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 第二篇 何人可
- 格式:ppt
- 大小:10.01 MB
- 文档页数:144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总结工业设计是一种跨专业的设计处理过程,通过将美学、设计技巧和工程知识相结合来创造产品和系统,以满足人类需要。
历史上,许多杰出的工业设计师和重要的设计运动推动了这个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改进和进步。
但是,对于何人有权总结工业设计史这一问题还存在争议。
首先,工业设计作为一个跨领域的行业,它需要许多不同背景的人才贡献。
因此,要想全面地总结工业设计历史,需要有来自不同学科、领域、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设计团体和组织的人员参与。
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工业设计师们可能来自世界各地,在他们的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中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视角和认识。
因此对工业设计历史进行总结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参与,才能真正体现出工业设计的全貌和多样性。
其次,关于工业设计历史的总结,和许多其他设计领域一样,是一个个人、团体和社会的视角交织的结果。
每一个人或设计团体都带着其独特的价值观、目标和设计哲学加入了工业设计领域。
如何将这些个人和设计团体的视角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总结,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公正而客观的评估标准,以便在保证广泛参与的同时,确保对工业设计历史的真实而全面的反映。
最后,由于工业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其历史也在不断改变。
在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新的产品和系统的设计推动着工业设计的不断进化。
因此,工业设计的历史总结必须不断更新和修正,以反映出最新的趋势和发展。
这需要我们不断投入时间和精力,不断地重新审视和更新我们的总结和评估的标准。
总而言之,工业设计历史的总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决定谁有权进行总结,以及如何保证全球参与、公正客观和不断更新。
只有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能真正全面地理解工业设计的进程、趋势和影响,并将其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工业设计史绪论一、工业革命前的设计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二、工业设计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1 、第一个时期(1750—1914年的工业设计)自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这是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
2、第二个时期(1915—1939年的工业设计)在一战和二战之间,这是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的时期。
3、第三个时期(1940年至当代的工业设计)在二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而取得了重大成就。
工业设计是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条件发展起来的,与机械化生产密切相关。
三、工业设计发展中的流派和组织折衷主义欧美各国1820—1900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880—1910 莫里斯,阿什比新艺术运动欧洲各国1890—1910 吉马德,戈地维也纳分离派奥地利1897—1933 霍夫曼德意志制造联盟德国1907—1934 穆特休斯,贝伦斯风格派荷兰1917—1931 里特维尔德构成派苏联1917—1928 马来维奇,塔特林包豪斯学校德国1919—1933 格罗披乌斯艺术装饰风格法国1925—1935流线型风格美国1935—1945 罗维,盖茨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斯堪的纳维亚1930—1950 阿尔托现代主义欧美各国1920—1950 米斯,柯布西埃商业性设计美国1945—1960 厄尔有机现代主义美国意大利斯堪1945—1960 沙里宁,尼佐里理性主义欧洲美国日本1960—高技术风格欧洲,日本1960—1980波普风格英国1960—1970后现代主义欧美各国1965—文丘里,索特萨斯解构主义欧美各国1980—盖里,屈米绿色设计欧美各国1970—四、1、产生: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确立。
