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阶段检测卷(九年级)
- 格式:doc
- 大小:119.34 KB
- 文档页数:6
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检测试卷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1)下列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死亦我所恶十恶不赦B.乞人不屑不屑置辩C.所识穷乏者穷冬大风D.乡为身死而不受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翻译:鱼是我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理解:文章开头,孟子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鱼与熊掌在当时都是难得的食物,在鱼和熊掌不能同时获得的时候,一般人都会因为熊掌更为美味而选择熊掌。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理解:在孟子看来,人性天生就是善良的。
“贤者”能够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他们能够一直保有善良的品行。
然而,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3)“舍生取义”思想是古代许多仁人志士所崇尚的献身精神,它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为国捐躯的慷慨壮歌。
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种担当精神是如何在邓世昌身上体现的。
在当今社会,你又是如何看待这种思想精神的。
(链接材料)邓世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
少有干略,尝从西人习布算术。
既长,入水师学堂,精测量、驾驶。
2024年各地九年级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二)(2024年苏州市中考语文)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虎丘以望后五日[明]王士性虎丘者,吴王阖闾葬以扁诸之剑,白虎之气腾上,而见怪于秦皇也。
墓今不知其处,或曰浮图①下,又云剑池下,剑池两崖如裂,侧立十仞,盖石溜天成,寒泉出其窦②而停滀焉。
墓不当在其下,意浮图者近之。
自阊门买舟,五里即达寺门。
初入,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再入,则清泉白石,龂腭③益奇。
钜坂④如砥,可罗胡床百座,号千人石。
石咬水处,为白莲池。
近池而灌葬塞焉者,为清远道士放鹤涧,循涧上,登大雄阁,右行过剑池石粱,望浮图而息焉。
既畅,复下可中亭,观生公点头石。
复右上而尝陆羽泉,石窦似慧山,而味劣之。
此地游踪成市,要以秋月为胜。
千人石古株轮囷,把酒问月,醉而枕之,仰视碧落⑥垂垂。
固恍如乘槎⑦泛斗牛⑧渚也。
若上浮图之巅,苍然平楚,远瞰湖天内捧一轮月色遍照苏州,又昔人所称绝景云。
(选自《王士性集》,有删减)【注释】①浮图:佛塔。
②窦:洞。
③龂腭(yín è):像露齿的样子。
④钜坂:坚硬的坡石。
⑤轮囷(q ūn):盘绕高大。
⑥碧落:天空。
⑦槎:木筏。
⑧斗牛:天上的星宿名。
虎丘寺[唐]张籍望月登楼海气昏①,剑池无底浸云根。
老僧只恐山移去,日暮先教锁寺门。
【注释】①海气昏:水汽迷蒙。
②云根:深山云起的地方。
86.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A.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B.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C.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D.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88.“剑池无底浸云根”中的“浸”字,有的版本作“镇”字。
你觉得哪个字更贴合诗意?请联系诗、文的相关内容,陈述理由。
89.山并不会移动,但作者却故意说老僧是因担心山移去而锁寺门。
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金圣叹先生传廖燕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
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
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①之。
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
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阀,秘不示人。
每升座开讲,声音洪亮,顾盼伟然。
凡一切经史子集、稗官野史,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
【A】座下缁白四众②,顶礼膜拜,叹未曾有。
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鼎革③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
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④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
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⑤点则为圣叹。
予其为点之流也!”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
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
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
