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发展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14
美国科技发展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在今天的全球化世界里,美国仍然是一个科技大国,拥有许多新兴的
科学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过去几十年来,美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令
人瞩目的成就,在短短时间内,它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带给了全球社会,引领了整个世界的科技进步。
在美国的科学技术推广中,信息技术是其中最受青睐的一项。
由于信
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大大改善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和经费。
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满足各种对信息处理和分析的需求,为
我们提供便捷的办公环境。
比如,在业务流程中,经过信息技术支持的信
息集成,可以大大提升业务管理水平,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美国最新研究发展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大数据技术也在促进
美国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在很多行业,从事汽
车制造到金融服务,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极大
地改善了生产环境。
大数据技术在美国也可以说是无所不在,它不仅增加
了生产效率,而且在商业发展、教育和医疗等领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的科技发展,仅仅只是给了我们一个必须模仿和学习的榜样。
美国迅速崛起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美国的迅速崛起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期的独立战争,该战争帮助美国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国家。
然而,美国的真正崛起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
以下是造成美国迅速崛起的几个重要原因:1.自由市场经济:美国秉持着自由市场经济的原则,积极推动企业家精神和市场竞争。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保护私有财产权和促进经济自由。
这样的政策环境鼓励了私有企业家风险投资和创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2.科技创新:美国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特别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出现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科技进步,如电力、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
美国还积极投资教育和研究,培养了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推动了科技的快速发展。
3.创新创业精神:美国历来有一种创新创业的文化,鼓励个人冒险和创造。
这种文化促使了创新的发生,并为企业家提供了许多机会。
创新和创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4.多元化和移民: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
移民带来了不同的人才和文化,丰富了美国的资源和市场。
移民的多元性和自由的氛围提供了创新和文化交流的机会。
5.高质量教育:美国的教育体系一直以来都享有盛誉,提供了广阔的教育机会和世界一流的大学。
高质量的教育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的崛起给中国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启示:1.发展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中国应该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资,并为科学家和企业家提供更多的支持,激发创新能力和创业热情。
2.推动市场:中国应该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的,加强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只有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才能为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
3.加强高等教育:中国应该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并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教育机会。
高质量的教育将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领导力的人才。
4.推动展开多元化:中国应该推动多元化发展,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和人才。
美国“网络航母”技术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王新;叶军;刘鹏
【期刊名称】《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年(卷),期】2022()8
【摘要】“网络航母”是美国网络司令部为解决网络任务部队通用主战武器缺乏
问题,而开发的“统一平台”项目,是美国网络司令部重金打造的新一代主战武器装备,也是集成美军先进网络空间作战技术和武器的应用载体,能大幅提升美国网络空
间作战能力,巩固美国在网络空间的霸主地位,并对战略对手的网络空间安全构成严
重威胁。
对“网络航母”技术的研发背景、发展情况和军事应用等进行了研究总结,分析了“网络航母”项目的特点及对未来网络空间作战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
策建议。
【总页数】7页(P151-157)
【作者】王新;叶军;刘鹏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78100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78092部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939
【相关文献】
1.美国BIM技术发展及其对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2.关于我国热处理装备技
术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学习《美国热处理技术发展路线图》后的启示3.美国、瑞典技术发展实践对我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启示4.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对我国反应堆技术发展的启示5.试论美国热处理技术发展路线图对我国纺机器材热处理技术发展的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组织框架、运行机制及对中国的启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又必须依靠农技推广体系。
