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5
四年级下册语文《小英雄雨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1.3了解雨来的英雄事迹,感受雨来的勇敢和坚强。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2.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雨来的爱国情怀,培养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3.2学会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1.3分析雨来的形象,感受其勇敢和坚强。
2.教学难点:2.1理解雨来的爱国情怀。
2.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勇敢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勇敢品质的思考。
1.2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勇敢人物,引出本课主人公雨来。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互相帮助。
3.课堂讲解3.1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2学生边听边做好笔记,重点记录雨来的英雄事迹。
4.分析雨来的形象4.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雨来的形象。
5.体会文章表达方法5.1学生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句,体会其表达作用。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
7.课后作业7.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雨来的勇敢和坚强,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2.教师在课堂讲解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3.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积极发言,讨论热烈,课堂氛围良好。
4.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12小英豪雨来教课要求一、指引学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 学习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英勇地跟仇敌作斗争的崇高质量。
二、自学生字新词 . 掌握读音 . 理解词义;领会本课中描绘风景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
三、练习给课文各段加小标题。
四、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要点难点1.迅速阅读文本 . 掌握课文内容。
2.品读文本 . 感觉雨来热爱祖国、英勇对敌的英豪本色。
3.认识课文三次写景 . 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
课前准备一、抗日依据地地图。
二、生字新词卡片。
三、《小英豪雨来》教课幻灯片。
教课时间两课时。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默读课文。
为何说雨来是个小英豪?请大家默读课文。
二、检查初步默读课文的成效。
检核对课文内容的认识状况:这篇课文说的是什么时候 . 什么地方?(指导看抗日依据地地图。
)雨来的爸爸是干什么的?当时在芦花村发生了什么事?雨来有什么英豪事迹?三、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状况。
泥鳅(qiū)——你们看见过泥鳅吗?它是什么样子的?(泥鳅是一种身上很圆滑的鱼. 灰黑色的。
)门槛——什么叫门槛?(旧式的房子都有门槛 . 就是门下的一根横木。
)晌(shǎnɡ)午——注意“晌”的读音。
什么叫晌午?你们查过词典吗?(晌午就是正午。
)枪栓(shuān)——枪的哪一部分叫枪栓?注意“栓”的读音。
(枪栓就是推子弹进膛的机件。
)劫难——“劫”字怎么样讲?劫难是什么意思?(“劫”是打劫 . 强抢。
劫难是遭到灾害的意思。
)趔趄(liè qiè)——什么叫“趔趄”?注意这两个字的读音。
(“趔趄”就是身子歪倾斜斜的. 脚步不稳的样子。
)旋涡(xuánwō)——注意“漩”字的读音。
你们在哪里看见过有漩涡?(“旋涡”就是水流时产生的螺旋形. 在江、河里看到有旋涡。
)1 / 4嘟(dū)嘟囔(nānɡ)囔——注意“囔”字. 不要读成lāng. “嘟嘟囔囔”是什么意思?(“嘟嘟囔囔” 就是内心不快乐 . 有气 . 嘟起嘴 . 叽叽咕咕喃喃自语地说。
小英雄雨来
教材处理思路:课文比较长,让学生在自由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可以用加小标题来落实,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体会小英雄的勇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自由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用加小标题的方式来落实,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体会小英雄的勇敢。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通过文本和自己的体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句子体会小英雄的勇敢
教学难点: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时数:2课时
第1课时。
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课文讲述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学生学会尊敬和关爱英雄,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人物形象和品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英雄吗?你们心目中的英雄是谁?”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探究,讨论生字词和学习难点。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2)教师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品质。
4. 实践训练:(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语气和情感。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文中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雨来的小故事。
2. 拓展作业:(1)学生收集其他英雄人物的故事,进行分享。
(2)学生以“我心中的英雄”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探究能力以及朗读和表达水平。
2. 结果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情感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2.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语文下册《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分享心得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体验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善良的品质。
(3)培养学生珍惜友谊、互帮互助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小英雄雨来的勇敢和智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珍惜友谊、互帮互助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配套练习题。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对新课内容产生期待。
