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药理学特点
- 格式:docx
- 大小:14.60 KB
- 文档页数:3
几种常用益生菌简介1、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形态及培养特征:菌体外形呈高度变化的棒状,分叉、弯曲、不规则状。
在固体培养基上厌氧培养时菌落成圆形,微凸起,具有乳白色、不透明光滑粘液性表面。
革兰氏阳性,但随发酵时间变化可能出现异常;要求有机氮作氮源,最适生长温度36-38℃,≤20℃或≥45℃不生长;最适pH6-7,pH≤5.5生长缓慢或不生长。
培养基:TPY培养基或GAM 培养基或BS培养基应用范围:酸奶、乳酸菌饮料、奶酪、肉制品发酵、火腿香肠发酵、蔬菜发酵、大豆乳发酵、绿豆乳发酵、果汁发酵、谷物发酵、薯类发酵、酿酒;生产含益生菌奶粉、各类食品、各类饮品、各类乳制品、保健品、制成胶囊、压成片剂、粉状冲剂等。
动物、家畜、家禽、鱼饲料添加剂,用于猪、牛、鸡饮用水等,代替抗生素,减少药物在体内的残留量。
生物学功能: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胃肠功能,润肠通便,使肠道处于健康状态。
2、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形态及培养特征:呈短弯曲棒状,有时双歧棒状。
菌落光滑、凸圆、边缘完整、乳白色、闪光并具有柔软的质地,厌氧,在有氧的的斜面上不生长,但对氧的敏感性因菌种不同而异。
最适生长温度35-37℃,≤20℃或≥46.5℃不生长;培养基:TPY培养基或GAM 培养基或BS培养基应用范围:酸奶、乳酸菌饮料、奶酪、大豆乳发酵、绿豆乳发酵、果汁发酵、;生产含益生菌奶粉、各类食品、各类饮品、各类乳制品、保健品、制成胶囊、压成片剂、粉状冲剂等。
动物、家畜、家禽、鱼饲料添加剂,用于猪、牛、鸡饮用水等,代替抗生素,减少药物在体内的残留量。
生物学功能: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胃肠功能,润肠通便,使肠道处于健康状态。
3、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ongum)形态及培养特征:呈长、弯曲、棒状或球棒状,革兰氏染色性质可变,菌落隆起、光滑或起伏状,直径2-5mm,发光或粘液外表。
益生菌的菌株作用及功能主治一、什么是益生菌益生菌是指一类对人体有益的菌群,主要存在于人体的消化道系统中,其中包括肠道菌群和阴道菌群。
益生菌能够对人体产生多种有益的作用,如帮助消化、增强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等。
二、益生菌菌株及其作用ctobacillus acidophilus–作用:增强免疫力、促进食物消化、改善便秘和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
–主治:肠胃不适、免疫力低下、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
2.Bifidobacterium bifidum–作用:抑制有害菌生长、增强肠道黏膜屏障、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主治:腹泻、免疫力低下、过敏性疾病。
3.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作用:消化乳糖、促进钙吸收、调节肠道菌群。
–主治:乳糖不耐症、骨质疏松症、肠道菌群紊乱。
ctobacillus rhamnosus–作用:增强肠道免疫力、抑制有害菌生长、改善过敏症状。
–主治:过敏性疾病、免疫力低下、小肠综合征。
5.Saccharomyces boulardii–作用:抑制病原菌生长、增强肠道屏障功能、缓解肠炎症状。
–主治:炎症性肠病、腹泻、抗生素相关腹泻。
三、益生菌的功能主治1.增强免疫力–益生菌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增加机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促进食物消化–益生菌能够产生酶,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改善肠道菌群失衡–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维持肠道健康。
4.缓解消化系统疾病–益生菌可以改善肠胃不适、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减轻疾病症状。
5.预防过敏及其他疾病–益生菌能够抑制过敏原的作用,缓解过敏症状。
此外,益生菌还可以预防其他疾病,如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等。
四、益生菌的使用方法1.口服益生菌制剂–可以选择益生菌口服制剂,如益生菌胶囊或粉剂,按照说明使用。
2.饮食中摄入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可以通过摄入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发酵食品等来增加益生菌的摄入量。
三种微生态制剂: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三种微生态制剂:“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益生菌”、“益生元”之类的或是相关的术语经常可以遇见,或是于某个杂志、新闻偶然看见,或是某个药品盒上不经意的瞥见,总感觉像一个难以忘却的广告语一般印在脑海里。
其实,这些都隶属于微生态制剂范畴,微生态制剂是在微生态学理论指导下, 用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或其生长促进物制成的制剂,用以补充和扶持宿主生理性微生物特别是其中的有益菌, 改变不正常的微生物菌落成分, 调整和维持微生态平衡, 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微生态制剂目前主要分为三类: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
