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班会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养成讲卫生、注重个人形象的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
2. 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卫生知识资料。
2. 准备一些卫生工具,如扫把、拖把等。
3. 准备一些实践活动的材料,如洗手液、纸巾等。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老师简要介绍卫生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卫生的认识和体会。
二、基本卫生知识讲解(10分钟)1. 老师讲解卫生的基本要求,包括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2.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
三、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10分钟)1. 老师讲解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已经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以及如何克服困难坚持下来。
四、实践环节(10分钟)1.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扫地、拖地、整理教室等。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提出自己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六、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方面,如洗手、刷牙、洗脸等。
2. 教育学生保持环境卫生的责任,包括整理个人物品、保持教室整洁等。
七、教学过程:1. 老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讲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
2.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正确的洗手、刷牙、洗脸等卫生动作。
八、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卫生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分组进行卫生实践活动,如打扫教室、整理书籍等。
九、教学评价:1. 老师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卫生行为,评估学生的卫生习惯养成情况。
学生卫生健康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学生卫生健康主题班会篇1教学资料:1、对学生进行清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养成讲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2.了解学校安全隐患。
3.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卫生、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春天天来了,天气变化大。
而那些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空气中到处飘浮着的可细菌可不怕冷,这时如果你不注意讲卫生,细菌就会来危害我们的身体,所以我们应当怎样做呢?(讲卫生)对了,今日我们就来一齐学习关于清洁卫生的一些知识。
二、组织讨论:1、细菌最喜欢躲藏在哪里?学生畅所欲言。
2、那么,我们从哪些方面来注意清洁卫生呢?⑴个人卫生生1:每一天洗两次脸、饭前便后要洗手。
生2:拿了脏东西要洗手。
生3:每一天要刷两次牙。
生4、每两个星期要洗澡一次.师:很多细菌都经过手来传播到我们的身体,那你们明白怎样预防吗?学生:经常洗手。
师:那你们明白怎样洗手呢,才叫真正的洗手呢?学生茫然。
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能够预防流感。
而大多数人没有养成洗手的良好习惯,也不明白如何正确科学地洗手。
怎样才算是正确科学的洗手方法?一齐来了解一下。
一般人在洗手时,多半只是简单快速的搓洗一下手心、手背,就以为已经完成任务。
要有效预防甲流等传染性疾病,医生提议,洗手需要按照七步法: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第二步,手心对手背交叉相叠搓洗;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搓洗;第七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转动搓洗。
洗手看似简单,殊不知学问很大,教师还提醒大家,全部的洗手时间至少约需30秒,以到达有效的清洁。
懂得了如何洗手,也要懂得什么情景下该洗手,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饭前便后”之外,还有很多情景是必须要洗手的。
比如从医院出来,外出回家,打喷嚏或咳嗽后,接触钱币之后都要立刻洗手,这样能够降低患病的风险。
一、教学目标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环境。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个人卫生知识。
三、教学难点2. 如何让学生将卫生观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不良卫生习惯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卫生习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教学内容1.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讲解个人卫生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分析不良卫生习惯导致的疾病和问题。
2. 基本个人卫生知识讲解正确的洗手、刷牙、洗脸方法。
讲解日常生活中的卫生注意事项,如饮食卫生、环境卫生等。
3. 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卫生习惯,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制定个人卫生改进计划,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4. 公共卫生意识讲解公共卫生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关心公共卫生问题,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事务。
5.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卫生实践演练,如正确洗手、整理教室等。
让学生将所学卫生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个人卫生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卫生习惯的思考,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不良卫生习惯导致的疾病和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卫生习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 制定改进计划: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卫生习惯,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制定个人卫生改进计划。
