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神奇的太空生活》教材理解
- 格式:docx
- 大小:17.21 KB
- 文档页数:1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航、宇”等13个生字,会写“杯、失”等8个字,正确读写“太空、生活”等12个词语,感受“文字之趣”。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关键词概括主要内容。
3.感受太空生活的“趣味”,激发了解其他新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一、正确、流利、轻松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
二、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教学准备1.预习单:《航天知识我知道》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块一课前“激”梦引入趣事1. 同学们请看图,你知道这是哪里吗?千百年来,人类一直都有着飞天梦,而今这一梦想已经成为实现。
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就在这美丽的太空中生活了20多个小时,成为了中国航天第一人。
2.预习单展示交流:《航天知识我知道》。
谈谈你了解的航天知识:(学生根据预习单回答: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等等,因为他们可以探秘太空,在太空吃东西、睡觉很有趣,很羡慕他们。
)师:想知道太空生活还有哪些有趣的地方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太空生活趣事多》。
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带着问题读课文,一定会有更多收获。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通过了解崇拜的航天英雄和太空知识导入新课,让他们带着愿望成真的激动开始项目学习,让课文成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板块二课中“探”梦,梳理趣事1.初读课文,寻找趣事。
(1)同学们,课文读完了,让我们开始太空生活第一关:词语我会读。
(2)通过指名读的方式检查检查字音。
“宇宙飞船航天员舱体舱壁”(3)对应识字。
寻找这些生字特点。
提示:“船、航、舱”都是舟字旁。
(4)拓展“舟”字旁:你还知道哪些字是舟字旁?总结:知道一个字的偏旁,就知道这个偏旁其他的字的意思,真是识字学词的好方法。
(5)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写了哪些有趣的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材理解第一版块:解题这篇文章用极简洁浅显的语言介绍了太空生活的趣事。
题目表明了三方面的含义,一为事情发生地为远离地球的太空,这个内容对于读者来说很有吸引力,因为能去太空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我们急于通过文章来了解太空的生活。
二为有趣的事,这个“趣”字可以算做这篇文章的文眼,三为这种事情很“多”。
题目很明确地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版块:相关资料太空:地球以及其他星体所在的空间的总称。
失重: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所施加给的重力的作用。
重力的大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小。
航天器在环绕地球运行或在行星际空间轨道上飞行时,它们远离地球和其他星球,自然处于失去重力的状态,这就是失重。
当然,失重并非绝对没有重力,只不过重力非常微小,所以失重也常称作微重力。
失重是太空环境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性。
在失重状态下,人体和其他物体受到很小的力的作用就能飘浮起来。
利用失重,能在太空进行某些地面上难以实现或不可能实现的科学研究和材料加工,例如生产高纯度大单晶硅,制造超纯度金属和超导合金,以及制造特殊的生物药品等。
失重也为在太空中组装结构庞大的航天器(如空间站、太空太阳能电站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然,失重也会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这主要是航天员会患上航天运动病。
这种病的典型特征是脸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和呕吐,有时还会出现唾液增加、上腹部不适、嗜睡、头痛、食欲不振和飘飘然的错觉。
长期失重还会导致人体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
为了防止和减缓航天运动病,首先要在地面上就加强航天员的训练,增强体质;另外是在太空中重视体育锻炼。
我们在电视上收看有关航天活动的实况录像时,常可以看到航天员在运动器械上活动身体。
第三版块:补充阅读神奇的太空生活航天服按功能分为舱内用应急航天服和舱外用航天服。
当飞船座舱发生泄漏、压突然降低时,航天员及时穿上舱内航天服,接通舱内与之配套的供氧、供气系统,服装内就会立即充压供气,并能提供一定的温度保障和通信功能,让航天员在飞船发生故障时也能安全返回。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语言轻松活泼,浅显易懂,介绍了太空生活中新奇有趣的现象。
课文结构严谨工整。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首先以设问句总起全文,点明太空生活很有趣,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从“睡觉、活动、喝水、洗澡”4个方面介绍了在太空中生活的趣事。
第四自然段中“在宇宙飞船里……水处于失重状态”这句话,揭示了造成太空生活中有趣现象的科学原理。
第六自然段以反问句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使文章浑然一体。