(2)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理解小英雄雨来的勇敢和智慧。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小英雄雨来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享自己所学到的珍惜友谊、互帮互助的精神。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优秀5篇)《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晋察冀、苇絮、飘飘悠悠”等难读的词,能读好句子中的拟声词,初步感受课文语言的口语化特点。
2、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根据每部分大意,初步学会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并借助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自主品析课文的人物语言、动作描写,通过引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进一步体会雨来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的英雄形象,同时感受故事语言文字的生动。
4.体会作者的写法,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根据每部分大意,初步学会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并借助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自主品析课文的人物语言、动作描写,通过引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进一步体会雨来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的英雄形象,同时感受故事语言文字的生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写法,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魅力。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上课前,老师想跟大家做一个游戏,请你根据老师大屏幕上给出的提示句子,来猜猜老师说的是谁?2、你们看,之所以大家能够猜出老师形容的是谁,是因为什么啊?(预设:因为老师形容的具体形象、抓住了他的特点)是的,你们能够通过一些动作、语言、神态。
猜对人物,这也正说明了,对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描写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就能够认识一个人物。
3、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小英雄雨来(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解决词语1、你知道吗?这是我们小学阶段学的最长的一篇课文!根据序号,它分成了六部分,在预习的时候,你有没有碰到一些难读的词语,要和同学们交流的?(学生汇报)2、老师也归纳了一些难读的词,谁来读?(出示:ǒu liè qiè ǎn qià xuán àng黝黑趔趄门槛刀鞘漩涡炕沿tiá zhu ìn ì guān笤帚吆喝晋察冀还乡河鸡冠花sǎng níng推推搡搡软鼓囊囊嘟嘟囔囔咬着牙拧)指名读,全班齐读。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英雄雨来【教学内容】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小英雄雨来【教学目标】1、理解“雨来”的故事内容,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2、能结合儒家的思想,对“仁爱”的含义有初步的理解;3、看图讲故事,增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4、掌握陈述语正确运用的方法。
【教法】1、情境教学法;2、启发式教学法;3、合作学习法;4、讨论式教学法。
【教学重难点】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2、能理解儒家的思想,并对“仁爱”的含义有初步的理解;3、看图讲故事,增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4、掌握陈述语正确运用的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先浏览故事,并准备课堂上需要用到的内容;2、制作课件,准备PPT 、图片、互动教具等;3、查阅儒家的思想,为学生做好导入。
【教学过程】一、导入(15min)1、教师通过图片向学生介绍自然界中的蜗牛、蚂蚁等小生物,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2、教师利用投影、电子白板等工具将儒家的思想用图示教给学生,让学生逐步理解“仁爱”的含义;3、教师用问题引入“雨来”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内莀人们与自然的关系。
二、讨论故事(20min)1、学生看图片,简要描述故事的场景与角色;2、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故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了解“仁爱”的含义;3、学生依照故事情节,自由讨论角色的心理变化,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思考自己是否更应该珍爱自然、保护环境。
三、小结与拓展(15min)1、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好知识点的小结;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教学反思】1、通过对天地万物的描述和儒家思想的引导,使学生理解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重要性;2、通过实物或图纸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文化内容,增强语言能力;3、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点,对自己的行为有深入的思考。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单元名称:小英雄雨来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文本《小英雄雨来》,培养学生对团结合作、勇敢坚强等品质的理解和认同。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运用正确的语言形式描述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团结合作、勇敢坚强等品质的内涵。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提高学生描述事件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材: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具:白板、书本、笔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团结吗?团结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当你们面对困难时,你们会怎么办?2.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习内容1:阅读文本《小英雄雨来》(10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朗读标题并预测故事情节。
2.学生独立阅读文本《小英雄雨来》,并回答以下问题:–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哪些?–故事发生在哪里?–故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学习内容2:讨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学生进行讨论后,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表达自己小组的观点和总结。
