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第十七章
- 格式:ppt
- 大小:14.41 MB
- 文档页数:66
第十三章细胞增殖及其调控1 什么是细胞周期?简述细胞周期各时相及其主要事件。
答:细胞周期: 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后开始生长到下次有丝分裂终止所经历的全过程。
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生化事件:①G1期:DNA合成启动相关,开始合成细胞生长所需要的多种蛋白质、RNA、碳水化合物、脂等,但不合成DNA;②S期: 开始合成DNA和组蛋白;在真核细胞中新和成的DNA立即与组蛋白结合,组成核小体串珠结构;③G2期:主要大量合成ATP、RNA和蛋白质,包括微管蛋白和成熟促进因子等;④M期: 为细胞分裂期,一般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4个时期。
2 细胞通过什么机制将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上?有何生物学意义?答:细胞将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上的机制可以归纳为牵拉假说和外推假说。
①牵拉假说:染色体向赤道面方向运动,是由于动粒微管牵拉的结果。
动力微管越长,拉力越大,当来自两级的动粒微管拉力相等时,即着丝粒微管形成的张力处于动态平衡时,染色体即被稳定在赤道面上;②外推假说:染色体向赤道方向移动,是由于星体的排斥力将染色体外推的结果。
染色体距离中心体越近,星体对染色体的外推力越强,当来自两极的推力达到平衡时,推力驱动染色体移到并稳定在赤道板上。
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上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后,Mad2和Bub1消失,才能启动细胞分裂后期,并为染色体成功分开并且平均分配向两极移动做准备。
3 细胞周期有哪些主要检验点?各起何作用?答:细胞周期有以下主要检验点:①G1/S期检验点:检验DNA是否损伤、能否启动DNA的复制,作用是仿制DNA损伤或是突变的细胞进入S期;②S期检验点:检验DNA复制是否完毕,DNA复制完毕才能进入G2期;③G2/M期检验点:DNA是否损伤、能否开始分裂、细胞是否长到合适大小、环境是否利于细胞分裂,作用是使得细胞有充足的时间将损伤的DNA得以修复;④中-后期检验点:纺锤体组装的检验,作用是抑制着丝点没有正确连接到纺锤体上的染色体,确保纺锤体正确组装。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知识概要1、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1)一切有机体都有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2)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5)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6)细胞是多层次非线性的复杂结构体系7)细胞是物质(结构)、能量与信息过程精巧结合的综合体8)细胞是高度有序的,具有自装配与自组织能力的体系2、细胞的基本共性是什么?1)所有的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质构成的生物膜2)所有的细胞都有DNA与RNA两种核酸3) 所有的细胞内都有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4)所有细胞的增殖都是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3、说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差别。
4、何谓细胞外被?它有哪些功能?1) 细胞外被是指动物细胞表面的由构成质膜的糖蛋白和糖脂伸出的寡糖链组成的厚约10~20nm的绒絮状结构。
2) 功能:(1) 细胞识别;(2) 血型抗原;(3) 酶活性。
5、细胞连接都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结构特点?细胞连接按其功能分为:紧密连接,锚定连接,通讯连接。
1) 紧密连接(封闭连接),细胞质膜上,紧密连接蛋白(门蛋白)形成分支的链索条,与相邻的细胞质膜上的链索条对应结合,将细胞间隙封闭。
2) 锚定连接:通过中间纤维(桥粒、半桥粒)或微丝(粘着带和粘着斑)将相邻细胞或细胞与基质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坚挺有序的细胞群体、组织与器官。
3) 通讯连接:包括间隙连接和化学突触,是通过在细胞之间的代谢偶联、信号传导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连接方式。
4) 胞间连丝连接:是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来进行物质交换与互相联系的连接方式。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6、物质跨膜运输有哪几种方式?它们的异同点。
跨膜运输:直接进行跨膜转运的物质运输,又分为简单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1) 简单扩散:顺物质电化学梯度,不需要膜运输蛋白,利用自身的电化学梯度势能,不耗细胞代谢能;2) 协助扩散:顺物质电化学梯度,需要通道蛋白或载体蛋白,利用自身的电化学梯度势能,不耗细胞代谢能;3) 主动运输:逆物质电化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消耗细胞代谢能。
题型:名词解释、判断、单选、简答和问答题。
第一章绪论细胞生物学,细胞学说,分辨力(率)细胞学说建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细胞生物学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第二章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沉降系数,膜电位,细胞融合,核型,带型透射电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有何异同?细胞融合有那几种方法?病毒诱导与PEG的作用机制有何不同?第三章细胞的基本概念原生质,朊病毒,核酶,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什么原因使细胞的大小保持相对恒定?以噬菌体为例简述病毒的生活史。
说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差别。
RNA催化剂的发现有何重大意义?第四章细胞质膜与细胞表面流动镶嵌模型,血影,细胞外被(糖萼),膜骨架,细胞连接,协助扩散,主动运输,间隙连接,膜泡运输生物膜的特征是什么?细胞连接的主要类型。
