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整理)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整理)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整理)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编号:864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外国文化有较全面的了解,能熟练运用对外汉语教学的知识和技能从事多层次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外事工作以及新闻工作、出版工作、文化工作的新型实用人才。

基本要求:

本专业以汉语言文学为基本平台,主要学习对外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应用方面的系统教育和技能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技素养、语言文化素养,具备较强的对外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初步具备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的能力。

二、主要课程

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原理、文本解读、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写作概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教学论、英汉翻译、中国文化概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三、学制

4年

四、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五、教学时间分配表

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

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

七、课程计划表

(续表)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整理

【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整理 一、总论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1)性质: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96年解释;99、02、03年填空)(2)任务:研究—— 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原理; ②教学的全过程; ③教学体系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④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并由此制订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差不多原则和方法,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3)目的: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9年填空)2.建国以后对外汉语教学的进展概况 (1)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进展 ①初创时期(20C 50’s初—60’s初) 汉语预备教育:

a. 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周培元、吕叔湘负责业务工作;邓懿、王还等6人授课。 b. 1952年,由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该班调到北大,更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c. 1960年9月,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了非洲留学生办公室。什么缘故讲对外汉语教学的差不多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6年问答) ②巩固和进展时期(60’s初—60’s中) a. 1962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部独立,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是我国第一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为要紧任务的高校)。 b. 1964年,改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c. 1964年暑假,越南政府派来2000名留学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单位扩展到23所。 d. 1965年暑假,北语为新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22所院校举办了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 e. 1965年下半年,北语创办《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是我国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

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方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方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学科门类:文学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专业门类:中国语言文学 标准学制:年适用年级: 所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专业负责人:杨锦鸿 方案制订人:杨锦鸿方案审核人:裘新江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能力本位、市场需求、职业适应”为导向,以发展学生现代秘书职业化与专业化能力为主要路径,采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秘书学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备较强汉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参谋助手能力以及社会交际能力,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行业领域主要从事秘书、行政文员、公务员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要求 (一)培养规格要求 .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 .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系统掌握秘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能够有效地处理办公室各种日常事务; .具有相当的政策、理论水平与辅助领导决策能力,能够收集、处理必需的信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方案; .有较强的应用写作能力,掌握计算机自动化办公技能;具有较强的协调公关能力; .有一定的外语口头交流和文字沟通能力;通过中级秘书资格考试,通过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水平一级考试,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二级乙等以上; .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终生学习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职业岗位关键能力、能力要素、课程对应关系表 1 / 10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主编教程文件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主编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 周小兵,李海鸥 上编主要介绍学科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中编主要介绍语言要素以及文化教学,下编主要讲语言技能教学机测试。 第一编 一教学简论 1.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 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者周围其他人哪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 目的语目的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它的涵盖性强,可以包括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外语,本族语,非本族语,标准语,方言等。不管是什么语言,只要是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最终掌握的语言,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习得与学习 习得是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过的某种能力。比如说,幼儿站立,行走,饮食的能力,就是自然习得的。习得无需专门的教师,专门的教学。习得理论包括强化论,传递论,内在论,认知论等。 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训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多数情况下,学习是指在专门场所由专门教师实施的专门教学,应该有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实施和测试。学习包括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多种辨别学习,言语联结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等。 2.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和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主体,动机,环境,方式,教育者及相关因素,过程和文化等方面。 3.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的产生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果,相关学科主要有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很快成为应用语言学中最有影响的部分。 1.对比分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习惯和偏误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对外汉语专业建设规划

