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文档】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doc
- 格式:doc
- 大小:586.42 KB
- 文档页数:11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理科物理答题要求: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
第Ⅰ卷(50分)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
第11~15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完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零分)1.下列关于传感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子秤应用的是光传感器B.电饭锅通过温度传感器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C.干簧管是一种能够感知电场的传感器D.霍尔元件能够把电学量转换为磁学量2.一个密闭容器由固定导热板分隔为体积相同的两部分,分别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气体。
当两部分气体稳定后,它们的()A.密度相同 B.分子数相同C.分子平均速率相同 D.分子间平均距离相同3.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铜圆盘安装在竖直的铜轴上,两铜片P、Q分别与圆盘的边缘和铜轴接触,圆盘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中。
圆盘旋转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从上向下看,圆盘顺时针转动,则电流沿b到a的方向通过RB.若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相同时间内通过R的电量也变为原来的2倍C.若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电流在R上的热功率也变为原来的2倍D.若圆盘的半径变为原来的2倍,则电流也变为原来的2倍4.某电源输出的电流既有交流成分又有直流成分,而我们只需要稳定的直流,下列设计的电路图中,能最大限度使电阻R2获得稳定直流的是()5.某同学为了验证断电自感现象,找来带铁芯的线圈L、小灯泡A、开关S和电池组E,用导线将它们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灯泡发光;再断开开关S,小灯泡仅有不显著的延时熄灭现象。
虽经多次重复,仍未见老师演示时出现的小灯泡闪亮现象。
你认为最有可能造成小灯泡未闪亮的原因是()A.电源的内阻较大 B.小灯泡电阻偏大C.线圈电阻偏大 D.线圈的自感系数较大6.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感生电场。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题高一生物Ⅰ卷一、选择题(1-40,每题1分;41-45,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地球上瑰丽的生命画卷,在常人看来是芸芸众生,千姿百态。
但是在生物学家的眼中,它们却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
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①肝脏②血液③神经元④蓝藻⑤细胞内各种化合物⑥病毒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某池塘中的所有鱼⑨一片森林⑩某农田中的所有生物A.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B.⑤②①④⑦⑩⑨C.③②①④⑦⑩⑨ D.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2.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①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②在甲中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③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④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⑤在乙中观察应使用细准焦螺旋,并调整光圈⑥若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⑦若要由甲视野转换为乙视野,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⑧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A.①②③④⑤ B.①⑤⑥⑧ C.①②④⑤ D.①③⑦⑧3.结合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图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结构中共有5种碱基、4种核苷酸B.组成人体的蛋白质中,化合物乙的R基的种类都有20种C.组成丙化合物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T中含有N元素D.化合物丁若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则其仍具有还原性4.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B.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C.生物膜上蛋白质/脂质的比值,线粒体内膜比外膜高D.细胞内DNA/RNA的比值,细胞质比细胞核高5.下列有关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脂质物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B.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组成胰岛素、生长激素、纤维素的单体相同C.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应该及时补充D.组成磷脂、ATP和核酸的元素种类相同6.右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蛋白质中含有2条肽链,52个肽键B.从图1、图2中可知,该蛋白质至少含有54个氧原子C.从图2可推知该蛋白质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D.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467.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尿液中的葡萄糖和蛋白质②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③脂肪鉴定中50%的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油脂④酒精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⑤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⑥科研上鉴别细胞死活可用台盼蓝染色,凡是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⑦将人口腔上皮细胞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色后大部分呈红色,说明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⑧甘蔗茎的薄壁组织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⑨用黑藻叶片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⑩将鸡的红细胞吸水涨破后离心可得到纯净细胞膜⑪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用龙胆紫染液进行染色后,仍然无法观察到染色体⑫用双缩脲试剂检测酶溶液均能观察到紫色反应A.四项 B.五项 C.六项 D.七项8.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真菌分泌纤维素酶时,需自身的生物膜系统参与B.不同生物膜功能的差异主要是由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决定的C.核孔是核质间进行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D.大肠杆菌呼吸作用产生的ATP能为其进行的有丝分裂提供能量9.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
市一中2018~2019学年度开学考试题高一物理一.单项选择题:1.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主要遇到了两个问题:①无测量瞬时速度的工具;②无精确的计时仪器,关于伽利略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光滑的斜面解决了问题①B. 利用x ∝ t替代v ∝t解决了问题①C. 利用x ∝ t2替代v ∝ t解决了问题②D. 利用斜面上小球的运动替代自由落体运动解决了问题②【答案】D【解析】AC、在伽利略时代,技术不够发达,无法直接测定瞬时速度,所以不可能直接得到速度的变化规律,但是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出结论:如果物体的初速度为零,而且x与t的平方成正比,就可以检验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小球是否做匀变速运动,即利用x∝t2替代v∝t解决了问题①。
