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舞记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6
观舞记读后感读完《观舞记》,我的心就像被春风轻轻拂过,泛起了层层涟漪。
文章中那灵动的舞姿仿佛就在我眼前跳跃,让我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舞者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那绚丽的舞台之下,亲眼目睹着这一场视觉的盛宴。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次观舞经历。
那是在一个小镇的节日庆典上,临时搭建的舞台虽然简陋,但当音乐响起,舞者登场的那一刻,所有的简陋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那是一群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姑娘们,她们的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仿佛阳光都被她们的笑容感染,变得更加灿烂。
音乐是欢快的,节奏鲜明,像鼓点一样敲在人的心上。
领舞的姑娘一出场,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她的眼神灵动而深邃,仿佛藏着星辰大海。
她的手臂轻轻扬起,那纤细的手指像是在空气中弹奏着无形的琴弦,每一个动作都那么流畅自然,却又充满了力量。
她的腰肢扭动着,如同风中摇曳的花朵,柔美却不失坚韧。
她的脚步轻盈,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云朵上,却又稳稳当当。
当她旋转起来的时候,裙摆像盛开的花朵一样绽放,那绚丽的色彩让人眼花缭乱。
她的头发随着她的动作飞舞,像是黑色的绸缎在空中飘动。
其他的姑娘们也毫不逊色,她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彼此之间的配合默契得让人惊叹。
她们时而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时而分散开来各自展现着独特的舞姿。
她们的笑容始终挂在脸上,那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对舞蹈的热爱。
在那一刻,我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没有嘈杂的人群,没有喧闹的市场,只有那舞台上的舞者和她们动人的舞蹈。
我仿佛能感受到她们的心跳,能听到她们的呼吸,能理解她们通过舞蹈所表达的情感。
那是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坚守。
她们用舞蹈讲述着故事,每一个动作都是一个章节,每一个表情都是一句深情的诉说。
当舞蹈结束的时候,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我也拼命地鼓掌,手都拍红了也浑然不觉。
姑娘们在掌声中谢幕,她们的脸上挂着汗珠,但那笑容却更加灿烂。
从那以后,每当我想起那次观舞的经历,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暖流。
观舞记读后感读完《观舞记》,我的内心仿佛被一场绚丽多彩的舞蹈盛宴所填满,那优美的舞姿、灵动的旋律以及舞者们全身心投入的热情,都让我深深陶醉其中。
文章中对舞蹈的描写细腻入微,让我感觉自己仿佛就坐在台下,亲眼目睹着这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
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舞者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使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舞蹈所传达的情感和故事。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观看过的一场舞蹈演出。
那是在一个小镇的文化节上,原本我只是抱着随便逛逛的心态去凑凑热闹,没想到却收获了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那天的天气还算不错,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
文化节的现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我穿梭在各种摊位之间,品尝着特色小吃,欣赏着手工艺品。
就在我不经意间路过一个临时搭建的舞台时,一阵悠扬的音乐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停下脚步,向舞台望去。
只见一群身着鲜艳服装的舞者正准备登场。
音乐响起,舞者们轻盈地跃上舞台,那一刻,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们身上。
领舞的是一位年轻的姑娘,她的眼神中透着坚定和自信。
她的每一个动作都那么流畅,那么优美,就像是一只在空中自由翱翔的鸟儿。
她的手臂伸展时,仿佛能够触摸到天空;她的腰肢扭动时,犹如微风中轻轻摇曳的花朵。
她的笑容灿烂而迷人,让人忍不住跟着她一起开心起来。
在她身后的舞者们也毫不逊色,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
有时他们会整齐划一地做出同一个动作,那种气势让人震撼;有时又会各自展现出独特的姿态,相互呼应,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其中有一个段落,舞者们两两相对,双手交握,然后慢慢旋转。
他们的脚步轻盈而有节奏,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
我看到他们的眼神交汇在一起,充满了深情和温柔,那一刻,我真的被他们的表演所打动,感觉自己的心也跟着他们的舞蹈一起起伏。
还有一个瞬间,所有的舞者突然散开,然后又迅速聚拢,形成一个紧密的圆圈。
他们的动作快速而有力,像是在表达团结和力量。
紧接着,他们又一个接一个地跳跃起来,在空中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弧线,那场面真是太壮观了!舞蹈进行到高潮部分,音乐变得更加激昂,舞者们的动作也更加热烈。
《观舞记》教案优秀10篇语文教案《观舞记》篇一教学目标:1、提高欣赏舞蹈艺术的兴趣和素养。
2、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舞蹈内容的方法。
3、熟读课文,感受并学习文章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艺术的方法。
