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就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与中介作用。语文就是个人与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1、语文就是思维的工具。

心理学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与内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叫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的话叫内部语言。人们常说的“打腹稿”就属于内部语言。只有人们语言能力的增强,思维也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因此,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语文就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

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就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的讨论,朋友在生活中的闲谈。这些都属于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就是语文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丰富的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就是我们沟通的最好方式。

3、语文就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

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苏步青说:“语文就是学习的工具,就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与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离开语文学科的基础,其她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就是“水中月,镜中花”。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环境讲求人文性,教育也讲求人文性,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与思想观念的内容,它就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唯物论认为自然之物就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花就就是花,草就就是草,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以身改变。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因人而异,甚至因阅历不同,以至心情不同都会影响您的理解,要不怎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着名学者王国维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现代诗人汪国真曾说:“心晴的时候,雨也就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就是雨。”这一切无不反复地告诉我们语文的人文性这一特点,它打上了个人深深的主观烙印,这就使语文变得让人琢磨不透,魅力无穷。具体讲语文的人文性表现在以下两点:

1、砥砺品德,完美人格

我们的语文从很大程度上讲就是用一些真、善、美的东西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她们健康的心灵,完善她们的人格。因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要学习其表达的思想内容,正所谓“文以载道”,任何语言都就是用文字表达一定思想内容、观点或见解的。语文课文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学习《周总理的睡衣》里周总理艰苦朴素的品质,《诚实的孩子》里列宁诚实知错就改的品德,《您们想错了》里方志敏清贫一生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在老师的指点下,这一系列人物所具有的品格,会给学生留下深深的印象,“润物细无声”,这些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教育,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2、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语文学科就是一座风光无限的艺术宫殿,进入其内会领略无穷情趣。教师应注意用美来感染学生,在平时的授课中,力求通过提示、引导、点拨,让学生自行体会其中的美的所在。如《草原》、《五彩池》的自然景美,《威尼斯的小艇》的异国风情美,《在金色的海滩上》中小女孩的心灵美……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在生活中创造美,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

激起对生活美的追求,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一来,还何愁学生语文学不好呢?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多年以来,我国语文界一直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争论不休。首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强调“工具性”,着重字、词、句的训练,将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其后又片面强调“人文性”,忽略语文的工具作用,语文知识点不能落到实处,这都对当时语文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最终达成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共识,这充分说明了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新课标”小组组长宗祺教授对此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与实施。”

就语文课本身而言,其工具性与人文性又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我们无法将其割裂开。道理很简单,我们在使用语文工具性这一点若能注意方式方法,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也能美化生活,丰富生活。如“穿衣”这一概念恐怕早已由原来的蔽体、御寒上升为一种装饰了吧。如果说工具性就是基础,就是求真,那么人文性便就是一种升华、求美。离开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便无从谈起,离开了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的一面便会显得晦涩,干瘪,所以我们在谈语文课程时二者不可偏废。

总之,语文学科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进行语言的积累、语感的训练与听、说、读、写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与思想修养,也就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又体现人文性,语文课如能真正注意到这些问题,那便就是我们向素质教育迈向了一大步。

二、语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支点

大家都知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犹如硬币的两个面,谁也离不开谁。工具性就是人文性的基础,就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就是工具性的“精、气、神”之所在。离开“工具性”来谈“人文性”,有舟无水,寸步难行;同样,只有工具性,没有人文性,有水无舟,亦无法欣赏到“小小竹筏江中游,悠悠青山两岸走”的绝妙景致。所以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如何在“两性”之间建立支点,使其“贵”而不难,保持平衡呢?我认为“语文性”可以担此重任。

何谓“语文性”?要弄清语文性,首先要说到一个概念━—语言。海德格尔说过,语言就是人存在的精神家园,人存在于语言之中。从这一点来说,语言在一切学科中具有普遍性,但语言在所有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就是完全一样的。我们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语文学科就是从语言入手,直指人文内容(知识与精神),然后再回归语言,它就是一种不断互逆的运动。而其它学科虽也就是从语言出发(有的指向人文、数理、逻辑;有的指向哲学、技能、艺术等)却并不一定要回归语言,并不一定要经常进行语言与人文内容的“互逆”运动。它就是单向的,不就是双向的。这种语言与人文之间“单向”的运动特点决定了非语文学科的属性,“双向”运动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属性。语文学科这种特有的属性,我们称之为“语文性”。语文教学中尊重了“语文性”就就是尊重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就是让学生在语言人文的互逆中,对话、交流、感悟、体验、品味、积累、运用,就就是让人文性在语文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体现,就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做到得“意”,又做到了得“言”,“意”“言”兼备,得“意”而不忘“言”。尊重了“语文性”就能保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平衡,实现“两性”的统一,所以,我们说“语文性”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最佳支点。有了这个支点,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就显得自然而然,而不就是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