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学典籍参考书目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古诗词相关书籍推荐诗,汉语一级字,读作shī,最早见于战国文字,其本义是把心中的思想表达出来的语言,后延伸至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等。
《说文解字》认为是“心志”。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中国古诗词相关书籍,方便大家学习。
一《花间集》《花间集》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
该书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
新版(2018词画合一版)收录晚唐至近现代42位顶级绘画大师共110幅花鸟、仕女经典藏品。
从“中国花鸟写生第一人”的黄筌开始,到著名才子唐伯虎,乃至赵孟頫、陈洪绶、八大山人、恽寿平、石涛、郎世宁、吴昌硕、齐白石、常玉。
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是1912年1月1日创立由中华书局整理出版的一套大型丛书。
该书主要汇集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约请专家对文学史上有影响的文学家的著作整理、标点、校勘、注释。
中华书局是整理出版中国古籍的专业出版社,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
中华书局1912年1月1日在上海创立,创办人为陆费逵。
从创立至1949年的三十七年间,先后编印出版了《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辞海》《饮冰室合集》等重要书籍。
三、、《一本书读完最美古诗词(上·下)》古人说,不读诗词,不足以知春秋历史;不读诗词,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不读诗词,不足以见流彩华章之美。
《一本书读完最美古诗词(套装共2册)》收录了自《诗经》以来数千年间最美好的字句,用现代人的情感加以解读,辅之以优美的文字,生动有趣的言辞。
与古人交流,为今人张目。
四、《随园诗话》《随园诗话》是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
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随园诗话》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以及诗的修改、诗的鉴赏、诗的编选,乃至诗话的撰写,凡是与诗相关的方方面面,可谓无所不包了。
二十世纪词学研究论著书目二十世纪词学论著研究书目(1901—1910)《吴氏石莲庵刻山左人词》清吴重熹辑。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海丰吴氏金陵刻本。
《宋金元明人词十七种》缪荃孙较。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缪荃孙艺风堂抄本。
《艺蘅馆词选》梁令娴辑。
1908年排印本。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出版刘逸生校点本。
《人间词话》王国维著。
1908年《国粹学报》莲载。
1928年朴社出版俞平伯校点的单行本,1939年开明书店增补重印。
1954年中华书局出版校注本。
196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与《蕙风词话》合印校注本。
《晚翠轩词韵》清王讷辑,陈祖耀校正。
清宣统元年(1909)春草轩石印本。
二十世纪词学论著研究书目(1911—1920)《词比》陈锐撰。
篮格稿本。
作者自序署时宣统三年(1911)《双照楼景刊宋元词本十七种》吴昌绶辑。
清宣统三年(1911)至民国六年(1917)陆续付刻。
《周氏词辨》清周济撰。
民国二年(1912)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
《填词图谱》清赖以邠撰,查继超增辑。
打动署居912年石印本,木石山房1916年石印本。
《历代名媛词选》吴灏辑。
民国五年(1916)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
《涉园景宋金元明本词二十三种》陶湘辑。
民国六年(1917)至十二年(1923)付刻,民国十三年(1924)陶时汇印为《景刊宋金元明本词》(四十种)。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据陶刻本影印。
《词学指南》谢无量著。
上海中华书局1918年版。
1935年10月再版。
《考证白香词谱》陈栩、陈小碟著。
1918年草轩石印本。
《南唐二主词笺》清刘继曾校笺。
1918年无锡图书馆据光绪二十年(1894)刘继增刻本排印。
《词学初桄》吴莽汉编。
上海朝记书局1920年铅印本。
《十二楼艳体词选》紫仙辑。
民国九年(1920)铅印本。
二十世纪词学论著研究书目(1921—1930)《历代两浙词人小传》周庆云撰。
1922年乌程周氏梦坡室刻本。
《疆村丛书》朱祖谋辑。
民国十一年(1922)归安朱氏第三次校补刻印本。
宋词填词入门书籍
宋词填词入门书籍推荐如下:
《读词常识》夏承焘、吴熊和著:此书介绍词的知识,易于入门。
《唐宋词通论》吴熊和著:本书对唐宋词的演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资料丰富。
《词曲概论》龙榆生著:本书介绍了词与曲的区别和联系、源流演变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词学概说》吴丈蜀著:本书对词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未来展望进行了全面的概述。
《词学概论》宛敏灏著:本书从文学史的角度出发,对词的产生、发展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分春馆词话》朱庸斋著:本书对词的创作技巧、风格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是填词入门的必备参考书之一。
《人间词话》王国维著:虽然此书有偏激之处,但作为入门书籍可以帮助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观点。
《宋词举》陈匪石著:本书以讲为主,选的比较少,但内容深入浅出,是填词入门的优秀教材之一。
《唐宋词欣赏》夏承焘著:本书从欣赏的角度入手,对唐宋词的韵味、意境和技巧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剖析。
《宋词赏析》沈祖棻著:本书选取了一些经典的宋词进行赏析,深入挖掘了词的内在含义和艺术价值。
