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森林康养业发展及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11.24 MB
- 文档页数:5
国外林业发展现状及其可借鉴的经验林业是国家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资源,还对气候调节、土壤保护、水源涵养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各国对林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
在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林业保护和发展工作,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国林业发展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林业现状1. 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林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林地面积广阔,拥有大量的天然森林资源。
美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立法和政策的支持,建立了完善的林业保护制度,保障了国家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美国在林业科研和技术创新方面投入巨大,不断提升林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2. 加拿大加拿大的林业资源丰富,尤其以红杉、冷杉等珍贵树种著称于世。
加拿大政府注重保护自然环境,采取严格的林业管理制度,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加拿大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森林植树造林工程,有效地保护了国家的森林生态系统。
3. 欧洲欧洲国家拥有多样化的林业资源,林木品种繁多,森林分布广泛。
欧洲各国注重开展林地保护和恢复工作,积极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了森林质量和生态效益。
欧洲还致力于推广林木种植和森林经营模式的多样化,提高了林业产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二、经验借鉴1. 加强立法保障在林业发展过程中,立法保障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国家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责任,规范林业生产和经营行为,保障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也应该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确保林业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2. 提升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林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国外很多国家在林业科研和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不断提升林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我国应该加大对林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推动林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3. 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国外一些国家通过加强对林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有效提升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国外城市森林发展模式与启示1.1美洲国家城市森林建设模式城市林业的概念最早在北美提出,并得以发扬光大。
1962年,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中首次使用“城市森林”一词;同年在总统户外休闲资源评估委员会下设城市林业信息处,标志着美国城市林业正式诞生。
自1965年加拿大Erik Jorgensen教授提出了完整的“城市林业”概念以来,城市林业与城市森林的研究和建设先后在北美、欧洲乃至全球掀起了热潮。
美国的城市森林从市中心向外依次由4部分组成:市中心商业区树木、城市边缘高密度住宅区、近郊住宅区、郊区的残留片林。
在美国,城市和社区森林由行道树、广场绿化、片林、机关绿化、城市公园、运动场、庭院花园、高速公路绿化等组成。
据美国农林部林务局对48个大陆州的城市森林资源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城区城市林木覆盖率为27.1%,约有38亿株树木;大城市区的平均林木覆盖率为33.4%,约有744亿棵树。
这与全美48个大陆州的平均林木覆盖率32.8%很接近,说明城市化发展照样可以保证较高的林木覆盖率。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实力,推动着世界城市林业的发展,其城市林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注重提高城区树冠覆盖率为了突出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功能性和组成成分的多样性,使片林、林带、单木等多种森林成分与河流、湖泊等共同构成片、带、网相连的森林生态网络系统,美国非常注重提高整个城区的树冠覆盖率。
美国林学会提出了城市树冠覆盖率发展目标:密西西比东及太平洋东西部的城市地区,全地区平均树冠覆盖率40%,郊区居住区50%,城市居住区25%,市中心商业区15%;西南极西部干旱地区,全地区平均树冠覆盖率25%,郊区居住区35%,城市居住区18%,市中心商业区9%。
同时对停车场等也提出了树冠覆盖率的建议。
(2)加强绿色生态廊道建设从20世纪中叶开始,美国各州分别对本州的各类绿地空间进行了连通尝试;70年代开始有了“绿道”(greenway)概念;1987年,美国总统委员会提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绿道网络,将整个美国的乡村和城市空间连接起来。
韩国森林康养案例一、介绍1.1 案例背景韩国作为一个发达的亚洲国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民的健康。
在近年来,韩国森林康养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旅游和健康养生方式。
森林康养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舒缓压力,改善心理健康,还有助于提升免疫力,预防疾病。
韩国在森林康养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1.2 案例概述本案例将介绍韩国森林康养的发展现状、政策支持和成功案例,以及其对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益处。
