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社会保障法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342.00 KB
- 文档页数:54
社会保障基础知识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哪一个?AA.国家 B.企业 C.个人 D.其他社会组织2.社会保障制度旨在满足人们什么水平的生活需要?A.小康生活需要 B.基本生活需要 C.富裕生活需要 D.现代化生活需要3.实行特殊性保障原则的国家,其社会保障的对象面向哪一层面?A.全体社会成员B.部分社会成员 C.全体劳动者 D.部分劳动者4.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依据是什么?A.社会立法 B.企业和个人的自觉性 C.思想教育5.现阶段我国城镇职工按规定需要缴纳保险费用的社会保险有几种?A.一种 B.二种C.三种 D.四种6.世界上第一个以立法形式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哪一个?A.美国 B.英国C.德国 D.日本7.下述哪一个不是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A. 单位缴费B.个人缴费C.财政补贴D.社会捐赠8.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核心的保障是什么项目?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9. 现阶段我国法定的社会保险有几种?A.二种 B.三种 C.四种D.五种10.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主要保障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A.年老、失业、下岗、工伤、生育B.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C.年老、失业、下岗、疾病、工伤11.我国建国早期所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哪种社会保障模式?A.储蓄保障型B.福利国家型C.传统保障型D.国家保障型12.以下哪个国家是储蓄保障型社会保障模式的主要代表?A.美国 B.英国 C.德国D.新加坡13.最高颁布《社会保障法》的是哪一个国家?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新加坡14. 按照我国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的规定,职工个人的缴费工资基数如何确定?A.本人当月工资B.本单位职工当月平均工资C.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D.本单位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参考答案:1,2B,3B,4A,5C,6C,7D,8C,9D,10B,11D,12D,13A,14C二、多项选择题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以下哪些基本功能?A. 实现共同富裕B.维护稳定社会C.保持社会公平D. 促进经济发展2.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 法定性B.互助性C.盈利性D. 特殊性3.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资金主要通过以下哪些方式保值和增殖?A. 存银行B. 买国债C. 证券投资D. 期货投资4.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哪些保险项目?A. 养老保险B. 失业保险C.生育保险D.医疗保险E.工伤保险F.企业补充保险G.财产保险5.现代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模式有哪几种?A.现收现付制B.完全积累制 C.部分积累制 D.社会统筹制6.按社会保障的给付原则分类,社会保障资金的给付一般可分为哪几种类型?A.一律定额型 B.所得比例型 C.就业关联型D.二阶层型7.下列社会保险项目中,职工个人必须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有哪些?A.养老保险 B. 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 工伤保险8.下列社会保险保障项目中,哪些保险项目依法必须建立个人帐户?A.基本养老保险 B. 失业保险C.基本医疗保险 D. 工伤保险9. 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模式的主要特点有哪些?A.受保人不需缴费 B.社会保险待遇较高C.保险待遇与劳动贡献挂钩 D.社会保险覆盖全体社会成员10.在我国,由国家财政支撑的保障项目包括哪几类?A.养老保险B.社会救助 C.社会优抚 D.社会福利 E.失业保险参考答案:1BCD,2AB,3ABC,4ABCDE,5ABC,6ABD,7ABC,8AC,9ABC ,10BCD三、是非选择题(简要说明理由)1.社会保障是社会的稳定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三条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第六条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
第七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第八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服务,负责社会保险登记、个人权益记录、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等工作。
第九条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权参与社会保险重大事项的研究,参加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对与职工社会保险权益有关的事项进行监督。
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全文)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社会保障基金- 第三章基本养老保险- 第四章基本医疗保险- 第五章失业保险- 第六章工伤保险- 第七章生育保险- 第八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第九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第十章社会保险待遇- 第十一章社会统筹与服务- 第十二章法律责任- 第十三章附则第一章总则本法为保障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险权益,规定社会保险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促进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社会保障基金第一节建立和使用第一条为满足公民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的需要,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基金。
第二条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社保费的缴纳- 国家财政补助- 社会捐助及其他合法来源第三条社会保障基金用于支付社会保险待遇、保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运行费用、开展社会保险事业以及其他用途。
第二节收入与支出管理第四条社会保障基金的收入使用应当公开透明,经济合理,依法使用。
第五条国家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确保收支平衡。