2、学会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去描写。
教具:电教器材学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印度舞蹈吗?如果看过,能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吗?(学生发言)如果没有,今天我们就随冰心一起去观看卡拉玛姐妹的同台演出,顺便听听冰心观看后的感受。
(如有条件,此环节可利用多媒体放映印度舞蹈,展示美丽、华贵的印度服饰;活力四射的印度舞蹈;神奇、绮丽的印度风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二、初读,整体感知:1、在第一遍阅读时,可采用默读的方法来通读全文,注意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请你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是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
)2、本文是怎样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描绘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呢?再次阅读文章。
在这次阅读时,稍稍放慢速度,拿起笔来,边读边动笔做些圈点勾画:这篇文章的文字非常优美,也有一些生字词,请同学们参考注释自读全文,读的时候用直线勾画出不懂的词句,可以查找字典、词典;用波浪线勾画出你认为用的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3、指名读、齐读下列词语:清扬咿哑静穆端凝颦蹙粲然嗔视变幻多姿本色当行离合悲欢低回婉转叱咤风云浑身解数高视阔步尽态极妍息息相通三、研读课文:1、本文描写了印度舞蹈的美,文中哪些语句或语段表现了舞蹈的美?——第2—6小节——第一叁—18小节。
——体会这些语段从服饰、姿态、神情、动作等多方面来表现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
2、能否引用文中语句,并加上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舞蹈?或说说印度舞蹈主要表现些什么内容?——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可以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也可以表现自然和其他,一般用音乐伴奏。
观舞记原文观舞记是一部传统戏曲剧目,以舞蹈和音乐为主要表现形式,讲述了中国古代宫廷中的舞蹈文化和礼仪。
此剧融合了中国古代的音乐、舞蹈和剧场艺术,展现了古代宫廷文化的风采与魅力。
今天我们将带您一起欣赏观舞记的原文,感受其中的韵味与美妙。
《观舞记》始于唐代,最早的版本已经无法考证。
据史书记载,当时的皇帝非常喜爱舞蹈,宫廷中经常举行各类舞蹈表演,而《观舞记》则是其中最为经典的一部作品。
这一剧目受到了北方少数民族舞蹈的影响,以及中国古代礼仪舞蹈的传统,呈现了一种独特而精巧的艺术形式。
在剧目的开场,我们可以看到一群身着华丽服饰的宫廷舞者们整齐地排列在舞台上。
他们的舞姿优美婉约,手势曼妙,身体灵动。
他们的动作流畅而有节奏感,步伐舒展而有力量。
伴随着庄严和谐的音乐,这些舞者们像是化身为精灵,带领观众跨越时空,进入古代宫廷的盛景。
舞蹈在中国古代宫廷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观舞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了宫廷文化和礼仪的一部分。
观舞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更是一种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在观舞表演中,舞者们通过舞蹈和动作来传达情感,并与观众建立起心灵的共鸣。
《观舞记》中的舞蹈形式多样,有独舞、对舞、群舞等等。
每一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六宫粉黛图》这一场景。
这一场景中,舞者们身穿绚丽的衣饰,跳跃、旋转、翩翩起舞,展现出女性柔美的一面。
这一场景不仅仅是舞技的展示,更是对女性美的讴歌。
观舞记中的伴奏音乐也是一大亮点。
音乐的旋律悠扬婉转,与舞蹈的动作相得益彰,为观众创造了一种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音乐和舞蹈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魅力和韵味的艺术之境。
观舞记作为传统戏曲剧目,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和表演形式,更是对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通过这一剧目,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代宫廷的华丽和庄重。
舞蹈的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宫廷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吸引着现代观众的目光。
观舞记的原文早已流传至今,尽管我们无法亲眼目睹古代宫廷的舞蹈盛景,但通过阅读原文,我们可以感受到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9《观舞记》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详细讲述卡拉玛姐妹的舞姿、舞技以及作者对舞蹈的感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2. 领悟作者通过观察舞蹈所传达出的美好情感,培养审美情趣;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动描绘,感受舞蹈的美;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短语,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印度舞蹈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舞蹈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圈出生词、短语,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a) 解读生词、短语,讲解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b) 分析课文描绘的舞蹈特点,引导学生感受舞蹈的美;c) 举例讲解作者观察舞蹈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道阅读理解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照课文,描述一段自己观看过的舞蹈,提高表达能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语和句式,写一段关于你所喜爱的舞蹈的短文。
