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85.69 KB
- 文档页数:3
中药“清热解毒药”——射干本品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湖北、江苏、河、安徽。
春初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切片。
本品气微,味苦、微辛。
以断面色黄、苦味浓者为佳。
生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苦,寒。
归肺经。
具有清热解毒,消痰,利咽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
孕妇慎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射干味苦,逐瘀通经,喉痹口臭,痈毒堪凭。
三、临床应用1.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本品苦寒降泄,专入肺经,长于清泻肺火,有清热解毒、祛痰、利咽之效,故为治热毒痰火郁结所致咽喉肿痛之要药。
主治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可单用捣汁含咽或醋研汁噙之,也可与山豆根、升麻、甘草等同用。
因能清泻肺火而利咽,若与薄荷、连翘、牛蒡子等疏散风热药同用,可治外感风热,咽痛音哑。
2.痰涎壅盛,咳嗽气喘本品苦寒降泄,能清泻肺火、降气祛痰以止咳平喘,故又常治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治疗肺热咳喘,痰黄质稠,常与桑白皮、马兜铃、桔梗等同用,如射干马兜铃汤(《金匮要略》);若与麻黄、细辛、半夏等配伍,则可治疗寒痰咳喘,痰多清稀,如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黄酮类成分,次野尾黄素,鸢尾、鸢尾甘封尾苷元、鸢尾异黄酮等。
本品还含二乙烯米化合物二环三帖及其衍生物等。
2.药理作用射干能抑制流感病毒、疱疹病毒,对致病性皮肤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射干醇提物有一定的解热作用,还可降低毛细管通透性,抑制棉球肉芽组织增生而有炎作用;鸢尾苷尚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射干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其药动学初步探索的开题报告题目:射干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其药动学初步探索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射干是指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科植物射干Cyperus rotundus L. 的干燥块根,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利水通淋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方剂中。
射干有很多药理成分,但是目前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还不完善,其中的一些成分对于人体健康的作用和药物代谢的关系也还没有被深入探究。
因此,对射干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药理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中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并有望为药物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对射干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鉴定,探索其药物代谢的基本机制和药动学特性。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射干中重要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和分离。
首先对射干进行提取和分离,利用不同的色谱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等,对射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探究其组成和含量。
2. 探究射干药效物质的药物代谢机制。
利用人体和动物体内药物代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射干药效物质的药物代谢机制,探讨其代谢产物和代谢途径。
3. 研究射干的药动学特性。
利用药物动力学的方法和技术,对射干中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学成分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探讨其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下述方法和技术来完成研究目标:1. 提取分离法。
采用超声波法和溶剂法提取射干中的化学成分,并利用HPLC和GC等色谱技术对其进行纯化和分离。
2. 药代动力学研究法。
利用体内和体外实验方法,研究射干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并对其代谢产物进行鉴定和分析。
3. 光谱技术。
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等光谱技术对射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
四、预期成果和贡献通过本研究,预期得到以下成果和贡献:1. 系统地分析和鉴定射干中的化学成分,并探究其中的重要成分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和药物代谢的关系。
射干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进展
陈云珠;钟鸣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06(004)010