目前我国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3%,但还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美国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已达85%,其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美国的以大学为核心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协调高效的科技体系对美国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撵作用,我国农业科技服务水平与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借鉴美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有助于我们选择适合国情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展之路,对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美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组织框架美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组织机构是立体结构,是由联邦农业技术推广局、各州农业科技推广站和县推广办公室和农学院四个层次组成。
1.1 联邦农业技术推广局联邦农业技术推广局的主要职能是执行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法律和规章,并进行管理,以保证合作推广体系高质量地服务于农业企业,协调全国的农业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1,2托州农业推广站托州立大学农学院设立的农业推广站居核心地位,实施农业推广的具体工作,制定和实施州农推广计划,对县农技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等,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等。
州农业推广站既是各州推广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又是各州农业技术推广计划的具体实施者。
它上对赠地大学农业学院和农业部推广局负责,下对本州农场及公众负责,是美国合作推广体系的真正核心。
1.3县推广办公室县推广办公室是州推广站的派出机构,县级推广员受州立农学院领导,并以联邦农业和州立农学院工作人员的身份,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工作,其大部分时间是访问农场、农户,诊断农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农民寻求解决办法,向农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解决有关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问题。
1.4美国的大学农学院农学院内部都设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各州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活动都是在州立大学农学院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农学院院长兼任州试验站站长和推广站站长,农学院教授承担教育、科研、推广等多方面的工作,它们直接与若干农场保持联系,随时将自己或者收集到最新科技成果提供给农场,形成科教研一体化的技术推广体系。
美国2022—2026年交通科技战略布局重点及对我国的启示费文鹏;熊羚利;龙雨璇;卞雪航;余静
【期刊名称】《交通运输研究》
【年(卷),期】2024(10)1
【摘要】为谋划好“十五五”时期我国交通科技战略布局,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了美国联邦运输部《研究、开发和技术战略规划(2022—2026年)》中提出的战略目标、优先主题和研究内容,分析了该版战略规划在战略目标和优先主题上的重点
变化。
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交通科技战略布局现状及趋势,提出了加强我国交通科
技战略布局的建议。
研究认为,我国交通科技战略布局要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进一步加强在大数据技术、社会科学研究、供应链安全保障、交通公平性保障、基础设施韧性提升、立体互联交通支持技术领域的布局,提升我国交通的全球竞争力。
【总页数】13页(P90-102)
【作者】费文鹏;熊羚利;龙雨璇;卞雪航;余静
【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中国民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111
【相关文献】
1.美国的大国创新战略布局及对我国的启示
2.美国创新战略分析及其对我国科技规划的启示
3.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资助情况分析及对我国癌症防控科技布局的启示
4.
组合拳:农业学科与非农学科交叉渗透及共同发展战略——我国重点农业大学学科发展布局的战略管理研究5.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22年资助重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崛起的原因及其启示摘要:从 1775 年莱克星顿的枪声到今天,美国只用了 200 多年时间,就从一个只有 13 州的殖民地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超级大国。
关于美国的崛起和对我国的启示,史学家有不同的认知。
在这里,我们从经济、地缘政治、制度、教育和科技等因素分析美国的原因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崛起原因启示一、美国崛起的原因(一)经济因素美国在19世纪,特别是在内战以后的半个世纪内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农业革命。
独立战争以来,通过非法占地以及将西部国有土地分小块出售的方式,美国的农民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小农场,后来又通过分化和兼并的方式建立了采用机械化作业的资本主义大农场,从而开始了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所谓“美国式道路”。
例如,从1850年到1860年的10年间,美国的全国农场数就增加了41%,西部更是增加了416%;然而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拥有农场的农户比例却开始逐年下降: 1880年为74. 5%, 1900年为64. 7%。
[1] 美国式道路的成功,使得美国农产品成本大大降低,低廉的美国农产品通过新建造的蒸汽轮船、火车和运河系统,运送到国内各地和欧洲市场,从而使欧洲的农业进入一个长期的萧条时期,大大提高了美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在工业革命方面, 1812年的美英战争引入了工厂制度,在19世纪30、40年代解决了燃料、铁矿石、蒸汽动力问题,使美国制造业开始了工业革命,并使美国工业在内战后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美国政府的秘诀是,对国内企业采取放任政策和对外高关税壁垒政策相结合。
(三)制度因素美国要实现世界大国的崛起一个重要前提是维护国家统一。
林肯总统充分借助法律与战争手段,扭转国家分裂局面,然后在和平统一的环境中恢复工业化建设,确保美国在19世纪后期的崛起成为现实。
年3月4日宣誓就职的林肯总统曾经希望采取和平方式恢复统一局面,甚至提出妥协法案,主张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前提下维持南北方不同的社会制度,即维持美国式的“一国两制”局面。
