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p工作流程图
- 格式:pdf
- 大小:651.48 KB
- 文档页数:1
优品(ERPMRP 管理)ERP 标准业务流程图标准业务流程 一、销售部分:(一) 销售合同管理流程:业务编号 流程适用范围SA-001业务名称销售合同管理所有的销售业务必须以审核后的合同签审单作为业务起点相关岗位及权限销售业务员岗位系统操作销售助理 总调室 财务项目核算员销售订单增加、审核 存货目录、产品结构 项目目录相关部门或岗位销售助理总调室调度人员权限录入、审核、关闭 录入、审核 录入财务项目核算员具体工作流程1、 销售部门销售业务员签订销售合同(参见公司合同审批流程)。
所有的销售订单必须填写销售合同审批单(见表:PR-SA-01),进行各部门审批。
总调室调度人员在接到销售合同审批单后,根据订单内容、存货情况、产品技术设计情况在【物料需求计划】模块增加存货档案并建立相关的产品描结构;根据销售合同审批单上总调室增加的存货档案、产品结构情况财务部门项目核算人员在【总账】模块增加成本对象项目的项目目录;2、 销售助理根据审批后的销售合同审批单在【销售管理】模块中录入销售订单(见表:PR-SA--02),述录入完毕后检查无误后,销售助理在【销售管理】模块对销售订单进行审核;操作要点:1、 销售类型(按照产品项)分为五种:车体改装销售 机加产品销售 多媒体商品销售 材料销售 系统集成销售重点提示:根据销售统计和核算的需要,在销售订单的表头栏目内必须选择对应的销售类型, 从以上五种分类中进行选择。
2、 销售业务类型(按照结算情况界定)为三种: 普通销售业务:无论赊销、现销,当月完成发货后(含多次发货)当月结算完毕(含 多次结算)的销售业务,在增加销售订单时选择业务类型为普通销售业务。
具体操作 见普通销售业务处理流程 分期收款业务:当月完成发货后(含多次发货),需分次、跨月进行结算、开发票, 分批结转收入成本的销售业务,在增加销售订单时选择业务类型为:分期收款。
具体 操作见分期收款业务处理流程。
直运销售:销售的商品不经过公司库房,直接将商品从供应商处发送到客户方的销售 业务(例如:商品代购业务),在增加销售订单时选择业务类型为:直运销售。
1. 初始为项目建立构想、范围和初始计划。
初始阶段通常只需要少数人。
在初始阶段的最后,检查项目的生命周期目标,决定是否继续进行全范围的开发。
2. 细化
设计、实现、测试一个健全的体系结构并完成项目计划。
这个阶段涉及到作为关键人员的系统架构师和项目经理,以及分析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和其他人员。
在细化阶段的最后,检查详细的系统目标和范围、体系结构的选择以及主要风险的解决办法,并决定是否进行构造。
3. 构造建造第一个可工作的系统版本。
此阶段涉及到系统架构师、项目经理和构造团队的领导,以及全体开发和测试人员。
在构造阶段的最后要决定软件、场所和用户是否都已经为部署第一个可工作的系统版本做好了准备。
4. 移交把系统交付给它的最终用户。
这一阶段的关键成员包括项目经理、测试人员、发布专家、市场以及销售人员。
在移交阶段的最后,要判定这个项目的生命周期的目标是否达到,并决定是否应该开始另一个开发周期。
这时要总结这
个项目的经验教训,以便改进将用于下一个项目的开发过程。
Rational 统一过程的特点
•用况驱动的、迭代的、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过程•活动强调模型
•支持面向对象技术
•可配置的。
ERP流程图图形目录图23.1 企业销售管理业务的第一层数据流图 (3)图23.2销售基础数据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 (4)图23.3销售计划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 (4)图23.4销售订单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 (5)图23.5销售收发货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 (5)图23.6销售服务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 (6)图23.7企业销售管理E—R关系图 (6)图23.8销售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图 (7)图24.1 企业采购管理数据流程图 (8)图24.2采购基础数据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数据流) (9)图24.3采购计划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数据流) (9)图24.4采购订单处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数据流) (10)图24.5采购收货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数据流) (10)图24.6采购系统实体关系图 (11)图24.7采购系统模块图 (12)图25.1 企业库存管理第一层数据流图 (13)图25.2库存基础数据管理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 (14)图25.3库存处理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 (14)图25.4入库处理展开数据流图(第三层数据流) (15)图25.5出库处理展开数据流图(第三层数据流) (15)图25.6企业库存管理E—R关系图 (16)图25.7库存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 (17)图26.1 制造标准管理业务数据流图 (18)图26.2制造标准管理实体关系图 (18)图26.3制造标准管理功能模块图 (19)图27.1 计划管理业务数据流图 (20)图27.2主生产计划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程图) (20)图27.3物料需求计划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程图) (21)图27.4能力需求计划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程图) (21)图27.5计划管理实体关系 (22)图27.6计划管理功能模块图 (23)图28.1 企业车间管理第一层数据流图 (24)图28.2车间任务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 (24)图28.3生产工票管理数据流程图 (25)图28.4车间物料管理数据流程图 (25)图28.5车间完工管理数据流程图 (25)图28.6企业生产管理E—R关系图 (26)图28.7车间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 (27)图29.1 JIT生产管理数据流程图 (28)图29.2JIT计划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数据流程图) (28)图29.3JIT系统维护数据流程图(第二层数据流程图) (29)图29.4JIT生产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数据流程图) (29)图29.5JIT系统实体关系图 (30)图29.6JIT功能模块图 (30)30.1 质量管理数据流程图(简化) (31)图30.2质量管理基本数据维护数据流程图(第二层) (31)图30.3质量管理质量标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 (32)图30.4质量管理质量检验数据流程图(第二层) (32)图30.5质量管理系统的实体关系 (32)图30.6质量管理功能模块图 (33)图31.1 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简化) (34)图31.2财务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图 (35)图32.1 人力资源管理数据流程图 (36)图32.2人事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 (36)图32.3人力资源计划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 (37)图32.4招聘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 (37)图32.5培训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 (37)图32.6人力资源测评数据流程图(第二层) (38)图32.7人力资源管理的实体关系 (38)图32.8人力资源管理功能模块图 (39)图33.1设备与仪器管理业务数据流程图 (40)图33.2设备与仪器基本资料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可继续展开) (40)图33.3设备与仪器业务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数据流) (41)图33.4设备管理实体关系图 (41)图33.5设备管理功能模块图 (42)图23.1 企业销售管理业务的第一层数据流图图23.2 销售基础数据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图23.3 销售计划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图23.4 销售订单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图23.5 销售收发货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图23.6 销售服务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图23.7 企业销售管理E—R关系图图23.8 销售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图24.1 企业采购管理数据流程图图24.2 采购基础数据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数据流)图24.3 采购计划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数据流)图24.4 采购订单处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数据流)图24.5 采购收货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数据流)图24.6 采购系统实体关系图图24.7 采购系统模块图图25.1 企业库存管理第一层数据流图数据输入图25.2 库存基础数据管理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图25.4 入库处理展开数据流图(第三层数据流)图25.5 出库处理展开数据流图(第三层数据流)图25.6 企业库存管理E—R关系图图25.7 库存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图26.1 制造标准管理业务数据流图图26.2 制造标准管理实体关系图图26.3 制造标准管理功能模块图图27.1 计划管理业务数据流图图27.2 主生产计划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程图)图27.3 物料需求计划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程图)图27.4 能力需求计划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程图)图27.5 计划管理实体关系图27.6 计划管理功能模块图图28.1 企业车间管理第一层数据流图图28.3 生产工票管理数据流程图图28.5 车间完工管理数据流程图图28.6 企业生产管理E—R关系图图28.7 车间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图29.1 JIT生产管理数据流程图图29.2 JIT计划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数据流程图)图29.3 JIT系统维护数据流程图(第二层数据流程图)图29.4 JIT生产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数据流程图)图29.5 JIT系统实体关系图图29.6 JIT功能模块图30.1 质量管理数据流程图(简化)图30.2 质量管理基本数据维护数据流程图(第二层)图30.3 质量管理质量标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图30.4 质量管理质量检验数据流程图(第二层)图30.5 质量管理系统的实体关系图30.6 质量管理功能模块图图31.1 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简化)图31.2 财务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图32.1 人力资源管理数据流程图图32.2 人事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图32.3 人力资源计划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图32.4 招聘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图32.6 人力资源测评数据流程图(第二层)图32.7 人力资源管理的实体关系图32.8 人力资源管理功能模块图图33.1设备与仪器管理业务数据流程图图33.2设备与仪器基本资料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 可继续展开)图33.3设备与仪器业务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数据流)图33.4 设备管理实体关系图图33.5 设备管理功能模块图!!!!!!!!!!!!!!!!!!!!!!!!!!!!!!!!!!!!!!!!!!!!!!!!!!!!!!!!!!!!!!!!!!!(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软件项目开发流程RUP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统一软件开发过程,统一软件过程)是一个面向对象且基于网络的程序开发方法论。
根据Rational(Rational Rose和统一建模语言的开发者)的说法,好像一个在线的指导者,它可以为所有方面和层次的程序开发提供指导方针,模版以及事例支持. RUP和类似的产品--例如面向对象的软件过程(OOSP),以及OPEN Process都是理解性的软件工程工具--把开发中面向过程的方面(例如定义的阶段,技术和实践)和其他开发的组件(例如文档,模型,手册以及代码等等)整合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一、六大经验迭代式开发.在软件开发的早期阶段就想完全、准确的捕获用户的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需求在整个软件开发工程中经常会改变。
迭代式开发允许在每次迭代过程中需求可能有变化,通过不断细化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迭代式开发不仅可以降低项目的风险,而且每个迭代过程以可以执行版本结束,可以鼓舞开发人员。
管理需求。
确定系统的需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开发人员在开发系统之前不可能完全详细的说明一个系统的真正需求。
RUP描述了如何提取、组织系统的功能和约束条件并将其文档化,用例和脚本的使用以被证明是捕获功能性需求的有效方法。
基于组件的体系结构.组件使重用成为可能,系统可以由组件组成。
基于独立的、可替换的、模块化组件的体系结构有助于管理复杂性,提高重用率。
RUP描述了如何设计一个有弹性的、能适应变化的、易于理解的、有助于重用的软件体系结构。
可视化建模。
RUP往往和UML联系在一起,对软件系统建立可视化模型帮助人们提供管理软件复杂性的能力。
RUP告诉我们如何可视化的对软件系统建模,获取有关体系结构于组件的结构和行为信息。
项目管理论坛验证软件质量。
在RUP中软件质量评估不再是事后进行或单独小组进行的分离活动,而是内建于过程中的所有活动,这样可以及早发现软件中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