通过对韩国的森林康养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在中国推广和发展森林康养,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发展现状2.1 森林康养的定义森林康养是指通过在自然环境中接触和体验森林,提供给人们身心愉悦和健康的一种康养方式。
它结合了自然疗法、心理疗法和运动疗法等多种元素,有助于减轻压力、调节情绪、提升免疫力。
2.2 政策支持韩国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康养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政府设立了森林康养研究中心,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和机构开展森林康养的项目。
2.3 发展成果韩国的森林康养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目前,韩国有大量的森林康养中心和度假村,提供各种类型的康养项目。
这些中心和度假村的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场所。
三、成功案例3.1 案例一:江原道森林康养中心江原道森林康养中心位于韩国江原道,占地面积达到1000多平方公里。
该中心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提供了多种康养项目,如森林浴、草药疗法、冥想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3.1.1 森林浴森林浴是江原道森林康养中心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
游客可以在导游的带领下,漫步在森林中,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和声音。
森林浴有助于减轻压力,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
3.1.2 草药疗法江原道森林康养中心还提供草药疗法,利用森林中的草药植物进行治疗。
草药疗法可以缓解一些常见的健康问题,如失眠、消化不良等。
游客可以学习如何采集和使用草药,了解它们的功效和用途。
森林康养国际经验借鉴(德、日)森林康养是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利用森林生态、景观、食药和文化资源并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的服务活动。
我国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22.96%,开发潜力巨大。
3月16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等四部门对遴选出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名单进行了公示,我国森林康养的“风口”临近。
一、我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进度自2016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康养以来,森林康养连续多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受到国家政策的持续高位推动,地方也陆续展开试点工作。
2018年,我国森林旅游游客量突破16亿人次,占国内旅游人数的1/3,创造近1.5万亿的社会综合产值,森林旅游产业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截至2019年10月,我国已有737家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覆盖30个省市区。
2020年3月16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等四部门对遴选出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名单进行了公示,包含内蒙古牙克石市、黑龙江漠河市等21个以县为单位申报及天津九龙山森林康养基地、河北奥伦达部落・丰宁森林康养小镇等86个以经营主体为单位申报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
二、国际森林康养经验借鉴虽然我国的森林康养产业在近几年得到较快的发展,但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森林康养产业无论在认定标准等理论层面还是项目操盘运营等实践层面,都处于起步阶段。
德国森林康养经验借鉴森林康养最早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威利斯赫思镇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
20世纪80年代,森林康养作为基本国策,被纳入德国的医疗保障体系。
他们强制性要求公务员进行森林康养,随后发现公费医疗费用下降30%,每年节约数百亿欧元的费用。
这一数据得到德国政府的高度认可,森林康养因而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德国提出“森林向全民开放”的口号,规定所有国有林、集体林和私有林都向游客开放。
国外林业发展现状及其可借鉴的经验林业是一项重要的资源产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际合作的加强,我国对于国外林业发展现状的了解越来越多,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不断推进我国林业的发展。
1. 森林面积和森林资源目前全球森林面积为41.6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31.6%。
其中,北美洲和欧洲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较高,分别达到了33.4%和44.7%。
中国的森林面积为2.2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2.96%。
国外森林资源丰富,种类多样。
例如,北美洲地区以落叶松、波普勒、红松等树种为主,欧洲地区则以松树、桦树、橡树等为主。
各国家和地区的森林资源特点不同,但都在积极保护森林资源,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林业科技水平国外林业科技水平较高,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不断推进林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
例如,加拿大和美国的林业科技水平较为先进,其中加拿大一些林业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围内有很大影响力。
欧洲地区也在积极推进林业技术的创新,不断提高林地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
3. 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国外林业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较为完善,并且相对稳定。