一、益生菌制剂益生菌又称促生素,此类制剂是指含有活菌和/或是死菌包括其组成和产物的细菌制品,可经口或其他途径投入,可以改善粘膜表面微生物或酶的平衡, 或者是刺激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的制剂, 此类制剂可以促进菌群生态平衡, 是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细菌制品。
此类制剂有:1.单一活菌制剂:代表性的如整肠生、丽珠肠乐胶囊、乳酶生、促菌生、降脂生、抑菌生等。
2.多菌联合制剂:代表性的如培菲康、吗咪爱、乳康生、金双歧。
3.死菌制剂:代表性的如乳酸菌素片、乐托尔等。
二、益生元制剂益生元也称前生素、原生素或化学益生素,此类制剂是指能够选择性的刺激肠内一种或是几种有益菌的生长繁殖,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从而达到调整肠道菌群,促进机体健康的目的。
其化学本质是一些不能被消化的短链碳水化合物。
目前常用的益生元主要是:寡糖、多糖和酸化剂1.寡糖:包括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乳果糖、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棉籽糖、水苏糖、褐藻寡糖和卡拉胶寡糖等。
2.多糖:包括菊粉、微生物多糖、壳聚糖和中草药类多糖( 黄芪多糖、云芝多糖、枸杞多糖和山药多糖) 等。
3.酸化剂:包括乳酸、富马酸、柠檬酸、甲酸和乙酸等短链有机酸等。
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益生元是非消化性的功能性低聚糖。
另外,一些中药诸如人参、党参、黄芪、枸杞、五味子、刺五加、云芝、阿胶、四君子汤、扶正固本丸等也能起到益生元的作用, 并能提高机体免疫机能, 达到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
P128益生菌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益生菌的定义益生菌是指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通常是一些有益的细菌和酵母菌。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和医疗领域,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2. 益生菌的作用益生菌在人体内有着重要的生物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肠道健康:益生菌可以在肠道内形成良好的微生态环境,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降低肠道的PH值,维持肠道正常的酸碱度和菌群平衡。
•增强免疫力:益生菌可以刺激机体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促进营养吸收:益生菌可以分解食物中难以消化的纤维素、多糖和蛋白质等,帮助人体更好地吸收营养物质,提高食物能量的利用率。
•缓解肠胃问题: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蠕动,增加肠道黏膜的免疫保护屏障,减轻腹胀、腹泻、便秘等肠胃不适症状。
3. 益生菌的功能主治益生菌在医疗领域广泛应用,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主治:3.1 调节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失调是指肠道内益生菌和有害菌严重失衡,常见症状包括腹泻、便秘、腹胀、消化不良等。
益生菌可以通过竞争性抑制和抗菌物质的产生,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恢复菌群平衡,从而改善肠道功能,减轻相关症状。
3.2 预防和治疗肠道感染益生菌可以竞争性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产生抗菌物质,增强肠道黏膜的免疫功能,从而预防和治疗肠道感染。
常见的肠道感染包括腹泻、肠炎、肠胃炎等。
3.3 改善免疫力益生菌能够提高机体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善机体的抵抗力,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
益生菌常用于预防感冒、呼吸道感染等。
3.4 促进肠道健康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环境,降低肠道PH值,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维持肠道正常的酸碱度和菌群平衡。
常用于改善便秘、腹胀、肠胃不适等症状。
总结益生菌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预防和治疗肠道感染、改善免疫力、促进肠道健康等方式发挥作用。
第25卷第2期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25No.2 2014年6月JOURNAL OF F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un.2014益生菌及其益生作用机理韩亚超1,2,何永高3,张新红1,王明跃1(1.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阜阳236031;2.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70;3.安徽江中高邦制药有限公司,安徽淮南232008)摘要:由益生菌制成的微生态制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为人们的餐桌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畜禽产品,对于消除在畜禽养殖中滥用抗生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益生菌筛选标准及其益生作用机理,为进一步研发适宜不同畜禽使用的微生态制剂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益生菌;益生作用;机理;菌种中图分类号:Q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437(2014)02-0057-03微生态制剂是在微生态失调、平衡、防治和营养等理论的指导下,从健康动物机体内分离筛选的益生菌菌株及其代谢产物或生长促进物质,在体外经加工处理而制成的生物制剂。
