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叠词的英译
- 格式:pdf
- 大小:198.82 KB
- 文档页数:2
汉语叠词的英译1.汉语叠词的基本格式汉语叠词的主要形式列举如下表:2.叠词的词性变化和词义变化汉语词汇重叠后一般无词性变化。
但是,动词以AABB 格式重叠后,往往转化成形容词或副词。
例如:讨厌勾勾搭搭的人。
他恭恭敬敬地站着。
形容词以 ABAB 格式重叠后,往往转换成动词。
例如:放假了,大家潇洒潇洒一番!汉语词汇重叠后,词义大都发生变化。
这种词义变化使叠词除了具备信息功能外,还具备表情功能与美感功能,使语言生动活泼,更富有感染力。
叠词词义变化可归纳为三种情况。
2.1“增义”,即增加语意。
名词、数词、量词等重叠后,往往增加“每一”和“很多”的意义。
例如:个个、天天、一簇簇,等等。
2.2“强义”即加强语意。
形容词、副词、数量词重叠后起副词作用时,动词以 A 呀∕啊 A、 A 着 A 着、A 里 AB 等格式重叠后,以及动词以 AABB 格式重叠,后起形容词或副词作用时,都使词义程度加重和强调。
例如:甜甜的、刚刚、一步一步(地)、开呀开、走着走着、傻里傻气、兢兢业业,等等。
2.3“弱义”,即减缓语意。
动词重叠后和形容词以 ABAB 格式重叠后起动词作用时,都使词义程度减弱、缓和、委婉,表示的动作往往是一次体或尝试体。
例如:问一问、唱一唱、思考思考、寻找寻找、热闹热闹,等等。
3.叠词的英译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汉语叠词音节比较自然和谐, 组织比较单纯清楚, 理解比较容易。
”[1]英译时应尽量保持这些特点与效果, 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3.1 借助 every(every-)、all、each 等词语,以表达“增义”的语意。
例如:①这些姑娘个个都很漂亮。
Each and every one of these girls has proved their mettle.②件件衣服都很漂亮。
All of these suits of clothes are beautiful.③保家卫国,人人有责。
小议汉语叠词及其翻译【摘要】汉语中叠词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体现语言韵律美、形象美、修辞美的典型手法,有着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叠词的运用不仅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一大传统,在多种文学体裁及日常生活语言中也运用广泛。
但是由于中英文不同的表达方式,汉语叠词,尤其是诗歌中的叠词,很难有效的翻译成英语。
本文通过对两种语言的叠词进行归纳对比,初步提出了一些汉语叠词尤其是诗歌叠词的英译方法,并就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叠词;对比;诗歌叠词;英译方法1.引言叠词又称叠字、重叠词、叠音词或叠音,就是把同一的字或单音节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
陈宏薇主编的《汉英基础翻译》一书对叠词做了这样的分析:‚叠词是汉语中一常见的语言现象,即将两个音、形、义完全相同的词重叠使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作为构词现象和修辞手段,叠词在汉英语中都有存在,其基本功能不仅在于增添声音美,调节音节,而且还能表达不同语气、程度和感情色彩,加强语言的形象性。
(魏志成,2006:366)汉语中叠词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因为汉语单音节的特点便于字和词的重叠。
相比较而言,英语因为是多音节语言且音节参差不齐,所以使用叠词远远不及汉语普遍。
2.汉英叠词类型及其功能对比2.1 汉语叠词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把叠词分成不同的类型。
汉语的名词、数量词、副词、代词、形容词、动词以及拟声词都有重叠变化,其主要的形态格式有:(1)AA式:天天看看样样红红(2)AAB式:毛毛雨洗洗手刷刷牙写写字(3)ABB式:眼巴巴水汪汪凉丝丝亮堂堂(4)AABB式:高高兴兴三三两两滴滴答答卿卿我我(5)ABAB式:一个一个雪白雪白飞快飞快(6)A一A式:看一看试一试(7)A了(一)A式:看了看(看了一看) 试了试(试了一试)(8)A呀/啊A式:唱呀唱走呀走读啊读(9)A着A着式:说着说着数着数着跳着跳着(10)A里AB式:糊里糊涂娇里娇气罗里罗嗦此外还有一些重叠搭配形式,例如:AABC式(楚楚动人)、BCAA式(风雪茫茫)、ABAC式(一举一动)、A又A式(一瓶又一瓶)、A是A式(说是说,做是做)等等。
谈汉语诗词中的叠词英译
刘爱华