【摘要】射干是鸢尾科射干属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为常用中药,已被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味苦,寒,入肝、肺经。
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痰的功效,主要用于咽喉肺痈,痰咳气喘等症,为治疗喉痹咽痛之要药。
主治咽喉痰患之方剂大多以射干为君药组方,均有较好的疗效。
现将近年来射干药理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陈云珠;钟鸣
【作者单位】靖江市卫生进修学校,江苏,靖江,214500;广州汉方现代中药研究开发
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2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射干叶中黄酮碳苷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张良;张玉奎;戴荣继;邓玉
林
2.射干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进展 [J], 韦永娜;王伟鹏
3.射干现代研究进展浅析 [J], 张艳阳; 关琛; 袁卉馥
4.阿胶现代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J], 祁建宏;董芳旭;王凯
5.试述人参的药理作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J], 张晓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射干的功效与作用中药射干,又称射干蓼、射干草、射干缨,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射干缨的茎叶。
射干缨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射干的药用价值、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中药材。
一、射干的药用价值射干缨作为一种中药材,其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清热解毒:射干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痈疡、肺热咳嗽等疾病。
2.止血散瘀:射干缨具有止血散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状以及瘀血疾患。
3.消肿散结:射干缨具有消肿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淋巴结炎、乳腺炎等疾病。
4.利尿通淋:射干缨可促进尿液排出,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尿路感染等疾病。
5.化痰止嗽:射干缨具有化痰止嗽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痰多咳嗽、支气管炎等疾病。
二、射干的化学成分射干缨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在其中主要包括多种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成分。
其中,射干缨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连翘苷、木犀草苷等。
1.酚类化合物:射干缨含有丰富的酚类化合物,如红花酚、酚酸、儿茶酚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抗炎镇痛等功效。
2.黄酮类化合物:射干缨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如杂质苷、川木犀草黄酮、没药黄酮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
3.挥发油:射干缨的挥发油富含挥发性成分,如香叶醇、香叶醛、柠檬烯等。
挥发油具有镇痛、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三、射干的药理作用射干缨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菌、抗炎、抗氧化、镇痛、保护肝脏等。
1.抗菌作用:射干缨对多种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2.抗炎作用:射干缨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
3.抗氧化作用:射干缨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4.镇痛作用:射干缨具有镇痛作用,能够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牙痛、关节痛等。
射干的主治功能和临床应用
射干,是指植物的枝条在特定生长季节中生长较快,尚未木化的柔
软部分。
射干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多种主治功能和临床应用
价值。
首先,射干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在中医药理论中,射干被认为具
有寒凉性质,具有清热明目、解毒散结的功效。
在临床中,射干常用
于治疗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如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等。
射干还常用于散瘀解毒、消肿止痛,对于炎症性皮肤病、湿疹等疾病
具有显著疗效。
其次,射干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
射干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具有排湿剂、利尿作用,能够增加人体的尿液排出量,促使体内多余水分排除,从而达到消肿的效果。
在中医临床中,射干常用于治疗水肿、肾炎、
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对于消除体内湿邪、排除水肿有一定疗效。
此外,射干还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