微生态制剂具有补充动物肠道缺乏的正常微生物、调整和维持肠道正常菌群平衡,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未病防病、无病保健以及降低饲料消耗率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目的。
微生态制剂按益生菌的种类一般分为乳酸菌类、芽胞杆菌类、酵母菌类和复合菌类;按成分划分为益生菌、益生元以及合生元三大类。
由于益生菌是目前市场上研究应用最多的微生态制剂,所以人们习惯地把益生菌称之为微生态制剂。
1益生菌的概念益生菌(Probiotics)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for life”。
[1]1908年,俄国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伊力亚·梅契尼科夫在“The Prolongation of Life”一书中论述“经常饮用含有益生菌的发酵牛奶能使人健康长寿”,首次明确提出乳酸菌能促进人体健康。
1965年,Lilly和Stillwell最先使用益生菌一词,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阐述“益生菌是由一种微生物分泌的能够促进其它微生物生长的物质”[2]。
什么是益生菌益生菌,也称为原生物素或生菌素,是一种对被寄生的物体有利的活性微生物。
一般来说,它定植在生殖系统、肠道系统中,可有效均衡被寄生物体体内的微环境,其主要有乳酸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双歧菌等等几种类别。
就现在来说,国际上研究的功效最强大的产品大多是由上述几种微物质所构成的复合活性益生菌,并且这些被普遍运用于食品、工业、农业以及人体健康等方向中。
益生菌的种类1.乳酸菌类: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以及拉曼乳杆菌等;2.双歧杆菌类: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卵形双歧杆菌等;3.革兰氏阳性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等;4.其他:部分酵母菌、酶也属于益生菌。
宝宝发烧吃什么食物宝宝秋季感冒周岁宝宝怎么断母乳宝宝拉稀怎么回事宝宝疫苗可以不打吗三个月宝宝发育指标益生菌的作用1.促进营养吸收有利于人体肠道系统内的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可将乳糖分解为乳酸,有效改善乳酸不耐的情况。
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既可产出有效物质以供给机体,比如VB1、B2等多种维生素,,也可经由抑遏一些维生素分解菌来确保维生素的供求。
还有,双岐杆菌也具有一些功能,可有效减小血氨,进一步促进身体肝脏系统的优化。
2.防止腹泻益生菌活着到身体肠道系统内,伴随着机能的成长以及新陈代谢,推动细菌群落的正常化,遏制肠道系统产生凋谢物质,保证肠道功能的正常走向。
另外,还可有效调治腹泻、痢疾以及急性肠胃炎等。
其也同许多慢性胃炎、溃疡等消化道病理紧密相关,一些能抗胃酸黏连在胃部表面,随着代谢作用来遏制螺旋杆菌的成长,防止胃溃疡的产生。
3.增强免疫力可形成H2O2、游离脂肪酸、有机酸以及细菌素遏止其他具有危害性的细菌的滋长,可激发植物或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增强自然损害细胞的活性功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加强肠道的屏蔽性能。
4.预防高血压一般来说,乳酸菌生成的某些物质可有效减小血压,例如γ-氨基丁酸等。
还有些益生菌可特异剖释乳蛋白,形成可遏制高血压的酶以及多肽物质。
微生态制剂的特点和应用微生态制剂又称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三类制剂。
益生菌是活菌益生元是一类化学物质,不能被宿主消化吸收,也不能被肠道有害菌利用只能被有益微生物选择性地吸收利用或能促进有益菌的活性或繁殖;合生元为益生菌和益生元按一定比例结合的生物制剂能同时发挥二者的共同作用。
畜禽生产中使用的微生态制剂主要有EM,益生素、促菌生,调痢生、制菌灵、止痢灵抗痢灵抗痢宝、乳酶生等。
一微生态制剂的作用特点(一)拮抗病原菌微生态制剂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可以形成优势菌群,从而能够调整肠道菌群,维护内部环境的微生态平衡,减少有害菌的数量,降低畜禽的发病率,提高成活率。
首先,有益菌可与病原菌竞争肠道内有限的生存空间与营养物质,使病原菌的繁殖受到遏制。
其次,有益菌尤其是乳酸菌进入肠道后可以产生有机酸使肠道的PH值降低,致病菌因此难以生长,数量逐渐减少。
第三,乳酸杆菌、链球菌、芽孢杆菌等在生长代谢过程中,还可产生一些多肽类抗菌物质,如嗜酸菌素、乳糖菌素、杆菌肽等,这些物质可抑制或杀死病原菌使肠道内活菌的数量和代谢发生改变,呈现出广谱和非特异性的抗菌抑菌和杀菌作用。
第四有些有益菌属于好氧菌,在代谢过程中可大量消耗肠道内的氧气,这就会创造厌氧环境,从而可以抑制好氧性致病菌的生长,促进肠道原有厌氧菌的繁殖,增加优势菌群的数量,使肠道内环境的微生态恢复平衡。