学习内容3:描述事件(15分钟)1.教师以文本《小英雄雨来》中的事件为例,讲解描述事件的方法和技巧。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事件进行描述,可以选择文本中的事件,也可以选择班级或个人经历的事件。
3.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进行描述,并交流彼此的描述方式。
学习内容4:全班分享(15分钟)1.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分享自己描述的事件,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和提出问题。
2.教师在分享过程中适时给予点评和引导。
拓展活动1.学生可以选择其他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文章阅读,并按同样的步骤进行讨论和描述事件。
2.学生可以扩展讨论,探究其他与团结合作相关的话题,如班级管理、团队合作等。
作业布置1.阅读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其他文本,并写下你的阅读感受。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小英雄雨来》教案(通用8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小英雄雨来》篇1教学目标:1、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阅读,初步理解内容,学习小英雄雨来热爱祖国、增很敌人、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2、学习用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读后能说出每一段的主要能容。
3、练习给每一部分加小标题。
教学重点:用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后能说出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提出本课教学要求二、指导读第一部分。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划出你认为写的表较好的语句。
2、交流。
(这一部分主要讲了雨来的游泳本领高。
芦花村和水中雨来的描写得较好。
)3、给这一部分加小标题。
(这一部分的小标题可以是:游泳本领高或“望着妈妈笑”)三、指导读第二部分(全程同前)。
这一部分主要降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小标题:上夜校念书或“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四、指导读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小标题:掩护李大叔或“把缸搬回原地方”。
)五、指导读第四部分。
1、自读课文,画出描写雨来心理活动的语句,思考:敌人是怎样对待雨来的?雨来是怎样同敌人进行斗争的?这一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2、交流(敌人:盘问哄骗利诱威胁毒打雨来:应付不上当不屈服)这一部分主要讲了雨来和敌人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小标题:与敌人进行斗争或“什么也没看见”)六、指导读第五五部分。
1、自读课文,画出写的美的句子,想一想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小标题怎样概括?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七、指导读第六部分。
自读课文,画出水中雨来的句子,想一想这一部分写了什么?小标题怎样概括?八、讨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雨来有什么优秀的品质?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九、作业1、朗读课文。
2、摘录写的美的句子。
3、背诵写的比较好的段。
板书设计:小英雄雨来1、雨来游泳本领高2、雨来上夜校3、雨来掩护李大叔4、雨来与鬼子作斗争5、河沿上的枪声6、雨来没有死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小英雄雨来》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认识“晋、扭”等13个生字,读准“囊、吧”等4个多音字,会写“晋、炕”等15个字,会写“芦花、发愣”等16个词语。
四年级下册语文《小英雄雨来》教案一、教学要求1、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阅读,初步理解内容,学习小英雄雨来热爱祖国、憎恨敌人、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读后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3、练习给每一部分课文加小标题。
二、教学重点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提出本课教学要求。
(二)、指导读第一部分。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划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
2、交流。
3、给这一部分加小标题。
(三)、指导读第二、三部分(过程同前)(四)、指导读第四部分。
1、自读课文,划出描写雨来心理活动的句子,思考:敌人是怎样对待雨来的?雨来是怎样同敌人斗争的?这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2、交流。
(五)、指导读第五部分。
1、自读课文,划出写得美的句子,想想这一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2、有感情地朗读。
(六)、指导读第六部分。
自读课文,划出描写水中雨来的句子,想想这一部分主要说的是什么,小标题怎样概括。
(七)、讨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八)、讨论:雨来有哪些优秀品质?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九)、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还乡河、芦花村和小英雄雨来的句段。
(十)、作业。
1、朗读课文。
2、摘录写得美的句子。
四年级下册语文《小英雄雨来》教案(二)教学目标:1.识8个生字。
2.了解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4.给课文的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重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课题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
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和拓展知识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小英雄雨来的尊敬和学习的决心。
(2)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事业。
(3)引导学生从雨来的精神中汲取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理解课文的大意。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例句、组词、造句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并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文化知识,引导学生从雨来的精神中汲取力量。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理解课文的大意。
