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技术规定

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技术规定

江苏省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

划定技术规定

〔试行〕

江苏省水利厅

2021年7月

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开展河湖等自然生态空间的统一确权登记,切实加强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维护河湖综合功能,根据?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21年-2021年〕?〔苏办发﹝2021﹞39号〕和相关法律法规,按照?水利部关于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的通知?〔水建管﹝2021﹞285号〕部署,我省启动实施了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省水利厅组织编制了划定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会同省国土厅、财政厅联合部署试点工作,并将根据省政府部署要求,在试点根底上全面推进全省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

省水利厅工管处牵头,省河道管理局参与,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具体承当,编制了?江苏省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技术规定〔试行〕?,为全省划界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依据。本?规定?由水利厅工管处负责解释。

目录

1总那么 (4)

2术语 (6)

河口线 (6)

外缘控制线 (6)

管理范围 (6)

保护范围 (6)

权属范围 (6)

管理范围线 (6)

保护范围线 (6)

桩、牌 (7)

3依据 (8)

法律、法规、规章 (8)

国家及行业标准、标准 (8)

相关规划及成果 (9)

相关文件 (9)

4划界标准 (10)

河道管理范围 (10)

有堤防,无规划要求 (10)

有堤防,有规划要求 (10)

无堤防河道,无规划要求 (10)

无堤防河道,有规划要求 (10)

特殊情况 (11)

湖泊保护〔管理〕范围 (11)

水库管理与保护范围 (11)

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 (12)

堤防工程 (12)

闸站工程 (12)

5洪水分析计算 (15)

一般要求 (15)

资料收集 (15)

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15)

设计洪水分析计算类型 (15)

设计洪峰流量确实定 (15)

设计洪水位确实定 (16)

历史最高洪水位 (16)

6测绘技术 (17)

一般要求 (17)

施工测绘单位及资质 (17)

坐标和高程系统 (17)

图幅规格 (17)

测绘仪器 (18)

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18)

界桩测量放样技术要求 (18)

河道管理范围线图绘制 (19)

数据信息化准备 (19)

测绘成果资料 (20)

7桩牌设置及制作安装 (21)

管理线桩〔牌〕及告示牌的设置 (21)

管理线桩〔牌〕设置 (21)

告示牌设置 (21)

界桩编号 (21)

桩牌安装技术 (22)

管理线桩〔牌〕 (22)

告示牌 (24)

桩牌存档 (24)

附录A:河道管理范围线、保护范围线示意图

附录B:××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线桩〔界〕测量控制点成果表

附录C:××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线桩〔界〕测量点检核表

附录D:河道管理范围线图表示方式

附录E: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界桩、线桩、线牌设计图

附录F: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告示牌设计图

附录G: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界管理线牌身份证

附录H: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报告编写提纲附录I: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界测量移位界桩点之记附录J: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线桩〔界〕成果表

1总那么

1.1 为统一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技术,保证划界成果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江苏省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其中河湖包括河道、湖泊、水库,水利工程包括堤防、水库大坝、涵闸和泵站。

1.3 本规定主要针对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工作,关于权属范围的相关技术要求按国土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1.4 本规定中的划界河湖和水利工程范围为列入省骨干河道名录和省湖泊保护名录中的河湖水库、涵闸站等各类水利工程,包括727条省骨干河道、137个列入江苏省保护名录湖泊的管理范围,国有水管单位管理的闸站及水库。各市县结合当地河湖和水利工程的管理需求,可进一步拓展河湖管理范围与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的河湖和水利工程范围,拓展的河湖和水利工程可参照执行。

1.5 本规定对划界的成果数据入库格式做了根本要求,对成果数据的信息化整合和应用另行规定。

1.6设计洪水分析计算对象,主要为缺少设计洪水资料的山丘区无堤防河道、无设计洪水分析成果的水库和湖泊。

1.7 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流程包括编制实施方案、符合性审查、实施方案批复、组织实施、成果抽检、成果验收、资料整理归档、成果移交等程序。

1.8 组织实施应按以下工作流程进行:

1、收集整理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1:10000及以上比例尺的地形图、米精度的正射影像航拍图。

2、以地形图为底图,可辅以高精度正射影像图,采用内外业方式,先进行图上作业,完成管理范围线布置,在一定间隔和拐点处预布界址点;再通过外业,根据设计图纸对管理范围线和界址点现场测量放样,复核成果。

3、管理范围线桩〔牌〕及告示牌制作与安装。

4、根据实地放样情况,在管理范围线外一定区域利用内业划定保护范围线,形成管理〔保护〕范围界线及界址点设置平面图。

5、编制划界报告〔包括报告书、管理〔保护〕范围界线及界址点设置平面图、控制点成果表、移位界桩点之记、界桩〔告示牌〕成果表、界桩〔告示牌〕身份证〕,划界报告编写提纲见附录H。

