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波 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9.64 MB
- 文档页数:42
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治疗进展小细胞肺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肺癌类型,通常会迅速扩散到其他器官,导致患者的预后非常差。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和放疗,但效果有限,且易产生药物耐药性。
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介绍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1. EGFR抑制剂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种重要的信号通路分子,在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针对EGFR的抑制剂成为了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
目前已经有多种针对EGFR的抑制剂被用于临床试验,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疗效结果。
荷兰达替尼(Lorlatinib)是一种新型的EGFR和ALK双重抑制剂,已经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
在一项临床试验中,荷兰达替尼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体有效率高达45%,且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这为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除了荷兰达替尼,目前还有其他多种针对EGFR的抑制剂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包括第三代EGFR抑制剂、EGFR TKI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等。
这些新药物的不断涌现,为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
2. PD-L1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在多种癌症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成为了肿瘤治疗的一大突破。
针对PD-L1的抑制剂也逐渐成为了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热门研究领域。
PD-L1是一种免疫检查点蛋白,通过与PD-1受体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从而避免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
通过抑制PD-L1,可以恢复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杀伤作用。
目前,多种PD-L1抑制剂已经在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了一定的疗效。
百奥赛康(Atezolizumab)是一种PD-L1抑制剂,已经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在一项临床试验中,百奥赛康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明显提高,且毒副作用相对较小,成为了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选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年第13卷第19期50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及进展卢军1,强光亮2,刘德若2(1.吉林敦化市中医院 胸外科,吉林 敦化 133700;2.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胸外科,北京 100029)摘要:小细胞肺癌是一种侵袭性极高的恶性肿瘤,往往在诊断该病的时候就已有远处转移,预后差。
目前,无论局限期或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模式均为联合化疗。
化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放疗起着巩固治疗的作用,疗效好者可以考虑辅予手术治疗,预防性全脑照射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化疗;放疗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3.19.0260 引言肺癌为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
小细胞肺癌(small-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所有新发肺癌的16%~20%。
因SCLC具有生长迅速,恶性程度高,转移早的生物学特性,往往在诊断该病的时候就已有远处转移。
如果不对其病情进行及时有效的干涉,患者将在几个月内死亡。
SCLC的肿瘤细胞对化疗和放疗都非常敏感,尤其是联合化疗方案。
近年来对SCLC生物学行为理解的加深以及治疗方案与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增强了治疗这一疾病的能力。
本综述重点阐述SCLC的分期、治疗现状及相关进展。
1 分期SCLC目前共有三种分期方法,包括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与国际抗癌联盟(AJCC/UICC)TNM 分期,美国退伍军人肺癌协会(VALG)分期以及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的分期法。
由于大多数SCLC患者被确诊时已无手术根治的指征,因此TNM 分期并不常用于SCLC。
而SCLC的分期对于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尤为重要。
临床采用的分期方法多为美国退伍军人肺癌协会制定的分期系统,因其简便性和临床适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该分期根据患者的病灶范围将SCLC分为局限期(1imited stage disease,LD)和广泛期(extensive stage disease,ED)。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22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完整版)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中的第1位。
同时,由于早期肺癌多无明显症状,临床上多数患者出现症状就诊时已属晚期,晚期肺癌患者整体5年生存率不高。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肺癌防治措施、提高肺癌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为各级临床医师提供专业的循证医学建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呼吸内科、肿瘤内科、胸外科、放疗科、影像科和病理科专家,结合国际指南和中国国情,整合近年来肺癌病理、基因检测、免疫分子标志物检测和治疗手段等方面的新进展,制定了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2版),旨在为各级临床医师提供肺癌筛查、诊断、病理、治疗和随访等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导性建议。
