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常用实验室检查指标
- 格式:ppt
- 大小:310.50 KB
- 文档页数:39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三)―血清酶检测一、血清氨基转移酶及其同工酶测定1. 血清氨基转移酶【参考值】ALT 5~40 U/LAST 8~40 U/LDeRitis比值(AST/ALT):1.15【临床意义】(1)急性病毒性肝炎(2)慢性病毒性肝炎(3)酒精性肝病(4)肝硬化一、血清氨基转移酶及其同工酶测定2. AST同工酶【临床意义】轻、中度急性肝炎,血清中AST轻度升高,其中以ASTs上升为主, ASTm正常;重症肝炎、急性重型肝炎、酒精性肝病时血清中ASTm升高;氟烷性肝炎、Reye综合征、妊娠脂肪肝、肝动脉栓塞术后及心肌梗死时ASTm也升高。
二、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测定1. 碱性磷酸酶【参考值】男性:45~125U/L;女性:20 ~ 49岁 30-100 U/L50~79岁 50~135 U/L【临床意义】(1)肝胆系统疾病(2)黄疸的鉴别诊断(3)骨骼疾病(4)其他二、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测定2. 碱性磷酸酶同工酶【参考值】【临床意义】三、γ-谷氨酰转移酶及同工酶测定1. γ-谷氨酰转移酶【参考值】男性:11-50U/L,女性:7-32 U/L。
【临床意义】(1)胆道阻塞性疾病(2)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3)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4)其他2. GGT同工酶四、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测定见教材第七章。
五、α-L-岩藻糖苷酶【参考值】(27.1±12.8) U/L【临床意义】1. 用于岩藻糖苷蓄积病的诊断2. 用于肝细胞癌与其他肝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六、5'-核苷酸酶【参考值】0~11U/L【临床意义】5’-核苷酸酶和ALP的测定结果在胆道梗阻、肝内占位性病变或浸润性病变时有很高的相关性。
如5’-核苷酸酶活性大于正常的2-3倍以上时,对鉴别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七、单胺氧化酶【参考值】0~3 U/L【临床意义】1. 肝脏病变2. 肝外疾病八、脯氨酰羟化酶测定【参考值】(39.5±11.87)μg/L【临床意义】1. 肝脏纤维化的诊断2. 肝脏病变随访及预后诊断1. 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测定【参考值】41~163μg/L【临床意义】(1)肝炎(2)肝硬化(3)用药监护及预后判断(4)其他2. IV型胶原及其分解片段(7S片段和NCl片段)【参考值】RIA法: NCl片段(5.3±1.3)μg/mL 【临床意义】(1)肝硬化早期诊断(2)用药疗效及预后判断(3)其他3. 血清铜测定【参考值】11~22 μmol/L 【临床意义】(1)增高(2)降低。
第一节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为发现肝脏损伤及了解、评估肝脏各种功能状态而设计的众多实验室检测方法,广义上可统称为肝功能试验(1iver function test,LFTs)。
肝癌标志物、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及基因检测因不属基本肝功能范畴,在其他相关章节中讲述。
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除γ球蛋白以外的大部分血浆蛋白,如清蛋白、糖蛋白、脂蛋白、多种凝血因子、抗凝因子、纤溶因子及各种转运蛋白等均在肝脏合成,当肝细胞受损严重时这些血浆蛋白质合成减少,尤其是清蛋白减少,导致低清蛋白血症。
临床上可出现水肿,甚至出现腹水与胸水。
γ球蛋白为免疫球蛋白,由B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产生。
当肝脏受损,尤其是慢性炎症时,刺激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γ球蛋白生成增加。
当患严重肝病时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临床上出现皮肤、黏膜出血倾向。
体内氨基酸及核酸代谢产生的氨在肝脏内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经肾脏排出体外,从而维持血氨正常水平,当肝细胞严重损害时,尿素合成减少,血氨升高,临床上表现为肝性脑病。
由于肝脏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通过检测血浆蛋白含量及蛋白组分的相对含量(蛋白电泳)、凝血因子含量及血氨浓度,可了解肝细胞有无慢性损伤及其损害的严重程度。
(一)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90%以上的血清总蛋白(serum total protein,STP)和全部的血清清蛋白(albumin,A)是由肝脏合成,因此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含量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
清蛋白是正常人体血清中的主要蛋白质组分,肝脏每天大约合成120 mg/kg,半衰期19~21天,分子量为66 000,属于非急性时相蛋白,在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体内代谢物质转运及营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总蛋白含量减去清蛋白含量,即为球蛋白(globulin,G)含量。