第2、第3流程可同步或交替进行。

1.9 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保护范围划界成果按照每年下达的实施方案分别编制,其成果为?××县〔区〕××年度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报告?和相关附件及图件〔含电子版和纸质件〕,以及现场设置的“桩、牌〞。

1.10 河湖和水利工程保护范围根据省级以上政府规章、市县人大公布的地方性法规、市县政府出台的政府规章等,参照堤防、水闸、水库等工程管理技术标准划定。省级以上政府规章、市县人大公布的地方性法规、市县政府出台的政府规章等都未明确保护范围的,本次可暂不划定保护范围。

1.11 对已划界、已埋桩的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进行复核,对不满足要求或不切实际的本次应予以修正,根本满足要求的维持现状。

1.12管理保护范围划界工作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按照国家和江苏省的相关法规、文件、标准和标准的规定执行。

2 术语

以下术语适用于本文件。

2.1河口线

本规定中的河口线为河道两侧地面与迎水侧河坡的交线。

2.2外缘控制线

指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或保护范围的外边线。

2.3管理范围

指为河湖水库生态健康、行洪畅通、河势稳定和水利工程平安而划定的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区域,包括水文、观测等附属工程设施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生产生活用的管理区。

2.4保护范围

根据水利工程的重要程度、堤基土质条件等,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的相连地域划定水利工程平安保护区作为保护区域。

2.5权属范围

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或其主管机关向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管理范围内的土地权属登记申请,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核准并发给?土地使用证?,设立界桩,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范围。

2.6管理范围线

指河道、湖泊、水库和闸站工程管理范围的外缘控制线。已进行权属登记的权属范围,比法规及标准性文件规定的管理范围大的河湖和水利工程,以权属范围的外缘控制线作为管理范围线。

2.7保护范围线

指水利工程保护范围的外缘控制线。

2.8排水沟、顺堤河

沿堤后顺堤向开挖的截渗、排水的沟、河。

2.9桩、牌

划界时现场设置的标志物及宣传警示用的告示牌。“桩〞指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县界址标志物,“牌〞指各级人民政府告示牌。

3 依据

3.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4、?水库大坝平安管理条例?

5、?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

6、?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

7、?江苏省水库管理条例?

8、市县人大公布的地方性法规、市县政府出台的政府规章

3.2国家及行业标准、标准

1、?堤防工程管理设计标准?〔SL 171-96〕

2、?水闸工程管理设计标准?〔SL 170-96〕

3、?水库工程管理设计标准?〔SL106-96〕

4、?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标准?〔SL 44-2006〕

5、?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标准?〔SL 197-2021〕

6、?城市测量标准?〔CJJ/T8-2021〕

7、?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07〕

8、?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2021〕

9、?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标准?〔SL 290-2021〕

10、?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标准?〔GB12898-2021〕

1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21〕

12、?防洪标准?〔GB/T50201-2021〕

13、?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21〕

1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21010-2007〕

15、?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控制测量标准?〔CH/T3006-2021〕

16、?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测图标准第1局部:1:500 1:1000 1:2000数字高程模

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

1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标准?〔GB/T18314-2021〕

18、?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标准?〔CH/T2021-2021〕

19、?国家根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局部: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20、?国家根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2局部: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

21、?根底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

22、?测绘资质分级标准?〔国测管发〔2021〕31号修订版〕

3.3相关规划及成果

河湖水库岸线利用规划、管理与保护规划、河湖水库所在地城乡总体规划,河湖库相关水利规划,1∶10000及以上比例的地形图,水利普查成果,已批准的水利工程设计成果,水利工程权属资料及竣工验收资料等。

3.4相关文件

1、?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21年-2021年〕?〔苏办发﹝2021﹞39号〕

2、?水利部关于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的通知?〔水建管﹝2021﹞285号〕

3、其它相关文件

4 划界标准

4.1河道管理范围

有堤防〔含堆土区〕的河道,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以及两岸堤防及护堤地。无堤防的山丘区河道,管理范围为满足该河道防洪标准的设计洪水位〔或历史最高洪水位〕与山丘体交线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等。无堤防的平原河道,管理范围为水域、沙洲、滩地及河口两侧一定范围。海堤挡潮涵闸下游河道的管理范围可以延伸到入海水域。

以顺堤河〔排水沟〕为基准划界的,应以顺堤河〔排水沟〕外河口线为界〔含水面〕。

4.1.1有堤防,无规划要求

1、现状堤脚线清晰,以堤脚线为基准划界,需实测堤脚线。

2、现状堤脚线不清晰,外堤肩线清晰的河道,可以外堤肩线为基准确定堤脚线,如用1∶10000 1∶5000地形图为底图的,需修测外堤肩线;现状堤身断面不明确,需通过补测现状断面确定堤脚线,断面间距宜按1千米布置。