A错误,B错误;BD、在伽利略时代,没有先进的计时仪器,因此伽利略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用来“冲淡”重力,即利用斜面上小球的运动替代自由落体运动解决了问题②。
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惯性就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运动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B. 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米,秒,牛顿C.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F,如果它们之间的夹角固定不变,使其中一个力增大,合力F的大小可能不变.D. 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斜向下的拉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前拉物体的力和竖直向下的对地面的压力【答案】C【解析】【详解】惯性就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选项A错误;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米、千克、秒,牛顿是导出单位,选项B错误;当两个力同向,一个力增大,则合力一定增大;当两个力反向,一个力增大,则合力可能减小,可能增大,可能不变。
故C正确。
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斜向下的拉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前拉物体的力和竖直向下压物体的力,并不是其对地面的压力,故D错误;故选C.3.黑板擦被竖直悬挂着的磁性黑板紧紧吸住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黑板擦受到四个力作用,其中有三个力的施力物体是黑板B. 黑板擦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有一对相互作用力C. 磁力和弹力是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D. 摩擦力大于重力,黑板擦才不会掉下来【答案】A【解析】黑板擦受到四个力:重力G=mg,施力物体是地球;支持力N、摩擦力f、磁力T,这三个力的施力物体都是磁性黑板,故A正确;黑板对黑板擦有支持力,则黑板擦对黑板有压力,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黑板对黑板擦有磁力,反过来,黑板擦对黑板有大小相等的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水平方向有两对相互作用力;黑板对黑板擦有摩擦力,则黑板擦对黑板也有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但这两个力在竖直方向,故B错误;磁力和弹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但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摩擦力和重力等大,D错误.4.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4s内的位移是42 m,则()A. 小球在2 s末的速度是16m/sB. 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12m/s2C. 小球在第4 s末的的速度是42 m/sD. 小球在4s内的位移是80m【答案】B【解析】【详解】第4s内的位移是42m,有:gt42gt32=42m,t4=4s,t3=3s,解得:g=12m/s2.所以2s末的速度:v2=gt2=24m/s。
市一中2018~2019学年度开学考试试题高二物理答题要求: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
第Ⅰ卷(56分)一、选择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完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零分)1.电场强度qF E =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下列哪个物理量的表达式是不相同的物理方法( )A .电流r R E I +=B .磁感应强度IL F B =C .电容U Q C =D .电阻IU R = 2.在x 轴上有两个点电荷q 1、q 2,其静电场的电势φ在x 轴上分布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q 1和q 2带有同种电荷B. x 1处的电场强度为零C. 负电荷从x 1移到x 2,电势能减小D. 负电荷从x 1移到x 2,受到的电场力增大3.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的横截面积是s ,导体单位长度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 ,金属内的自由电子电荷量为e ,自由电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速率为v 0,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为I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0B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nesI v = C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真空中的光速 D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ne I v =4.如图所示,三块平行放置的带电金属薄板A 、B 、C 中央各有一小孔,小孔分别位于O 、M 、P 点,由O 点静止释放的电子恰好能运动到P 点。
现将C 板向右平移到P'点,则由O 点静止释放的电子( )A. 运动到P 点返回B. 运动到P 和P'点之间返回C. 运动到P'点返回D. 穿过P'点5.长10 cm 的通电直导线,通过1 A 的电流,在磁场强弱、方向都一样的空间(匀强磁场)中某处受到的磁场力为0.4 N ,则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A .等于4 TB .大于或等于4 TC .小于或等于4 TD .方向与其所受到的磁场力方向一致6.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 的细铝棒用两根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水平地悬挂在匀强磁场中。
2019-2020学年鄂尔多斯一中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公路上的拱形桥是常见的,汽车过桥最高点时的运动可以看做匀速圆周运动。
如图所示,汽车通过桥最高点时()A. 汽车对桥的压力等于汽车的重力B. 汽车对桥的压力大于汽车的重力C. 汽车所受的合力竖直向上D. 汽车的速度越大,汽车对桥面的压力越小2.如图所示,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
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
不计空气阻力,则()A. b的初速度比c的大B. b和c的飞行时间不相同C. 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D. 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3.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长为l的细线的牵引下,绕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图钉做角速度大小为ω的匀速圆周运动。
要想增大图钉所受到的拉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l不变,增大ωB. m、ω不变,减小lC. ω、l不变,减小mD. m不变,减小l和ω4.已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时地面的摩擦力已达到最大,若希望汽车运动的速率增加到原来的2倍时还能顺利转弯,则关于此时汽车转弯的轨道半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 至少增大到原来的4倍B. 至少增大到原来的2倍C. 至少增大到原来的√2倍D. 至少增大到原来的1倍25.美国发射的航天飞机“发现者”号搭载了一台α磁谱仪,其中一个关键部件是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设计制造的直径为1200mm、高为80mm、中心磁感应强度为0.314T的永久磁体.它的主要使命是要探测宇宙空间中可能存在的物质,特别是宇宙中反氦原子核.若如图所示的磁谱仪中的4条径迹分别为质子、反质子、α粒子、反氦核的径迹,其中反氦核的径迹为()A. 1B. 2C. 3D. 46.关于书本中的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中,有些火星的轨迹不是直线,说明炽热微粒不是沿砂轮的切线方向飞出的B. 图乙中,行星和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不相同C. 图丙中,小锤用较大的力去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将先于B球落地D. 图丁中,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在半径方向的分力等于所需要的向心力7.“套圈圈”是老少皆宜的游戏,如图,大人和小孩在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高度处分别以水平速度v1、v2抛出铁丝圈,都能套中地面上同一目标.设铁丝圈在空中运动时间分别为t1、t2,则()A. v1=v2B. v1>v2C. t1=t2D. t1>t28.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A、B,沿高度相同、倾角分别为α、β的两个固定光滑斜面下滑,则他们滑到斜面底端时()A. 加速度相同B. 速度相同C. 动能相同D. 速率不同9.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转盘上的物体A、B、C能随转盘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B、C的质量分别为m、2m、3m,它们与水平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离转盘中心的距离分别为0.5r、r、1.5r,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转盘的角速度应满足的条件是()A. ω≤√μgr B. ω≤√2μg3rC. ω≤√2μgr D. √μgr≤ω≤√2μgr10. 6.“阳光动力2号”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翼展72米的“翅膀”上装有270平米的太阳能电池板,其动力完全取自太阳能。
