国医用耗材分类编码的个人理解在我看来,我国医用耗材分类编码的建立和推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通过对医用耗材进行科学的分类编码,可以有效提高医疗机构对医用耗材的管理和使用效率,降低医用耗材管理成本,减少医用耗材的浪费,促进医用耗材市场的良性竞争,进而提高患者就诊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分类代码与标识本文旨在介绍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分类代码与标识的重要性和目的。
医用耗材是指在医疗机构中,用于一次性或有限次数使用、与患者直接接触、直接用于临床诊疗、护理、康复和治疗过程的产品。
医用耗材的采购使用管理是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实现医用耗材的规范采购和有效使用,需要对不同种类的医用耗材进行分类标识。
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分类代码与标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规范管理:通过对医用耗材进行分类代码与标识,可以实现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提高医疗机构对耗材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安全保障:对医用耗材进行分类标识,有助于确保医疗机构采购和使用的耗材符合质量安全要求,减少医疗事故和风险。
成本控制:医用耗材采购和使用是医疗机构的重要成本之一。
通过分类代码与标识,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医用耗材的采购和使用成本。
统计分析:通过对医用耗材进行分类标识,可以实现对耗材的统计分析和监控,为医疗机构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分类代码与标识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标准化管理:通过制定统一的分类代码和标识,促进医疗机构对医用耗材的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
提高效率:分类代码和标识的使用可以提高医疗机构对医用耗材的辨识和使用效率,减少工作重复和错误。
强化质量控制:通过分类代码和标识,可以实现对医用耗材质量的监控和管控,确保医疗机构采购和使用的耗材符合质量要求。
数据统计:分类代码和标识的应用可以方便医疗机构对医用耗材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在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中,分类代码与标识的设计和应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定和使用。
该文件将重点介绍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分类代码与标识的概念和原则,以便医疗机构更好地进行管理和应用。
分类代码与标识是用于对医用耗材进行分类和标识的一种管理系统。
它通过给每种医用耗材分配独特的代码和标识,来确保采购和使用过程中的信息准确性和一致性。
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与代码
医用耗材分为加工耗材和消耗耗材。
加工耗材,即指用于医疗机构进行影像诊断的检查用器械和设备及其配件,它们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降低特性,可以重复使用,其分类代码为35。
一、诊断用器械和设备(包括影像诊断器械和设备)
3501 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
3502 试剂、试管及诊断粉末
3506 血清学分析仪及部件
3507 自动囊染色体视野镜
3508 放射线应用设备及部件
3509 超声显示及影像系统
3510 胃镜检查系统
3511 其他诊断用器械、设备及其配件
二、注射用药品
3512 造影剂
3513 诊断抗原类
3514 其他注射用药品
三、缝合用材料
3515 缝合线
3517 栓子
3518 钉夹
3519 其他缝合用材料
四、成形件
3520 耳塞
3522 牙套
3523 矫形件
消耗耗材指的是在检测、诊断、治疗及护理过程中主要使用一次性的耗材,这些耗材一旦使用完,就会被丢弃,其分类代码为36。
一、一次性使用的医用材料
3601 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
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分类代码与标识医用耗材是指医疗机构为完成医疗服务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器械、耗材物品。
为了更好地管理医用耗材的采购和使用过程,医疗机构通常会对其进行分类编码和标识。
下面是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分类代码与标识的详细介绍。
1.分类代码与标识的目的医用耗材的分类代码与标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医疗机构对医用耗材的采购和使用过程的有效管理,提高耗材的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通过分类代码和标识,可以实现对不同种类的医用耗材进行明确的区分和归类,便于医护人员的采购和使用,同时也方便医疗机构进行耗材的库存管理和质量控制。
2.分类代码与标识的原则医用耗材的分类代码和标识应遵循以下原则:(1)统一性:分类代码和标识应统一规划,遵循行业标准,以便于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比对。
(2)适用性:分类代码和标识应能够适应不同医疗机构的需求,覆盖各种类型的医用耗材。
(3)易于理解和使用:分类代码和标识应具备明确的含义,方便医护人员理解和使用,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4)可拓展性:分类代码和标识应具备一定的可拓展性,能够随着医用耗材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进行新增和改进。
3.分类代码与标识的内容医用耗材的分类代码与标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耗材名称:对于每种医用耗材,可以给予一个名称,便于医护人员进行识别和使用。
(2)耗材类型:根据医用耗材的特性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一次性耗材、植入耗材、手术器械等。
(3)规格型号:医用耗材通常具有不同的规格和型号,一般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编码来标识。
(4)品牌信息:对于常用的医用耗材品牌,可以进行标识,以方便医疗机构的采购和使用。
(5)用途和适用范围:对于一些功能特殊的医用耗材,可以给予详细的用途和适用范围的说明,便于医护人员的正确使用。
4.分类代码与标识的应用医用耗材的分类代码与标识可以应用于医疗机构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购、入库、库存管理、领用、使用等。
(1)采购阶段:在医用耗材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可以根据分类代码和标识对不同的医用耗材进行选择和识别,减少错误和混淆。
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分类代码与标识码
总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用耗材采购与使用管理的范围、分类与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及相应的医用耗材产品代码。
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用户对医用耗材采购、配送、库存、使用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相关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但是,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 10113-2003 分类编码通用术语
GB/T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WS363.1-2011 卫生信息数据元目录第1部分:总则
WS364.1-2011 卫生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第1部分: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医用耗材
根据《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办法(试行)》(国卫医发〔2019〕43号),医用耗材指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使用次数有限的消耗性医疗器械,包括一次性及可重复使用医用耗材。
3.2 高值医用耗材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37号),高值医用耗材是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临床使用量大、价格相对较高、群众费用负担重的医用耗材。
3.3 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分类代码与标识码 Classification and codes of medical consumable procurement,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分类代码是将医用耗材的核心属性进行分类,并赋予具有一定规律、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处理的符号,形成代码元素集合。
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标识码使用国家药管平台医用耗材统一标识码(HCBS),是指医用耗材在流通、交易、使用等管理环节中,用于计算机识别的表示特定信息的唯一性编码标识。
3.4 混合分类法 method of composite classification
本标准以面分类法为主,以线分类法做补充的混合分类法对集中采购和医院使用医用耗材进行分类。
4 分类基本原则与方法
4.1 分类基本原则
4.1.1 科学性
以医用耗材最核心和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基础和依据。
4.1.2 系统性
根据医用耗材的主要属性或特征、临床约定俗成的习惯等,按一定排列顺序系统化,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分类体系。
4.1.3 连续性
同类不同轴之间的定义相互独立,但各类的轴之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不同类中定义相同的轴也保持了连续性和统一性。
4.1.4 可扩展性
设置收容类目以适应未来不断更新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以保证新增医用耗材时,在原有分类体系下进行扩展。
4.1.5 兼容性
与GB/T 7027-2002《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及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原则及惯例保持一致。
4.1.6 综合实用性
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将局部问题放在系统整体中处理,以达到系统最优。
在满足系统总任务、总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满足系统内各相关单位的实际需要。
4.2 分类方法
以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中的混合分类法为依据,以面分类法为主,线分类法为补充,反映医用耗材的复杂性和多重属性,针对医用耗材的“用途大类、品类、品种、品名、主特征、辅特征、材质”等核心信息进行分类。
本标准设收容类目,将某些无法归类或核心信息无法明确的药品,归入“其他”子类。
对于口腔科、中医及民族医的医用耗材,为了方便未来统计和管理,在用途大类中单设“口腔类”、“中医及民族医类”。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分类代码与标识码
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分类代码与标识码见表A.1
表A.1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管理分类代码与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