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版】微循环
- 格式:ppt
- 大小:2.14 MB
- 文档页数:43
什么是微循环?微循环的作用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正常情况下,微循环血流量与人体组织、器官代谢水平相适应,使人体内各器官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运行。
微循环功能障碍或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减少时,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能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同时组织器官中的废物不能及时排出,可导致组织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这成为许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现代医学认为微循环不通,是万病之源,所以,微循环的功能正常与否,是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标志之一;微循环也因具有这种重要的生理功能,被当今医学界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微循环与人的生命、健康、疾病乃至寿命竟究有什么关系?1.微循环与人体衰老:人的心脏犹如水泵一样,是全身血液流动的动力;遍布全身的大小血管,则像“大江”、“大河”一般,是输送血液的通道;而相当于头发丝1/20粗细的毛细血管,则如同灌溉的“渠道”。
人体主要靠血液输送养料和清除废物,并通过毛细血管与组织进行交换。
微循环功能好的人,身体状况相对较好;而早衰或患病者,微循环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各种功能障碍。
2.微循环与高血压:高血压的病理变化为微细动脉收缩痉挛,引起血管阻力增加而导致血压升高,并且有细胞聚集成团、血黏度增高、血流缓慢等血液流变学变化。
所以,人体微循环障碍是高血压的病理变化基础。
3.微循环与糖尿病:经临床观察,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管径不均,管袢模糊,畸形增多,出现微血管瘤和白色小微栓;其红细胞聚集,血流变慢,停滞。
所以,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亦有障碍。
4.微循环与头痛、眩晕:脑部微循环障碍、微血管扩张弯曲、毛细血管数目减少、红细胞聚集、血流缓慢以至停滞和微血管阻塞、血管周围水肿、出血等,均可引起脑血管供血不足,使脑细胞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使细胞的代谢产物因血流异常不能充分排出,导致头痛和眩晕,引起一系列的脑部功能障碍。
5.微循环与风湿病:风湿病的主要表现为关节局部红肿热痛。
如何判断微循环好不好作者:来源:《家庭医学》2008年第04期河南新安读者老强来信说:我是一名退休老师。
上个星期在街上散步时,被一群穿着白大褂的人拉到一部仪器前面检查,给了我一张小纸条,说是微循环不好。
要我买他们的药吃。
我当然不会上当了。
只是我想明白,这个微循环到底是什么,不好的时候有什么征象吗?答老强读者:微循环是直接参与机体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体液循环,人体器官的组织、细胞不能直接和外界环境沟通,只有通过组织液和血液、淋巴液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
微循环就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
由于血红蛋白呈红色,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到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内的血液流动,而不做特殊处理是看不清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的。
因此,在临床上常常认为微循环就是指血液微循环。
微循环和一般循环比较,具有以下特点: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部分。
又是脏器的重要组成成分:微血管、毛细淋巴管都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部分,属于循环系统。
很多脏器的实质细胞、组织都和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以及毛细淋巴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以微血管为重要支架的立体结构,所以它们又是脏器的重要组成成分。
微循环既是循环的通路,又是物质交换的场所:全身的循环血液,除部分流经动、静脉短络支外,几乎全部流经微血管,以灌注组织、细胞。