对外汉语专业建设规划 (2006—2010) 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为新办专业,为稳步扎实地推进专业建设,兹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和本专业的自身条件及其发展趋势,特制定对外汉语专业建设规划。 一、对外汉语专业介绍 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招生始于2003年9月,2006年9月成立对外汉语教学系,孙琳老师任系主任。目前本专业有专业教师10人。其中副教授6人,讲师2人,助教2人,八位教师具有对外汉语教学经历。 对外汉语专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走向世界和让世界了解中国而建立起来的新兴复合型专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正逐渐兴起,随着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力度的加强,国际社会对汉语人才需求量增加,国家迫切需要既能适应于对外交流又能投身于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的人才,对外汉语教学已成为事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宏伟事业,而这一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在于通晓“双语”、“双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的培养,对外汉语专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来,西南大学积极向外开拓,已与泰国孔儆大学、韩国韩东大学等就开展一些具体的学术交流项目达成了协议及意向,文学院在泰国开办了孔子学院,逐步将占领泰国西北部市场。建设好对外汉语专业,既是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资源的紧要任务,也是进一步完善专业结构,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工作。 二、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目标规划 (一)、总体目标:对外汉语新办专业要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加强新专业的基本建设。面向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专业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并且根据社会需要稳步调整专业方向;推进课程建设,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基本文件的建设,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大力推进专业建设的整体力度,构筑学科建设的布局,逐步办出特色、影响和层次。同时,要依托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其它校内相近专业,加强国内国际间的联系,加强与地方和社会的联系,树立开放办学的意识,拓展专业发展的空间。通过持续的努力,使本专业在某一方面处于全国同类专业的前列,从而为在不久的将来争取进入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和市级重点建设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未来五年具体发展目标: 1、强化并扩展师资队伍:以选派进修的方式提高原有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以引进高学历人才的方式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未来两年中计划引进硕士以上学历专业人才3-4名。 2 、巩固和扩大泰国的汉语教学实习基地:目前本专业在泰国的实习基地三个。未来五年内,将在与我校有交流关系的学校中增设基地3-4个。为满足外派任教的需要,我系还将通知向全院招聘的方式,选拔理论、教学能力较强的老师出国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化 3、完善课程结构,增加专业选修课:合理利用师资力量开设课程,根据需要增设相关课程。 4、酌情扩大本科生招生规模;适当增加本专业硕士生招生名额: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扩大本科招生规模,争取在两年内使对外汉语专业独立招收硕士生。 5、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增添供留学生专用的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增添系办公室专用房间:为与泰国西北大学“2+2”项目等专设的多媒体教室正在筹划中,但仍需学校的支持,在学校为此划拨专用教室后,建设工作方能启动。系办公房亦如此。 6、争取学校的大力支持,如加大力度聘请外籍教师,提高学生外语教学水平。 三、对外汉语专业建设措施 (一)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在开放的视野中确立专业发展方向的基本框架。根据对外汉语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逐步探索和尽快明确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基本框架是: 1、尽快使本专业的发展融合到全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之中,加强与国家“汉办”以及北京、上海等重点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的联系,加强沟通与交流,增强开放办学的意识和力度;

