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化学前沿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6
有机化学的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20世纪的有机化学,从实验方法到基础理论都有了巨大的进展,显示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活力。
世界上每年合成的近百万个新化合物中约70%以上是有机化合物。
其中有些因具有特殊功能而用于材料、能源、医药、生命科学、农业、营养、石油化工、交通、环境科学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中,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必需品。
与此同时,人们也面对着天然的和合成的大量有机物对生态、环境、人体的影响问题。
展望未来,有机化学将使人类优化使用有机物和有机反应过程,有机化学将会得到更迅速的发展。
有机化学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不少分支学科,包括有机合成、金属有机、元素有机、天然有机、物理有机、有机催化、有机分析、有机立体化学等。
下面就其中的一部分分支学科来说,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
(1)有机合成化学这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是创造新有机分子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发现新反应、新试剂、新方法和新理论是有机合成的创新所在。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无机物氰酸铵的热分解方法,成功地制备了有机物尿素,揭开了有机合成的帷幕。
100多年来,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非常迅速。
有机合成发展的基础是各类基本合成反应,不论合成多么复杂的化合物,其全合成可用逆合成分析法分解为若干基本反应,如加成反应、重排反应等。
每个基本反应均有它特殊的反应功能。
合成时可以设计和选择不同的起始原料,用不同的基本合成反应,获得同一个复杂有机分子目标物,起到异曲同工的作用,这在现代有机合成中称为“合成艺术”。
在化学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某一有机化合物的全合成同时有多个工作组的报导,而其合成方法和路线是不同的。
那么如何去评价这些不同的全合成路线呢对一个全合成路线的评价包括:起始原料是否适宜,步骤路线是否简短易行,总收率高低以及合成的选择性高低等。
这些对形成有工业前景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现代有机合成的发展方向。
(2)金属有机化学和有机催化金属有机化学在20世纪有机化学中是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中特别是与有机催含有碳-金属键的化合物种类甚多,至今还有不少元素周期表上的金属元素尚无合成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20世纪化学发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的发幕趋势悬赏分:30 |解决时间:2010-11-11 21:24 |提问者:苏艳卿最佳答案20世纪后50年化学发幕最重要的基本特征是在学科渴平上的既分化又综合,产生这一特征的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整体化的需要.分化产生了新的三级分支学科,使学科内的分工更合理、更专业化;而综合则形成了新的二级分支学科,并使化学研究从传统的化学领域走向其它的科学领域.可以说,分化与综合是学科发幕的原动力.在新的世纪,化学仍帆溿着这一方向继续发幕,并走向辉煌.但新的辉煌正向旧的传统的学科观念提出挑战,新的大化学学科观正呼之欲出.21世纪化学的发幕趋势一)提高灵敏度这是各种分析方滕长期以来所追湂的目标。
当代许多新的技术引入分析化学,都是与提高分析方滕的灵敏度有关,如激光技术的引入,促进了诸如激光共振电离光踱、激光拉曼光踱、激光诱导荧光光踱、激光光热光踱、激光光声光踱和激光质踱的开幕,大大提高了分析方滕的灵敏度,使得检测单个原子或单个分子成为可能。
又如多元配合物、有机显色剂和各种增效试剂的研究与应用,使吸收光踱、荧光光踱、发光光踱、电化学及色踱等分析方滕的灵敏度和分析性能得到大幅度地提高。
(二)解决复杂体绻的分离问题及提高分析方滕的选择性迄今,人们所认识的化合物已超过1000万种,而且新的化合物仍在快速增长。
复杂体绻的分离和测定已成为分析化学家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由液相色踱、渔相色踱、超临界流体色踱和毛细管电滳等所组成的色踱学是现代分离、分析的主要组成部分并获得了很快的发幕。
以色踱、光踱和质踱技术为基础所开幕的各种联用、接口及样品引入技术已成为当今分析化学发幕中的热点之一。
在提高方滕选择性方面,各种选择性试剂、萃取剂、离子交换剂、吸附剂、表面活性剂、各种传感器的接着剂、各种选择检测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滕等是当前研究工作的重要课题。
(三)扩幕时空多维信息现代分析化学的发幕已不再幀限于帆待测组分分离出来进行表征和测量,而是成为一门为物质提供帽可能多的化学信息的科学。
21世纪化学的内涵、四大难题和突破口的报告,600字
21世纪的化学都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一、内涵:21世纪化学子学科建立在传统化学基础上,重点
在于利用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物理和其他诸多数学手段,弥补化学分析与合成的不足,开发新的化学规律和理论。
它的发展可以归结为三大方面:首先是进行微观分子级的研究,并探讨其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其次是研究纳米尺度上的晶体结构及材料特性;最后是研究大分子行为,旨在发掘其复杂性与功能特性。
二、四大难题:
1.高效合成:如何对结构极其复杂的有机分子进行高效的合成?
2.绿色制造:如何让工业生产不受环境的影响?