鄂尔多斯市2018—2019学年度上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物理试题一、单选题1.“金鸡喜报康巴什”——2017年康巴什春节焰火晚会在成吉思汗双驹广场精彩上演。
在焰火表演运动的过程中,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焰火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越来越小B. 焰火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C. 焰火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 某时刻焰火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答案】C【解析】【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详解】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只要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就增大,反之则减小,加速度的大小只说明速度变化的快慢;不能说明速度增大还是减小,A错误;B、速度和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大小决定关系,速度很大的物体,加速度可以很小,B错误;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说明速度变化快,C正确;D、在最高点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D错误;故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2.2017级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鄂市公园游玩。
两辆汽车均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而看见乙车没有运动。
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以上说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 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答案】D【解析】【分析】参考系是描述运动时,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甲车内人看到乙没有动,则甲和乙的运动情况一样,甲车中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说明甲向东运动.【详解】因为甲车看乙车没有动,则甲和乙的运动情况一致,而甲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说明甲车相对路旁的树木向东运动,则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则乙向东运动,因为甲车和乙车运动状态一致,故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一数学(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的值是()A.B.C.D.2.在中,,则()A.B.C.D.3.若点在角的终边上,且,则()A.4 B. C.3 D.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若向量,共线,则向量,的方向相同B.向量与向量是共线向量,则A,B,C,D四点在一条直线上C.中,D是BC中点,则D.若,则使5.已知,则的值域为()A.B.C.D.6.()A .B .C .D .7.先使函数图象上每一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然后将其图象沿轴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的曲线与的图象相同,则的表达式为( )A .B .C .D .8.若向量的夹角为,且,,则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 )A .B .C .D .9.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的交点个数是( ) A .2B .3C .4D .510.已知,则( )A .B .C .D .11.已知函数()(0)f x sinwx w =>,若方程()1f x =-在()0,π上有且只有四个实数根,则实数w 的取值范围为( )A .137,62⎛⎤ ⎥⎝⎦B .1137,26⎛⎤ ⎥⎝⎦C .2511,62⎛⎤ ⎥⎝⎦D .725,26⎛⎤ ⎥⎝⎦12.已知、、、是同一平面上不共线的四点,若存在一组正实数、、,使得,则三个角、、( )A .都是钝角B .至少有两个钝角C .恰有两个钝角D .至多有两个钝角二.填空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3._________. 14.已知向量,,若向量与共线,则实数_________.15.已知中,三边与面积的关系为,则的值为_________.16.函数3120172017 1.2x xf x x -⎛⎫+=+-+ ⎪⎝⎭若()()sin cos sin 2f f t θθθ++-<对R θ∀∈恒成立,则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过程和步骤)17.(本题满分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已知点,,(1)求以线段,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2)在中,设是边上的高线, 求点的坐标.18.(本题满分12分)(Ⅰ)已知为第二象限,化简;(Ⅱ)化简.19.(本题满分12分)某校高一年级从某次的学生数学考试卷中随机抽查100份数学试卷作为样本,分别统计出这些试卷总分,由总分得到如下的频率分布直方图:(Ⅰ)估计这100份数学试卷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Ⅱ)从总分在和的试卷中随机抽取2份试卷,求抽取的2份试卷总分相差超过10分的概率.20.(本题满分12分)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Ⅰ)求角的大小;(Ⅱ)若的面积,且,求.21.(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若函数,判断的值域;(2)若关于的方程有实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2.(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2)若函数在的最大值为2,求实数的值.市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一数学(理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CADCB 6--10ADABC 11--12DB二、填空题13.; 14.; 15.;三、解答题17【答案】(1)和(2)(一1,2)【详解】(1)由题意,可得,,则,所以,即两条对角线的长为和 . -------5分(2)设点的坐标为,由点在上,设,则,∴,即∴,∵,∴,即,解得,即点D的坐标为(-1,2)-------10分18.【答案】(Ⅰ)原式(Ⅱ)原式=-1【详解】(Ⅰ)原式==-------6分(Ⅱ)原式====-------12分19.【答案】(Ⅰ)100,100;(Ⅱ).【详解】(Ⅰ)这100份数学试卷成绩的平均数为:则0.002×10×60+0.008×10×70+0.013×10×80+0.015×10×90+0.024×10×100+0.015×10×110+0.011×10×120+0.008×10×130+0.004×10×140=100.4,记这100份数学试卷成绩的中位数为x,则0.002×10+0.008×10+0.013×10+0.015×10+(x-95)×0.024=0.5,解得x=100,中位数为100.----------6分(Ⅱ)总分在[55,65]共有0.002×10×100=2(份),记为A,B,总分在[135,145]的试券共有0.004×10×100=4(份),记为a,b,c,d,则从上述6份试卷中随机抽取2份的抽取结果为:{A,B},{A,a},{A,b},{A,c},{A,d},{B,a},{B,b},{B,c},{B,d},{a,b},{a,c},{a,d},{b,c},{b,d},{c,d},共15个,相差超过10分的有8种,分别为:{A,a},{A,b},{A,c},{A,d},{B,a},{B,d},{B,c},{B,d},∴抽取的2份试卷总分相差超过10分的概率p=.----------12分20.【答案】(Ⅰ);(Ⅱ).【详解】(Ⅰ),,由正弦定理得,即,,,. ----------6分(Ⅱ),,,,, 即. ----------12分21.【答案】(1);(2)()【详解】(1)由得,因此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所以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时,,所以,所以函数的值域为. ----------6分(2)方程有实根,即有实根,构造函数,则,因为函数在R上单调递减,而在(0,1)上单调递增,所以复合函数是R上单调递减函数.所以在上最小值为,最大值为,即,所以当[]时,方程有实根. ----------12分22.【答案】(1) .(2) .(3)或;【详解】(1). ∴. ----------4分(2).令,则.∴.∵,由得,∴.①当,即时,在处.由,解得(舍去).②当,即时,,由得解得或(舍去).③当,即时,在处,由得.综上,或为所求. ----------12分精编文档11。