例如,德国制定了《德国联邦森林法》,严格规范了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并且实行了公开透明的管理方式。
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也有类似的切片管理制度,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不断提高林地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二、可借鉴的经验1. 科技创新和应用国外林业积极推进林业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将先进技术用于林地保护、种植和管理等各个环节。
我国应该加强对林业科技的投入,不断提高林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国外林业制定了完善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有助于规范林地的管理和保护。
我国应该在林地的管理制度、森林保护法等领域加强研究,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
3. 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国外林业注重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林地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我们应该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生态建设,不断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外林业发展现状及其可借鉴的经验1. 引言1.1 国外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国外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
林业资源是世界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不仅提供木材和能源等物质资源,还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和水质,防止自然灾害等。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林业在缓解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外林业发展的经验和技术创新对于我国的林业发展也具有启示意义。
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林业资源,提高林业生产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关注和研究国外林业发展现状及其可借鉴的经验,对于推动我国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国外林业的发展现状国外林业的发展现状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
在发达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瑞典等,林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贡献着国民经济的很大一部分。
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林资源,他们通过科学的管理,不仅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还在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他们重视林业资源的保护,注重生态环境的维护,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使得林业在这些国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相比之下,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林业发展水平较低,存在疏林面积大、经济效益不高、管理水平不达标等问题。
这些国家需要加强林业资源管理、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环保意识,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外林业发展现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我国可以从他们的成功经验中借鉴,不断优化林业管理模式、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增强环保意识,使我国的林业事业迈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2.2 国外林业的管理模式1. 公私合营模式:许多国外林业企业采取公私合营的管理模式,即政府和私营企业共同管理森林资源。
政府负责制定政策和监督,私营企业则负责实际经营和管理。
意大利森林康养案例咱来唠唠意大利的森林康养那些事儿。
一、多洛米蒂山区的神奇之旅。
在意大利的多洛米蒂山区,那可是森林康养的好地方。
想象一下,你一走进那片山区,就像是走进了一个超级大的绿色怀抱。
这里有一个叫安娜的老奶奶的故事。
安娜老奶奶以前身体不太好,老是觉得累,心情也有点抑郁。
她的孩子们就把她送到了多洛米蒂山区。
老奶奶住在一个靠近森林边缘的小木屋民宿里。
每天早上,她一推开窗户,清新的空气就像调皮的小精灵一样,直往她鼻子里钻。
那空气里混合着松树的香气、泥土的芬芳,还有一点点花草的甜味。
然后呢,她就跟着当地的森林康养导游去森林里散步。
那导游可有意思了,就像个森林知识小百科。
他带着老奶奶认识各种植物,像什么有着漂亮紫色花朵的薰衣草,据说它还有助眠的功效呢;还有那些毛茸茸的苔藓,摸起来软软的,像小毯子一样。
老奶奶一边走,一边听导游讲这些植物的故事,什么古老的传说啦,药用价值啦,她听得津津有味。
走着走着,老奶奶就来到了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边。
溪水潺潺地流着,就像在演奏一首欢快的小曲。
导游告诉她,这溪水可干净了,可以喝呢。
老奶奶就小心翼翼地捧起溪水尝了一口,哇,那清凉甘甜的感觉顺着喉咙一直滑到心里。
在溪边,还有一些光滑的石头,老奶奶就坐在石头上,把脚泡在溪水里。
那冰冷的溪水刺激着她的双脚,感觉全身的血液都流动得更快了。
到了中午,他们就在森林里的一片空地上野餐。
当地的居民准备了好多美味的食物,像新鲜出炉的面包,上面还带着麦子的香气;还有自制的奶酪,那浓郁的奶味在口腔里散开,超级好吃。
吃完饭后,老奶奶就躺在草地上休息。
头顶上是茂密的大树,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就像一片片金色的小光斑在跳舞。
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就像大自然在给她唱摇篮曲。
就这样,老奶奶在多洛米蒂山区待了几个星期后,身体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她不再老是觉得累了,心情也变得开朗起来,脸上总是带着笑容。
二、托斯卡纳森林中的艺术疗愈。