3.动态化学:如何去探索分子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
4.客观测试:如何发展出可以模拟真实样本的仪器和技术?
三、突破口:
1.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开发新的化学规律和理论,以便更
好地理解分子行为。
2.利用纳米技术开发更具活性与性能的新型材料。
3.采用分子传感器和生物技术,提高分析检测的准确性。
4.开发出可以模拟实际样本的仿真仪器和技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分子行为。
总之,21世纪的化学将把综合性的科学方法应用在分子级的研究与开发,使得传统的化学技术得到更大的发展,从而推动未来的科学发现。
有机化学的发展前沿余敏 145924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是有机化合物, 它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变化,以及伴随这些变化所发生的一系列现象。
20世纪的有机化学,从实验方法到基础理论都有了巨大的进展,显示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活力。
世界上每年合成的近百万个新化合物中约70%以上是有机化合物。
其中有些因具有特殊功能而用于材料、能源、医药、生命科学、农业、营养、石油化工、交通、环境科学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中,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必需品。
与此同时,人们也面对着天然的和合成的大量有机物对生态、环境、人体的影响问题。
展望未来,有机化学将使人类优化使用有机物和有机反应过程,有机化学将会得到更迅速的发展。
有机化学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不少分支学科,包括有机合成、金属有机、元素有机、天然有机、物理有机、有机催化、有机分析、有机立体化学等。
下面就其中的一部分分支学科来说,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
(1)有机合成化学这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是创造新有机分子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发现新反应、新试剂、新方法和新理论是有机合成的创新所在。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无机物氰酸铵的热分解方法,成功地制备了有机物尿素,揭开了有机合成的帷幕。
100多年来,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非常迅速。
有机合成发展的基础是各类基本合成反应,不论合成多么复杂的化合物,其全合成可用逆合成分析法分解为若干基本反应,如加成反应、重排反应等。
每个基本反应均有它特殊的反应功能。
合成时可以设计和选择不同的起始原料,用不同的基本合成反应,获得同一个复杂有机分子目标物,起到异曲同工的作用,这在现代有机合成中称为“合成艺术”。
在化学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某一有机化合物的全合成同时有多个工作组的报导,而其合成方法和路线是不同的。
那么如何去评价这些不同的全合成路线呢?对一个全合成路线的评价包括:起始原料是否适宜,步骤路线是否简短易行,总收率高低以及合成的选择性高低等。
展望21世纪的化学展望21世纪的化学(一)第一篇回顾与动向前言第一章 20世纪化学的回顾一、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1.放射性和铀裂变的重大发现2. 化学键和现代量子化学理论3.创造新分子新结构——合成化学4.高分子科学和材料5.化学动力学与分子反应动态学二、在化学基础研究推动下化学工业的大发展1.石油化工2.三大合成材料3.合成氨工业4.医药工业第二章从20世纪末化学基础学科的动向看未来发展趋势一、无机化学1.现代无机合成2.配位化学3.原子簇化学4.超导材料5.无机晶体材料6.稀土化学7.生物无机化学8.无机金属与药物9.核化学和放射化学二、有机化学1. 有机合成化学(1)天然复杂有机分子的全合成(2)不对称合成2. 金属有机化学和有机催化(1)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2)金属有机导向的有机反应3. 天然有机化学(1)天然产物的快速分离和结构分析鉴定(2)传统中草药的现代化研究(3)天然产物的衍生物和组合化学(4)生物技术4. 物理有机化学(1)分子结构测定(2)反应机理(3)分子问的弱相互作用5.生物有机化学三、物理化学1.结构化学2.化学热力学3.化学动力学4.催化(1)多相催化(2)均相催化(3)光催化(4)电催化(5)酶催化和仿酶催化5. 量子化学四、高分子化学1. 高分子合成2. 高分子高级结构和尺度与性能的关系3. 高分子物理4. 高分子成型5. 功能高分子6. 通用高分子材料及合成高分子的原料五、分析化学1. 光谱分析2. 电化学分析3. 色谱分析4. 质谱分析(MS)(1)质谱联用(2)串联质谱(3)傅立叶变换质谱FT-MS(4)整分子气化和多光子电离技术(LEIM-MUPl)5. 核磁共振(NMR)(1)提高磁体的磁场强度(2)发展三维核磁共振技术(3D-NMR)(3)固体NMR和NMR成像技术6.表面分析7.放射化分析8.单分子(原子)检测体系和仪器的研制六、化学工程1.化工过程的多尺度效应2.化学反应-催化-反应器3.非传统反应工程(1)超临界反应工程(2)反应-分离过程集成(3)人为非定态反应工程4.生化反应工程第三章交叉学科和热点研究领域一、生命科学1.生命的基础物质研究2.遗传物质的作用3.人类基因组计划4.酶结构和催化功能的关系研究 5.脑科学6.模拟生命过程和生命体系的合成二、材料科学1.新型导电材料(1)半导体材料(2)超导材料(3)有机导体(4)有机磁性材料2.新型光学材料(1)非线性光学材料(2)液晶和有机电致发(3)光开关材料3. 新型陶瓷材料(1)工程陶瓷(2)电气陶瓷(3)超硬陶瓷材料(4)热敏元件陶瓷4. 复合材料(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2)陶瓷基复合材料(3)金属基复合材料5. 生物医学材料6. 新型合金材料(1)轻质合金(2)贮氢合金(3)超耐热合金(4)形状记忆合金7. 高分子材料三、环境化学1. 什么是环境化学2. 环境化学的研究方向(1)环境分析化学(2)大气环境化学(3)水环境化学(4)土壤环境化学(5)元素化学循环(6)控制污染的化学(7)环境计算化学四、绿色化学1.什么是绿色化学2.绿色化学的发展方向(1)新的化学反应过程研究(2)传统化学过程的绿色化学改造(3)能源中的绿色化学问题和洁净煤化学技术(4)资源再生和循环使用技术研究(5)综合利用的绿色生化工程五、能源化学1.氢能2.燃料电池3.生物质能源4.太阳能电池5.海水盐差发电六、计算化学1.什么是计算化学2.