《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著:本书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唐宋词的发展脉络和特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灵谿词说》叶嘉莹、缪钺著:本书收录了两位作者关于词学的论文,涵盖了词的发展历程、风格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还有《唐五代两宋词简析》、《微睇室说词》、《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唐宋词简释》、《唐五代词选释》、《唐宋名家词选》等书籍也是不错的选择。
以上书籍仅作参考,具体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兴趣进行选择。
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践和思考,多写多练,提高自己的填词水平。
中国词源学著作
中国词源学著作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比较知名的作品:
1. 《语言学大辞典》:中国学者李劼人主编的辞书,收录了大量词汇的来源、发展演变等内容,是词源学领域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2. 《中国古代方言考释》:中国学者陈寅恪的著作,系统地考察了中国古代方言的起源、分布与演变。
3. 《中国古代音韵学史》:中国学者彭德怀的著作,详细论述了中国古代音韵学的发展历程与变化规律。
4. 《汉字源流字典》:中国学者方志敏编写的汉字字源参考书,详细解析了汉字的历史演变和构造规律。
5. 《汉字源流故事》:中国学者徐鹏志的著作,通过讲述汉字的历史故事和相关的文化背景,揭示了汉字的意义和形态演变。
这些著作都对研究中国词源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对于深入了解中国语言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诗词大会辅导书参考书
1. 《中国古代文学史》: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诗词的发展演变、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以及创作背景等内容,为了解中国诗词的发展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2. 《唐宋诗词辞典》:这本辞典收录了唐代和宋代的诗词作品,以作者为索引,提供了作品的标题、全文和注释等信息,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品味这些经典之作。
3. 《古代诗人词典》:这本词典汇集了古代各个时期的诗人及其代表作品,为读者提供了详细的作者介绍、作品赏析和注释,能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不同诗人的风格和创作特点。
4.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导读》:这本书选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包括诗词、文章等,以作者为线索,通过详细的导读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5. 《中国文学名篇欣赏》:这本书选取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学名篇,包括诗词、散文、小说等,通过详细的解读和赏析,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这些参考书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诗词的发展历史、作品特点和创作技巧,为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提供了有益的辅导和参考。
宋词基础知识经典书籍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意境。
而关于宋词和基础知识的经典书籍,也是学习和了解宋词的重要参考资料。
以下是我列举的10本与宋词和基础知识相关的经典书籍。
1. 《宋词学》:作者杨守业,是对宋词进行系统研究的重要著作之一,全面介绍了宋词的发展史、创作特点和文化背景等。
2. 《宋词选》:由王国维主编,收录了宋代著名的词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是学习宋词的经典教材之一。
3. 《宋词鉴赏辞典》:由黄庆辉编纂,是一部专门介绍宋词的词典,收录了大量的宋代词人和词作,对于理解宋词的意境和风格有很大帮助。
4. 《宋词辞典》:由张宏编纂,是一本详细解释宋词中词语和典故的辞典,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宋词的内涵和意义。
5. 《宋词研究》:作者谢晋编著,是对宋词进行全面研究的专著,涉及了宋词的创作技巧、意象表达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内容。
6. 《宋词史话》:作者杨炎木,是一本讲述宋代词史的著作,通过对宋代词人和词作的介绍,展现了宋词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7. 《宋词鉴赏辞典》:由唐国强编著,是一本对宋词进行全面鉴赏的辞典,通过对宋词的赏析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宋词的艺术魅力。
8. 《宋词辞典》:由刘正义编纂,是一本系统介绍宋词的辞典,对宋代词人和词作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和解释。
9. 《论宋词》:作者高云编写,是一本系统介绍宋词的论文集,通过对宋词的分析和评价,探讨了宋词的创作技巧和审美特点。
10. 《宋词新编》:由邹韬奋主编,是一本收录了宋词中经典和优秀作品的选集,通过对词人和词作的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宋词的魅力。
以上是我列举的与宋词和基础知识相关的经典书籍,它们涵盖了宋词的创作特点、历史背景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学习和了解宋词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古诗词书籍
1.《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广泛的唐诗选集,由清代孙洙编选。
该书收录了众多唐诗名篇,涵盖了各种题材和风格,是学习唐诗的经典教材。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领略到唐诗的韵味和艺术魅力。
2.《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由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朱祖谋(1857—1931)选编。
该选本以浑成典雅为宗旨,所选词作以小令为主,兼收长调、慢词。
入选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帝王之制作,又有布衣之苦吟,有婉约派代表周邦彦、柳永、李清照等人之作,也有豪放派代表苏轼、辛弃疾等人的篇章。