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选自《二十七松堂集》,有删改)【注】①排:批驳。
②缁白四众:泛指听众。
③鼎革:明清易代。
④兀坐:独自静坐。
⑤与:赞同。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共两处)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好饮酒,善衡文________②鼎革后,绝意仕进________③或问“圣叹”二字何义________④因为诗吊之________(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第二段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除朋从淡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
(4)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①哪两句话高度概括了金圣叹的性格特点?②指出画线句子【A】的作用。
(5)纵观全文,阐述作者为金圣叹作传的缘由。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不食嗟来之食齐大饥。
黔敖①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②辑屦③,贸贸然而来。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名著阅读复习《朝花夕拾》检测卷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面不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是()A.孔乙己B.寿镜吾老先生C.藤野先生D.范爱农2.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A.狗猫鼠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3.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的《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B.《范爱农》一文写的是范爱农和“我”在日本留学时的故事。
徐锡麟被害后,“我”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范爱农表示反对。
C.《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
《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
D.《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文章既讽刺了庸医,也表达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4.在每日阅读中,同学们通过研读《朝花夕拾》,加深了对鲁迅的理解,培养了读书的兴趣,也消除了与经典之间的隔膜。
下面是同学们在读书笔记中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5.《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迅又名()A.周敦人B.周建人C.周伟人D.周树人6.根据《朝花夕拾》中鲁迅的“爱与憎”,选出下图中对应不正确的一项()说明:图示人物所在区域关联的坐标轴表示鲁迅对人物的态度。
如图示“藤野先生”,表示鲁迅对藤野先生既敬又爱。
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检测试卷语文试题卷考生须知:1.全卷共16小题,满分为120分(含书写分3分) 。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考场、考号、姓名和班级。
全卷书写 (3分)一、班级开展“诗心解月”专题学习,请你参与完成各小组的学习任务。
(22分)1.第一组研究月的别名。
(9分)(1)以下诗句都含有月的别名,请你补充一则。
(2分)A.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古朗月行》李白)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苏轼)C.、▲ , ▲ 。
(诗句出处不作要求)(2)用别名称月有何意趣?请你从第(1)题中选一个,结合诗句赏析。
(3分)(3)以下是组员汇总的月的别名,你建议从什么角度开展研究?请举例说明。
(4分)飞镜、冰镜、天镜、宝鉴、玉鉴、金轮、琼轮、孤轮、玉盘、银盘、晶盘、素丸、玉环、玉弓、玉钩、玉壶、冰兔、金兔、玄兔、兔影、兔辉、玉杵、桂宫、桂丛、桂魄、嫦娥、金娥、素娥、娥影、娥灵、婵娟、玉蟾、明蟾、寒蟾、灵蟾、素蟾、蟾阙、蟾光、蟾彩2.第二组研究月的意象。
请你帮助完成以下研究笔记中的内容。
(5分)(1)(2)请在C处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意”和“象”之间的关系。
(2分)3.第三组写诗咏月。
请你根据孟浩然《宿建德江》的情感,仿照蔡培国《月》的形式,以《月》为题写一首三行小诗。
(4分)4.第四组研究不同诗人的月。
下面是汇报研究成果时的串词,请你帮助写完整。
(4分)(开场白)千江有水千江月。
当月照进李白的诗,便化作了浪漫与不羁,是对影成三人..的自得其乐; ▲ ; ▲ 。
(结束语)李白的月、王维的月、苏轼的月……可谓“千家诗人千家月”,家家都是中国月,诗句中的每一道清辉都滋养着我们的中国心。
二、学校开展气象科普进社区活动,请你阅读以下网文,完成展板设计任务。
慈溪实验中学初三月考卷书写(5分)全卷书写5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
梳理与探究(1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题目。
(5分)读一本好书,就像沐浴在温暖和煦的春风里,使人心旷神怡;品一本好书,就像徜徉在意境绝美的风景中,让人qiè ()意留恋。
读书是一种精神的漫游,是一种心灵的跋涉;是沉重之外的,是静默之中的。
书的浩瀚不容轻qù(),书的神圣不可亵渎。
