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成本会计中企业价值链的应用的.doc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8
企业的价值链分析2004-07-19 16:54:52.0价值链分析法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来的,是一种寻求确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工具。
一、价值链的思想内涵价值链思想认为企业的价值增值过程,按照经济和技术的相对独立性,可以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个价值活动,这些价值活动形成一个独特的价值链。
价值活动是企业所从事的物质上和技术上的各项活动,不同企业的价值活动划分与构成不同,价值链也不同。
对制造业来说,价值链的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外部后勤、市场营销、服务;辅助活动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企业运营中各种保证措施的总称)、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
每一活动都包括直接创造价值的活动、间接创造价值的活动、质量保证活动三部分。
企业内部某一个活动是否创造价值,看它是否提供了后续活动所需要的东西、是否降低了后续活动的成本、是否改善了后续活动的质量。
每项活动对企业创造价值的贡献大小不同,对企业降低成本的贡献也不同,每一个价值活动的成本是由各种不同的驱动因素决定的。
价值链的各种联系成为降低单个价值活动的成本及最终成本的重要因素。
而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创新则是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来源。
价值流是指企业运转从开始到结束的多组连续活动,这些活动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顾客可能是外部的顾客,也可能是价值流内部的最终使用者。
如定单从开始到履行组成定单履行的价值流,定单接收是组成定单履行价值流活动中的一项。
价值链涉及整个企业,计算成本和价差是价值链作为竞争性比较的基础,企业的业务要求推动了价值链的发展;价值流涉及满足特定类型顾客(内部或外部)的一系列活动,为特定类型的顾客或用户提供特定的工作活动是价值流发展的基础。
价值链的含义可以概括为:第一,企业各项活动之间都有密切联系,如原材料供应的计划性、及时性和协调性与企业的生产制造有密切的联系;第二,每项活动都能给企业带来有形或无形的价值,如售后服务这项活动,如果企业密切注意顾客所需或做好售后服务,就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从而带来无形价值;第三,价值链不仅包括企业内容各链式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包括企业外部活动,如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管理者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压力。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以战略为导向进行管理。
在这方面,战略管理会计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企业决策和业绩评估的影响。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会计方法,旨在帮助企业管理者制定和实施战略,以达成企业的长期目标。
与传统管理会计不同,战略管理会计不仅关注企业的财务数据,还将非财务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以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决策支持。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概念和技术工具1. 价值链分析:战略管理会计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效率和利润贡献。
在此基础上,管理者可以通过调整和优化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2. 资源驱动的战略成本管理:资源驱动的战略成本管理是指通过分析企业资源的利用情况和成本结构,确定资源的战略重要性,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这种方法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好地满足企业战略目标。
3. 目标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是指在产品或服务设计阶段,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情况,确定产品或服务的目标成本,并在生产或提供过程中控制成本,以实现预期的利润目标。
通过目标成本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产品定价策略,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1. 战略制定和评估:战略管理会计为企业制定和评估战略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通过对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以及使用战略管理会计的工具和技术,企业管理者可以制定出符合企业特点和市场需求的战略,并对战略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和修正。
2. 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战略管理会计不仅关注企业财务绩效,还将非财务绩效纳入考虑范围。
通过设定合适的绩效指标,并采用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可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战略目标的实现,并提高整体绩效水平。
河南财经学院成功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管理研究院系名称管理学系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 _________________ 会计学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讲师2010年5月7日摘要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成本管理方法,它要求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的同时关注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通过价值链分析方法与成本管理的结合,企业能够有效地适应其持续变化的外部环境,控制成本,并获得成本优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客观条件下,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有效地实施成本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文章以价值链分析为理论基础,指出了传统成本管理的局限性,并对价值链分析与成本管理相结合做出了分析。