细胞通过什么途径吸收低密脂蛋白(LDL)?物质穿膜运输有哪几种方式?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第五章细胞外基质胞外基质,整联蛋白,细胞识别细胞外基质与细胞外被有何区别?它们如何相互作用?细胞外基质具有哪些功能?为什么说整联蛋白(integrin)起信号转换器的作用?胶原的合成、装配和分泌的过程怎样?何时成为水不溶性的?第六章内质网与核糖体微粒体,肌质网,粗面/光面内质网,磷脂交换蛋白在细胞中,细胞质溶质的存在有何生物学意义?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各具有哪些主要功能?现已证实核糖体RNA除具有自我复制和自我剪接等酶活性外,还具有催化氨基酸间形成肽键的酶活性,据此,结合你所掌握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第七章高尔基复合体与细胞分泌高尔基复合体,组成性分泌(连续分泌),不连续分泌,贮积症,V-SNARE,T-SNARE根据高尔基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谈谈高尔基复合体的主要功能。
什么是小泡寻靶的SNARE假说(SNARE hypothesis)?提出的依据是什么?第八章溶酶体与微体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残余小体,异生性溶酶体,自噬溶酶体,信号斑,异质性细胞器试述细胞中溶酶体的形成路线和溶酶体水解酶的分拣机制。
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高频考点汇编一、题型✓名词解释(20-45分)(中文、英文均会考、重复率很高)✓填空(25-30分、历年重复率很高)✓单选题目(2016年考过,其他年份未考,不建议浪费太多时间复习)✓判断题(2016年考过,其他年份未考,不建议浪费太多时间复习)✓简答(30-45分、历年重复率很高)✓论述题(30-40分、基本无重复,题目较灵活,作答时应联系最新研究进展或者当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作答)二、复习参考书推荐1、《细胞生物学》第四版主编:翟中和、丁明孝、王喜忠2、习题书《细胞生物学复习纲要与题解(第2版)》主编:章静波清华大学出版社3、细胞生物学第四版配套笔记(见右图)重点复习章节如下:第一章、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九章、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章等。
三、高频考点整理第一章;绪论(5星重点章节)(经常考在论述题中考察,分值15-20分)如:2017年考题:简述细胞生物学中的研究内容及热点?(20分)复习重点如下1: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2;细胞生物学发展的5个时期?(2016年、2017年填空题)3、细胞生物学(英文名词解释、2017考)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2星级重点章节)(常考简答题)如: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2017年考察、该题目在历年考了4次)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考察过)复习重点如下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比较?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3、病毒(英文名词解释)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3星级重点)(本章主要考察名词解释和填空题,必考章节)复习重点如下1、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比较?(简答题论述题、2016年考)2、名词解释:电镜三维重构、免疫荧光技术、原位杂交、细胞系、细胞株、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术(原理及定义、应用)3、动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简答题)4、模式生物举列及其特点?(论述题)第四章;细胞质膜(一般考点)(考察填空题、名词解释、选择题)1、细胞膜蛋白的分类。
一、名词解释绪论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1、病毒(virus):迄今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非胞生物体,是仅由一种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2、原核细胞:没有由膜围成的明确的细胞核、体积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原始的细胞。
3、真核细胞:细胞核具有核被膜,细胞质中含有一些膜性细胞器的细胞。
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1.免疫荧光技术;将免疫学方法(抗原抗体特异结合)与荧光标记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特异蛋白抗原在细胞内分布的方法。
,它包括直接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两种。
2.流式细胞技术;是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的一种单细胞定量分析和分选技术。
3.原代细胞;是指从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细胞。
4.蛋白质组:指由一个基因组(genOME),或一个细胞、组织表达的所有蛋白质第四章细胞质膜1.细胞质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生物膜。
2、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而制备的人工膜。
3.膜骨架:细胞质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的、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它参与细胞质膜形状的维持,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1、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需要细胞提供能量,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2、被动运输:物质通过自由扩散或促进扩散,顺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运输动力来自运输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16、胞吞作用:细胞摄取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时,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囊泡,将物质裹进并输入细胞的过程。
17、胞吐作用:细胞排出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时,通过形成囊泡从细胞内部移至细胞表面,囊泡的膜与质膜融合,将物质排出细胞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