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其中第3、4、6、7、9、13、15题为多选题,其余为单选题)1.(4分)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离水面高为H,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A,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B,在直升机A和伤员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水平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设经t时间后,A、B之间的距离为l,且l=H ﹣t2,则在这段时间内关于伤员B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轨迹描述正确的是下图中的哪个图()A.B.C.D.2.(4分)如图所示,放在倾角θ=15°的斜面上物体A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B通过跨接于定滑轮的轻绳连接,在某一瞬间当A沿斜面向上的速度为v1时,轻绳与斜面的夹角α=30°,与水平面的夹角β=60°,此时B沿水平面的速度v2为()A.v1B.v1C.v1D.v13.(4分)如图所示,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定滑轮的组合装置用来提升重物M,长杆的一端放在地上通过铰链连接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滑轮正下方0点处,在杆的中点C处拴一细绳,通过两个滑轮后挂上重物M.C点与O点距离为L,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时针匀速转动,由竖直位置以角速度ω缓慢转至水平(转过了90°角),此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重物M做匀速直线运动B.重物M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重物M的最大速度是ωL D.重物M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4.(4分)已知某江水由西向东流,江宽为d,江水中各点水流速度大小与该点到较近岸边的距离成正比,v水=kx,k=,x是各点到近岸的距离.小船船头垂直江岸由南向北渡江,小船在静水中的划行速度为v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船渡江的轨迹为曲线B.小船到达离江岸边处,船渡江的速度为v0C.小船渡江时的轨迹为直线D.小船到达离南江岸处,船渡江的速度为v05.(4分)如图所示,AB为半圆环ACB的水平直径,C为环上的最低点,环半径为R.一个小球从A点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要使小球掉到环上时的竖直分速度最大,小球应该落在BC之间B.即使v0取值不同,小球掉到环上时的速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也相同C.若v0取值适当,可以使小球垂直撞击半圆环D.无论v0取何值,小球都不可能垂直撞击半圆环6.(4分)在高处以初速度v1水平抛出一个带刺飞镖,在离开抛出点水平距离l、2l处有A、B两个小气球以速度v2匀速上升,先后被飞标刺破(认为飞标质量很大,刺破气球后不会改变其平抛运动的轨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飞标刺破A气球时,飞标的速度大小为v A=B.飞标刺破A气球时,飞标的速度大小为v A=C.A B两个小气球未被刺破前的匀速上升过程中,高度差为+D.A B两个小气球未被刺破前的匀速上升过程中,高度差为7.(4分)质量为m的小球由轻绳a和b系于一轻质木架上的A点和C点,如图所示.当轻杆绕轴BC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绳a在竖直方向、绳b在水平方向.当小球运动在图示位置时.绳b被烧断的同时杆也停止转动,则()A.小球仍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B.在绳被烧断瞬间,a绳中张力突然增大C.若角速度ω较小,小球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摆动D.若角速度ω较大,小球可以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8.(4分)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细线相连的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A和B,它们与盘间的摩擦因数相同,当圆盘转动到两个物体刚好还未发生滑动时,烧断细线,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两物体沿切向方向滑动B.两物体均沿半径方向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C.两物体仍随圆盘一起做圆周运动,不发生滑动D.物体B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A发生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9.(4分)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的弹力为F,速度大小为v,其F﹣v2图象如乙图所示.则()A.小球的质量为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C.v2=c时,小球对杆的弹力方向向下D.v2=2b时,小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10.(4分)如图所示,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靠摩擦传动的轮A和B水平放置,两轮半径R A=2R B.当主动轮A匀速转动时,在A轮边缘上放置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在A轮边缘上.若将小木块放在B轮上,欲使木块相对B轮也静止,则木块距B轮转轴的最大距离为()A.B.C.D.R B11.(4分)现代观测表明,由于引力作用,恒星有“聚集”的特点,众多的恒星组成了不同层次的恒星系统,最简单的恒星系统是两颗互相绕转的双星,事实上,冥王星也是和另一星体构成双星,如图所示,这两颗行星m1、m2各以一定速率绕它们连线上某一中心O匀速转动,这样才不至于因万有引力作用而吸引在一起,现测出双星间的距离始终为L,且它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1与r2之比为3:2,则()A.它们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3B.它们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2C.它们的质量之比为3:2D.它们的周期之比为2:312.(4分)有一颗与同步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的人造卫星,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行.已知它的运行半径为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四分之一,地球自转周期为T0,则该卫星需要相隔多长时间才在同一城市的正上方再次出现()A.B.C.D.13.(4分)如图所示,a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为地球同步卫星.关于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对b、c两星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向心力,因此只有a受重力,b、c两星不受重力B.周期关系为T a=T c>T bC.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 a<v c<v bD.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 a>a b>a c14.(4分)在卫星轨道中,有两类比较特殊的轨道,一类是与赤道共面的赤道轨道,另一类是与赤道平面垂直并通过地球两极的极地轨道,还有与赤道平面成某一角度的其它轨道,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步卫星不可能处在极地轨道,极地轨道上卫星的周期不可能与同步卫星的周期相同B.同步卫星不可能处在极地轨道,极地轨道上卫星的周期可能与同步卫星的周期相同C.同步卫星可能处在其它轨道,其它轨道上卫星的周期不可能与同步卫星的周期相同D.同步卫星可能处在其它轨道,其它轨道上卫星的周期可能与同步卫星的周期相同15.(4分)同步卫星离地球球心距离为r,加速度为a1,运行速率为v1;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运行速率为v2,地球半径为R.