托斯卡纳的森林也是森林康养的一个独特地方。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推进现代林业转型升级的探究蔡森林康养产业,顾名思义,指的是依托于绿色的森林资源和康体服务的设施,在森林中展开的养身活动。
是一种健康新型的产业,森林康养产业具有延缓衰老、修身养性、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一、森林康养的发展趋势与城市现状1、森林康养的发展趋势森林康养最早兴起于德国,是由德国的科学家K.Franke首先发现的,K.Franke通过不断地研究,找到了森林康养带来的好处,当人处于压力状态时,心情会变得糟糕、工作会变得慵懒、容易衰老。
K.Franke发现大自然具有调节生理机能的作用,可以缓解压力,让人达到舒服与健康的状态。
1980年,德国将森林康养作为国策,并把压力较大的公务员强制到森林去进行治疗,治疗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德国公费医疗费用逐渐下降,公务员的健康状态得以好转,工作变得更加轻松。
到了2011年,美国政府为了解决本国人民的就业问题,投入资金到森林康养中,这些被投资的森林康养机构得到了很好的收益,据统计,美国人每年平均消费在森林康养中的费用达到年收入的12.5%,可见国外对于森林康养的重视程度。
相比较国内,我国的森林康养行业正处于萌芽阶段,现有城市展开了对森林康养的探究。
随着《森林医学》的出版、全国森林体验基地、全国森林养生基地的建设,表明了我国对于森林康养的高度认可,且会朝着森林康养的方向进一步探索。
作为森林康养行业,它不仅仅是旅游,还涉及到了诸多领域,医疗事业、保险事业、体育健康等,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目前,我国在森林康养中尚未形成成功的案列,经验仍然缺乏,为此,借鉴国外优秀的森林康养的案例是至关重要的。
2、城市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物质生活取得了质的飞跃。
但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不断地建设,建设带来的危害在城市随处可见,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周围伴随着噪声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尤其是一些发达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由于空气质量过低,能见度逐渐变低,到处呈现出灰蒙蒙的天气,雾霾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健康。
国外林业发展现状及其可借鉴的经验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林业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林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其经验和做法对中国林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从国外林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可借鉴的经验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国外林业发展现状1. 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水平高发达国家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形成了完善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
他们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了森林资源保护的监管力度,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林业科技水平先进发达国家在林业科研和技术创新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他们在树种培育、林业防治、森林经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林业生产效益不断提高。
3. 林业产业链完整发达国家的林业产业链条完整,产业发展成熟。
从林木的培育、采伐、加工、销售到再利用,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林业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4. 林业生态保护工作得到重视发达国家在林业生态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建立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和生态修复项目,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植物和动物物种,保护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二、可借鉴的经验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监管力度国外发达国家在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表明,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是保护森林资源不可或缺的手段。
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监管力度,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水平。
林业科技创新是林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国外发达国家注重林业科技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我国需要加大对林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推动林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国外发达国家的林业产业链完整,林业产业的发展成熟,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需要加强林业产业链的整合和发展,促进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林业产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林业生态保护是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国内外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1. 引言1.1 国内外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国内健康养老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养老产业逐渐受到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社区和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模式。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养老产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而在国外,多数发达国家的养老产业相对成熟,拥有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和机构。