让我们静心阅读,细嗅书本悄然留下的馨香,享受读书带给我们的快乐吧!(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qiè ()意不容轻qù ()(2)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分)A qiǎoB qiāo(3)文段划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A. 涟漪飘逸B.飘逸涟漪2.按照主题对古诗文名句进行梳理有助于提高中考复习效率,有同学以“心怀苍生”为主题写了一段感悟,现请你将内容补充完整。
(10分)心怀苍生是一种品格。
在苏轼的吟啸声里,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①”的乐观;在辛弃疾的军营帐中,是“了却君王天下事,② ”的忠诚;在韩愈的贬谪路上,是“云横秦岭家何在,③ ”的悲慨。
心怀苍生是一种情怀。
有“ ④ ,半竿斜日旧关城”的怅惘;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乡愁;有“ ⑤ ,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乐观;更有“人生自古谁无死,⑥ ”的气节。
心怀苍生,怀的总是家国。
登临沧海,曹操慷慨而歌,“ ⑦ ,⑧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站在受降城上,李益愁思蔓延,“ ⑨ ,一夜征人尽望乡”;伫立咸阳城,许浑思绪万千“溪云初起日沉阁,⑩ ”。
请阅读一位80后爸爸的生日宴会感言,完成题目。
(4分)亲爱的家人,谢谢你们的祝福。
日长似岁,转眼之间我就步入_____之年。
我很开心,因为你们,我感到了生活的幸福美好。
作为家中的顶梁柱,我将继续忍辱负重,“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与大家一起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2024年云南省九年级语文中考试题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6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云南的靓(liàng)丽名片。
巧夺天工的剑川木雕、闻名遐迩的鹤庆银器、流传久远的腾冲皮影戏、跻身国际时装展的楚雄彝族刺绣……它们是历久弥新的文化印记,城乡皆有传习声,非遗繁花缀(zhuì)云南。
近年来,云南不断发掘出一批又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棕相间(jiān),像极了挂在佤山苍穹(qióng)下的彩虹。
佤族织锦融入了绿水青山、彩霞云霓等元素,以丰富的色彩和纹样形成独竖一帜的风格。
贡山独龙族妇女手工编织而成的独龙毯“约多”,以连续的直线条纹拼接而成,同样色彩绚丽。
编织毯子的独龙族妇女也被称为“织彩虹的人”。
芒市德昂族的酸茶,运用传统工艺精心制作,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风味。
德昂酸茶分饮用茶和食用茶,食用茶是德昂餐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靓(liàng)B. 缀(zhuì)C. 间(jiān)D. 穹(qióng)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巧夺天工B. 传习C. 独竖一帜D. 绚丽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血液承载不可或缺大放异彩B. 血脉承载不可多得精彩纷呈C. 血液传承不可或缺精彩纷呈D. 血脉传承不可多得大放异彩4、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芒市德昂族的酸茶,运用传统工艺精心制作,具有与众不同的风味。
B. 芒市德昂族的酸茶,运用传统工艺精心制作,使它具有独特的风味。
C. 芒市德昂族的酸茶,经过传统工艺制作,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风味。
D. 芒市德昂族以传统工艺精心制作的酸茶,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风味。
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好的劳动教育让人终身受益。
第二单元同步检测卷(A卷基础篇)(解析版)(全卷共三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瞥.见(piē)感慨.(kǎi)亵.渎(xiè)间.不容发(jiàn)B.劫.掠(jié)琉.璃(liú)汲.取(jí)恪.尽职守(kè)C.旁骛.(wù)强聒.(guō)摇曳.(yè)随声附和.(hé)D.踌.躇(chóu)造诣.(zhǐ)惊骇.(hài)敬业乐.群(lè)【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
学生需要对形声字、形近字和多音字多积累。
A项,“间”应读“jiān”;C项,“和”应读“hè”;D项,“诣”应读“y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粗犷家具城彬彬有理荡然无存B.脉搏名信片再接再厉脱颖而出C.箱箧口头禅随机迎变一意孤行D.追溯座右铭断章取义言行相顾【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程度。
A项,“彬彬有理”应为“彬彬有礼”;B项,“名信片”应为“明信片”;C项,“随机迎变”应为“随机应变”。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考临近,室友们都在认真复习,丁刚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
B.这道数学题很难,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C.她性格孤僻,常常妄自菲薄....,大家都认为她是一个自负的人。
D.色彩晶莹的琉璃珠子散得到处都是,在日光下折射出炫目的霞光,令人眼花缭乱....。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成语。
A项,“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褒贬失当。
B项,“大彻大悟”形容彻底觉悟或醒悟;用在这里,语意过重。
C项,“妄自菲薄”,形容过分地看轻自己;和后面的“自负”相矛盾。