2、工业设计产生的条件:现代化大工业的批量生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其设计对象是以工业化方法批量生产的产品。
3、作用:工业设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具有刺激消费的作用。
4、历史的传承:传统的设计风格被作为某种特定文化的符号,不断影响到工业设计。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笔记1.中国部分石器设计人们经过长期探索,开始较普遍地采用石器得磨制技术,即把经过选择得石块打制成石斧、石刀、锛、石铲与石凿等各种工具得粗坯后,再用研磨得方法进一步加工,使器形更加规整,尖端与刃口更加锋利,表面更加光洁,更加符合使用得要求。
在石材得选择上,已十分注意石材得硬度、形状与纹理得选择。
石斧选用长形得石块,以便稍加打磨,石刀就是呈片状得,所以多选用片页岩,以便于剥离。
例如制作石斧、石锛得石材硬度很大,器形必须设计成扁平刃利;石镞得硬度较小,镞头必须犀利尖锐。
经过不断地观察、揣摩与实践,人们得审美意识也得到了初步得启迪与发展,发现并掌握了诸如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得规律,并自觉地应用于设计活动中。
原始社会得人们,在石器得设计上,就是经过艺术思考得。
她们具有朴素得审美观念与艺术手法。
原始半坡型彩陶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半坡型彩陶得鱼形花纹,起先得写实得手法,逐渐演变为鱼体得分割与重新组合,例如,“人面鱼身”盆纹就是人面与鱼形合体得花纹,在一个人头形得轮廓里面,画出一个鱼花纹,具有“寓人于鱼”得特殊意义,就是最具有代表性得装饰纹样。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得尖底瓶汲水器,其基本形状为小口、尖底,腹部置有双耳。
双耳除了系绳之用,还具有平衡重心得作用,使注满水后得容器能自动在水中直立,底尖便于下垂入水,也易于注满,造型设计可谓轻巧实用。
马家窑型彩陶马家窑型彩陶得艺术特点,可归纳为以下特点:点与螺旋纹。
点得运用,成为这个时期装饰得特点。
在点得外面装饰螺旋纹,有动得感觉。
因此,马家窑型彩陶得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青铜器设计商周时期得设计艺术,最有代表性与具有突出艺术成就就是青铜工艺,三千多年前出现得中国青铜工艺,它得突出成就表明了中国奴隶社会手工业发展得最高水平。
青铜就是红铜与锡得合金,有时根据特殊需要也掺一点铅;加入锡铅以后,熔点降低,硬度增高,容易掌握铸造过程;可以铸造需要坚硬得制品,如武器或工具;另外熔铸时减少汽孔,使装饰花纹清晰;增加光泽度。
工业设计史考研复习笔记-何人可1.中国部分石器设计人们经过长期探索,开始较普遍地采用石器的磨制技术,即把经过选择的石块打制成石斧、石刀、锛、石铲和石凿等各种工具的粗坯后,再用研磨的方法进一步加工,使器形更加规整,尖端与刃口更加锋利,表面更加光洁,更加符合使用的要求。
在石材的选择上,已十分注意石材的硬度、形状和纹理的选择。
石斧选用长形的石块,以便稍加打磨,石刀是呈片状的,所以多选用片页岩,以便于剥离。
例如制作石斧、石锛的石材硬度很大,器形必须设计成扁平刃利;石镞的硬度较小,镞头必须犀利尖锐。
经过不断地观察、揣摩和实践,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得到了初步的启迪和发展,发现并掌握了诸如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规律,并自觉地应用于设计活动中。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石器的设计上,是经过艺术思考的。
他们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手法。
原始半坡型彩陶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半坡型彩陶的鱼形花纹,起先的写实的手法,逐渐演变为鱼体的分割和重新组合,例如,“人面鱼身”盆纹是人面与鱼形合体的花纹,在一个人头形的轮廓里面,画出一个鱼花纹,具有“寓人于鱼”的特殊意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尖底瓶汲水器,其基本形状为小口、尖底,腹部置有双耳。
双耳除了系绳之用,还具有平衡重心的作用,使注满水后的容器能自动在水中直立,底尖便于下垂入水,也易于注满,造型设计可谓轻巧实用。
马家窑型彩陶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可归纳为以下特点:点和螺旋纹。
点的运用,成为这个时期装饰的特点。
在点的外面装饰螺旋纹,有动的感觉。
因此,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青铜器设计商周时期的设计艺术,最有代表性和具有突出艺术成就是青铜工艺,三千多年前出现的中国青铜工艺,它的突出成就表明了中国奴隶社会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有时根据特殊需要也掺一点铅;加入锡铅以后,熔点降低,硬度增高,容易掌握铸造过程;可以铸造需要坚硬的制品,如武器或工具;另外熔铸时减少汽孔,使装饰花纹清晰;增加光泽度。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工业设计阶段。