价值链分析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行业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
本文以价值链中的一环一一行业价值链分析为主,结合案例分析的方式,对价值链分析在成本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做出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价值链分析;成本管理;内部成本;外部环境AbstractIt is a new cost management whic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value chain. This kind of cost management requires the enterprise pay attention to the enterprises competition ability in the market as while as using the cost management. The enterprise could adapt to the constant change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effectively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value chain analysisment and cost management. Thus, enterprise could control the cost and obtain cost advantages. In the circumstance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enterprises are facing with the increasing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So how to implement cost management effectively and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re becoming urgent problems. This paper takes the value chain analysisiment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pointed out the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cost management and analyzed the combination of value chain and cost management. The value chain analysis including the enterprises internal value-chain analysis, the value chain analysis and the value chain analysis of rivals. This paper used one of the vale chains- the industry chain as the main analysis, combined the case analysis and gave out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vale chain's specific application in cost management.Key Words:The value chain analysis, Cost management, Cost of internal, External environment1引言 (1)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 2文献综述 (1)1. 3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2价值链分析的概念及内容 (3)2.1价值链分析的概念 (3)2.2价值链分析的内容 (3)2. 2.1行业价值链分析 (3)3.2.2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4)2.2. 3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 (4)3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管理 (5)3.1传统成本管理的局限性 (5)3.2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管理方法 (5)3. 2. 1树立价值链成本观念 (6)4.2.2正确定位成本动因 (6)3.2. 3拓宽成本管理范围 (6)3.2.4建立完善价值链成本管理体系 (6)3.3价值链分析在成本管理中的运用途径 (7)4烟草行业价值链分析案例 (8)4.1我国烟草工业公司的行业价值链模式 (8)4.2行业上游价值链分析 (9)4.3行业中游价值链分析 (10)4.4行业下游价值链分析 (10)5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1.1研究背景和意义经济全球化势态的加快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内部管理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引起众多的企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同时也促使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会计与企业价值链发现会计在企业中的价值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会计作为一门重要的管理工具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会计不仅仅是一种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的工具,还能发挥更多的作用,帮助企业管理者发现企业的内部潜力和价值。
本文将探讨会计在企业中的价值,并分析会计与企业价值链之间的关系。
一、会计的定义和职能会计是一种记录、报告和分析财务信息的学科和实践。
会计的核心职能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以及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这些工作,会计将企业的经济活动转化为信息,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
二、会计在企业中的价值1. 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会计通过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向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准确的财务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2. 支持企业决策会计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通过分析财务数据,企业管理者可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资本使用效率等,从而制定战略、调整经营方针,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3. 评估企业绩效会计能够帮助企业评估自身的绩效,包括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
