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热点题型:自制指示剂-文档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3
酸碱指示剂的制作过程酸碱指示剂是一种用于检测溶液酸碱性质的化学试剂。
它可以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发生颜色变化,从而判断溶液的酸碱程度。
下面将介绍酸碱指示剂的制作过程。
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原料,比如菜红素、蓝花籽素、酚酞等。
这些原料可以在化学试剂商店或者实验室中购买得到。
制作酸碱指示剂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以菜红素为例来介绍一种常见的制作方法。
将一些新鲜的红菜头切碎,并用适量的酒精浸泡。
然后将浸泡过的红菜头放入一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接着,用搅拌器将红菜头和蒸馏水充分搅拌均匀,使红菜头的颜色充分溶解在水中。
接下来,将搅拌均匀的溶液过滤,去除其中的固体杂质。
过滤后的溶液会呈现出红色,这是由于红菜头中的花色素溶解在水中的结果。
然后,将得到的红色溶液分装到干净的容器中,尽量避免溶液与空气接触,以免氧化影响指示剂的性质。
我们可以将制作好的酸碱指示剂用于实验或日常生活中。
只需要取少量指示剂加入待测溶液中,根据溶液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除了菜红素,还有很多其他的酸碱指示剂可以制作,比如蓝花籽素、酚酞等。
它们的制作方法也类似,只是原料和溶剂的选择有所不同。
制作好的酸碱指示剂可以根据溶液的酸碱程度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从而方便我们判断溶液的性质。
需要注意的是,制作酸碱指示剂时要保证实验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溶液的飞溅和溅入眼睛或其他部位,避免发生意外。
酸碱指示剂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只需要合适的原料和适量的溶剂即可。
制作好的酸碱指示剂可以方便我们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广泛应用于实验和日常生活中。
通过制作酸碱指示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酸碱化学知识。
化学实验(自制酸碱指示剂)精编版酸碱指示剂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工具,可以用于检测不同物质的酸碱性质。
但是,市面上的酸碱指示剂价格较高,而且很难得到。
因此,为了满足实验需求,我们可以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来实现探究酸碱反应的目的。
实验材料:- 红甜菜叶:这是一种天然的酸碱指示剂,可以从市场上购买。
- 无香味的酒精:可以用金标酒精代替。
- 毛细管:用于将指示剂滴入实验中。
- 干净的玻璃瓶:保存自制指示剂。
实验步骤:1. 取适量的红甜菜叶,洗净并切成小块。
2. 使用无香味的酒精将红甜菜叶压碎成泥状。
3. 将泥状的红甜菜叶倒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并加入酒精直至浸泡泥状红甜菜叶。
4. 置于室温下或用水浴进行浸泡,静置一段时间。
5. 用毛细管将自制酸碱指示剂滴入试管或其他容器中,进行实验。
6. 用干净的盖子或黄胶带封上玻璃瓶,保存自制指示剂。
实验原理:红甜菜叶中含有天然的指示物,被称为花青素。
花青素的分子结构可以改变其颜色。
当处于酸性环境中,它是红色的;在碱性环境中,它会转变为蓝色。
因此,红甜菜叶可以被用作酸碱指示剂。
实验提示:1. 在实验前保证实验场所干净整洁,器材干净无杂质,不要混淆不同试剂。
2. 实验时需要戴好手套,避免指示剂溅到手上,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过敏等不适。
3. 实验结束后,将无用的实验物品正确处理,保存好自制指示剂。
综上所述,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不仅可以实现探究酸碱反应的目的,还可以有效减少实验过程中的成本,使实验教学更加实用和可行,被广泛应用于学术研究和教学实验中。
例题许多植物花瓣的浸出液遇到酸性或碱性溶液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在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作酸碱指示剂。
现提取几中植物花瓣的浸出液分别滴入三种溶液中,实验记录如下表:植物浸出液稀盐酸溶液氯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钠溶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牵牛花红色紫色蓝色玫瑰花浅红色浅红色绿色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花瓣浸出液中,不能作酸碱指示剂的是__________。
(2)若将牵牛花浸出液加入到食醋中,溶液会变________色,若将玫瑰花浸出液加入某无色溶液中,溶液变绿色,则该溶液是pH________7(填“>”、“<”或“=”)。
解析在酸碱性溶液中能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可以作酸碱指示剂,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万寿菊的汁液在酸碱性以及中性溶液中的颜色一样,不能作酸碱指示剂;牵牛花浸出液在盐酸性溶液中为红色,因此加入到食醋中溶液也会变红色;玫瑰花浸出液在碱性溶液中为绿色,碱性溶液的pH大于7。
答案(1)万寿菊(2)红>变式题1小冬在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活动中记录如下,由下表判断,不能作指示剂的是( )植物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在中性溶液中在碱性溶液中A牵牛花瓣红色紫色蓝色B橙汁橙色橙色橙色C紫萝卜皮红色紫色黄绿色D月季花瓣浅红色红色黄色解析牵牛花瓣、紫萝卜皮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呈现的颜色分别不同,月季花瓣在碱性溶液中呈现的颜色与酸性、中性溶液中呈现的颜色也不同,因此都可以作指示剂;而橙汁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呈现的颜色都为橙色,因此无法区别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不能用作指示剂。