第三章基本养老保险第一节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六条建立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化、个人化、市场化的养老保险制度。
第七条养老保险制度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
第二节养老金待遇第十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
第十一条基本养老金待遇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标准确定,并根据参保人员的缴费年限、工资水平、退休年龄等因素进行计算。
第四章基本医疗保险第一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第十二条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个人缴费、政府补助的医疗保险制度。
第十三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等不同人群。
第二节医疗保险待遇第十六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用的报销和给付、门诊费用的报销和给付等。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第一节社会保障的性质与特点一、社会保障的科学内涵1935年,美国制定了历史上著名的《社会保障法》,首先使用了“社会保障” (Social Security)一词。
后来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也相继使用了“社会保障”概念。
60多年来,“社会保障”已由少数发达国家才考虑的问题逐步演变成一种世界性的社会制度。
“社会保障”这个概念也被人们广泛使用。
但是,对于什么是“社会保障” (Social Security)?历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综合发达的观点,大体上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强调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安全制度,目的是通过这种制度确保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预防各种可能危及社会秩序的社会问题的发生。
例如,美国的《社会保障法》认为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安全制度,目的在于确保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安全。
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福利制度,目的是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
例如,英国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福利计划,旨在保护个人及其家庭免除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收入上所受的损失,并通过公益服务(如免费医疗)和家庭生活补助,以提高其福利。
该计划包括社会保险计划、保健、福利事业和各种维持收入计划。
正因为此,直到今天,仍没有一个被普遍认可的统一概念。
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也有很大差别。
尽管人们对社会保障的的观点不尽相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实践也有很大的差异,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却有广泛的共识:1、社会保障是由国家承担主体责任的社会制度由国家作为社会保障主体承担主要责任是有道理的。
第一,国家是对社会进行管理的最高权力机关,政府是具体执行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惟有政府才有资格和能力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全体社会成员实行基本生活保障。
第二,政府承担社会保障职能,能够实现社会保障规模的最大化,从而达到最大的规模效益,降低种种分散化的保障制度过高的管理成本和管理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全文)(此文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全文的摘要)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第三章失业保险第四章工伤保险第五章医疗保险第六章生育保险第七章社会救助第八章社会福利第九章社会保险经办第十章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全民社会保障水平,保障人民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社会保障,是指根据国家的规定,为满足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制度规定的风险发生时所需要的基本生活和社会保障服务提供经济和其他支持。
第三条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以及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
第四条工人、职员、农民、个体工商户、城市居民和其他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制度规定的范围内享有社会保障权益。
第五条国家应当维护和发展公共社会保障事业,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参加社会保障事业。
第六条国家采取措施保障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向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方向发展。
第七条具有社会保障待遇资格的人员享有权利,但必须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
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第八条国家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行全民参保。
第九条凡在国家规定的年龄、工龄和其他条件的,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第十条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按照国家的统一标准和办法确定,并随经济和物价变动相应调整。
第十一条社会保险费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第十二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保险基金的发展,推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
第三章失业保险第十三条国家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给予一定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和其他帮助。
第十四条失业人员按规定在规定期限内,在失业服务机构登记,参加职业介绍和求职培训,按时申请并参加失业保险待遇审查。
第十五条失业保险金按照国家的统一标准和办法确定。
第十六条失业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
