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HJC动态本构模型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15.81 KB
- 文档页数:5
混凝土HJC动态本构模型的研究混凝土材料在结构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混凝土结构的本构模型研究对于设计和分析都非常关键。
本文将对混凝土HJC动态本构模型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在结构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混凝土是一种非线性、各向异性材料,具有显著的本构特性。
传统的混凝土本构模型多以弹塑性本构模型为基础,忽略了混凝土的动态响应特性。
随着结构动力学的发展,研究者们意识到在动态载荷下混凝土的本构行为与静态载荷下存在着差异,因此提出了混凝土HJC动态本构模型。
混凝土HJC动态本构模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沿容积和形状的追踪来描述混凝土的动态形变和应力响应。
它既考虑了混凝土的非线性行为,又考虑了动态载荷的影响。
根据实验结果,HJC模型将混凝土分为三部分:平坦区、线性区和剩余区。
其中,平坦区是混凝土的初始刚度区域;线性区是混凝土的线性应力-应变关系区域;剩余区是混凝土的非线性行为区域。
通过这种分区,混凝土的动态本构行为可以更准确地描述。
对于HJC模型的参数确定,可以利用试验数据进行参数拟合。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动态压缩试验、剪切试验和拉伸试验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获得混凝土在动态载荷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并进一步得到本构模型的参数。
另外,也可以借助于有限元方法进行模拟分析,通过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混凝土HJC动态本构模型在结构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地震工程中,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需要考虑动态载荷下的材料本构特性,而HJC模型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混凝土响应。
此外,在爆炸冲击和车辆碰撞等动态载荷下,HJC模型也能够很好地模拟混凝土的变形和破坏过程。
因此,混凝土HJC动态本构模型对于结构抗震、安全和可靠性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混凝土HJC动态本构模型的研究是混凝土结构分析的重要方向。
通过对混凝土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研究,可以更准确地模拟混凝土在动态载荷下的行为,并为结构设计、分析和抗震评估提供参考。
混凝土本构模型及其动态有限元算法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混凝土本构模型及其动态有限元算法。
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材料,其本构行为对结构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对混凝土本构模型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于优化结构设计和加强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和本构模型的基本原理,包括线弹性模型、非线弹性模型和本构模型的评估方法。
接着,论文分析了现有的混凝土本构模型和其适用范围,并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混凝土材料性质和结构应力状态的新型本构模型。
在动态有限元算法方面,本文着重研究了混凝土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
通过建立混凝土结构的动态有限元模型,采用显式时间积分算法和隐式时间积分算法,分析了混凝土结构在地震和风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特性。
同时,还讨论了动态有限元方法的数值模拟误差和收敛性分析,为混凝土结构动力响应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最后,本文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新型混凝土本构模型和动态有限元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和抗震能力加强提供了科学依据。
- 1 -。
钢纤维混凝土HJC 模型研究张磊1,项笑炎2,郝龙3(1.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洛阳河南 471023;2. 美国工程技术联合公司南京代表处,江苏,南京,210000;3.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建筑设计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本文进行了不同强度、不同纤维含量钢纤维混凝土静态单轴、常规三轴、SHPB 单轴和主动围压SHPB 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对HJC 模型进行了改进,并编写了材料子程序嵌入ABAQUS/Explicit 中模拟实验。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改进的HJC 模型能更好反映钢纤维含量、围压和应变率对混凝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爆炸力学;钢纤维混凝土(SFRC);HJC 本构模型;材料子程序;数值模拟Study on the HJC model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ZHANG Lei1*,XIANG Xiaoyan2 ,HAO Long3(1, The Third Engineering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General Staff, Luoyang, Henan 471023; 2,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ssociates. Inc. Nanjing Rep. Office. Nanjing Jiangshu, 210000; 3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of PLA Nanjing Military Region, Nanjing Jiangshu, 210000) Abstract: The quasi-static uniaxial compression, conventional tri-axial, uniaxial SHPB and active confining SHPB experi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this study. The HJC concrete constitutive model has been modifi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 results. The user-defined material subroutine code of constitutive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in ABAQUS code and been used to simulate the experiment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exhibited that the modified HJC model can better describe the steel fiber ratio, the confining pressure and the stain rate effec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than HJC model.Key words: explosion mechanics.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SFRC), HJC constitutive model, material subroutine code, numerical simulation0 引言HJC 模型是一种考虑到静水压影响和损伤影响的率相关经验型本构模型,该模型由Holmquist 于1993 年第14 届国际弹道学术会议上提出[1]。
