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1
九芝堂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九芝堂六味地黄丸是一种中药方剂,由天门冬、地黄、山药、茯苓、泽泻、石斛等六种中药组成。
它以其独特的药效和作用在中医临床中广泛运用,被认为是一种滋阴补肾的良药。
九芝堂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 补肾养阴:九芝堂六味地黄丸被用于治疗肾阴亏损与肾阴不足的疾病。
肾阴亏损表现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烦热盗汗、心悸等症状。
九芝堂六味地黄丸能够滋养肾阴,补充体液,改善上述症状,并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2. 降火退热:九芝堂六味地黄丸可用于治疗虚火上炎、内热病症。
这些症状包括口干、咽痛、肺热咳嗽、身体热感、便秘等。
九芝堂六味地黄丸通过滋润阴液,清除虚火,缓解上述症状,并调节体内阴阳平衡。
3. 补益五脏:九芝堂六味地黄丸还被广泛用于治疗五脏虚损的疾病。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虚损会导致人体的各种疾病。
九芝堂六味地黄丸通过补益肺、心、脾、肾、肝五脏的阴液,增强五脏的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4. 强肾壮阳:九芝堂六味地黄丸常用于治疗肾阳虚寒和肾阳不足的疾病。
这些疾病表现为性欲减退、阳痿、早泄、腰酸腿软等。
九芝堂六味地黄丸能够温补肾阳,调理阴阳平衡,增强性功能,改善上述症状。
5. 补养肝肾:九芝堂六味地黄丸还被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的疾病。
肝肾阴虚表现为头晕目眩、内热盗汗、性欲减退、腰酸乏力等症状。
九芝堂六味地黄丸能够滋养肝肾,改善上述症状,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九芝堂六味地黄丸的上述功效与作用是通过其组成药材中的活性成分实现的。
天门冬中的多糖类物质和甘露醇能够补充肾阴,增加阴液的分泌。
地黄中的黄酮类、苯丙素类和甾醇类成分能够滋养肝肾,调理阴阳平衡。
山药中的多糖类和异黄酮类成分有补益脾肺的作用。
茯苓中的多糖类和三萜类成分可清除体内湿气,滋养肝肾。
泽泻中的泽泻醇和薯蓣酸有利尿和排毒的作用。
石斛中的黄酮类成分可以滋养肺阴,增加阴液的生成。
九芝堂六味地黄丸的适应症包括肾阴亏损、阴虚内热、虚火上炎、五脏虚损、肾阳虚寒、肾阳不足、肝肾阴虚等疾病。
富硒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王华侨黄娟关键字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君山富硒六味地黄丸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
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中医称为“三补”,但熟地黄用量是山茱萸和山药之和,故仍以补肾为主。
六味合用,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但以补肾阴为主。
因此,君山富硒六味地黄丸主要用于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呜、手足心发热、遗精盗汗、消渴、骨蒸潮热、牙齿动摇、小便淋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
经过历代医家的验证,君山富硒六味地黄丸临床疗效显著,现将其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1 药理研究君山富硒六味地黄丸具有显著的增强免疫、抗衰老、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肾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及强身健体等功效。
(1)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作用与人参相似。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能激活细胞免疫及抗体生成反应,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扁桃体细胞诱生干扰素,提高血清干扰素水平。
(3)扩张血管:对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和改善肾功能作用。
(4)减少心肌胶原的沉着,防治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5)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抑制梗死心肌中氧自由基的生成,缩小梗死面积,防治冠心病。
(6)对m脂的影响,可明显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及磷脂,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的比值,促进脂质代谢,长期服用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7)改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8)改善性腺功能障碍: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而改善性激素分泌,促进精子生成,提高精子活动率,增强性功能。
(9)促进肾脏对尿素的排泄,保护肾排泄功能。
(10)保护肝脏作用:对正常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无明显影响,但对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及泼尼松龙所致的活性升高有显著地降低作用。
(11)动物实验表明可增加小鼠体质量,增强体力,延长游泳时间,使接受化学致癌物的动物脾脏淋巴结发生中心活跃。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六六味地黄丸,是一种中药方剂,由黄精、山药、熟地黄、丹参、牛膝和枸杞子六味药物组成。
在中医药领域,六味地黄丸被广泛用于治疗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尿频下利、遗精、遗尿、盗汗等症状。