1社会保障概述社保社会保障概论社保主要教学内容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社会保障概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养老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生育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保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第一节社会保障的定义和特点第二节社会保障的体系和功能社保第一节社会保障的定义和特点一、社会保障的定义二、社会保障的特点社保一、社会保障的定义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一词的演变历程: )一词的演变历程:首先使用于19____年美国“ 新政” 中的《社会保障法年美国“ 首先使用于年美国新政” 中的《案》—— 1941年二战期间形成的战时文件《大西洋宪章》中年二战期间形成的战时文件《年二战期间形成的战时文件大西洋宪章》两次使用了“社会保障” 两次使用了“社会保障”一词1944年,第 26届国际劳工大会发表的《费城宣言》届国际劳工大会发表的《年届国际劳工大会发表的费城宣言》提出要“ 扩大社会保障措施” 从此“社会保障” 提出要“ 扩大社会保障措施” , 从此“ 社会保障” 的概念逐渐被广泛使用 1952年6月日内瓦召开国际劳工会议,制定并通过了月日内瓦召开国际劳工会议,年月日内瓦召开国际劳工会议社会保障标准公约》《社会保障标准公约》。
该公约作为社会保障的国际性文件,被视为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里程碑文件,际性文件,被视为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里程碑文件,并成为解释社会保障制度规定的基本依据。
并成为解释社会保障制度规定的基本依据。
社保不同的“社会保障” 不同的“社会保障”含义的共同内涵第一、社会保障的最终责任主体是国家或社会;第一、社会保障的最终责任主体是国家或社会;第二、社会保障的目的是稳定社会,第二、社会保障的目的是稳定社会,调适社会关系;第三、社会保障的对象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第三、社会保障的对象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第四、社会保障以国家财政为基本的经济后盾,第四、社会保障以国家财政为基本的经济后盾,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第五、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由国家立法加以保护,第五、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由国家立法加以保护,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一种责任和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第三章基本医疗保险第四章工伤保险第五章失业保险第六章生育保险第七章社会保险费征缴第八章社会保险基金第九章社会保险经办第十章社会保险监督第十一章法律责任第十二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三条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第六条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
第七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第八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服务,负责社会保险登记、个人权益记录、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等工作。
第九条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权参与社会保险重大事项的研究,参加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对与职工社会保险权益有关的事项进行监督。
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电子教案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1.1 社会保障的定义与功能1.2 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与结构1.3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1.4 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第二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2.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构成2.2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2.3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2.4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2.5 我国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第三章:社会福利与福利保障3.1 社会福利的定义与分类3.2 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内容3.3 福利保障制度的主要项目3.4 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第四章:社会救助与扶贫政策4.1 社会救助的定义与功能4.2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构成4.3 扶贫政策与措施4.4 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第五章:失业保险制度5.1 失业保险的定义与功能5.2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5.3 失业保险的申请与领取流程5.4 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第六章:养老保险制度6.1 养老保险的定义与功能6.2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构成6.3 养老保险的缴纳与领取6.4 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第七章:医疗保险制度7.1 医疗保险的定义与功能7.2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构成7.3 医疗保险的缴纳与报销7.4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第八章: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8.1 工伤保险的定义与功能8.2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基本构成8.3 工伤保险的申请与理赔8.4 工伤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8.5 生育保险的定义与功能8.6 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基本构成8.7 生育保险的申请与理赔8.8 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第九章:社会优抚制度9.1 社会优抚的定义与功能9.2 我国社会优抚制度的基本构成9.3 社会优抚的主要项目与政策9.4 社会优抚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第十章:社会保障法与社会治理10.1 社会保障法的定义与功能10.2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10.3 社会保障法的实施与监管10.4 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关系10.5 社会保障法的改革与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与功能解析: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和政府为解决社会成员在面临生活中的各种风险和危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制度安排。
