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末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1
苦参的治病功效及食疗方
苦参的治病功效及食疗方
苦参生长在海拔1500米的地区,是一种野生植被,多生长在草坡、沙地、山坡、田野附近,苦参植株高1.5-3米,根为圆柱形状,外皮呈黄白色,5-7月份开花,7-9月成熟,采摘后晒干,味苦、断面黄白、条匀为上品。
中医认为,苦参味苦,性寒,即可清热燥湿,又可护心养心,能治疗便血、热痢、阴肿阴痒、湿疹、皮肤瘙痒等症,对心脏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还能治疗心肌炎、心律失常等症。
治病功效
1、治牙痛、齿缝出血
苦参一两,枯矾一钱,二者一起研末,然后取适量涂抹在患处即可,每天3次。
2、治婴儿湿疹
取苦参25克,败酱草、丹参、茵陈各30克,通草、黄柏各15克,所有药材加水煎3吃,合并药液(差不多200毫升),分成两份,一份分3吃口服,一份涂洗患处,分2-3次涂洗,每天一剂。
3、治心律不齐、病毒性心肌炎
取苦参一两,加水煎汁,去渣取汁,加入适量的热水,等到水温适宜后泡脚,每天1次,每次泡半小时。
4、治妇科带下瘙痒、便血、黄疸尿赤、湿热泻痢
苦参适量,加水煎汁,倒入适量的热水,待温热后坐浴,每天两次,每次半小时。
食疗方
1、苦参鸡蛋汤
材料:苦参10克,鸡蛋1个
做法:苦参加水煎汁,取碗,打入鸡蛋,将鸡蛋搅匀,然后将沸腾的药汁冲入鸡蛋碗里,要趁热服用。
功效:养心护心,安神定志,清热泻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经常食用。
2、苦参红糖鸡蛋
材料:赤沙滩60克,苦参60克,鸡蛋100克
做法:苦参加水煎浓汁,去渣,打入鸡蛋,打散,加红糖,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燥湿,养心护心。
【每日一味药】苦参【每日一味药】苦参【性味归经】味苦,性寒。
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主治】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用法用量】4.5~9g。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
不宜与藜芦同用。
【配伍】1、热病狂邪,不避水火,欲杀人:苦参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汤下。
亦可为末,二钱,水煎服。
(《千金方》)2、伤寒结胸:天行病四、五日,结胸满痛壮热。
苦参一两,以醋三升,煮取一升二合,饮之好吐,即愈。
天行毒病,非苦参醋药不解,及温覆取汗良。
(《外台秘要》)3、中恶心痛:苦参三两。
苦酒一升半,煮取八合,分二服。
(《肘后方》)【小故事】很久以前,有个放牛娃爹妈早逝,靠给地主放牛为生,由于经常在湿地行走,放牛娃身上长满了疮。
后来,地主家里人的身上也长满了疮。
这个地主认为这“疮”是放牛娃传染的,于是,地主就下令家丁追杀放牛娃。
无奈之下,放牛娃只能逃命,躲到大山里的一个石缝里,后来,村民们发现了他,已经在石缝里没了呼吸,有好心村民就用泥沙和石头把石缝封住,算是给他安葬了。
不久,这个好心村民身上也长了疮,奇痒无比,试了很多药都治不好。
一天晚上,大家做梦梦见了放牛娃。
放牛娃告诉他,在当初埋他的山体塌方处有许多根状物,把这些根状物拿回家熬水喝或用来洗澡,身上的疮就会消退。
村民按照梦中放牛娃的提示去做,几日后,身上的疮果然都痊愈了。
地主听说村民们吃了山体塌方处的“草药”后很快就病好了,于是他也去那个地方采药。
看到岩石上灌木丛中结满如老鼠屎粒大小的果子,地主就赶紧摘回家熬水喝,谁知当晚就断肠而死。
原来村民们吃的是苦参的根,而地主吃的却是苦参子(又名鸦胆子)有腐蚀肌肉的作用,有一定毒性作用,对肠胃有腐蚀性。
(注:苦参子和鸦胆子并不是一个科属的植物,两者并不相关,传说仅根据故事情节安排药物。
现实中切记不可混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苦参丸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人这一辈子很可能会有大大小小的疾病缠身,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阻挡的。
当我们人体患病了之后,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必然是要靠药物治疗的,中
人这一辈子很可能会有大大小小的疾病缠身,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阻挡的。
当我们人体患病了之后,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必然是要靠药物治疗的,中药方剂由于可以从根本上治愈且无副作用,受到人们的喜爱。
下面来介绍一种:苦参丸。
贝母(炒)苦参各90克滑石1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蜜丸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妊娠胎满逼胞,小便艰难,淋沥不爽,但饮食如故。