2024年3月福建省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2024.03一、积累与运用(23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诗文名句。
(8分)(1)漫游西湖之畔,见莺燕点染了早春的生机,我们可以用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来描述这番画面。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展现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的句子是:,。
(3)宋濂在求学生涯中,生活即使艰苦,他也不羡慕同门的优渥生活是因为:,。
(4)古人常借月抒怀,用清冷之月表思念之情,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随君直到夜郎西。
”(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典故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再现紧张激烈战斗场面的词句是:,。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9分)我们美丽的祖国,草木皆有意,山水都含情。
假日里,你是否有去看那①(wēi)峨山峦,汤汤江水;看那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看那清风闲坐,白云高卧;看那碧涛如浪,百②(gě)争流……这些景象是否又引起你的()呢?看那雄鹰搏击蓝天,海燕笑傲③(cāng)海,我感受到了勇敢者的奋斗;看那大雪中挺拔的青松,严寒中()的腊梅,我体味到了坚强者的();看那雨后灿烂的彩虹,秋霜染红的枫叶,我感受到了乐观者的心境。
美丽而智慧的大自然,无时无刻都在启迪着我们,学会生活,读懂自然。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3分)(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浮想联翩怒放抗争B.思绪万千怒放反抗C.浮想联翩绽放抗争D.思绪万千绽放反抗(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美丽而智慧的大自然,无时无刻都在启迪着我们,读懂自然,学会生活。
B.美丽而智慧的大自然,每时每刻不在启迪着我们,学会生活,读懂自然。
C.美丽而智慧的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启迪着我们,学会生活,读懂自然。
D.美丽而智慧的大自然,每时每刻都在启迪着我们,读懂自然,学会生活。
卷4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颓.唐(tū)腻.歪(nì)荣膺.(yīng)如坐针毡.(zhān)B.阔绰.(chuò)蓦.地(mò)恐吓.(xià)不知好歹.(dǎi)C.盘桓.(huán)绮.丽(qǐ)堕.落(zhuì)涓.涓细流(juān)D.荤.菜(hūn)附和.(hè)掂.量(diān)战战兢.兢(jīng)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咆哮捣蛋雕粱画栋咬牙跺脚B.雕塑凝视另请高明骂骂咧咧C.囫囵伺侯无可奈何喃喃自语D.半响积蓄喜出望外另请高明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B.网传天然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
C.“最美新娘”李成环的事迹可歌可泣....,她被兰州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
D.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4.下列句子正确的一项是()A.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B.专家表示,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
C.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措施。
D.兰州新区的建设,对进一步提升兰州和甘肃对外开放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5.下列标点符号是拥有错误的一项是()A.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B.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C.哭,哭有什么用?眼泪,眼泪有什么用?顶多让我们哭出儿龙湘妃竹吧!D.你们滚下船来,你们滚下云头来,我都要把你们烧毁!烧毁!烧毁!6.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对子”。
如果上联是“奇石尽含千古秀”,恰当的下联应是()A.笔间芸气吐芬芳B.雅文清润九州阔C.仙露奇花碧间香D.好花长占四时春7.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阶段检测卷(九年级)(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共12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狂风呼啸,气浪灼人,沙石飞腾,岩浆横溢,霎.(chà)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好像到了世界的末日……B.当一些亲切的思想给他以愧赠,他是知道的,那像是一只可爱的手在转.(zhuàn)动沙漏计,从而延缓了它的转动。
C.慈悲的力量却高出于权力之上,它深藏在帝王的内心,是一种属于上帝的德行,执法的人倘能把慈悲调剂.(jǐ)着公道,人间的权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没有差别。
D.水上漂手腕伤口已草草包扎.(zā),闷坐岸边,狠抽旱烟。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英在全省中学生舞蹈大赛中,以其优美舒展的舞姿和新颖的编排,征服了评委,获得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B.孔夫子门前早已冷落,小城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埋没于蓬蒿荆棘之中。