则()A.=B.=C.=D.=二、填空题(共2题,每题6分)16.(6分)两质点在空间同一点处,同时被水平抛出,速度分别为v1=2.0m/s向左,和v2=8.0m/s 向右.则两个质点速度相互垂直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当两质点相对抛出点的位移相互垂直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g=10m/s2)17.(6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在小方格纸上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以后,又在轨迹上取出a、b、c、d四个点(轨迹已擦去)已知小方格纸的边长L=2.5cm.g取10m/s2.请你根据小方格纸上的信息,通过分析计算完成下面几个问题:(1)根据水平位移,求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2)从抛出点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是.三、简答题(共4题,共38分)18.(9分)如图所示,水平转盘上放有质量为m的物块,当物块到转轴的距离为r时,连接物块和转轴的绳刚好被拉直(绳中张力为零),物块与转盘间最大静摩擦力是其重力的k 倍,求:(1)转盘的角速度为ω1=时绳中的张力T1;(2)转盘的角速度为ω2=时绳中的张力T2.19.(9分)一次执行特殊任务的过程中,飞行员小明在距地面80m高的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某波音轻型飞机上依次抛出a、b、c三个物体,抛出的时间间隔为1s,抛出点a、b与b、c间距分别为45m和55m,三个物体分别落在水平地面上的A、B、C三处.求:(1)飞机飞行的加速度;(2)刚抛出b物体时飞机的速度大小;(3)b、c两物体落地点B、C间的距离.20.(10分)某行星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地球上的6h,在这行星上用弹簧秤测某物体的重量,在该行量赤道上称物重是两极时测得读数的90%,已知万有引力恒量G=6.67×10﹣11N•m2/kg2,若该行星能看做球体,则它的平均密度为多少?21.(10分)一水平放置的圆盘绕竖直固定轴转动,在圆盘上沿半径开有一条宽度为2mm 的均匀狭缝.将激光器与传感器上下对准,使二者间连线与转轴平行,分别置于圆盘的上下两侧,且可以同步地沿圆盘半径方向匀速移动,激光器连续向下发射激光束.在圆盘转动过程中,当狭缝经过激光器与传感器之间时,传感器接收到一个激光信号,并将其输入计算机,经处理后画出相应图线.图(a)为该装置示意图,图(b)为所接收的光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接收到的激光信号强度,图中△t1=1.0×10﹣3s,△t2=0.8×10﹣3s.(1)利用图(b)中的数据求1s时圆盘转动的角速度;(2)说明激光器和传感器沿半径移动的方向;(3)求图(b)中第三个激光信号的宽度△t3.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其中第3、4、6、7、9、13、15题为多选题,其余为单选题)1.(4分)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离水面高为H,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A,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B,在直升机A和伤员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水平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设经t时间后,A、B之间的距离为l,且l=H ﹣t2,则在这段时间内关于伤员B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轨迹描述正确的是下图中的哪个图()A.B.C.D.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分析:由l=H﹣t2可以得知B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情况是匀加速运动,可知表示拉力的线段要比重力的线段长,由飞机在水平方向匀速,可判断F的方向,由在竖直方向上式加速运动,可知轨迹应是向上偏转的.解答:解:根据l=H﹣t2,可知B在竖直方向上是匀加速上升的,悬索中拉力大于重力,即表示拉力F的线段要比表示重力G的线段长,飞机在水平方向匀速率运动,所以F、G并且都在竖直方向上;向上加速,运动轨迹应向上偏转,只有A符合,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关于伤员B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轨迹正确的是A.故选:A.点评:该题考查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同时考查了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尤其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的分析,会根据速度的大小变化判断轨迹的偏转方向.2.(4分)如图所示,放在倾角θ=15°的斜面上物体A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B通过跨接于定滑轮的轻绳连接,在某一瞬间当A沿斜面向上的速度为v1时,轻绳与斜面的夹角α=30°,与水平面的夹角β=60°,此时B沿水平面的速度v2为()A.v1B.v1C.v1D.v1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分析:绳子不可伸长,故A、B两个物体沿着绳子方向的分速度相等,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将A、B两个物体的速度沿着平行绳子和垂直绳子的方向正交分解,如图所示:绳子不可伸长,故A、B两个物体沿着绳子方向的分速度相等,故:v2cosβ=v1cosα解得:v 2===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绳端连接的问题中,各个物体平行绳子方向的分速度相等,基础题目.3.(4分)如图所示,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定滑轮的组合装置用来提升重物M,长杆的一端放在地上通过铰链连接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滑轮正下方0点处,在杆的中点C处拴一细绳,通过两个滑轮后挂上重物M.C点与O点距离为L,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时针匀速转动,由竖直位置以角速度ω缓慢转至水平(转过了90°角),此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重物M做匀速直线运动B.重物M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重物M的最大速度是ωL D.重物M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分析:C点的线速度为ωL,为一定值,将该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在沿绳子方向的速度等于重物的速度,根据C点速度与绳子沿线的夹角的变化,判断绳子方向分速度的变化,从而得出重物速度的变化.解答:解:设C点线速度方向与绳子沿线的夹角为θ(锐角),由题知C点的线速度为v C=ωL,该线速度在绳子方向上的分速度就为v绳=ωLcosθ.θ的变化规律是开始最大(90°)然后逐渐变小,所以,v绳=ωLcosθ逐渐变大,直至绳子和杆垂直,θ变为零度,绳子的速度变为最大,为ωL;然后,θ又逐渐增大,v绳=ωLcosθ逐渐变小,绳子的速度变慢.所以知重物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大速度为ωL.故C、D正确,A、B错误.故选:C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把C点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的方向,在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等于重物的速度.4.(4分)已知某江水由西向东流,江宽为d,江水中各点水流速度大小与该点到较近岸边的距离成正比,v水=kx,k=,x是各点到近岸的距离.小船船头垂直江岸由南向北渡江,小船在静水中的划行速度为v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船渡江的轨迹为曲线B.小船到达离江岸边处,船渡江的速度为v0C.小船渡江时的轨迹为直线D.小船到达离南江岸处,船渡江的速度为v0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分析:将小船的运动分解为垂直于河岸方向和沿河岸方向,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速度不变,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大,则水流速度随时间先均匀增大后均匀减小,从而确定运动的轨迹;根据运动的合成,可求出小船渡河的速度.解答:解:A、小船在沿河岸方向的速度随时间先均匀增大后均匀减小,因此水流方向存在加速度,其方向先沿着水流方向,后逆着水流方向,则小船渡河时的轨迹为曲线.故A 正确;C错误;B、小船到达离河岸处,水流速为v水=kd=2v0,则v==v0,故B正确;D、小船到达离河岸处,水流速为v水=kd=•=v0,则船的速度v=v0.故D错误.故选:A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大,根据河水中各点水流速大小与各点到较近河岸边的距离成正比,则水流速度随时间先均匀增大后均匀减小,从而根据运动的合成确定运动轨迹.注意本题的X的含义.5.(4分)如图所示,AB为半圆环ACB的水平直径,C为环上的最低点,环半径为R.