欧美国家的养老服务以多样化和个性化为特点,通过社区护理、医疗保健、养老机构等多种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而日本则以技术创新和养老服务品质为核心竞争力,致力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国内外健康养老产业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政策支持,优化服务质量,推动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探讨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关乎国家养老体系建设和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探讨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对老年人群体的关心和社会责任。
健康养老产业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贴心、全面的服务,能够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也对国家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可以有效减轻国家养老负担,促进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刺激经济增长。
探讨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还应该从政策层面和社会层面进行全面考量。
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和措施,引导和规范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推动行业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社会应当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加强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和支持,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优质的养老服务。
2. 正文2.1 国内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经验一、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
国外林业发展现状及其可借鉴的经验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林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林业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本文将就国外林业发展现状以及可借鉴的经验进行探讨。
一、国外林业发展现状1. 多元化的林业产业在发达国家,林业产业已经实现了多元化发展,不仅仅是简单的木材采伐和加工,还包括了林木种植、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生态补偿等多种形式。
这些多元化的产业形式为林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渠道,同时也增加了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科技水平的提升发达国家在林业方面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现代化设备,提高了林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一些国外林业企业还注重研发环保型产品和生产工艺,积极响应全球变暖和环境保护的号召。
3. 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国外发达国家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非常重视,建立了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推动了林业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林业管理方面,注重生态补偿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不断提升林业的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
二、可借鉴的经验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国外发达国家在林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我国可以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林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林业的整体水平。
可以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变化和环保问题,促进全球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外发达国家在林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其多元化的产业发展、科技水平的提升、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我国在林业发展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加强管理和运营水平,不断提高林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保护和利用好森林资源,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我国林业发展能够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内外森林康养的发展历程
森林康养是一种以森林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提升人们的健康为主题,以养生休闲、医疗、康体服务为依托的现代服务业模式。
近年来,国内外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了一种新兴的绿色健康产业。
一、国外森林康养发展历程
1. 欧洲:欧洲的森林康养起源于19世纪末,主要是以森林浴和疗养为主。
20世纪中期,随着生态学、老年医学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森林康养逐渐成为一种综合性的产业。