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和利润表,企业管理者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成本控制状况以及经营效率等。
此外,会计还可以借助各种指标和报告来评估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
4. 促进企业监管和合规会计在企业中还起着监管和合规的作用。
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内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财务披露的重要方式,通过准确、及时地披露财务信息,会计师可以帮助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三、会计与企业价值链的关系企业价值链是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
会计与企业价值链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1. 原材料采购和成本控制会计在原材料采购和成本控制环节的价值体现在准确计量成本、评估成本效益,从而帮助企业管理者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本会计在生产过程中记录和追踪各个环节的成本,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制造费用等。
创造竞争优势的新工具——战略成本管理作者:赵志荣海军李良成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8期[摘要]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
战略成本管理(SCM)作为一种全面性与前瞻性的新型成本管理模式,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甚至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战略工具。
把成本管理转移到与战略结合的新视野将是未来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竞争优势;价值链;平衡计分卡[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6)08-0017-04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和生产经济的发展, 传统成本管理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业界普遍认为传统成本会计管理不能正确反映当前的制造环境, 所提供的成本信息缺乏准确性和透明度,不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笔者认为,加强产品的成本管理和实现成本管理与战略的结合可以帮助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即战略成本管理是有效创造竞争优势的新工具。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起源和含义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 SCM )的思想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 而一套相对完善的理论则形成于80 年代。
它是由英国学者从理论分析的角度首先提出,之后,美国学者发展了这一观点。
1993 年J. K.Shank 等结合波特的战略理论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一书, 使战略成本管理更加具体化。
战略成本管理自1993 年被提出以来, 备受各方关注, 并已成为新的成本管理方法与模式。
美国会计学界两位著名的教授库珀(Cooper)和斯拉莫得(Slagmulder)对战略成本管理曾作如下明确的界定:战略成本管理意指企业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和加强战略地位(Improve 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a firm)之目的。
战略成本管理通过利用战略性成本信息进行战略选择,在不同战略选择下组织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置身于战略管理的广泛空间,从战略高度对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等整个价值链中的成本动因进行分析,为战略管理提供信息服务。
价值链分析与战略成本管理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价值链分析与战略成本管理“价值链”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价值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就构成了价值链。
一个企业价值链和它所从事的单个活动的方式反映了其历史、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以及这些活动本身的根本经济效益。
如何扩大价值链的增值,是每个企业所致力追求的。
他将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分解为若干战略性相关的价值活动,每一种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产生影响,并成为企业采取差异化战略的基础。
供应商通过向企业出售一定的产品对企业的价值链产生影响,而企业通过向顾客销售产品又影响着买方的价值链。
在波特这一基本思想的指导下,将价值链这一概念进行推广并根据其中的有机联系进行了适当的分类,将价值链划分为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链三类进行研究。
一、企业内部价值链(一)波特关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论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的集合。
价值链思想认为企业的价值增值过程,按照经济和技术的相对独立性,可以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个价值活动,这些价值活动形成一个独特的价值链。
不同企业的价值活动划分与构成不同,价值链的具体结构也不同。
许多企业都意识到:应该把以企业内部各个业务活动,构造成能够增加价值增值的业务流程。
这个能够产生价值增值的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就是企业内部价值链。
它的基本特点是:(1)由能够产生价值增值的内部业务过程组成;(2)这些过程构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3)企业内部运作过程的构造中,业务活动的取舍以是否能够实现或支持整条价值链的价值增值作为标准。