计算化学的发展方向(1)研究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2)研究化学反应是如何发生的(3)预测化学反应的产物及新化合物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4)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取向和形态研究(5)研究分子—分子体系的排列和相互作用(6)计算机对化学过程的模拟七、纳米化学1.纳米化学合成(1)纳米插层聚合(2)相分离嵌段聚合物(3)杂化材料(4)组装合成纳米相2.纳米检测技术3.纳米材料的异常行为及其用途4.纳米化学研究动向与课题八、手性药物和手性技术1.什么是手性药物?2.手性药物分类3.如何制造手性药物?(1)手性合成(2)手性拆分第四章化学工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一、农业1.肥料2.农药3.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剂4.光合作用和固氮(1)光合作用(2)固氮5.优良品种和基因工程二、能源1.煤的高效和清洁化燃烧2.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3.石油的开采、精炼和燃烧4.核能利用三、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煤化工1.石油化工2.天然气化工3.煤化工(1)煤的拔头上艺生产液体燃料(2)煤制合成气(CO+H2)四、健康与医药1.基因药物2.酶抑制剂的研究和开发3.受体拮抗剂或阻断剂4.手性药物5.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药物的研制6.中医药现代化五、新功能材料1.微电子材料和器件2.超导材料3.新型纳米陶瓷4.光纤通讯材料5.聚合物结构材料6.医用材料六、日用化学品和精细化工第二篇展望一、20世纪化学的回顾与未来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1.科技发展的基本考虑2.20世纪的化学在推动人类进步和科技发展中起了核心科学的作用(1)为人类进步提供物质基础(2)在相关学科的发展中起了牵头作用3.对20世纪末化学现状和地位的不同估计二、未来化学的作用和地位1.化学仍是解决食物短缺问题的主要学科之一2.化学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安全利用中起关键作用3.化学继续推动材料科学发展4.化学是提高人类生存质量和生存安全的有效保障三、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总趋势1.微观与宏观相结合2.静态与动态(过程)相结合3.由复杂到简单,再由简单到复杂四、未来化学研究模式(1)从实际问题中抽出化学基本问题来研究(2)吸收其他学科的新理论和新结果,孕育化学生长点(3)与其他学科融合,开拓化学新领域(4)把握动向和时机,提出新的思路和新的研究方向(5)重视化学学科自身发展与整体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结合五、其他学科中的基本化学问题1.生命科学中的基本化学问题(1)生物大分子之间、生物大分子与小分子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2)生物功能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3)生命过程复杂性的研究2.材料科学中的基本化学问题(1)分子结构-分子聚集体高级结构-材料结构-理化性质-功能之间的关系(2)合成功能分子与构筑高级结构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3)分子器件的研究(4)模拟生物材料形成过程的基础研究3. 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化学问题——绿色化学和环境化学六、21世纪化学学科的发展方向1.寻求结构多样性的研究与功能研究结合(1)寻求结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目标结构包含高级结构(2)组合化学研究(3)发现和寻找新合成方法(4)结构化学与合成化学结合2.复杂化学体系的研究(1)复杂系统中的多层次结构研究(2)尺度效应和多尺度问题(3)复杂系统过程问题3.化学信息学和高效计算机信息处理(1)功能分子信息处理(2)与生物衔接的化学信息学(3)与化学反应和化学过程衔接的化学信息学4.新实验方法的建立和方法学研究5.跟踪、分析、模拟化学反应过程编者附话第三篇发言汇编21世纪的高分子化学(王佛松、何天白)化学研究的空白区和未来发展的前沿(王夔)微系统与化学(田中群)化学的新问题:仿生自组装和开发植物能源(朱清时、阎立峰)21世纪的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展望(刘元方)充满希望的新世纪对21世纪化学学科发展一些看法(吴毓林)化工过程中的多尺度效应(李静海)生命科学进展中的化学机遇(张礼和)化学计量学与21世纪的化学(俞汝勤、梁逸曾)展望21世纪的分析科学(黄本立)后记前言现在很多人在预测21世纪学科发展前景。
有机化学前沿制作人:黎一玮、庾伟强、陈孝良、梁文辉、何梓浩有机化学的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20世纪的有机化学,从实验方法到基础理论都有了巨大的进展,显示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活力。
世界上每年合成的近百万个新化合物中约70%以上是有机化合物。
其中有些因具有特殊功能而用于材料、能源、医药、生命科学、农业、营养、石油化工、交通、环境科学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中,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必需品。
与此同时,人们也面对着天然的和合成的大量有机物对生态、环境、人体的影响问题。
展望未来,有机化学将使人类优化使用有机物和有机反应过程,有机化学将会得到更迅速的发展。
有机化学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不少分支学科,包括有机合成、金属有机、元素有机、天然有机、物理有机、有机催化、有机分析、有机立体化学等。
下面介绍其中的一部分分支学科,使我们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
(1)有机合成化学这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是创造新有机分子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发现新反应、新试剂、新方法和新理论是有机合成的创新所在。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无机物氰酸铵的热分解方法,成功地制备了有机物尿素,揭开了有机合成的帷幕。