研究表明,射干中的活性成分
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够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对
于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因此,射干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疾病,是一种具有较广泛应用前景的中药材。
综上所述,射干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中医临床上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抗菌消炎等多种主治功能。
其临床应用价值巨大,对
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还可以进一
步挖掘射干的药用价值,为中医药传统疗法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射干功用的文献研究射干是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其味辛、苦,性寒,是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物,本文通过整理关于射干的部分本草和方剂文献总结本品的主要功用,希冀对本药的临床使用有一定帮助。
射干首见于《神农本草经》,经曰:“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宋《日华子本草》谓其“消痰,破症结……开胃下食,消肿毒,镇肝明目”,清《本草新编》载本品“散结气,平痈毒,逐瘀血,通月经,止喉痹气痛,祛口热臭秽,化湿痰湿热,平风邪作喘殊效,仍治胸满气胀,咳嗽气结”,又《本草求真》云:“射干辛苦微寒,泻火解毒,散血消痰……喉痹咽痛,结核疝瘕,便毒疟母等症,因于老血结于心脾,痰涎积于太阴、厥阴者,无不可以调治”,《本草正义》载:“射干苦降而能开泄顽痰、瘀血,散结定逆……热痰寒饮,喘逆上气,皆能治之”,并总结射干之主治,“降逆开痰,破结泄热”二语,足以概之。
通过以上文献归纳,射干的功效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1、清热泻火解毒,消肿毒,散结气;2、利咽开闭;3、下冲逆,止咳喘;4、消痰积;5、泄瘀滞。
一、清热泻火解毒,消肿毒,散结气《名医别录》载射干主“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陶弘景谓射干“疗肿毒”,《本草经疏》亦云:“泄热散结消肿痛”,指出本品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
此功效应用广泛,如:《圣济总录》载射干、木通、大黄、马蔺子各一两半,漏芦、升麻、当归、桂、甘草各一两,水煎服,治疗天行病,丹石发动,及木舌肿强;《不知医必要》取射干配伍黄芩、黄连、玄参、羌活、防风、白芷等,水煎服,治疗大头瘟时疫,头面颈项俱肿,目不能开;《滇南本草》载本品主“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并有红牛膝三钱、苦马菜根二钱、白头翁二钱、射干一钱、赤芍五分、甘草五分,水煎服,治疗乳蛾,腮、牙根、咽喉肿痛,汤水难下,以及喉闭、喉风等症;《寿世保元》以射干配升麻、桔梗、昆布、连翘、甘草治疗耳肿作痛,牙关紧急,以及面肿牙痛,咽喉痛;《冯氏锦囊》取射干配黄芩、连翘、防风、玄参、赤芍、牛蒡子、白芥子等治疗诸喉病,作腮肿毒;说明本品可配伍它药治疗瘟疫邪毒和面、耳、腮、牙齿、舌、咽喉等头面及口腔各部肿痛。
慢性咽炎不要愁,射干清热解毒利咽喉,咽痛干咳皆能除!小天医生聊中医,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味清热解毒的药物,射干,是比较常用的中药,它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自《神农本草经》始,我国历代本草学著作多有记载。
首先我们来说射干的性味及归经,其味苦、性寒,归经主要归肺经。
苦味能降、寒性能泄,且咽喉为肺之门户,是清浊之气进出的要道,又是发音的主要器官,肺之经脉上系于喉,若外邪袭肺或者肺热内盛都可以使肺失宣肃之功,出现咽喉的不适症状,故射干可以清热解毒以利咽喉,为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药物。
如《本草纲目》上所述:“射干能降火,治喉痹咽痛的要药。
”第二个作用可以祛痰平喘止咳,射干可以清肺火,还可以降气消痰,以止咳平喘,如果使痰热引起的咳喘可以配伍桑白皮、桔梗等清热化痰的药物,例如桑白皮汤(备注:痰热咳嗽症状:喘咳,有痰,痰多其粘稠色黄,可以伴有烦闷、身热口渴喜冷饮、小便赤且涩痛、咽干等症状)。
如果寒痰引起的咳嗽可以配伍麻黄、半夏等温化寒痰的药物,例如射干麻黄汤。
(备注:寒痰咳喘症状: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多但稀薄色白等症状。
)射干的一般煎剂用量为3~9g,由于其苦寒之性,故它的用量不宜过大,且孕产妇不宜使用,本品为清热解毒泄实火的药物,故脾胃虚寒以及没有实热之邪的人群不宜使用。
射干的药理学作用及现代临床的应用,射干含有射干酮、鸢尾苷、鸢尾黄酮苷等化学成分,本品煎剂或浸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等多种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体外高浓度煎剂能抑制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尾黄酮和鸢尾黄酮苷有抗炎、解热、止痛作用,本品尚有明显的祛痰作用。
现代常以本品配伍其他药,可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咽喉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等。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治疗慢性咽炎的验方:玄参10g,麦冬12g、射干9g,桔梗9g,甘草10g。
日1剂,水煎服,每日分早中晚3次服用。
其中玄参可以清热凉血,泻火解毒,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麦冬可以养阴润肺用于治疗咽喉干燥干咳,桔梗可以宣肺利咽喉,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的要药,甘草可以清热解毒用于治疗咽喉肿痛。