答案B变式题2小科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高丽菜(一种紫色的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来因为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
下列也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在黄绿色的物质是( )A.柠檬汁B.雪碧C.食盐水D.肥皂水解析本题考查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和作用,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
所谓酸碱指示剂就是指该物质遇到酸或碱能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即能区别出酸、碱和中性溶液。
利用植物的液汁自制酸碱指示剂我们现在经常会用到一些物质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这类物质被我们称作酸碱指示剂。
提到酸碱指示剂,就要提到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波义耳。
他是酸碱指示剂的发现者。
说起来,指示剂的发现还颇有戏剧性:1648年的一天,波义耳带着一束朋友送给他的紫罗兰来到实验室。
当时,他的助手正在把一大瓶浓盐酸倒入蒸馏瓶中。
为了协助助手,波义耳随手把紫罗兰插在实验桌上的一个空瓶子里。
这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在他们眼前,浓盐酸大量挥发出来的波义耳氯化氢气体使带着露珠的紫罗兰表现斑斑红色!思路敏捷、想象力丰富的波义耳立马意识到这是一个崭新的变化,波义耳把书本扔到一边,立即拿起花篮回到实验室。
要求实验员准备几个杯子,在每个杯子中装一种酸并注入一些水,然后他把紫罗兰分成若干小束分别放入各种酸溶液中。
他静静地注意观察着,发现花朵的紫蓝色逐渐变成浅红色,过了一会儿全部变成红色了。
波义耳认为这种现象十分有意义,他根据很多种已知酸使紫罗兰变成红色的事实,概括出这样的规律:不但盐酸、硫酸能使紫罗兰变成红色,其它的所有酸也同样能够把紫罗兰从蓝色转变成红色。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以后只需要把紫罗兰的花瓣放进一种溶液中能轻而易举地确定它是不是酸性。
科学研究往往有这样一类现象,由一种事物或理论的发现,而引起了对其它事物或理论的发现。
波义耳研究各种酸对紫罗兰的作用,从而联想到,紫罗兰对碱溶液是不是也有某种特殊的反应呢?是不是还有其它的有色植物,比紫罗兰的效果更好呢?假如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只有用实验室来回答。
不畏疲劳、擅长深思的波义耳为了寻求科学真理,进一步研究了相关鉴别酸、碱溶液的方法。
他发现不但紫罗兰、玫瑰花等或它们的浸液能够鉴别酸、碱溶液,其它很多的药草、地衣、有色树皮和植物的根都具有区别酸、碱溶液的作用。
其中以石蕊的效果最后,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他们不但把石蕊制成浸液,而且用浸液把纸浸透、烤干,制成石蕊纸。
初中化学竞赛:简易酸碱指示剂的制备步
骤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简易的酸碱指示剂的制备步骤,适用于初中化学竞赛等活动。
材料准备
- 红葡萄酒:1瓶(建议使用不含二氧化硫等添加剂的红葡萄酒)
- 红色大头菜:适量(可在超市或菜市场购买)
- 塑料:适量(用于混合和储存溶液)
- 滤纸:数张(用于滤除固体颗粒)
制备步骤
1. 将红葡萄酒倒入塑料中,约占的一半,作为基础液体。
2. 取适量的红色大头菜,剁碎或切成小块。
3. 将切碎的红色大头菜放入红葡萄酒中,尽量确保完全浸泡。
4. 将盖紧,放置于室温下静置24小时,以便颜色转移。
5. 过滤溶液,将固体颗粒滤除。
使用滤纸将溶液过滤到另一个干净的中。
6. 制备完成后,将制备好的酸碱指示剂倒入适合的中,并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使用方法
- 取适量的酸碱指示剂,滴在需要测试的溶液中。
- 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一般而言,变为红色表示酸性,变为蓝色表示碱性。
请注意,制备的酸碱指示剂是一种简易制备方法,并不保证与商业化学试剂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相同。
在正式实验和测试中,建议使用商业化学试剂以获得更可靠的结果。
制备此指示剂的步骤简单,适合初中化学竞赛等活动的参与者使用。
希望这份简易的制备步骤可以帮助到你。
中考化学复习热点题型:自制指示剂例1 小科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高丽菜(一种紫色的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来因为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
下列也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出现在黄绿色的物质是( )A.柠檬汁B.雪碧C.食盐水D.肥皂水解析本题考查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和作用,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
所谓酸碱指示剂确实是指该物质遇到酸或碱能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即能区别出酸、碱和中性溶液。
依据题中信息,紫色高丽菜汁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会变成黄绿色,因此使紫色高丽菜汁呈黄绿色的物质应该显碱性,因为pH>7的溶液显碱性、pH<7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呈中性,依照选项物质的pH图表可知,肥皂水的pH>7,呈碱性,柠檬汁、雪碧的pH<7,显酸性,食盐水的pH=7,呈中性。
