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生物下册 绿色植物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45.52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生物绿叶教案模板范文
教案主题:植物的绿叶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标:
1. 知道植物绿叶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3. 能够描述植物绿叶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绿叶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过程、植物生长过程
难点: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和原理
教学准备:
教科书、幻灯片、植物叶片样本、显微镜、荧光素和碘液、黑纸和白纸、太阳能电池等实验材料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不同植物的绿叶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绿叶的结构和功能,并提出疑问:为什么植物的绿叶是绿色的?
2. 探究:让学生观察植物叶片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绿叶的细胞结构,了解叶脉、叶缘、叶柄等部位的特点。
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通过观察叶片产生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的现象,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4. 深化: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让学生总结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和原理,并了解光合作用的作用。
5. 应用:分组设计小实验,探究不同光照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让学生理解植物绿叶的生长过程。
6. 总结: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对植物绿叶的结构和功能有个整体的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植物绿叶的结构和功能,能够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但在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和原理理解上还有待加强。
下节课可以引入更多实验和案例,加深学生对植物绿叶的理解和认识。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一、学习目标1.尝试分析光合作用实验2.会测定种子中有哪些有机物质二、自主预习1.阅读课本P55-57页,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解决下列问题:(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第一步要先黑暗处理,即将植物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然后用黑纸片将叶片从两面遮盖,这样部分和部分就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光照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放入盛有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这时叶片会变成色,而酒精变成色。
漂洗后滴加碘液,则叶片见光的部分色,而不见光的部分色。
说明光合作用必须在条件下,产生。
(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因为该器官中含有能量转化器--,其中含有素,它能吸收光能并将它转化为,贮存在中。
2.阅读课本P57-59页,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作用,解决下列问题:(1)要验证是否含淀粉,用到的试剂是,而要验证蛋白质则用试剂,因为该试剂遇到蛋白质会变色。
(2)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和,这些都是有机物。
(3)北方的植物,冬天生长缓慢的原因是。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仅满足了自己、和的需要,也为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提供了。
(4)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叶脉、叶柄、茎中的运输的。
运输的方向是。
三、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四、教师点拨1.植物的生长从物质层面讲就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只要是通过验证植物是否产生淀粉验证是否进行光合作用,就必须先时行暗处理。
3.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五、分级测试(一)基础知识1.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获得蔬菜的丰收,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
这种“气肥”实质上就是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2.“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第一步把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A.储备光合作用的原料B.提高光合作用的产量C.消耗叶片的叶绿素D.使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3.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A.溶解淀粉,避免将叶片烫死B.将淀粉煮熟,避免将叶片烫死C.溶解叶绿体,避免酒精过度挥发D.溶解叶绿素,避免酒精燃烧起来4.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主要有如下操作步骤()①选叶遮光②酒精水浴③黑暗处理④碘酒显影⑤清水漂洗⑥观察变化.A.①③②⑤④⑥B.③①②⑤④⑥C.①③⑤②④⑥D.③①④⑤②⑥5.下列物质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的是A.蛋白质B.淀粉C.脂肪D.水6.光合作用的场所是A.细胞质B.叶绿体C.线粒体D.细胞核7.地球上一切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根本来源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8.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A.蛋白质B.脂肪C.维生素D.淀粉9.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生存、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植物自身和动物、人的营养物质来源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是植物自身以及动物和人的生活所必需的能量来源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保持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基本稳定D.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二)生物素养10.以下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导学案一、自主探究:学习任务一:了解有机物是如何构建植物体的。
有机物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1、学生举例说明:植物本身的组成成分离不开有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小麦含淀粉,桃含糖分,菠菜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等)2、自学教材讨论后回答:从细胞水平上分析植物体主要是构成的。
比如:。
从器官水平上看,植物是由构成的。
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体的组成成分除了水、无机盐外,主要成分还有各种有机物,有机物是构建植物的基础,那么有机物对于植物的生命活动有什么作用呢?学习任务二:探究有机物是如何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