课文主体部分一段一事,每段都有关键词语提示段落主要内容,便于理解和把握。
尤其是第三、五自然段,第一句话简洁概括了段落主要内容。
本文语言富有趣味。
开头的设问句和结尾的反问句首尾呼应,增强表达的趣味。
文中还大量运用关联词,比如,“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中“即使”一词通过假设,突出水在太空中的失重现象。
“要想……必须……”“要想……得……”等关联词,强调了在太空生活,因为失重而要采取特殊的措施。
二、教学目标1.认识“航、宇”等13个生字,会写“杯、失”等8个字,会写“太空、生活”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
3.积累由“宇、航、员”拓展的3组词语,能初步体会每组词语的特点。
三、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块一初读课文,走进“趣事”1.激趣,引入趣事。
(多媒体课件出示天空4张)(1)这是什么地方?预设:生:太空、宇宙……(2)今天有位客人到我们这里做客,看看他是谁?让我们和宇航员叔叔一起到太空旅行好吗?(多媒体课件出示杨利伟叔叔身着宇航服凯旋的照片)2.学生齐读课题。
3.了解设问,感触趣事。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
(2)引导了解设问句。
提示:设问自问自答,暗设悬念,引出话题。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反思【第1篇】《太空生活趣事多》是部编本教材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从睡觉、走路、喝水、洗澡四方面介绍了鲜为人知的太空趣事,结构简单,条理清晰。
那么怎样让学生既了解太空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是从这三方面进行教学的:一识记生字要深入二年级随着识字量及识字难度的增加,很多生字已不能只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简单的方法进行识记,更注重从字理、意义层次记忆。
可以根据偏旁归类识字:“航、舱”都与“船”有关,“宇、宙、室”都表示地方,同时,这些词也是形声字,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进行识记,通过组词再次加深理解和记忆。
“稳”通过组词理解字义“安定,平稳”,结合字形“禾”表示粮食,有了粮食心就安定了。
形近字混淆也是二年级容易出现的现象,因为孩子识字量增加了,但对字义还不够理解,就会出现乱用、错用的现象。
所以学习生字时要多注意这些容易出错的形近字,比如“题、提”“蜜、密”,根据不同偏旁区别字义,再通过组词和句子训练进行巩固。
总之,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识记生字字形本身,要与理解、运用相结合。
二课文内容教学要简洁太空,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也是孩子们向往的地方,很多孩子的梦想就是做宇航员探索宇宙的奥秘,自然对这一课的兴趣很浓厚。
本课的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易懂,学生通过朗读就可以自己理解,所以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
首先通过开火车读、同桌互读、男女对读,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接着围绕问题“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太空的有趣生活”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然后品读“趣”,画出有趣的地方是什么,试着读出“趣味”来。
最后选择自己觉得最有趣的一方面给大家介绍介绍,在复述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有的孩子不但讲出了课本上介绍的趣味,还结合了自己的生活,比如有的孩子说,如果我的妹妹在太空中睡觉再也不担心掉床了,有的孩子说,在太空中我也可以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反思第【1】篇〗《太空生活趣事多》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这些趣事本身就是学生感兴趣的。
本节课以读为主,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就了解了课文内容。
围绕教学重点相机抛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读到在太空中睡觉这段时,我就设问:“既然说‘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舒服’,那宇航员能不能就这么站着睡?课文为什么又说‘宇航员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呢?”学生马上说:“如果宇航员不睡在睡袋里,就这么站着睡,他会在飞船里飘来飘去。
”“宇航员飘啊飘,脑袋会撞在飞船上,砸个大包。
”……在读读、议议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要想睡上一个安稳觉,宇航员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这一太空生活知识要点,并懂得了“必须”一词的用法。
本节课学生对太空比拟感兴趣,因此在学生充分读书的根底上进展说和写的训练。
学完课文后,我们就进展拓展。
假设你是一名宇航员,你能给大家说说你的太空之旅的吗?(飞上太空前做了哪些准备、碰到什么新奇的事、看到了哪些奇异的景象等,可以结合搜索的资料来想象说话。
)学生根据要求开始分组讨论交流,学生就像开了河的水哗哗的流淌,课题立刻活泼起来。
学生通过充分的交流后,大家开始动笔把自己的交流成果写下了,学生的想象真的很神奇。