答案D例2 小冬在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活动中记录如下,由下表判定,不能作指示剂的是( )植物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在中性溶液中在碱性溶液中A 牵牛花瓣红色紫色蓝色B 橙汁橙色橙色橙色C 紫萝卜皮红色紫色黄绿色D 月季花瓣浅红色红色黄色解析牵牛花瓣、紫萝卜皮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出现的颜色分别不同,月季花瓣在碱性溶液中出现的颜色与酸性、中性溶液中出现的颜色也不同,因此都能够作指示剂;而橙汁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出现的颜色都为橙色,因此无法区别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不能用作指示剂。
答案B例3 溴百里酚蓝是一种灵敏的酸碱指示剂,在酸性环境中呈黄色,中性环境中呈绿色,碱性环境中呈蓝色,他用如图装置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实验步骤如下:(1)按图甲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打开K1,关闭K2,用手捂住瓶壁后,观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此操作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生长旺盛的沉水植物若干枝放入广口瓶中,加满蒸馏水,滴加溴百里酚蓝酸碱指示剂,再向瓶内通入二氧化碳,直到溶液变_________色。
初中化学学科作业设计案例自制酸碱指示剂社会实践类【作业内容】1.分别将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滴入如图所示的溶液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滴入白醋和苹果汁中后,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B.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变蓝、酚酞变红C.石蕊和酚酞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D.实验说明指示剂能使酸或碱的溶液改变颜色2.番茄中富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为C6H8O6,向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溶液显(填“酸性”或“碱性”),如果向维生素C溶液中滴加酚酞,则酚酞呈色。
3.酸碱指示剂实验探究文献资料:石蕊作为化学指示剂检验浴溶液的酸碱性是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Robert Boyie,1627-1691)首先发现并开始推广使用的。
有一天,波义耳把刚采来的一柬美丽的紫罗兰插在实验室的花瓶里,开始做实验。
可是他一不小心把几滴盐酸滴到了紫罗兰的花朵上。
他赶忙用清水去冲洗,就在此时,波义耳看到紫罗兰花竟变成了红色花!紫罗兰为什么会变红?波意耳感到很新奇,他决心探根究底、搞个水落石出。
波义尔又用HNO3、H2SO4、CH3COOH……做实验,结果完全相同———花瓣全变成了红色。
经过反复实验,波义耳认定紫罗兰花的浸出液,可用于检验溶液是否呈酸性。
初战告捷,但波义耳并不满足,他试图再找出用来检验碱性的物质。
他把能找到的花卉、药草、树皮、块茎、块根、苔藓、地衣等制成浸出液,逐一试验它们在碱性溶液中的变色反应。
终于发现:碱性溶液能使从石蕊地衣中提取出的紫色液体变蓝。
即便如此,波意耳仍未就此止步,他想:能不能用一种试剂既能测酸性又能测碱性呢?他试着把石蕊浸出液滴入盐酸溶液中,结果出现了与用紫罗兰检验酸性一样的现象。
查阅资料:①生活中的常见碱性物质:肥皂水、小苏打溶液、食用纯碱溶液、厨房除污剂;常见酸性物质:柠檬水、橙汁、食用醋、雪碧、洁厕灵。
②植物中色素常见为花青素,花青素在不同酸碱环境可以显出不同颜色。
自制指示剂
例1小科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高丽菜(一种紫色的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来因为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
下列也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呈
现在黄绿色的物质是( )
A.柠檬汁
B.雪碧
C.食盐水
D.肥皂水
解析本题考查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和
作用,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
所谓酸碱指示剂就是指该物质遇到酸或碱能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即能区别出酸、碱和中性溶液。
依据题中信息,紫色高丽菜汁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会变成黄绿色,因此使紫色高丽菜汁呈黄绿色的物质应该显碱性,因为pH>7的溶液显碱性、pH<7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呈中性,根据选项物质的pH图表可知,肥皂水的pH>7,呈碱性,柠檬汁、雪碧的pH<7,显酸性,食盐水的pH=7,呈中性。
答案D
例2小冬在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活动中记录如下,由下表判断,不能作指示剂的是
解析牵牛花瓣、紫萝卜皮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呈现的颜色分别不同,月季花瓣在碱性溶液中呈现的颜色与酸性、中性溶液中呈现的颜色也不同,因此都可以作指示剂;而橙汁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呈现的颜色都为橙色,因此无法区别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不能用作指示剂。
答案 B
例3 溴百里酚蓝是一种灵敏的酸碱指示剂,在酸
性环境中呈黄色,中性环境中呈绿色,碱性环境中呈蓝
色,他用如图装置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实验步
骤如下:
(1)按图甲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打开K1,关闭K2,