【期刊名称】《淄博师专学报》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叠词是汉语的一种修辞格,能带来特殊的语言表达效果。
叠词形式多样、功能不一,在传达情感、强调意义和创造意境等方面颇具功效,其使用可促进语言形式和内容达到艺术统一。
在结构工整严谨、对字词精炼传神、美学效果要求较高的汉语古诗词中,叠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聚焦汉语古诗词中叠词的常见类型、特殊功能,关注其英译的策略原则是必要的。
【总页数】4页(P43-46)
【作者】刘爱华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汉语古诗词中叠词英译研究 [J], 李玉婷
2.古诗词中叠词的语用功能及翻译策略研究\r——以李清照《声声慢》三个英译本为例 [J], 罗巧
3.“神形兼备”:汉语诗词中叠词的“等效”翻译——以李清照词《声声慢》的三
种英译为例 [J], 杜中秋; 刘慧; 王苗苗; 王清瑶
4.论目的论视角下诗词中叠词的英译处理 [J], 马东
5.从许译《唐诗三百首》看古诗词中叠词的英译 [J], 蔡媛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分钟做个小测试,看看你的英语水平/test/xiaobai.aspx?tid=16-73675-0美联英语提供:形容词的翻译(一)叠词的种类及基本译法叠词是汉语里使用非常普遍的词汇现象,一般指词和词的重叠使用,多见于三字和四字形式。
其主要形式有:1,AA(天天),2,ABB(红彤彤),3,AABB(日日夜夜)等~是翻译的重点和难点,下面小编从汉译英,英译汉以及英语中的叠词三个方面介绍叠词的翻译技巧。
一,汉译英中叠词的译法1.用every或every- , all, each等词语,例如:①这些古镇个个都美得令人难以忘怀。
Each one of these ancient towns is hauntingly beautiful.②件件衣服都很漂亮。
All of these suits of clothes are beautiful.③绿化祖国,人人有责。
It' s everybody's duty to make our motherland green。
2,同一个词连续反复使用,表达出重复或强调或连续的含义(1,)用介词(after, by, in, to, upon, with等)连接起来使用,lDay by day I am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我在一天天地好转。
(2,)用and连接l他们走啊走,走到了森林的深处.They walked and walked even deeper into the wood.也可以重复介词,如:l他们走啊,走啊,一直走到河边.They went on and on till they came to a river.(3,)以连宇符连接l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
A pit-a-pat sounds from the glass of the back window,where insects are dashing themselves against the pane.(4,)以逗号(,)隔开重叠的词l它需要许许多多次点击才能赚到美元.It takes many, many clicks to earn $ dollars.l我们是联盟国已经有许多许多年了.We have been alliance ( allies ) for many, many years.3,形容数量的多少时,可用复数形式。
古诗词中叠词的常见英译叠词(reduplicated words) 是常见于中国古典诗词,多用于诗行的首端、尾端,间或用于中间部分,使诗词更具韵律和乐感。
但是,汉语中丰富的叠词在英语中并不能意一一找得到绝对的对应词,因此英译时需采取不同的译法。
下为古诗词中叠词英译范例:1.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常数。
(欧阳修《蝶恋花》)Deep, deep, the courtyard where he is, so deep.It’s veiled by smoke like willows heap on heap,By curtain on curtain and screen on screen.(许渊冲译)2.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