我们在进展教学时不放过任何一次说写训练的时机,相信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自己的写话水平就会提高。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往往能及早的发现一些缺乏,比方说教学设计上出现哪些问题、课堂交流和启迪是否得当、课后训练是否到位等等,从而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累计经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反思第【2】篇〗《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学生们特别喜欢新奇有趣的太空常识. 教学前我虽然也做了精心准备,但是实际教学却并是尽如人意,就本节课,我谈一下自己的得与失。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整体教学解读教材解读本课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语言轻松活泼,浅显易懂,介绍了太空生活中新奇有趣的现象。
课文结构严谨。
全文一共有六个自然段,首先以设问句总起全文,点明太空生活很有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2~5自然段,分别从“睡觉、活动、喝水、洗澡”四个方面介绍了在太空生活的趣事。
第4自然段中“在空间站里……水处于失重状态”这句话,解释了造成了太空生活中有趣现象的科学原理。
第6自然段以反问句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使文章浑然一体。
课文结构清晰,主体部分一个自然段写一件事,每段都有关键性的词语提示段落的主要内容,便于理解和把握。
尤其是第3、5自然段,第一句话简洁概括了段落主要内容。
本文语言富有趣味。
开头的设问句和结尾的反问句首尾呼应,增强表达的趣味。
课文中还大量运用关联词。
比如,“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中“即使”一词通过假设,突出水在太空中的失重现象;“要想……必须……”“要想……得……”等关联词,强调了在太空生活,因为失重而采取特殊的措施。
教学目标1.会认“航、宇”等生字,会写“杯、失、洗、澡”等生字,正确读写“太空、生活”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空生活中的趣事,学习一些关于太空生活的常识,分清课文有几个部分。
3.能完整说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激发了解新科技的乐趣。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初步了解一些关于太空生活的常识。
2.激发学生了解新科技的兴趣,探索更多关于太空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1.能说出太空生活的趣事,了解太空生活的常识。
2.激发学生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中,有些可以根据字音对其分类:“航、舱、桶”是后鼻音,“稳、饮”是前鼻音。
“宙、舱”注意读准平翘舌音;注意纠正易错音,“件”可与“近”区别读音。
鼓励学生识记生字时,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提升识记效果。
二年级下册语文《太空生活趣事多》是一本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文,旨在帮助孩子们拓展对太空之旅的认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主题,以便你能更全面地理解这本课文的内涵和意义。
1. 太空生活的奇妙之处在《太空生活趣事多》这篇课文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
他们穿着宇航服,漂浮在太空站中,观看地球和星星,进行科学实验等。
这些细节充分展现了太空生活的奇妙之处。
2. 孩子们对太空的向往小朋友们对太空的向往是无穷的。
课文中的小男孩小女孩们想象了各种有趣的太空生活,比如变成气球飞到太空中,与外星人做朋友等等。
这让人感受到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3. 深入探究太空科学知识除了描述太空生活的趣事外,课文还向孩子们介绍了一些太空科学知识,比如地球的运转、太阳的能量等。
这有助于引导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太空生活趣事多》这篇课文在激发孩子们对太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也为他们提供了一次认识太空科学知识的机会。
我个人认为,这种多维度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们的成长十分有益,能够帮助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通过上述内容的探讨,相信你已经对《太空生活趣事多》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把握这个主题,同时也能够激发你对太空科学的兴趣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太空生活趣事多》这篇课文,以太空为背景,通过描绘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和孩子们对太空的向往,引发了孩子们对太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它不仅仅是一篇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文章,更是一次对太空科学知识的深入探究和传播。
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孩子们不仅能够体验到太空生活的奇妙之处,还能学习到一些有关太空的科学知识。
在《太空生活趣事多》这篇课文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让孩子们对太空有了更直观、更具体的认识。
