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景观命名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10.63 KB
- 文档页数:5
XX中医药大学**校区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拟稿)命名原则:1。
彰显大学文化精神2。
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3。
遵循建筑物使用功能一、校门命名1。
岐黄门(北门)轩辕黄帝问于歧伯,乃成《黄帝内经》,中医医术乃为歧黄之术,学子入岐黄之门乃做岐黄传人.2。
玄晏门(XX门)皇甫谧(公园215-282年),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XX县)人.是上的著名学者,在文学、史学、医学诸方面都很有建树.其又称针灸XX,著有医学经典《针灸甲乙经》.皇甫谧沉静寡欲,有高尚之志,隐居不仕,自号玄晏先生。
后因以”玄晏先生"泛指高人雅士或山林隐逸.唐钱起《过曹钧隐居》诗:”谁当举玄晏,不使作良臣。
”3。
当归门(南门)当归既为XX道地药材之代表,同时又具有学子归来之义,一语双关。
二、楼宇建筑命名数字编号XX建筑名称XX(建议命名)1号行XX楼(明德楼,取“XX志,立德树人"之义)2-5号教学楼群(共4栋,分别命名为:仁术、勤和、格物、致知,取自中医学与大学之内涵要义)6号图书馆7号 1食堂(闻馨园,食物馨香而闻尝之)8号师生活动中心9号XX院部及实验楼整体楼群(琢玉XX,取“琢玉成器"之义,体现我校“仁术勤和玉汝于成”的教育理念)10号XX院部及实验楼整体楼群(至成XX,取“玉汝于成”之义,体现我校“仁术勤和玉汝于成”的教育理念)11号2食堂(赏馨园,食物馨香而品赏之)12号游泳馆13号体育馆14号田径运动场15—21号大学生公寓区楼群(梓莘园/杏林,“梓莘”字面义草木欣欣向荣,象征学子勤奋学习,又梓莘花为传说之花卉,象征纯洁美好,此处也可指代学生。
杏林指代中医界.XX公寓楼可按“甲、乙、丙、丁……依次排序)22号国际教育学院(鸿远楼/弘远楼,立志鸿远、弘扬医术、传播文化、远达海外)23号博物馆(玄晏阁,取自皇甫谧之号“玄晏先生",后引申为高人雅士或隐逸山林之义,同时此建筑邻近学校XX门/玄晏门)24号实验楼(至成别院,此楼与10号建筑群“至成XX“临近,其功能也为实验楼,故名为“至成别院”。
肇庆学院校道及校园建筑命名方案校园道路和建筑物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其进行文化命名,既可彰显校园文化底蕴,又方便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依据校园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和规范校园道路、建筑物和生活社区名称,并设置表记,能够加强校园人文底蕴,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我校的文化品尝。
在搜集命名方案和宽泛征讨教员工建议的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整体思路校园命名应表现系统化、规范化、序列化和合用性,命名源于办学理念和大学之道,适应地区自然风光,表现地方文化特点,富裕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突出办学传统和办学特点,建立健康向上和包含丰富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
二、命名原则1.风格文雅,富裕文化内涵,传承学院精神,彰显校训和办学理念,拥有激励学生成才和教师发展的作用。
2.文字简洁、平常,尽量做到名实一致,区位感强,好找好记。
三、校园命名的主题追求天人合一,表现大学魄力。
四、命名方案命名序次:先定校道名,再对楼宇和生活社区进行命名。
校园道路均以“××路”命名。
道路以其主要行道树或地区特点为命名依照,建筑物和社区名称力争能反应出基本功能。
(一)校园道路依据校园路网改造规划,对正在改造的七条道路命名。
1.校园南北向的四条纵向道路(校园自东向西)(1 )紫荆路校园由东向西的第一条道路命名为“紫荆路”。
由于路两边充满紫荆树,紫荆花常年开放,学生称该路为“紫荆校道”,故命名为紫荆路。
(2 )海容路主校道两边为榕树,容与榕同音,命名为“海容路” 。
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意,包含大学之道和广东文化开放、包含之意。
(3)文锦路行政楼西边是人文学科集中的教课区,贯串此间的两条路名中含“锦绣”二字,寓意为人文学科添色,学校发展前途锦绣。
依此,行政楼西边第三条南北向的道路,命名为“文锦路” 。
