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八”治校策略
- 格式:pdf
- 大小:647.30 KB
- 文档页数:2
简谈校长的治校“八策”
李明奎
【期刊名称】《教育论坛》
【年(卷),期】2015(0)6
【摘要】无论学校还是企业,其能生存而不至淘汰,乃至持续健康发展,自有一套较完备的管理之道。
笔者从事一线学校管理工作多年,略有所得,不揣昧陋,小结治校八策,不当之处,诚请赐教。
【总页数】2页(P43-44)
【关键词】治校;学校管理工作;校长;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李明奎
【作者单位】莘县董杜庄镇联校,山东聊城2524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7.1
【相关文献】
1.增强自觉心探索真教育——浅议当今校长的治校之策 [J], 楼美刚
2.让法治成为办学治校的基本方式——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谈依法治校 [J], 张立学;张安梅
3.“三有”“五勤”话治校——校长治校经验点滴谈 [J], 蒙宁
4.校长管理学校的『15个先』——校长治校纵横谈 [J], 彭在羹
5.中学校长如何科学治校?——谈我当校长的体会 [J], 鄂锁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解决二八现象的方法
二八现象指的是大部分效益贡献较少的客户或产品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80%,而效益贡献较高的20%客户或产品只占据了市场份额的20%。
为了解决这一现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重新评估市场定位。
确定重点客户或产品,重点关注高效益贡献的客户或产品。
2. 采取不同的销售策略。
针对不同客户或产品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提高高效益贡献的客户或产品的销售额。
3. 优化服务体验。
提高高效益贡献客户的服务质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增加重复购买和忠诚度。
4. 增加品牌影响力。
通过广告宣传、口碑传播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高效益贡献的客户。
5. 优化产品结构。
优化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提高效益贡献的产品比例,使市场份额更加均衡。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二八现象,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 1 -。
活用二八定律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作者:杨桂光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3年第2期广西玉林市兴业县蒲塘高级中学(537820)杨桂光来自于互动百科的词条说,“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巴莱多发明的。
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非决定性的。
比如社会约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20%的社会财富。
这种统计的不平衡性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这就是二八定律。
把这个定律引用到教学中,从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地位上看,80%就是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主动积极学习氛围的主要带动者,20%是指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不是课堂的主宰。
随着高中新课程在各省区进一步深入的开展,出现了一个集中的教学思路,那就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各高中都结合各自的特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究,试图从中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模式。
在新课程实施的大背景下,笔者运用高中政治新课程理念,结合政治教学实践,把经济学中的二八定律转化为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在师生关系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也规定,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以及“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
由此可见,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80%。
教师则是主导,教师应该搭建平等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中有所收获。
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我结合政治学科特点,将课堂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先让学生用5~8分钟仔细看授课内容,然后随意点名让学生概括复述本节课内容,再由其他学生补充完整,且对刚才的复述作出评价。
第二个环节,学生代表在黑板展示整理和建构知识体系的成果,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完整,且对刚才的展示作出评价。
我的治班策略班情分析七年级(1)班是我刚刚接手的班级,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理,学生的一些良好习惯基本养成。
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管理意识,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班级凝聚力较强,学生比较活泼,整体情况良好。
治班理念(1)用爱心感化学生。
从生活的细节做起,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情。
(2)用尊重赢得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差异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对学生施以影响与帮助。
治班策略(一)关爱孩子,关注他们的每一个细节,发掘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
初中生,毕竟才13、14岁,其实班上很多调皮的孩子,他们本质都不坏,只是有时候想变着法子让老师去关注他,哪怕一句话,他也会欣喜若狂。
我班的后进生,上课经常讲话,做了多次思想工作,甚至找家长谈话,最后效果不大。
突然有一天,我无意的表扬了他,因为他在大合唱活动中提供了一些建议。
虽然只那么一次,但是我还是毫不吝啬的表扬了他,过后几天时间里,我发现他上课讲话的次数明显变少了,上课时也能注意听讲了。
到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像他这样的后进生是多么需要老师的关注啊,那怕就那么一丁点,他就心满意足了……因此,我觉得,对待孩子,你要不失时机地予以鼓励和表扬,那怕是他的一个动作、一个暗示,你都应该把握。
毕竟孩子就是孩子!(二)培养一批有能力、有魄力、有威信的班委干部,让每一位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由于学生们刚刚踏入初中,我对他们的工作能力状况不甚了解,因此我采取自荐和推荐的方式产生了一批试用的班干部;然后对他们进行干部培训:做一名班干部应该具备的素质----平等,以身作则,强烈的团队精神;在观察了三个星期之后我才确定班干部的具体成员名单和干部的具体分工。
这样干部便能进入自己的角色、各司其职、积极负责,班级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从我接手七年级(9)班开始,一直以来,我一直强调——一个班级,要完全实行“民主、自律、自治”,从而让每一个孩子都学会“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和顺县思源实验学校:“二八定律”在管理及教学中的应用作者:李瑞军来源:《山西教育·管理》2019年第05期和顺县思源实验学校是我县唯一一所寄宿制初中学校。
因布局调整,学校于2014年9月由原来的单办初中变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也由原来的八轨制缩减为六轨制。
同时因县城内又增设了和顺三中和滨河学校两所初中,我校初中年轻骨干教师被分流到这两所学校,致使教师队伍严重老龄化。
目前,学校65名专任教师中,50岁以上的教师就有26名,占到教师总人数的40%。
加之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主要为义兴镇的农村孩子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学校部分管理人员不带课,带课教师严重短缺,致使2017年出现了招生困难的局面,学校面临严重的办学危机。
面对这种情况,和顺县人大、教科局领导多次莅临学校调研,寻找症结。
在广泛征求教师和家长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果断决策,把和顺县兴才学校这所历时3年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拆分为小学和初中两所学校,初中部正式更名为“和顺县思源实验学校”。
一、公开岗位职数,实现双向竞聘为了尽快扭转局面,让学校早日走出困境,和顺县教科局正式确定学校为“综合改革试点校”。
2017年,学校先试先行,进行了“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双轮驱动的综合改革。