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之间隙,流动于微血管、细胞、毛细淋巴管之间。
毛细淋巴管是细胞、组织的重要输出通道之一。
因此微循环是细胞、组织与血液、淋巴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总之,微循环不同于一般循环的特点是具有“二重性”,即在属性、形态、功能、代谢、调节方面,既具有一般循环系统的共性,又有脏器的特殊性。
目前微循环观测部位有十一个,而最常用和实用性广泛,能代表全身微循环状态的主要是甲襞和眼球结膜两个部位。
甲襞是观测微循环的最好窗口。
甲襞是覆盖在手指甲根部的皮肤皱褶,其表皮薄、透光性好,微血管表浅。
上皮下为真皮乳头,每个乳头内一般有一支毛细血管走向表皮,逐渐与表皮平行,在显微镜下容易看见。
打通四气街给力微循环作者:张振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20年第3期张振“头气有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胫气有街。
四街者,气之径路也”。
这是《黄帝内经》对气街的一段说明。
中医认为,人体中有经、络、街,它们分别代表了人体不同层级的流通循环路径。
经,相当于国道、省道;络是市区、县道的主路;而街则是我们小区门口的小路和胡同,代表的是人身体中的微循环。
当我们的经络大道出现拥堵时,小路胡同如能持续畅通,就可以帮助身体维持运转,同时缓解经络大道的拥堵,支持经络畅通,使身体维持较健康的状态。
因此,打通气街,保证气街的通畅,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特别有意义。
怎样才能打通气街,保持身体微循环的通畅呢?一《黄帝内经》:“气在头者,止之于脑。
”头气街,也就是人的头脑,如果它出现了问题,人就会有健忘、痴呆、血压高、头晕、耳鸣、手麻等一系列症状,要治疗缓解这些症状,可以用轻手法把头气街打开。
轻手法是古人传下来的,叫皮部按摩术,就是在皮肤上轻轻地蹭,来解决微循环不畅的问题。
不要小看轻手法的轻,轻有轻的妙用。
当你用重手法时,肌肉会收缩,硬度会增高,刺激的力量反而不容易渗透进去;而用轻手法,皮肤、肌肉都处于松弛状态,没有应急反应,就更容易发挥作用,更有利于微循环的恢复和建立。
怎么打开头气街呢?把两手的中指和食指放在眉心的位置,拇指轻扶在太阳穴上,用中食指指腹慢慢地往上蹭,一直蹭到上边的发际线。
两手轮流反复地蹭,有十几二十下就可以了。
这个动作叫开天门,天门指的就是眉心到上发际线的位置。
开了天门之后,再从眉心顺着眉毛向两侧轻抹,一直抹到眉梢,有十几二十下就可以了,这叫推坎宫。
轻抹,就像早上给脸上抹油一样,柔和地涂抹皮肤。
接着用食指和中指按着太阳穴,拇指按在耳后的高骨上,揉太阳穴和耳后高骨。
两个地方要一起做。
如果用手按,就别太用劲了,只要把手放在穴位上,用胳膊带着手轻轻转圈就可以了。
我们头部的正中线是督脉,左右两侧都有膀胱经和胆经。
微循环知识手册第一章微循环的基本概念一、定义:微循环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活动。
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膜直接进行传递活动,肢节动物是通过组织间隙中的血淋巴进行传递,但进化至哺乳动物阶段(如人),只有肺和胃肠分别通过气管和食管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其他组织器官的位置、功能、代谢已经定型,构成器官的组织、细胞、不能直接和外界环境沟通,只有通过组织液、血液、淋巴液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
微循环就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
通过微循环显微镜可以直接观测到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内的血液流动,而不做特殊处理是看不清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的,因此,临床上通常认为微循环就是指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微循环。
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信息、能量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流动,称为微循环(田牛教授于1993)。
二、微循环的组成血管系统是连续管道,小动脉进一步分枝成直径为15微米左右的细动脉,细动脉再分枝成直径为5-8微米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汇集注入细静脉(8-30微米),细静脉汇合成小静脉。
微血管包括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等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血管部分。
从血管壁的结构看,小动脉管壁厚,有内弹力板、一至数层平滑肌细胞;小静脉管腔大、管壁较厚、内压低。