混凝土HJC动态本构模型的研究的开题报告【研究背景】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水电等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材料。
混凝土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静力和动力行为不同,因此需要使用不同的本构模型进行分析和设计。
本构模型是描述材料、构件等物理性质(力学行为)的数学方程。
HJC (Holmquist-Johnson-Cook)本构模型是常用的混凝土动态本构模型之一,广泛应用于冲击、爆炸等动态载荷环境下的混凝土材料及其结构的动态响应分析。
【研究意义】混凝土结构在受到动态载荷作用时,会发生很大的变形和破坏,因此需要开展混凝土在动态载荷作用下的本构模型研究,探究其动态力学特性。
进一步,基于混凝土动态本构模型的研究可为混凝土结构在极限状态下的性能分析、改进设计方法和优化工艺提供基础支撑。
【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将选取一组典型的混凝土样品进行标准冲击实验,并采集实验过程的试验数据,建立混凝土HJC动态本构模型。
具体来说,研究内容包括:一、混凝土动态本构模型的理论基础和物理模型构建。
二、分析混凝土动态本构模型中的本构参数,采用试验数据拟合本构参数,得到合适的本构参数组合。
三、通过与标准冲击实验的验证分析,比较建立的混凝土HJC动态本构模型与其他动态本构模型之间的差异和优劣。
【研究预期结果】通过本文的研究,预计得到以下预期结果:一、建立混凝土HJC动态本构模型,得到混凝土在动态载荷作用下的本构行为。
二、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比混凝土在不同动态载荷作用下的本构特性,为混凝土动态本构模型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三、对于混凝土结构在动态载荷作用下的响应分析和损伤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设计方法。
【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文献调研与理论分析,研究混凝土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响应规律。
第二阶段:试验设计,制备混凝土试验样本,进行标准冲击实验,并采集试验数据。
第三阶段:试验数据处理,分析数据;建立混凝土HJC动态本构模型,并拟合其本构参数。
混凝土材料动态本构特性研究进展摘 要:混凝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结构工程材料,其材料组份复杂、变化因素多,因而力学特性也复杂多变。
动态/强冲击载荷作用下,还涉及了材料应变率敏感效应和静水压力相关特性等诸多影响因素,使得其本构理论的研究更加困难。
本文中,回顾了近20多年来混凝土材料动态力学特性和本构关系研究方面的进展状况,主要总结了一些混凝土材料动态本构特性研究中的经验公式、强度理论和本构模型,并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讨论和评述。
关键词: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动态本构关系,强度理论,损伤与断裂中图分类号:0347 文献标识号:A1. 引言混凝土材料主要是由水硬性材料——水泥和粗、细骨料,加水混合,相继经过搅拌均匀、浇注成形、振捣密实和温湿养护等工序后逐渐凝固而成的人工建筑材料。
其用于结构工程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至今已经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结构材料之一,也是安全防护工程中最常用的重要工程材料。
实际使用中,不论是民用的还是用于国防建设的,混凝土结构在其工作过程中除了用于承受正常设计载荷(通常是准静态载荷,有时也包括蠕变载荷)外,往往还要承受各种变化急剧的强动载荷,例如爆炸、冲击和撞击等。
因此,研究混凝土材料在不同载荷形式(包括准静态、动态和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及其本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指导作用。
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不等向的多相复合材料,其主要组成成分包括了:固体颗粒和硬化水泥砂浆,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着的大量的微裂纹和微空洞。
其中固体颗粒和硬化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如应力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再加上这些随机分布的微裂纹和微空洞的存在,都决定了混凝土材料力学特性的复杂、多变和离散。
同时,在制备和硬化过程中的时间因素和外部环境(如温度、湿度等)条件等,对混凝土材料的力学特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就准静态载荷情况而言,混凝土材料在简单受力(单向拉伸、压缩)和多轴应力状态下的力学特性及其本构关系的研究已基本完善。
HJC 混凝土模型介绍最近应用在计算机模型上的混凝土模型已经投入了特别多的努力。
大部分模型大部分应用在相对小应变、低应变率和低压力情况下即支持民用土木工程。
而在混凝土冲击计算中遭受大应变高应变率和高压力的混凝土模型方面投入的很少。
这篇论文为遭受大应变高应变率和高压力的混凝土提出了一个连续计算模型。
适合在计算机中用拉格朗日和欧拉算法。
这个模型类似于Osborn 【1】发展的模型,但是提出的模型扩展到包括材料损伤、应变率效果、和把压力和空隙率作为参数的永久压缩函数。
论文的末尾对模型进行了描述,测定了非限制压缩强度为0.048GPa 的混凝土的参数。
侵彻计算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模型的描述 模型的大体描述见图一。
模型的强度部分见图一的最顶。
归一化强度被定义为/*c f σσ=这里σ*为实际等效应力,f ’C 是准静态异轴向压缩强度,具体表达式为: ()[]⎥⎥⎦⎤⎢⎢⎣⎡⎪⎪⎭⎫ ⎝⎛++-=*.**ln 11εσC BP D A N (1) 此处D 是损伤(10≤≤D ),P *=P/f ‘C 是归一化强度(此处P 是实际的压力)。
0,,*,εεε=是无参数的应变率(,ε是实际应变率,0,ε=1.0S -1是参考应变率)。
归一化最大静水压力Cf T T ,*=,此处T 是材料能够抵抗的最大的静水压力(maximum tensile hydrostatic pressure ) 材料常数为A 、B 、N 、C 、SMAX 。
A 为归一化粘结强度,B 为归一化压力的强化系数,N 是压力强化指数,C 是应变率系数。
SMAX 是即能发展的归一化最大强度。
损伤的的累积方式类似于johnson-cook 模型,johnson-cook 模型从等效塑性应变来积累损伤。
此处讨论模型的累积损伤来自等效塑性应变和塑性体积应变。
用下式来表达: f Pf P P P D μεμε+∆+∆∑= (2) 此处P ε∆和P μ∆是等效塑性应变和塑性体积应变,相应的在一次积分循环中:f P f P με+=f(P)是在常压力下塑性损伤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