2. 美国:美国的森林康养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以森林浴、户外活动、自然疗法等为主。
近年来,美国森林康养产业得到了美国和企业的重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
熟的产业。
3. 日本:日本的森林康养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以森林浴、疗养、养生度假等为主。
日本制定了相关政策,推动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了国内最受欢迎的休闲养生方式之一。
二、国内森林康养发展历程
1. 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我国森林康养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以
森林浴、疗养为主,逐渐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2. 发展阶段(21世纪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我国森
林康养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各地纷纷投入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康养项目逐渐丰富多样。
3. 提升阶段(近年来):近年来,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在政策扶持、产业融合、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蓬勃开展,全国森林康养事业实现了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国内外森林康养发展历程呈现出从单一到综合、从局部到全局、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重视,森林康养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国际森林康养开发模式启示杨韵(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213)摘要:国际森林康养起步较早,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开发模式。
为避免我国森林康养在建设中出现短期盲目扩张的乱局,保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根据国际森林康养开发的模式,提出适应我国国情的开发模式及建议。
先对比国内外学者对“森林康养”概念的准确定义及“森林康养”的内涵,找出共同点与区别;进一步梳理国际森林康养发展进程(德国、日本、韩国)和开发模式特色,最后结合我国特有国情和本土特色,提出以保护为本、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将森林康养纳入国家医保体系;结合地区特色,进行多线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森林康养;开发模式;启示人类身心健康康复的有益活动,使森林除林木利用以外实现更多的价值。
而省级林业厅发布的定义内涵更加广泛,“森林康养”不仅只是利用森林资源对人类进行身体保健、健康和康养活动,同时也包含精神休憩、文化体验、休闲运动、农业结合等。
通过定义对比,可以得出国外更倾向于对森林本身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注重对人类活动空间、身体机能恢复的探索。
而国内更倾向于结合本土特色、本土文化,注意森林康复、疗养养生、娱乐与休闲,将森林康养赋予更多意义。
2国际森林康养的开发模式世界各国根据本土森林资源结构与特点,推出不同开发模式。
德国于19世纪40年代在巴登·威利斯赫恩小镇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被认为是森林康养的雏形。
日本林野厅于1982年首次提出了森林浴,并在国民中大力推广森林浴。
在韩国,1988年开始建造自然休养林,后来成立“韩国森林疗法论坛”跨学科研究小组,共建近400处自然修养林、森林浴场及森林疗养基地。
目前,美国人均收入的1/8用于森林康养,年接待游客达到约20亿人次[8]。
2.1德国首次将森林与医疗结合,探索森林多功能利用与开发德国在19世纪初率先提出并大力倡导“森林多功能利用”,即探索森林除木材以外的功能。
德国森林康养开发措施包括建立森林浴基地、推出“森林地形疗法”和“自然健康疗法”。
国外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现状《国外森林康养旅游的奇妙世界》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国外森林康养旅游那档子事儿。
你知道吗,在德国呀,那森林简直就是他们的宝藏。
德国人可喜欢在森林里溜达了,他们觉得在那里面走一走,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
那森林里的步道修得可好了,就像给你铺好了一条通往健康和快乐的路。
你可以慢悠悠地走着,听着鸟儿唱歌,闻着树木的清香,哎呀,那感觉,别提多惬意了。
而且啊,他们还有专门的森林疗养院呢,在那里你能享受到各种专业的康养服务,就好像给身体来了一场豪华的保养。
再说说日本。
日本的森林那也是相当有名的。
他们有那种森林浴的说法,就是让你全身心地沉浸在森林的怀抱里。
在那里面,你可以尽情地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能量。
日本人还特别会利用森林,他们会在森林里举办各种活动,像什么瑜伽啦、冥想啦,让你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还能学到不少东西呢。
还有韩国,他们的森林康养旅游也发展得很不错。
那里的森林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场,你可以在里面尽情地玩耍。
他们有一些特色的森林小屋,住在里面就像住在童话里一样。
晚上看着星星,听着虫鸣入睡,早上被鸟儿叫醒,那生活简直太美啦。
你看啊,这些国家的森林康养旅游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精彩。
他们都知道森林是个好东西,都在想尽办法利用森林来让人们过得更健康、更快乐。
我觉得吧,咱们也应该多向人家学习学习。
咱们国家也有那么多美丽的森林,要是能好好开发利用起来,那该多好啊。
让更多的人走进森林,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享受森林康养带来的好处。
而且这也有利于保护森林,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好。
总之呢,国外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我们要珍惜大自然的恩赐,让森林成为我们健康和快乐的源泉。
别总是闷在城市里,多去森林里走走吧,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就这么着吧,朋友们,赶紧去体验体验吧!。
“森林康养”发展趋势“森林康养”对⼤多⼈来说,可能是个陌⽣名词。
它起源于德国19世纪40年代,德国创⽴了世界上第⼀个森林浴基地,形成了最初的森林康养概念。