(《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Far, far, so dim looms Altair,/ Bright, bright, glitters Vega fair.Slim, slim, fingers reach out sleeves,/ Click, click, on the loom she weaves.(赵春彦译)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I look for what I miss / I know not what it is,I feel so sad, so drear / So lonely, without cheer.(许渊冲译)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林语堂译)4.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Man ages all too easily, not Nature:Year by year the Double Ninth returns.(Foreign Language Press)Similar verses: “年年”, “朝朝”, “暮暮”.5.吴山点点愁。
小议汉语叠词及其英译【摘要】汉语中叠词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体现语言韵律美、形象美、修辞美的典型手法,有着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叠词的运用不仅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一大传统,在多种文学体裁及日常生活语言中也运用广泛。
但是由于中英文不同的表达方式,汉语叠词,尤其是诗歌中的叠词,很难有效的翻译成英语。
本文通过对两种语言的叠词进行归纳对比,初步提出了一些汉语叠词尤其是诗歌叠词的英译方法,并就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叠词;对比;诗歌叠词;英译方法引言叠词又称叠字、重叠词、叠音词或叠音,就是把同一的字或单音节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
陈宏薇主编的《汉英基础翻译》一书对叠词做了这样的分析:“叠词是汉语中一常见的语言现象,即将两个音、形、义完全相同的词重叠使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作为构词现象和修辞手段,叠词在汉英语中都有存在,其基本功能不仅在于增添声音美,调节音节,而且还能表达不同语气、程度和感情色彩,加强语言的形象性。
(魏志成,2006:366)汉语中叠词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因为汉语单音节的特点便于字和词的重叠。
相比较而言,英语因为是多音节语言且音节参差不齐,所以使用叠词远远不及汉语普遍。
2.汉英叠词类型及其功能对比2.1 汉语叠词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把叠词分成不同的类型。
汉语的名词、数量词、副词、代词、形容词、动词以及拟声词都有重叠变化,其主要的形态格式有:(1)AA式:天天看看样样红红(2)AAB式:毛毛雨洗洗手刷刷牙写写字(3)ABB式:眼巴巴水汪汪凉丝丝亮堂堂(4)AABB式:高高兴兴三三两两滴滴答答卿卿我我(5)ABAB式:一个一个雪白雪白飞快飞快(6)A一A式:看一看试一试(7)A了(一)A式:看了看(看了一看) 试了试(试了一试)(8)A呀/啊A式:唱呀唱走呀走读啊读(9)A着A着式:说着说着数着数着跳着跳着(10)A里AB式:糊里糊涂娇里娇气罗里罗嗦此外还有一些重叠搭配形式,例如:AABC式(楚楚动人)、BCAA式(风雪茫茫)、ABAC式(一举一动)、A又A式(一瓶又一瓶)、A是A式(说是说,做是做)等等。
汉语叠词与翻译周笃宝一、叠词的形态格式叠词(reduplicated wo rd )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词汇现象,使用非常普遍。
汉语的名词、数词、量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以及象声词都有重叠变化,其主要的形态格式有以下十类。
1.AA 式 天天 看看 样样 红红2.AAB 式 毛毛雨 洗洗手 刷刷牙 写写字3.ABB 式 眼巴巴 水汪汪 凉丝丝 亮堂堂4.AABB 式 高高兴兴 认认真真 三三两两 滴滴答答5.ABAB 式 一个一个 雪白雪白 飞快飞快 漆黑漆黑6.A -A 式 看一看 试一试 热一热 猜一猜7.A 了(一)A 式 看了看(看了一看) 试了试(试了一试) 摸了摸(摸了一摸)拍了拍(拍了一拍)8.A 呀/啊A 式 唱呀唱 游呀游 走呀走 读啊读9.A 着A 着式 说着说着 数着数着 跳着跳着 哭着哭着10.A 里AB 式 糊里糊涂 傻里傻气 娇里娇气 罗里罗嗦此外,还有AA BC 式(楚楚动人)、BCAA 式(风雪茫茫)、ABA C 式(一举一动)和A 都A 不式(爬都爬不)等格式,因使用率不高,未收集归类。
二、叠词的词性变化和词义变化汉语词汇重叠后,一般无词性变化。