3、现状堤防不明显,由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因地制宜,确定管理范围线。

4.1.2有堤防,有规划要求

现状有堤防,但堤防未达标,且有经批复、明确了设计断面的规划,可根据规划断面,确定河道管理范围线。

4.1.3无堤防河道,无规划要求

无堤防河道,又无规划要求,山丘区河道按设计洪水位〔或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管理范围;平原河道以河口向外一定距离确定管理范围。

平原区河道如用1∶10000或1∶5000地形图为底图的,需修测河口线。

4.1.4无堤防河道,有规划要求

无堤防河道,且有经批复的河道治理规划,明确了设计断面的,按规划要求划定河道管理范围线。

4.1.5特殊情况:

1、堤防堆土区较宽的,以堆土区外坡脚线为基准划定范围。

2、河口线曲率较大的河道,参照现状河势走向或堤防线走向趋势、地形情况和现状情况,通过上下游平顺衔接划定范围。

3、如堤防有缺口、不连续,可通过上下游有堤防段平顺连接。

4、交通、市政、土地整理等建设对堤身培厚、加宽后有明显堤脚的堤防,管理范围以外堤脚为基准确定,或以堤后排水沟外口确定;交通、市政、土地整理等建设对堤身培厚、培宽后无明显堤脚的,堤防管理范围线划定至少按达标堤防断面确定堤脚范围,再按管理要求划定管理范围线。

5、堤防直接为防洪墙段,根据堤防防洪等级按设计洪水位超高米自墙后虚拟堤防断面,确定管理范围。

河道管理范围示意图见附录A。

4.2湖泊保护〔管理〕范围

湖泊保护〔管理〕范围为湖泊设计洪水位以下的区域,包括湖泊水体、湖盆、湖洲、湖滩、湖心岛屿、湖水出入口,湖堤及其护堤地,湖水出入的涵闸、泵站等工程设施及其管理范围。

1、除洪泽湖以外的湖泊〔水库〕,已经划定保护〔管理〕范围的省管湖泊,维持原保护〔管理〕范围,市县管理湖泊复核保护〔管理〕范围。

2、湖泊已编制退渔、退圩、退田还湖规划并获批准,且编制了实施方案的,按退渔还湖规划范围划定保护〔管理〕范围。

3、没有划定保护范围线的,有堤段,划至护堤地外缘;无堤防段,划至设计洪水位外边线,或按市县人大公布的地方性法规及市县政府出台的政府规章,划至河口外一定距离。

4.3水库管理与保护范围

水库管理范围包括水库大坝及其两端山头、岗地一定范围;护坝地;库区水域、岛屿和校核洪水位以下的区域;水库溢洪河道以及其他工程设施及其管理范围。水库溢洪河道以及其他工程设施的管理范围按照?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

和市县人大公布的地方性法规及市县政府出台的政府规章确定。

水库库区保护范围为由坝址以上,库区两岸〔包括干、支流〕管理范围线外至第一道分水岭脊线之间的陆地。

4.4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

4.4.1堤防工程

堤防工程管理范围包括堤身,堤内外戗台,防渗导渗工程及堤内外护堤地,穿堤、跨堤交叉建筑物,护岸控导工程,水文、观测等附属工程设施及堤防工程管理单位生产生活用的管理区。

在堤防工程背水侧管理范围线以外,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堤防工程保护范围。

有堤防河道、湖泊的堤防背水侧的管理范围线与河道、湖泊管理范围线重叠。本次划定有堤防河道及湖泊的管理范围与划定其堤防工程管理范围一并实施。4.4.2水库大坝

大坝包括永久性挡水建筑物以及与其配合运用的泄洪、输水和过船建筑物等。大坝的管理范围在其两端及背水坡坝脚外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大坝的管理范围。

水库溢洪道以及其他工程设施管理范围按河道有关要求划定。

4.4.3闸站工程

闸站工程管理范围根据闸站工程等级及重要性确定,包括闸站主体工程,上下游引水渠道及消能防冲设施,两岸联接建筑物,上下游及两侧一定宽度范围,水文、观测等附属工程设施及闸站工程管理单位生产生活用的管理区。堤防上的穿堤闸站工程,管理范围应堤防工程管理范围统筹确定。