工业设计大致分为三个发展时期: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此期间新旧设计思想开始交锋,设计改革运动使传统的手工艺设计逐步向工业设计设计过度,并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探索出道路;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是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工业设计已有了系统的理论,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结合,取得了重大成就。
与此同时,西方工业设计思潮却极为混乱,出现了众多的设计流派,工业设计多元化的格局在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形成。
中国手工艺设计铜是人类最早冶炼和使用的金属。
青铜在我国商代得以广泛应用。
熔铸法、失蜡法。
汉代的漆器在技艺上达到了顶峰。
实用和美观的典范瓷器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
印花工艺应用明代家具达到鼎盛。
明代家具的主要特色:注意材料质地,多用硬质树种,所以又称硬木家具;充分体现木材的纹理与色泽,不加油漆;注意家具造型,采用木构架的结构,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很相似。
明代家具发展的原因:远林建筑的兴起;木材丰富;木工工具的发展。
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四字概括:简;厚;精;雅。
明代家具之所以取得高度的艺术成就,从设计上来说有以下四个因素:注意意境美;注意材料美;注意结构美;注意工艺美。
国外手工艺设计古埃及的家具给后世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希腊家具中最杰出的代表是一种称为克里斯姆斯的靠椅。
希腊家具形式上有极大飞跃。
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是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艺术形式的完美。
代表:雅典卫城及其中心建筑帕提农神庙。
古希腊的三种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
中世纪的最高成就是哥特式教堂。
哥特式又称高直式,是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
哥特式建筑以尖拱取代了罗马式的圆拱。
以彩色玻璃为特色。
代表: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
[工业设计史]何人可总结工业命革前设的计类设人计活的历动史大可以体分划三为阶个段:设的计芽阶萌;段工手艺计阶段设工;业计设段阶。
业设工计致大为三个发展时期:分1世8下纪叶至2半0纪世期,工业设初的酝酿计探索阶段和此,期间旧新设计思想始开锋交设计改,运动革传使统手工的艺计逐步设向工设计业设过计度并为,代现工设计的发业探索展道出路第;一次第和二次世大界期间,这战现代工是业设形成与发展时计期,这一期时业设计工有已了统系的论,理并在世范围内得界传到播第二;世界大次之后战这一时,工期业设与计工业生和产科学技术进的紧步结合密取,了重大成得就。
此与时,同西方工业计设潮思极为混却,乱出了现多的众设计流,工业派设计多元化的局在格20世6纪0年后开代始成形。
中国手艺设工计铜人是最早冶炼和使类用金属。
的铜在我青商国得以广泛应代用熔铸法。
失蜡法。
、汉的漆代在器技上艺到了顶达。
峰实用美和观典的范瓷器在代宋到鼎达时期盛。
印花艺工用应代家具明达鼎盛。
到代家具的明主要特:注意材色料地质多用硬,树种,所质以称硬又家木具充分;现体材的木理与纹泽,色加油漆不;注家具造意型采,木构用的结构架与中国传,建筑统的木架很相构。
似明代具发家的原因:展林建筑远兴的;起材木丰富木;工具工发的。
展代家明的具艺特色,四术字概括简:;厚精;;雅。
明代家具之以取所高度的得艺术就成从,设上计说来有以四个因下:素意注境意;注美材意料美;注意构结;注美意工美。
艺外手工国设艺计古埃及的家具后给世家的具展发定了坚奠实的础。
基希腊古家具中最杰出的表是一代种称为克斯里姆斯的靠椅。
腊希具家形式有极大上跃。
飞古希腊建筑的主成就是纪念性要建和筑建筑群术形艺式的完。
美表代:典卫雅城及中心建其筑提帕神庙。
农希腊的古三种式柱多立:克柱式爱奥;克尼式;柱林科柱式。
斯中世纪最的成就是哥特式高堂教。
特式哥称高又直式,是以垂其向上的动势直为计特点。
哥设式建特以尖拱筑取了代罗式马的圆。
以彩拱玻璃为色色特。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考研核心精华笔记第一章【填空】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区别在于,旧石器时代的石器一般为(打制)成型的,而新石器时代是(磨制)成型的。
第二章【选择搭配】我国手工艺设计历史上著名的手工艺有:原始社会的(C陶器);商周时期的青);汉代的(E漆器);宋代的(D瓷器);明清的(B家具)。
A、青铜器B、家具C、(A铜器陶器D、瓷器E、漆器【填空】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造型洗练,不繁琐,不堆砌,落落大方,概括为“简”字。