答案:例文:我最喜欢的舞蹈是芭蕾舞。
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是一种古典舞蹈。
它以优雅的动作、高难度的技巧和唯美的表现力吸引着我。
每次观看芭蕾舞表演,我都会被舞者们的优美姿态所陶醉,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2. 课后阅读:推荐阅读《红楼梦》中的舞蹈描写,进一步了解古典文学中的舞蹈艺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看舞蹈视频、讲解课文、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生词、短语,了解了印度舞蹈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仍有待加强。
观舞记读后感《观舞记》是一部以观舞为主题的读物,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向读者展现了舞蹈的美丽与魅力。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被舞蹈所吸引,同时也对作者的思考和感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在《观舞记》中,作者对舞蹈的描述是那样的生动和细腻,他用文字描绘出了舞者们的优美舞姿,以及他们在舞台上所展现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通过作者的叙述,我仿佛能够看到舞者们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感受到他们身姿的优美和舞蹈所传达的情感。
这让我对舞蹈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使我对舞蹈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除了对舞蹈本身的描述,作者还在书中倾诉了自己对舞蹈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他认为舞蹈是一种表达情感和展现美的方式,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在作者的笔下,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情感宣泄的方式。
这让我对舞蹈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使我对舞蹈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
在读完《观舞记》之后,我对舞蹈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我明白了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舞蹈,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展现自己的美丽,这让我对舞蹈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关注舞蹈,去欣赏更多的舞蹈作品,去感受舞蹈所传达的情感和内涵。
我也希望有机会能够学习一些舞蹈的知识和技巧,让自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舞蹈。
通过舞蹈,我相信我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展现自己的美丽,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生活。
感谢《观舞记》,让我对舞蹈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对舞蹈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
冰心《观舞记》原文阅读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舞蹈艺术。
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咿哑之外,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但是,朋友,难道我就能忍住满心的欢喜和激动,不向你吐出我心中的“咿哑”?我不敢冒充研究印度舞蹈的学者,来阐述印度舞蹈的历史和派别,来说明她们所表演的婆罗多舞是印度舞蹈的正宗。
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意努力说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朋友,在一个难忘的夜晚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
真是光艳地一闪!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抬起头来,她亮出她的秀丽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她端凝地站立着。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观舞记》原文及赏析《观舞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由南朝梁代文学家梁元帝撰写而成。
本文旨在分析《观舞记》的原文及其赏析。
一、文本分析《观舞记》共有十二章,每章均以梁元帝自己的亲身经验为主线,讲述他所见所聞。
文中描写的场景十分细腻,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描写,体现出各种舞蹈形式的特点。
同时作者还相当注意舞蹈的规模和表演者的状态,准确地地描绘了公演中演员的各个细节和动作方面的技巧性。