二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演变以及对我国的启示博士、副研究员 王 艳Ξ(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北京100038)摘 要:本文分析了美国二战后科技政策的演变过程,认为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文章介绍了每个阶段美国的科技政策及其背景、研究开发的技术重点、研究开发经费情况、与科技发展有关的重大计划、与科技政策有关的相关法律。
重点介绍了美国现政府的科技政策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最后,文章还就美国科技政策及其演变过程对我国的启示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美国 科技政策 启示 美国目前是全世界的经济大国、军事大国。
其经济和军事的发展,都同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美国的科学技术政策对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分析美国科学技术政策的特点,可以对我国的科学技术政策的调整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1 美国科学技术政策的演变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美国的科技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求。
二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发展基本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但为了强调美国现政府的科技政策,本文还重点介绍了克林顿政府的科技政策。
111 二战后(1945-50年代)在这个时期,政府一方面支持基础研究,于1950年成立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一方面大力加强国防技术发展,同时增加联邦政府的科技使命。
联邦政府采用合同方式外包科研任务,直接和执行任务的各种科技力量打交道,加强了政府对大学、企业界和其他科研机构的影响。
同时,美国从其他国家大量引进人才,对美国科技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这一时期,国家安全是政府关注的焦点。
从1945-1957年,国防研究开发支出占整个联邦研究开发经费的80-90%。
大量的国防研究使得美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而且,部分国防研究成果若干年后得到了商业应用,如在民用航空、先进材料、计算和通信等领域中的应用。
医学从50年代开始也成为美国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112 冷战(50年代末-60年代)1957年,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竞争空间优势就开始成为美国科学技术的重要使命。
第10期(2008年lo月)中国科技论坛·12l·美国R&D经费投入强度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段联合,杨帆(长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4)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R&D体系发展的历史概况的分析以及对美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进行国际比较,深度分析了美国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背后的原因,并由此提出了对我国研发经费投入问题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美国;R&D强度;国际比较;启示中图分类号:G311文献标识码:AR&D投入经费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竞新能力比较强。
争力的重要指标,大多数国家在制定本国科技发展1美国的R&D体系发展概况目标及规划时都把这一指标作为重要参量。
首先,在2006年有一件轰动世界科技界的事件:当年的研究R&D经费投入时,有必要区分两大类指标,即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全部由美国科学家包揽。
这在诺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
绝对指标即R&D经费投入的贝尔的颁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作为世界科技的中金额,可以用本国货币单位表示,也可以按照一定的心,美国的R&D强度一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特别汇率折算成外币单位表示,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是二战以来,美国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区、企业等)有多少资金投入于R&D活动;相对指标R&D投入强度变化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即R&D投入强度,是指R&D经费投入的金额与其段(见图1):他相关数量(GDP、企业销售收入等)的比值,用来反第一阶段(1953--1964年):这一阶段研发强度映R&D经费投入在其他相关数量中的比重。
一般来大幅增长,从1953年的1.36%上升到1964年的最说,在对R&D经费进行国际比较时,国际上通常采高点2.87%。
增长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美国先后建立用的是G ER D(研发占国内总产值的比重)指标,即的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投入总额/G DP。
论美国再工业化科技创新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为应对“去工业化”所带来的金融危机及其工业的衰退,美国政府实施了“再工业化”科技创新政策。
其中主要包含《美国创新战略:促进可持续增长和提供优良工作机会》、《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美国创新新战略:保护我们的经济增长和繁荣》、《“高端制造合作伙伴”计划》(AMP)、《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五个政策文本。
这些政策对我国的启示主要在如下方面:第一,我国政府在创新政策的制定方面应充分发挥优秀科学家的智慧与作用;第二,美国政府在制定科技创新政策时,特别注重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第三,美国基于企业这一创新主体,健全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关键词:美国;再工业化;科技创新政策;启示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历经工业化黄金时代之后,工业在国民经济之中的地位逐步下滑。
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强烈感觉到它制造业的领先优势和竞争能力遭到了极为严峻的挑战。
为了提振美国经济,其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以试图重新获取竞争优势,重振本土工业。
美国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政策,如《美国创新战略:促进可持续增长和提供优良工作机会》、《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美国创新新战略:保护我们的经济增长和繁荣》、《“高端制造合作伙伴”计划》(AMP)、《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等。