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L.)为莺尾科射干属多年生直立草本药用植物。
根茎为黄色或黄褐色不规则块状,须根较多,也呈黄色,以根状茎入药,味苦、性寒、有小毒,有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炎、消肿止痛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扁桃腺炎、支气管炎、肝脾肿大及腰痛等症。
在中国22个省市都有种植,主产于湖北、河南、山东、江苏、四川、陕西及云南等省、自治区。
多生长于海拔较低的林缘或山坡草地中,但在西南山区,海拔2000~2200m 处也可生长。
射干的适应能力强,喜温暖、耐旱、耐寒也耐盐碱,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向阳、地势较高、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最佳环境,在低洼水地容易引起根状茎腐烂,不宜种植,土壤酸碱性以中性或微酸性为宜。
除此之外,射干的花型秀美,颜色亮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1研究进展1.1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射干能有效消除上呼吸道炎的渗出物,有利咽祛痰、止痛解热的重要作用。
同时,射干也能促进唾液分泌,也有抗透明质酸酶的作用。
射干的抗菌试验表明,其对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真菌、埃可病毒、疤疹病毒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醇溶液能使家兔血压持续下降、脉搏增大、呼吸呈暂时性兴奋状态,频率加速或幅度变大[1]。
现代临床上,射干用于主治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纤维化、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急性咽炎等。
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对射干的药理活性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学者们研究发现,射干除了具有抗炎、镇痛、抑菌等作用[2],还具有抗溃疡的作用,能够增强小鼠体液免疫[3];具有较强的抗血栓作用,能够明显延长血栓形成时间[4];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5];射干中的化学成分,如:射干苷、莺尾苷对醛糖还原酶具有抑制作用[6];三萜类化合物可以活化蛋白激酶细胞[7];莺尾黄素和莺尾苷可以抑制鸡胚胎血管生成[8],莺尾黄素对于卵清蛋白诱导的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具有抑制作用[9,10]。
秦文艳等[11]进行了射干提取物体内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考察射干提取物对不同菌株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射干提取物对体内体外所有菌株均有抑制作用。
射干的功效与作用,射干的副作用及禁忌射干的功效与作用射干的功效性味苦,寒,有毒。
《蜀本草》:微寒。
《本经》:味苦,平。
《滇南本草》:性微寒,苦辛,有小毒。
归经入肺、肝经。
《本草经疏》:入手少阳、少阴,厥阴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脾三经。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消瘀散结。
主咽喉肿痛,咳壅咳喘,瘰疬结核,疟母癓瘕,痈肿疮毒。
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本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
《纲目》:降实火,利大肠,治疟母。
《别录》:疗老血在心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
《分类草药性》:治妇人白带。
《珍珠囊》:去胃中痈疮。
《药性论》:治喉痹水浆不入,通女人月闭,治疰气,消瘀血。
《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
《日华子本草》:消痰,破癥结,胸膈满,腹胀,气喘,痃癖,开胃下食,消肿毒,镇肝明目。
《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洗肿,拔毒散血,跌打亦用。
《南京民间药草》:根茎、花和种子,泡酒服,治筋骨痛。
射干的配伍应用配麻黄本品苦寒,降火消痰,利咽平喘。
麻黄辛温,温肺散寒,开宣肺气。
二药配伍应用,治痰饮郁肺之证甚效。
配黄芩黄芩性味苦寒,清热泻火,善走上焦,入肺经,清肺热,泄肺火。
射干性昧亦为苦寒,但除具清热解毒之功外,尚有化痰利咽之长。
二药合用,宣泻肺火,通利咽喉,治肺痈咽喉不利、声音嘶哑。
配桔梗桔梗味辛、苦,气平和,辛散苦泄,开宣肺气而利胸膈咽喉。
射干味苦性寒,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二药合用,清利咽喉之效更捷,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咽喉肿痛,效果甚佳。
用于感受风热,或痰热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等症。
射干为治咽喉肿痛常用的药品,能清热毒、消肿痛。
常和牛蒡子、桔梗、甘草等配合应用。
用于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症。
射干清肺热而消痰涎,用治咳嗽痰喘。
常与麻黄、紫菀、款冬等配合应用。
射干的药理作用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在试管内,射干煎剂或浸剂(1:10)对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癣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中药射干,降火解毒利咽喉射干别名乌扇、扁竹,为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射干的根茎,主产于湖北、河南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去须根,晒干,切片生用。
