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舞记》1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18
《观舞记》人教版教案及原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观舞记》,主要内容包括:课文《观舞记》的阅读与理解,分析作品描绘舞蹈的艺术特色,感受作者对舞蹈的热爱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舞蹈艺术的美。
2. 培养学生欣赏舞蹈、体会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分析文章中描绘舞蹈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对舞蹈的热爱。
重点:把握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挂图、舞蹈视频。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舞蹈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舞蹈艺术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标记不懂的问题。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课文的结构、内容、主题等。
4.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要语句、段落,分析描绘舞蹈的艺术特色。
5.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一段描绘舞蹈的文字,教师点评并指导。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舞蹈的认识和感悟,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观舞记》2. 主要内容:a. 舞蹈艺术的美b. 描绘舞蹈的艺术特色c. 作者对舞蹈的热爱与见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我眼中的舞蹈”为主题,写一篇短文,不少于300字。
2. 答案:学生需在作业中体现出对舞蹈艺术的欣赏、感悟,以及自己的独特见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观看舞蹈表演,深入了解舞蹈艺术,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同时,推荐阅读其他关于舞蹈的文章,拓展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分析:理解课文内容,描绘舞蹈艺术特色,体会作者对舞蹈的热爱。
《观舞记》人教版教案及原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观舞记》这篇课文,该文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详细内容为:通过观看舞蹈表演,感受舞蹈艺术的魅力,理解作者对舞蹈的感悟和表达,分析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蹈艺术的特点,感受舞蹈的美。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学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舞蹈。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舞蹈的感悟和表达,学会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舞蹈艺术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舞蹈视频、课文挂图。
2. 学具:课文预习资料、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舞蹈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舞蹈的美,引导学生关注舞蹈艺术。
2. 预习检查: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3. 课文学习:a.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舞蹈的描绘。
b. 分析课文,理解作者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的方法。
c. 课堂讨论:讨论作者如何通过观察和描绘,表达对舞蹈的感悟。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
5. 随堂练习: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描写一段舞蹈表演。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观舞记》2. 重点内容:a. 舞蹈艺术的美b. 作者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的方法c. 表达技巧:生动形象、富有感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一种舞蹈表演,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描写舞蹈的美。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舞蹈艺术,参加舞蹈欣赏活动,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观察生活中的美,提高写作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结构化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突出课文《观舞记》的核心内容。
《观舞记》难句解析
本文是冰心写的一篇描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舞蹈艺术的文章。
教学这篇文章有以下优点:
1、导入好。
用优美的语言导入新课,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2、给学生学习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文章的特点。
3、用一些比较开放的思考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4、以媒体的直观形式,使学生对舞蹈能有形象感观的理解。
5、在“拓展延伸”中,使学生对中国舞蹈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学中的缺点也不少,对于学生写“音乐艺术”这类作文的指导没有到位,因为教学时间的局限性,课堂深度还没有达到。
读的时间还不是很充足。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量用更流动的课件(最好有舞蹈的视频)来使学生对卡玛拉的舞蹈更有直观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观舞记》人教版优质教案及原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涉及《观舞记》一文。
具体内容包括:文本阅读、生词学习、句子解析、文学鉴赏、背景了解等。
章节为《观舞记》所在的单元。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观舞记》中的生词、短语及特殊句式。
2. 领悟作者通过描绘舞蹈艺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观舞记》中舞蹈艺术的描绘和作者情感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生词、短语的学习,句子解析,文学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文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古典舞蹈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舞蹈艺术的魅力,引发他们对《观舞记》的兴趣。
2. 阅读与解析: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讲解生词、短语,分析句子结构,解析难点句子。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进行详细讲解,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句子解析。
4.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文学鉴赏:引导学生从作者描绘的舞蹈艺术中,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文学鉴赏。
6. 背景了解:简要介绍《观舞记》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观舞记》2. 生词、短语列表3. 句子解析示例4. 文学鉴赏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选择一个句子进行解析,分析其修辞手法。
(3)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舞蹈艺术的感悟。
2. 答案:(1)课后自主完成,下节课检查。
(2)示例:句子:“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本句采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舞蹈动作的优美。
(3)课后自主完成,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舞蹈艺术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观舞记》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观舞记》的内容,体会作者对舞蹈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学习作者对舞蹈的描绘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欣赏舞蹈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描绘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舞蹈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舞蹈视频,让学生感受舞蹈的魅力。
2.学生分享自己看过的舞蹈,交流对舞蹈的印象。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观舞记》,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注出生词、难句,做好笔记。
三、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2.教师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舞蹈的描绘方法。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舞蹈的特点和魅力。
五、写作训练1.学生以“我心中的舞蹈”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2.教师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观舞记》,谁还记得课文的主要内容?二、课堂讲解1.教师深入分析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引导学生感受舞蹈的魅力。
2.教师讲解作者对舞蹈的描绘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描绘舞蹈。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舞蹈与生活的关系。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编排一个舞蹈,展示舞蹈的魅力。