表1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循证医学推荐级别推荐类别循证医学证据级别1类推荐证据级别最髙.专家组一致推荐2A类推荐证据级别稍低.4•家组一致推荐2B类推荐证据级别低.部分专家推荐3类推荐证据专家分歧较大第一部分:肺癌的筛查一. 筛查人群的选择1.推荐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5岁。
2.肺癌的危险因素吸烟:吸烟可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起始吸烟年龄越小、每日吸烟量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引发肺癌的相对危险度越大。
建议吸烟量Z 20包年的人群进行肺癌筛查。
吸烟与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肺癌(SCLC)的关系相对更为密切,鱗状细胞癌和SCLC常呈中央型生长,因此,重度吸烟人群可进一步进行荧光支气管镜筛查。
同时开展戒烟宣传教育。
二手烟或环境油烟吸入史:Meta分析显示,二手烟暴露显著增加肺癌发生风险。
炒炸等烹饪方式产生的厨房油烟可导致DNA损伤或癌变,是中国非吸烟女性罹患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职业致癌物质暴露史:长期接触氨、碑、被、铭、镉及其化合物等高致癌物质者更易罹患肺癌。
石棉暴露可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另外,二氧化硅和煤烟也是明确的肺癌致癌物。
个人肿瘤史:既往罹患其他恶性肿瘤者可能携带异常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循环miRNA-2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刘启飞【摘要】微RNA(miRNA)是一类具有基因调控功能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参与了生物的发育、生长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且与恶性肿瘤的形成、发展、转移与复发有关,其中miR-2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外周血miR-21作为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备受关注.该文围绕外周血miR-21在肿瘤诊断、疗效评价以及预后等方面的作用予以综述.【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4(020)019【总页数】3页(P3521-3523)【关键词】微RNA-21;外周血;肿瘤【作者】刘启飞【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研究生部,安徽蚌埠233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二医院肿瘤中心,江苏淮安22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4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长18~25个核苷酸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
目前在人类基因组中发现已超过1000多种miRNA。
miRNA表达异常与肿瘤、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及神经系统病变有关,其中与肿瘤的关系研究为最热门。
目前研究表明,miRNA不管在肿瘤组织还是在外周血中都与肿瘤显著相关,其中miR-21是人类基因组中第一个检测到并在几乎所有肿瘤中表达上调的miRNA,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疗效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循环miR-21与肿瘤组织miR-21的关系miR-21在几乎所有肿瘤中表达异常。
Volinia等[1]对来自六种不同肿瘤的540例样本miRNA进行分析,发现只有miR-21在所有肿瘤中表达上调。
近年来,因外周血miRNA具有表达稳定、易于采集、检测方便等特点,有学者不仅对肿瘤组织miRNA进行分析,还对外周血miRNA 进行研究,并发现miRNA在血清和血浆中表达无差异。
Liu等[2]选取70例非小细胞肺肿瘤组织及血清,40例健康人血清为对照,发现miR-21、miR-141和miR-200c等在非小细胞肺肿瘤组织中表达升高,肿瘤患者血清miR-21表达上调,但血清miR-141和miR-200c表达下调。
癌症免疫治疗的新突破和未来发展引言:癌症是全球公认的严重健康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有数百万人因癌症而失去他们的生命。
长期以来,放疗和化疗一直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它们常常伴随着许多副作用,并且对某些类型的癌症效果有限。
然而,近年来免疫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本文将探讨当前癌症免疫治疗领域的新突破和未来发展。
一、肿瘤免疫逃逸机制肿瘤免疫逃逸是指肿瘤细胞通过多种途径规避宿主免疫系统攻击的现象。
这些机制包括抑制性细胞因子和不良调节信号通路等,导致肿瘤细胞能够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监测和攻击。
了解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对于开发有效的免疫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二、CAR-T细胞疗法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融合了抗原识别受体(CAR)和T细胞淋巴瘤旺盛表达的基因改造技术。
该技术通过收集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并对其进行改造,使得这些细胞能够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
近年来,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特定类型的癌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1. 成功案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便是B-ALL(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成功。
经过CAR-T细胞治疗后,多数患者临床表现出完全缓解,一些患者甚至实现长期无迹象复发生存。
2. 潜在挑战然而,CAR-T细胞疗法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制备过程复杂且昂贵,使得该技术难以推广到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其次,在一些患者中,CAR-T细胞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如發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神经毒性等。
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的调节机制,用于平衡免疫活性。
癌症细胞往往能够通过操纵这些免疫检查点来规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通过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阻止或减轻肿瘤细胞对这些控制信号的干扰,并激励宿主免疫系统重新攻击肿瘤。
1. 关键药物最常见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包括PD-1和CTLA-4抗体。
PD-1抗体(如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能够与肿瘤细胞上过表达PD-L1的分子结合,从而使T细胞重新获得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