为保护闸站工程平安,在闸站工程管理范围以外划定一定宽度的范围,作为闸站工程的保护范围。

大中型闸站工程单独划定,小型穿堤闸站工程范围不单独划定,直接归入堤防统一划定范围。

注:⑵按照省水利厅骨干河道划分标准填写;⑹、⑺选填其中一项,⑻、⑼选填一项。

注:⑵按照省水利厅骨干河道划分标准填写;⑹、⑺选填其中一项。

注:⑵按照省水利厅骨干河道划分标准填写;⑹、⑺选填其中一项。

表4-2 湖泊划界标准表

注:⑷、⑸选填其中一项,⑺、⑻选填其中一项,⑼、⑽选填其中一项。

表4-3 水库划界标准表

表4-4 大中型闸站工程划界标准表

表4-5 海堤工程划界标准表

5洪水分析计算

5.1一般要求

1、设计洪水资料收集、整理、分析计算工作应由具有水利行业设计乙级以上资质和水利工程咨询乙级以上资质的单位承当。

2、根据工作任务和范围区分无堤防河道,以及湖泊、水库,如已有可靠的设计洪水分析计算成果,可收集整理、直接采用,并注明成果依据;如无可靠的设计洪水计算成果,需进行分析、计算。无设计洪水成果分析计算流程如下:〔1〕依据分析计算内容,收集整理资料,如缺少必要的资料,应开展调查。

〔2〕根据流域特点、资料情况,选择设计洪水计算方法进行分析计算。

〔3〕对成果进行合理性分析,确认分析计算成果。

5.2资料收集

1、收集流域和周围相关地区水文资料,应收集水文站设站以来的30年以上的系列资料。

2、收集相关的规划报告、分析评价内容、社会经济开展报告、水利工程报告等。

3、收集整理流域水文调查资料,如有必要,应进行补充调查。

5.3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5.3.1设计洪水分析计算类型

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分为以下类型进行设计洪水分析。

1、根据河湖库已有资料情况直接引用水利或有关部门的规划设计成果确定;

2、无规划成果资料的,直接用洪水调查成果作为设计成果;或用实测资料〔水位、流量、雨量等〕分析确定。

5.3.2设计洪峰流量确实定

1、根据实测资料推算设计洪水

直接移用上〔下〕游水文站设计洪水资料;

2、无实测资料地区设计洪水计算

根据?江苏省暴雨参数图集〔2005年〕?暴雨等值线图进行流域、区域设计洪水计算,汇流计算方法依据?江苏省暴雨洪水图集〔1984年〕?,小流域、山丘区河道可采用推理公式法,平原坡水区和山丘平原混合区采用瞬时单位线法、或总入流槽蓄法,圩区可采用水量平衡法、或平均排除法。

5.3.3设计洪水位确实定

1、直接用实测水位资料统计分析;

2、用调查洪水位作为设计水位;

3、通过水位流量关系,根据河道实测断面资料推算水位。

5.3.4历史最高洪水位

根据实测资料或洪水调查确定。

6 测绘技术

6.1一般要求

6.1.1施工测绘单位及资质

实施划界立桩工作的施工测绘单位应同时具备水利工程测量、不动产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丙级及以上测绘资质,还需满足?测绘资质分级标准?〔国测管发〔2021〕31号修订版〕的相应要求。

6.1.2坐标和高程系统

在试点河湖及水利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或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中央经线按测区地理位置选用117°或120°。全面开展工作后,坐标系统应统一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原有资料图件统一转换到相应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统一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6.2图幅规格

1、划线工作底图

应尽量采用大比例尺地形图,可辅以正射影像图,应尽量利用现有测绘、水利、国土、规划等图件。

2、图名按河湖和水利工程分别编制。其中,河湖名称为:×××河〔湖〕×××〔区县名称〕河段〔湖区〕管理〔保护〕范围界线及界址点设置平面图;闸站工程名称为:×××水闸〔泵站〕管理〔保护〕范围界线及界址点设置平面图;

3、图幅采用国家标准分幅,地形图编号采用流水编号法,在一个区县内按河道自西向东或从北向南流水编号,按照河道编制图幅拼接表。

4、底图范围边界应满足管理范围线以外20米〔平面〕以上,或设计〔校核、历史最高〕洪水位5米〔高程〕以上,在此范围内假设遇到顺河道的带状地物应完整表示。

6.3测绘仪器

1、测图、界线测量、放样可采用GPS、全站仪进行。

2、所用测量仪器必须经有资质的单位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6.4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1、测区引用的起始平面控制点须为五等以上GPS〔GNSS〕点或导线点,起始高程控制点须为四等以上水准点。

2、所有引用的控制点需有可追溯的来源并符合相应技术规定。

3、采用GPS-RTK测量控制点时,应采用能控制整个测区范围且分布均匀的不少于3个控制点进行参数转换,平面坐标转换残差应小于±2厘米。RTK控制点测量转换参数的求解,不能采用现场点校正的方法进行。