具有形象浑厚,端庄肃穆、质朴的效果,概括为“厚”字。
做工精细,一线一面,曲直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概括为“精”字。
风格曲雅,不落俗套,耐人寻味,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概括为“雅”字。
【填空】明代家具之所以取得高度的艺术成就,从设计上说有四个方面的重要因素:一是注意意匠美;二是注意材料美;三是注意结构美;四是注意工艺美。
【填空选择】古希腊建筑中主要的三种分别是帕特农神庙的多立克柱式、伊瑞克提翁神庙的爱奥尼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填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达芬奇曾经设计过飞行器,并绘制了结构原理图,但因条件的限制,并没有制造。
【填空】欧洲中世纪设计的最高成就是_哥特式教堂。
【名词解释】哥特式:13世纪后半期,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风格风靡欧洲大陆。
哥特式又称高直式,是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
哥特式建筑以尖拱取代了罗马式圆拱,宽大的窗子上饰以彩色玻璃宗教画,广泛的运用簇柱、浮雕等层次丰富的装饰。
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都是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
【名词解释】巴洛克:16~17世纪交替的时期,开始流行于意大利的一种设计风格。
巴洛克愿意是畸形的珍珠,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
后来被人们用来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代名词。
这种风格一反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而追求豪华、浮夸和矫揉造作的表面效果,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
【填空】欧洲浪漫时期的设计风格主要是__巴洛克风格__和_洛可可风格__。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工业设计史读书笔记篇一:何人可《工业设计史》笔记全何人可《工业设计史》笔记1.中国部分石器设计人们经过长期探索,开始较普遍地采用石器的磨制技术,即把经过选择的石块打制成石斧、石刀、锛、石铲和石凿等各种工具的粗坯后,再用研磨的方法进一步加工,使器形更加规整,尖端与刃口更加锋利,表面更加光洁,更加符合使用的要求。
在石材的选择上,已十分注意石材的硬度、形状和纹理的选择。
石斧选用长形的石块,以便稍加打磨,石刀是呈片状的,所以多选用片页岩,以便于剥离。
例如制作石斧、石锛的石材硬度很大,器形必须设计成扁平刃利;石镞的硬度较小,镞头必须犀利尖锐。
经过不断地观察、揣摩和实践,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得到了初步的启迪和发展,发现并掌握了诸如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规律,并自觉地应用于设计活动中。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石器的设计上,是经过艺术思考的。
他们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手法。
原始半坡型彩陶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半坡型彩陶的鱼形花纹,起先的写实的手法,逐渐演变为鱼体的分割和重新组合,例如,“人面鱼身”盆纹是人面与鱼形合体的花纹,在一个人头形的轮廓里面,画出一个鱼花纹,具有“寓人于鱼”的特殊意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尖底瓶汲水器,其基本形状为小口、尖底,腹部置有双耳。
双耳除了系绳之用,还具有平衡重心的作用,使注满水后的容器能自动在水中直立,底尖便于下垂入水,也易于注满,造型设计可谓轻巧实用。
马家窑型彩陶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可归纳为以下特点:点和螺旋纹。
点的运用,成为这个时期装饰的特点。
在点的外面装饰螺旋纹,有动的感觉。
因此,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青铜器设计商周时期的设计艺术,最有代表性和具有突出艺术成就是青铜工艺,三千多年前出现的中国青铜工艺,它的突出成就表明了中国奴隶社会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有时根据特殊需要也掺一点铅;加入锡铅以后,熔点降低,硬度增高,容易掌握铸造过程;可以铸造需要坚硬的制品,如武器或工具;另外熔铸时减少汽孔,使装饰花纹清晰;增加光泽度。
工业设计史(何人可)流派定义新古典主义新古典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
18世纪前的欧洲,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盛行一时,其繁琐的装饰与贵金属的镶嵌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厌恶。