但是,动词以AA BB 格式重叠后,往往转换成形容词或副词。
例如:来来往往的人很多。
商商量量地办事。
形容词以ABAB 格式重叠后,往往转换成动词。
例如:过新年了,大家痛快痛快一番!汉语词汇重叠后,词义大都发生变化。
这种词义变化使得叠词除了具备信息功能外,还具备表情功能与美感功能,使语言生动活泼,更富有感染力。
叠词词义变化可归纳为三种情况。
1.“增义”,即增加语意。
名词、数词、量词等重叠后,往往增加“每一”和“很多”的意义。
例如:事事、斤斤、一群群,等等。
2.“强义”即加强语意。
形容词、副词重叠后,数量词重叠后起副词作用时,动词以A 呀/啊A 、A 着A 着、A 里A B 等格式重叠后,以及动词以A ABB 格式重叠后起形容词或副词作用时,都使词义程度加重和强调。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作者:高少君来源:《知音励志·社科版》2016年第08期摘要重叠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存在于很多语言中,但因其表现形式不同,在不同语言中存在较大差异。
汉语重叠现象远多于英语,汉语叠词独具魅力。
叠词的使用可以使自然景观或人物特征更加生动形象;可以达到良好的修辞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准确;叠词同样具有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英语叠词远不如汉语丰富,因此汉语叠词很难准确的翻译成英语。
本文对汉语叠词进行简要介绍,提出叠词英译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既能最大限度地翻译叠词的形式,又能再现汉语叠词的美感以及语义的目的。
【关键词】汉语叠词;英译;翻译策略1 汉语叠词的类型以相同的字词组成的新词叫做重叠词。
叠词的主要形式有:AA式、AABB式、AABC 式、ABB式、ABAC式、ABAB式等。
(1)AA式:天天夜夜萋萋(2)ABB式:冷冰冰黄灿灿水汪汪白茫茫亮晶晶金灿灿(3)AABB式:平平安安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安安静静快快乐乐高高兴兴(4)AABC式:心心相印欣欣向荣彬彬有礼历历在目星星之火沾沾自喜(5)ABAC式:百战百胜不卑不亢不管不顾不慌不忙不骄不躁不屈不挠(6)ABCC式:文质彬彬生气勃勃兴致勃勃雄心勃勃(7)ABAB式:一天一天一排一排雪白雪白2 叠词的翻译英汉两种语言在叠词的使用上之所以有区别,是因为汉语中单音节词居多,便于重叠,而英语中多音节词占多数,不易重叠。
汉语叠词的形美、音美、意美是很难通过翻译传达的。
翻译时要尽可能遵循“信达雅”的翻译原则,既要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又要忠实于原作的形式。
但受语言差异的影响,原语的内容和形式有时很难准确传达,这就要求我们发挥译语优势,尽可能寻找最为贴切的表达方式,再现汉语叠词的音美、形美和意美。
2.1 “同词连续反复”法英语中连续反复使用同一词,用介词after, by ,with等,连词and或者连字符连接起来使用,类似于汉语中的叠词。
汉英叠词对比及古诗中的叠词英译作者:赵娴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本文从汉英对比的角度对叠词进行了探讨,首先明确汉语和英语中叠词的概念,然后从类型和功能两个角度分析汉语中的叠词和英语中的重叠现象,最后以唐诗为例,探讨汉语叠词的英译问题。
关键词:叠词;重叠;中英对比;古诗;叠词英译一、引言汉语叠词(或称迭字、叠字、重叠词、叠音字),就是用重叠词素或音节来构成的词,其中一部分属于象声词。
在《当代汉语词典》中有“叠字”这一词项,解释为:“把同一个单字重叠使用。
既是一种构词方式,也是一种修辞方式。
”英语词典中reduplication的定义是:a: an often grammatically functional repetition of a radical element or a part of it occurring usually at the beginning of a word and often accompanied by change of the radical vowel.b:(1) a word or form produced by reduplication;(2)the repeated element in such a word or form.(The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可见,英语中的叠词也体现为音素和词素层面的重叠,这与汉语中重叠的定义不谋而合。
但是英语叠词往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单词构成,如coca-cola,willy-nilly,也存在通过重复单词形成的叠词,如fifty-fifty。