实践证明,微生态制剂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二)激活免疫系微生态制剂可以激活机体免疫功能,有效抵御体内外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虽然属于有益菌,但相对于机体来说,它们毕竟还是具有活性的异物,其生长和繁殖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刺激这种刺激可使动物免疫系统及早得到完善能够调动和提高动物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因而会提高整体的抗病能力。
如:乳酸杆菌能提高机体抗体水平,激发巨噬细胞和干扰索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力;芽孢杆菌能使肠道淋巴组织处于高度反应的”准备状态”,同时还能加速幼畜免疫器官的发育和成熟,使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多。
益生菌对肠道健康的功效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孙冶;李新鸣;王蔺;孙福玉;金海燕;肖纯凌【摘要】益生菌是指定植于宿主肠道或生殖系统内,能够改善宿主菌群平衡,产生确切健康功效,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具有改善肠道微生态菌群平衡、促进有益菌生长、抑制病原菌生长、增强免疫力等作用.目前,我国肠道疾病发病率的趋势正逐年上升,益生菌治疗肠道疾病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对益生菌和肠道疾病之间的关系及相关机制进行了综述.【期刊名称】《沈阳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20)004【总页数】4页(P347-349,360)【关键词】益生菌;肠道疾病;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作者】孙冶;李新鸣;王蔺;孙福玉;金海燕;肖纯凌【作者单位】沈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辽宁沈阳 110034;辽宁省环境污染与微生态重点实验室;沈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辽宁沈阳110034;辽宁省环境污染与微生态重点实验室;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5级17班;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5级17班;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5级17班;沈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辽宁沈阳 110034;辽宁省环境污染与微生态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992益生菌(probiotics)是指定植于宿主肠道或生殖系统内,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服用能够改善宿主菌群平衡,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提高宿主健康水平,对机体产生有益影响的活性微生物[1]。
本文针对益生菌和肠道疾病之间的关系,分别从益生菌对肠道免疫调节、增强肠道屏障、竞争性黏附于黏膜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今后益生菌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1 益生菌的分类及安全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公布的益生菌菌种约有42种,而我国农业部第105号公告公布了可用于添加饲料级的益生菌菌种有12种[2]。
目前国际上批准通过的可以作为益生菌并应用于人体的主要菌株有: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丁酸杆菌、脆弱拟杆菌、大肠杆菌等[3]。
益生菌名词解释益生菌是在人体消化系统中存在的一类有益微生物,它们具有有益的作用,改善肠胃功能,增加人体抵抗力。
它们比常见微生物(如某些细菌)的活性要高得多,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类微生物。
本文将详细解释益生菌的特性和功能,以及它们在促进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
益生菌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变形杆菌和乳酸杆菌,也称为“乳酸杆菌”,也是最有益的。
它们主要生活在人体的肠道中,参与消化,帮助消化更有效地利用营养,积极地改善肠道健康,阻止病原体的扩散和生长,还可以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从而降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
益生菌的作用是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来实现的。
它们具有抗菌能力,可以阻断病原体对人体抗体的攻击,减轻人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还可以增强抗体的功能,促进人体免疫系统正常运作。
此外,它们还可以降低胆固醇,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增加活性氧的清除,有助于改善肠道蠕动,它们还可以促进乳酸及丙酮酸的生成,抑制致病细菌的生长,维持肠道的正常微生态环境。