下面将详细介绍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六味地黄丸的主要功效是滋补肾阴,清热生津。
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阴虚引起的身体不适会产生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症状。
六味地黄丸中的药物组分具有滋补肾阴的作用,可强壮肾脏,调节阴阳平衡。
同时,六味地黄丸还具有清热生津的功效,能够缓解口干舌燥、失眠多梦等热症状。
1. 养阴清热:六味地黄丸中的丹参具有清热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阴虚内热的症状,如口干舌燥、夜晚盗汗等。
2. 补肾养肝:六味地黄丸中的黄精和熟地黄有滋补肾阴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肾阴不足、腰膝酸软、精神疲乏等症状。
3. 强壮筋骨:六味地黄丸中的牛膝具有强壮筋骨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腰膝酸软、筋骨疲软等症状。
4. 改善睡眠:六味地黄丸中的山药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心烦易怒等症状。
5. 健脾益肺:六味地黄丸中的山药和枸杞子具有健脾益肺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食欲不振、乏力懒言、呼吸短促等症状。
6. 补血活血:六味地黄丸中的熟地黄具有活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血不足、面色苍白、月经量少等症状。
六味地黄丸适用于肾阴亏损导致的各种症状,包括肾阴不足、肾虚、肾虚阳亏等。
肾阴虚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理状态,表现为阴气不足,使得火炽无饼,出现一系列症状。
此时,六味地黄丸的滋补肾阴的作用可以起到恢复阴液、根治症状的作用。
六味地黄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功效和作用。
不过,在使用过程中需遵循医嘱,避免过量使用。
六味地黄丸的功能主治与临床应用简介六味地黄丸是一种基于中医理论的中药方剂,由逐味味薄荷、徐福启、贺丰强等医药专家研制而成。
其主要成分包括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桑椹、牛磺和陈皮等药材。
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治疗肾虚所致的各种疾病。
功能主治六味地黄丸主要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补益肾阴:六味地黄丸能够补充肾脏的阴精,改善肾虚所致的症状,如头晕、腰痛、耳鸣等。
它也可以增强肾脏对体内水分的吸收和代谢功能,从而调节水液代谢平衡。
2.降低血压:六味地黄丸中的山茱萸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可以有效地缓解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并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改善视力:六味地黄丸对眼部有一定的滋养作用,能够改善视力模糊、视物不清等眼病症状。
它对老年性黄斑变性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增强免疫力:六味地黄丸中的牛磺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能够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感冒、肺炎等疾病的发生。
临床应用六味地黄丸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肾虚所致的症状:六味地黄丸可以治疗肾阴不足所引起的腰膝酸软、耳鸣耳聋、遗精、小便频繁等症状。
2.高血压:六味地黄丸中的山茱萸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可作为降压药物的辅助治疗。
3.老年性黄斑变性:六味地黄丸能够改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视力,延缓病情进展。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六味地黄丸可以改善糖尿病所致的视力下降和视网膜病变。
5.免疫力低下:六味地黄丸中的牛磺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冒、肺炎等疾病的发生。
用法用量六味地黄丸一般以每次6-9g的剂量服用,每天2-3次,口服。
具体用法用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来确定,一般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注意事项使用六味地黄丸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禁用:孕妇不宜使用六味地黄丸,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2.忌烟酒刺激:在使用六味地黄丸期间,需要避免过量饮酒和吸烟,以免影响药效。
3.饮食禁忌:在服用六味地黄丸期间,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影响药效和加重病情。
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广泛应用富硒浓缩六味地黄丸的组成:熟地黄、高硒山萸肉、准山药、丹皮、茯苓、泽泻。
本组方严谨,以熟地黄滋肾补精为主,辅以山茱萸养肝肾而涩精,山药补脾肾而固精,又配以泽泻泻肾浊以防熟地之滋腻,牡丹皮泻肝火,茯苓渗脾湿以助山药之益脾。
三补三泻,以补为主,滋补而不留邪,降泄又不伤正。
此方药性平和,统治六经,而功专于肝肾及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
适应证:善治肝肾阴亏,精血不足,虚火上炎者。
如腰痛足酸,骨热跟痛(足跟痛),头晕,眼花,耳呜,耳聋,遗精咽于喉痛,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牙齿动摇,舌红苔少,脉象细数或虚大;行迟,齿迟,肢软,囟开,阴虚发热等症。