100多年来,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非常迅速。
有机合成发展的基础是各类基本合成反应,不论合成多么复杂的化合物,其全合成可用逆合成分析法(Retrosynthesis Analysis)分解为若干基本反应,如加成反应、重排反应等。
每个基本反应均有它特殊的反应功能。
合成时可以设计和选择不同的起始原料,用不同的基本合成反应,获得同一个复杂有机分子目标物,起到异曲同工的作用,这在现代有机合成中称为“合成艺术”。
在化学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某一有机化合物的全合成同时有多个工作组的报导,而其合成方法和路线是不同的。
那么如何去评价这些不同的全合成路线呢?对一个全合成路线的评价包括:起始原料是否适宜,步骤路线是否简短易行,总收率高低以及合成的选择性高低等。
21世纪的四大化学难题化学是与信息、生命、材料、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八大新兴科学紧密联系、交叉和渗透的中心科学。
前不久在杭州召开的中国化学会创建70周年纪念大会上,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指出,21世纪是信息科学、合成化学和生命科学共同繁荣的世纪,同时化学也面临四大难题。
徐光宪说,化学的核心是合成化学,在20世纪的100年中,化学合成和分离了2285万种新物质、新药物、新材料、新分子以满足人类生活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没有哪一门其它科学能像化学那样,创造出如此众多的新物质,在合成化学领域共获得41项诺贝尔奖。
如果没有合成各种抗生素和大量新药物的技术,人类不能控制传染病和缓解心脑血管病,平均寿命要缩短25年;如果没有合成纤维、合成塑料、合成橡胶的技术,人类生活要受到很大影响;信息技术的核心是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的化学制备的硅单晶片生产的,计算机的存储器等其它部件用了大量的化学合成材料;特别是如果没有哈勃发明的高压合成氨技术和以后的合成尿素技术,世界粮食产量至少要减半,哈勃也因此获诺贝尔奖。
此后,C·博施改进了哈勃流程也获诺贝尔奖。
所以国外传媒把哈勃流程评为20世纪最重大的发明。
1.合成化学难题-化学反应理论建立严格彻底的微观化学反应理论,是21世纪化学应该解决的第一个难题。
如何建立精确有效而又普遍适用的化学反应的含时多体量子理论和统计理论?化学是研究化学变化的科学,所以化学反应理论和定律是化学的第一根本规律。
应该说,目前的一些理论方法对描述复杂化学体系还有困难。
因此,建立严格彻底的微观化学反应理论,既要从初始原理出发,又要巧妙地采取近似方法,使之能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决定某两个或几个分子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能否生成预期的分子?需要什么催化剂才能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反应?如何在理论指导下控制化学反应?如何计算化学反应的速率?如何确定化学反应的途径等,是21世纪化学应该解决的第一个难题。
当代无机化学发展前沿【论文摘要】: 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里其它各分支学科的基础学科,在近年来取得较突出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固体材料化学、配位化学等方面。
未来无机化学的发展特点是各学科交叉纵横相互渗透,用以解决工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实际问题。
文章就当代无机化学研究的前沿与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简要阐述。
当前无机化学的发展趋向主要是新型的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以及新的研究领域的开辟和建立。
因此21世纪理论与计算方法的运用将大大加强理论和实验更加紧密的结合。
同时各学科间的深入发展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形成许多学科的新的研究领域。
例如,生物无机化学就是无机化学与生物学结合的边缘学科;固体无机化学是十分活跃的新兴学科;作为边沿学科的配位化学日益与其它相关学科相互渗透与交叉。
根据国际上最新进展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文章就“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进展”和“我国无机化学最新研究进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进展无机合成与制备在固体化学和材料化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学科。
发展现代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 不断地推出新的合成反应和路线或改进和绿化现有的陈旧合成方法, 不断地创造与开发新的物种, 将为研究材料结构、性能(或功能) 与反应间的关系、揭示新规律与原理提供基础。
近年来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极端条件合成在现代合成中愈来愈广泛地应用极端条件下的合成方法与技术来实现通常条件下无法进行的合成, 并在这些极端条件下开拓多种多样的一般条件下无法得到的新化合物、新物相与物态。
超临界流体反应之一的超临界水热合成就是无机合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软化学合成与极端条件下的合成化学相对应的是在温和条件下功能无机材料的合成与晶化, 即温和条件下的合成或软化学合成。
由于苛刻条件对实验设备的依赖与技术上的不易控制性, 减弱了材料合成的定向程度。
而温和条件下的合成化学——即“软化学合成”,正是具有对实验设备要求简单和化学上的易控性和可操作性特点, 因而在无机材料合成化学的研究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化学学科的前沿方向与优先领域基础学科在整个自然科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由基础科学研究产生的大量新思想、新理论、新效应等为应用科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对现代技术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国内外大量事实说明,"科学理论不仅更多地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而且为技术、生产的发展开辟着各种可能的途径"。