4、每次作业开始前或重新架设基准站后,均应进行至少一个同等级点的检核,平面坐标较差不应大于±7厘米。

5、RTK高程控制测量应符合CH/T2021-2021 RTK技术标准节的要求。

6.5界桩测量放样技术要求

1、根据测图资料掌握情况,选择先内业的工作方式。

〔1〕已有1∶2000及以上大比例尺地形图,内业依据堤脚线、堤肩线绘制管理范围线,预布拐点界桩,外业对界桩点位置进行放样测量,并校核成果。对于管理范围线平顺的河湖和水利工程,可仅对界线拐点处预布界桩,其他界桩可外业时现场确定;对于实地变化或高程明显不符〔高程相差大于20厘米〕的界桩点应实地进行调整并展绘上图调整已划界线。

〔2〕1∶5000及1∶10000比例尺地形图,应实测或修测堤脚线或堤肩线。

2、界桩点应尽量设置在田块的交界处、田埂边、河塘边、道路边等不影响耕作和通行的位置。界线拐点处应设置界桩,圆弧段应加密以准确反映出界线走向为原那么。

3、界桩理论位置在实地因故无法埋设,必须进行横向移位时,应测量出实际位置点坐标,并编制?××河道〔湖泊、水库、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界测量移位界桩点之记?注明移位信息。内业在界线图上应将此类移位界桩点作明确标示,并在界桩点成果表中标注。

2020年(水利工程)江苏省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技术规定(试行)

(水利工程)江苏省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技术规定(试 行)

江苏省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 划定技术规定 (试行)

江苏省水利厅2015年7月

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开展河湖等自然生态空间的统一确权登记,切实加强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维护河湖综合功能,根据《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4年-2020年)》(苏办发﹝2014﹞39号)和相关法律法规,按照《水利部关于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的通知》(水建管﹝2014﹞285号)部署,我省启动实施了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省水利厅组织编制了划定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会同省国土厅、财政厅联合部署试点工作,并将根据省政府部署要求,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全省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 省水利厅工管处牵头,省河道管理局参与,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具体承担,编制了《江苏省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技术规定(试行)》,为全省划界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依据。本《规定》由水利厅工管处负责解释。

目录 1总则 (4) 2术语 (6) 2.1 河口线 (6) 2.2 外缘控制线 (6) 2.3 管理范围 (6) 2.4 保护范围 (6) 2.5 权属范围 (6) 2.6 管理范围线 (6) 2.7 保护范围线 (6) 2.8 桩、牌 (7) 3依据 (8) 3.1 法律、法规、规章 (8) 3.2 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 (8) 3.3 相关规划及成果 (9) 3.4 相关文件 (9) 4划界标准 (10) 4.1 河道管理范围 (10) 4.1.1 有堤防,无规划要求 (10) 4.1.2 有堤防,有规划要求 (10) 4.1.3 无堤防河道,无规划要求 (10)

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技术规定

江苏省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 划定技术规定 (试行) 江苏省水利厅 2015年7月

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开展河湖等自然生态空间的统一确权登记,切实加强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维护河湖综合功能,根据《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4年-2020年)》(苏办发﹝2014﹞39号)和相关法律法规,按照《水利部关于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的通知》(水建管﹝2014﹞285号)部署,我省启动实施了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省水利厅组织编制了划定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会同省国土厅、财政厅联合部署试点工作,并将根据省政府部署要求,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全省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 省水利厅工管处牵头,省河道管理局参与,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具体承担,编制了《江苏省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技术规定(试行)》,为全省划界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依据。本《规定》由水利厅工管处负责解释。

目录

附录A:河道管理范围线、保护范围线示意图 附录B:××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线桩(界)测量控制点成果表 附录C:××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线桩(界)测量已知点检核表 附录D:河道管理范围线图表示方式 附录E: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界桩、线桩、线牌设计图 附录F: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告示牌设计图 附录G: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界管理线牌身份证 附录H: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报告编写提纲附录I: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界测量移位界桩点之记附录J:河道、湖泊、水库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线桩(界)成果表

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确权工作调查技术方案(20150206定稿于)

附件 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确权工作调查技术方案 水利部建设管理与质量安全中心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

目录 1总则·1 1.1 调查目的·1 1.2 调查范围及时限·1 1.3 组织形式·1 1.4 作业依据·2 2工作内容·3 2.1 划界调查·3 2.2 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确权调查·4 2.3 经费测算·4 2.4 填写调查表·4 2.5 编制调查报告·5 3调查技术要求·5 3.1 资料收集·5 3.2 调查分类分级·5 3.3 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确定·5 3.4 面积测量·6 3.5 经费测算·6 3.6 调查报告主要内容·7 3.7 计量单位·7 4总体安排·7 4.1 实施步骤·7 4.2 进度计划·8 5主要调查成果·9 6审核与验收·9