1:公民: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公民和国家的关系:中国人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在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3:劳动:劳动产生劳动力,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
特征如下①与劳动者不可分割②是生产要素具有商品属性,是特殊商品。
4:劳动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且年满16周岁的公民。
5:劳动者的权利义务:①国家负有保障公民劳动权的义务和责任: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 报酬和福利待遇,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②公民的劳动义务和责任:劳动是公2:法律:基于统治阶级意志制定和认可的,依特殊程序直盯盯,依托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3:法律特征:①统治阶级意志反映②规定人对物的所有权及相应权利义务③法律主体间权利义务相互依托上的公平性④科学性在于假定处理制裁的逻辑⑤国家强制实施4:法律的内容和体系:行政法,民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国际法。
劳动法和保障法属于社会法范畴。
1:法律科学价值:①让人透过现象看本质②用公平合理的原则规范人的意图和行为,告诉人们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③用严谨的法律规范来预测人们的行为,法官的判决, 以及追究责任,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超前性。
2:三元法律机构:一元即公法上的权利渗透到一切领域,如刑法体系。
二元即公法与私法,如民法与刑法分离。
三元在公法和私法之间存在,社会法就是三元法律结构。
3:社会法:调整发生在公法和私法领域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特征:①调整对象是群体或者集体之间的社会关系②法律宗旨是维护社会群体利益协调群体之间 利益③基本原则是维护公平和谐社会关系,消除歧视,创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④运行机制包括合同协议进行的结社自治对话合作。
《社会保障基础知识》练习题库(含答案要点)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一, 单项选择题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哪一个?A.国家B.企业C.个人 D.其他社会组织2.社会保障制度旨在满意人们什么水平的生活须要?A.小康生活须要 B.基本生活须要 C.富有生活须要 D.现代化生活须要3.实行特别性保障原则的国家,其社会保障的对象面对哪一层面?A.全体社会成员 B.部分社会成员C.全体劳动者 D.部分劳动者4.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依据是什么?A.社会立法 B.企业和个人的自觉性C.思想教化5.现阶段我国城镇职工按规定须要缴纳保险费用的社会保险有几种?A.一种B.二种C.三种 D.四种6.世界上第一个以立法形式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哪一个?A.美国B.英国C.德国D.日本7.下述哪一个不是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A. 单位缴费B.个人缴费C.财政补贴D.社会捐赠8.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核心的保障是什么项目?A.社会救助B.社会福利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9. 现阶段我国法定的社会保险有几种?A.二种B.三种C.四种D.五种10.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主要保障劳动者在什么状况下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A.年老, 失业, 下岗, 工伤, 生育B.年老, 失业, 患病, 工伤, 生育C.年老, 失业, 下岗, 疾病, 工伤11.我国建国早期所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哪种社会保障模式?A.储蓄保障型B.福利国家型C.传统保障型D.国家保障型12.以下哪个国家是储蓄保障型社会保障模式的主要代表?A.美国B.英国C.德国D.新加坡13.最高颁布《社会保障法》的是哪一个国家?A.美国B.英国C.德国D.新加坡14. 依据我国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的规定,职工个人的缴费工资基数如何确定?A.本人当月工资B.本单位职工当月平均工资C.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D.本单位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参考答案:1A,2B,3B,4A,5C,6C,7D,8C,9D,10B,11D,12D,13A,14C 二, 多项选择题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以下哪些基本功能?A. 实现共同富有B.维护稳定社会C.保持社会公允D. 促进经济发展2.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 法定性B.互助性C.盈利性D. 特别性3.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资金主要通过以下哪些方式保值和增殖?A. 存银行B. 买国债C. 证券投资D. 期货投资4.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哪些保险项目?A. 养老保险B. 失业保险C.生育保险D.医疗保险E.工伤保险F.企业补充保险 G.财产保险5.现代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模式有哪几种?A.现收现付制B.完全积累制 C.部分积累制 D.社会统筹制6.按社会保障的给付原则分类,社会保障资金的给付一般可分为哪几种类型?A.一律定额型 B.所得比例型 C.就业关联型 D.二阶层型7.下列社会保险项目中,职工个人必需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有哪些?A.养老保险 B. 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 工伤保险8.下列社会保险保障项目中,哪些保险项目依法必需建立个人帐户?A.基本养老保险 B. 失业保险 C.基本医疗保险 D. 工伤保险9. 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模式的主要特点有哪些A.受保人不需缴费 B.社会保险待遇较高C.保险待遇及劳动贡献挂钩 D.社会保险覆盖全体社会成员10.在我国,由国家财政支撑的保障项目包括哪几类?A.养老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优抚 D.社会福利 E.失业保险参考答案:1BCD,2AB,3ABC,4ABCDE,5ABC,6ABD,7ABC,8AC,9ABC ,10BCD三, 是非选择题(简要说明理由)1.社会保障是社会的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