益生菌的作用主要是促进人体健康,降低疾病的风险,加强抗病能力,增强肠胃功能,帮助消化,促进营养的吸收,并改善肠道功能。
它们可以有效抑制感染性腹泻,营养不良,便秘,健康不良,肠道蠕动减慢,肠胃不适等疾病,减少服药对肠胃功能的损害,减少抗生素非特异性的抗菌作用,保护肠道微生态环境,帮助消化更有效地利用营养,降低某些癌症的发病风险,帮助过敏体质的改善,促进肠胃蠕动等作用。
因此,作为一种有益的微生物,益生菌具有许多重要功能,以促进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它们可以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抑制病原体的侵袭,促进消化,降低胆固醇,保护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来实现这一目标:改善人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由此可见,益生菌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益生菌是一类有益的微生物,它们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来抑制病原体的侵袭,改善肠胃功能,改善人体健康,促进消化,降低胆固醇,保护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强抗病能力,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生物制剂种类及特点介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生物制剂是指由活体制备的一种供给生命的有利制剂。
其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动植物生长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制剂种类繁多,每种生物制剂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物制剂及其特点:一、生物酶制剂生物酶制剂是以生物酶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制剂,可以在环境中催化生物化学反应,起到促进生物降解和提高生物效率的作用。
生物酶制剂具有活性高、效果好、安全环保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等领域。
植物酶制剂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质量,增加作物产量。
二、益生菌制剂益生菌制剂是一种含有益生菌的制剂,可以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等。
益生菌制剂具有活菌数高、有效成分多、用途广泛等特点,适用于婴幼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等人群。
益生菌制剂不仅可以用于人类健康,还可以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提高动物生长速度和产量。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可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生物制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和抗逆性,具有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等特点。
植物生长调节剂通常分为植物激素类、氨基酸类、微生物发酵提取物等,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制剂。
四、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含有有益微生物的肥料,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植物养分吸收,提高土壤肥力等。
微生物肥料具有生态友好、持效期长、可降解等特点,可以有效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减轻环境污染。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土壤类型、作物需求等选择适合的微生物肥料。
五、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一种来源于天然生物的农药,可以通过破坏害虫代谢、生长、发育过程,起到防治害虫、病虫害的作用。
生物农药具有低毒、高效、环保等特点,是一种替代化学农药的绿色农药。
常见的生物农药有微生物制剂、植物提取物、昆虫激素类等,可以针对不同的害虫、病害选择适合的生物农药。
中医对益生菌的认识中医里虽然没有“益生菌”这个现代名词,但却有着与之相关的理念。
1. 从整体观念看中医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等相互关联。
肠道在中医里被视为“六腑”之一,有着“传导之官,变化出焉”的重要功能。
这就类似于现代医学中肠道是益生菌的主要“居住场所”。
健康的肠道环境有助于人体的整体健康,就像益生菌平衡时对人体健康的积极影响一样。
比如说,一个人如果经常腹胀、便秘或者腹泻,在中医看来可能是脾胃功能失调,而从现代角度看,这可能与肠道内益生菌的失衡有关。
2. 从阴阳平衡角度中医的阴阳学说无处不在。
肠道内的微生物环境也可以用阴阳来解释。
益生菌就像是肠道内的“阳”性力量,有助于消化、吸收营养,增强人体的正气。
而有害菌则类似于“阴”性力量,如果益生菌数量不足,有害菌就可能过度生长,打破肠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导致疾病。
例如,当人体感染病菌后,中医可能会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这其中也包括了对肠道功能的调节,从而间接地影响肠道内益生菌的生存环境。