3.《古诗源》
《古诗源》是清朝沈德潜编著的一部明诗选本,共十四卷,录七至明末的各体古诗凡一百四十二家。
因该书旨在为学诗者开拓门径,故名《古诗源》。
4. 《花间集》
《花间集》是五代后蜀赵崇祚编纂的一部词集,收录了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八位词人的作品。
这些作品语言婉约柔美,风格清新明丽,是词史上的经典之作。
中文本科生中国古代文学(唐宋诗词方向)课外读物书目一、基本典籍简目:《诗经选》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1983年版;或《庄子浅注》(修订重排本)曹础基著,中华书局2007年版。
《楚辞选》马茂元,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史记选》王伯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或《史记选注集说》韩兆琦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
《汉书选》顾廷龙、王熙华选注,中华书局1956年。
《文心雕龙今译》周振甫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
《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曹旭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唐诗三百首新注》[清]孙洙(蘅塘退士)选,金性尧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三曹诗选评》,[汉魏]三曹著,陈庆元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李白诗选评》[唐]李白著,赵昌平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杜甫诗选注评》[唐]杜甫著,葛晓音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白居易诗选译》[唐]白居易著,霍松林译注,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韩愈诗选》[唐]韩愈著,陈迩冬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李商隐诗选》[唐]李商隐著,刘学锴、李翰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杜牧诗文选评》[唐]杜牧著,吴在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梅尧臣诗选》[宋]梅尧臣著,朱东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苏轼诗词文选评》》[宋]苏轼著,王水照、朱刚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黄庭坚诗词文选评》,[宋]黄庭坚著,黄宝华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王安石诗文选评》,[宋]王安石著,高克勤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陆游选集》[宋]陆游著,王水照、高克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年版。
《元好问诗词选》[金]元好问著,狄宝心选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
《龚自珍诗文选》[清]龚自珍著,孙钦善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周邦彦词选评》,[宋]周邦彦著,刘扬忠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唐代文学参考书目o(宋)李昉等:《文苑英华》中华书局 1966 年影印本o(宋)姚铉:《唐文粹》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o(清)永瑢:《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影印本o(清)曹寅:《全唐诗》中华书局 1979 年版o(唐)殷璠:《河岳英灵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年唐人选唐诗新编本o(唐)李峤:《杂咏诗》佚存丛书本o(唐)陈子昂:《陈拾遗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60 年版o(唐)张说:《张说之文集》文物出版社 1982 年版o(唐)李白:《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 1977 年版o(清)钱谦益:《钱注杜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o(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 1979 年版o(唐)刘长卿:《刘随州集》四部备要本o(唐)刘禹锡:《刘禹锡集》中华书局 1990 年版o(唐)元稹:《元稹集》中华书局 1982 年版o(唐)白居易:《白居易集》中华书局 1979 年版o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o(唐)柳宗元:《柳宗元集》中华书局 1979 年版o(唐)皇甫湜:《皇甫持正集》四部丛刊初编本o(唐)孟郊:《孟东野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年版o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年版o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o(唐)杜牧:《樊川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o(唐)李商隐:《樊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o(清)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o(明)曾益等:《温飞卿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o(唐)皮日休:《皮子文薮》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版o(唐)贯休:《禅月集》四部丛刊初编本o(唐)罗隐:《罗隐集》中华书局 1983 年版o(唐)韦庄:《韦庄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年版o(清)王琦:《李太白年谱》中华书局李太白全集附录本o安旗:《李白年谱》齐鲁书社 1982 年版o卞孝萱:《刘禹锡年谱》中华书局 1963 