对外汉语教学法完整版

对外汉语教学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填空·1、教学法的理论支柱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2、国外外语教学法按照语言教学特征可分为四大流派,他们分别是认知派、经验派、人本派、功能派(或交际派) 3、听力课的课堂教学一般有三个阶段,就是_听觉加工、译码加工、思维加工。 4、认知风格有三对,即场独立性场依存性、沉思型冲动型、容忍倾向和排他倾向。 ·5、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评卷的客观化程度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6、对外汉语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7、国外外语教学法流派按照教学目标来分,可以分成两大系统,分别是听说实践和分析理解。 ·8、对外汉语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9、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要做到课堂与课外、知识与应用结合 ·10、话语产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计划、构建、执行。 ·11、影响听力理解的客观因素有听力材料、声音条件、人物特征。 ·12、语言教学法的三大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13、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14、我们常用的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 ·15、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有贝力子等。 ·16、成绩测试主要用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测量他们的学习成绩。 ·17、课堂教学可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分析、实施、反馈。 ·18、教师提问的方法主要有:提示问、关联问、连环问、随机问(四个选择三个回答即正确)等。 ·19、教学导入有很多方法,从导入方法上,有:提问、回忆、复述、讲述、对比、游戏、练习(七个中选择三个即正确)等。 ·20、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21、水平测试和成绩测试是外语测试的两种最主要的最常见的测试 ·22、教学导入有很多方法,从导入内容上分,有:文化导入、旧知导入、情境导入、图片导入、教具导入、随机导入(选择三个填写即正确)。 ·23、会话训练的一般方法有:对话、语言实践、游戏、问答、表演、讨论(选择三个回答即正确)。 ·24、教学内容结束的主要形式有:小结、思考、归纳、复述、朗读、讨论(选择三个回答即正确)。 ·25、听力课的课堂教学有听前预示、听时练习、听后检查几个阶段 ·26、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主观化试题。 二、选择 ·1、属于以分析理解为主的教学法流派是(B)。 A直接法 B听说法 C翻译法 D全身反应法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核心课程: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写作理论与写作训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三、学制与毕业学分学制:本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为3-6年学分:166+(6)学分四、授予学位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总体安排注:专业见习安排在3-6学期,利用课堂和课外时间,主要以观摩教学案例与讨论等形式进行。为23.9%;2.创新学分是个性化选择,可折算院系选修课学分,故实践课程学分未包括创新学分(2学分)。(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周学时计划分配表(四)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及学分分配表1、公共基础课程2、通识教育课程3、专业课程注:1.*标注的为专业核心课程。2.院系选修课程必须修满12学分。4、实践课程注:1.学年论文可作为毕业论文的前期基础;2.学生以在校期间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文学作品(均为第一作者)、获得的省级(含省级)以

刘珣_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精华)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对外汉语教育,或称其核心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 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语言甚至更多,称为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注意:不能把第一语言与母语完全等同起来,第二语言也不一定就是外语,如移民国外的子女,学习的第二语言倒可能是自己的母语。)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是指本民族的语言,非本族语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但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不能叫做外语,只能叫非本族语。 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二、学科名称的讨论 1、对外汉语教学(现在在我们国内,其正式名称是“对外汉语教学”) 2、汉语教学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英文缩写TCSL) 以下是关于“第二语言教学”的名称 4、应用语言学 5、外语教学法 6、外语教育学 7、第二语言教学(有取代外语教学这一名称的趋向) 三“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提出(P7、8) 教育与教学的关系: 教学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传授和学习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只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教学的研究通常以教学过程及其规律为对象。而教育的内涵则丰富得多,指从德智体美方面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我们应当把本学科的研究提升到教育层面上。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一、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任务二:以自身的学科理论建设,为第二语言教育学科甚至整个语言教育学科的理论发展做出贡献。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 内部因素: 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包括学习者心理、生理、策略等个体因素和教师的基本素质。 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目的语,即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及目的