基础研究是社会与科学发展的基础,而基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础。
化学和其它科学一样,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重要学科。
它与物理科学、生命科学等相互渗透,不断形成新的交叉学科。
学科的前沿方向与优先领域为:(1)合成化学;(2)化学反应动态学;(3)分子聚集体化学;(4)理论化学;(5)分析化学测试原理和检测技术新方法建立;(6)生命体系中的化学过程;(7)绿色化学与环境化学中的基本化学问题;(8)材料科学中的基本化学问题;(9)能源中的基本化学问题;(10)化学工程的发展与化学基础。
今日化学何去何从今日化学何去何从?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回答:第一种回答:化学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是一门成熟的老科学,现在发展的前途不大了;21世纪的化学没有什么可搞了,将在物理学与生物学的夹缝中逐渐消微。
第二种回答:20世纪的化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1世纪的化学将在与物理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环境、海洋、空间科学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共同大发展。
本文主张第二种回答。
1. 20世纪化学取得的空前辉煌成就并未获得社会应有的认同在20世纪的100年中,化学与化工取得了空前辉煌的成就。
这个“空前辉煌”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达,就是2 285万。
1900年在Chemical Abstracts(CA)上登录的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来的和人工合成的已知化合物只有55万种。
经过45年翻了一番,到1945年达到110万种。
再经过25年,又翻一番,到1970年为236.7万种。
以后新化合物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每隔10年翻一番,到1999年12月31日已达2 340万种。
说说21世纪的四大化学难题原创:徐光宪催化开天地2017-03-15到了21世纪,数学界、物理学界和生物学界都相继提出了各自领域的重大难题或奋斗目标。
对这一问题,提出21世纪的四大化学难题供大家一起探讨。
在回答下面难题以前,先要说说物质之间的作用力是电磁力,原子之间、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作用力还是电磁力,而且是变化的电磁力,电磁力分为引力和斥力。
原子核周围、电子周围、任何物质周围都有电磁场,电磁场同样分为引力场和斥力场,只是大小不同,电磁场同样是变化的。
不同元素的原子电磁场是不同的。
物质在一般情况下,引力是大于斥力的。
在某一时刻,原子之间电磁力大小基本是不变的,不同的时刻电磁力的大小是变化的,也就是引力和斥力是变化的,基本平衡的。
原子是带电的,并不是中性。
原子核也不是带正电的,而是高电位,电子也不是带负电的,而是低电位,原子核和电子的电荷更不会抵消,因为电荷是一种物质,物质是不灭的,只会转换。
在一个变化的系统中,质能是不会变化的,物质质量与能量能相互转换。
摩擦使振动增大,噪音增大,新物质变化增多,电磁场、电磁力变化增大,发热量增多。
当然引力、斥力变化增大。
引力大原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原子聚集,形成新的物质,斥力大原子之间的距离增大,分裂物质,同样有新的物质产生。
目前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地球上面,或者说在宇宙中,地球、宇宙、物体都是电磁场,人类的活动当然要受到地球、宇宙电磁场的影响。
同时地球是一个带电体,受到地球、宇宙电磁力的影响,而且都是变化的。
1. 如何建立精确有效而又普遍适用的化学反应的含时多体量子理论和统计理论?化学是研究化学变化的科学,所以化学反应理论和定律是化学的第一根本规律。
应该说,目前的一些理论方法对描述复杂化学体系还有困难。
因此,建立严格彻底的微观化学反应理论,既要从初始原理出发,又要巧妙地采取近似方法,使之能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决定某两个或几个分子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能否生成预期的分子?需要什么催化剂才能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反应?如何在理论指导下控制化学反应?如何计算化学反应的速率?如何确定化学反应的途径等,是21世纪化学应该解决的第一个难题。
21世纪化学的发展与影响摘要:化学既是关于自然的科学,又是关于人的科学。
在当代科学的发展中,它们正在走向统一。
因此,现代化学不仅是认识生命过程进化的手段,也是人类生存的手段和获得解放的手段。
它的各个研究领域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学已成为一门满足社会需要的中心科学,创造着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化学;发展;影响;1.21世纪化学的发展趋势1.1提高灵敏度这是各种分析方法长期以来所追求的目标。
当代许多新的技术引入分析化学,都是与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有关,如激光技术的引入,促进了诸如激光共振电离光谱、激光拉曼光谱、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激光光热光谱、激光光声光谱和激光质谱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使得检测单个原子或单个分子成为可能。
又如多元配合物、有机显色剂和各种增效试剂的研究与应用,使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发光光谱、电化学及色谱等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分析性能得到大幅度地提高。
1.2解决复杂体系的分离问题及提高分析方法的选择性迄今,人们所认识的化合物已超过1000万种,而且新的化合物仍在快速增长。
复杂体系的分离和测定已成为分析化学家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和毛细管电泳等所组成的色谱学是现代分离、分析的主要组成部分并获得了很快的发展。
以色谱、光谱和质谱技术为基础所开展的各种联用、接口及样品引入技术已成为当今分析化学发展中的热点之一。
在提高方法选择性方面,各种选择性试剂、萃取剂、离子交换剂、吸附剂、表面活性剂、各种传感器的接着剂、各种选择检测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等是当前研究工作的重要课题。
