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shuangm)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4
润滑系统常见故障有:机油压力过低、机油压力过高、机油消耗异常和机油变质。
(1)机油压力过低在使用中,机油压力表指示压力长时间低于正常标准即为机油压力过低。
①机油压力始终过低 机油压力传感器通常安装在主油道中,如果机油压力表和机油压力传感器正常,而机油压力表指示压力过低,可根据润滑系统的组成和油路对故障可能原因进行分析。
如果将油路按油流方向以机油压力传感器为界分成前、后两部分,导致机油压力过低的原因可分为两 方面:一是机油压力传感器前的油路不畅(如滤清器堵塞)或供油不足(如机油量不足)二是机油压力传感器后的油路泄油过快 (如曲轴轴承间隙过大)。
尽管不同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组成和油路有一定的差别,但按上述思路,不难对机油压力过低故障进行诊断。
机油压力始终过低时,通常先抽出机油尺检查机油量。
如果机油量充足,可拆下机油压力传感器,短时间启动发动机观察喷油情况,若机油压力 传感器安装座孔喷油无力,应依次拆检机油滤清器、旁通阀、限压阀、集滤器、油管路和机油泵;喷油有力,则应检查机油压力表和机油压力传感动机工作中,如果机油压力始终过低,且后机油压力迅油流回油底温度较低,而运转一段 时间后油压力正若器是否正常。
此外,发有曲轴主轴承异响、连杆轴承异响或凸轮轴 轴承异响等现象,应对上诉产生异响的轴承间隙进行检查。
据试验证明,曲轴主轴承间隙每增大0.01mm,机油压力就会降低0.01MPa。
② 刚启动时压力正常、运转一段时间速降低诊断这类故障,可通过分析发动机润滑系统发生的变化来确定可能的故障原因。
发动机刚启动时,由于启动前大部分机壳,所以油底壳内油量比较充足。
而运转一段时间后,由于部分机油被泵入油道进行循环,所以油底壳内的油量减少。
此外,刚启动时机油,机油温度随发动机温度升高。
而温度对润 滑系统的影响主要是机油黏度,随温度升高机油黏度下降。
如果机油黏度过低,在各轴承间隙一定时,对机油的节流作用变弱,机油压力也会降低。
由上诉分析可知,导致发动机刚启动时机常,而运转一段时间后机油压力又迅速下降的可能原因是:机油量不足或机油黏度过低。
汽车润滑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3三、润滑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一)机油压力过低机油压力过低,将使润滑效果降低,磨损增加,甚至危及机件的正常运转而使之烧坏。
1.故障现象(1)发动机起动后,机油压力表读数迅速降低,机油报警灯闪亮。
(2)发动机在正常温度和转速下,机油压力表读数始终低于规定值。
2.故障原因(1)机油量没有达到规定容量;(2)机油茹度变小;(3)汽油或冷却液进入油底壳;(4)限压阀弹簧弹力过低或调整不当;(5)机油滤清器堵塞;(6)机油泵磨损严重,使其供油压力过低;(7油道堵塞、泄漏;(8)发动机曲轴轴承、连杆轴承配合间隙过大或凸轮轴轴承间隙过大;(9)机油压力表、机油压力传感器及机油压力报警器工作不正常;(10)发动机过热。
3.故障诊断(1)机油压力过低或为0时,应立即停车熄火,否则会很快发生烧瓦抱轴等机械故障。
首先拔出机油尺,检查机油箱内机油液面高度。
若油量不足,应及时添加。
若机油不缺,应检查机油压力传感器的导线是否松脱。
若连接良好,在发动机运转时,拧松机油压力传感器或主油道螺塞,若机油喷出有力,则为机油压力表或其传感器、连接线路故障。
若机油喷出无力,应检查集滤器、机油滤清器、机油泵等是否堵塞,旁通阀是否打开,各出油管、油道是否漏油。
(2)检查机油钻度是否变小,用拇指和食指沾少许机油,两指拉开,两指间应拉有2~3mm的油丝,否则即为机油过稀。
检查机油中是否含有汽油或水分,若混有汽油或水分,则需检查何处渗漏,并排除故障。
