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库,大民生——浅谈中小型水库的利用与管理
- 格式:pdf
- 大小:174.65 KB
- 文档页数:2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问题及其策略的探讨水库是重要的水利工程,对于灌溉、发电、防洪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但是,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却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管理措施、维护保养和技术更新的角度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管理措施小型水库运行的管理措施包括人员安排、制度建立和责任落实等方面。
首先,要合理安排专业作业人员。
专业人员应根据水库性质和规模的不同加以区别处理。
其次,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
领导要明确管理职责,在绩效考核中考核各项管理任务的完成情况。
此外,还可以加强水库管理宣传,提高各方面的管理意识。
二、维护保养小型水库的运行维护保养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因此,应该加强日常维护和修缮。
首先,要加强巡视检查工作,对水库的泄洪口、排水口等设施进行定期巡查,并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和处理工作。
其次,要做好水库壁面、加压水管、闸门等工程设施的修缮和更换工作,确保这些设施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此外,在水利工程维修过程中,应采用高新技术手段,提高维修效率,同时要定期对各设施进行检测和检修,确保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三、技术更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水库运行管理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更新。
因此,应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来提高水库效益和减少维修成本。
例如,可以采用高科技环保材料来更新或修缮水库,从而提高水利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可以引入高效节能技术,提高水利工程的节能性和环保性,最终实现水库运行的可持续性。
总之,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力配合。
应加强管理措施,提高维护保养水平,同时也应不断进行技术更新,这样才能保证水库的正常运行,以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
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浅析小型水库是一种重要的水利设施,它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灌溉、饮水和发电等服务,但随着近几年气候变化的影响,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本文就小型水库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探讨。
一、小型水库的特点小型水库是指库容在200万立方米以下、排水面积在20平方千米以下的水库,具有以下特点:1. 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容易建设和维护。
2. 对于农村地区的灌溉、养殖和种植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大部分小型水库都是单一的水源,因此运营过程相对简单。
4. 建设面积相对较小,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
二、小型水库安全问题小型水库在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如下:1. 水库坝顶及坡面破损、滑坡等问题。
由于小型水库的建设成本较低,因此有些水库坝的质量不高,容易出现破损、滑坡等问题。
2. 水库水位超标问题。
由于小型水库的管理人员相对较少,管理不够细致,容易导致水库水位超过设计标准。
3. 险工设施维修状况不好。
小型水库的管护工作相对单一,为节省成本,恰当的维修工作往往得不到保障。
这样会导致险工设施出现状况,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措施为了保障小型水库的安全,需要做好以下管理措施:1. 加强工程质量控制。
应加强小型水库的财务、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
建设的同时需要注重监管,确保符合建设验收标准。
2. 提高水库管理人员的维护意识。
需要加大对小型水库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维修能力,确保他们能够妥善管理水库,设立水库安全管理机构,实行日常巡检和定期检查等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3. 完善消防设施。
需要设置消防指示牌、消防栓、扑救工具等设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消除危险。
4. 定期维修和保养。
小型水库需要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不同程度的损坏应有不同的维修方法,及时排查状况。
四、结语小型水库的安全管理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之一。
浅议中小型水库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库是我国水利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洪、发电、灌溉、供水、航运、养殖、旅游、生态等多种功能,是调控水资源时空分布、优化水资源配置最重要的工程措施之一。
因此,加强水库科学管理和利用,发挥最大效益,是水库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标签:水库管理;基础工作;普遍问题;管理措施一、水库管理应当做好的基础工作1 检查观测。
检查可通过目视、耳听、手摸,同时辅以相应的工具和仪器进行。
检查观测是水库运行管理的两项基本任务,分为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三种。
经常检查必须包括以下检查内容:(1)主坝,应按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先内坡、后外坡、最后排水棱体,检查有无纵横裂缝、塌坑、滑坡及隆起现象;有无白蚁鼠洞,迎水坡有无风浪冲刷,背水坡有无散侵及集中渗漏;有无绕坝渗漏,坝址有无管涌迹象,排水棱体有无沉陷崩塌。
(2)砼建筑物和圬工建筑物:注意有无裂缝、渗漏、剥蚀、冲刷、磨损、气蚀等现象,伸缩缝有无损坏,闸门止水是否完整,启闭机运转是否灵活,螺杆有无弯曲、锈蚀。
(3)水流形态的观察:注意进口段水流是否平顺,栏污栅前漂浮物有无壅水或堵塞。
每年的汛前汛后、冰冻期和冰融期,对建筑物各部位进行定期检查。
当遇到特别情况(如暴雨、大洪水、有感地震、强风暴、库水位骤升骤降或持续高水位等)、发生比较严重的破坏现象,或者出现其他危险迹象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检查。
2 养护修理。
各类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应立即开展各项养护工作,进行经常性的养护,并尽量减少外界不利因素对工程的影响,做到防患于未然。
养护和修理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工程完整、安全运行,巩固和提高工程质量,延长使用年限,为充分发挥和扩大工程效益创造条件。
水库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项目包括主体工程维修养护、闸门维修养护、启闭机维修养护、机电设备维修养护、附属设施维修养护、物料动力消耗、自动控制设施维修养护、大坝电梯维修、门式启闭机定期维修、检修闸门维修、白蚁防治、通风机维修养护和自备发电机组维修养护。
