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推荐】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盐 化肥 课题2 化学肥料 第2课时 化肥的鉴别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3.04 MB
- 文档页数:17
化学肥料
教学反思
注: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
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
3、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经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4、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
5、学生活动方面:学生活动的能动性;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智活动的发展性。
6、目标达成方面: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
1、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
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
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
2、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
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
3、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
如教学衔接必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内容等。
4、改进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过微调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点。
如更合理的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更恰当的选择例题,更完美的板书设计,更科学的媒体选用等。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2《化学肥料》教学设计学习目标一、化肥简介了解化学元素(N、P、K)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通过对化肥、农药“利弊”的思考,培养辩证思维。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导入新课●●●中国人一天要吃掉多少粮食?按照每人每天最低摄入量400克计算,13亿中国人一天消费粮食520000000公斤,52万吨。
这个数字不包括浪费的粮食。
植物生长需要养分,土壤所能提供的养分是有限的,因此要靠施肥来补充,施肥是使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
人类最初使用的肥料是人畜粪便、植物体等沤制的天然有机肥料。
18世纪中期,随着人们对化学元素与植物生长关系的了解,出现了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施用化肥的增产作用占各增产因素总和的30%~60%。
1950年之前,世界粮食产量增长主要依赖耕地面积的扩大;1950年之后,世界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化学肥料。
我们的粮食——在希望的田野上如果出现下面这些情况呢?化学肥料(第1课时)一、化肥简介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其中氮、磷、钾需要量较大,因此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点拨】【阅读】表11-1 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化学成分及其主要作用1. 氮肥【氮的重要性】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氮肥的作用】氮肥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缺氮: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思考】空气中的氮气可不可以利用?我们知道,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
大豆、蚕豆等根部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能把空气中的氮转化成含氮化合物吸收,所以这类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用氮肥。
但是大多数植物不能直接吸收氮气,只能吸收含氮化合物,因此空气中的氮气只有转化成氮的化合物才能作为植物的养料。
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区分N、P、K肥的方法。
2、通过对化肥实物的搜集、化肥知识的调查和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区分N、P、K肥的方法;教学难点:区分N、P、K肥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第2课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复备栏设置情景:(贴在黑板上)农作物生长时需要大量的N、P、K肥,如果缺少这些营养元素,农作物就会得“病”:实物1:发黄的菜叶与正常的菜叶比较。
(缺:?)实物2:矮小的小麦植株与正常的小麦植株比较。
(缺?)实物3:叶片边缘发黄的大豆叶与正常的大豆叶比较。
(缺?)提出问题:1、这三种不正常的植物,各缺乏什么养分?2、如何区分常用的N、P、K肥呢?3、怎样科学施肥?学生活动:1、观察实物、填写下表:氮肥磷肥钾肥碳酸氢铵氯化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外观气味溶解性2、组内交流:交流观察结果3、展示观察成果: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观察的结果(其它同学补充)。
4、学生小结:从外观上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教师点评)。
5、活动探究:完成实验,填写下表:肥料类别氮肥钾肥硫酸铵氯化铵硫酸钾氯化钾灼烧加Ca(OH)2研磨6、交流实验结果:学生下位,自由交流;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教师指导,给予点评)。
7、归纳小结:区分氮肥和钾肥的方法。
学习评价: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统计能正确区分氮肥、钾肥的方法及人数)区分方法的种1种2种3种4种5种数能正确区分的人数问题拓展:黑板上的三种不正常的植物,各缺乏什么养分?急需施肥。
但是,买回来的化肥包装袋因磨损,字迹模糊不清,无法辨认。
现取化肥样品分别装入1、2、3号小瓶,放在实验台上。
请你帮助辨认,指导施肥。
看哪个组最先完成任务?——把小瓶标号写在黑板上对应的“生病”植物的下方。
教师小结:你们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是满意?基本满意?还是不满意?课后活动:教学反思:。
课题2化学肥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根据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签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儿种常见化肥签别的探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儿种常见化肥签别的探究,体会化学与农业的密切关系,理解化学的学习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强学生进一步学好化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重难点:对几种常见化肥的签别。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H试纸、玻璃棒、烧杯、试管、酒精灯、红色石蕊试纸、三角架、铁片、熟石灰、氢氧化钠溶液、碳酸氢钱、硫酸钱、氯化鞍、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
[教学过程]五、实验探究,学会鉴别师生活动[师]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的应用,我们在座的同学中在~ 将来可能会从事农业方面的工作,那么我们怎样鉴别常见的化学肥料呢?[学生探究]探究一:比较氮肥(氯化镀、碳酸氢镀)、磷肥(磷设计意图分组活动,实验探究[学生探究]探究二:取研细的氮肥(硫酸鞍、氯化鞍) 、钾肥 (硫酸钾、氯化钾)各0.5克,分别放在铁片上灼烧,观察现象・再取上述化肥各少量,分别加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 产、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
实验、观察、记录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
[师]鞍根离子的检验:碱(或碱性)溶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纸 [师]1・NH4HCO3为什么不能与草木灰混合在一起使用?2.为什么土壤不能长期使用某一种化肥 ?[补充实验]用pH 试纸测定碳酸氢鞍、硫酸钱、过磷酸钙、碳酸 钾溶液的pHo[师]根据探究,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生]归纳小结:灰[投影]农村中常用的鉴别化肥的方法 • 在农村,人们总结出以下鉴别化肥的简易方法。
一看:液态化肥,有刺激性氨臭气味的是氨水;像鱼卵的白色 固体,一般是尿素;灰色粉未或颗粒,一般是过磷酸钙; 黄褐色或灰褐色粉未一般是磷矿粉;白色晶体可能是硫 鞍、碳鞍、氯化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