这些政策极大推进了美国的“再工业化”,并在很大程度上重新提振了美国经济,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此种创新政策无疑对我国产业政策、创新人才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政策等方面具备借鉴价值。
一、再工业化与科技创新的内在关联美国的再工业化创新政策是在其去工业化阶段面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此种科技创新政策是工业化历史进程中的必然产物。
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三次产业革命,由此形成了工业化的三段历程。
[1]第一是英国的工业化发展,这是工业化的起源。
但伴随“英国病”的出现,英国工业逐渐退出工业化史的舞台,而美国、德国等大国实现了赶超。
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刘春香〔摘 要〕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力量。
论文在对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概况、形成基础与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借鉴美国硅谷经验,发展中国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美国硅谷 高科技产业集群 风险投资 区域创新网络一、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概况硅谷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密集、最具创造性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在硅谷,集聚了上万家高科技企业,其中有4000多家是电子工业公司,电子产品销售每年超过4000亿美元,占全美销售的40%。
这里既是美国袖珍计算器、电子游戏机、PC机、无线电话、微处理机的诞生地,也是美国第一块集成电路、硅单晶和现代软硬件的孕育地。
全世界前100家最大的电子和软件公司当中,有20%在此扎根。
自1965年以来,美国前500家成长最快的公司中有10%在硅谷。
早在1997年,硅谷的企业市值超过4500亿美元,成为美国经济新的发动机。
1998年硅谷实现G DP约为2400亿美元,占美国G DP的3%,相当于中国G DP的1/4。
如果把硅谷作为一个独立经济实体来看,它就是世界第12大经济实体;若以当年的230万硅谷总人口计,其人均G DP高达104348美元,为世界人均G DP之最。
硅谷至今仍保持着发展的势头,除去自生自灭的公司,每年净增约200家新公司。
在近1万家高科技公司中,按公司性质分,服务类公司最多,有5425家,技术设备公司2780家,技术部件公司813家,分销公司有1461家,材料公司306家。
按地点来看,硅谷的公司中有7380家均是总部设在硅谷的公司,占全部公司的80%,上述这些公司构成了硅谷的高技术产业集群。
虽然到目前为止,硅谷已经经历了四次大起大落,但总是能够引领世界的潮流保持不变的上升态势。
2003年年均劳动生产率178900美元,获得专利7300项,保证了硅谷的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路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生物制药论文-生物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美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的又一新兴产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尤其是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生物技术不断有创新出现,生物医药产业得到政府和风险投资的大力支持,逐渐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美国有坚实的生物技术研发基础,有世界领先的生物技术,拥有世界上大半的生物医药公司和生物技术专利,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产业规模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龙头。
近年来,我国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加以重点扶持,生物医药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不断增强,美国生物医药产业成长与发展的经验给予我国一定启示。
一、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路径美国生物医药产业起步于20 世纪70 年代,随着生物技术的而不断发展起来。
1973 年,美国的博耶(Herbert Boyer)和科恩(Stanley Co-hen)对于重组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
1976 年,博耶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建立了基因泰克公司,标志着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开始崛起,从而掀起了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浪潮。
1980 年,博耶和科恩获得了基因克隆专利,这成为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起点。
随后,美国生物医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00 年该产业收入达250 亿美元,有生物医药公司1 400家,其中并不包括传统制药公司;117 种生物医药被批准,有350 多种生物医药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2001 年以来,生物医药业得到美国政府和风险投资者的高度重视,发展速度更为迅猛,逐渐成为美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7 年,美国生物医药业的销售额达684 亿美元。
即使是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整体陷入萧条,生物医药产业依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行业市值不断增加,一些风险投资机构纷纷将资金投入生物医药产业。
美国科技发展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美国科技发展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陈宝明下面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当前美国的科技发展状况,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美国科技发展水平;二是美国的科技政策和管理体制;三是美国科技创新战略;四是美国科技发展的启示。
美国科技发展水平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美国经济实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科技水平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
(一)科研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拥有雄厚的科技人力资源。
2007年,美国研究人员全时当量总数约为141.26万人/年,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总量的33.64%,约80% 的研究人员集中在企业。