阅读教材P123演示实验1,回答下列问题:1、猜测:有机物分解时释放能量吗?______________2、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发生了能量变化吗?_________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_________还有一部分________拓展反思:1、夏天,刚收获的新鲜小麦能不能长期堆放,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萌发种子中的有机物最终转变成了什么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示实验2、有机物分解时产生二氧化碳观察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二氧化碳是从哪里来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来自_____________,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时不仅产生___还产生___ 演示实验3、有机物分解时需要氧参与提出问题分析讨论:甲乙两瓶的种子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现象将会如何?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科学证明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时需要______的参与拓展反思:储藏甘薯的窑时间长了能不能直接下去?为什么?怎样做?阅读P125第二段,呼吸作用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场所_______________写出呼吸作用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反思:庄稼长期被水淹了,往往会死亡,原因是什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怎么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三:认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小组讨论: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还有什么作用?其他生物有呼吸作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植物和我们一样,也要进行呼吸,而且也是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所有的生物都要呼吸,说明: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3.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学习目标1.知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2.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识解决农业生产上的问题二、自主预习1.阅读教材P61-63页,完成下列问题(1)17世纪海尔蒙特的实验中柳树增加的重量,土壤中少的100克的主要成分是,柳树增加的重量中除了水外,应该还有。
(2)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中,(1)中小白鼠死亡的原因是,实验(2)中蜡烛能长时间燃烧,是因为密闭瓶中有植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
实验(3)中小白鼠能长时间存活也是同样的道理。
(3)P63页的演示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实验的现象是甲的叶片滴加碘液后,乙叶片滴加碘液后。
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通过该实验说明的问题是。
2. 阅读教材P63-64页,完成下列问题(1)通过P63页的金鱼藻实验说明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除产生有机物外,还能产生。
(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利用,把和转化成储存能量的,(主要是),并释放出的过程。
也就是说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和,产物是和,场所是,条件是。
(3)光合作用的表达式是。
3. 阅读教材P65-66页,完成下列问题(1)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也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光照的强弱会影响光合作用,因此农业生产上常用增加的方法来增加光合作用。
为了充分利用阳光,种植农作物时应当。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和,它们也会影响光合作用,可以满足农作物对水的需要,大棚作用在阳光充足的中午常要通风目的是。
(2)P66页的技能训练中,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是,试管与灯的距离表明光照的,距离越近说明光照,从实验结果看,距离越近,产生的气泡数目越,距离越远,产生的气泡数目越,从中可以得出结论。
如果将试管放在黑暗中还会有这样的效果吗?,原因是。
三、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四、教师点拨1.植物由小长大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是植物吸收了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有机物。
植物增重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2.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的实验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所以该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而不是氢氧化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能力目标:
让学生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并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不断探求知识和合作精神,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使学生了解绿色植物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学生爱绿、护绿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2、光合作用的条件。
教学难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设计及操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光合作用课件,盆栽天竺葵,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酒精灯,培养器皿,石棉网,镊子,火柴,三角架等。
学生准备:黑纸片,曲别针。
教学过程:。
初中生物绿叶教案
教学内容:绿叶的组成与功能
教学目标:
1. 了解绿叶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绿叶的生理作用;
3. 培养学生对于绿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1. 绿叶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 绿叶的生理作用;
3. 绿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 准备PPT或教具,展示绿叶的结构和功能;
2. 准备图片或视频素材,辅助学生理解绿叶的生理作用;
3. 准备相关实验材料,进行绿叶的实验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引入绿叶的话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绿叶的探索欲望。
二、讲解绿叶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
1. 介绍绿叶的组成结构,包括叶片、叶柄、叶脉等;
2. 详细讲解绿叶的功能,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
三、实验教学(20分钟)
1. 进行绿叶的光合作用实验,观察叶片在阳光下的变化;
2. 进行绿叶的蒸腾作用实验,观察叶片表面的水珠情况。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与学生讨论绿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总结绿叶的作用和意义。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查找资料,了解不同植物的叶子形态和功能,做一份简单的比较分析。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绿叶的结构、功能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对绿叶在生态系统中重要性的认识。
下节课可以继续讨论植物的其他器官和功能,加深学生对植物生物学的理解。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学习目标】1、理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设计原理。
2、认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二、【课前小测】(每空1分,共3分)小测得分:()1、蒸腾作用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
2、蒸腾作用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提高大气,增加。
三、【新知预习】阅读P119-122页,并完成以下习题。
1、概念:绿色植物利用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2、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繁殖的需要,而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3、场所: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中含,就都有能够制造有机物。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四、【实验操作】(每空1分,共8分)1、暗处理:实验前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其目的是让叶中的运去或耗尽,让实验效果更明显,更有说服力。
)2、遮光、照光:用黑纸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然后移到光下照射。
(实际上是作对照实验,用同一片叶,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变量,即和。