(4)文绣路音乐楼、美术楼与外语楼之间的南北向道路,命名为“文绣路”。
2.校园东西向的两条横向道路(行政楼北边)(5 )灵珠路行政楼北面东西向的第一条道路,命名为“灵珠路” 。
夏季摄影校园主题名字大全夏季摄影校园主题名字大全
1. '阳光校园之美'
2. '夏日校园风光'
3. '绿意盎然的夏天'
4. '夏日时光的校园'
5. '青春夏日的记忆'
6. '清新夏季校园'
7. '夏日微风中的校园'
8. '夏季校园漫步'
9. '夏日校园的色彩'
10. '夏日校园的微笑'
11. '夏日校园的美丽瞬间'
12. '蓝天白云下的校园'
13. '夏日校园的青涩'
14. '夏季校园的快乐时光'
15. '夏天里的友谊'
16. '夏日校园的梦幻'
17. '夏季校园的美好回忆'
18. '夏日时光的微笑'
19. '夏天里的摄影之旅'
20. '夏季校园的清新气息'
以上是一些夏季摄影校园主题名称的例子,可以用于校园摄影展览、校园摄影比赛或个人摄影作品的命名。
这些主题名称以夏季和校园为背景,旨在捕捉校园环境中的美丽、活力和青春气息。
无论是拍摄绿树成荫的校园景观,还是记录学生们在夏日阳光下的欢笑,这些主题名称都能够准确地传达出夏季校园摄影作品的特点和魅力。
希望这些名称能够给您带来灵感,让您的夏季校园摄影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之我见见到数份征集表,很好。
有如下看法,供参考。
一、原则:1.大处承担相应内涵,小处轻松、活泼。
2.体现历史传承3.体现专业特色4.体现崇文、博采5.体现尚德、修身6.通俗、上口二、具体意见1.集贤楼(行政办公):既表示集贤德者于楼内,更表示所有行政人员以集贤为己任。
2.仁爱广场:仁者医人;爱是育人、济世的基础。
3.宏英实验楼、舜英实验楼、德徵实验楼:先采用早期校领导人命名较妥。
4.博采图书馆:为博采众长而博览群书。
5.明志教学楼、致远教学楼:“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宁静是人生修炼的高尚精神境界,更是医学生的努力方向。
6.紫苑公寓1—8号:苑,林花茂盛意。
不用“楼”而用“公寓”以标识其功能。
7.菜根香美(五)味园:古人云,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学校食堂除正常供应膳食,还有教育师生艰苦、节俭的任务。
“美”侧重饮食品种多、质量好。
“五”指酸甜苦辣咸,含义深刻,意在言外。
8.时珍运动场(中心):既突出医药专业的特色,也有珍惜时间、爱护生命的含义。
9.百花亭:“百花”本身内涵丰富,意境甜美。
百花亭是卫校唯一遗存的实体,是蕴含了老校灵魂的一个符号。
无论是否原汁原味,至少这个名称会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再好的名称也无法像百花亭能承载安庆卫校数十年的风雨历程。
因此,这个亭子的名称非“百花”莫属,望千万不要以新名取代。
10.煌湖(池):视面积大小确定用“湖”还是“池”。
另“立山”名亦很好。
11.六条道路:桃李、丁香、苏子、辛夷含义各有出处,另推荐“让一步”(处世)、“宽一分”(待人)二路名,风趣深刻,可供选择。
(宋熹童2013、12、5)。
校园景观命名艺术略论一、引言校园景观是学校的一张名片,它不仅是学生求学生活的场所,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在校园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各种以校园景观命名的艺术作品,它们不仅为校园增添了美感,更展示了学校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就以校园景观命名的艺术进行略论。
二、校园景观与艺术的融合1.1 校园雕塑校园雕塑是校园景观中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雕塑的形式展现了学校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面貌。
比如,我校的校门口就矗立着一座名为《追梦》的雕塑,它以雕塑艺术的形式表达了学校对学生追求梦想的鼓励和支持。
1.2 校园壁画校园壁画是校园景观中另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它通常出现在学校的墙壁上,以图画的方式展现了学校的特色和文化。
比如,我校的图书馆外墙就绘制了一幅名为《知行合一》的壁画,它用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