一个小球从A点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要使小球掉到环上时的竖直分速度最大,小球应该落在BC之间B.即使v0取值不同,小球掉到环上时的速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也相同C.若v0取值适当,可以使小球垂直撞击半圆环D.无论v0取何值,小球都不可能垂直撞击半圆环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小球做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应用平抛运动规律分析答题.解答:解:A、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竖直方向上:v y2=2gh,v y=,由此可知,竖直分位移h越大,小球的竖直分速度越大,小球落在最低点C时的竖直分位移最大,此时的竖直分速度最大,故A错误;B、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不同,小球落在环上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不同,故B错误;C、假设小球与BC段垂直撞击,设此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知撞击点与圆心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连接抛出点与撞击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根据几何关系知,θ=2β.因为平抛运动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是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正切值的2倍,即tanα=2tanβ.与θ=2β相矛盾.则不可能与半圆弧垂直相撞,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道平抛运动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是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正切值的两倍.6.(4分)在高处以初速度v1水平抛出一个带刺飞镖,在离开抛出点水平距离l、2l处有A、B两个小气球以速度v2匀速上升,先后被飞标刺破(认为飞标质量很大,刺破气球后不会改变其平抛运动的轨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飞标刺破A气球时,飞标的速度大小为v A=B.飞标刺破A气球时,飞标的速度大小为v A=C.A B两个小气球未被刺破前的匀速上升过程中,高度差为+D.A B两个小气球未被刺破前的匀速上升过程中,高度差为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水平方向上位移求出飞标刺破A气球时已运动的时间,从而求出飞镖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飞标刺破A气球时,飞标的速度大小.两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高度差不变,根据气球和飞镖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求出高度差.解答:解:A、B、飞标刺破A气球时,设经历时间t,满足:v1t=l故:t=故飞镖的速度:v==,故A错误,B正确;C、D、飞镖从刺破A球到刺破B球的时间t′=t=,飞镖从刺破A球后气球B上升的高度:h1=v2t,飞镖下降的高度h2=两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高度差不变,所以h=h1+h2=.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道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7.(4分)质量为m的小球由轻绳a和b系于一轻质木架上的A点和C点,如图所示.当轻杆绕轴BC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绳a在竖直方向、绳b在水平方向.当小球运动在图示位置时.绳b被烧断的同时杆也停止转动,则()A.小球仍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B.在绳被烧断瞬间,a绳中张力突然增大C.若角速度ω较小,小球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摆动D.若角速度ω较大,小球可以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分析:绳b被烧断后,小球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摆动或圆周运动.绳b被烧断前,a绳中张力等于重力,在绳b被烧断瞬间,a绳中张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小球的向心力,而向心力竖直向上,绳a的张力将大于重力.若角速度ω较小,小球原来的速度较小,小球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摆动,若角速度ω较大,小球原来的速度较大,小球可能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解答:解:A、小球原来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绳b被烧断后,小球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摆动或圆周运动.故A错误.B、绳b被烧断前,小球在竖直方向没有位移,加速度为零,a绳中张力等于重力,在绳b被烧断瞬间,a绳中张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小球的向心力,而向心力竖直向上,绳a的张力将大于重力,即张力突然增大.故B正确.C、若角速度ω较小,小球原来的速度较小,小球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摆动.故C正确.D、若角速度ω较大,小球原来的速度较大,小球可能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本题中要注意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外界必须提供向心力.C、D两项还可根据机械能守恒与向心力知识求解小球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摆动或圆周运动角速度的范围.8.(4分)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细线相连的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A和B,它们与盘间的摩擦因数相同,当圆盘转动到两个物体刚好还未发生滑动时,烧断细线,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两物体沿切向方向滑动B.两物体均沿半径方向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C.两物体仍随圆盘一起做圆周运动,不发生滑动D.物体B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A发生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分析:对AB两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找出向心力的来源,即可判断烧断细线后AB的运动情况.解答:解:当圆盘转速加快到两物体刚要发生滑动时,A物体靠细线的拉力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烧断细线后,A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其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A要发生相对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但是B所需要的向心力小于B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B仍保持相对圆盘静止状态,故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向心力的来源,知道AB两物体是由摩擦力和绳子的拉力提供向心力,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9.(4分)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的弹力为F,速度大小为v,其F﹣v2图象如乙图所示.则()A.小球的质量为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C.v2=c时,小球对杆的弹力方向向下D.v2=2b时,小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考点:向心力.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的重力与杆的弹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图象、应用向心力公式、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答题.解答:解:A、由图象知,当v2=0时,F=a,故有:F=mg=a,由图象知,当v2=b时,F=0,杆对小球无弹力,此时重力提供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mg=,得:g=,当有a=时,得:m=,故A正确,B错误;C、由图象可知,当v2=c时,有:F<0,则杆对小球得作用力方向向下,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杆的弹力方向向上,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当v2=2b时,由,故有:F+mg=,得:F=mg,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的直接应用,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图象获取有效信息,难度适中.10.