笔者认为,《观舞记》的立意深刻,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首先,《观舞记》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反映出古代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视舞蹈形式的情感表达;其次,《观舞记》强调了艺术的宗教性质,认为舞蹈可以帮助人们超越个人意识,接近社会共同意识;最后,《观舞记》倡导了舞蹈与自然的统一,认为舞蹈需要融入自然景色和气氛中,从而使得舞者与观众能够深入感受世界的美妙之处。
二、文本赏析1. 节奏感强舞蹈的魅力在于其动感和节奏,而《观舞记》则准确地描绘了不同舞蹈形式的节奏感。
在文中,梁元帝用“欢乐”、“悲哀”等词语来刻画舞蹈的不同节奏感,娓娓道来,让人心旷神怡。
2. 形象鲜明《观舞记》的描写,充满了各种颜色和形象的运用。
作者不只是简单地描述了舞台上的演出,而是使用丰富的视觉形象和厚实的文化底蕴,把每一个舞者的特征都描绘得非常鲜明。
3. 情感深刻《观舞记》以民族舞蹈为研究对象,从而准确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视舞蹈形式的情感表达。
每一种舞蹈都充满了独特的情感和思想,让读者感受到中国古代舞蹈中独特的艺术魅力。
4. 人性体现在《观舞记》中,作者不但对舞蹈本身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而且还通过舞蹈反映出了人类的各种情感、思想和意识。
这种深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是《观舞记》独特的魅力所在。
总之,《观舞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一部重要的历史名著,其中蕴含了中国古代舞蹈的文化精髓,不仅描绘了古代舞蹈的风景和形式,还深刻地揭示了舞蹈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语文《观舞记》教案语文《观舞记》教案1《观舞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以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为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4.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欣赏优美生动的对舞蹈艺术的语言描写。
2、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主要教学策略: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能力及审美活动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采取以下策略:创设特定情境,引发兴趣,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与文本作最直接的情感交流;逐步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最富表现力的语言,从感知层深入到体会层,不仅领略外在美,而且把握其中的意蕴,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及文化修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美的起航(多媒体展示活力四射的印度舞蹈。
)同学们,印度舞蹈艺术源远流长,可谓文艺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华彩的服饰,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传达出神奇绚丽的民族风情,给人以审美愉悦。
今天,我们将在冰心生花妙笔的引领下,去开启一段奇妙的寻美之旅二、初读课文,美的`发现1、运用自己喜爱的朗读方式,自主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之后,让学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朗读后谈初读体会,各抒己见,教师不要作硬性评定。
)3、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一次观赏印度舞蹈的感受,作者认为姐妹俩的舞蹈有一种飞动的美三、精读课文,美的探寻1、探寻舞蹈美课文中作者说到: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意努力说出我心中所感受到的飞动的美!作者认为卡拉玛姐妹的表演是一种飞动的美,同学们,我们也是欣赏者,我们虽不能亲眼目睹她们姐妹俩的表演,但是印度舞蹈的美已尽在作者的笔下了,请仔细研读文中有关卡拉玛姐妹表演的语段,请同学们用印度舞蹈真美!美在她们的这一句式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观舞之美求舞之源探舞之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观舞记》教学实录【课堂实录】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上课,同学们好。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同学们在天府之国一起交流学习。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冰心先生的散文《观舞记》。
这篇文章的副标题是什么,大家一起说。
生(全体):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师:通过副标题,我们知道,作者观赏的是印度舞蹈。
这篇文章写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中印两国人民的关系正处于“蜜月”时期,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卡拉玛姐妹来北京表演,在目睹了她们的精彩表演之后,冰心先生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观舞记》。
(板书课题和作者)师:同学们以前看过印度舞蹈表演吗?(生有的说没有,有的说有。
)师:咱们现在就通过大屏幕一起来欣赏一段印度舞蹈。
(放视频)师:(视频完毕)欣赏了这段舞蹈,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生1:印度人的舞蹈是很热烈的,但热烈中有透露着一种柔美。
师:请坐,谁还来说说。
生2:十分的优美。
生3:我体会到一种阳刚之气,跳的十分有气势,脸上的表情也很丰富。
二、朗读感知,观舞之美。