【用法用量】米饮下20丸,不拘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卷十七
【处方】苦参半两,雌黄(研)半两,雄黄(研)半两,白矾(烧)半两,藜芦(去芦头)1分,麝香少许(研)。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疳虫蚀下部,久痢脓血,举体疼痛,面色虚肿。
【用法用量】以1小枣许大,纳下部中,1日2-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处方】苦参3斤(锉片,童便浸7日,以长流水漂净,晒干),甘草3两,黄连3两,山栀3两。
【制法】上为末,水为丸。
【功能主治】风症服脱胎丹后身发痒。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酒送下,1日3次。
【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苦参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苦参散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苦参散可以说是医者喜用,患者乐意接受的一味方剂,但运用不当,服食方法
苦参散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苦参散可以说是医者喜用,患者乐意接受的一味方剂,但运用不当,服食方法不对,疗效会减弱。
下面来谈谈苦参散的主要功效与服用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荆芥穗威灵仙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遍身疮疥,经年不效。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酒调下,一日二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发风物。
【摘录】《外科精义》卷下引《野夫多效方》
【处方】苦参半两,矾石(熬令汁尽)半两,青葙子半两,藜芦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疳(匿虫)蚀人下部,通见五脏,痢下脓血,举体不安,遍身疼痛,面无颜色,手足虚肿。
【用法用量】每用2钱匕,小儿只用1钱匕,置竹筒中吹下部。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八
【处方】苦参半两(锉),恒山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4日,结胸满痛壮热,身体疼痛。
【用法用量】以水2中盏,煎至1盏,去滓,尽饮之,不拘时候。
生活常识分享。
苦参素胶囊说明书及功能苦参素胶囊(天晴复欣)用于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的治疗。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苦参素胶囊说明书,欢迎阅读。
苦参素胶囊商品介绍通用名:苦参素胶囊生产厂家: 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763药品规格:0.1g*24粒药品价格:¥43元苦参素胶囊说明书【通用名称】苦参素胶囊【商品名称】苦参素胶囊(天晴复欣)【英文名称】MarineCapsules【拼音全码】KuCanSuJiaoNang(TianQingFuXin)【主要成份】氧化苦参碱。
化学名:氧化苦参碱分子式:C15H24N2O2·H2O分子量:282.38【性状】苦参素胶囊(天晴复欣)为硬胶囊,内容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和颗粒,无臭,味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的治疗。
【规格型号】0.1g*24s【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0.2克(2粒),每日三次,必要时可每次服0.3克(3粒)。
【不良反应】患者对苦参素胶囊(天晴复欣)有较好的耐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口苦、腹泻、上腹不适或疼痛,偶见皮疹、胸闷、发热,症状一般可自行缓解。
【禁忌】对苦参素胶囊(天晴复欣)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苦参素胶囊(天晴复欣)。
2、严重肾功能不全者,不建议使用苦参素胶囊(天晴复欣)。
3、肝功能衰竭者慎用。
【儿童用药】尚无儿童用药经验。
【老年患者用药】减量或遵医嘱。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不宜使用。