(3)通过冷却液温度表,观察发动机是否过热,若过热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4)若以上检查均为正常,则应检查曲轴轴承、连杆轴承或凸轮轴轴承的间隙是否过大,间隙增大会直接影响机油压力。
(二)机油压力过高机油压力过高,容易冲坏机油滤清器盖,也会冲坏机油压力传感器。
1.故障现象(1)发动机在正常温度和转速下,机油压力表读数高于规定值。
(2)发动机在运转中,机油压力表读数突然增高。
2.故障原因(1)机油私度过大。
发动机润滑系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一、机油压力过高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1故障现象(1)怠速运转时,转速不均匀,发动机抖动。
(2)机油表指示196kpa以上,起动后增至490kpa以上(3)发动机在运转中,机油压力表示数突然增高(4)有时机油压力表指示数突然增高后又突然下降将过低2故障原因(1)机油粘度过大(2)限压阀调整不当(3)发动机曲轴轴承或连杆轴承间隙过小(4)主油道堵塞(5)机油滤清器堵塞且旁通阀开启困难(6)机油压力表失准或传感器失效(7)机油压力增高,油路中某处大量泄油,又使压力下降3排除方法(1)检查机油粘度是否过大。
(2)用对比法检查机油压力表和传感器是否失效。
(3)以上正常,则应拆检限压阀是否过硬,在检查曲轴轴承和连杆轴承间隙是否过小。
(4)检查机油滤清器滤芯是否堵阻,旁通阀弹簧是否过软。
(5)检查缸体主油道是否堵阻。
二、机油压力过低的诊断与排除1故障现象(1)发动机起动后机油压力迅速降至0左右,或怠速运转后油压指示灯亮。
(2)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机油压力始终过低火机油警告灯不断闪亮,蜂鸣警告器发响报警(3)油底壳油面增高粘度变小2故障原因(1)机油油量不足,使机油泵的泵油量减少或因进空气而泵不上油,导致机油压力下降(2).发动机温度过高,使机油变稀,从各运动件配合间隙中大量流失而导致油压下降;(3).机油泵零部件损坏或因磨损、装配等问题出现间隙过大时,将会造成机油泵不出油或出油不足的故障;(4).曲轴与大、小瓦之间的配合间隙过大,会使机油压力降低;(5).机油滤清器、吸油盘堵塞,会使机油压力降低;(6).回油阀损坏或失灵。
若主油道回油阀弹簧疲劳软化或调整不当,阀座与钢珠的配合面磨损或被脏物卡住而关闭不严时,回油量便明显地增加,主油道的油压也随之下降;(7).机油选用不当,如机油粘度太低,发动机运转时会因此加大机油泄漏量,从而使油压降低;(8).机油管路中有漏油、堵塞现象。
3排除方法(1)用机油尺测机油量并检查其年度与品质(2)拆下机油传感器,短时间启动,如机油喷出无力,应查看机油泵限压阀弹簧是否失效,有无杂志卡在阀门上,英气机油短路。
柴油机润滑系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润滑系统的作用是连续不断地把干净的机油送到柴油机需要润滑的各个部件,减少零件的磨损,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如果润滑系统出现故障而没有及时得到排除,必将影响才柴油机的使用寿命。一般来讲,润滑系的常见故障包括:机油压力过低,机油消耗量过大,机油温度过高,曲轴箱内油面自动升高,烧机油,机油过早变黑等下面仅就其中几种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法做一简述。一、机油压力过低为保证柴油机的润滑,润滑系统中的机油必须保持一定压力。机油压力过低,说明润滑系统中机油量不足,将导致润滑不良,零件磨损加剧,严重时会发生烧瓦和机件咬死等故障。1.故障现象机油压力过低出现的故障现象有:压力指示器浮标不能升起,机油温度升高,被润滑的机件发热,严重时发生卡瓦或轴瓦咬死现象。