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基础知识
- 格式:pdf
- 大小:2.18 MB
- 文档页数:29
1:动力电池的基本概念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种类,动力电池是为其提供动力的重要源泉。
它有别于传统燃料汽车中为启动电机提供电能的蓄电池。
1. 电压工作电压:电池在一定负载条件下实际的放电电压,如铅酸蓄电池的工作电压:1.8 ~2V;镍氢电池的工作电压:1.1 ~1.5V;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电压:2.75 ~3.6V。
额定电压:电池工作时公认的标准电压,如镍镉电池额定电压:1.2V;铅酸蓄电池的额定电压:2V。
终止电压:放电终止时的电压值,通常与负载、使用要求有关。
充电电压:外电路直流电压对电池充电的电压。
一般,充电电压要大于开路电压,如镍镉电池的充电电压:1.45 ~1.5V;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电压:4.1 ~4.2V;铅酸蓄电池的充电电压:2.25 ~2.7V。
2. 容量与比容量容量是指在充电以后,在一定放电条件下所能释放出的电量,其单位为A · h,容量与放电电流大小有关,与充放电截止电压有关。
比容量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电池所能给出的电量。
额定容量,是指设计与制造电池时,按照国家或相关部门颁布的标准,保证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能够放出的最低限度的电量。
实际容量,是指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实际放出的电量。
它等于放电电流与放电时间的乘积。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电池中正负极容量不等,多为负极容量过剩。
3. 功率与比功率电池的功率是指电池在一定放电制度下,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能量,单位为 kW。
比功率则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电池输出的功率,单位为 kW/kg 或 kW/L 。
4. 放电率放电率是指放电时的速率,常用“时率”和“倍率”表示。
时率是指以放电时间表示的放电速率,即以一定的放电电流放完额定容量所需的时间;倍率是指电池在规定时间内放出额定容量所输出的电流值,数值上等于额定容量的倍数。
放电深度(Depth of discharge,DOD)是表示放电程度的一种量度,它是放电容量与总放电容量的百分比。
了解动力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中的关键组件,它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影响着电动汽车的性能和续航能力。
本文将介绍动力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
一、基本原理动力电池是指用于驱动电动汽车的高性能电池。
它是由多个电池单元串联组成的,以提供所需的电能。
动力电池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导线将电能传递给电动汽车的电动机,从而驱动汽车运行。
动力电池通常采用可逆化学反应,即充放电过程可以反复进行。
常见的动力电池类型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
以锂离子电池为例,其内部由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所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电能的转化。
二、基本工作方式动力电池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充电和放电两个过程。
1. 充电过程在充电过程中,外部电源向动力电池提供电能,使其内部化学反应逆转,从而将电能储存在电池中。
充电时,正极吸收电子,负极释放电子,并将这些电子通过外部电路传递给正极,使得正负极之间的化学反应进行逆转。
充电过程中的电能转化涉及到多个物理化学过程,包括离子扩散、电荷传递等。
充电速度和效率取决于电池的材料组成、电流大小以及充电温度等因素。
2. 放电过程在电动汽车工作时,动力电池会释放储存的电能,通过导线传递给电动机,从而驱动汽车运行。
放电过程中,正极释放电子,负极吸收电子,并将电子通过导线传递给负载(电动机),形成电流。
放电过程中电能的释放主要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电势差。
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会消耗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化学物质,并最终导致电池失去储存电能的能力。
三、电池管理系统为了保证动力电池的安全和性能,电动汽车通常会配备电池管理系统(BMS)。
BMS通过监测电池电压、温度、电流等参数,实时掌握电池的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电池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BMS还可以实现动力电池的均衡充放电,以避免电池容量不均匀导致的性能下降。
同时,BMS还能监测电池的温度,当电池温度过高时,会采取保护措施,如降低充电速度或停止充电,以防止电池损坏或甚至起火。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基本概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动汽车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而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动力电池。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入手,深入探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相关知识。
1. 动力电池是什么动力电池,也被称为电动汽车的心脏,是指用于电动汽车的储能装置。
它主要由电池单体、电池管理系统(BMS)、充放电系统、冷却系统等组成。
动力电池通常由许多电池单体组成电池组,通过并联和串联的方式,提供动力驱动电动汽车。
2. 动力电池的类型在电动汽车中,常见的动力电池类型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