哺乳期妇女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药物过量】目前尚未见药物过量特殊体征和症状。
若发生药物过量,要对患者进行监护,给予常规支持疗法。
【药理毒理】苦参素胶囊(天晴复欣)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鸭血清DHBV-DNA水平;对CCl4和D-半乳糖胺所致的小鼠中毒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药代动力学】静脉注射苦参素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双指数型,符合二房室模型。
苦参(《本经》)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
均系野生。
主产于山西、河北、河南、湖北等地。
原植物生于山地、向阳山坡草丛中或溪沟边。
一般砂壤和粘壤土均可生长。
味苦,性寒。
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止带。
临床用名有苦参(片)和苦参炭。
【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味苦,寒。
主治心腹结气,癥瘕,积聚,黄胆,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
《名医别录》:无毒,养肝胆气,安五藏,定志,益精,利九窍,除伏热,肠澼,止渴,醒酒,小便黄赤,治恶疮,下部,平胃气,令人嗜食。
《药性论》:能治热毒风,皮肌烦燥生疮,赤癞眉脱,主除大热嗜唾,治腹中冷痛,中恶腹痛,除体闷,治心腹积聚,不入汤用。
《日华子本草》:杀疳虫。
炒带烟出为末,饭饮下,治肠风泻血,并热痢。
《开宝本草》:味苦,寒,无毒。
养肝胆气,安五脏,定志,益精,利九窍,除伏热,肠澼,止渴,醒酒,小便黄赤,疗恶疮,下部匿疮,平胃气,令人嗜食轻身。
《本草图经》:古今之方用治风热疮疹最多。
《本草衍义》:有朝士苦腰重,久坐,旅拒十余步,然后能行。
有一将佐谓朝士曰:见公日逐以药揩齿,得无用苦参否?曰:始以病齿,用苦参已数年。
此病由苦参入齿,其气味伤肾,故使人腰重。
后有太常少卿舒昭亮,用苦参揩齿,岁久亦病腰。
自后悉不用,腰疾皆愈,此皆方书旧不载者。
有人病遍身风热细疹,痒痛不可任,连胸颈脐腹,及近隐处皆然,涎痰亦多,夜不得睡。
以苦参末一两,皂角二两,水一升,揉滤取汁,银石器熬成膏,和苦参末为丸如梧桐子大,食后温水服二十至三十丸,次日便愈。
《汤液本草》:气寒,味苦,气沉,纯阴。
《心》云:除湿。
《本草》云:主心腹结气,癥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
养肝胆气,安五脏,定志益精,利九窍,除伏热肠澼,止渴醒酒,小便黄赤,疗恶疮,下部,平胃气,令人嗜食轻身。
《衍义》云:有人病遍身风热细疹,痒痛不可任,连胸颈脐腹近阴处皆然,涎痰亦多,夜不得睡。
清热燥湿药——苦参性味归经苦,寒。
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中毒后出现流涎、步伐不整、呼吸、脉搏急速、惊厥,最后因呼吸停止死亡。
解救方法:未出现惊厥时可洗胃和导泻;内服蛋清,鞣酸或浓茶;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惊厥时肌肉注射苯巴比妥等解痉剂;呼吸障碍时用呼吸兴奋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 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长10~30cm,直径1~6.5cm。
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具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突起,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剥落处显黄色,光滑。
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3~6mm;切面黄白色,具放射状纹理和裂隙,有的具异型维管束呈同心性环列或不规则散在。
气微,味极苦。
炮制除去残留根头,大小分开,洗净,浸泡至约六成透时,润透,切厚片,干燥。
饮片性状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厚片。
外表皮灰棕色或棕黄色,有时可见横长皮孔样突起,外皮薄,常破裂反卷或脱落,脱落处显黄色或棕黄色,光滑。
切面黄白色,纤维性,具放射状纹理和裂隙,有的可见同心性环纹。
气微,味极苦。
复方①治血痢不止:苦参炒焦为末,水丸梧子大。
每服十五丸,米饮下。
(《仁存堂经验方》)②治痔漏出血,肠风下血,酒毒下血:苦参(切片,酒浸湿,蒸晒九次为度,炒黄为末,净)一斤,地黄四两(酒浸一宿,蒸熟,捣烂)。
加蜂蜜为丸。
每服二钱,白滚汤或酒送下,日服二次。
(《外科大成》苦参地黄丸)③治谷疸,食毕头旋,心怫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苦参三两,龙胆一合(末)。
牛胆丸如梧子。
以生姜汁服五丸,日三服。