1.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及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它既不同于针对本族人的汉语教学,也不同于针对本族人的外语教学。任何学科只有具有自身独特的学科任务,才有独立分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此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也具有独特的学科任务。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征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包括以下几点: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一种语言教学,它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教好语言。与此同时,对外汉语教学又是第二语言教学,这就与第一语言教学(常常是母语教学)区别开来。由于它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因此它一方面要受到第二语言教学普遍规律的制约,同时又要受到汉语教学本身特殊规律的制约。此外,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而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因此它又不同于对我国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根据以上有关对外汉语教学性质的分析,可以简要归纳出几个对外汉语教学的特征:(1)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不是让已具备汉语运用能力的本族人掌握更多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而是让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掌握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交际活动的能力。(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语言作为技能和能力,只有通过练习、实践才能掌握。(3)以基础阶段为重点——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最为重要,基础阶段总是拥有最多的学习者,也最能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与规律。(4)以语言对比为基础——通过汉语与学习者母语的对比确定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分析并纠正学习者的错误。(5)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语言教学本身就应包含运用目的语成功地进行交际所必需的文化内容。(6)集中、强化的教学——相对说来,课程较集中,课时较多,内容较密集,进度较快,班的规模较小。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与课程设计 教学目的是教学过程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它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制约着各个教育阶段、各科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总方向,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统贯全局的作用。教学目的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教学目的制定的合理性。教学目的要在教学计划中恰当定位,与教学客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协调一致,指导教学主体行动并转化为教学结果,从而实现自身的合理性。 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是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外国学习者,他们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希望能够利用中国的语言和文化环境,更好地掌握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的时一定要兼顾外国学习者及其国家与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从加强各国之间、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愿望出发,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培养全面发展的外国汉语人才。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对外汉语学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是对外汉语教学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目的,它体现了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由于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在汉语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并运用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的特点,因而比其它情况下的汉语教学更充分地显示出把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展智力,培养汉语的自学能力。语言学习是一个认知发展的过程,不仅需要有智力因素发挥作用,同时也需要情感因素的参与。在掌握目的语的过程中,由于教在掌握目的语的过程中,由于教师有意识地采取适当的训练和辅导方法,加上学习者的积极配合,智力和情感因素都能得到锻炼和发展。(3)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学习汉语必须同时掌握一定的中国文化知识,可以说,中国文化知识越丰富就越能从深层次上掌握汉语,发展高级的汉语交际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50103)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50103)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化及跨文化交际有全面的了解,能够胜任国内外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及国内中小学语文教学,或者能够胜任新闻出版机构、文化管理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规格和要求: (一)基本素质规格与要求 1.遵纪守法,爱国敬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自觉践行沂蒙精神;热爱汉语教育事业,具有语言文化传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体魄强健,心理健全。接受必要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适应不同国家、地区的生活环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应对跨文化交际和公共外交活动。 3.求实创新,崇文尚德。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广博的跨学科知识,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及对外汉语教学现状与发展趋势,具备求实创新精神。注重师德修养,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包容不同民族的思想和文化,塑造优秀的品行素养。 4.传播文化,才艺塑身。维护国家形象,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习中华才艺,夯实文化传播基础,将中华文化传承与展示、汉语教育、民俗技艺呈现、国家形象传播融为一体,致力于汉语国际推广和文化传播事业。 (二)知识规格与要求 1.了解基本的社会科学知识。了解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哲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公共外交意识,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撷取信息点,在全球视野下培养一个职业汉语教师的敏锐度和判断力。 2.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掌握语言学、教育学及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锻造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功底,熟悉中外文学和文化的基本知识,熟练运用汉、英双语,能解决实际教学中出现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修辞等问题。 3.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掌握基本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对外汉语教学具体操作的方法和技能,具备从事对外汉语教师职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订单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订单培养)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掌握从事秘书工作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新闻部门从事秘书、档案、公关、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通过文秘方向的专业学习,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政府机关文秘工作(参加公务员考试)、企事业单位文秘工作及新闻部门的文秘工作等,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能够达到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三方面的要求。具体如下: 1.素质结构 (1)品德素质:具有科学的世界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优良品质,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高尚的人格品德,奋发进取、乐于奉献、敬业求真爱人向善的精神;具有良好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专业素质:具备与专业相适应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式;掌握系统的秘书理论和实务知识;具备秘书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公关、协调和社会调查能力。 (3)身心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敏锐的心灵感悟力,稳定理智的情绪控制力,良好的人际协调与心理承受力。 2.知识结构 (1)具有现代化高级秘书人才应有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系统的秘书理论和秘书实务知识; (3)了解秘书职业的历史、秘书工作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4)熟悉各种文体的特性,重点是应用文体; (5)熟悉现代化办公设备,包括计算机、电话、电传、复印、传真等工具的使用; (6)具有一定的信息采集、情报收集处理方面的知识; (7)具有一定的关于市场经济及其法规、商务沟通、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8)具有文件处理与档案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9)具有一定的电子政务知识。 3.能力结构 (1)具有较强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2)具备较强的文书处理与应用文体写作能力; (3)具有较强的办公室管理和事务处理能力; (4)具备熟练应用现代化办公设施与软件的技能;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堂笔记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第一章总论 一、对外汉语教学法的课程性质和意义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汉语作为外语或者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总结:教学需考虑学习者自身因素,但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方法也起着中要的作用。 4、与其他学科联系。 (1)与外语教学有密切联系。 (2)与哲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外汉语教学法 心理、社会语言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二、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支柱 1、语言学原理。 (1)一切外语教学法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都跟语言有关。如何对待并且处理这些语言学原理、语言要素和语言之间的不同点,就构成了不同教学法的原则和特点。 (2)每一种语言学派的兴起,都会形成以这种语言理论为基础的新外语教学法流派。 十七八世纪,机械语言学:普遍语法——语法翻译法 二十世纪4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不存在普遍语法,研究美洲印第安语——听说法 二十世纪60年代,转换生成语言学:语言规则具有生成性,教师要让学生发现规则——认知法 二十世纪70年代,社会语言学: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功能法 2、心理学原理。 (1)心理学研究什么?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心理活动 情感、意志-->心理过程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脾气、内外向-->个性倾向和特征 (2)心理学对人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及个性倾向等等的研究,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外语教学方法。 十九世纪后期,实验心理学诞生,提出“语言心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感觉而非思维”,导致了直接法的产生。 二十世纪40年代,在巴甫洛夫两个信号系统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自觉对比法。 二十世纪40年代以后,在斯金纳新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听说法。 二十世纪50年代,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视听法。 二十世纪60年代,在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作用下,产生了认知法。 二十世纪70年代,提出“习得理论”和“监控理论”,倡导自然法。 3、教育学原理及教育心理学原理 (1)教育学的发展影响外语教学法 在传统古典教育思想(死记硬背)的制约下,只能采用翻译法。 捷克教育家认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从而产生了直接法。