(4分)如图所示,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靠摩擦传动的轮A和B水平放置,两轮半径R A=2R B.当主动轮A匀速转动时,在A轮边缘上放置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在A轮边缘上.若将小木块放在B轮上,欲使木块相对B轮也静止,则木块距B轮转轴的最大距离为()A.B.C.D.R B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专题: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分析:A和B用相同材料制成的靠摩擦传动,边缘线速度相同,根据线速度角速度关系可得出角速度的关系,对于在A边缘的木块,最大静摩擦力恰为向心力,若将小木块放在B 轮上,欲使木块相对B轮也静止,也是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A和B用相同材料制成的靠摩擦传动,边缘线速度相同,则ωA R A=ωB R B而R A=2R B.。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5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完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零分)1.如图所示,一通电螺线管b放在闭合金属线圈a内,螺线管的中心轴线恰和线圈的一条直径MN重合。
要使线圈a中产生感应电流,可采用的方法有( )A. 使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发生变化B. 使螺线管绕垂直于线圈平面且过线圈圆心的轴转动C. 使线圈a以MN为轴转动D. 使线圈绕垂直于MN的直径转动【答案】D【解析】在A、B、C三种情况下,穿过线圈a的磁通量始终为零,因此不产生感应电流,ABC错误;当线圈绕垂直于MN的直径转动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会产生感应电流,D正确.2.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单匝线圈,线圈两端外接一电阻和一个交流电流表。
若线圈绕对称轴OO′匀速转动,从中性面开始计时,闭合电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瞬时值i=sin50πt(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t=0时,感应电流i为0,电流表示数为0B. 在t=0时,感应电流i为0,电流表示数为1AC. 在t=0时,感应电流i为0,电流表示数为 AD. 在t=0.01s时,感应电流i为A,电流表示数为 A【答案】B【解析】【详解】ABC、在t=0时,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为零,感应电流为零,由于电流表测量有效值,所以电流表的示数,故B正确,A、C错误;D、在t=0.01s时,线圈平面转动,线圈处于垂直中性面位置,感应电流最大为,电流表的示数,,故D错误;故选B。
3.一个边长为6cm的正方形金属线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电阻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解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所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出线框中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然后根据电流热效应可以求出感应电流的有效值;在求电压时注意所给图象的斜率物理意义.【详解】由图可知,磁场是周期性变化的,因此产生电压也是周期性变化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秒产生电压为:秒产生电压为:由图可知,磁场的变化周期为5s,所以产生的感应电流周期也为5s,前3s电流为:,后2s电流为:设电流的有效值为I,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在一个周期内,有:,其中,,,所以解得:,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是关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交流电有效值的综合题要正确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定律,尤其是理解的含义,平时加强规律的综合应用.4.如图所示,L1和L2是电网输电线,甲是电压互感器,变压比为1000∶1;乙是电流互感器,变流比为100∶1;并且知道电压表示数为220V,电流表示数为10A.则输电线的输送功率为 ( )A. 2.2×102 WB. 2.2×103 WC. 2.2×104 WD. 2.2×108 W【答案】D【解析】【详解】已知电压互感器,变压比为1000∶1,电压表示数为220V,故传输电压为:;已知电流互感器,变流比为100∶1,电流表示数为10A,故传输电流为:;故电功率为:,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题高一物理答题要求: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
第Ⅰ卷一、选择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6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完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零分)1.在下列情况中,汽车对凸形桥顶部的压力最小的是 ( )A.以较小的速度驶过半径较小的桥 B.以较小的速度驶过半径较大的桥C.以较大的速度驶过半径较小的桥 D.以较大的速度驶过半径较大的桥2.如图所示,三个小球A、B、C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左水平抛出,小球A落到D点,DE=EF=FG,不计空气阻力,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则关于三小球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B、C两球落在D点左侧B.B球落在E点,C球落在F点C.三小球离地面的高度AE∶BF∶CG=1∶3∶5D.三小球离地面的高度AE∶BF∶CG=1∶4∶93.如图为学员驾驶汽车在水平面上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俯视示意图。
已知质量为60 kg的学员在A点位置,A点转弯半径为5.0 m;质量为70 kg的教练员在B点位置, B点转弯半径为4.0 m,学员和教练员(均可视为质点) ( )A.运动角速度大小之比为4∶5B .运动线速度大小之比为4∶5C .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5D .受到的合力大小之比为15∶144.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为水平放置的长木柱的截面,一根细线一端系在A 点,另一端连接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细线长为L .开始时细线水平拉直,由静止释放小球,要使小球刚好能垂直打在CD 侧面上,正方形的边长d 的大小为 ( )A . 13LB . 25LC . 38LD .49L5.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 和B 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球的角速度等于B 球的角速度 B .A 球的线速度大于B 球的线速度C .A 球的运动周期小于B 球的运动周期D .A 球对筒壁的压力大于B 球对筒壁的压力6.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
双星的运动是产生引力波的来源之一,假设宇宙中有一双星系统由a 、b 两颗星体组成,这两颗星绕它们连线的某一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a 星的周期为T ,a 、b 两颗星的距离为L ,a 、b 两颗星的轨道半径之差为Δr(a 星的轨道半径大于b 星),则 ( )A .b 星的周期为L -Δr L +Δr TB .a 星的线速度大小为L +Δr TC .a 、b 两颗星的半径之比为L L -Δr D .a 、b 两颗星的质量之比为L +ΔrL -Δr7.如图所示,P 、Q 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一段内壁光滑的抛物线弯管两端,P 、Q 间的水平距离为d .直径略小于弯管内径的小球以速度v 0从P 端水平射入弯管,从Q 端射出,在穿过弯管的整个过程中小球与弯管无挤压。
若小球从静止开始由P 端滑入弯管,穿过弯管后恰好以速度v 0从Q 端射出。