球蛋白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其中包括含量较多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多种糖蛋白、金属结合蛋白、多种脂蛋白及酶类。
肝功能测定肝功能测定是一种用于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检查方法,常用于检测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等疾病。
该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肝酶谱、肝功能指标以及肝病标志物的测定。
肝酶谱是肝功能测定中常用的项目之一,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等。
这些酶是存在于肝细胞中的,当肝细胞受到损害或破坏时,这些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因此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酶活性来评估肝脏的损伤程度。
正常情况下,ALT和AST的活性较低,而ALP的活性较高,当肝细胞受损时,ALT和AST的活性会升高,表明肝脏功能异常。
肝功能指标主要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和球蛋白等。
胆红素是由肝脏分解血红蛋白产生的,正常情况下通过胆管排出体外,当肝脏功能受损时,胆红素无法排出体外,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升高。
白蛋白和球蛋白是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当肝功能异常时,这些蛋白质的合成量会减少,从而导致血液中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下降。
此外,肝功能测定还包括一些肝病特异性标志物的测定,如肝脏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肝纤维化标志物(如前胶原蛋白)和肝癌标志物(如α-胎蛋白)。
这些标志物的含量变化可以反映出肝脏的炎症程度、纤维化程度以及是否存在肝癌等情况。
肝功能测定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取血样本进行化验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光度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实验室可能略有差异,但基本原理相同。
通过肝功能测定可以及早发现肝脏的异常情况,并进行诊断和治疗。
同时,肝功能测定还可以用于监测肝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肝病的进展情况。
在临床实践中,肝功能测定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检查项目,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肝脏状况,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肝损伤实验室检查指标一、肝功能检测肝功能检测是评估肝脏功能状态的主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指标:1.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反映肝脏损伤的敏感指标,肝脏损伤时ALT会明显升高。
2. 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肝脏、心肌、肾脏损伤时的常见检测指标。
3. 总胆红素(TBIL):反映肝脏排泄功能,肝脏损伤时可能出现胆红素升高。
4. 直接胆红素(DBIL):反映肝脏排泄功能及肝细胞损伤程度。
5. 白蛋白(ALB):反映肝脏合成功能,肝脏损伤时可能出现白蛋白降低。
二、肝炎病毒检测肝炎病毒检测是诊断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指标:1. 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检测乙肝病毒的抗原和抗体,了解病毒复制情况和免疫状态。
2. 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检测丙肝病毒的抗原和抗体,了解病毒复制情况和感染状态。
3. 甲肝病毒检测:检测甲肝病毒抗体,了解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
4. 其他肝炎病毒检测:根据需要检测其他肝炎病毒的相关指标。
三、肝脏肿瘤标志物检测肝脏肿瘤标志物检测主要用于肝脏肿瘤的辅助诊断和监测,主要包括以下指标:1. 甲胎蛋白(AFP):肝癌的特异性标志物,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和监测。
2. 铁蛋白:与肝癌相关的标志物,可与AFP联合用于肝癌的诊断。
3. 糖链抗原19-9(CA19-9):肝癌的肿瘤标志物之一,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和病情监测。
四、免疫学检测免疫学检测主要用于了解机体免疫状态和病因,主要包括以下指标:1. 免疫球蛋白:用于评估机体免疫功能,肝病患者可能出现免疫球蛋白异常。
2. 补体:参与机体免疫反应,肝炎患者可能出现补体水平异常。
五、血液常规检测血液常规检测可提供肝损伤相关的间接证据,主要包括以下指标:1.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了解有无贫血及贫血的程度。
肝损伤可能导致贫血。
2. 血小板计数:评估凝血功能。
肝脏在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肝损伤可能影响血小板计数。
3.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了解有无感染及感染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