这一类词兼具单词和重叠两种特征,是一种具有重叠形态的单词。
笔者认为,如果要进行汉英对比研究,使用“英语中的重叠形态”这个概念比使用“英语叠词”要更加准确。
二、汉语叠词分析从汉语类型学的角度来看,汉语中的叠词有三大类,即单字叠词、双叠词和附加型叠词。
汉语中有许多精彩的叠词,比如:吞吞吐吐、含含糊糊、罗里罗嗦、糊里糊涂、沟通沟通、好好聊聊、凄凄惨惨戚戚。
英语中也有同样精彩的叠词,它们形象生动,朗朗上口,妙趣横生。
英语中的叠词有三类:完全重叠、元音重叠、辅音重叠。
第一类:完全重叠bye-bye: 再见chop-chop: 快点,赶快。
——Chop-chop! We are going to be late! 快点!我们就要迟到了.drip-drip: 雨水声,一点点地。
——But underneath, there will be the drip-drip of bad news. 但暗地里,(政府)会一点点地发布坏消息。
dum-dum: 笨蛋。
——You dum-dums! 你们这些笨蛋!go-go: 活跃的。
——He’s a go-go person. 他是个十分活跃的人。
fifty-fifty: 对半分。
——Let’s go fifty-fifty. 我们对半分吧。
——They divided up the treasure fifty-fifty. 他们把那批财宝平分了。
——It was fifty-fifty chance. 都有可能。
goody-goody: 伪善的人——Don’t be such a goody-goody! 别这么伪善嘛!hush-hush: 嘘声,秘密的。
——This matter is hush-hush. 这件事是谨慎保密的。
no-no: 禁忌——Asking age of a lady is a big no-no in the United States. 在美国,问一位女士的年龄是一件绝对禁忌的事情。
pee-pee: 尿尿。
——Hector, no, no, you can’t pee-pee there. 赫克特,不,不,你不可以在那里尿尿.pooh-pooh: 蔑视,发呸呸声。
——He pooh-poohed the idea. 他对那条建议嗤之以鼻。
汉语叠词的英译问题by :石小白, University of Gadjah Mada摘要在汉语中叠词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叠词韵律紧凑,在文中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故在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
汉语为此,英语亦然。
但是由于中英文间不同的表达方式,汉语中叠词很难有效的翻译成英语。
通过对两种语言的特点、用法进行比较,初步提出了一些汉语中叠词的英译方法,并就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汉语中的叠词以典型的艺术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故汉语叠词使用频率很高。
汉语如此,英语亦然。
但是由于中英文不同的表达方式,汉语中叠词很难有效的翻译成英语。
鉴于此,本文通对过两种语言的特点、用法进行比较,除初步提出了一些汉语中叠词的英译方法外,还列举了一些古典诗词和散文中使用的叠词现象以及它们现有的翻译作品, 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1 叠词的一些基本概念1 . 1 什么是叠词叠词是由一个或两个相同的字重叠构成的短语。
它的特点是构词新巧有序、节奏轻快优美、读之琅琅上口。
它的作用是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从而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音乐性,能够含蓄蕴藉地抒发作者的情感。
1 .2 叠词的主要形式1) A A 式:天天看看红红2) A AB 式: 毛毛雨洗洗手刷刷牙3) ABB 式: 眼巴巴水汪汪凉丝丝4) A ABB 式: 高高兴兴认认真真滴滴答答5) ABAB 式: 一个一个雪白雪白漆黑漆黑6) A 一 A 式: 看一看试一试猜一猜7)A了(一)A式:看了看试了试(看了一看) (试了一试)8) A 呀/ 呵 A 式: 唱呀唱游呀游走呀走9) A 着 A 着式: 说着说着数着数着跳着跳着10) A 里AB 式: 糊里糊涂傻里傻气娇里娇气1 . 3 叠词词义变化的三种情况(1)“增义”,即增加语意。
名词、数词、量词等重叠后,往往增加了它本身的数量,及不单指“一个”, 而是它的复数。
例如:事事、斤斤、一群群等。
(2)“强义”,即加强语意。
古诗词中叠字及其英译浅谈姓名:陈建燕班级:英本2045班学号:200407204摘要:叠字是汉语修辞的一种方法,古代诗词作家更是常常用到叠字来抒情、叙事、状物、摹声。