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措施中小型水利工程是指规模较小、用途单一、建设投资较少的水利工程,如小型水库、喀斯特区域地下河水利工程、小型灌溉工程、小型排涝工程等。
这类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对于保障农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管理措施的角度探讨中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问题。
一、加强技术管理技术管理是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基础。
针对不同类型的工程,应该有针对性地制定技术管理方案,确保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工程监理。
监理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有效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应该聘请有经验的监理单位或专业人员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强化巡查。
定期对工程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因疏忽而导致的损失。
对存在隐患的部位要重点关注,确保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3.建立档案。
对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资料、数据等进行全面、规范的归档,便于数据的管理和使用。
二、加强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中小型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对于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应该进行全面、规范的管理。
具体措施包括:1.合理预算。
在制定工程预算时应该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预算方案,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合规和高效。
2.加强审计。
对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科学的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增强风险意识。
在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风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
三、加强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是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
应该按照规范的流程,合理配置工程管理和运行人员,确保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符合工程的实际需要。
具体措施包括:1.优化人员结构。
根据工程的性质和规模,合理配置管理和运行人员。
同时,要充分挖掘各个人员的潜力和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加强人员培训。
对工程建设和运行人员进行全面、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
3.建立奖惩机制。
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应该及时给予奖励和鼓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违规行为应该及时采取惩罚措施,确保工程运行安全。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问题及其策略的探讨小型水库是指库容较小、对农田灌溉和农村生活供水起作用的水库。
在农业发展中,小型水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建设标准不高等原因,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小型水库运行管理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一方面,由于水库建设标准较低,造成了水库蓄水能力不够,水资源不足以满足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的需求。
农田灌溉和水库泄洪等方面的管理不到位,造成了浪费和水土流失。
提高小型水库的建设标准,增加蓄水能力,同时加强管理,减少浪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之一。
小型水库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水质污染。
由于周边农业和养殖业等活动的影响,小型水库的水质往往出现一定程度的污染。
农田灌溉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会渗入水库,污染水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加强对周边农田和养殖区的环境监测,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如限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提倡有机农业和环保养殖等。
加强对小型水库的监测和治理,提高水质监测和处理设备的使用率,确保水质的安全。
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中还存在着水库维修和养护不足的问题。
由于资源和经费的限制,小型水库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往往得不到及时的重视。
这不仅会影响水库的正常运行,还会造成水库的漏水和破坏,对周边环境和农田造成不良影响。
需要加强对小型水库的维修和养护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行。
可以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维修和养护工作的监督等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存在着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水质污染和水库维修养护不足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如提高小型水库的建设标准、加强管理、优化水质监管和加强维修养护工作等。
只有通过合理的管理和科学的措施,才能确保小型水库的正常运行,并为农田灌溉和农村生活供水提供可靠保障。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机制与措施探讨小型水库是指库容小于或等于100万立方米的水库。
小型水库作为农田灌溉和水资源调节的重要手段,对于农田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证小型水库的正常运行和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机制与措施。
首先,建立小型水库管理组织。
小型水库管理组织应由相关政府部门组建,负责对小型水库的日常运行和管理。
组织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水利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
管理组织应与水库所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形成紧密的协作关系,共同推动水库的管理和发展。
其次,完善小型水库管理制度。