)3、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摘下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热,将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便于观察颜色的变化,(是因为叶绿素溶于酒精,隔水加热是防止因温度过高而使酒精燃烧引起安全事故。
)4、漂洗:用清水把叶片上的物质(如:酒精、叶绿素等)冲冼掉。
5、染色:向叶片上(见光的地方和不见光的地方)滴加碘液,(淀粉的特点之一是遇碘变色。
)6、观察现象:滴上碘液后,我们发现叶片见光的地方变成了色,用黑纸夹起的地方未变蓝。
7、实验结论:(1)是光合作用的产物;(2)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五、【知识结构】(一)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步骤:暗处理→遮光和照光→脱色→漂冼→染色→观察现象→实验结论(二)光合作用1、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2019-2020年九年级生物下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导学案鲁教版学习目标:1.描述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学会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原料。
学习难点:学会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原料。
学习过程:一、自主复习,温故知新: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将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脱叶绿素的方法是:将叶片放到盛有________的小烧杯中,____加热,使叶片中的__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叶片会变成_________色。
2.绿色植物利用______提供的能量,在________中合成了__________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________能,储存在_________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3.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而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细胞内的_________。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条件是___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_______。
5.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能够吸收________,用它可以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_。
6.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利用_______,将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____,并释放出_______的过程。
7、在农业生产上,为保证植物有效的进行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
8. 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来自______的分解。
9、细胞利用______,将有机物分解成________和________,并且将储存在________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________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在________中进行。
10、呼吸作用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学习目标:
1、说出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
学习重难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学习过程:
(一)自主复习,温故知新:
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是因为春天气温升高,____________大量繁殖。
2、藻类植物无_________的分化,苔藓植物有了_________的分化,但茎中没有_______,叶中没有_______,且没有真正的_____,所以植株长的矮小。
3、______植物可以检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蕨类植物长得比苔藓植物高大因为蕨类植物有了真正的______,且根茎叶中有了专门的_________,因此植株长的高大。
5、古代的_______植物是重要的成煤植物。
6、肾蕨叶的背面有一些褐色的斑块隆起,这里面是它们的_______。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它们靠_______繁殖后代,称为孢子植物。
7、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_______和________,其中,主要部分是______,______是幼小的生命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菜豆种子的营养储存在______里,胚芽将来发育成______,胚根发育成______。
9、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主要部分是______,玉米种子的营养储存在______中,子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10.向玉米种子剖面上滴加碘液,______会变蓝。
11、在______和______的条件下,种子的寿命会延长。
1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根本区别是裸子植物的种子是______的,外面没有______包被。
13、将种子放在试管中加热,试管壁上出现水珠,说明种子中含有______。
种子烘烤后剩下的灰白色的灰是________;遇碘变蓝是______ 的特性。
“面筋”是______,它的特
性是___________。
“油迹”是______的印迹。
(二)合作探究,共同提高:
1、右图是纵剖玉米种子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 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
(填序号) [1]_________起保护______的作用。
[3]将来发育成__________。
(2)[4] ________的作用是________。
菜豆种子中[4]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 ]______,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4)在断面上滴一滴碘液,会看到变为蓝色的结构是[ ]_______。
(5) 与玉米种子比较,菜豆种子不具有的结构是[ ]_________。
2.(长沙市)下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
(1)甲图中①是,对幼嫩的胚有保护作用。
(2)甲图中④是,能发育成乙图中的(填标号)。
(3)⑤的名称是,它的功能是为胚的发育提供。
甲乙
(三)小组展示:
(四)自我诊断:
1.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结构复杂,最突出之处是( )
A.具有根、茎、叶、花和果实B.具有茎、叶,有假根
C.具有根,茎,叶,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
D.具有根、茎、叶,花,没有果实和种子
2.下列关于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胚是新植物体的雏形
B.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
C. 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
D.种子的营养物质都贮藏在胚中
3.下列哪一组说法都正确( )
①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2片子叶四部分组成②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③将一粒玉米纵切后,在切面滴碘液发现整个切面都变蓝④玉米粒实际上是果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马尾松的“球果”是( )A.果实 B.种子 C.胚珠D.子房
5银杏的白果与杏树的杏子,最根本的区别是()
A.白果不是果实,杏子是果实 B.白果坚硬,杏子较软
C.白果有果皮,杏子没有果 D.白果是干果,杏子是肉果
6.洗面口袋时,袋布上常留下一些淡黄色的胶黏状物质,这些物质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淀粉D.无机盐
7.做馒头用的面粉,主要是由下列哪种植物的哪一部分加工而成( )
A.大豆的子叶
B.小麦的子叶
C.小麦的胚乳
D.水稻的胚
8、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下列可以作为其污染程度指示植物的是()
A、苔藓
B、铁线蕨
C、水绵
D、卷柏
9. (内江市)观察右面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看看下列有关叙述中有
无错误,若有请把错误的一项找出来
A.大豆种子萌发时,④主要起提供营养物质作用
B.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图中标号①所示部分发育而来。
C.标号⑥所示部分既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D.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的结构相比,玉米种子中没有结构③
10.(石堰市)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都有
A.种皮和胚乳 B。
种皮和胚 C.胚和胚乳 D。
种皮、胚和胚乳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