根据《水利部关于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的 通知》(水建管〔 2014〕285 号)和《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河湖及水利工程划 界确权情况调查工作的通知》 (办建管〔 2014〕186 号)要求,为保证河湖管理范 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确权工作调查的顺利开展,制订本技术方案。 1总则 1.1 调查目的 (1)统计河湖及水利工程基本情况,说明划界确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和困难、下步开展划界确权工作的打算等。 (2)提出需完成划界、确权的河湖及水利工程清单。 (3)摸清划界、确权涉及的土地、税费等政策及收费标准,测算所需 经费。 1.2 调查范围及时限 流域面积在 50km2及以上的河流,常年水面面积在 1km2及以上的湖泊;完成 竣工验收(或投入使用验收)的国有水管单位管理的水库、堤防和水闸等水利工程,调查时限截至 2014 年 8 月 31 日。 1.3 组织形式 (1)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调查由水利部统 一组织,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会同财务司等有关司局负责具体组织及中央层 面的协调工作。水利部建设管理与质量安全中心作为技术支撑单位,负责调 查工作技术指导,组织划界确权调查工作业务培训;成果汇总,起 草《中央直管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确权情况调查报告》、《全国国有河湖及 1

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确权工作调查技术方案

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确权工作 调查技术方案 调查技术方案 一、背景和目的 河湖管理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的范围划界是保护河湖资源和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准确界定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对于合理利用河湖资源、保护水利工程、实施河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调查技术方案旨在通过调查方法,准确划定河湖管理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的范围,为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 1.调查内容 (1)河湖管理范围划定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确定河湖管理的边界范围,包括:河湖的水域、滩涂、湖滨带、岸线、河道、湖泊和辖区内的岛屿等。 (2)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 根据水利工程的性质和功能,确定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的边界范围,包括:水库、堤防、渠道、泵站、闸门、防洪设施等。 2.调查方法 (1)文献资料收集 收集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规定、行政区划图、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文献资料,对研究区域进行梳理和理解。

(2)现场实地考察 根据前期收集的文献资料,对研究区域的河湖和水利工程进行实地考察和勘测,包括河湖的大小、形态、水位标志、岸线标志等信息。 (3)航拍与遥感影像分析 利用航拍图和遥感影像分析工具,对研究区域的河湖和水利工程进行影像解译和边界划分分析。 (4)地理信息系统分析 将前期收集的研究区域的相关数据输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叠加分析,完成河湖管理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的划定。 三、调查步骤和时间安排 1.调查前准备(5天) (1)收集文献资料,并进行分类和整理。 (2)编制调查方案,明确调查目标和方法。 2.现场实地考察(10天) (1)组织调查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和勘测。 (2)记录现场数据,并进行初步整理。 3.航拍与遥感影像分析(5天) (1)调用航拍图和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影像解译和分析。 (2)划定初步范围边界。 4.地理信息系统分析(10天)

江河湖库管理范围、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划定

江河湖库管理范围、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划定 一、背景介绍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而作为水的储存和调配基础的江河湖库更是具备重要的战略性和经济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江河湖库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必须对江河湖库的管理范围、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定。 二、江河湖库管理范围划定 江河湖库管理范围是指对江河湖库进行管理的界定范围,一般由集水区、水库及其周边区域和影响范围组成。其中,集水区是指与水库有直接水文联系的地表流域面积,在水文调度上为整个水库区的有效汇水面积。水库及其周边区域是指水库的建设用地和周边2千米范围内的土地,包括坝区、库区和沿岸带等,是水库管理的主要范围和重点对象。影响范围是指水库周围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受到的影响范围,除了上述区域之外,还包括水库下游河道和下游受水区。 江河湖库管理范围的划定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明确管理的目标和要求。管理目标主要包括保障供水、调蓄洪水、发电等,同时还要考虑对上游环境、下游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管理要求包括水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库安全管理等方面。此外,还需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与其他管理单位和管理范围的衔接。 三、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 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是指对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界定范围。根据《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包括坝址区、影响区和水产区等。其中,坝址区是指坝所在的区域,一般包括坝和坝后矿山、住宅、生产设施等;影响区是指工程对于周围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范围,包括工程建设、水库蓄水、水文调度和排洪等环节,一般包括水库及其周边地区、下游河道和下游受水区等;水产区是指水库养殖、渔业、水产等资源和相关社会经济活动发生的区域,一般包括库区和沿岸带。 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需要综合考虑工程类型、地理位置、工程功能、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以确定划定范围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考虑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需要,合理设计和划定管理范围,确保工程安全运行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