C.演员张国立曾坦言,为某品牌的食品担任代言人后,数年内如坐针毡....,生怕该品牌食品出现安全问题,损害自己的形象,更损害消费者的健康。
D.人类如果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必定会受益匪浅....,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片宁静的天空,更是与万物的心灵交流。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加大对薄弱地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投资力度,可以增加有利于供给结构升级、弥补小康短板、城乡区域协调、增强发展后劲的投资。
B.各种非法添加剂仍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环节屡禁不止。
客气地说,是生产经营者普遍缺乏法制意识、质量安全意识,不客气地说,是缺德。
C.战后亚洲发展历程和经验启示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我们都应该坚持睦邻友好,不为一些小的摩擦和矛盾所干扰。
D.亚洲文明的多样性、包容性,可以让我们在凝聚共识的过程中迸发出新的火花,齐心协力走在产业革命的创新前列。
4.对下面文段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池边的每一棵树,每一根草,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精灵,茎脉里的汁液都是汉江最微小的支流。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树与草”比作“鲜活的精灵”,把“茎脉里流淌的汁液”比作“汉江最微小的支流”,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池畔植物的茁壮茂盛和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无比喜爱与赞美之情。
)B.两本书灰头土脸地躲在角落里,感觉是从前没卖掉剩下的。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书本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两本书几乎很少有人关注的状态。
)C.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努力”“力量”“手脚”等人格化的词语,将蒲公英紧贴地面、努力生长的状态鲜活地表现出来。
)D.她意兴勃勃地说,每只碗都有自个儿的性格,唯有煮出与它们情投意合的食物,才能衬托出它们超尘绝俗的美丽。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不同的碗用来盛放不同的食物,从句中“每只碗都有自个儿的性格”“衬托出它们超尘绝俗的美丽”可以看出,此处的“情投意合”是指食物与陶碗的风格搭配得自然和谐。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墨池记》作者曾巩,字子固,南丰(现江西南丰)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 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威尼斯商人》即是他“四大喜剧”之一。
C. 《列子》保存了我国先秦时代的许多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我们学过的《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愚公移山》均选自此书。
D.《孔乙己》选自《彷徨》,作者是鲁迅,我们还学过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等文章。
6.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听说好友小李的母亲病了,小赵打电话给他说:“家慈的病好些没有?我有一个朋友是医生,要不我们一起带她老人家到我朋友所在的医院去看看吧?”B.中秋节到了,李兵提了一盒月饼去拜访他的高中班主任王老师。
王老师说:“小李,师生之间就不要这么客气了!可是却之不恭,我也只好笑纳啰!”C.王教授新近出版了一部学术专著,他给他的研究生李惟一送了一本,并在扉页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一句题词:“爱徒李惟一惠存。
”D.在校运会总结会上,班主任刘老师激动地说:“这次校运会我们班的女生表现优秀,在很多项目上摘金夺银,真是‘须眉不让巾帼’,可喜可贺!”第Ⅱ卷(共108分)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2分)7.默写填空。
(7分)(1)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2)______________,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3)迷津欲有问,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4)王维《观猎》一诗中传达出冬末春初的季节信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古至今,人们对大海充满了向往和热爱之情,请写出赞美大海的连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3分)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A.这首诗歌结构单纯,三个章节的句式完全相同,以第一章为基调,后两章只更换了少许字词。
B.这首诗用了《诗经》中常见的复沓手法,在反复咏叹中,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不断得以强化和升华。
C.诗歌中的“伊人”是诗歌实写的形象,她行踪不定,形迹缥缈,变幻莫测。