3. 从中药的作用看很多中药对肠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有些中药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从益生菌的角度看,这些中药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环境,使得益生菌能够更好地生长繁殖。
比如人参,它具有大补元气等功效。
现代研究发现,人参可能对肠道内的菌群有着积极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肠道的免疫力等方式,为益生菌创造更有利的生存条件。
还有像茯苓,它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在中医常用于调理脾胃功能。
而现代研究表明,茯苓可能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可能是让益生菌的数量增加或者种类更加丰富。
4. 从饮食与养生方面中医非常注重饮食养生。
传统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对肠道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比如,中医提倡食用一些发酵食物,像豆豉、腐乳等。
这些发酵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有益微生物,类似于现代所说的益生菌。
它们进入肠道后,可以改善肠道的微生态环境。
而且中医还讲究食物的搭配,合理的食物搭配有助于脾胃的运化,而脾胃运化良好,肠道内的环境也会更加有利于益生菌的生存。
益生菌的作用•浏览:1133•|•更新:2013-08-02 16:361、维持肠道正常功能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和最大的微生态体系,人体通过胃肠道粘膜与外界缓慢进行相互作用,通过其生长及各种代谢作用促进肠内细菌群的正常化,抑制肠内腐败物质产生,保持肠道机能的正常运行。
2、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促进消化吸收乳糖不耐受是指人体缺乏代谢乳糖的酶,在摄入奶制品后,出现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
全球有75%的成年人体内乳糖酶的活性有减弱的迹象,在一些亚洲国家则超过90%。
研究发现,乳杆菌等具有半乳糖苷酶活性,能够明显降低乳糖的浓度,产生乳酸,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3、增强人体免疫力益生菌进入肠道内,一方面可以在肠道内定殖,维持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另一方面是益生菌可以直接作用于宿主的免疫系统,诱发肠道免疫,并刺激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促进巨噬细胞活性,通过增强B、T淋巴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反应性,发挥特异性免疫活性,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4、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的生长益生菌可以产生一些抑制肿瘤生长的代谢产物,如多糖、细菌素及乳酸等,通过抑制转化致癌物质的酶的产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巨噬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的活性以及抑制细胞突变等方式,以及降低肠道内的PH值,刺激肠道蠕动,使肠道内的致病菌毒素和致癌物质排除体外,降低致癌的可能性。
5、缓解过敏反应研究发现,正常人肠道中益生菌越多,罹患过敏性疾病的机会也就越小。
益生菌可以诱导T细胞产生大量的IL-12,能够抑制Ig E的产生,有效地预防过敏发生。
6、降低血清胆固醇益生菌主要通过同化作用来降胆固醇的含量、抑制胆固醇合成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酸CoA还原酶)的活性,通过益生菌的胆盐水解酶的作用,将小肠内水解后的胆盐能与食品中胆固醇发生共沉淀作用,减少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由粪便排出体外。
7、益生菌对肥胖的作用肠道菌群紊乱在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常用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与注意事项概要首先,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抗菌机制:抗菌药物作用于细菌的生理和代谢过程,抑制或杀死细菌,以达到治疗感染的目的。
常见的抗菌机制包括细胞壁的抑制合成、细胞膜的损伤、核酸的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抑制等。
2.谱系:抗菌药物可按其作用的细菌谱分为广谱和窄谱。
广谱抗菌药物对多种细菌有抑制或杀菌作用,而窄谱抗菌药物对少数几种细菌具有作用。
3.抗生素耐药性:由于长期和不适当的使用抗菌药物,细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为了避免耐药性的发展,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并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4.符合体内药物浓度:抗菌药物需要在药物吸收后达到体内细菌感染部位的足够浓度,以发挥其疗效。
因此,特定的抗菌药物可能适用于特定的感染部位,如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等。