年版o(清)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o缪钺:《杜牧年谱》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年版o卞孝萱:《刘禹锡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o孙昌武:《柳宗元传论》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年版o(唐)李肇:《唐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o(唐)王定保:《唐摭言》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o(唐)王谠:《唐语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o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版o(宋)张戒:《岁寒堂诗话》中华书局 1983 年历代诗话续编本o(明)高棅:《唐诗品汇》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版o(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版o(明)王世贞:《艺苑卮言》中华书局 1983 年历代诗话续编本o(明)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o(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o(清)翁方纲:《石州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o(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 1981 年版o章士钊:《柳文指要》中华书局 1971 年版o陈寅恪:《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o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年版o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o候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 1959 年版o张矅:《唐代后期儒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o岑仲勉:《隋唐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7 年版o岑仲勉:《唐人行第录》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62 年版宋代文学参考书目o(宋)宋祁:《景文集》,四库全书本。
宋代文学参考书及必读作品一、参考书目:1、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2、石声淮、唐玲玲《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3、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4、孙虹《清真集校注》,中华书局5、薛瑞生《乐章集校注》,中华书局6、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7、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8、王国维《人间词话》,见《王国维学术经典集》、《王国维全集》等9、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二、必读篇目:1、词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柳永《雨铃霖》(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生查子》(去年元夜时)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周邦彦《西河》(佳丽地)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声声慢》(寻寻觅觅)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沁园春》(叠嶂西驰)《青玉案》(东方夜放花千树)《永遇乐》(千古江山)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2、诗欧阳修《明妃曲和王介甫作》王安石《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书湖阴先生壁》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水光潋滟晴方好)《题西林壁》黄庭坚《登快阁》陆游《关山月》《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蝴蝶双双入菜花),(采菱辛苦废犁锄)(新筑场泥镜面平)杨万里《小池》《初入淮河》(中原父老莫空谈)朱熹《春日》文天祥《过零丁洋》3、文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曾巩《墨池记》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苏轼《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
词律类
词学筌蹄明周瑛、蒋
华
八卷,凡一百七十七调,系词三百五十三首
诗余图谱明张綖三卷,凡一百四十九调,各图平仄于前,缀唐宋
人词一首于后
啸余谱明程明善分题编类,共二十五题
填词图谱清赖以邠六卷,五百十七体;续集三卷,一百十五体
词律清万树二十卷,凡六百六十调,一千一百八十余体
钦定词谱清王奕清等四十卷,凡八百二十六调,二千三百零六体
白香词谱清舒梦兰不分卷,录唐至清初五十九家词凡一百调,附注
平仄
天籁轩词谱清叶申芗五卷,附词韵一卷,共七百七十一调,录词一千
一百九十四首
词式近林大椿十卷,凡八百四十调,九百二十四体
唐宋词格
律
今龙榆生
词韵类
词林韵释宋菉斐轩一卷
会文堂词韵明胡文焕
词韵略明沈谦一卷
词韵清仲恒二卷
笠翁词韵清李渔四卷
学宋斋词韵清吴烺、江昉等
词林正韵清戈载三卷,卷首一卷。
用《集韵》韵目,
而并平、上、去声为一部,合十四
部,入声五部,共十九部206韵
词韵谐声表近陈任中四卷
词韵简编今张珍怀用《词林正韵》分部,删去僻字,
而用《词韵》标目
词话类
碧鸡漫志宋王灼五卷
能改斋漫录宋吴曾卷十六、十七《乐府》
笤溪渔隐丛话宋胡仔前集卷五十九、后集卷三十九“乐
府”
古今词话宋杨湜一卷
词源宋张炎二卷。
附录《杨守斋作词五要》
吴礼部词话元吴师道
词旨元陆行直一卷
渚山堂词话明陈霆三卷
词评明王世贞一卷
词品明杨慎六卷,拾遗一卷
皱水轩词筌清贺裳一卷
花草蒙拾清王士祯一卷
介存斋论词杂
清周济一卷
著
莲子居词话清吴衡照四卷
词概清刘熙载一卷
白雨斋词话清陈廷焯八卷,附词存一卷、诗钞一卷
复堂词话清谭献一卷
香研居词尘清方成培五卷
嵩庵论词清冯煦一卷
人间词话清王国维二卷
蕙风词话清况周颐五卷,附词二卷历代词话新编今龚兆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