1 药理研究1.1 免疫调节作用富硒浓缩六味地黄丸从多方面调节机体的免疫力,富硒浓缩六味地黄丸从多方面调节机体的免疫力,临床研究也显示六昧能显著提高肝肾阴虚症病人红细胞C3b受体的免疫粘附活性,有效地促进红细胞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并改善临床症状⋯。
1.2 防肿瘤的作用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可能是六味防治肿瘤的原因之一。
人体缺硒与癌症的发生有关,有人应用荧光光度法则定出六味煎剂中有较高的硒含量,六味汤剂中硒的化合物亚硒酸钠能抑制绣法肺癌和肠癌的发生率。
1.3 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富硒浓缩六味地黄丸的正常血压有明显降低作用,但对其心肌收缩力及心率无明显影响,因此,推测其降压作用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而产生的。
动物实验表明,六味能明显缩小心肌缺血的梗死面积。
临床研究证实,六味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用药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普遍降低。
l.4 对泌尿生殖系统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六昧对肾具有可靠的药理作用。
经观察六味对健康老年人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发现健康老年人服用六味后夜尿次数及尿量显著减少,且服药后尿低分子量蛋白和尿溶酶的排泄量呈显著性降低,提示该方可以改善人体肾功能。
1.5 对糖代谢的作用该方可能通过胰岛素分泌和增强机体对的利用而发挥糖代谢作用。
六味地黄丸方剂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在中医理论中,六味地黄丸方剂被认为是一种益肾养阴的良药,其对于高血压病患的疗效是多方面的。
它通过滋阴来平衡身体内的阴阳比例,从而有助于降低血压。
通过补肾,能够强化肾脏功能,进而有助于调节血压。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六味地黄丸方剂中的某些成分,比如熟地黄中的多糖和山茱萸中的多种微量元素,可能对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有积极作用。
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六味地黄丸方剂的运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来调整。
例如,对于阴虚火旺型高血压,六味地黄丸方剂的滋阴降火作用就非常明显。
而对于肾阳虚弱型高血压,则可能需要与温阳药物配合使用,以达到阴阳平衡的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12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观察,我们发现六味地黄丸方剂在降低血压、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与常规的西药降压治疗相比,效果是相近的。
这表明,在现代医学治疗高血压的策略中,传统中药六味地黄丸方剂可以作为一个有益的补充。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六味地黄丸方剂有一定的疗效,但它不应作为高血压治疗的首选药物。
高血压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多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运用六味地黄丸方剂时,应充分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和监测,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高血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还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这些都有助于血压的控制和整体健康。
在未来,我们期待有更多的研究能够深入探讨六味地黄丸方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它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全面的治疗建议。
六味地黄丸的现代应用及其机理六味地黄丸的应用可谓源远流长,师出名门。
最早从医效明显提高“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患者可见阴虚火旺之证圣”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衍化而来,其配方具有三补三泻的特候,特别是长期大量应用皮质激素以后,患者内热,面红,舌红。
熟地、山茱萸、山药为三味补药,泽泻、茯苓、丹皮为三味泻口干,易汗,梦遗,皮肤痤疱,尿黄等,汤剂力大而专,宜六味地黄药,同时补药的用量大于泻药的用量,以补为主。
主要用于肾加黄柏、知母、玄参、生龙骨、生牡蛎、绞股蓝等为方煎汤服用,症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脚心发热、遣精盗汗或虚火情缓解后以六味地黄丸善后。
激素对肾病综合征的疗效与血上炎而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或消渴,或虚火牙痛、口燥咽干,清中激素受体水平的高低、受体结构异常以及因抗激素受体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经过历代医学的验证,临床疗效显著,体存在所致的受体功能异常有一定的关系。
有研究发现,肾病从而留传至今,被誉为“补阴方药之祖”。
随着众多医师的临床综合征患儿血清中激素受体水平有不同程度降低,而六味地黄实践,其应用范围增大且疗效明确,现将临床应用及机理介绍丸与激素合用,能减轻应用激素后其受体下降的程度,从而保如下:证了激素与其受体的水平。
同时,六味地黄丸合用激素取得较l预防食管癌好效果可能还与补肾固精能消蛋白尿、养肾育阴能消水肿、有助于善后调理以防复发有关。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的成分之一是熟地,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硒,具有良好的改善肾功能作用,其汤剂能提供缺血肾脏中的超氧能防止诱发各种癌症的过氧化酶和自由基的生成。