2013级-对外汉语专业毕业实习计划(模板)

实习计划书 实习名称毕业实习 系别中文系 年级专业 20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时间2017年2月13 日至3月5日拟订人(签名) 邵阳学院 2017年1月13 日

一、实习目的 毕业实践是学生即将步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接受社会和自我双向选择的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是我系本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的基础厚、口径宽、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以应用型为主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这一培养目标,从事毕业实践能促使学生更多地接触与了解社会,更多地知晓社会对于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从而使学生能更早更好地融入社会,为在毕业以后比较顺利地走上适应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工作岗位和展现才华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方式和要求 实习内容: 1、参观华泽集团、湘窖酒业公司; 2、听取华泽集团、湘窖酒业公司董事长作关于自主创业、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报告; 3、听取华泽集团、湘窖酒业公司新进员工做如何完成从学校到职场的转变的报告。 4、了解职场工作的特点; 5、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6、调查、了解邵阳企竞争力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调查研究; 实习方式: 1、参观 2、听报告 3、个别访谈 实习要求: 每一位参加毕业实践活动的同学都必须对所参与的有关活动予以记录,在毕业实践结束以后写出毕业实习报告。 三、实习时间、地点和实习单位 实习时间:共3周,从2月13 日至3月5日。 实习地点和单位:华泽集团、湘窖酒业公司;

四、指导老师和学生编组名单 汉本4个队、新闻2个队、历史2个队、对外2个队 第一分队 指导老师:XXX 队长:XX 副队长:XX 学生:1-33号 第二分队 指导老师:XXX 队长:XXX 副队长:XXX 学生:34-69号 五、实习工作步骤及工作安排 1、由系里统一部署,拟定可行性计划,具体实施各项工作。 2、安排联系落实毕业实践的有关单位及场所。 3、组织学生进入联系好的单位进行毕业实践。 4、各个分队做好毕业实践的总结工作。 六、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办法 实习考核:主要是两种,即出勤考核和毕业实践活动表现考核。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等级分为5类。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七、实习纪律和安全保障措施 1、每一位参加毕业实践工作的同学都必须服从实践单位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安排、接受他们的工作指导。 2、尊重实践单位的领导和员工,虚心向他们学习请教,自觉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 3、认真遵守所在实践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4、严格请假制度,有事必须向指导老师请假。 5、踏实工作,努力实践,表现出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6、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学位代码045300 专业学位名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TCSOL)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院 2014年 11 月2日