学校实行“县管校聘”的具体做法是:打破传统模式,公开岗位职数,采取“双向选择、择优聘用”的原则,让教师在教科局人事平台自由竞聘、双向选择。
教师由原来的“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每名教师都归教科局人事股统一管理)。
教师有了选择学校和岗位的自由,学校也有了选择教师的权力,把原来的一潭死水变成了流动的活水。
根据和顺县教科局“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的相关文件精神,校长有了学校内设机构设置权、副校长提名聘任权、内设机构领导选聘权、教师聘用权、经费使用权、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权、学年度综合考核奖励资金分配权、特色课程开设权等办学自主权,可以放心大胆地根据学校实际设置岗位、聘任教师、使用经费、分配绩效,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治班策略精编版
学校、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的第一个治班策略就是要让班级的家风润我家。
为此,我特别邀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班妈妈来担任我们班级的家长代表,引导家长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
2、我的班级我当家——学生自治的实践
学生自治是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我的第二个治班策略是让学生们在班级管理中发挥自己的主人翁精神,实行班级自治。
我会引导学生们制定班级规章制度,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和决策,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作用和责任,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3、相亲相爱的一家——家校合作的深化
家校合作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环节。
在我的治班策略中,家校合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我会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情况和需求,及时反馈孩子的研究和生活情况。
同时,我也会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为学生们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研究和成长环境。
四、总结
我的班级,我的家。
在这个家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每个人都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
通过我的班级治理策略,我相信我们班级将会变得更加温馨、和谐、自信。
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浅谈我的治校方略作者:陈常鹤来源:《天津教育·下》2018年第11期办好学校需要优秀的校长、团结协作的管理团队、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健康优良的校园文化。
在学校管理中,要力抓管理团队、教师队伍和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人文校园。
作为学校校长,我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抓好三件事,形成“管理规范、内涵发展、富有特色”的学校品牌,创建人文校园。
力抓管理队伍建设,打造优秀的管理团队领导班子的顶层设计和管理能力对学校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抓班子建设非常重要。
在班子建设中,我尊重个人专长,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充分发扬民主、集体决策,打造一支为师生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且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开拓进取的班子团队。
中层教育干部是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作为校长,必须充分发挥中层的关键作用,打造团结、和谐、高效的中层管理团队。
一是创新中层干部任用制度,采用赛马的方式来公开选出人品好、能力强、肯负责的中层队伍;二是信任和关怀中层干部,对中层干部做到知人善用,做到人文关怀与专业促进两手抓、两手硬;三是充分发挥他们工作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依据他们的履职情况、道德水准、群众基础和业务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力抓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优秀的教师团队首先,开展“教师形象塑造工程”。
通过评选“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家长最信赖的老师” “我身边的好同事” “最美教师” “师德标兵”等师德工程建设,引导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其次,开展“教师专业成长工程”。
通过主题教研、讲课比赛、教师培训、教育科研等途径来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主题教研来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共研、共享的教研活动机制;通过优秀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和骨干教师观摩课等讲课比赛,给教师提供广阔的交流空间和学习平台;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教师培训,让教师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积极组织教师参与省、市、区组织的课题研究,让教师勤于思考、勤于积累、勤于总结,促进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让大家走“合格教师——骨干教师——知名教师”的专业成长道路,着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利用法治思维优化学校管理模式在当今社会,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学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场所,也应当积极引入法治思维来优化管理模式。
这不仅有助于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还能促进学校的稳定发展,为学生营造一个公平、有序、安全的学习环境。
一、树立法治理念,增强依法治校意识学校管理层首先要深刻认识到法治对于学校管理的重要性。
摒弃传统的人治观念,树立法治理念是优化学校管理模式的基础。
这需要学校领导带头学习法律法规,了解教育领域的相关法律条文,如《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并将其融入到学校的管理决策中。
同时,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法律讲座、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形式,向师生普及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让师生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知道在学校生活中如何依法行事,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确保管理有法可依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学校依法治校的重要依据。
学校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涵盖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
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遵循合法性原则,确保规章制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
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使规章制度能够反映广大师生的意愿,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此外,规章制度还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和稳定性。
明确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标准,避免模糊不清、难以执行的条款。
并且,一旦制定,就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能随意更改,除非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或者学校实际情况有了重大调整。
三、规范学校管理流程,严格依法办事有了完善的规章制度,还需要规范的管理流程来保障其有效实施。
学校在处理各项事务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例如,在学生的奖惩方面,要明确奖惩的标准和程序,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调查核实,给予学生申辩的机会,确保处理结果公正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