3.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例句、组词、造句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英雄雨来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针对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中的小英雄雨来这一单元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1.1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一个小英雄雨来的故事,通过对雨来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了解到勇气和坚强的意义,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向善的精神品质。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了解雨来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探究雨来与母亲的感情•分析雨来勇敢、顽强、善良、聪明的品质•学会对故事进行理解和评价1.2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理解故事中的核心事件和情节•观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理解勇气和坚强的意义•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向善的精神品质通过对目标的分析,教师可以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针对目标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
二、教学过程2.1 教学准备•阅读教材,了解故事情节和教学要点•布置课前阅读作业,鼓励学生提前阅读教材•准备教学工具和教学辅助材料2.2 教学内容与方法(1)导入(10分钟)教师利用PPT或者黑板,简单介绍雨来的故事背景和重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
(2)阅读教材(3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开始阅读教材,引导学生注意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细节的描写,边读边思考。
了解人物、线索情节,对故事进行初步理解。
(3)讨论与分析(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究雨来和母亲的关系以及雨来的性格特点。
这样可以通过学生的自由表达,获得大量的情感语言材料,从而慢慢深化对细节的把握,探索主题与感悟。
(4)教师指导(20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析,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加深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和主题的领悟,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
(5)文学创作(30分钟)在本单元的教学里,教师可以再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逐步发现自己的主题、情感、故事情节等素材。
四年级语文教案《小英雄雨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小英雄雨来的勇敢、机智、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尊敬和关爱英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1)理解小英雄雨来的勇敢、机智、爱国精神。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英雄雨来的勇敢精神。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教学法: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相关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小英雄雨来的名字。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口头练习。
(2)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小英雄雨来的勇敢、机智、爱国精神。
4.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小英雄雨来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勇敢和机智。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小英雄雨来的情境中,体会他的勇敢和机智。
(2)引导学生学会尊敬和关爱英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年级下册语文《小英雄雨来》教案一、教材分析(一)课题《小英雄雨来》(二)教材分析1.课文通过描述雨来的行为举止,塑造了小英雄敢于正义、勇敢无畏的形象。
2.课文以生动有趣的情节为主线,勾勒了雨来帮助老妇人、帮忙捉小偷等一系列英勇事迹,激励学生向往勇敢、正义。
3.课文还凸显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如“吹牛”、“瞪眼睛”、“流亡”等,供学生模仿、习得语言。
(三)本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雨来助人为乐的故事,感受其勇气和正义精神。
2.学习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如动词“吹牛”、“瞪眼睛”等。
3.培养学生勇敢诚实、助人为乐的品格,激发学生内心中的正义感。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雨来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通过讨论引入“英雄”这一概念,帮助学生理解“英雄”的内涵。
(二)新授(30分钟)1.跟读课文,学习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2.帮助学生理解“吹牛”、“瞪眼睛”等生词并掌握其用法。
3.辅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节,领会雨来助人为乐的精神内涵。
(三)运用(20分钟)1.以小组形式,根据课文内容编写情节小故事,强化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2.学生自读、自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表达和判断能力。
(四)整合(5分钟)1.强化整个教学中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帮助学生达到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
2.总结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回顾本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下一课布置学习任务。
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塑造雨来英勇、慷慨的形象,激发学生向往勇敢、正义的情感。
2.让学生了解雨来的性格特点,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二)难点1.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弱,无法完全理解课文的意思。
2.生词较多,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其用法。
四、教学效果评价(一)教学效果预测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和课外阅读情况,本次课程教学效果应该是良好的。
大多数学生能够完全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和难点词汇,表现出一定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效果评价1.学生对雨来这个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表现出对勇敢、正义的向往和追求。