波特将企业的价值活动分为九种,这些活动之间的关系见图3所示:图31、内部后勤:包括与原材料的验收、储存、整理及存货控制的相关的作业。
什么是价值链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方法是企业为一系列的输入、转换与输出的活动序列集合,每个活动都有可能相对于最终产品产生增值行为,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
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和关键业务流程的优化是实现企业战略的关键。
企业通过在在价值链过程中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使能作用、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为了提升企业战略,美国战略管理学家Porter(1985)第一次提出价值链分析的方法。
价值链是一种高层次的物流模式,由原材料作为投入资产开始,直至原料通过不同过程售给顾客为止,其中做出的所有价值增值活动都可作为价值链的组成部分。
价值链的范畴从核心企业内部向前延伸到了供应商,向后延伸到了分销商、服务商和客户。
这也形成了价值链中的作业之间、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公司和客户以及公司和供应商之间的各种关联,使价值链中作业之间、核心企业内部部门之间、核心企业与节点企业之间以及节点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关系,进而影响价值链的业绩。
因此,协调、管理和控制价值链中节点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提高价值链中各节点企业的作业效率和绩效非常重要(Thompson, 1967)。
Thompson还认为,价值链中作业之间的依赖程度越高(即它们的联系越强),就越需要协调和管理价值链中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
协调价值链中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在各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利用共享的有关信息,对整个价值链中相互依赖的作业进行定位、协调和优化,把生产资源的分工协作和物流过程组织成为总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供应链,使处在价值链上的各节点企业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取得最大的价值增值,从而实现“多赢”的目的。
[编辑]什么是价值链中节点咨询工具安索夫矩阵案例面试分析工具/框架ADL矩阵安迪·格鲁夫的六力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标杆分析法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波特价值链分析模型波士顿经验曲线波特钻石理论模型贝恩利润池分析工具波特竞争战略轮盘模型波特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模型波特的行业组织模型变革五因素BCG三四规则矩阵产品/市场演变矩阵差距分析策略资讯系统策略方格模型CSP模型创新动力模型定量战略计划矩阵大战略矩阵多点竞争战略杜邦分析法定向政策矩阵德鲁克七种革新来源二元核心模式服务金三角福克纳和鲍曼的顾客矩阵福克纳和鲍曼的生产者矩阵FRICT筹资分析法GE矩阵盖洛普路径公司层战略框架高级SWOT分析法股东价值分析供应和需求模型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岗位价值评估规划企业愿景的方法论框架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华信惠悦人力资本指数核心竞争力识别工具环境不确定性分析行业内的战略群体分析矩阵横向价值链分析行业内战略集团分析IT附加价值矩阵竞争态势矩阵基本竞争战略竞争战略三角模型竞争对手分析论纲价值网模型绩效棱柱模型价格敏感性测试法竞争对手的成本分析竞争优势因果关系模式竞争对手分析工具价值链分析方法脚本法竞争资源四层次模型价值链信息化管理KJ法卡片式智力激励法KT决策法扩张方法矩阵利益相关者分析雷达图分析法卢因的力场分析法六顶思考帽利润库分析法流程分析模型麦肯锡7S模型麦肯锡七步分析法麦肯锡三层面理论麦肯锡逻辑树分析法麦肯锡七步成诗法麦肯锡客户盈利性矩阵麦肯锡5Cs模型内部外部矩阵内部因素评价矩阵诺兰的阶段模型牛皮纸法内部价值链分析NMN矩阵分析模型PEST分析模型PAEI管理角色模型PIMS分析佩罗的技术分类PESTEL分析模型企业素质与活力分析QFD法企业价值关联分析模型企业竞争力九力分析模型企业战略五要素分析法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人力资源经济分析RATER指数RFM模型瑞定的学习模型GREP模型人才模型ROS/RMS矩阵3C战略三角模型SWOT分析模型四链模型SERVQUAL模型SIPOC模型SCOR模型三维商业定义虚拟价值链SFO模型SCP分析模型汤姆森和斯特克兰方法V矩阵陀螺模型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威胁分析矩阵新7S原则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新波士顿矩阵系统分析方法系统逻辑分析方法实体价值链信息价值链模型战略实施模型战略钟模型战略地位与行动评价矩阵战略地图组织成长阶段模型战略选择矩阵专利分析法管理要素分析模型战略群模型综合战略理论纵向价值链分析重要性-迫切性模型知识链模型知识价值链模型知识供应链模型组织结构模型[编辑]价值链中节点企业之间关系的协调基础。
价值链研究综述作者:范红斌来源:《卷宗》2014年第07期摘要:本文综合论述了价值链的产生、应用和发展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并且从成本管理的视角分析价值链的应用内容和方法,及其应用于战略成本管理的作业方法,最终提出了理论研究的空白点,为今后深入量化研究提供了研究方向。
关键词:价值链;战略成本管理;作业1 国外的研究成果价值链最早是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在其1985年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波特将价值链描述为一个公司用以“设计、生产、推销、交货、以及维护其产品”的内部过程和作业。
他将企业的作业分为基本活动(primary activities)和辅助活动(support activities)两大类。
波特的价值链通常被称为传统意义上的价值链,较偏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的价值活动。
此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1 价值链与成本分析波特教授认为,价值链为成本分析提供了基本的工具。
利用价值链进行成本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确定成本分析的价值链;分摊成本和资产;成本分析。
1.2 成本行为波特教授指出,企业的成本地位源于其价值活动的成本行为,成本行为取决于影响成本的一些结构性因素,即成本驱动因素。
1.3 成本优势如果企业进行所有价值活动的累计成本低于竞争者的成本,它就具有了成本优势。
波特认为一个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取决于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构成;相对于每一项价值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的相对地位。