2.故障原因(1)机油黏度过高机油黏度过高,在润滑系统中输送困难,会造成机油量不足,机油压力降低。在严寒的冬季启动柴油机时,这种情况最容易发生;(2)机油黏度过低机油黏度过低,在润滑表面因难以形成油膜而流失,也会造成机油压力降低、润滑不良;(3)机油老化变质机油使用时间过长会老化变质,从而出现油泥增多、黏度增大、润滑性能变差;(4)机油中漏进了柴油和水由于燃油输油泵、喷油泵磨损过大,使燃油漏人曲轴箱内,会导致机油黏度降低,润滑性能变差,造成机油压力降低。另外由于气缸盖、气缸套破裂,气缸套下部水封圈密封不良,使冷却水漏人曲轴箱,不仅使机油黏度降低,还会形成大量泡沫,导致机油不能连续输送,也会造成机油压力降低;(5)曲轴箱内机油量过少曲轴箱内机油量过少时,会使机油泵的供油量不足,导致润滑系统机油压力过低;(6)接机油压力表的油管堵塞或者压力表失灵如果接机油压力表的油管堵塞或压力表失灵,压力表便不能正确指示润滑系统中的机油压力;(7)机油滤清器堵塞机油中的杂质、燃烧室的积炭、摩擦表面磨下的金属粉末等,均会造成机油滤清器堵塞;(8)机油滤清器上的安全阀失效如果安全阀的开启压力调整太高,当滤清器堵塞后,安全阀会开启过晚,从而造成主油道内机油量过少或中断,机油压力降低;(9)机油泵回油阀弹簧松弛或折断回油阀亦称机油压力调节阀,安装设在机油泵体的出油口上。如果回油阀弹簧松弛,弹力不足或折断,机油泵泵出的机油,一部分会经回油阀流回到曲轴箱,使主油道内的机油量减少,机油压力降低;(10)机油泵磨损过大,吸入口滤网堵塞。3.检查分析(1)机油的检查分析首先检查油底壳的机油是否到刻度,曲轴箱内的机油量是否足够等。然后进行机油质量检查,查看机油的颜色、黏度、油内是否有大量泡沫等。(2)油路检查分析检查机油滤清器是否堵塞;接机油压力表的油管是否堵塞或开裂,压力表是否失灵;回油阀的弹簧是否松弛或折断,安全阀是否正常,机油泵是否磨损加大,机油泵吸人口的滤网有否堵塞等等。二、机油消耗量过大机油消耗量过大,就是指机油用量比平时正常情况多而导致柴油机冒蓝烟。1.故障现象机油消耗量过大,就是指机油用量比平时正常情况多而导致柴油机冒蓝烟。2.故障原因(1)曲轴箱内油面过高如果曲轴箱内的油面过高,曲轴旋转时,曲柄、平衡块和连杆大端会激溅过多的机油飞落到气缸壁上,使刮油环刮不净气缸壁上多余的机油,造成部分机油窜入燃烧室中烧掉。这不仅增加了机油的消耗量,而且使燃烧室积炭增多,加速了活塞、活塞环和气缸套的磨损,增大了活塞环胶结和喷油器喷孔堵塞的可能性;(2)润滑系统各油路接头、油管、衬垫、油封等处漏油润滑系统各部位的漏油,均会增大机油的消耗量;(3)活塞环上下端面磨损严重,使边间隙过大由于活塞环随活塞做高速往复运动,时而贴在环槽的上边,时而贴在环槽的下边,从而将气缸壁上的机油经环槽间隙自动泵入燃烧室。当活塞环端面因磨损使间隙过大时,活塞环的泵油作用会大大增加,机油的消耗量明显增多;(4)气缸套与活塞配合间隙过大由于磨损使气缸套与活塞的配合间隙过大,密封性降低,机油窜入燃烧室的通路扩大,也会导致机油消费量增大;(5)油环刮油作用减弱或消失油环或气环的倒角如果安装反向,或油环胶结咬死在环槽中,均会使其失去刮油作用,致使气缸壁上的机油窜入燃烧室,增大机油的消耗量;(6)连杆大端轴承间隙过大,机油黏度过小由于磨损或装配不当,连杆大端轴承间隙过大,进人大端轴承内的机油,从轴承两端流失得过多;或因机油温度过高,黏度过小,也会使从轴承两端。三、烧机油机油进入气缸内燃烧称为烧机油。它不仅增加了机油的消耗量,而且使燃烧室积炭增多,加速活塞、活塞环和气缸套的磨损。1.故障现象烧机油的故障现象主要是冒蓝烟且烟气刺眼,严重时能使人流眼泪。2.故障原因(1)活塞环与气缸套未完全磨合活塞环与气缸套未完全磨合,使得气缸壁的间隙增大,使机油从缝隙进入燃烧室燃烧;(2)活塞环黏合在槽内或活塞环的锥面装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活塞环就失去刮油作用而使机油进入气缸燃烧室燃烧;(3)活塞环磨损过度由于活塞环随活塞作高速往复运动,时而贴在环槽的上面,时而贴在环槽的下面,而将气缸壁上的机油经环槽间隙自动泵入燃烧室,通常称做气环泵油作用。