1.3扩展时空多维信息现代分析化学的发展已不再局限于将待测组分分离出来进行表征和测量,而是成为一门为物质提供尽可能多的化学信息的科学。
随着人们对客观物质的认识的深入,某些过去所不甚熟悉的领域,如多维、不稳态和边界条件等也逐渐提到分析化学家的日程上来。
21世纪化学研究的五大趋势1、更加重视国家目标,更加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
在世纪之交,中国和世界各国政府都更加重视国家目标,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要求化学更多地来改造世界,更多地渗透到与下述十个科学郡的交叉和融合:1数理科学,2生命科学,3材料科学,4能源科学,5地球和生态环境科学,6信息科学,7纳米科学技术,8工程技术科学,9系统科学,10哲学和社会科学。
这是化学发展成为研究泛分子的大化学的根本原因。
所以培养21世纪的化学家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多学科的基础。
2、理论和实验更加密切结合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W.Kohn和J.A.Plple。
颁奖公告说:“量子化学已经发展成为广大化学家所使用的工具,将化学带入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里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
化学不再是纯粹的实验科学了。
”所以在21世纪,理论和计算方法的应用将大大加强,理论和实验更加密切结合。
3、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更加重视尺度效应20世纪的化学已重视宏观和微观的结合,21世纪将更加重视介乎两者之间的纳米尺度,并注意到从小的原子、分子组装成大的纳米分子,以至微型分子机器。
4、合成化学的新方法层出不穷。
合成化学始终是化学的根本任务,21世纪的合成化学将从化合物的经典合成方法扩展到包含组装等在内的广义合成,目的在于得到能实际应用的分子器件和组装体。
合成方法的十化:芯片化,组合化,模板化,定向化,设计化,基因工程化,自组装化,手性化,原子经济化,绿色化。
化学实验室的微型化和超微型化:节能、节材料、节时间、减少污染。
从单个化合物的合成、分离、分析及性能测试的手工操作方法,发展到成千上万个化合物的同时合成,在未分离的条件下,进行性能测试,从而筛选出我们需要的化合物(例如药物)的组合化学方法。
5、分析化学已发展成为分析科学。
分析化学已吸收了大量物理方法、生物学方法、电子学和信息科学的方法,发展成为分析科学,应用范围也大大拓宽了。
高一化学探索化学的前沿领域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不断地推动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在高一化学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认识化学的前沿领域,探索其中的奥秘和应用。
本文将从有机化学、材料化学和生物化学三个方面来介绍化学的前沿领域。
一、有机化学在前沿领域的应用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及其反应的科学,近年来在药物研发、有机光电子材料和环境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例如,在药物研发领域,通过有机化学合成技术,科学家们成功地合成了多种抗癌药物和新型抗生素。
有机光电子材料方面,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发展已经实现了高效率的有机发光材料,并且在显示器和照明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有机化学还在环境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通过有机合成技术可以合成环保型溶剂,用于替代对环境有害的溶剂。
二、材料化学的前沿领域研究材料化学是研究从原子、分子层面构筑新型材料的学科。
在材料化学的前沿领域,有两个方向特别引人关注。
第一个是纳米材料的研究,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够应用于光电子、催化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例如,纳米颗粒可以作为药物传递系统,通过调控粒子的尺寸和表面性质,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传递效率。
第二个是二维材料的研究,如石墨烯、过渡金属硫化物等。
这些材料具有特殊的电子、光学和力学性质,在能源存储、传感器和光电子器件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三、生物化学在前沿研究领域的应用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分子构建、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在前沿研究领域,生物化学在基因工程和药物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基因工程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可以人工合成、改造和操纵生物分子,用于研究和解决生物学问题。
例如,基因工程可以用于合成重要的生物药物,如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并且推动了基因治疗的发展。
在药物研发方面,生物化学技术可以用于发现新型药物靶点、设计和合成药物分子,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对有机化学、材料化学和生物化学前沿研究领域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化学在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16卷 第1期2001年2月大 学 化 学今日化学21世纪化学的前瞻Ξ徐光宪ΞΞ(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北京100871) 摘要 本文从化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的更新,展望21世纪的化学更加辉煌的发展。