顾雪竹摄射干苦寒,走肺、肝二经。
苦能泄降,寒能清热,功能降火解毒、消痰散结而利咽喉。
多用于治疗痰热交结、壅塞咽喉而致的咽喉肿痛、痰不易咯吐、痰声如拽锯以及呼吸困难等症。
临床多配山豆根、桔梗、甘草、玄参、连翘、金银花、黄芩、锦灯笼等同用,是常用的治疗喉痹咽痛的要药;若治疗肺热痰结而致的咳嗽气喘,可与前胡、杏仁、黄芩、贝母等同用;如风寒咳嗽痰多、或因风寒、水饮以致咳逆喘息、呼吸不畅、喉中如水鸡声(一种哮鸣音),则可与麻黄、细辛、生姜、半夏、杏仁、五味子等同用,方如射干麻黄汤。
此外,本品还有散血消痰、开结消积等作用,可用于瘰疬结核(配夏枯草、连翘等)、妇女经闭、疟母(方如鳖甲煎丸)、痈肿疮毒等症的治疗。
由于射干性苦寒,故肺胃无热、及脾虚便溏者不宜,孕妇忌服。
现代研究表明,射干根茎有消炎、利尿、祛痰等作用,能消除上呼吸道炎性渗出物,并有止痛、解热之效。
此外,还有降压作用,可治疗高血压。
射干又能减少腺酵素分泌,溶解中和组织胺,使炎症消除,故可用于皮炎患者,对常见的皮肤癣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据报道,用射干煎水(1∶20),加适量食盐,乘热温擦患处,治水田皮炎,可消炎止痒,使丘疹消退。
相关研究前不久德国一项对射干的研究又报道了重大新闻:射干根茎的提取物可能有助于治疗前列腺癌。
德国哥廷根大学医院研究人员经过实验室研究证实,从鸢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茎中提取的活性物质鸢尾黄素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
在动物试验中鸢尾黄素也能起到减缓前列腺癌细胞扩散的作用。
研究人员认为,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绝大多数受性激素影响,其中雄性激素对癌细胞的生长起着刺激作用。
而睾丸和脂肪组织中分泌的少量雌激素在前列腺中能抑制癌细胞生长。
当前列腺出现恶性肿瘤时,雌激素的抑制作用常会受到干扰。
而鸢尾黄素能附着在癌细胞表面,并能恢复雌性激素抑制肿瘤生长的信号通道。
射干功效与作用射干(射干豆)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种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射干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消肿散结等功效。
在传统中医学中,射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湿热、淋证、肿痛等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同时,射干还具有美容效果,能够改善肤色、滋养皮肤,延缓衰老等。
一、射干的主要成分及药理作用射干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挥发油和生物碱等。
蛋白质是射干的主要营养成分,具有滋养作用,能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
挥发油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
生物碱具有利尿通淋、消肿散结等功效。
此外,射干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为身体提供所需的微量元素。
根据现代研究,射干具有以下主要药理作用:1. 清热解毒作用:射干中的挥发油和生物碱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湿热等疾病。
研究表明,射干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杀灭细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
2. 利尿通淋作用:射干中的生物碱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能够增加尿液排出,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改善体内环境,减轻水肿症状。
3. 消肿散结作用:射干中的挥发油和生物碱具有消肿散结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组织和器官的肿胀和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病变组织的修复。
4. 美容养颜作用:射干中的营养成分对皮肤具有滋养作用,能够改善肤色,增加皮肤的弹性和光泽,减少皱纹的产生,延缓皮肤的衰老。
二、射干的应用范围射干可以作为单味药物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药物搭配使用。
根据其药理作用,射干在中医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于以下疾病:1. 湿热病证:射干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有效治疗湿热病证,如湿热黄疸、湿热泄泻、湿疮等。
2. 尿路感染:射干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能够增加尿液排出,帮助排除体内的细菌和毒素,适用于尿路感染、尿石症等疾病。
3. 淋证:射干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能够加快尿液排出,减少排尿困难,适用于淋证、尿频等疾病。
4. 肿痛症状:射干具有消肿散结的作用,能够缓解组织和器官的肿胀和疼痛,适用于痈肿疮疡、乳痈、乳腺炎等疾病。
团风射干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作者:冉成军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16期摘要:射干是鸢尾科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DC的干燥根茎,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最早记录与《神农百草经》。
本文团风射干为研究对象,了解射干的研究进程和研究团风射干黄酮成分及其生物活性,鉴定团风射干中部分黄酮类物质化学结构及其代谢转化通路。