(《补缺肘后方》)④治赤白带下:苦参二两,牡蛎一两五钱。
《本经》:苦参——除湿去惊杀虫通淋苦参“味苦、寒。
主心腹结气,癥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
”(《本经》)腹中有癥瘕、停水、痞痛、食积等胀满不舒皆结气一类。
苦参苦寒沉滞,并无疏通、决泄、破结效用。
然多种心脏疾病,或胸闷气短、心动惊悸、疼痛牵引、怔忡不宁,多因心血瘀滞,痰饮内停,热毒内浸病理,或系心脏结气一类,余常以《千金翼方》五参丸以治。
五参丸苦参45克,沙参30克,人参30克,丹参9克,元参15克,以上五味,捣筛炼蜜为丸,食讫服十丸如梧桐子大,日二,渐加至二十丸。
以此三分之一量可做汤剂服用。
原方下注:“主治心虚热,不能饮食,食即呕逆,不欲闻人语”,似不能指导临床实际应用。
余据贵州石恩权教授经验,以此方为治疗多种心脏疾病基础方,按病论治,随证略有加味,在纠正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方面有稳定疗效。
曾治心肌炎全心扩大、奔马律、频发早搏、胸胁闷、心前区隐痛,以五参丸加炙甘草、石斛渐愈;有风心病者气喘咳嗽、心悸不宁、全身浮肿、小便黄少、大便滞而腹胀,二尖瓣双重杂音、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齐,病情日重,心衰不能控制,以五参丸加熟大黄、茯苓、白茅根等服二周余心气渐复;有冠心病感冒后频发憋闷疼痛、牵掣肩背、心中动悸不安、咳嗽黄稠痰、心率快而律不齐、频发早搏,用五参丸加鱼腥草、败酱草、川贝、胆星,药后诸证平稳。
余仅知苦参利湿热,运用五参丸经验,知苦参善清心中伏火,去惊悸之虚烦,有显著抗心律失常作用也。
自拟桃仁橘核汤前列腺肥大或增生炎症,结块有形,稍类癥瘕,若小便黄热而涩滞,自拟桃仁橘核汤(桃仁、熟大黄、炒小茴、桂枝、乌药、青皮各10克,吴茱萸5克,橘核、王不留行各30克)加苦参12克常有良效;子宫肌瘤因津液不行,聚而为痰,渐与湿热、瘀血、相火合为癥块,余常以芩连四物汤加苦参、鳖甲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湿热与相火。
丹溪论湿热黄疸不必分五,同是湿热,如盦相似,轻者小温中丸,重者大温中丸。
小温中丸方针砂十两,苦参、山楂各二两,吴萸一两,苍术、川芎、神曲、香附各半斤。
苦参的功效与作用kucan苦参别名:地槐、苦骨、地骨、野槐、山槐、川参、牛参、地参、好汉枝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肝、胆、胃、大肠、膀胱经。
适用体质:食材:苦参的功效与作用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用法用量:4.5~9g。
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可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治疗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疸、赤白带下、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等症;也可以治疗痔漏、脱肛、皮肤瘙痒、阴疮湿痒、瘰疬、烫伤便血、浮肿、小便不利、肠炎等症;外用于疥疮瘙痒。
1.清热燥湿(湿热证)用治湿热蕴结之黄疽、带下、湿疹、湿疮,可配伍黄柏、地肤子等清热除湿药,内服与外用均皆适宜。
对湿热下注所致的痔疮疼痛、大便下血、小便不利、阴囊湿肿等,亦可选用。
2.清热利尿(湿热小便不利)用治湿热蕴结之小便淋涩热痛等,常配石韦、蒲公英等同用。
3.杀虫止痒(疥癣,皮肤瘙痒,阴痒)用治疥癣、湿疹、脓疱疮及阴部瘙痒症,可单用或配以枯矾、黄柏、蛇床子等同用,一般是外用,可以煎汤外洗。
苦参图片相关疾病苦参主治用于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黄疽、便血、带下、小便不利、灼热涩痛;更多用于皮肤湿疹、女性外阴瘙痒、疥癖、脓疱疮、疮疖等。
其特点是善治下焦湿热所致之证。
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肝炎、急性结膜炎、滴虫性阴道炎、阴部湿疹、神经性皮炎等常配伍用之。
苦参现代药理研究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槐胺碱等生物碱,还含有苦醇C、异苦参酮、苦参醇等黄萜类化合物。
现代药理研究,苦参对心脏有明显抑制作用,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输出量。
还有抗心律失常、抗菌、抗炎、抗肿瘤、升白细胞、平喘祛痰、安定、抗过敏、免疫抑制等作用。
1.苦参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2.苦参对肿瘤细胞的体外生长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因而起到抗肿瘤作用。
3.苦参对心血管系统有作用。
苦参苦参(学名:Sophora flavescens )为豆科苦参属的植物。
