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 格式:ppt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11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一、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概述(一)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含义账簿、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都是会计核算的工具,而会计凭证、账簿和会计报表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
编制会计报表的资料主要来源于账簿,会计报表的内容对账簿的种类、格式和记录内容又有制约作用;账簿的登记依据是会计凭证,账簿的格式、种类又决定着会计凭证的种类和格式。
由于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说明三者之间以及各种凭证之间、各种账簿之间、报表之间的配合,决定着会计核算资料的全面性、综合性和及时性。
因此每一个单位都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其传递程序。
这种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和账务处理程序相互结合的方式被称为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也叫记账程序或会计核算组织形式。
为了更好地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为经济管理提供系统的核算资料,必须相互联系地运用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采用一定的组织程序,规定设置会计凭证、账簿及会计报表的种类和格式;规定各种凭证之间、各种账薄之间、各种报表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定各种凭证、账簿及各种报表之间的相互关系、填制方法和登记程序,这是会计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正确及时地编制会计报表,提供全面、连续、系统、清晰的会计核算资料,满足企业内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一定的会计核算程序,通过规定会计凭证,账簿和会计报表之间的登记、传递程序,将各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有机地组织成为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整体,将各个会计核算岗位的工作连在一起,对于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人力和物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选择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基本要求会计主体在选择适合本企业的会计核算程序时,一般应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因素:1)要根据本单位经济活动特点、规模的大小和业务的繁简等情况,有利于会计核算的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
2)要根据本单位、主管部门以及国家管理经济的需要,全面、系统、及时、正确地提供反映本单位经济活动的会计核算资料。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为了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核算和监督各单位的资金运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各单位都应选用适用的会计循环。
但是,由于各单位的业务性质、经营规模、业务数量和管理需要有所不同,应该采取一定的形式把会计循环的各基本环节有机地组织起来,这种组织形式称为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亦称会计核算形式或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对经济业务进行日常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步骤和方法。
具体地说,会计核算组织程序要规定所采用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账薄的种类与格式,以及各种账薄的记账依据、程序及相互关系。
不同种类的会计凭证、会计账薄及记账程序,可以组合成不同种类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每个会计主体都应按照会计准则和经营管理的要求,设计适合本单位高要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合理适用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在会计核算工作中能起到下列作用:第一、使整个会计循环能按部就班地运行,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手续,既能提高信息质量,又能提高效率,节约开支。
第二、使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能及时正确地在账务处理程序的各个环节上反映出来,加工成信息后不重不漏地反映到会计报表上来。
第三、使单位内外有关部门都能按照帐务处理程序中规定的记帐程序审查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从而加强对基层单位的监督和管理。
为了充分发挥上述作用,在设计帐务处理程序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要与本单位经济活动的性质、经济管理的特点、规模的大小以及业务繁简等相适应;2.要能够正确、及时和完整地提供会计资料,以满足本企业、本单位经营管理的需要,同时也要能够为国家和有关部门提供必要的会计资料;3.要在保证会计资料正确、真实和完整的前提下,力求简化核算手续,节约人力和物力,提高核算工作的效率,并为逐步采用现代化的核算工具创造条件;4.要有利于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有利于会计人员的分工和协作。
我国会计并不硬性规定每个单位应采用何种账户处理程序,完全由各单位自主选用或设计。
因此需要了解目前在会计工作实践中所应用的核算组织程序的种类、内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