现有材料都证明,不能通过小动脉、小静脉壁进行物质交换。
毛细血管壁的基本结构是内皮细胞、基底膜、外周细胞组成。
细静脉管腔增大,外周细胞向平滑肌转化。
细动脉管壁稍厚有一层平滑肌细胞。
毛细血管、细静脉以及细动脉的管壁结构适合于物质通过。
大量医学实验工作证明,毛细血管、细静脉、细动脉及毛细淋巴管是血液、淋巴液和细胞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微血管是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血管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与循环血液之间物质交换的血管部分。
毛细血管是微血管中最细小的部分,位于细动脉和细静脉之间,管径一般在5—9微米,红细胞需要通过变形才能通过管径小于红细胞直径的毛细血管。
微循环讲解及实操血液循环一、定义:血液由心室流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又返回心房,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称为血液循环;二、组成: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两部分组成;心脏位于胸腔内,在隔以上居二肺之间,约有2/3在中线左侧,1/3在中线右侧,其大小相当于本人拳头;心脏是人体内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肌性泵推动血液流动;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包括大动脉、中小动脉、毛细血管、微小静脉、中静脉、上下腔静脉,心脏和血管构成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其中流动;三、循环路线:血液循环又分为相互连接的两部分即:体循环,又称大循环肺循环,又称小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式同时进行的,是血液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连接心房的血管称静脉,故连接左心房的肺静脉装的是动脉血,连接心室的血管称动脉,故连接右心室的肺动脉装的静脉血;详见附录:人体血液微循环图微循环微循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主要由微循环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及血液流变学三大部分组成;它是利用微循环的理论与技术直接观测人体微循环的变化;一、微循环定义微循环是循环系统最末梢的部分,又是脏器的组成部分,是指血液由微动脉流经广泛的毛细血管网,再汇合流入微静脉的循环;由于这部分血管口径很小,肉眼看不到,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因此称为微循环;二、微循环生理特点1、管径很细,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2、血管很长,一个成人的微血管连结起来约为万公里,可以绕赤道周径二周半;3、血流很慢,由于压力低所以血流慢——1毫米/秒;4、管壁很薄,只有一层内皮细胞和外面的基膜,约为一白纸的1%厚度;5、数量众多,全身约有100多亿根;三、微循环的功能微循环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向组织送氧气和养料,同时也带走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是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微循环还具有信息传递和能量传递的功能;人体血液从心脏输出后要经过漫长的路途才能到达组织细胞,因此仅靠心脏的收缩力是远远不够得,还必须依靠微血管自身的自律性活动才能将血液灌注进细胞,同时因为微血管的自律运动与心跳并不同步,它有自己的规律,驱动着微血管内的血流,起到第二次调节供血的作用,因此微循环又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四、微循环与疾病微循环是生命最基本的保证;人体额任何器官,任何部位都必须有一个正常的、健康的微循环;否则就会出现相应器官的病变;若微循环不通畅就好像灌溉秧田的水渠堵塞,秧苗得不到水分就会枯死一样,人体微循环功能障碍时机体产生疾病和早衰、早逝的直接原因;前苏联一位着名医学家说:“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不管你意识到没意识到,你所治疗的每一种疾病都与微循环有关微循环状况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微循环障碍是百病之源;如果不注意保健预防,微循环就极易发生故障,而一旦微循环发生了障碍,微血流中的水份或有形物质渗出即出现水肿,微循环周围的感觉末梢受其影响而感觉局部的酸痛、麻木、发冷;局部组织得不到新鲜的血液供应,会缺氧,缺乏营养物质而处于病理状态;局部也会因为代谢产物不能清