分布于俄罗斯、日本、印度、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南北各省区等地,生长于海拔1,5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沙地、草坡、灌木林中及田野附近,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价格可到大有恒中药材库查询最新价格。
中文名称:苦参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 蔷薇目科: 豆科 属: 苦参属 分布区域: 俄罗斯、日本、印度、朝鲜以及中国南北各省区。
拉丁学名: Sophora flavescens 形态特征苦参-植物原生态(图2)落叶半灌木,高1.5~3m 。
根圆柱状,外皮黄白色。
茎直立,多分枝,具纵沟;幼枝被疏毛,后变无毛。
奇数羽状复叶,长20~25cm ,互生;小叶15~29,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3~4cm ,宽1.2~2cm ,先端渐尖,基部圆,有短柄,全缘,背面密生平贴柔毛;托叶线形。
总状花序顶生,长15~20cm ,被短毛,苞片线形;萼钟状,扁平,长6~7mm ,5浅裂;花冠蝶形,淡黄白色;旗瓣匙形,翼瓣无耳,与龙骨瓣等长;雄蕊10,花丝分离;子房柄被细毛,柱头圆形。
荚果线形,先端具长喙,成熟时不开裂,长5~8cm 。
种子间微缢缩,呈不明显的串珠状,疏生短柔毛。
种子3~7颗,近球形,黑色。
花期5-7月,果期7~9月。
[1]地理分布苦参-植物生长坏境(图3)生态环境:生于沙地或向阳山坡草丛中及溪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1]栽培技术生物学特性苦参-植物性状(图4)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砂壤和粘壤上均可生长,为深根性植物,应选择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地块种植。
当年播种的幼苗多不开花,冬季叶子变黄脱落进入休眠,至翌年春重新返青生长,6月孕蕾开花,7~8月中旬果实成熟,全年生长期约210d,种子干粒重49.63g。
傲承(注射用苦参素)文章目录*一、傲承(注射用苦参素)的概述*二、傲承(注射用苦参素)的功能主治*三、傲承(注射用苦参素)的用法用量*四、傲承(注射用苦参素)的药物相互作用*五、傲承(注射用苦参素)的不良反应*六、傲承(注射用苦参素)的注意事项傲承(注射用苦参素)的概述1、定义傲承(注射用苦参素)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及黄疸型肝炎。
肿瘤放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低下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2、别称注射用苦参素。
3、成份和性状本品主要成分为苦参素。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块状物或粉末。
4、是否处方药处方药。
5、储藏和有效期遮光,阴冷处保存。
12个月。
傲承(注射用苦参素)的功能主治1、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2、肿瘤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低下,其它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傲承(注射用苦参素)的用法用量肌肉注射。
用于慢性乙肝的治疗,每日1次,每次400-600mg。
用于升高白细胞,每日2次,每次200mg。
傲承(注射用苦参素)的药物相互作用与水合氯醛等中枢抑制剂有协同作用,对苯丙胺等中枢兴奋剂有拮抗作用,可易化士的宁的惊厥效应。
傲承(注射用苦参素)的不良反应肌肉注射时,个别患者注射后出现局部疼痛,改为深部注射后可减轻,常内阻的不良反应有头晕,恶主,呕吐,口苦,腹泻,上腹不适或疼痛,偶见皮疹,胸闷,发热,症状一般可自行缓解,个别病人可出现注射部位发红。
傲承(注射用苦参素)的注意事项1、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本品。
2、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长期使用应密切注意肝功能变化。
3、严重肾功能不全者,不建议使用本品。
4、用药后出现药疹者应停药。
5、不宜静脉推注及快速滴注。
苦参苦参为豆科苦参属的植物。
分布于俄罗斯、日本、印度、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南北各省区等地,生长于海拔1,5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沙地、草坡、灌木林中及田野附近。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生物学特性苦参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砂壤和粘壤上均可生长,为深根性植物,应选择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地块种植。