其次,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只有在确定感染为细菌性时才应使用抗菌药物。
对于病毒性感染、真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等,则不宜使用抗菌药物。
此外,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确定药物的选择。
2.遵守使用剂量和用药时间:应按照医嘱用药,并且遵守规定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早期停药、减量用药会导致治疗失败和耐药性发展,而超量用药则可能引起药物中毒。
3.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抗菌药物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毒性等。
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
同时,一些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应避免同时使用。
4.儿童、孕妇和老年患者的使用:儿童、孕妇和老年患者对抗菌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使用抗菌药物时要特别注意剂量的调整和用药安全性。
5.预防和控制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发展的主要原因。
为了预防和控制耐药性的发展,应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采取细菌感染预防措施,如手卫生、消毒等。
总而言之,了解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与注意事项对于正确使用这些药物至关重要。
益生菌研究报告一、引言在当今的健康领域,益生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它们被广泛认为对人体健康有着诸多益处,从改善肠道功能到增强免疫系统,甚至可能对某些慢性疾病产生积极影响。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益生菌,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
二、益生菌的定义与种类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它们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
常见的益生菌种类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等。
双歧杆菌是肠道内的重要益生菌之一,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还能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
乳酸杆菌则在调节肠道 pH 值、抑制有害菌生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逆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中存活并发挥益生作用。
三、益生菌的作用机制益生菌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1、竞争排斥益生菌能够与有害菌竞争肠道内的生态位和营养物质,从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
2、产生有益物质它们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维生素等有益物质,为肠道细胞提供能量,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
3、调节免疫系统益生菌能够刺激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使其更好地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4、改善肠道菌群结构通过增加有益菌的数量,减少有害菌的比例,优化肠道菌群的组成,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
四、益生菌对肠道健康的影响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益生菌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
1、缓解腹泻无论是感染性腹泻还是功能性腹泻,益生菌都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缩短腹泻的持续时间,减轻症状。
2、改善便秘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的水分和体积,使排便更加顺畅。
3、减轻肠道炎症对于炎症性肠病等肠道炎症性疾病,益生菌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病情。
4、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防止有害物质进入体内,降低肠道通透性。
五、益生菌与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益生菌在免疫系统调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益生菌的综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升,益生菌作为一种重要的保健品备受关注。
益生菌是指那些能够生存于人体胃肠道内,对人体具有益处的微生物。