2.各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进行评价。
1.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观舞记》过程中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舞蹈的作文。
2.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并签字确认。
七、教学反思2.教师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八、教学评价1.学生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舞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写作能力。
2.家长评价: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收获颇丰。
3.教师评价: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学生掌握了舞蹈的描绘方法,提高了审美能力。
《观舞记》(精选14篇)《观舞记》篇1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课文欣赏、感受舞蹈、文字和文化的美。
2、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3、了解一些有关印度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丰富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欣赏本文优美生动的舞蹈艺术描写。
课型设计:品读、比较阅读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舞蹈片断在激越的舞蹈面前,我们常常感到言语的匮乏,但是作家却用他们高超的语言艺术描绘出他们曾目睹的美丽。
我们曾在刘成章先生的指引下,领略了天下第一鼓——安塞腰鼓的壮美,今天,我们又将在一位女性作家的指引下,去观看异域他乡舞蹈的魅力和风采。
请大家一起来学习:。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1、正音:颦蹙粲然嗔视咿呀2、解释:尽态极妍:叱咤风云:3、内容理解a、本文作者是,观看的是(国籍)舞蹈,表演者是。
b、作者观看舞蹈后觉得这舞是(用原文中词语填空)。
c、回忆一下,作者是从、、、等方面来描述舞蹈的美。
d、本文和《安塞腰鼓》都是写舞的,两篇文章都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安塞腰鼓》主要表现了之美,本文主要体现了之美。
e、将下列句子序号填入句中相对应的横线上。
1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她们的轻捷舞步和细响的铃声2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他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3我就要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4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F、假如我是诗人,。
假如我是画家,。
假如我是作曲家,。
假如我是雕刻家,。
“在舞蹈的狂欢之中,她忘怀了观众,忘怀了自己”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她成为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超越形式的载体,进入了自由飞动的境界。
B 她是舞者,不应该忽略观众。
C 她全身心地投入,忘记了一切。
因为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
参考:冰心、印度、卡拉马姐妹;飞动的美;从服饰、姿态、神情、动作等多方面来表现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比喻、排比、壮美、柔美;4213、B三、局部品读面对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作者是怎样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表现出来的呢?细细阅读文章12——18节。
冰心《观舞记》原文阅读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舞蹈艺术。
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咿哑之外,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但是,朋友,难道我就能忍住满心的欢喜和激动,不向你吐出我心中的“咿哑”?我不敢冒充研究印度舞蹈的学者,来阐述印度舞蹈的历史和派别,来说明她们所表演的婆罗多舞是印度舞蹈的正宗。
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意努力说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朋友,在一个难忘的夜晚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
真是光艳地一闪!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抬起头来,她亮出她的秀丽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她端凝地站立着。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观舞记》原文及赏析《观舞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由南朝梁代文学家梁元帝撰写而成。
本文旨在分析《观舞记》的原文及其赏析。
一、文本分析《观舞记》共有十二章,每章均以梁元帝自己的亲身经验为主线,讲述他所见所聞。
文中描写的场景十分细腻,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描写,体现出各种舞蹈形式的特点。
同时作者还相当注意舞蹈的规模和表演者的状态,准确地地描绘了公演中演员的各个细节和动作方面的技巧性。
笔者认为,《观舞记》的立意深刻,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首先,《观舞记》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反映出古代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视舞蹈形式的情感表达;其次,《观舞记》强调了艺术的宗教性质,认为舞蹈可以帮助人们超越个人意识,接近社会共同意识;最后,《观舞记》倡导了舞蹈与自然的统一,认为舞蹈需要融入自然景色和气氛中,从而使得舞者与观众能够深入感受世界的美妙之处。
二、文本赏析1. 节奏感强舞蹈的魅力在于其动感和节奏,而《观舞记》则准确地描绘了不同舞蹈形式的节奏感。
在文中,梁元帝用“欢乐”、“悲哀”等词语来刻画舞蹈的不同节奏感,娓娓道来,让人心旷神怡。
2. 形象鲜明《观舞记》的描写,充满了各种颜色和形象的运用。
作者不只是简单地描述了舞台上的演出,而是使用丰富的视觉形象和厚实的文化底蕴,把每一个舞者的特征都描绘得非常鲜明。
3. 情感深刻《观舞记》以民族舞蹈为研究对象,从而准确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视舞蹈形式的情感表达。
每一种舞蹈都充满了独特的情感和思想,让读者感受到中国古代舞蹈中独特的艺术魅力。
4. 人性体现在《观舞记》中,作者不但对舞蹈本身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而且还通过舞蹈反映出了人类的各种情感、思想和意识。
这种深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是《观舞记》独特的魅力所在。
总之,《观舞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一部重要的历史名著,其中蕴含了中国古代舞蹈的文化精髓,不仅描绘了古代舞蹈的风景和形式,还深刻地揭示了舞蹈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观舞记》的阅读理解《观舞记》的阅读理解篇1一、阅读并理解《观舞记》全文,并认真完成下面的问题我应当怎样地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的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舞蹈艺术。
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咿哑之外,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但是,朋友,难道我就能忍住满心的欢喜和激动,不向你吐出我心中的“咿哑”?我不敢冒充研究印度舞蹈的学者,来阐述印度舞蹈的历史和派别,来说明他们所表演的婆罗多舞是印度舞蹈的正宗。
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
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意努力说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朋友,在一个难忘的夜晚——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
真是光艳的一闪!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抬起头来,她亮出了她的秀丽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她端凝地站立着。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宛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贴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观舞记》原文及赏析《观舞记》原文及赏析原文:我应当怎样地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的彩色,渲点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舞蹈艺术。
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咿哑之外,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但是,朋友,难道我就能忍住满心的欢喜和激动,不向你吐出我心中的咿哑?我不敢冒充研究印度舞蹈的学者,来阐述印度舞蹈的历史和派别,来说明她们所表演的婆罗多舞是印度舞蹈的正宗。
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出色当行。
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意努力地说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朋友,在一个难忘的夜晚──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间小桌上供养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
真是光艳的一闪!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抬起头来,她亮出了她的秀丽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她端凝地站立着。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宛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贴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