他同时指出企业获得成本优势有两种主要的方法:控制成本驱动因素;重构价值链。
波特还在《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两本书中提出了运用价值链(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内部价值链)进行战略成本分析的一般方法和一套战略性成本分析步骤。
结合企业实务,认为企业在运用价值链理论于成本管理时应遵循以下步骤:确立价值链产品成本观念;企业价值链的识别;价值链分析;确认成本地位,明确成本控制方法。
对企业运用价值链理论进行成本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战略成本会计中企业价值链的应用的摘要:战略成本会计是可以形容企业发展的重要财务语言,为企业管理层进行价值链管理提供基础。
本文在对战略成本会计进行描述的同时阐述这一概念在企业价值链管理上应用价值,探讨如何对接企业价值链管理与战略成本会计,对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指向性作用。
关键词:战略发展目标;企业会计管理;管理模式战略成本会计相比于传统的财务成本会计更能帮助企业管理层俯瞰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企业战略决策,以此为基础建立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信息获取系统和动态的会计信息资源。
这对于预测企业未来获得成本优势的渠道并帮助企业在调整企业战略起到了重要助益。
一、战略成本会计概述战略成本会计是一项系统性概念,其概念的分布与传统的会计模式存在有显著的区别,因此下文从不同方面出发,对战略成本会计的不同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战略成本会计定义战略成本会计的概念应当精准而明确。
通常概念上的战略成本会计是指企业财务人员采取不同的财务工具对企业内外部情况进行分析,然后为企业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这种提供分析材料的模式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战略上的帮助。
此外,战略成本会计的基础层面还包括了企业所处市场及宏观环境中的成本信息,通过将其传递到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中来帮助企业构筑实用、可靠的中长期战略。
即通过选择与企业发展相符合的战略会计模式来让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能够处于显著性的优势和竞争实力。
(二)战略成本会计特点战略成本的特点重要而显而易见。
例如这一会计模式最为鲜明的特点是战略性。
这意味着战略成本会计的关注目标不会仅限于短期财务信息和成本控制,并可以从长期到企业战略成功进行因素的多样化发展。
其次,战略成本会计的特点还表现在信息多样性,即战略成本会计可以比财务会计提供更加广泛的信息。
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信息,并且还会涉及到更多关键的财务信息之外的内容,例如企业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生产成本、市场占有率、客户渠道等,这些信息对于企业进行战略预判有着与财务信息不同但同等重要的作用。
(三)战略成本会计优越性战略成本会计的优势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
战略成本会计通过突破传统企业财务运营的主要制约因素,获得了市场、客户和竞争对手的成本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信息方面有着天然优势。
其次,战略成本会计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成本会计在信息获取方面的缺陷,从而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当前企业内外部情况来采取适当的发展战略。
其次,战略成本会计的优越性还体现在强调内外兼顾和这一概念在企业的立项、调研、分析、采购、研发、生产、营销、售后的方方面面,来进一步强化企业与产品上下游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
此外,战略成本会计可以依据获取到的信息并考虑到企业自身的优点与缺陷,来采取尽可能的财务优势,并做好自身的战略调整工作,就能够进一步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无时无刻的变化。
实际上在强化企业管理能力的同时也有效的提升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水平。
(四)与传统会计模式区别战略成本会计与传统会计模式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动态性是战略成本会计与传统的会计模式是最明显的差异之一。
例如,企业实施战略成本会计时,可以控制企业生产要素的日变化。
其次,战略成本会计与大数据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天然相性也是其相比传统会计的优越性所在。
举例来说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多选择静态性的财务分析模式,并且着眼点多集中在企业的直接成本与各项支出方面,这种分析的动态性不足,因此属于事后财会管理范畴并且强调对资产价值变化的反映。
而战略成本会计则是通过站在更高的战略角度去探究企业的上游供应商、下游分销商与自身的动态关系,然后对企业内部生产的每个环节动态成本分析,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使管理及时调整企业战略,提高成本优势,能够为管理层提供基于经营结果的决策依据。
二、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价值链管理上应用的价值战略成本会计在不同方面上的应用价值很高,以下从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价值链管理提供依据、增强企业管理连贯性等方面出发,对于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价值链管理上应用的价值进行分析。
(一)提升企业竞争力战略成本会计的合理应用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战略成本会计的应用能够让难以适应新常态下激烈竞争的企业更明确的为自身的发展进行定位,并根据企业实际生产需要提出合理的战略转型模式。
企业的管理层如果想要为了成功地实现战略转型,既要立足于全球企业层面,着眼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战略,又要把所有企业的价值链放在战略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每一个问题和每一个财务细节。
(二)为价值链管理提供依据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价值链管理上的应用实际上也为企业的价值链管理提供依据。
战略成本会计的出现给企业经营管理的变革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因此在逻辑层面上给予了企业更多的财务选择。
正是因为传统企业会计模式难以及时提供企业管理层决策分析时所需要的财务信息,因此使得许多企业发展决策缺乏及时性、相关性与前瞻性。