诗词中的叠字有名词叠字,动词叠字,形容词叠字和副词叠字。
叠字的英译方法有:叠字叠译、语义对等翻译、语用对等翻译,压韵体翻译。
关键词:古诗词;叠字;种类;翻译法引言: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一种语言凝练、精粹、内涵丰富而且韵律优美的文学体裁。
在古典诗词中常常可以见到叠字这一特有的修辞形式。
纵观中国古典诗词,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叠字的运用随处可见。
单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运用叠字便多达十二处之多。
然而,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谴词造句习惯不同,我们在将汉语诗词中叠字译成英文时,往往会遇到较大的困难。
本文将试着从分析叠字的种类入手浅谈叠字英译的几种方法。
1.诗词中的叠字的种类从叠字在句中的位置分,有句首叠字,如《诗经》中《关雎》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句中叠字,如。
中“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句尾叠字,如王建的《望夫石》中“望夫处,江悠悠”。
这种分类是形式上的,根据词性的不同,叠字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1名词叠字名词叠用往往是表示不可数事物或者可数事物的复数。
如:①.(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7]P192By old ramparts autumn wind soughs through the reeds.这里的“萧萧”指的是风声,故是名词。
②.(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8]P11In that blue ocean of a sky: endless thoughts, night after night.这里的“夜夜”指的是夜复一夜。
1.2动词叠字动词叠字表达的是动作大,时间长或者是动作重复。
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7] P266It drizzles endlessly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纷纷”指雨下个不停,即雨下的时间长。
汉英叠词比较及汉语叠词翻译策略探究汉语中的叠词以典型的艺术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故其使用频率很高。
汉语如此,英语亦然。
但是由于中英文不同的表达方式,汉语中叠词很难有效的翻译成英语。
翻译汉语中的叠词不可能像英语那样构成具有多韵形式的词和词组,也不可能产生像汉语中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的叠词形式。
一、汉英叠词比较众所周知,语言在人们交际过程中都注重声音美,英语和汉语二者皆是如此。
为达到此效果,经常采用的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大量叠词或叠词词组的使用。
叠词是语言常见的修辞手段,它的实质是相同的词、词素或音节重叠使用,诠释了语言形象美、音韵美、表达美,通过叠词的使用达到唯美的效果。
国内外的修辞学家及语言学家都很关注英汉语言中的重叠现象和与之相关的翻译问题。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fifth edition,2011)对“reduplication”的解释是:“an often grammatically functional repetition of a radical element or a part of it occurring usually at the beginning of a word and often accompanied by change of the radical vowel.”词汇是把声音与意义有机结合在一起。
叠词的使用使得词语的声音和谐、优美,从而把意义表达得淋漓尽致,以此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从语法的角度说,叠词的构成是构词法的一种;从修辞的角度说,叠词和词组能够表达不同的附加意义和感情色彩。
二、汉英叠词的类型(一)汉语的叠词形式叠词,古时叫做“重言”或“复字”,是汉语语言学家通过对声音的反复琢磨研究,经过锤炼的语言,也是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