关键词:黄酮;临床作用;药理作用性质;提取1.引言目前由分离提纯技术的快速发展,发现了大量新的黄酮类化学物质,引起了黄酮类化学物质的研究热潮。
也促进了黄酮类物质产品的大力开发。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大自然界中,它有一定的药理学作用,它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脑血管和冠状动脉流量、还有抗氧化、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
黄酮类化合物最为常见的是黄酮和黄酮醇,其他还有黄烷酮、黄烷酮醇、异黄酮、查尔酮、橙酮、黄烷等。
近年来随着黄酮热潮来袭,人们也为响应国家号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人们开始倾向于从天然植物药的中提取,天然植物药以天然、低毒、易、绿色、可再生等特点备受青睐。
绝大多数植物中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这更加有利于黄酮的开发与利用。
目前已知的黄酮类化合物有800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类存在形式通常是与糖形成苷类化合物,还有一少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
黄酮类化合物难溶于水,它们大多具有颜色,其基本骨架都是C6-C3-C6,大多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果实中,在自然界分布比较广泛。
2.射干的化学成分研究射干中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此外还有甾体、醌类、酚类、二环三帖类化合物、挥发油物质及一些其他成分。
2.1黄酮类化合物近些年来,研究者从射干中分离出来有次野鸢尾黄素(Irisflorentein)、鸢尾苷(tectoridin)、去甲基次野鸢尾黄素(noririsflorenitin)、染料木素(genistein)、3’,4’,5,7-四羟基-8-甲氧基异黄酮、5,6,7,3’-四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射干苷(belamcandin)。
射干麻黄汤的现代临床运用和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方敏惠;张保伟
【期刊名称】《智慧健康》
【年(卷),期】2022(8)30
【摘要】为了深入探讨射干麻黄汤的作用机制,促进射干麻黄汤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创新,查阅相关文献,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有关射干麻黄汤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
射干麻黄汤对各种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都有显著疗效,并且具有抗炎,改善气道重塑,改善肺功能,以及增强机体免疫等方面的作用。
【总页数】4页(P53-56)
【作者】方敏惠;张保伟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仝小林教授运用射干麻黄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解析
2.对射干麻黄汤证治的思考及运用
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
4.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射干麻黄汤治疗哮喘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
5.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射干麻黄汤对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射干叶中黄酮碳苷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张良;张玉奎;戴荣继;邓玉林
【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10(022)004
【摘要】本课题组在对海南产射干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时,得到了5种已知的黄酮碳苷类化合物,分别是:当药素、2″-O-鼠李糖基当药素、异牡荆素和2″-O-鼠李糖基异牡荆素、芒果素.其中前二者含量很高.本论文对这五种化合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
【总页数】3页(P728-730)
【作者】张良;张玉奎;戴荣继;邓玉林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北京,100081;北京理工亘元医药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北京,100081;北京理工亘元医药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北京,100081;北京理工亘元医药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北
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2
【相关文献】
1.天然碳苷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及生物合成 [J], 张黎利;陈玉龙;贾晓妮;王军宪
2.天然碳苷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及生物合成 [J], 张黎利;陈玉龙;贾晓妮;王军宪
3.大青叶中碳苷黄酮类化合物 [J], 高桂花;邓湘昱;刘娟;李发美
4.高效液相色谱-紫外-电喷雾-质谱法分析银杏叶中黄酮醇苷类化合物 [J], 马欣;孙毓庆
5.射干叶中黄酮碳苷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J], 张良;邓玉林;张玉奎;李良;戴荣继;孟薇薇;陈艳;贾少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