一、学科概况 1.学科内涵表征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为支持国际汉语教育事业,适应汉语走向世界需要,改革和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符合汉语国际教育新形势需要,能在国内外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传播中华文化的专门人才而设立的专业学位。从学科属性看,汉语国际教育融通教育学、语言教学、中国语言文学、文化学、应用语言学等学科,以发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能力为核心,同时注重培养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学科交叉的内涵和优势。 2.学科发展历程 为适应硕士生培养结构性调整的需要,教育部于2007年首次批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2014年1月我校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合作组织申报,6月获批。目前该学科基础为本校外国语学院、国际学院及人文学院相关专业。 3.培养条件及其它 我校是国家较早确定接收留学生的高校之一,1994年恢复留学生招生,1997年设立对外汉语教学部,2011年教育部批准为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院校,2011年成立国际学院。我校开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目前我校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搭配较为合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本专业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师资保证。同时,学校还拥有各具特长的中文、外语、音乐、体育以及与石油相关各专业的兼职教师队伍。 我校设有国际学院,每学期有200余名不同水平的留学生在此学习汉语,教学实习条件优越。此外,与厄瓜多尔基多圣弗朗西斯科大学合作建立的孔子学院,可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的见习、实习基地。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 1. 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各种类型的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教学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热爱祖国,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自觉承担起汉语国际推广的使命。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主编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 周小兵,李海鸥 上编主要介绍学科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中编主要介绍语言要素以及文化教学,下编主要讲语言技能教学机测试。 第一编 一教学简论 1.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 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者周围其他人哪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 目的语目的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它的涵盖性强,可以包括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外语,本族语,非本族语,标准语,方言等。不管是什么语言,只要是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最终掌握的语言,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习得与学习 习得是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过的某种能力。比如说,幼儿站立,行走,饮食的能力,就是自然习得的。习得无需专门的教师,专门的教学。习得理论包括强化论,传递论,内在论,认知论等。 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训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多数情况下,学习是指在专门场所由专门教师实施的专门教学,应该有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实施和测试。学习包括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多种辨别学习,言语联结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等。 2.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和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主体,动机,环境,方式,教育者及相关因素,过程和文化等方面。 3.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的产生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果,相关学科主要有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很快成为应用语言学中最有影响的部分。 1.对比分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习惯和偏误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对比分析的内容对比分析假说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假说有两派:强硬派和温和派。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它强调对语言进行细致描述。 对比分析遭遇的批评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比分析假说在发展中受到的批评主要来自一下三个方面:非干扰性偏误的事实,理论批评和来自实践的批评。 对比分析的发展对比分析在三个方面有了明显发展:回避,相似等级和干扰是学习者的策略。汉外对比分析汉外对比有宏观、微观两类。 2.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的步骤和作用 Corder曾详细描述了偏误分析的五个步骤:语料选择,偏误识辨,偏误分类,偏误解释和偏误评估。 偏误类别包括语际偏误、语内偏误和认知偏误。 3.中介语及其变异 中介语中介语的概念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构建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的

对外汉语培养方案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坚实理论基础、系统专业知识和较强对外汉语教学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品德良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具有较坚实的语言学理论基础、系统的汉语专业知识、丰富的中外文化知识、熟练的对外汉语教学技能,毕业后能在国内外独立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管理工作。 3.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听、说、读、写都达到较高水平。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主要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探讨教学方法。 2.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本体研究 从适应对外汉语教学需要的角度,对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展开研究。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主要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 4.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研究 立足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外文化和跨文化交际问题。 三、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四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42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公共必修课5学分,学科通开课6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6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 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须补修本方案指定的本科生必修课至少2门并取得B 以上成绩,该成绩不计入学分。