1.3 校园音乐喷泉校园音乐喷泉是校园景观中一种较为新颖的艺术形式,它将音乐与水景相结合,通过水的喷射、喷泉的变化和音乐的配合,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比如,我校的操场中央就有一座名为《水舞》的音乐喷泉,每天晚上都会进行一场精彩的水上音乐表演,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欣赏。
三、以校园景观命名的艺术的意义2.1 弘扬校园文化以校园景观命名的艺术作品,通常都与学校的文化有关,它们展现了学校的特色与风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同学校的文化。
通过这些艺术作品的展示,学校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2.2 提升校园环境校园景观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以校园景观命名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够为校园环境增添美感,提升学生的情绪和幸福感,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2.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校园景观命名的艺术作品,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观赏的机会,更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欣赏和体验这些艺术作品,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使他们更加具备欣赏和创造艺术的能力。
四、校园景观命名艺术的创作与传承3.1 创作理念校园景观命名的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通常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理念,这个理念要与学校的文化和特色相契合,能够寓意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校园景观命名艺术略论在现代校园中,校园景观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和体现。
校园景观的命名艺术则是将景观与文化、历史相结合,通过命名来诠释校园的特色与魅力。
校园景观的命名应该与校园的特色相契合。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校园景观的命名应该能够体现这种特色。
比如,某高校位于山水秀丽的地方,那么可以将校园内的湖泊命名为“碧水湖”,将小山起名为“云岭”,这样的命名既能与校园环境相呼应,又能体现出校园的山水之美。
校园景观的命名应该具有美感与诗意。
艺术是情感的表达,命名艺术也应该能够通过简洁而富有诗意的名称来传达校园景观所带来的美感。
例如,将校园中的花坛命名为“花海”,将校园大草坪命名为“翠绿的海洋”,这样的命名不仅能够让人对校园景观产生强烈的美感,还能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校园景观的命名应该能够引发人们的想象力。
艺术是一种无限的探索和创造,命名艺术也应该能够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
比如,将校园内的长廊命名为“时光隧道”,将校园的雕塑命名为“思想之舞”,这样的命名能够让人们在欣赏景观的同时,产生更多的联想和思考。
校园景观的命名还应该能够传递一种精神内涵与文化意蕴。
校园景观是学校的“名片”,通过景观的命名能够传递学校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蕴。
例如,将校园内的图书馆命名为“智慧殿堂”,将校园的体育场命名为“健康乐园”,这样的命名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学校的学术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校园景观的命名应该注重与学生的参与。
学校是学生的家园,学生对校园景观的命名应该有一定的参与和决策权。
学生可以通过投票、征集等方式来参与校园景观的命名,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校园的归属感,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校园景观的命名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考虑到校园环境、学校特色、美感与诗意、想象力、精神内涵与文化意蕴等多个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命名,可以让校园景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和教职工在欣赏景观的同时,感受到学校的文化底蕴和魅力。