1 21世纪的化学何去何从? 3年以前我在《化学通报》上写过一篇文章[1],题目是“化学的定义,地位,作用和任务”,文中提到“21世纪的化学何去何从?”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两种估计:(1)21世纪的化学将在物理学与生物学的夹缝中逐渐消微;(2)21世纪的化学将在与物理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能源、海洋、空间科学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共同大发展。
最近我和严纯华教授与北京大学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座谈,他们提到北京大学化学系学生会在本科生中进行了一项对于专业兴趣的调查,其结果显示仅20%的同学表示将来愿从事化学类工作,而更多的同学认为化学业已成为陈旧过时的老科学,而想转到生物、环境等其他领域。
这个调查结果使我们大吃一惊,因此写这篇文章,对这一问题作深入探讨。
我们的答案是:21世纪的化学决不会消微衰亡,而是要更加辉煌。
1.1 从宇宙进化的层次结构来看,化学永远不会消亡 我曾精心绘制宇宙进化链的层次结构图(图1)[2~3]。
从图1可见,共有8个层次结构,即(1)物理进化,(2)天体演化,(3)地质演变,(4)化学进化,(5)生物进化,(6)社会进化,(7)人工自然进化,(8)物质产生精神,又反作用于物质。
这8个层次,构成整个宇宙的进化,缺一不可。
研究每一层次的学问依次为:(1)物理学,(2)天文学,(3)地质学、海洋学等地球科学, (4)化学,(5)生物学、医学等生命科学,(6)社会科学,(7)技术科学、工程科学,(8)数学、科学、哲学、宗教、认知科学、语言学、文学、音乐、艺术等。
这些构成人类精神财富的总体,其中每一项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是不会衰亡的。
化学是研究化学进化这一层次的科学,当然也永远不会衰亡。
21世纪的化学前沿
人们经常说:化学无所不在,所以化学的对象也几乎无所不包。
传统上,根据研究对象和方法的不同一般把化学分为5个分支领域,即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
下面逐一介绍。
1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反应的化学分支。
无机化合物包括除碳链和碳环化合物之外的所有化合物,因此,无机化合物种类众多,内容丰富。
人类自古以来就开始了制陶、炼铜、冶铁等与无机化学相关的活动,到18世纪末,由于冶金工业的发展,人们逐步掌握了无机矿物的冶炼、提取和合成技术,同时也发现了很多新元素。
到19世纪中叶,已经有了统一的原子量数据,从而结束了原子量的混乱局面。
虽然当时人们已经积累了63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及物理性质的丰富资料,但是这些资料仍然零散而缺乏系统。
为此,德国学者D6bereiner,Meyer、法国学者deChancourrois以及英国学者Newlands,Odling等先后做了许多元素分类的研究工作。
至1871年,俄国学者Mendeleev发表了“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依赖关系”一文并公布了与现行周期表形式相似的Mendeleev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奠定了现代无机化学的基础。
元素的周期性质是人们在长期科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积累总结出来的自然规律,它把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看做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
正确的理论用于实践会显示出其科学预见性。
按周期律预言过的15种未知元素,后来均陆续被发现;
按周期律修改的某些当时公认的原子量,后来也都得到证实,如In,La,Y,Er,Ce,Th等。
至1961年,原子序数由1-103的元素全部被发现,它们填满了周期表的第一至第六周期的全部以及第七周期的前面16个位置。
尔后,又依次发现了元素104(1969年),105(1970
年),106(1974年),107(1981年),108(1986年),109(1982年),110(1994年),111(2019年),112(2019年)和114(2019年)等。
人类究竟还能发现多少新元素?据核物理理论的预测,175号元素可以稳定存在,当然这种预测是否正确还需要实验的验证。
至今耕耘周期系来发现和合成新化合物仍是化学科学的传统工作。
20世纪以来,由于化学工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兴起,无机化学又有了更广阔的舞台。
如航空航天、能源石化、信息科学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无机化学的革新步伐。
在过去30年里,新兴的无机化学领域有无机材料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有机金属化学、理论无机化学等等。
这些新兴领域的出现,使传统的无机化学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2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一门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分支,也可以说有机化学就是有关碳的化学。
在19世纪初期,碳元素的化学远比金属以及其他常见元素(如硫、磷和氮)的化学落后。
1828年,德国化学家FeiderichWohler发现用无机化合物NH4Cl和AgOCN氰酸银)作用生成NH4OCN(氰酸钱),蒸发该溶液所得白色结晶是它的异构体CO(NH)2(尿素),后者是动物体内的有机物。
人工合成尿素是有史
以来的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有机物,也是人类第一次认识到有机物可以从无机物制得。
这个发现打通了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之间的壁垒。
1835年,Wohler在给Berzelius(瑞典化学家)的信中写到:“对我说来,有机化学好像是充满着最神奇的东西的热带原始森林”。
在19世纪后半叶,有机合成化学已经成为化学中最引人瞩目的领域之一。
一批杰出的有机化学家相继涌现出来,如AdolfvonBaeyer,EmilFisher和VictorMeyer等,他们的工作奠定了有机合成的基础。
今天的有机化学,从实验方法到基础理论都有了巨大的发展。
每年世界上有近百万个新化合物被合成出来,其中90%以上是有机化合物。
随着有机化学研究的深化,还衍生出若干分支学科,如天然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和合成有机化学等等。
随着人们对于生命现象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有机化学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有力助推力量。
3分析化学