流⾏于美国、⽇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在国外被誉为世界上没有被⼈类⽂明所污染与破坏的最后原⽣态,也是⼈类唯⼀不⽤⼈⼯医疗⼿段可以进⾏⼀定⾃我康复的“天然医院”。
“森林康养”是以⼈为本,以林为根,以康为要,以养为源。
它充分体现了“创新、协调、绿⾊、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森林康养”是以丰富的森林景观和沁⼈⼼脾的森林空⽓环境等为主要资源和依托,来开展森林休憩、度假、疗养、保健、养⽼等活动。
据研究发现,⼈们通过森林徒步运动,可以有效提⾼⼈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体的抗癌机能;同时此种运动还具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使⼈产⽣愉悦与快乐。
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
虽然我国森林资源丰富,但“森林康养”作为⼀项新兴产业在我国还处于萌芽阶段,发展潜⼒巨⼤。
我们必须要从以下⼏个⽅⾯去研究与探索,才能真正构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市场体系,才能使之成为推动我国⼤健康产业⽣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引擎。
第⼀要探索研究国外“森林康养”发展趋势国外“森林康养”流⾏时间较长,通过各国对“森林疗养”等项⽬的研究,我国可以从中学习经验,扬长避短。
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建⽴⼀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新模式。
第⼆要探索研究森林开发和注重保护问题既然要做到可持续发展,我们就得在保持林场⽣态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合理有效的开发和盘活森林资源。
不能盲⽬追求经济效益⽽忽略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最好能完善相关法律。
第三要探索研究建⽴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森林康养”作为近⼏年刚出现的⼀种全新商业模式和业态,涉及⾯⼴,市场空间⼤。
需要对其进⾏全⾯评估、规划与定位,建⽴科学的管理和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其巨⼤的经济潜能。
由于我国森林资源丰富,康养需求巨⼤,未来森林康养产业定会表现出巨⼤的发展潜⼒。
到时会有越来越多的⼈了解并⾛进森林康养基地进⾏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养⽣保健。
森林康养案例森林康养是一种通过与自然亲近,融入自然环境中进行身心放松和康复的活动。
下面列举了十个森林康养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主题。
1. 日本森林浴:日本是森林康养的先驱者之一,他们将森林浴视为一种健康促进活动,通过在森林中的散步、冥想和呼吸新鲜空气来减轻压力和焦虑。
2. 瑞士森林疗法:瑞士的森林疗法注重利用森林的自然环境来治疗和预防疾病。
疗程通常包括散步、静坐、吸氧和接触自然元素等。
3. 加拿大森林浴旅行:加拿大的森林浴旅行是一种结合自然探索和身心康养的旅行形式。
参与者可以在森林中徒步、观察野生动物和参与瑜伽等活动,以达到放松和治疗身心的效果。
4. 芬兰森林疗法:芬兰的森林疗法强调通过亲近大自然来减轻压力和改善健康。
这种疗法通常包括在森林中散步、吸氧、观察自然景观等。
5. 韩国森林浴体验:韩国的森林浴体验包括在森林中走路、观察植物和动物、参与冥想和吸氧等活动。
这种体验被认为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减轻压力和改善心理健康。
6. 德国森林疗法:德国的森林疗法注重通过与森林互动来改善身心健康。
疗程通常包括在森林中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观察自然景观和参与冥想等。
7. 美国森林浴活动:美国的森林浴活动通常包括在森林中散步、观察野生动物、参与户外运动和参加冥想等。
这些活动被认为有助于减轻压力、改善睡眠和提高心理健康。
8. 澳大利亚森林疗法:澳大利亚的森林疗法注重通过与自然环境互动来改善健康。
疗程通常包括在森林中散步、观察野生动物、参与冥想和呼吸新鲜空气等。
9. 英国森林浴旅行:英国的森林浴旅行是一种结合自然探索和身心康养的旅行方式。
参与者可以在森林中徒步、观察野生动物和参与户外运动等活动,以达到放松和治疗身心的效果。
10. 新西兰森林疗法:新西兰的森林疗法强调通过与大自然互动来促进身心健康。
这种疗法通常包括在森林中散步、观察自然景观、参与冥想和呼吸新鲜空气等。
这些案例展示了世界各地森林康养的不同形式和特点。
国外林业发展现状及其可借鉴的经验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全球各国对林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在
进行林业发展时,值得借鉴的国外经验和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创新
发达国家在林业科技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卫星遥感和无
人机等新技术开展林业资源调查、森林生态环境监测和森林防火等工作,提高了效率和减
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
此外,一些国家也逐渐适应了现代化林业管理技术,在树种培育、
采伐、管理方面以及制度建设方面做出了一些成功的尝试。
2.多元化经营
在林业业态的开发上,国外一些木材生产企业已经向多元化经营方向转型,通过发展
休闲旅游、住宿餐饮、康养旅游等服务业,增加了企业的收益来源,有效提高了资产效益,同时也为旅游、休闲业提供了用地和资源。
3.森林生态环保
保持生态平衡是林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发达国家在林业生态环保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
成果,例如,强化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同时开展生态修复,加强监管和执法,
有力地保护了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了林业资源,也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4.公私合作
发达国家在林业发展方面也注重公私合作。
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之间进行合作,共
同开展林业经济活动,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同时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双赢。
总之,从国外的林业发展现状和经验中可以得出一些借鉴性的经验和教训。
未来,中
国林业也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推进多元化经营,加强森林生态环保,加强公私合作,逐步