7.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卫生实践演练,如正确洗手、整理教室等。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个人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公共卫生意识的提高程度。
八、教学资源1. 个人卫生知识资料。
2. 公共卫生知识资料。
3. 卫生实践演练道具。
九、教学建议2.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
十、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卫生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
2024年小学讲究卫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方案名称:从我做起,落实卫生习惯——2024年小学讲究卫生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活动目标:1.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2. 加强学生对卫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感;4. 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交流能力。
活动时间:预计为1小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活动地点:小学班级教室或图书馆。
活动流程:一、开场(10分钟)1. 活动主持人就座,宣布活动开始,并介绍活动主题和目标。
2. 通过短视频、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不良卫生习惯的示例,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由班级卫生委员、学科老师或卫生工作人员进行卫生知识讲解,内容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等方面。
2. 借助多媒体设备和PPT等辅助工具,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卫生知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
3. 通过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检验学生对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纠正错误观念。
三、卫生实践(20分钟)1. 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由5-6名学生组成。
2. 每个小组负责清洁一个区域,如教室桌椅、操场、校园环境等。
3. 配备必要的卫生工具和清洁用品,如扫帚、拖把、垃圾袋等。
4. 指导学生合理分工,制定清洁计划,并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到清洁工作中去。
5. 强调团队协作和责任感,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清洁任务。
四、总结分享(10分钟)1. 活动主持人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卫生实践中的体会和收获。
2.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于讲究卫生的看法和理解。
3. 活动主持人进行总结发言,强调讲究卫生的重要性,并表扬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和小组。
五、反思与展望(10分钟)1. 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让他们评价活动的有效性和改进的空间。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以便今后的卫生活动能更好地开展。
3. 展望未来的卫生活动,提出更高的期望和目标,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卫生习惯的养成。
小学卫生健康班会教案小学卫生健康班会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1、通过个人、教室、校园卫生知识方面的讲解,引起学生对环境卫生的重视。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养成讲卫生、爱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活动形式:教师授课制三、活动准备:幻灯片PPT、有关个人、教室、学校卫生的相关资料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们,我们这学期开学已有两个星期了,每天早晨,你们都会刷牙、洗脸,带着一张干干净净的脸颊来上学,走进洁净的校园,走进桌椅整齐的教室,这样的学习生活,你喜不喜欢啊?(学生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自己、我们的教室和学校。
2、读课题:《讲卫生爱环境》(二)个人卫生1、观看《邋遢大王奇遇记》(有个小朋友想和大家打个招呼,让我们一起看看吧)2、思考:你觉得邋遢大王怎么样?你喜欢他吗?3、学生评判关于饮食的一些现象;出示“医生寄语”。
4、讲解运动卫生的注意事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5、关于学习卫生,重点讲解“用眼卫生,”强调“一拳、一寸、一尺”的坐姿及眼保健操的养成教育。
6、仪表卫生的`相关知识讲授;并考一考学生的基本常识;以图片形式出示“看不见的细菌”,让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卫生。
7、讨论:我们怎样注意个人卫生呢?(学生交流,发言)(三)教室卫生1、看“扫地图”,思考:你这样扫过地吗?这样对吗?为什么?2、出示“正确扫地图”,教师讲解。
3、观看“排桌椅”视频,学生说一说,教师补充。
4、出示:擦玻璃“图,教师讲解。
总结:我们在学校里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度过的,教室是我们的家,为了让家更干净,让我们更好地学习,要学会扫地、排桌椅、擦玻璃、放置扫帚与簸箕等,这样的家才温馨。
(四)校园卫生1、出示“校园图”,问学生:这是什么?干不干净?2、出示“垃圾图”,引起反差、注意。
3、教师代替校园向小朋友说一句话。
4、遇到垃圾,你该怎么做呢?(出示图片)5、认识垃圾筒、学会倒垃圾(图片、短片)总结:美丽的校园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帮忙,小朋友愿不愿意帮助他?有时候,你一个小小的动作,就会有大大的收获,学校因你而美丽。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案最新七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案【篇1】一、班会目的:1、知道食品卫生与饮食安全相关知识。
2、了解在学校注意一些活动方面的安全。
二、班会形式:以问答竞赛游戏为形式,分竞赛小组为单位。
三、班会前准备:1、让学生查阅食品卫生方面的资料,以备小组交流,做好参赛准备。
2、选定主持人和参赛队员,搞好舞台布置。
3、黑板上书写“卫生与安全知识竞赛”八个美术字。
四、活动过程:(一)班长宣布“卫生安全主题班会“开始,宣读竞赛规则,请主持人上场。