当活塞环端面间隙正常时,活塞环的泵油量是有限的;当活塞环端面因磨损使间隙过大时,活塞环的泵油作用会大大增强,使得机油从开口间隙进人燃烧室燃烧;(4)油底壳机油太多油底壳的机油量太多、油面过高,当曲轴旋转时,曲柄、平衡块和连杆大端会激溅过多的机油飞落到气缸壁上,造成部分机油窜入燃烧室燃烧;(5)空气滤清器中的机油盘内机油太多空气经过滤清器时,会将过多的机油从进气管带人气缸而燃烧,严重时还会造成飞车;(6)气门与导管磨损间隙过大间隙过大时,当进气门打开,进气门导管中的机油也随之被吸入气缸燃烧。特别在柴油机低负荷下运转和气门与导管配合间隙较大的情况下,烧机油就更严重。3.检查判断柴油机烧机油会冒蓝烟,根据蓝烟色泽的深浅程度,可判断窜入燃烧室机油的多少。检查烧机油故障一般应先易后难,首先检查油底壳油面是否过高,空气滤清器油盘中的机油是否过多。排除上述原因后,再检查活塞环、气门与导管的安装及配合间隙是否正确。四、机油过早变黑1.故障现象加入柴油机中的新机油,使用较短的时间就变黑,润滑性能降低。2.故障原因(1)新、旧机油相互混合在旧机油尚在使用的情况下,加入不同成分和特性的新机油,使得新、旧机油因特性不同发生化学反应,造成机油颜色变黑;(2)人造机油与矿物机油相互混合机油可分为人造机油和矿物机油两大类。人造机油中含有一定数量的胶状石墨,如果与矿物质机油混合,便发生化学反应,使胶状石墨分解,不仅使机油颜色变黑,同时破坏了机油的润滑性能;(3)缸套活塞不密封缸套活塞不密封、严重漏气或废气进入曲轴箱,可使机油过早变黑。3.检查判断机油加入后使用时间不长便发生变黑现象,应判断为机油变质,要及时更换。。
汽车润滑系统故障判断与维修方法汽车的润滑系统在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和延长发动机寿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使用不当、部件老化或其他原因,润滑系统也可能发生故障。
本文将介绍汽车润滑系统故障的判断方法和常见的维修方法,以帮助车主在遇到问题时进行正确的处理。
一、故障判断1. 观察油压指示灯:如果在发动机运转时,油压指示灯亮起或闪烁,这可能表示润滑系统出现故障。
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停车检查。
2. 听异常声音:如果你听到发动机噪音过大或有异常的响声,可能是由于润滑系统故障引起的。
这些声音可能包括摩擦、刺耳或嘎吱作响的声音。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检查润滑系统。
3. 检查油漏:润滑系统泄漏可能导致发动机缺油,从而引发故障。
车主可以通过观察车辆停车后是否有明显的油渍来判断是否存在油漏问题。
此外,还可以检查引擎盖下是否有油迹。
4. 检查油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发动机油会变黑、稀薄或污浊。
通过检查机油的质量和油尺上的油位,可以判断润滑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如果机油质量异常,应及时更换。
二、维修方法1. 更换机油和机滤:机油在发动机中发挥着润滑和冷却的作用,因此定期更换机油是保持润滑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
在更换机油时,还应将机滤一并更换,以保证机油的清洁度。
2. 清洗润滑系统:如果发现润滑系统内有异物或沉淀,可以进行系统清洗。
清洗润滑系统有助于去除油垢和杂质,提高润滑效果。
3. 检修油泵:油泵是润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发现油泵故障,应及时进行检修或更换。
常见的油泵故障包括漏油、油压不稳定等。