它们可以通过稳定和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的平衡,提供多种益处,如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促进营养吸收等。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益生菌的相关知识,包括定义和分类、作用和机制、应用前景以及安全性和副作用等方面。
通过对益生菌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益生菌的优势,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首先介绍益生菌的定义和分类。
通过了解益生菌的不同种类和特点,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益生菌产品。
接着,我们将探讨益生菌的作用和机制,解释它们是如何对人体产生益处的。
同时,我们还将分析益生菌的应用前景,包括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的潜力。
最后,我们会关注益生菌的安全性和副作用问题,以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并正确使用益生菌产品。
综上所述,本文将以益生菌的定义和分类、作用和机制、应用前景以及安全性和副作用为主线,对益生菌进行综合解读。
通过深入研究益生菌的相关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应用益生菌,改善肠道健康,促进整体健康。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益生菌的魅力吧!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介绍和讨论益生菌的相关内容。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简要概述益生菌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并介绍本文的主要结构。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将首先讨论益生菌的定义和分类,详细阐述各类益生菌的特点和功能。
然后,探讨益生菌的作用和机制,深入解析益生菌如何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等途径发挥其益处。
最后,在结论部分,分析益生菌的应用前景,展望益生菌在人体健康保健方面的潜在价值。
同时,还将涉及益生菌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以进一步全面评估益生菌的使用风险和限制。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设置,本文旨在综述益生菌的关键知识点,为读者提供一份系统、全面的益生菌综述。
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3 目的本篇综述的目的旨在对益生菌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的介绍和探究。
益生菌药理学特点
菌株特异性益生菌药物的最大特点是作用和疗效具有菌株特异性,即某些益生菌菌株的作用为特有,不代表所有该种或该属的益生菌均具有这一作用。
有研究显示,同一菌种不同菌株的作用差别很大,甚至可能出现相反的作用,临床应予以重视。
剂量依赖性体外研究和临床试验证实,益生菌需具备足够剂量才能够发挥作用,剂量不同会导致效果差异明显。
与化学药物的剂量标识不同,益生菌药物的剂量以每个包装(片、袋)含有的菌落数(CFU),即活菌的数量进行标识,一般为1~10×108CFU / 包装。
不同产品、不同菌株发挥作用的剂量存在很大差异,有的产品低剂量即可发挥作用,而部分产品则需要较高剂量。
事实上,不可能制定统一的益生菌剂量标准,治疗所需剂量只能依靠临床研究结果个体化确定。
益生菌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
益生菌药物为活的微生物,具有自我繁殖能力,因此药物代谢需考虑以下问题。
给药途径益生菌药物的作用部位基本都在胃肠道,尤其是结肠,因此一般口服或灌肠使用。
使用过程需考虑所用菌株在胃肠道中定植、存活和自我繁殖等影响因素,如能否耐受胃酸和胆汁的灭活,对胃肠
道中抗生素浓度的敏感性等。
吸收和移位一般认为胃肠道是益生菌开始活化部位,不会因胃肠道消化、吸收而造成移位。
但在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情况下,益生菌菌株有可能移位至肠道以外,引起系统感染,临床需注意。
清除和排泄目前认为,摄入的益生菌菌株不可能永久定植于人类和动物肠道,最终会被清除和排泄。
细菌的死亡很大程度依赖于胃肠道微生态结构,包括酶、灭活剂(胆盐)、上消化道的胃酸刺激、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的应用、益生元的应用以及药物剂量等。
安全性益生菌药物主要使用的菌种有乳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和酪酸梭菌等,主要分离自健康人肠道。
作为人体的一部分,这些正常菌群伴随人类进化过程,且部分菌株作为发酵菌种应用已有上百年历史。
来自肠道以外的菌株如布拉酵母菌和蜡样芽孢杆菌临床应用也有几十年历史。
因此,益生菌的安全性是得到了时间验证的。
胃肠道使用益生菌药物的体内过程比较简单,摄入的益生菌一般在肠道存在1 周左右即随粪便排出,因此,这类药物不会对机体造成明显的毒副作用。
目前,对益生菌安全性的担心主要是作为药物使用的菌株能否引起潜在感染,是否能携带和传递耐药性,以及能否产生有害代谢产物。
至今,国内未见使用益生菌药物引起感染传播耐药或益生菌产生有害代谢物的报道。
国外许多益生菌药物在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或出生低体重儿的应用并没有发现相关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