四年级语文下册《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会通过关键词来概括段落大意。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和平的价值观。
2. 学习雨来的勇敢精神,培养学生的勇敢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背景,主要情节和人物。
2.2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和段落的意思。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2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使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
4.2 教学手段1.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图片和视频。
2.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动交流。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利用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朗读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错误。
5.3 学习生字词1. 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4 理解课文1. 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学生概括段落大意。
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5 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 学生谈收获,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法和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勇敢品质。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掌握读音,理解词义;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积累词语。
2.引导学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
3.练习给课文各段加小标题。
4.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每部分内容,并加上小标题。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故事。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
在抗日战争中,除了
在前线浴血奋战的中国军民,还有像你们年龄一样大小的孩子,他们机智勇敢,热爱祖国,和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板书课题:小英雄雨来)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阅读要求:
1.因为课文比较长,请用较快的速度阅读。
2.在阅读中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和课文初读情况
1.出示要掌握的生字新词,指名读,并口头解释。
2.同桌交流,说说自己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
3.指名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再读课文,给每段加上小标题
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2.全班交流讨论各部分的小标题,如①游泳本领高;②上夜校念书;③掩护李大叔;④与鬼子作斗争;⑤河沿上的枪声;⑥雨来没有死。
(也可用课文原句作小标题,如“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什么也没看见”“有志不在年高”“雨来没有死”)
五、快速默读课文,初步掌握人物形象特点
为什么要把雨来叫做“小英雄”?你认为在他的身上有哪些英雄特征?快速默读课文,从课文的事件和相关语句里分析理解。
小组之
间互相讨论交流一下,把小组成员的意见综合起来,然后分小组进行汇报。
教师可以融入一个小组内,进行点拨指导。
六、全班分小组汇报交流,教师随机综合,板书
雨来是一个热爱祖国、勇敢机智、舍己为人、不畏强敌、坚贞不屈的小英雄。
(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回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阅读体验。
提示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以课文为依据,使自己的感受有理有据,培养学生细读文本、认真思考的学习能力。
)
七、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可以小组之间分角色、分任务进行合作朗读。
八、作业: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用简洁的话写出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说说雨来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二、研读课文中重点段落,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深入理解雨来的英雄形象
1.读第一节。
提问:雨来住的那个村子为什么叫芦花村?
读读芦花村的景色。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
”
引导学生先读句子的主要成分,然后逐句把附加成分放进去读,再连起来读。
比比怎样写好。
同时体会芦花村景色的优美。
雨来的游泳本领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这里写雨来的游泳本领高,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吗?
(为他能从鬼子手中逃脱打下伏笔。
)
2.默读第二节。
提问:雨来在夜校里受到什么教育?
指导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讨论:这一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出现?(这句话表达了人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一是起强调作用,二是作为全文的一个线索。
)
3.重点默读第四节。
讨论:鬼子对雨来使用了哪些卑劣手段?(哄骗、利诱、威胁、毒打)
课文中哪些词句把鬼子哄骗、利诱、威胁、毒打雨来时的丑态形象地勾画出来了?(露出满口金牙……鬼脸、糖、金戒指、抽出刀……劈、扭、拉、打、揪、拧、撞)
哪些词句可以体现雨来的坚强不屈?(“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没看见!”)
提问: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能表现得这样勇敢顽强?
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教师归纳:
巧妙地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意志坚强,面对敌人的哄骗、利诱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利用游泳本领,机智勇敢地从鬼子手中逃脱。
这就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
三、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提出来说一说
四、拓展
我们已经认识了雨来,这个十二岁的小英雄。
他的所作所为让你感动吗?如果他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想和他说吗?(扮演角色对话)
五、作业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课文进行改编。
或者缩写,或者续写,或者改成课本剧。
2.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朋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