4. 检修油封和密封件:油封和密封件的损坏会导致润滑系统泄漏,造成发动机缺油。
当出现油封或密封件老化、硬化或破损的情况时,应及时更换。
总结:汽车润滑系统的故障会对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和寿命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遇到问题时,车主应及时判断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常见的判断方法包括观察油压指示灯、听异常声音、检查油漏和检查油质。
针对不同的故障,维修方法包括更换机油和机滤、清洗润滑系统、检修油泵以及检修油封和密封件等。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故障诊断与排除不同型号的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和结构形式不同,系统机油压力也略有不同,但是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则基本相同。
因此润滑系发生的故障也大同小异。
发动机润滑系通常发生的故障现象有机油压力过低或过高,机油消耗量过大和机油变质3种,其诊断与排除方法介绍如下。
1发动机机油压力过低发动机润滑系机油压力过低,使发动机各摩擦副得不到润滑,将会导致各摩擦副磨损加剧,严重时将会造成轴瓦烧蚀抱死或捣缸事故。
因此当发动机润滑系机油压力过低时,一定要立即停车,停止发动机工作,在排除故障后方可行驶。
发动机润滑系机油压力过低的原因主要有机油压力显示系统故障,机油油面过低,机油钻度过低,机油管路泄漏,机油限压阀关闭不严或调整不当,机油集滤器堵塞,曲轴、连杆及凸轮轴的各磨擦副间隙过大,机油泵磨损严重,供油能力下降等。
其诊断与排除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检查机油压力是否过低。
若发动机开始工作时,机油压力不正常或机油压力报警灯不熄灭.说明机油压力显示系统有故障或机油压力过低。
在确认机油压力表及机油压力报警灯和机油压力传感器正常之后,发动机工作时,若机油压力报警灯仍然点亮,则说明润滑系机油压力过低。
(2)检查机油油面是否太低。
抽出机油尺查看油底壳内机油油面,若油面低于正常油面线,说明机油不足,应补充机油至正常油面高度。
(3)检查机油钻度是否太低。
若机油钻度太低,说明机油中混入了燃油;若机油颜色接近乳白色,则说明机油中混入了水,应换用合格的机油。
在更换机油前要排除燃油或冷却液进入曲轴箱的故障。
(4}检查发动机外部机油管路密封情况。
查看发动机外部机油管路是否有泄漏,若有泄漏,应视情修理或更换相关密封零件。
(5)检查机油限压阀。
拆下机油限压阀,查看限压阀,若严重磨损、损坏、卡滞或调整不当,应视情更换零件或调整限压阀压力。
(6)检查润滑系机油压力。
拆下机油压力传感器,在装机油压力传感器接口处装上机油压力测量表,起动发动机20 s,查看机油压力表读数,若机油压力仍然过低,则说明机油集滤器堵塞,机油泵供油压力不足或曲轴、连杆及凸轮轴的各摩擦副有泄漏,应视情修理或更换机油集滤器、机油泵及相关摩擦副轴瓦。
润滑系的维护与常见故障诊断润滑系的维护润滑系的维护分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润滑系的维护和保养润滑系的维护和保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经常检查润滑油油面高度。
检查油面高度时,应使汽车处于平坦的位置,并在发动机启动前进行。
如果在途中检查,必须使发动机熄火,等待10分钟,发动机内各润滑表面的润滑油都回到油底壳内再进行检查。
当油面低于润滑油尺下限标记时,不许启动发动机。
加润滑油时,右手捻搓润滑油尺上的润滑油,检查其黏度,有无燃油味或颗粒物等。