美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实力雄厚。
从诺贝尔奖获得的情况来看,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化学三大自然科学奖涵盖了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础科学最高研究水平的反映。
美国占世界人口的总数不到5%,但从1901年设立诺贝尔奖以来到2012年,美国是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最多的国家,总共有244人获奖,占获奖总人数的45%。
在最近五年的37位诺贝尔奖获奖者中,美国人有18位,接近获奖总数的50% 。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统计,美国2009年授予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33446人,连续10年保持增长;2010年,授予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33141人,这些博士学位获得人员成为美国创新的高层次后备人才,是美国未来科研的生力军。
美国是世界一流大学的聚集地,大学的整体实力远远超过世界其他的国家。
根据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发布的“2011—2012年全球大学排名”,美国在前十名中占了七席,在200强中占了75席。
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出的2011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前10所里有6所是美国的大学;前20强中,美国大学占了1 3所;前100强中美国占了31所。
美国的国家实验室成为创新的重要基地。
美国目前有接近1000家国家实验室从事各个领域的尖端科研工作。
论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信息技术产业以年均30%的速度高速增长,并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
信息产业不仅改变了企业的整体面貌,而且改变了美国经济,增强了美国的国际竞争力。
大量的研究表明,美国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率,有效降低了企业...<p>摘 要<br />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信息技术产业以年均30%的速度高速增长,并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
信息产业不仅改变了企业的整体面貌,而且改变了美国,增强了美国的国际竞争力。
大量的研究表明,美国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率,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是美国的主要推动力量。
<br />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信息产业的概况,接着研究了信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然后着重对美国信息技术发展举措进行了阐述和验证,最后分析美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br />关键词:信息技术;风险投资;经济;促进;<p class='Awv446'></p> </p><p>U.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to promote the role of the economy </p><p>Abstract<br />Since the mid-90's, the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at an average annual rate of 30% of high-speed growth, and gradually became one of the largest pillar industry.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has changed not only the overall look, and changed the U.S. economy, and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U.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ies greatly increased productivity, lower operating costs of the enterprise, the U.S. economy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br />In this paper, the United States an overview of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information industry, then examined the impact of the U.S. economy.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n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itiatives are described and validated. Finally, the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spiration, and put forward policy proposals with a view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o provide atheoretical basis. <p class='Awv446'></p> <br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isk investment; stock option compensation system; legal environment<br /><br /> <p class='Awv446'></p> </p><br /><br /><br /> <p> </p><P></P><p>市场行为与市场心理研究(9900字)<br />摘要:文章以市场由贪婪和恐惧这两种力量推动,分析了投资的目的是获取收益,不同的投资动机带来不同的投资行为;不同的投资行为对应不同的投资心理。
发达国家科普事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科普工作的启示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加快,科技的支撑作用愈加明显,全面提升国民科学素质的任务刻不容缓。
当前,我国的科普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普事业的发展,社会各界和公众有着强烈的科普需求;另一方面,我国科普事业投入的社会化程度低、科普活动形式较单一、优秀科普作品缺乏、公众的科学素质普遍较差。
为了开展对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测评方法的研究工作,了解国外科普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学习借鉴国外科普工作的经验,加强我国科普能力建设,在相关驻外使领馆科技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展了主要发达国家科普工作的调研。
通过调研,总结了发达国家科普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对我国科普工作的政策建议。