实现科技、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于森林的认识仅限于提供木材等产品及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经济和生态价值领域。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逐渐发现,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森林还有很多价值尚未被我们了解和发掘。
在人口老龄化和亚健康化背景下,森林康养产业应运而生,这是一项涉及生态学、老年学、经济学、医学等内容的综合性产业。
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森林康养产业,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产业实践层面,都尚处于起步阶段。
借鉴国外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推动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生态文明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国外森林康养业发展方兴未艾
国外森林康养产业起步早、发展快,其理论研究和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并逐步形成了几种较具代表性的发展模式,即森林医疗型的德国模式、森林保健型的美国模式和森林浴型的日本模式。
一、森林医疗型的德国模式
德国是世界上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最早的国家,早在19世纪40年代,有关专家就在德国的巴特·威利斯赫恩镇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
截至目前,在德国全境,共有约350处获得批准的森林疗养基地。
德国政府已作出明确规定,该国公民到森林公园花费的各项开支,都可被列入国家公费医疗的范围。
在德国,森林康养被称为“森林医疗”,重点在医疗环节的健康恢复和保健疗养,并且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强制性地要求德国公务员进行森林医疗。
随着森林医疗项目的推行,德国公务员的生理指标明显改善,健康状况大为好转。
据有关资料显示,德国在推行森林康养项目后,其国家医疗费用总支出减少30%,每年可节省数百亿欧元的费用,而与此同时,德国的国家健康指数也总体上升了30%。
此外,森林医疗的普及和推广,带动了就业的增长和
78 环球 ┃国际视野┃中国林业产业┃2018
人才市场的发展。
巴特·威利斯赫恩镇60%到70%的人口,从事着与森林康养有密切关联的工作,大大地推动了该镇住宿、餐饮、交通等的发展。
同时,森林康养行业的发展,大大激发了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对于康养导游和康养治疗师等方面的人才,市场需求空间很大。
在产业发展中,德国还形成了一批极具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团,例如高地森林骨科医院等。
二、森林保健型的美国模式
美国是一个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发展养生旅游的国家之一。
美国的林地面积占到该国国土总面积的30%以上,约有2.981亿公顷。
美国目前人均收入的1/8用于森林康养,年接待游客达到约20亿人次。
美国的森林康养场所通过提供富有创新和变化的配套服务,以及深度的运动养生体验来吸引游客,并能够实现集旅游、运动、养生于一体的综合养生度假功能。
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森林健康,保持生物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和稳定发展,同时也使森林能够保持健康的、适合被开发利用的状态,美国林务局(USForest Service)一方面努力通过投入大量资金和制定严格的标准来防治病虫害;另一方面,组建了森林保健技术企业队(Forest Health Technology Enterprise Team)来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
森林保健技术企业队归属于州有和私有林综合管理部门,按照规定,它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利用综合评价模型,适时定量调整资源管理计划和森林管理的整个过程;开发和研究决策支持系统,改进决策方法;促进森林保健信息的宣传,推广森林保健产品;完善技术开发项目管理,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技术转让;提供更专业的技术,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全面掌握农药在防治非目标病虫害、影响生态系统等方面的效果;设计和研发喷洒模拟模型,提高和改进施放系统等。
三、森林浴型的日本模式
相较于德国,日本的森林康养产业起步较
2018┃中国林业产业┃国际视野┃环球 79
晚,1982年才从森林浴开始起步,但其发展较为迅速。
截至2013年,日本共认证了57处、3种类型的森林康养基地,每年有数亿人次到这些基地进行森林浴。
日本还专门成立了森林医学研究会。
研究会的成立和发展,丰富了森林康养的理论研究,加快了产业实践发展,成效十分显著。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日本成为了世界上在森林健康功效测定技术方面最先进、最科学的国家。
日本森林康养产业之所以能够获得快速的发展,有三项措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是制定统一的森林浴基地评价标准。
为建立严格的行业准入机制,日本政府与相关机构一起,在深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之后,制定了一套科学、全面、统一的森林浴基地评选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此来有序有效地促进森林保健旅游开发。
该评价标准包括两个方面,即自然社会条件和管理服务,从中又细化出8个因素,共有28项评价指标。
二是大力加强森林浴基地建设。
森林医学研究会甫一成立,就划定了4 个与森林康养相关的主题,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森林浴基地和步道建设。
截至目前,先后共审批了森林浴基地和疗养步道44处,这些基地和步道几乎遍及了日本的所有县市。
三是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从 2009年开始,日本每年组织一次“森林疗法”验证测试,报名参加考试者众多。
根据测试结果,通过最高级的考试者,可获得森林疗法师或森林健康指导师的从业资格;通过二级资格的,可从事森林疗法向导工作,来推进森林浴的发展。
此外,在除德国、美国和日本之外的部分发达国家,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也呈方兴未艾之势。
在荷兰每公顷林地年接待森林康养参与者可达千人。
韩国在1982年提出建设自然康养林,截至现在,营建了158处自然康养林、173处森林浴场,修建了4处森林康养基地和1148公里林道。
同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森林康养基地标准体系,建立了完善的森林讲解员、理疗师和森林康养服务人员资格认证、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