他们穿着宇航服,在太空站中漂浮,观看地球和星星,进行科学实验等,这些细节充分展现了太空生活的奇妙之处,让孩子们如同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太空的神秘和无限可能。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太空生活乐趣多》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教材分析】太空中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课文题目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
本课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并巧妙地交代了造成“奇特”的原因。
全文共分六个自然段,从“睡觉、走路、喝水、洗澡”四个方面向人们介绍了鲜为人知的太空趣事,条理清楚。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太空,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大气层空间以外的整个空间。
物理学家将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海平面至9千米)、平流层(9~45千米)、中间层(45~80千米)、热成层(电离层,80~400千米)和外大气层(电离层,400千米以上)。
地球上空的大气约有3/4在对流层内,97%在平流层以下,平流层的外缘是航空器依靠空气支持而飞行的最高限度。
宇航员,或称航天员,全称宇宙航天员,则指以太空飞行为职业或进行过太空飞行的人。
确定太空飞行的标准则没有完全统一。
在美国,以旅行高度超过海拔80公里(50英里)的人被称为宇航员(astronaut)。
国际航空联合会(FAI)定义的宇宙飞行则需超过100公里。
到2004年4月18日为止,按照美国的定义共计440人,在太空里度过了一共27,082个全体乘员天(crew-day,美国的定义),在太空中散步共享了98个全体乘员天。
在国际航空联合会的定义下,只有434人符合资格。
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来自至少32个国家。
在香港及东南亚,航天员亦称太空人。
截至2013年,全世界仅有前苏联/俄罗斯、美国、中国三个国家拥有发射载人航天任务的能力。
其他国家的宇航员都需要与以上三国合作来完成载人航天任务。
自1961年人类首次飞天以来,共有来自38个国家的宇航员先后飞天。
失重:物体在引力场中自由运动时有质量而不表现重量或重量较小的一种状态,又称零重力。
失重有时泛指零重力和微重力环境。
确切地讲,当加速度竖直向下时为失重状态。
失重现象主要发生在轨道上或太空内或在其他一些不正常情况下(远离星球或大重量物体)。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材理解
第一版块:解题
这篇文章用极简洁浅显的语言介绍了太空生活的趣事。
题目表明了三方面的含义,一为事情发生地为远离地球的太空,这个内容对于读者来说很有吸引力,因为能去太空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我们急于通过文章来了解太空的生活。
二为有趣的事,这个“趣”字可以算做这篇文章的文眼,三为这种事情很“多”。
题目很明确地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版块:相关资料
太空:地球以及其他星体所在的空间的总称。
失重: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所施加给的重力的作用。
重力的大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小。
航天器在环绕地球运行或在行星际空间轨道上飞行时,它们远离地球和其他星球,自然处于失去重力的状态,这就是失重。
当然,失重并非绝对没有重力,只不过重力非常微小,所以失重也常称作微重力。
失重是太空环境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性。
在失重状态下,人体和其他物体受到很小的力的作用就能飘浮起来。
利用失重,能在太空进行某些地面上难以实现或不可能实现的科学研究和材料加工,例如生产高纯度大单晶硅,制造超纯度金属和超导合金,以及制造特殊的生物药品等。
失重也为在太空中组装结构庞大的航天器(如空间站、太空太阳能电站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然,失重也会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这主要是航天员会患上航天运动病。
这种病的典型特征是脸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和呕吐,有时还会出现唾液增加、上腹部不适、嗜睡、头痛、食欲不振和飘飘然的错觉。
长期失重还会导致人体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
为了防止和减缓航天运动病,首先要在地面上就加强航天员的训练,增强体质;另外是在太空中重视体育锻炼。
我们在电视上收看有关航天活动的实况录像时,常可以看到航天员在运动器械上活动身体。
第三版块:补充阅读
神奇的太空生活
航天服按功能分为舱内用应急航天服和舱外用航天服。
当飞船座舱发生泄漏、压突然降低时,航天员及时穿上舱内航天服,接通舱内与之配套的供氧、供气系统,服装内就会立即充压供气,并能提供一定的温度保障和通信功能,让航天员在飞船发生故障时也能安全返回。
舱外航天服更为复杂,它是航天员出舱进入宇宙空间活动的保障和支持系统。
它可以看成是一个可以操作活动的最小载人航天器。
一套舱外航天服系统重量约120千克。
舱外航天服能保证航天员在舱外独立工作8小时。
目前,研制生产一件舱外航天服需上千万美元。
航天食品通常制成一口大小的长方形、球形和方形等,如肉块、鱼块、点心块,食品表面涂有一层可食的保护膜,航天员进食时一口一块,既方便简洁,又适应能力。
长期航天的空间站内,都设有专为航天员准备的“小型体育场”,里面放有自行车功量计、微型跑道、弹簧拉力器及负压筒等。
航天员还要洗澡。
前苏联的载人空间站,就配有航天浴室。
航天员洗澡时,要将耳朵塞起,带上护目镜,就像潜水员一样。
一切准备就绪,才可打开水龙头,一阵阵细细的水流喷在身上,形成一层夹着无数气泡的水膜,必须用毛巾或吸水刷将水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