一发达国家科学普及的现状(一)政府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1.美国美国政府的科普工作把提高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放在第一位:美国公众对科技的发展大多持支持态度,并不像欧洲的公众那样对科技和科技制度缺乏信心。
美国政府很担忧学校中青少年科学素质的缺乏,因为这关系到国家以后发展的持续竞争力。
所以美国科普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加强学生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学生和尽可能多数大众的科学素质。
美国政府的科技政策均把促进公众理解科学作为政府的一项任务。
克林顿政府1994年发表《科学与国家利益》政策文件,确立了美国政府科技工作的5个目标,其中的一个就是要通过科普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素质。
国会于1998年发表的《开辟未来——走向一个新的科学政策》报告中,也特别强调面向公众开展科普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和国会在加强科普工作上取得了共识。
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于2004年印发的《为了21世纪的科学》文件,分析了科普对美国科技工作各方面的重要意义,并把美国科普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对科学、技术、工程劳动力的培养上。
2009年,奥巴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第146届年会上提出,通过加强数学和科学教育等政策措施,实现提高研发投入在GDP中的比重这一目标[1]。
美国科技发展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陈宝明下面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当前美国的科技发展状况,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美国科技发展水平;二是美国的科技政策和管理体制;三是美国科技创新战略;四是美国科技发展的启示。
美国科技发展水平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美国经济实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科技水平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
(一)科研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拥有雄厚的科技人力资源。
2007年,美国研究人员全时当量总数约为141.26万人/年,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总量的33.64%,约80% 的研究人员集中在企业。
美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实力雄厚。
从诺贝尔奖获得的情况来看,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化学三大自然科学奖涵盖了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础科学最高研究水平的反映。
美国占世界人口的总数不到5%,但从1901年设立诺贝尔奖以来到2012年,美国是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最多的国家,总共有244人获奖,占获奖总人数的45%。
在最近五年的37位诺贝尔奖获奖者中,美国人有18位,接近获奖总数的50% 。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统计,美国2009年授予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33446人,连续10年保持增长;2010年,授予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33141人,这些博士学位获得人员成为美国创新的高层次后备人才,是美国未来科研的生力军。
美国是世界一流大学的聚集地,大学的整体实力远远超过世界其他的国家。
根据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发布的“2011—2012年全球大学排名”,美国在前十名中占了七席,在200强中占了75席。
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出的2011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前10所里有6所是美国的大学;前20强中,美国大学占了1 3所;前100强中美国占了31所。
美国的国家实验室成为创新的重要基地。
美国目前有接近1000家国家实验室从事各个领域的尖端科研工作。
以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为例,它下设18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研究领域覆盖了高能物理、地球科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
实验室建立以来共培养了13位诺贝尔奖得主,拥有57名美国科学院院士、18名1工程院院士。
(二)在科研投入方面保持着较高水平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研发活动执行国。
研发是美国极其重要的投入领域。
美国的研发投入总量基本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
1995年,美国研发经费投入为1840.8亿美元;到2001年,达到2782.3亿美元;2009年达到4015.8亿美元。
2007年,全球研发的经费总共为1.1万亿美元,而美国就达到了3775.9亿美元,占全球研发经费的34%,比第二名的日本多出了20个百分点。
从1995年开始,美国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开始超过2.5%;到2001年,这一指标就达到了2.76%。
2005年以来,美国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到2009年,达到2.9%的历史最高水平。
美国的研发经费来源的主体是企业和政府。
2009年,企业投入研发经费2473.57亿美元,占美国研发经费总额的61.6%;政府投入1255.5亿美元,占31.26%。
2009年,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比1981年增长了5.88倍。
从研发经费执行部门的构成来看,美国研发经费70%以上由企业使用。
2009年,企业使用研发经费2823.93亿美元,占总经费的70.32%。
美国的跨国公司研发实力很强。
从研发投入来看,美国一家跨国公司的研发投入几乎相当于我国一个行业的研发投入。
2010 年,在世界研发投入前10强企业中,美国就有5家,其中辉瑞制药排名第二,研发投入70.16亿欧元,占其销售收入的13.9%;微软排名第3,研发投入67.4亿欧元,占其销售收入的14%。
前10名中这5家美国企业研发投入的总和超过了405亿美元,接近当年中国企业研发投入的近二分之一。
美国不仅企业研发投入规模很大,财政科技投入规模也很大。
美国联邦政府在国家研发投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政策对研发机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奥巴马政府上任以来,一直坚持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实现经济复苏和提高创新能力。
奥巴马政府计划在十年内使美国的基础研究经费翻番,十年内投入1500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研发,2009财年和2010财年,联邦政府研发投入连续创出历史新高。
根据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测算,2010财年,联邦研发预算达到14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5%。