其中,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成为电动汽车主流的动力电池类型。
3. 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当电动汽车行驶时,动力电池会释放储存的能量,通过电控系统将能量转化为电能供电给电动汽车的电动机,驱动车辆行驶。
而在车辆制动过程中,动力电池则会进行充电,并在停车状态下为车辆提供辅助电力。
4. 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动力电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未来,人们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将更加高效、安全、环保和持久。
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成本、延长寿命等将成为技术发展的重点。
总结: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将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性能表现等方面。
对于动力电池的深入了解和持续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你能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有一个更全面、深刻的了解。
个人观点: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不断的创新将推动整个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未来,我期待看到更加安全、环保和高效的动力电池技术能够进一步普及和应用。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增加,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选择。
而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部件,其性能对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性能表现和安全性都有着直接影响。
动力电池的发展也是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
锂离子电池作为主流电池类型,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但在安全性和成本上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动力电池的基础知识新能源汽车三大(电池、电机、电控)核心技术,对主机厂工程师而言,动力电池知识是必须要知道的。
但是目前许多工程师对动力电池知识了解甚少,主要原因是,动力电池是电化学领域的,而汽车学院的没有这个课程。
下面做一些简要介绍,供大家参考。
一、电池是什么?其功能是什么?先说水池吧。
水杯、水桶、水缸、水池、这里的杯、桶、池、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其基本功能是装水的,不同是容积大小不一样。
水是液体,有一个基本属性,水是能高处流向低地处的。
基本常识是,人们可能没有思考,水池原来是空的,水池的水是人倒进去的,在水水池的低处钻一个孔,一池子水最后会放干的。
这个过程里有什么科学道理?a)空水池,空的容积才能盛水;b)水自己进不了水池里,是人倒进去的;c)有水压的存在,水才会从高处往地处流动的。
同理,电池是盛“电”的容积,电池里面原来也是“空”的,是没有电的,电是人充进去的,电池能放电,是因为电池里面有电压差。
水池是物理学原理,是装的液体,水是分子结构的;电池是电化学学原理,是装的带“电”的,是比分子更小的离子。
二、干电池的基本常识大家常见在体收音机、收录机、照相机、电子钟、玩具等电池,归类为干电池。
在干电池里面的电解质是一种不能流动的糊状物,才叫做干电池(见图1),这是相对于具有可流动电解质的电池说的。
图1 干电池外形及内部结构其外壳是用锌做成的圆筒型容器,锌筒中央立着一根碳棒,碳棒顶端固定着一个铜帽。
碳棒和锌筒叫做干电池的电极。
聚集正电荷的碳棒叫正极,(符号+,表示电池的正极),聚集负电荷的锌筒叫负极(符号-,表示电池的负极)。
放电的基本原理:碳极周围填满了二氧化镁,锌电极组成了干电池的外壳,碳电极则放在中心。
电子是有电子化了的锌金属(氧化作用)所给出,流进外部的电路到达炭电极。
靠近碳电极的二氧化镁得到电子(还原作用)生成氢氧离子,并形成了新的化合物叫做氧化镁。
氧化反应把电池负极的电子推出去,而还原反应则在正极吸收它们。
电池基础知识培训目录◆电池的基础概念◆锂电池的简介◆锂电池常用的基本术语◆锂电池Pack组成及串并联方式◆动力电池系统构成与专业领域简介◆动力电池模组与Pack设计关键技术◆动力电池行业常用国标简介什么叫电池?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1.按工作性质分2.按电解液分3. 按电池所用正、负极材料划分4.按用途分5.及其它总体分类1.按工作性质分:一次电池(原电池) 二次电池(可充电池)区别简介:1、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的最大不同是充电,一次电池用完也就是说放电后不能再以充电的方式反复使用;而二次电池则可以反复的充电、放电,所谓的循环。
2、另一明显的区别就是它们能量和负载能力,以及自放电率,二次电池能量远比一次电池高,然而他们的负载能力相对要小。
3、从电化学角度来说,电化学反应若是可逆的,则属于二次电池,不可逆的,属于一次电池。
锌锰电池是一次电池,如平常说的干电池,2号、5号、7号;铅酸蓄电池、锂电属于二次电池。
4、应用一般来说,一次电池适合于微小电流的器具,如遥控器、胡须刀等;而二次电池基本上没有受到限制。
2.按电解液分:碱性电池:电解质主要以氢氧化钾火熔液为主的电池;如(锌锰电池、镉镍电池,镍氢电池等)酸性电池:主要以硫酸水溶液为介质的电池;如(锌锰干电池、也称酸性电池,海水电池等)有机电解液电池:主要以有机溶液为介质的电池;如(锂电池、锂离子电池等)3.按电池正负负极材料划分:锌系:锌锰电池、锌银电池等;镍系: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镍锌电池等; 锂系:锂锰、锂铁、锂镍钴锰电池等;其它体系5.及其他总体分类:电池原电池锌锰电池碱锰银锌…蓄电池铅酸镍镉镍氢锂离子…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碱性固体氧化物熔融碳酸盐…物理电池超级电容器飞轮电池核电池太阳能电池…1981年发表了第一个锂离子电池方面专利。
八十年代末,SONY公司利用此发现制成LIB。
实验室制成的第一只18650型锂离子电池容量仅为600m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