而战略成本会计可以让企业的管理者将企业管理中的财务管理方法、战略逻辑、信息系统、人力资源构架、产品销售渠道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更加高效实现企业全面的动态经营管理,实际上为企业管理层的价值链分析提供必不可少的决策依据。
(三)增强企业管理连贯性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价值链管理上的应用对于增强企业管理的连贯性有着很大帮助。
战略成本会计的核心是动态管理的强调与执行,因此这使得企业在经营信息获取上具有更强连贯性。
因此可以在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管理危机之前就做到事前预测风险,为企业管理层进行价值链管理决策提供可行性,并给国内企业的管理层制发展战略时提供了更加合理的财务手段和会计工具。
三、对接企业价值链管理与战略成本会计对接企业价值链管理与战略成本会计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以下从深化企业价值链管理、持续巩固市场地位、增强企业运营连续性、提升战略逻辑合理性等方面出发,对于对接企业价值链管理与战略成本会计进行分析。
(一)深化企业价值链管理对接两者之间的核心内容有助于对于企业价值链管理的持续性深化。
企业在深化价值链管理时应当将企业之前的企业价值链进行优化,然后将链条上的产品研发、确定合作企业、购买原材料、生产产品、产品销售与售后等环节结合起来,并串成一条具有整体性和衔接性的价值链。
这些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决定企业整体价值的生产性活动,因此提高运行效率可以在整体上强化企业在面对风险时的应对能力。
企业管理层对于价值链分析来制定的大多数决策都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控制和调整企业成本发展和战略发展,因此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优势。
(二)持续巩固市场地位对接企业价值链管理与战略成本会计对于持续巩固企业市场地位有着很大益处。
战略成本会计与行业价值链分析的对接可以让其企业对上游供货商依赖程度大幅度降低,这实际上增强企业在进行讨价还价时的调整能力,并为企业建立更多外部合作伙伴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战略成本会计与企业价值链管理相结合,可以提高和下游分销商的价格讨论余地,让企业能够在财务自由的前提下选择最为合理的利润分配模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
(三)增强企业运营连续性增强企业运营连续性是一件需要贯彻到每一个细节中。
战略成本会计运用于企业价值链管理能够让双方在信息获取要求和逻辑运用上保持一致。
举例来说,在信息获取要求方面价值链管理更加强调动态性和连续性,这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获取信息的能力,并促进企业进行后续的分析管理工作。
而战略成本会计则强调获取内部生产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企业内在价值,并将其与市场上的竞争伙伴的内在价值进行对比,然后优化自身。
其着眼点是让企业的财务信息与战略分析机制更加协调,最终让企业价值链的运作可以更加和谐有效。
(四)提升战略逻辑合理性战略成本会计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吻合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层的战略逻辑合理性。
战略成本会计旨在为让企业的发展战略具有更强的合理性与逻辑性,这实际上需要建立在相应的战略框架与分析工具的前提下。
因此战略成本会计必须做到充分吸收战略理念,然后财务管理人员才能够站在战略高度上,构建企业自身的财务框架。
而与之相对的则是企业管理层在企业发展战略的运用上往往更加强调战略性与全局性。
而战略成本会计则更加注重挖掘企业价值并对其进行提升。
例如通过成本费用管理就能够对企业内在价值的增长情况有所了解,然后将获得的信息投放到企业财务管理中,这能够帮助企业的管理层构建出更加符合企业战略情况的财务模式。
四、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价值链管理上的应用成本会计的战略性应用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以下从建立战略成本会计体系、渗入企业价值链子部门、培养专业财会人员等方面出发,对于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价值链管理上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建立战略成本会计体系战略成本会计的全面性应用的第一步需要建立战略成本会计体系。
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加健全的财务管理模式,则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竞争对手情况、市场规模等因素来建立精细的系统从而能够精确评估企业的财务模式核心。
其次,企业建立战略成本核算体系,建立会计部门的主要分支机构,负责收集动态数据收集过程的各个阶段,并将数据首次上传到核心核算系统,来指导子部门执行管理层运营决策。
(二)渗入企业价值链子部门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价值链管理上应用需要着眼于渗入企业价值链子部门。
企业在强化价值链子部门的过程中应当清醒的认识到企业各个子部门财务运营的人工费用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财务理念的革新而日趋降低,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电算化、信息化会让企业的财务费用出现新一步的变化,则渗入战略成本会计的应当有选择和目的性。
其次,企业还应当做好成本费用核算技术的升级维护工作,应当站在全局立场上来衡量包括采购原材料在内的各项子部门工作费用,并增强费用核算之间的联系,增强企业价值链子部门之间的联系紧密性。
(三)培养专业财会人员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价值链管理上应用离不开对于专业财会人员的培养。
企业在培养专业财会人员时应当认识到跨部门的动态信息交流的必要性,因此由企业需要培养专业人才来做好企业内部进行财务与产品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
其次,企业在培养专业财会人员的过程中还应当让专业的财会人员可以将财务信息、成本信息与盈利能力信息反馈到内部会计系统,然后在内部会计系统进行财务分析后上呈管理层进行分析,制定出更加具有动态性的战略。
五、结束语战略成本会计的应用本质上来说就是数据的分析与信息的利用。
在这一过程中这一先进的财务理念与会计工具能够让企业的管理层更好地认识企业与注视企业内部。
此外,战略成本会计的应用在帮助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和实现企业外部环境的优化上也有着很大益处,并且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内部的应用能够给企业管理层带来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并对企业财务会计与新信息技术、新金融模式对接有促进措意。
因此能够在实现企业价值不断增长的同时帮助现代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并不断适应新的企业竞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