校园道路、建筑、景观等统一命名方案(征求意见稿)一、命名更名基本原则1.遵循国家和地方等关于命名、更名的法律法规。
2.已有名称并被广泛认同的继续保留,对确需修改和尚无名字的予以命名。
3.遵循整体化、序列化、规范化通则。
4.避免重名、谐音、同音、歧义和有时代局限的名称。
5.体现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特点,弘扬文化传统,彰显人文底蕴。
6.中英文同步推进。
二、命名更名范围1. 校园园区(教学、科研和生活等公共区域)2. 道路(教学、科研和生活等公共区域)3. 典型建筑物4. 校门5. 文体活动场馆6. 人文自然景观三、命名更名依据和方法(一)专名的依据和办法1. 以植物命名2. 以山水命名3. 以功能命名4. 以方位命名5. 以格言、典故等命名(二)通名的依据和方法1.点状地名的通名分为6类:馆、山庄(酒店)、楼、舍、栋、校门。
2.线状地名的通名不分类别:通称路。
3.面状地名的通名分为5类:园、苑(邨)、场、湖、山(岭)。
四、命名更名具体建议(一)园区名称按照办学资源相对集中、地标位置固定、师生员工联络方便的原则,对全校集中的典型园区进行命名。
文理学部:樱园、桂园、梅园、枫园、湖滨、杨园工学部:栎园(栎树为工学部典型树木之一,“栎”音同“力”)信息学部:星园医学部:杏园(二)道路名称所有的道路,以“路”命名;除主干道路外,一般道路依园区名称加方位取名;直接贯通的道路,不能有2个名称;校训进入道路命名。
(三)公用房屋对建筑体量较大、使用期限较长、建筑设计优美的教学、科研、办公楼房取名;体量小、质量差、临时性的公用房屋不命名;已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公用建筑沿用原名称。
(四)校门名称我校的校门大都分布在沿湖、沿路地带。
为便于识记,按校门所处自然环境、区位和方位命名。
(五)体育场馆名称命名原则:1. 依所在园区名称取名。
2. 保留历史上已定的名称。
(六)人造景观名称1. 广场2. 塑像及其它(七)自然景观名称。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新校区路名、楼名、景观命名投票方案2010年12月25日一、一级道路5条:1、内环路(分为西、东、北三段)方案1:安澜路(分别命名为安澜西路、安澜东路、安澜北路。
我校以水利为特色,实现江河安澜是我们的理想)方案2:内环路(分别命名为内环西路、内环东路、内环北路。
学校围墙的校内道路为外环路,主干道为内环路)方案3:通慧路(分别命名为通慧西路、通惠北路、通慧东路。
道路呈环形,四面八方相通,学校前途通达,进入华水即步入通往智慧之路)2、南门口到环路主道:方案1:迎宾东路、迎宾西路(开门迎宾)方案 2:中州东路、中州西路(河南古称中州,学校四易校址最终扎根中州大地)方案3:明德路、新民路(《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3、西门口到环路主道:邯郸路(学校曾经在河北省邯郸市办学,不忘历史)4、东门口到环路主道:岳城路(学校曾经在河北省岳城水库办学,不忘历史)5、北门口到环路主道:紫竹园路(道路紧靠紫竹园生活区,既铭记学校在北京紫竹院附近办学的历史,又方便易记)6、周转房内环路方案1:紫竹路;方案2:紫竹园内环路二、主要景观、建筑群1、教师生活区:紫竹园(环形路以内为中区、环形路以东南北为东区、环形路以西南北为西区、小高层为齐云区)2、学生生活区1:方案1:两个学生生活区分别命名为沁和园、润德园(沁为渗透、充满之意,沁和意为充满和谐;润为滋润、滋养之意,润德意为培养高尚的品行。
沁与润都从水之偏旁,既彰显水文化,又体现育人像春风细雨一样滋润心田)方案2 :芝兰园、丹桂园(芝兰,即兰花,历史上多比喻优秀人才。
丹桂,历史上也多泛指人才。
两个生活区相互映衬,都是人才生活成长之处)方案3:沁和园、润和苑3、公共教学区:方案1:博学楼 (博学善思、知行统一是我校的学风,公共教学区主要职能是进行公共基础课教学活动,公共基础教育特别需要广博的知识面,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方案2:群学楼(各专业学生都要在这里上公共基础课,人多、专业多、教师多、课程多,公共基础学习知识面要广博、博览群书,故名群学)方案3:学思楼(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要勤奋学习又要善于思考、有好思路,才能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