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 水利工程管理范围是指构成水利工程的各种设施、项目、人员、物资、财产及其配套的记录、文件和政策的相关的管理责任。 一般而言,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应包括以下内容: 1、对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维护等水利活动的合理安排和管理; 2、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水利资源合理利用的科学规划和实施; 3、地表水资源的勘测、保护和合理利用,以满足人民的需求; 4、河床、湖床的调查、开发和水土保持等水土保持措施; 5、河流治理、滩堆护坡、滩涂和滩提防; 6、发挥水位的作用,进行洪水防洪和水资源集水; 7、运用泥沙淤积过程,进行疏浚,提高河道运用率; 8、开展水利营销工作,推动水力发电工业发展,促进水利建设和保护; 9、对水利设施生产运营安全管理,确保其安全运营; 10、严格采取开发建设水利工程政策,特别关注水利风险防控,加强水利建设管理; 11、维护水利工程的安全和稳定,以最大限度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12、把握河流治理的高效性,把灾害补救和防洪措施推向更高层次; 13、持续优化海岸管理体制,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4、提高公众对水利工程及水资源与水土保持的认识水平,加强民众关注水利利益和权利保护。 水利工程保护范围是指所有有助于保护水利工程的活动,包括各种政策、技术、管理措施等,以维护水利工程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水利工程保护的具体内容有: 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实施水利工程保护,以防止违法违规行为; 2、进行水利工程预警监测,防止洪水灾害; 3、科学组织和管理水利工程,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

4、依法行使政府有关经济审查、社会管理等保护水利工程建设的特殊权利; 5、依法维护水利工程设施、设备等物质资产的安全稳定; 6、严格执行洪水治理、河湖治理、水土保持等技术措施,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安全管 理制度; 7、加强以预防为主的灾害防控,科学规划和实施水利工程规划; 8、严格执行各种水利安全检查和日常运维管理,加强水利设施的安全监控; 9、建立有效的水利安全信息反馈机制,强化安全宣传教育; 10、遵照国家水利政策对水利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水利保护水平; 11、安全防火和潜水技术,一起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 12、实施问题发现、跟踪调查实际情况,及时了解水利工程运营状况; 13、健全水利工程专业咨询、质量监督、技术管理体系,加强水利工程监督管理。 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的落实,要依法科学管理,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水利管理的效率,为深入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 一、引言 我国地域广阔,河流湖泊众多,其中不乏一些重要的河流湖泊,河流湖泊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也是生态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很多河流湖泊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为了保护和管理好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定,其中不乏对河道建设项目的管理规定,本文将对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 二、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定义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是指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的工程建设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堤防、挡土墙、河道改道、拓宽、加固、清淤、疏浚、重建、新建等。 三、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管理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必须以生态优先为原则,遵循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原则,保护和改善河流的水质、水量和生态环境。在工程建设中,必须采用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措施,严格控制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公正公平原则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必须依法依规,注重公正公平,遵循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保障公共利益,明确管理、监管和执法职责,加强对河道建设项目的监督和管理。 3.科学规划原则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必须科学规划,注重前期工作,制定项目建设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安全评价报告。在规划过程中,必须考虑河道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合理规划项目建设内容,避免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损害。 4.安全优先原则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必须安全优先,遵循安全第一原则,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在工程建设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标准和规定,防范和化解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江河湖库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基础信息调查技术规范

江河湖库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基础信息调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江河湖库基础信息调查适用范围、规范性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数据源、数据处理、质量控制和成果提交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XX省江河湖库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水利工程保护范围的划定工作。江河湖库范围为全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2881条河流和水面面积在一平方公里及以上的253个湖泊。水利工程范围为列入《2018年XX省水利统计年鉴》中的水库、水闸、堤防、泵站和灌区等工程。其他江河湖库和水利工程,各市县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 XX省河湖和水利工程划界技术要求(XX省水利厅、XX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9) XX省河道管理办法 XX省水利工程管理办法 XX省总河湖长令(第2号) 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确权工作调查技术方案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划界demarcation 划界指划定河湖管理范围边界和水库、水闸、堤防、泵站和灌区等水利工程的管理与保护范围边界。 [《XX省河湖和水利工程划界技术要求》XX省水利厅、XX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9] 3.2 管理范围management scope 河湖管理范围指《XX省河道管理办法》确定的法定管理边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指《XX省水利工程管理办法》确定的法定管理边界。 [《XX省河湖和水利工程划界技术要求》XX省水利厅、XX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9] 3.3 保护范围protection scope 水利工程保护范围指《XX省河道管理办法》和《XX省水利工程管理办法》以及相关技术规范确定的,为了保护水利工程而划定的保护边界。

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确权工作调查技术方案(20150206定稿于)

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确权工作调查技 术方案(20150206定稿于)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河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带来了河湖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为了有效保护和管理河湖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的划界确权工作。 一、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河湖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带来了河湖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为了有效保护和管理河湖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的划界确权工作。 二、调查目的 1.明确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的目的、 原则和方法。 2.收集和整理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管理规划,为划界工 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3.建立河湖资源的数据库,整合基础数据,并进行分析,为划 界提供技术支持。