在探求新的设计风格的过程中,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成了当时的创作源泉。
1750年,罗马庞贝遗址被发掘,在欧洲引起了研究古典艺术的热潮,人们认识到古典艺术质量远远超过巴洛克与洛可可,促成了新古典的产生与流行。
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
在建筑上追求建筑物体形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形式的符合结构逻辑,并且减少纯装饰性的构件,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
新古典在各国的发展虽然有共同之处,但多少也有些差异,大体上在法国是以罗马式样为主,而在英国、德国则是希腊式样较多。
新古典风格也体现于当时的产品上,其特点是放弃了洛可可过分矫饰的曲线和华丽的装饰,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构件和细部装饰喜用古典建筑式的部件。
英国新古典家具的成就很大,其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设计师,他们长于设计朴素、实用的形式,其设计出来的产品成为了现代家具设计的先声。
折衷主义在19世纪,一个更为直接和严峻的问题是风格上的折衷主义。
所谓折衷主义就是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所以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随着生产的商品化,需要用丰富多彩的式样来满足和刺激市场,于是希腊、罗马、拜占庭、中世纪、文艺复兴的情调杂然并存,汇为奇观。
同时,19世纪的交通已很便利,考古学大为发达,加上摄影术的发明,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了古代遗产,以致有可能对各种式样进行拼凑与模仿。
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现代工业设计的先导。
说它是一次运动,是因其影响波及面大,具有国际意义。
18世纪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机械产品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1 解构主义风格:所谓解构主义是对结构的破坏和分解。
解构主义作为设计形式最先在建筑领域开始,其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人物是弗兰克•盖里和彼得森•埃森曼。
埃森曼不仅是一位解构主义设计家,而且还是一位学者,1932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曾是非常前卫的建筑团“约五人”成员之一,他对解构主义哲学有很深的研究,从1968年起设计了从“1号住宅”开始的系列住宅,从事“深层结构”以及“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之间转换的设计实践。
1983-1989年设计的俄亥俄州立大学视觉艺术中心是他一生的代表作之一2 “波普”设计——如果要用一个名词来形容60年代的设计风格,大约最恰当的应该是“波普”(POP)了,这个词来自英语的大众化(POPULAR),但是当它与60年代的文化、艺术、思想、设计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以后,它就不仅是指大众享有的文化,而更加具有反叛正统的意义,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在西方国家是,最集中反映“波普”设计风格的是英国。
3 包豪斯( BauHaus , 1919-1933 )“包豪斯”一词由德语的“建造”和“房屋”两个词的词根构成。
创始人是格罗佩斯 , 包豪斯学校由魏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并而成,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材。
包豪斯是一所设计学校,开设有纺织、陶瓷、金工、玻璃、雕塑、印刷等科目。
包豪斯在设计理论上,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这些观点对于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
包豪斯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开创了“基础课程”的教育—三大构成。
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课程结构与教学方式成了世界许多学校设计教育的参照系统,包豪斯的思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
4 洛可可(Rococo)洛可可(Rococo)的原意是指岩石和贝壳的意思,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和家具等设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