有关研究化物歧化酶,对缺血肾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这些作用可能资料证实。
3,用六味地黄丸对食管癌前期病变上皮重度增生效与它提高激素的临床疗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果良好。
3治疗男子不育症2治疗肾盂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男性不育往往是由多种疾病或因索引起的,而精子量过少对肾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服用六味地黄丸的大鼠其细胞则是主要原因之一。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iuwei dihuang pill/Shuang Wang
【摘
要】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出于宋
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方本位幼科补肾专药。
方名中可知该方中有中药六味: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组成。
原为丸剂笔者应用该方辩证论治。
治疗甲亢,糖尿病收效甚好。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 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iuwei dihuang pill.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出于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方本位幼科补肾专药。
方名﹑中可知该方中有中药六味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组成。
原为丸剂,也可作为汤剂。
六味地黄丸用途非常广泛,但主要以"滋补肾阴"为主。
用于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心烦失眠,神疲倦怠,耳鸣耳聋,手足心热,潮热骨蒸,口燥咽干等症状。
笔者应用该方辩证论治。
治疗甲亢,糖尿病收效甚好现将临床病例总结如下。
病案一:李某,女,68岁,于2007年11月5日就诊患者诊断糖尿病3年服用降糖药控制血糖不佳,近半年服用二甲双呱0.25g 早晚各一次,空腹血糖11.3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14.5mmol/L 尿糖(+),经人介绍中医治疗效果较佳,故来求诊。
来时神疲乏力、心烦失眠、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无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舌红苔少脉细数。
诊为肾阴虚消渴证。
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黄25g ﹑山萸肉20g 、山药25g 、泽泻15g 、茯苓15g 、牡丹皮15g 知母15g 10剂,水煎服。
原降糖药继续服用。
二诊:11月15日神疲乏力、心烦失眠,耳鸣症状减轻,舌质淡红脉细,前方中知母减为10g 。
三诊:12月5日前方服后,颇觉舒适,症状全无。
改为六味地黄丸,继服。
服用历时半年,血糖测定正常,尿糖正常。
嘱其饮食注意节制,适当运动,杜其复发。
病案二:张某,男,50岁,于2008年4月7日就诊,自诉2年前因生气出现失眠不安,易醒,烦燥易怒,紧张多虑,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夜尿频形体逐渐消瘦,在当地医院就诊查T3T4升高,诊断为甲亢,连续服用赛治,半年前停药,病情较稳定,一月前因家务与亲人争执,突发失眠,易醒,多梦,烦燥易怒,紧张多虑,潮热盗汗,耳鸣,尿浊,舌红少苔,脉细数,查T3:8.02nmo/,T4:23.1nmo/1。
诊为甲亢复发,属肾阴不足型。
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黄25g ﹑山萸肉12g 、山药12g 、泽泻15g 、茯苓15g 、牡丹皮15g 桑螵蛸10g 10剂,水煎服。
赛治早晚各一粒。
二诊:4月17日腰膝酸软,失眠多梦易醒,耳鸣,减轻,尿浊消失,舌红脉细,前方中桑螵蛸减为5g 。
三诊:5月7日前方服后症状消失T3:6nmo/l,T4:20,nmo/改为六味地黄丸,每日2次1次一丸,赛治早半粒晚一粒。
半年后随诊T3:4.2nmo/l,嘱其注意情绪,避免生气,杜其复发。
病案三:赵某,女,72岁,于2008年11月9日就诊,自诉1年前,出现形体消瘦,多饮,多尿,经医院检查血糖升高,尿糖(++),诊断为糖尿病,服用达美康,血糖较平稳。
半月前与人争执出现失眠不宁,紧张焦虑,烦燥易怒,
耳鸣耳聋,尿多如脂,心悸胸闷,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
查T3T4升高,诊为糖尿病合并甲亢为肾阴不足型。
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黄25g ﹑山萸肉12g 、山药12g 、泽泻10g 、茯苓10g 、牡丹皮10g 知母8g 益智仁6g 10剂,水煎服。
原降糖药继续服用,赛治早晚各一粒,心得安早晚个1粒。
二诊:2008年10月25日失眠不宁,紧张焦虑,烦燥易怒,耳鸣耳聋,尿多如脂减轻,去掉知母。
其它如常。
三诊:2008年11月25日前方症状消失,T3T4下降,改用六味地黄丸。
八周后复查血糖正常,T3T4正常,随访至今仍如常。
结:六味地黄丸方中重用地黄滋阴补肾,填精,山茱萸补养肝肾,山药补益脾阴,三药配合是肾,脾,肝三阴并补,泽泻、茯苓、牡丹皮为三泻,其中补药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肾,脾,肝三阴并补,以补肾为主。
费伯雄在《医方论》中有这样一段话"此方非但治肝肾不足,实三阴并治之剂。
有熟地之腻补肾水,即有泽泻之宣泄肾浊以济之,有萸肉之温涩肝经,即有丹皮清泻肝火以佐之,有山药之收摄脾经,即有茯苓淡渗脾湿以和之,药止六味,而大开大合,三阴并治,洵补方之正鹄也。
'六味地黄丸为现代应用最广泛方剂之一,临床但见肝肾阴虚均可用本方治疗。
但脾虚泄泻者应慎用。
在临床上此方加减也非常之多,应注意其症状变化,巧用之加减。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