D.诗歌中“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等诗句,就是“行”的具体表现,我们从中仿佛看到了主人公在追寻爱情的道路上艰难跋涉的身影。
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
孙权承摄①大业,优文②征仪。
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从讨羽,拜忠义校尉。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
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
黄武③中,遣仪之皖④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
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
大驾东迁,使仪辅太子。
后从.太子还建业。
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
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
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
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据实答问。
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是仪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
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
”权曰:“仪俭,必非也。
”问果他家。
是仪时时有所进达⑤,未尝言人之短。
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
(选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第十七》,有删改)【注释】①承摄:继承掌管。
②优文:专门下文,给是仪优厚的待遇。
③黄武:年号。
④皖:地名。
下文“建业”也是地名。
⑤进达:举荐人才。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标2处)(2分)是仪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①既.定荆州,都武昌既:________________②后从.太子还建业从:________________③权遂.舍之遂:________________④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
” 左右: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休到,大破之.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C.吾欲之.南海D.彼竭我盈,故克之.(4)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是仪被派遣到皖县见将军刘邵,准备引曹休出战。
B.当众官因害怕吕壹而诬蔑刁嘉诽谤国政时,是仪不畏权势,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
C.是仪置办家产私业,拥有一栋大宅,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惠赐。
D.是仪经常举荐人才,勤政为国数十年,不曾有过失。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
(12分)知冷知热的地球彩衣①地球有各式各样的衣裳,五颜六色,绚丽多彩,而且会随岁月的更替而改变。
②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冬天暖和,夏天凉爽。
这是因为水所能吸收容纳的热量特别多,使1立方厘米的水升高1 ℃所需的热,足以使3 000多立方厘米的空气或是5立方厘米的花岗岩也升高1 ℃。
当阳光强烈时,水把大量的热吸去,起到了降低气温的作用;当天气转冷后,水又把热陆续放出来,使气温不致降得太低。
③地球上约有71%的面积遮盖着蓝色的衣裳,而在大陆上又有大约..1/5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裳。
这是沙漠或半沙漠地区,它使那里的气温热时特别热,冷时特别冷。
不是雪中送炭而是火上浇油,起着与海洋相反的作用。
在沙漠中,昼夜温差常常达到好几十摄氏度。
④黄色衣裳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一方面由于它本身吸收容纳热量的能力比水要差许多,同时也因为它不能像海洋那样经常把大量水蒸气输送到空中,使那里的空气保持比较潮湿的状态。
⑤大气是调节地球“体温”的透明衣裳。
它拦截阻挡着太阳射来的热,同时也阻拦地面的热向宇宙中散失,假使没有大气,被太阳照着的地方就太热,而晒不到的地方就太冷了。
空气中还含有水蒸气,其含量越多,吸热能力就越强,所以海洋上潮湿的空气比沙漠上干燥的空气更能吸热保暖,调节温度。
⑥在高山上,空气稀薄,水蒸气的含量也少,热量来的虽多,去得也快,到了一定程度,支出更超过了收入。
那里常常终年被积雪所掩盖。
⑦两极也是终年穿着白色衣裳的地区,那里因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阳光是斜射的,阳光在大气中旅行的路线长,沿途被拦截阻挡掉的热就多,所以到达地面的热量少,因此两极的气候严寒。
地面得到的热量已经少了,白色的衣裳更将这些热大量反射掉。
刚落下的白净的雪能把射到地面的90%左右的热反射回去,这就使温度更低了。
⑧包括两极和高山地区在内,地球上约有1/10的陆地终年穿着白色的衣裳。
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穿上白衣裳的地区就更多了。
这些白色的衣裳对地球上的气候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气象学家吕炯等已发现,北方海洋的结冰量和我国长江流域旱涝现象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至于那种面积广大的终年积雪的地区,更是冷空气的制造厂,广泛地影响着天气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