除了合成新的化合物之外,化学家的另一个主要工作是分析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分离和提纯物质。
这就是分析化学的任务。
从化学诞生以来,分析化学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经典的分析技术被广泛用于分析化学实验的产物组成、矿物的组分以及鉴定未知元素中。
20世纪以来,分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革。
第一次是在20世纪初,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发展为分析化学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分析化学从一种技术上升为一门科学。
第二次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物理学和电子学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分析
仪器,改变了经典的化学分析手段,使分析化学有了一个大的飞跃。
目前,分析化学正处于第三次变革之中,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的发展,使分析化学进人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使分析化学向更微量、更快速、更灵敏、更自动化和实时在线的方向发展。
分析化学不仅在实验室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大量的应用实例,如食品质量的检验、环境质量的监测以及危险物品的检测都与分析化学密切相关。
’在化学史上,每一次分析技术的革新,不仅会带来科学的进步,也会直接使社会受益。
例如,分子光谱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带动了结构化学领域的飞速发展,同时,这些新技术也被应用到医学、生产领域。
分析化学也衍生出多个重要分支,如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和质谱分析等。
4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是化学中的一个理论分支,它应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问题。
在化学探索中,化学家不仅要合成新的化合物,还要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内在规律。
物理化学就是这样一个领域,它从物理学的发展中获得灵感,并将其应用到更为复杂的化学领域中去,研究化学体系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从19世纪后半叶以来,物理化学逐渐形成了若干分支: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量子化学、表面化学、催化和电化学等。
20世纪,物理化学发展迅速,取得了众多里程碑式的成就,如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耗散结构理论以及微观反应动力学等。
在物理化学史上,化学热力学是其中发展较早的分支,例如美国物理
化学家J.W.Gibbs发展出Gibbs自由能(G),用以预言反应的方向。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化学动力学在Arrhenius,Ostwald和van'tHoff 等人的推动下建立起来。
20世纪以来,量子力学的出现大大改变了物理化学的面貌,使原本建立在宏观经验上的化学原理深入到原子和分子的水平,反过来促进了物理化学的革新。
目前,物理化学有3个主要方向:(i)介观领域,即纳米技术的研究;(ii)微观领域的研究从静态、稳态向动态、瞬态方向发展;(iii)复杂体系研究,化学的研究对象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接近生命、材料等复杂体系,因此发展面向复杂体系的理论和方法是目前物理化学的主要课题之一。
在新的世纪里,仍然有许多问题等待物理化学家去解决。
5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聚物的合成、反应、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应用的化学分支。
与化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相比,高分子化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
合成高分子的历史不超过80年,但是它的发展非常迅速。
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化学家Staudinger首先提出高分子的重复链节结构,并在随后的实践中得到验证。
到20世纪40年代,高分子合成已经发展成为一支新兴化学学科,获得迅猛发展。
一般化合物的分子量是几十到几百,而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通常是几万甚至几十万。
由成千上万小分子单体聚合成链并交织在一起,就组成了橡胶、纤维或塑料等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具有易于加工和成本低廉的优点,与天然材料相比,高分子材料不受气候、季节和种植面积的影响,因此非常适合作为天然材料(如棉、麻、天然橡胶)
等的替代品。
高分子材料还具有弹性好、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据报道,2019年全世界塑料制品的年产量约为2X10$t,其中,我国塑料制品的年产量已达0.16X10't,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塑料生产国。
我国台湾省的塑料工业在国际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塑料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塑料已经与钢铁、木材、水泥并列成为国民经济四大支柱材料。
但随着塑料产量的不断增长和用途的不断扩大,废弃物中塑料的质量比已达10%以上,体积比则达30%左右。
它们对环境的污染、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已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为此,高效的塑料回收利用技术和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已受到高分子科学领域以及工业界的高度关注,成为全球瞩目的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