师:你们都说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那么冰心先生,在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后,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她又会用怎样的文字来描述这舞蹈呢?现在请同学们用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比如说,默读、速读、散读,读的时候,老师希望同学们做个有心人。
怎么个有心法呢?请看大屏幕:(PPT)要求:1、找出文章关于舞蹈描写的语段。
2、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留给作者的最深刻的感受。
(学生自由读课文)师: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1:我认为是第十六自然段。
生2:还有十七自然段。
生3:还有十八自然段。
师:还有吗?(学生没有再举手的了)师: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谁来说说。
生:“飞动的美。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生1:第六自然段的“惊人”。
生2:我认为是第十一自然段得“难忘”。
生3:我认为是第十六自然段的“离合悲欢”。
师:感谢你们的回答,这段舞蹈表演的是人世间的离合悲欢,是惊人的舞蹈艺术,让我们难忘,这所有的一切都因为这舞蹈具有一种飞动的美。
师:大家同意老师的这种归纳吗?生:同意。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看作者是用了怎样的语言来表现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的“飞动的美”。
(生合作交流)生:十八自然段的“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师:你说说这段文字哪里写的好?生:我觉得,“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写出了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轻柔之美,“小鹿的疾走惊跃”表现了她们舞蹈的速度之美,“孔雀的高视阔步”体现了高贵的气质之美。
师:你能不能用声音把这些舞蹈的美展示出来?(生读该部分文字)师:你的语音很标准,但是感情稍显逊色。
读“莲花的花开瓣颤”我们可以用很轻缓的语气,读“小鹿的疾走惊跃”应该读的稍快些,突出小鹿的灵动之美,“孔雀的高视阔步”读的时候可以故意延长“高”和“阔”,突出孔雀的骄傲姿态,高贵的气质。
现在请你再来一遍。
(生再读,台下掌声起)师:还有哪些文字体现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生:请同学们看十七自然段,“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
”我觉得从这句话当中,可以看出她们当时的舞蹈十分的有气势。
师:哦,你说的是有她们的舞蹈有气势。
老师纠正你回答中的一个错字,“嗔”应该读chēn。
同学们,既然她找到了第十七自然段,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一段。
(PPT显示该段文字)。
师: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一个词语来表达她和舞者之间的共通,谁知道是哪个词语?生:“共鸣”。
师:你找的很准确。
那你能说说共鸣是什么意思吗?生:“共鸣”在文中是指有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自己也具备这种相同的情绪。
师:作者与舞蹈家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共鸣呢?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这段文字。
(生齐读这段文字)师:同学们读的很整齐,而且声音也很响亮。
同学们能感受到作者与舞蹈家产生的共鸣吗?就这段文字而言,你喜欢那些句子,这些句子表现了舞蹈的一种什么状态?谁来说说?生:我喜欢作者运用的一组排比句,作者用排比的手法既写了无限的哀愁,又写了无边的喜乐,然后又写到了娇羞、叱咤风云的盛怒,这些都说明了卡拉玛舞蹈时候的神态的灵活多变,和舞姿的优美。
师:你说的真好。
你从作者的文字中,感受到了舞蹈的美。
这就告诉我们,在观赏舞蹈的时候,不仅要认真的看,还要用心去体会舞蹈所具有的美。
师:现在请用你的声音,把当时舞蹈者的神态多变和舞姿的优美表现一下可以?(生读六个“忽而”的句子。
)师:你读得很流畅,但是感情还稍显欠缺。
比如读“无限的哀愁”和“无边的喜乐”,我们的语调是不一样的,“无限的哀愁”时语调应该低沉一些,语速稍慢,而“无边的喜乐”的时候,语速应该稍快,语调也应当上扬些,把人物内心的感觉读出来,下面的“娇羞”和“盛怒”也应该在感情上体现的分明些,现在,请你再来一遍好吗?(生再读。
)师:这次的朗读有明显的进步,感情把握的很准确。
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也想读读这段文字,来感受一下卡拉玛舞蹈的变换多姿。
(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读完,全场掌声起)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
就这段文字,还有谁想发表看法?生:有一处我不理解,就是“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作为一个演员,要时刻把观众放在第一位,可是卡拉玛把观众都忘记了,还把自己也忘记了,这该怎样解释啊?师: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谁能来帮助这位同学解决这个问题呢?生:我觉得“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忘记,而是说明卡拉玛跳舞的时候非常的投入,是用心在跳舞,而不是简单的肢体动作的展示,只有心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忘我的境界,她是用心灵在舞蹈的。
师:我提议,为你的精彩回答掌声感谢。
(掌声起)师:还有谁想说?生:请大家看第18自然段,我找的是作者引用的白居易的两句诗。
从这两句诗,我感受到了舞蹈者的舞姿和服饰都很优美,她的动作很轻柔,像蛇一样的轻轻的蠕动着。
师:哦,你说的太好了。
冰心先生也认为卡拉玛的舞蹈最精彩的是“蛇舞”。
现在请一个同学把关于“蛇舞”的描写读出来。
(一生读)师:你读的语音很标准,也非常的流畅,但是老师从你的朗读中却没有感受到蛇舞的柔美。
作者在这部分描写中用的最多的是动词,我们一起找找看。
生:“轻摇”、“微颤”、“蠕动”、“传”。