制定并完善小型水库管理制度是保证水库正常运行的关键。
小型水库的管理制度应包括水库巡查、维护、修建、放水、节水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水库管理人员要按照制度要求,定期对水库进行巡查和维护,确保水库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三,推广水库小额资金。
由于小型水库的建设和管理费用较高,许多农村地区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向小型水库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用于修建和维护水库设施。
同时,还可以鼓励农户自筹资金,通过与水库管理组织合作共建水库,在水库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第四,加强水库监测与预警。
建立完善的水库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及时掌握水库的水位、库容和流量等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同时,还可以通过水库出库流量的监测,预测水库的来水情况,为农田灌溉等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加强水库管理技术培训与推广。
政府可以组织相关培训班,针对小型水库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升其管理水平和能力。
同时,还可以开展水库技术推广活动,将先进的小型水库管理技术和经验向农户推广,提高他们对小型水库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最后,加强水库管理的法律监督和保障。
加强对小型水库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同时,加强对水库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确保水库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总之,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机制与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证小型水库的正常运行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中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的要点摘要:中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与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同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做好中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工作尤其现实必要性和长远意义。
在当前的中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制度建设、安全性强化及积极的智能化管理建设等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制度、资金、人员、技术等多方面有机协调、高度配合,全面推动中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各项工作。
关键词:中小型水库;运行管理;要点1对中小型水库进行运行管理时要遵循的原则1.1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安全管理中小型水库通常承担着重大的运行监管责任,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安全管理,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要融入到中小型水库运行监管的整个过程中,继而提高监管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只有将预防工作做好,才会保证中小型水库的运行安全。
1.2重视监管工作的标准化重视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可有效带动中小型水库的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从根本上减少随意性与盲目性。
标准化水库运行安全监管主要包括:质量监管、工作量监管的标准化,前者是要保证工程设施的运行状态和强度,后者则是让设施达到预定质量并且还要完成工作,细化了进行监管的质量,这样才能确保达成质量的标准。
中小型水库的安全运行监管是任重而道远的一项工作,监管工作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地更新轮换,可是管理工作却不能间断,因此一定要做好监管工作有关的技术资料,保证中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监管工作的连续性。
1.3积极推动自动化监管现代科技不断进行创新更迭,自动化一定是中小型水库运行监管的必经之路,其中有自动化运行的水工机电设施,自动对大坝进行观测,还有使用自动化的监管措施、手段等,具体措施有远程控制,收集和整理各种记录材料,对相关技术档案进行管理,以及运用数字化和智能化等。
2中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的现状为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需要,我国的水库数量不断增长、规模不断增大,在日常的运行、功能的发挥等方面也不断与时俱进、得以更新。
2020.469探索与交流浅谈小型水库的特点及水资源管理优化张雪芹水利既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工程项目,又是一项关乎环境保护的生态工程。
在我国农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水利工程展现了其巨大的价值。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治国必先治水”的理念指导下,国家更是大兴水利建设。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各类水库建设从最初的一千多座发展到现在的十几万座,库容量也增加45倍之多,达到9000多亿m 3。
水库的运营管理、水库保护也倍受重视,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也在水库管理保护方面得到有效应用。
但相对于大中型水库来说,小型水库一般分布较散,规模较小,因此在管理和保护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重视程度都不足,效果也不是很好。
小型水库的管理一般依照大中型水库运行管理模式进行粗略的简化,目前我国有4万多座小型水库不同程度存在病险问题,其运营管理和保护成为水利工程的薄弱环节之一。
基于此,本文以小型水库为研究对象,以其水资源管理为研究视角,进行小型水库水资源管理问题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小型水库的良性发展。
一、小型水库的特征分析1.数量多,分布散据水利部统计,目前我国约有10多万座小型水库,相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200座,增加了近100倍,占我国水库总量的95%以上。
小型水库在分布上较散且很不平均,一般经济和文化较为落后的、偏僻的、交通不便的山区和丘陵区域较多。
2.积水流域面积小,下垫面较单一多数小型水库的流域面积相对于大中型水库来说非常小。
很多地区以小Ⅱ型水库为主,其平均集水面积不超过2km 2,最大集水面积也不到5km 2,大部分是特小流域的集水流域。
由于小型水库分布广、散,所以不同地区水库甚至同一地区的小型水库下垫面条件差异都较大,但对于小型水库本身而言,其下垫面条件又较为单一。
如南方一些小型水库流域内主要以水稻农作物为主,西北小型水库流域以麦子、花生等农作物为主;丘陵地区小型水库集水流域有梯田,还有坡地类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