当油面高于润滑油尺上限标记时,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排除,其原因可能是冷却水或燃油进入曲轴箱内所致。
(2)更换润滑油。
更换润滑油时,应趁热放出油底壳粗滤清器细滤清器中的废润滑油。
若放油螺栓带有磁性,应将所吸附的铁屑清除干净。
(3)清洗油道油污。
清洗的方法是:待废润滑油放尽后,向发动机油底壳内注入被稀释的新润滑油或经过滤清的优质柴油,其数量相当于油底壳标准油面容量的60%~70%,然后是发动机怠速运转2~3min,再将洗涤油放尽。
(4)检查润滑油压力。
发动机正常运转时的润滑油压力一般应为196~392kPa,如发动机润滑油压力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排除。
(5)润滑油滤清器的清洗。
(6)曲轴箱通风装置的清洗。
(7)润滑系各部位螺栓和油管接头的检查与紧固。
润滑系各部位螺栓和油管接头应扭紧使其不漏油;有关不应有凹瘪和堵塞,以保证润滑系统油路畅通。
润滑系统的保养润滑系统的保养方法如下:(1)日常保养。
是用同品质的润滑油,尽量在修理厂技工指导下进行,使用特约维修站规定的润滑油和机油滤清器。
(2)定期对润滑系统进行清洁。
在润滑系统中,由于长时间的高温,会有一部分胶质将进入润滑油中的灰尘、金属杂质、硅酸盐和其他一些杂质黏接在一起,影响右路的畅通。
优质的润滑系统添加剂能将由泥分解,是润滑油中的胶质、灰尘、金属杂质、硅酸盐等能均匀分散到旧的润滑油中。
利用清洁剂和保护剂,可以清除润滑系统中的油泥、胶质等沉积物,清洁发动机气门挺杆及摇臂,恢复活塞环弹性,确保引擎内部、润滑系统油路通畅。
陈荣双
内燃机修理汽修065 10 一1-2 润滑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掌握润滑系常见的故障现象及原因
掌握润滑系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实物见教案
教学环节教法设计【组织教学】(2分钟)
1、检查学生出勤与胸卡佩带情况并做好记录;
2、复习前面所学过的内容;
3、宣布本节课所教授的内容。
【复习旧课】
1、液压控制阀的检修
2、液压油缸的拆检
【讲授新课】
(一)润滑系作用&组成
1、作用:润滑、清洁、冷却密封、防锈
2、组成:游底壳、滤清器(集、粗细)、汽油泵、压力传感器及表
(二)常见故障诊排
一、机油压过低 (50KPa)
1)现象:机油压力表读数低于规定值
2)原因:
①机油不足或稀(有汽油或水渗入)
②限压阀调整不当损坏2min
提问3min
结合实物讲授
10min
教学环节教法设计
③曲轴轴承磨损过大
④机油牌号不符
⑤机油集、滤清器堵塞
⑥机油泵损坏
⑦机油表或传感器损坏
3.故障诊断、排除
1)抽出机油尺检查加油机或更换
2)调整限压阀或更换
3)检修曲轴及更换轴承瓦
4)更换标准品牌机油
5)清理疏通机油集滤器
6)检修或更换机油表传感器
二、机油压力过高
1.现象:有警报声或指示值过高
2.原因:
①传感器或油表损坏,连接导线搭铁
②机油贴度过高,主油道堵塞
③滤清器堵塞,旁通阀卡死
④限压阀调整不当
⑤曲轴轴承过紧
3.故障排除
压力突然升高 →③④限压阀卡死
压力始终很高②→①→③④→⑤→⑥
三、机油消耗过多
1.现象:检查机油时:
消耗量应100KM为0.1--0.5L
2.原因:外泄漏,烧机油
3.诊断:排气管排蓝烟→烧机油
储气筒可放出润滑油→压缩
机活塞与气缸间隙过大
四、故障排除
1)检修活塞环与气缸磨损
2)检修压缩机及其泄漏现象20min
20min
提问
结合实物讲授
10min
黑板简图10min
教学环节教法设计【归纳总结】
1、机油压力过低诊排
2、机油压力过高诊排
3、机油消耗过多诊排
【布置实习】
问题:怎样诊断和排除机油压力过低?【教学后记】3min 2min 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