师:找的很准确。
同学们,这些动作的幅度怎样的?生:很轻柔的。
师: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就应该用一种很轻缓的语气来读,语速也不能太快,尽量读出蛇的那种轻柔缓慢的感觉。
请你再来读一次?(该生再读)师:这次的朗读有蛇的感觉了。
刚才我们看的是第18段,那么在这一段中,你还有什么问题吗?生:我发现作者在写的时候,前后矛盾了,刚开始是作者一个人在观赏舞蹈,是我怎么怎么样的,后来却变成了我们,这在称呼上是不一致的。
师:你的发现很独特。
前面都是“我”,后来突然变成了“我们”。
那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生:我不知道我的想法对不对。
师:说出来,我们共同交流。
生:我觉得是,一开始作者是很冷静的在欣赏舞蹈,随着舞蹈的变幻多姿的美的展示,作者的心不再平静,也随着舞蹈家一样激荡起来,把自己的内心和其他观众的心融合在一起了。
三、合作探究,求舞之源。
师:你说的很好。
如你所说,当时作者的心已经融入到了这奇妙的舞蹈之中,她和表演者、观赏者、读者都已经深深的融汇在一起了。
如此美妙的舞蹈艺术,冰心先生在目睹了这表演,感受到了这舞蹈的飞动之美的时候,先生的内心是无比的兴奋无比的激动的,她最想的就是把这种感受传递给大家,于是她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那她是怎么说的呢?生:“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师:这是我们文章的第一自然段。
现在,我们一起读这一段。
(学生齐读)师:同学们看,这一段最后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生:问号。
师:作者用了问号,是不是冰心不知道怎样来形容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生:不是的。
师:说说你的理解。
生:作者看似很为难,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这精彩的表演,实际上是从侧面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艺的精湛,同时也奠定了赞美的感情基调。
师:那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生:饱含深情的、惊叹的、赞美的语气语调。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把这一段读出来,要求读出赞美的语气来。
(生饱含深情的齐读)师:这舞蹈真的太美了,作者用了怎样的字眼来形容的呢?生:作者想象着自己具有不同的身份,来描述这舞蹈的美。
师:作者想象了自己具有哪些身份?生: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诗人、画家、作曲家、雕刻家。
师:作者为什么把自己想象成这样的人?生:为了表现舞蹈的美。
把自己想成诗人,是说舞蹈具有诗歌的意境,把自己想成画家,是说舞蹈具有图画般的色彩,把自己想成作曲家,是说舞蹈具有音乐般的旋律,把自己想成雕刻家,是说舞蹈具有玉石般的活泼灵动。
师:这舞蹈真的够美的。
然而作者却说,“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舞蹈艺术”,这舞蹈是惊人的。
你们觉得作者的文字是贫乏的吗?生:我认为作者的文字是不贫乏的,因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很多的排比和比喻的修辞,使得文章的语言很有气势,而且也非常的生动形象。
师:从你的回答中,我们知道先生的文字不贫乏。
那作者却说自己的文字贫乏,这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品质啊?生:谦虚,这是作者的自谦之辞,以此来反衬卡拉玛姐妹舞蹈艺术的高超。
师:通过以上的交流分析,我们知道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是如此的惊人、如此的优美,那么,她们的舞蹈为什么会具有这飞动的美,为什么会成为惊人的舞蹈艺术?请同学们一起来看文章的第19、20两个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帮老师推荐一个我们班读书最好的同学。
(点名读这两段)师:读的果然非常好。
那么同学们,你找出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所以如此惊人如此优美的原因了吗?生: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她们具有高超的舞蹈艺术,第二是印度人民对她们的供养。
师:还没有不同的意见?生:我觉得她们不是在用自己的身体跳舞,而是用自己的心灵在舞蹈,这是心灵之舞,而且她们的舞蹈带有印度的民族特色,她们的舞蹈是根植于印度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的,没有印度的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熏陶,就不会有她们的美妙的舞姿。
师:综合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她们的舞蹈之所以如此的惊人如此的优美,首先有她们自己的高超的舞蹈技艺,她们不仅仅是用自己的身体才舞蹈,还是用自己的心灵在跳舞,更主要的是她们有自己民族的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熏陶,她们从中汲取了非常充足的养分,所以她们的舞蹈如此的美。
四、质疑升华,探舞之魂。
师:同学们,交流至此,我们感受到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的美。
那么同学们,冰心先生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表现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的美和自己的赞美之情吗?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最后两个段落,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讨论交流):生:我觉得还表达了自己对印度舞蹈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和对印度文化的热爱。
师:你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什么呢?能不能从文中找出依据来?(生摇头)师:还没有,请坐,再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