当年播种的幼苗多不开花,冬季叶子变黄脱落进入休眠,至翌年春重新返青生长,6月孕蕾开花,7~8月中旬果实成熟,全年生长期约210天,种子干粒重49.63g。
栽培技术种子繁殖:播种前用40~45℃温水浸10~12小时,或进行沙藏,1:3混合放在0~10℃左右条件下处理20~30天,南方3~4月,北方4月播种,按行距65cm,株距30cm穴播,每穴播种8~10粒,覆土2~3cm。
15亩播种量22.5~37.5kg,播后温度在15~19℃,有足够湿度约25天即出苗。
苗高15~16cm时,匀苗、补苗,每穴留苗3~4株。
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浇水、培土,每年追肥l-2次,第1次在5月中、下旬,第2次在8月间,以粪肥和厩肥为主。
栽培加工〖植物/动物形态〗落叶亚灌木,高1--3m。
根圆柱形,黄色,味苦,气刺鼻。
小枝绿色,幼时有柔毛。
羽状复叶互生,小叶25--29,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3--4厘米,宽1.2--2厘米,先端渐尖,全缘,下面黄绿色,有短柔毛。
总状花序顶生,被短毛;苞片线形;花萼钟形,稍偏斜,先端5裂;花冠蝶形,淡黄色或白色,旗瓣匙形,较其他花瓣稍长,翼瓣无耳;雄蕊10,花丝仅基部愈合;子房柄被细毛。
荚果线形,于种子间微缢缩,先端有长喙。
种子1--5粒,黑色,近球形。
花期5--7月份,果期8--9月份。
除新疆自治区、青海省外,各地均有分布。
生于山地、平原、沙地。
〖药材产地〗全国各地,多自产自销。
〖采收加工〗播种第3年9--10月份采挖,除去地上部,将根挖出,除去细根,洗净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YBZ-PFKL-2021082苦参配方颗粒Kushen Peifangkeli【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经炮制并按标准汤剂的主要质量指标加工制成的配方颗粒。
【制法】取苦参饮片5000g,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干浸膏出膏率为14%~20%),干燥(或干燥,粉碎),加辅料适量,混匀,制粒,制成1000g,即得。
【性状】本品为黄色至黄棕色的颗粒;气微,味极苦。
【鉴别】取本品0.5g,研细,加浓氨试液0.3ml、三氯甲烷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苦参碱对照品、槐定碱对照品、氧化苦参碱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0.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5μl,混合对照品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用2%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5∶0.6∶0.3)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预饱和30分钟,展开,取出,晾干,依次喷以碘化铋钾试液和亚硝酸钠乙醇试液,在日光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三个相同的橙色斑点。
【特征图谱】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柱长为100mm,内径为2.1mm,粒径为1.7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1%甲酸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每分钟0.4ml;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4nm。
理论板数按氧化槐果碱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时间(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0~41→799→934~87→1793→838~1317→2083→8013~1720→3580→65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取苦参对照药材1.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50%甲醇50ml,密塞,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45分钟,放冷,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对照药材参照物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