汉字里的每个字都是单音节字,没有辅音连缀的使用,因此可以经过简单地重复后构成叠词;元音占优势是汉语另一个显著特征,汉语音节的长短配合与声调的平仄变化,组成的叠词富于节奏感,宛若音乐一样。
汉语叠词的英译问题by :石小白, University of Gadjah Mada摘要在汉语中叠词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叠词韵律紧凑,在文中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故在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
汉语为此,英语亦然。
但是由于中英文间不同的表达方式,汉语中叠词很难有效的翻译成英语。
通过对两种语言的特点、用法进行比较,初步提出了一些汉语中叠词的英译方法,并就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汉语中的叠词以典型的艺术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故汉语叠词使用频率很高。
汉语如此,英语亦然。
但是由于中英文不同的表达方式,汉语中叠词很难有效的翻译成英语。
鉴于此,本文通对过两种语言的特点、用法进行比较,除初步提出了一些汉语中叠词的英译方法外,还列举了一些古典诗词和散文中使用的叠词现象以及它们现有的翻译作品, 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1 叠词的一些基本概念1 . 1 什么是叠词叠词是由一个或两个相同的字重叠构成的短语。
它的特点是构词新巧有序、节奏轻快优美、读之琅琅上口。
它的作用是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从而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音乐性,能够含蓄蕴藉地抒发作者的情感。
1 .2 叠词的主要形式1) A A 式:天天看看红红2) A AB 式: 毛毛雨洗洗手刷刷牙3) ABB 式: 眼巴巴水汪汪凉丝丝4) A ABB 式: 高高兴兴认认真真滴滴答答5) ABAB 式: 一个一个雪白雪白漆黑漆黑6) A 一 A 式: 看一看试一试猜一猜7)A了(一)A式:看了看试了试(看了一看) (试了一试)8) A 呀/ 呵 A 式: 唱呀唱游呀游走呀走9) A 着 A 着式: 说着说着数着数着跳着跳着10) A 里AB 式: 糊里糊涂傻里傻气娇里娇气1 . 3 叠词词义变化的三种情况(1)“增义”,即增加语意。
名词、数词、量词等重叠后,往往增加了它本身的数量,及不单指“一个”, 而是它的复数。
例如:事事、斤斤、一群群等。
(2)“强义”,即加强语意。
增刊(总第104期)财 经 论 丛Sup.(G eneral Serial No.104) 2003年9月Collected Essays o n Finance and E conomics Septem ber,2003浅议汉英叠词及其翻译郭志丽 1.引言汉语在表现形式中历来注重语言重叠以及句法结构中的重复(tautology),以此作为加强语言表现能力的手段。
和汉语一样,英语中也有一些叠词(doublets或w ord pairs)以及同义词的重叠。
2.汉语叠字及其表现形式汉语叠字是复叠辞格的类型之一。
复叠又称重叠,可分为复辞和叠字两类。
复辞指字词间隔重复或紧相连接而语法功能及意义不相等的。
如刘向《说苑敬慎》:“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夫,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其中“衣粗衣”、“冠白冠”中“衣”“冠”分别间隔重复,前面的“衣”“冠”都作动词用,后面的为名词。
又如《荀子王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
农农,士士,工工,商商,一也。
”紧相重复,前字为名词,后字作动词,意义不同。
叠字也称为“双字”。
字词连接重复而意义又大体相同,但语感却有渐进。
如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
”其中“寻”“觅”“冷”“清”“凄”“惨”“戚”名词紧接重复,意义大体相等,但语感较强。
又如阮章竞《漳河水》诗:“漳河水,九十九道湾,层层树,重重山,层层绿树重重雾,重重高山云断路。
”这里“层层”、“重重”都为叠字。
叠字或借声音的繁复增进语感的繁复,或借声音的和谐以求语调的和谐。
一字叠用是汉语单音字文字特征赋予汉语的独特的陈述手段。
这种陈述手段产生的还有音韵效果。
叠字使语流舒缓、悠长,可减轻单音词连续出现的紧张度(tens ity)和短促感(im portun ity)及语流中的单调感(monoton ousness)。
另外,汉字多为元音字尾(v ocalic ending),叠用可以产生音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