五、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论文题目。论文选题应是本学科领域值得研究、较有学术价值的问题,具有一定新意。 2.开题报告:在第四学期向教研室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选题的理由,该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论文的基本构架,主要参考文献。参加论文开题报告的老师应不少于3名(包括导师)。经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方可正式进行搜集资料、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 3.论文撰写:开题报告通过,选题即最终确定,此后的一年,集中力量进行论文撰写工作。导师要经常进行督促检查,掌握进展情况,指导修改。论文应观点明确,材料翔实,论证充分,具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内容。学位论文完成并经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在论文答辩前一个月提交给2位论文评阅人评阅。评阅人须是具备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同行专家。评阅意见在合格以上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环节。 4.答辩资格: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完成课程的学习并修满学分;完成实习实践环节并参与至少一项课题研究;参加8次以上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听取学术报告等)并填写《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 5.论文答辩:在每年5月底或ll月底前完成。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论文方为通过。 六、其他必修环节 1.实践环节: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在导师指导下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挂职锻炼、教学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实践活动,总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参加实习实践的情况需详细填写在《武汉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考核表》上,并提交实习实践总结报告。经学院审核合格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批备案后,方可进入答辩环节并计2学分。 2.中期考核:第三学期进行,实行淘汰制,根据研究生学习及科研情况,结合专业成绩,确认其具体流向,包括硕博连读、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以及退学等。 七、培养方式 采用导师具体负责、学科集体培养的方式。在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学多采用启发式、研讨式,重视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版

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语文教育专业 专业代码660201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 就业面向兴安盟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单位及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秘、文职、管理、公关等部门。 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1.适应我区和兴安盟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及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秘、文职、管理等岗位,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2.系统掌握语文教育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具有较强的文字书写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胜任教师、新闻媒体及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工作。 二、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 (1)工具性知识 有较强的文学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熟悉一门外语;具备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文学、社会学、美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礼仪规范等。 (3)专业技术基础知识 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课件制作、标准普通话、计算机等级、外语等级等。 (4)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要求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和相关专业各学科发展的历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理解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

2.专业技能结构: (1)具有较强的文字书写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具有初步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极探索,大胆革新,开创新局面。 (3)具有初步的语文教研能力。 3.素质结构: (1)良好的政治修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修养。 学生毕业应在规定时间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取得普通话合格资格证书、英语三级资格证书,并鼓励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书。 职业证书 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可通过考试取得如下资格证书。 1. 普通话资格证书(二级乙等以上); 2. 教师资格证; 3. 计算机等级证书(三级)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一、建设思路 依照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语文教育专业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通过社会调研和人才需求分析,构建知识、技能、素质有效融合的课程体系,实施学分制、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型”教学。 1.强化对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提高的培养,根据市场行业需求,强调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应用性、实用性等特点,强化实践性环节,建立以语文教育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体系。 2.教师根据自己所教课程的实际,提出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的意见,文学类课程重在加强经典文本的阅读和赏析;专业基础课、技能课重在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教学内容根据职

对外汉语教学笔记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 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 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二、学科名称的讨论 1、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写到:“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这一名称基本上体现了这个学科的特点和内涵,简洁上口、符合汉语习惯。局限:只突出了主要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 2、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原本是针对国内教外国人汉语这一事业所起的名字,明显带有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称述这一学科的色彩。“对外”二字无法为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使用,因此它只适用于中国。海外同行有的叫“中文教学”(美国),有的叫“中国语教学”(日本),也有的叫“华文/语教学”(东南亚)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从学术上较精确地指称这一学科内涵和性质的,应该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