4.开展实地调查和勘测,了解实际情况,为划界作出科学合理 的判断。 5.制定划界方案和标准,并进行优化和调整,保证划界工作的 准确性和规范性。 三、调查内容 1.明确划界原则和方法。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划,确 定划界的原则和方法,包括按自然界限划界、按管理层级划界、按不同水域功能划界、按生态优先原则划界等。 2.收集和整理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管理规划,为划界工 作提供依据和参考。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管理规划,建立相关的资料库,为划界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3.建立河湖资源的数据库,整合基础数据,并进行分析,为划 界提供技术支持。收集和整合河湖水文、地形、土地利用、水质、生态环境等基础数据,建立河湖资源的数据库,并进行分析和图解,为划界提供技术支持。 4.开展实地调查和勘测,了解实际情况,为划界作出科学合理 的判断。通过实地调查和勘测,了解河湖资源的实际情况,包括河湖水域范围、生态环境状况、水利设施状况、管理实际情况等,为划界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5.制定划界方案和标准,并进行优化和调整,保证划界工作的 准确性和规范性。根据划界的原则和方法,制定划界方案和标

河湖管理系统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系统与保护范围划界确权工作调研技术方案设计

河湖管理系统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系统与保护范围划界 确权工作调研技术方案设计 1.引言 河湖管理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作,对于维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水利工程管理是河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具有关键作用。本方案设计针对河湖管理系统的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系统与保护范围的划界确权工作进行调研,以实现科学合理的河湖管理和水利工程管理。 2.调研目标 2.1确定河湖管理系统的范围,包括涉及的河湖数量和范围 2.2制定水利工程管理系统与保护范围的划界确权方案,明确水利工程的管理权限和保护区域 3.调研内容与方法 3.1调研范围: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河湖进行调研,包括不同类型的河流和湖泊 3.2调研方法: 3.2.1现场调研:对选定的河湖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河湖特征、水资源利用情况、水利工程布局等信息 3.2.2数据收集:收集相关数据,包括河湖地理信息、水文数据、流域规划和管理文件等资料

3.2.3专家访谈:与水利工程管理和河湖管理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获取其意见与建议 3.2.4实地考察:考察水利工程保护区域,了解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 4.调研成果 4.1河湖管理系统范围:根据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的结果,确定河湖管理系统的具体范围和涵盖的河湖数量 4.2水利工程管理系统与保护范围划界确权方案:根据专家访谈和实地考察的结果,制定水利工程管理系统与保护范围的划界确权方案,明确水利工程的管理权限和保护区域 5.技术方案设计 5.1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水文数据分析、地理信息分析等,以获取河湖特征和水利工程布局 5.2专家意见汇总:将专家访谈的意见与建议进行整理和汇总,形成专家意见报告 5.3实地调研报告:根据现场调研和实地考察的结果,编制实地调研报告,包括调研地点、调研过程和调研发现等内容 5.4划界确权方案:根据调研成果,制定水利工程管理系统与保护范围的划界确权方案,明确水利工程的管理权限和保护区域 6.调研进度安排 6.1数据收集和分析阶段:预计耗时2个月,包括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

(8)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

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2008年3月 目录 1、基本规定 1 1.1 目的意义 (1) 1.2规划任务 (2) 1。3规划范围与重点 (2) 1.4规划水平年 (4) 1。5指导思想 (4) 1.6规划原则 (4) 1。7规划依据 (6) 2、基本资料收集与整理 1 2.1社会经济 (1) 2.2 水文气象 (1) 2。3 河道地形 (2) 2.4 河道治理 (2) 2.5 航运及码头 (3) 2.6 供水与排水 (3) 2.7 跨河建筑物 (3) 2.8环境与生态 (3) 2。9相关规划资料 (4) 3、河势稳定性分析 6

3.1基本要求 (6) 3.2河势稳定性分析 (6) 3.3河口演变趋势分析 (7) 4、岸线控制线确定 9 4.1岸线控制线定义 (9) 4。2岸线控制线划定的原则 (9) 4.3临水控制线与外缘控制线的确定 (10) 4。4岸线控制线成果 (12) 5、岸线功能区划分 14 5。1岸线功能区的定义 (14) 5。2岸线功能区的划分原则 (15) 5.3岸线功能区划分的基本要求 (15) 5。4岸线功能区划分 (16) 5.5 岸线功能区划分的成果 (17) 6、岸线利用现状分析评价 18 6。1概述 (18) 6。2岸线利用现状分析 (18) 6.3基本要求 (19) 6.4分析评价内容 (20) 7、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指导意见22 7.1岸线利用与保护需求分析 (22) 7.2岸线管理规划目标确定 (22) 7.3岸线利用与保护调整意见 (23) 8、岸线利用管理的保障措施24 9、岸线规划主要成果2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