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v 0=gd2B .v 0=gdC .v 0=2gdD .v 0=4gd8.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A ,若将小球A 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 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 .若将小球A 换为质量为3m 的小球B ,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小球B 下降h 时的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 ( ) A .gh2B .ghC .4gh3D .2gh 9.如图所示,某段滑雪雪道倾角为30°,总质量为m(包括雪具在内)的滑雪运动员从距底端高为h 处的雪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为13g .在他从上向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B .运动员获得的动能为13mghC .运动员克服摩擦力做功为23mghD .下滑过程中系统减少的机械能为13mgh10.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放一直角杆MON ,OM 水平,ON 竖直且光滑,用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的两小球A 和B 分别套在OM 和ON 杆上,B 球的质量为2 kg ,在作用于A球的水平力F的作用下A、B均处于静止状态,此时OA=0.3 m,OB =0.4 m,改变水平力F的大小,使A球向右加速运动,已知A球向右运动0.1 m 时速度大小为3 m/s,则在此过程中绳的拉力对B球所做的功为(取g=10 m/s2) ( )A.11 J B.16 JC.18 J D.9 J11.如图所示,在高为H的桌面上以速度v水平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当物体落到距地面高为h处的A点,不计空气阻力,以地面为零势能面,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在A点机械能为12mv2+mghB.物体在A点机械能为12mv2+mgHC.物体在A点动能为12mv2+mghD.物体在A点动能为mg(H-h)+12 mv212.如图所示,轻弹簧竖立在地面上,正上方有一钢球,从A处自由下落,落到B处时开始与弹簧接触,此时向下压缩弹簧,小球运动到C处时,弹簧对小球的弹力与小球的重力平衡.小球运动到D处时,到达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以下描述正确的有 ( )A.小球由A向B运动的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小球的机械能减少B.小球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小球的机械能减少C.小球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小球的动能增加D.小球由C向D运动的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小球的机械能减少13.航天器关闭动力系统后沿如图所示的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A、B分别是轨道上的近地点和远地点,A位于地球表面附近.若航天器所受阻力不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航天器运动到A点时的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B.航天器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负功C.航天器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D.航天器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14.“水流星”是一种常见的杂技项目,该运动可以简化为细绳一端系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模型,如图所示,已知绳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小球运动到最低点Q时,处于失重状态越大,则在P、Q两点绳对小球的拉力差越B.小球初速度v大C.当v>6gL时,小球一定能通过最高点P<gL时,细绳始终处于绷紧状态D.当v15.2015年5月23日天文爱好者迎来了“土星冲日”的美丽天象,24年来土星地平高度最低。
“土星冲日”是指土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该天象每378天发生一次,土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相同,公转轨迹都近似为圆,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和半径及引力常量均已知,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 ( )A.地球质量B.太阳密度C.土星公转周期D.土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速度之比16.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某一初速度运动,运动过程中保持恒定的牵引功率,其加速度a和速度的倒数1v图象如图所示。
若已知汽车的质量,则根据图象所给的信息,能求出的物理量是 ( )A.汽车的功率B.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C.汽车所受到的阻力D.汽车运动到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第Ⅱ卷二、填空题(共2个小题,共16分。
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17.(8分)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中小车是在1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
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________(填测量工具)和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掉摩擦阻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 )A.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B.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18.(8分)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m 1、m 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m 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 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1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
已知m 1=50g ,m 2=150g ,g 取9.8m/s 2,所有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1)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 5=________ m/s ;(2)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 k =______J ,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 p =________ J ;(3)若某同学作出的v 22-h 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求得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m/s 2.三、计算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9.(10分)如图所示,一小球沿光滑曲面上滑,经过B 位置时它的动能为E kB ,重力势能为E pB ,机械能为E B ;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运动到另一位置A ,这时它的动能为EkA ,重力势能为E pA ,机械能为E A .运用所学知识推导小球由B 运动到A 的过程机械能守恒,即E A =E B .20.(12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 =2 kg 的长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某时刻一质量M=1 kg的小铁块以水平向左v=9 m/s的速度从木板的右端滑上木板。
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木板足够长。
求:(1)铁块相对木板滑动时木板的加速度的大小;(2)铁块与木板摩擦所产生的热量Q和木板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总路程x.21.(14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游戏装置,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选手在A点用一弹射装置可将小滑块以水平速度弹射出去,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到B 点后,进入半径R=0.3 m的光滑竖直圆形轨道,运行一周后自B点向C点运动,C点右侧有一陷阱,C、D两点的竖直高度差h=0.2 m,水平距离s=0.6 m,水平轨道AB长为L1=1 m,BC长为L2=2.6 m,小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g=10 m/s2.(1)若小滑块恰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求小滑块在A点被弹出时的速度大小;(2)若游戏规则为小滑块沿着圆形轨道运行一周后只要不掉进陷阱即为选手获胜,求获胜选手在A点将小滑块弹射出的速度大小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