主持人: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1、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2、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3、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4、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5、上下楼梯精力要集中,一律靠楼梯的右边行走,前后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并排,不要跑跳,不要追逐打闹,不要前推后拥;发现拥挤现象不要慌乱,要靠墙或扶楼梯扶手止步;不要将身体探过楼梯扶手,更不要从栏杆上下滑在走廊上休息时,不要将上半身探出栏杆,更不要攀爬栏杆。
6、在走廊上行走时,要轻声慢步,不要大声喧哗,不要跑。
不要借助栏杆做健身动作,更不要用身体、四肢冲撞栏杆。
不要在走廊内追逐打闹和做游戏。
不要从走廊向楼下扔任何东西。
课间活动时应该注意什么?7、不要在教室内跑、追逐打闹和做游戏。
8、不要在门口追逐打闹和做游戏。
9、不经老师允许不得出校门。
10、在校园内活动时不得急跑,不得追逐打闹,不得做恶作剧。
在人少的地方活动或游戏,且不要危及他人安全。
一(10)班德育自主活动——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目标】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保持卫生清洁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你喜欢用梳子梳头吗?你爱穿这样的衣服上学、走亲戚或逛公园吗?为什么?(出示后污垢的的梳子和脏衣服)讲究卫生、爱整洁是我们的美德,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卫生、整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学习新课1、勤洗澡、勤换衣(1)谈话:你爱洗澡吗?你会自己洗澡吗/洗澡时身上能搓出什么来?搓出来的脏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2)讲述:在我们身体最外面的一层组织就皮肤。
皮肤上长有汗毛,从汗毛孔里能排出汗水。
皮肤声还经常会有脱落的皮肤,当皮肤、汗水和灰尘混合在一起时,就会在皮肤上形成污垢。
污垢是细菌最爱生活和繁殖的地方。
(3)讨论:当皮肤上的污垢多了时,细菌会怎样?如果不小心抓破了会怎样?(4)讲述:抓破的地方会红肿、发炎,严重时还会长脓疱、疮、疖子,甚至还会引起其他疾病,这是因为细菌侵入了皮肤的缘故。
为了保持皮肤的清洁,我们应该经常洗澡并经常换衣。
2、勤洗头、勤理发(1)讨论:如果长时间不洗头你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什么?运动后浑身是汗,头发会有一股什么味?头皮会发痒吗?洗过头以后,你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什么?(2)讲述:头皮就是头部的皮肤,所以也应该经常清洗。
(3)小结:勤洗头还需勤理发,这样给人一种整洁、清爽、有精神的感觉。
要保持良好的身体就应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小结收获我们要做到“四勤”:是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打扫卫生。
“两不”:不要共用卫生洁具(如:毛巾、杯子等),不乱扔垃圾。
“五好”:是心态调整好、生活安排好、饮食调节好、衣服穿得好、健康关注好。
1、饭前便后要洗手;2、要做到三勤: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3、勤剪指甲;4、要注意读写卫生:眼离书本一尺远,身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5、随时随地勤洗手;6、注意用眼卫生:不要在强光下看书,不要在行走的车上看书,不要躺着看书,不用脏手揉眼睛;7、不吃没有卫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没有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9、早晚刷牙,食后漱口;8、早晚洗脸,用流水洗脸,不与别人共用毛巾、脸盆等物品;10、每天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一(10)班德育自主活动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目标】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保持卫生清洁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喜欢用梳子梳头吗?你爱穿这样的衣服上学、走亲戚或逛公园吗?为什么?(出示后污垢的的梳子和脏衣服)讲究卫生、爱整洁是我们的美德,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卫生、整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学习新课
1、勤洗澡、勤换衣
(1)谈话:你爱洗澡吗?你会自己洗澡吗/洗澡时身上能搓出什么来?搓出来的脏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
(2)讲述:在我们身体最外面的一层组织就皮肤。
皮肤上长有汗毛,从汗毛孔里能排出汗水。
皮肤声还经常会有脱落的皮肤,当皮肤、汗水和灰尘混合在一起时,就会在皮肤上形成污垢。
污垢是细菌最爱生活和繁殖的地方。
(3)讨论:当皮肤上的污垢多了时,细菌会怎样?如果不小心抓破了会怎样?(4)讲述:抓破的地方会红肿、发炎,严重时还会长脓疱、疮、疖子,甚至还会引起其他疾病,这是因为细菌侵入了皮肤的缘故。
为了保持皮肤的清洁,我们应该经常洗澡并经常换衣。
2、勤洗头、勤理发
(1)讨论:如果长时间不洗头你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什么?
运动后浑身是汗,头发会有一股什么味?头皮会发痒吗?
洗过头以后,你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什么?
(2)讲述:头皮就是头部的皮肤,所以也应该经常清洗。
(3)小结:勤洗头还需勤理发,这样给人一种整洁、清爽、有精神的感觉。
要保持良好的身体就应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小结收获
我们要做到
“四勤”:是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打扫卫生。
“两不”:不要共用卫生洁具(如:毛巾、杯子等),不乱扔垃圾。
“五好”:是心态调整好、生活安排好、饮食调节好、衣服穿得好、健康关注好。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要做到三勤: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
3、勤剪指甲;
4、要注意读写卫生:眼离书本一尺远,身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5、随时随地勤洗手;
6、注意用眼卫生:不要在强光下看书,不要在行走的车上看书,不要躺着看书,不用脏手揉眼睛;
7、不吃没有卫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没有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9、早晚刷牙,食后漱口;
8、早晚洗脸,用流水洗脸,不与别人共用毛巾、脸盆等物品;
10、每天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四、课堂总结。
作为一名小学生搞好个人卫生是非常必要的,个人卫生做的好,不仅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仪表,而且能促进身体健康的成长。
【板书设计】
搞好个人卫生
促进身体健康
预防疾病
使人仪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