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三角形的判定__华师大版[1] 2
- 格式:ppt
- 大小:493.00 KB
- 文档页数:23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是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但对于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直角三角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出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验证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直角三角形判定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动画等。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直角三角形的模型,用于展示和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直角三角形判定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建筑工人测量高度、运动员测定跳远距离等,引导学生认识直角三角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引出判定方法。
特殊直角三角形【知识要点】一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斜边上的中线正好把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3.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反之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4.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称为勾股定理);222c b a =+(反之,一个三角形中,有一条边的平方等于其它两边的平方和,那么它是直角三角形)二 、直角三角形的其它特殊性质1.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两条直角边为a 、b,斜边为 c ,斜边上的高为h ,那么它们存在这样的关系:ch ab =或cab h =. 2.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较长的直角边等于较短边的3倍。
3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是等于直角边的2倍(斜边上的高正好是斜边的一半。
)【经典例题】例1、如图,BC AC C ABD =︒=∠=∠,90︒=∠30,DAB ,AD=12.求BC 的长.例2、如图,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20°,求底与腰的比.b=3例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2,CD=1,︒=∠60A ,︒=∠=∠90D B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例4、如图,∠XOY=60°,其内部的点M 到OX 的距离ME=2,到OY 的距离MF=11,求线段OF 的长.例5、 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后,点D 与点B 重合,点C 落在点/C 的位置上,若︒=∠601,AE=1.(1)求3,2∠∠的度数.(2)求长方形纸片ABCD 的面积S .例6、如图,在△ABC中,∠C=90°,D为AB上一点,作DE⊥BC于点E,若BE=AC,BD=12,DE+BC=1。
求证:∠ABC=30°。
思考: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135º,∠BCD=120º,,BC=5 ,CD=6,求AD的长。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知识点解读 知识点1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重点)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例1】三角形三边之长分别为①3,4,5;②9,40,41;③7,24,25;④13,84,85.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若已知三角形三边长,要判断这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可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即是否有两个较小数的平方和等于大数的平方.①222345+=②22294041+=③22272425+=④222138485+=所以以上4组都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D.解:D【例2】在△ABC 中,22-,a m n =2,b mn =22+,c m n =其中m ,n 是正整数,且m>n ,试判断△ABC 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分析:本题已给出三角形的三边长,只需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进行判断就可以,但关键是确定最大边.解:因为m ,n 是正整数,且m>n ,222(-)20,m n m n mn =+->所以22+2,m n mn >所以c>b.又222222222(+)()20,m n m n m n m n n --=+-+=>所以c>a.所以c 为最长边.因为2222224224222222()(2)24(),a b m n mn m m n n m n m n c +=-+=-++=+=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知识点2 勾股数(了解)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a b c +=中,a ,b ,c 为正整数时,称a ,b ,c 为一组勾股数。
(1)3,4,7;(2)5,12,13;(3)111345,,(4)3,-4,5. 分析:判断的时候,要紧扣两个条件:(1)是否符合222a b c +=,即两个较小数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大数的平方;(2)它们是不是正整数。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一. 教材分析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这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四边形的基本概念,以及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这部分内容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会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对于图形的认知和判断有一定的能力。
但是,学生对于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练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2.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几何画板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同时,我会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讲解:讲解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通过几何画板进行演示。
3.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直角三角形的判定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2.判定方法:a.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b.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练习题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