用手捂住瓶壁后,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此操作是
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生长旺盛的沉水植物若干枝放入广口瓶中,加
满蒸馏水,滴加溴百里酚蓝酸碱指示剂,再向瓶内通入二氧化碳,直到溶液变_________色。
(3)按图乙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放在__________的环境中。
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看到气泡从植物表面冒出,导管①的管口处有水排出,溶液呈绿色,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②的管口处,打开K2,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用手捂住瓶壁后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如果不漏气,气体会从导管口向外冒出,如果没有气泡冒出,说明漏气,所以该操作属于检查装置气密性;二氧化碳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溶液呈酸性,根据溴百里酚蓝是一种灵敏的酸碱指示剂,在酸性环境中呈黄色,所以变为黄色;该实验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所以必须放在有光的地方;由于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②的管口处,打开K2,木条复燃,说明有氧气生成,由于该溶液中冲入了很多二氧化碳,所以该实验证明了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产生了氧气。
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2)黄(3)有光照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产生了氧气
例4 芳芳同学跟妈妈学烧紫甘蓝(紫卷心菜),用油炒后加入食醋,发现紫色的叶片立即变红,激发了他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紫甘蓝的汁液能作酸碱指示剂吗?
[进行实验]取紫甘蓝叶片少许在研钵中捣烂,用少量水浸泡,滤出蓝紫色的汁液。
将汁
[得出结论1]紫甘蓝的汁液(选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质疑并求证]紫甘蓝的汁液在均为碱性的肥皂水和纯碱溶液中,为何显示不同颜色?
用pH试纸测得上述肥皂水和纯碱溶液的pH分别为9和11,则肥皂水的碱性比纯碱溶液的碱性(选填“强”或“弱”) 。
[得出结论2]紫甘蓝的汁液在不同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不同,利用紫甘蓝的汁液还可以
区分液体碱性的。
[拓展应用]柠檬酸是制汽水的原料之一,为探究其固体是否显酸性,南南同学联想到教材上二氧化碳相关实验的设计,准备了三朵用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干燥小花。
取干燥的花①和喷上水的花②,分别放人盛满二氧化碳的两个集气瓶中,发现花①不变色,花②变成了色。
在干燥的花③上直接撤少量柠檬酸固体,花不变色,说明了;再向该花喷水,蓝紫色的花上出现了红色。
[反思]上述花的变色均与水有关,水的作用分别是:
花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③中。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因紫甘蓝汁液滴入酸碱性不同的液体里能显示不同颜色,可判断它能作为酸碱指示剂;当溶液显碱性时,pH越大碱性越强;在pH为7~14的碱性区间内紫甘蓝汁液可显示不同颜色,说明它可区别碱性的相对强弱;CO2和H2O反应生成H2CO3,它和食醋一样能在水中电离出H+,能使紫甘蓝汁液变红色,而柠檬酸的固体不显酸性,它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了H+,才显示了它的酸性。
答案[得出结论1] 能
[质疑并求证] 弱
[得出结论2] 相对强弱
[拓展应用] 红柠檬酸固体不显酸性
[反思] 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在水中会解离出H+
柠檬酸溶解于水,在水中会解离出H+
跟踪练习
A.紫甘蓝汁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B.将紫甘蓝汁加入到不同碱性溶液中,可能显示出多种颜色
C.与石蕊相比,紫甘蓝汁可更准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大小
D.向滴有紫甘蓝汁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若溶液变色则说明一定恰好完全反应
2.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
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花瓣的汁液,用稀酸、
上述植物的汁液不能用来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物的名称)
(2)手工制作一朵纸玫瑰花,用pH=12的某种溶液浸泡后晾干,用所提取的玫瑰的汁液均匀的涂在纸玫瑰花上,纸花会变成色。
(3)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
(填植物的名称)
3.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
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花瓣的汁液,用稀酸、
上述植物的汁液不能用来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物的名称)
(2)手工制作一朵纸玫瑰花,用pH=12的某种溶液浸泡后晾干,用所提取的玫瑰的汁液均匀的涂在纸玫瑰花上,纸花会变成色。
(3)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
(填植物的名称)
答案 1.D 2.⑴万寿菊、胡萝卜⑵绿⑶牵牛花
3.⑴万寿菊、胡萝卜⑵绿⑶牵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