尽管面临着财政压力,美国联邦政府仍然高度重视研发投入。
2012财年,国会批准研发投入经费达到1419.31亿美元。
虽然比上年略低,但在总量上基本持平。
在政府很多项目经费削减的形势下,研发经费能够保持稳定,显示出美国政府对科技和创新的高度重视。
为了确保美国基础研究具有后劲,实现预算加倍的目标,美国三个主要科学机构:国2家科学基金会、能源部科学办公室和商务部所属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2011财年研发预算总额达到13l亿美元,比国会批准的2010财年投入增加了8.24亿美元,增长6.6 %。
此外,美国航天航空管理局和国家卫生研究院,2011财年研发预算分别达到110亿美元和321亿美元,分别比2010年增加17亿美元和10亿美元。
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2011财年研发预算也比2010年有显著增加,增加额约为10亿美元。
(三)在科技成果产出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美国的研发投入规模大,也形成了丰富的科技产出。
从论文方面来看,美国的科技论文总量一直保持在世界第一的位置。
近年来,虽然欧洲和亚洲国家科技实力日益崛起,论文发表量大幅攀升,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但从论文发表的质量和影响力来看,美国仍然居世界首位。
2007年,美国科技论文总数达到57.7万篇,约占世界总数的30%,其中SCI论文总数38.7万篇,也占世界总数的30%左右。
2010年,美国发表SCI论文39.01万篇,排在世界第一位。
美国论文数是中国的2.63倍。
根据“2012年科学与工程指标”报告统计,美国2009年发表的科学和工程领域论文占世界总数的26%;2010年,论文被引用次数占世界引文总数的36%,被弓I用的论文数量占全部被弓l用论文的28%;在引用率最高的1%的论文中,美国占49%。
根据2012年《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对2010年1月到2011年8月数据的统计,美国论文总数、论文引用数都遥遥领先,其中论文总量304.97亿篇,是第二名中国的3.65倍。
从数量上来看,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的论文和被引用次数分别接近、超过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
从专利方面来看,美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始终保持着较高活力,美国专利产出数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数据,2008年美国申请的PCT(专利合作条约)专利53500多件,占当年专利申请总量的32.7%,远远高于排名第二的日本和排名第三的德国。
2009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收到国际专利申请15.59万件,其中美国有近4.58万件,继续占据霸主地位。
根据2010年科学与工程指标的统计,美国三方专利数量占世界三方专利总数的约30%。
2010年前8个月PCT专利申请总数为10.4万件,美国以2.9万件,排名第一,占世界总数的比例为27.88%,比排在第二位的曰本高出8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美国仍然拥有最强的创新活力。
根据美国专利与商标局2012年发布的报告,2011年美国共授权专利24.7713万件,其中发明专利22万件。
截至2011年底,美国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累计拥有发明专利283.705万件,远远超过第二名日本的85.2321万件。
美国拥有的众多发明专利是其强大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石。
3美国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能够迅速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带动美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根据美国商务部在2012年发布的《知识产权和美国经济:聚焦产业》报告里指出,2010年美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增加值为5.06万亿美元,占GDP的34.8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货物出口达到7750亿美元,占货物出口总额的60.7%,提供就业岗位4000万个,占提供就业岗位总数的27.7%。
在雄厚的科研力量支撑下,美国高技术产业非常发达,在全球占据着领导地位。
在高技术制造业领域,美国在通信和半导体领域所占份额为全球的29%,在医药领域所占份额为32%,在航空领域所占份额为52%。
美国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始终较高。
2001年,美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此后一直稳步提升,2005年达到18.1%,到2009年达到21.2%。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制造业出口比重也一直比较高,2001年为32.6%,此后直到2006年基本保持在30%左右。
但是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制造业的比重开始快速下降,从2007年的27.2%下降为2010年的19%。
高强度的研发经费投入是美国高技术产业能够快速发展,并在国际上占据领先地位的关键。
美国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始终比较高。
2007年美国研发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16.89%。
我国2011年这一比例才为1.63%。
美国医药制造业研发经费占工业总产值比例高达26.57%。
(四)美国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高科技领域1、生物技术美国的生物技术起步较早,发展较完善,已经具备了全球最先进的技术水平、最多的技术成果储备,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且人力资源充足,具有多个发展势头良好的产业集群和优良的发展环境。
目前,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美国高技术产业的核心动力之一,增长速度大致是25%到30%,是整个经济增长平均数的8到10倍。
美国的生物技术和经济水平在转基因农产品、制药、生化仪器和医疗服务等领域居世界前列,对全球大豆、玉米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
每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大约150到200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新药,并在基因和分子生物学上占据科技的制高点,形成了波士顿、洛杉矶、纽约、费城等9个较大的生物技术产业集聚区。
生物技术部门是美国经济中充满活力的领域,创造并拉动了更多的就业。
2004年,美国生物技术部门的就业总人数达到120万人,共创造了700万个工作岗位。
4美国始终保持对生物医药研究的高度重视。
2012财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获得308亿美元的预算,超过全部非国防研发预算46%。
美国企业对生物医学研发投资同样引人注目。
2011年,美国主要生物医药企业用于本土研发的经费达到385亿美元,高于联邦投入,并超过金融危机前的研发投入水平。
在生物医药领域,美国开始加强转化医学的研究。
2012年组建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促进转化科学发展中心,获得了国会5.57亿美元的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