除而刺激末梢感觉疼痛;微循环障碍的核心理论是:血气不足----不同的器官、组织缺血----功能受障----加重血气不足----产生不同的常见病、慢性病;如血气能量一天比一天低,健康状况就一天天恶化,最终走向死亡;相反的,如血气能量一天比一天高,健康状况就一天天好转,终至痊愈;微循环障碍所引发的常见疾病:改善微循环仅仅是针对发病中的一个环节起作用,对某些疾病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可能医治百病;甲襞微循环一、观察人体微循环目前虽然观察人体微循环的部位有十余个,但最常用并且能代表全身微循环状态的主要是甲襞和眼球结膜两个部位;其中甲襞是观测人体微循环状态的最好窗口;因为甲襞是覆盖在手指甲根部的皮肤皱褶;其表皮薄,透光性好,微血管表浅;上皮下为真皮乳头,每个乳头内一般有一支毛细胞血管走向表皮,逐渐与表皮平行,在显微镜下容易看见;此外,观察手指甲襞十分方便;因此,甲襞便成为临床微循环观察最常用部位;二、甲襞微循环的基本知识甲襞是覆盖在指甲根部位的皮肤皱折;甲襞表面为鳞状上皮覆盖,其中有皮肤真皮突起形成的乳头,每一乳头区一般有1-3支毛细血管,此毛细管呈袢状,因此称其为毛细血管袢;毛细血管袢由较细的输入支,袢顶和较粗的输出支组成,正常大多呈“发夹”状;血流从输入支基底部流入,经袢顶从输出支基底部流出;流入毛细血管输入支的血流来自细动脉,回收输出支血液的是细动脉;三、甲襞微循环的观察方法1、仪器、设备进行人体甲襞微循环检查需要以下主要仪器:1、显微镜:微循环专用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或普通显微镜均可选用,常用倍数为40—100;2、光源:要求照度好,聚光好,温度低的光源,光源产生的温度不宜超过体温为宜;3、目镜测微尺:选用刻度细的,使用前必须经过标准核对;4、照相、录像设备:显微镜可连接照相机、摄像机、录像机及检测器;5、固定托架:宜保持手臂姿势自然,并与心脏同高,减少手指颤动;有条件还可配置光点扫描仪血流测速仪或微循环多参数仪;2、检测条件1检查室温度和温度应保持相对恒定,检查室温度应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70%左右;2、受检查者一般取坐位,手的高度应与心脏同高;3、备石蜡油或香柏油,在甲襞皮肤处滴1-2滴;、检查一般应在上午或下午,复查最好在同一时间;3、检查对象1、检查前一小时避免激烈活动或重体力劳动;2、检查前休息15—30分钟;3、检查前禁服对心血管有影响的药物;4、检查前一小时不吸烟、不洗手、不吃东西;5、注意女同志经期时的影响;四、甲襞微循环的观测指标有三态:毛细血管形态,毛细血管流态,毛细血管周围状态;1、毛细血管形态:1、管袢清晰度:管袢清晰度是镜下观察甲襞毛细血管不可缺少的指标;甲襞是手指远端的皮肤,由于职业或工作的原因如搬运工人、清洗工人等,经常接受不同刺激,引起表皮增生,角化层增厚,皮肤粗糙,致使表皮透光性减退,造成管袢模糊不清,约%正常人的管袢模糊;正常人甲襞毛细血管排列整齐,分布均匀,管袢清晰可见;异常状态:排列紊乱,管袢模糊;2、管袢数:微循环检测中,管袢数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远心端第一排血管袢中部1/2以上为管袢计数区,低于此线者不计,模糊不清者不计,计数时不应改变焦距,以免将不同深度的另一排管袢计入;计数每毫米内的管袢数,取三个视野的平均值;凡1mm 内的所有管袢数均应计入;正常值:8-107-9根/视野第一排异常:A、袢增多:缺氧、慢性肺心病;B、袢减少:血压下降,循环血量不足;末梢血管收缩细动脉收缩感染性休克等;3、管径:测量部位为血管袢的中部,要避开节段性扩张或收缩处;正常人输入枝与输出枝之比为:;正常值:输入值—11±mm 输出值—14±3mm 袢顶—15±3mm异常:A、管径增宽:高血压及冠心病早期袢细长,部分病例输出枝扩张;高血压、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血流粘度增加,输出枝,特别是袢顶增宽;B、管径变窄: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由于动脉压升高,毛细血管阻力增加,管袢特别是输入枝管径明显变窄;血压低,房间隔缺血,严重贫血;因血液灌流量减少,管袢变细4、管袢形态正常的管袢形态为发夹型∩、交叉型和畸形,三者比例为6:3:1;异常:交叉型及畸形增多,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塞95%异性管袢5管袢长度:测量受观察角度,手指的位置、照明等影响较大;正常:2—5CM;异常:A超长:小动脉硬化,家族高血压史,部分高血压病人由于局部血液灌流量大,血流受阻所致B、缩短、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水肿、休克;2、毛细血管流态1、流速:线流、线粒流、粒线流、粒流、粒缓流、粒摆流、停滞;①线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无颗粒感如塑料带②线粒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稍有颗粒感绸带状③粒线流:血流较快,连续呈线,有明显颗粒感布带状④粒流:血流较快,如泥沙流麻袋状⑤粒缓流:血流呈泥沙状,连续缓慢流动;⑥粒摆流:血流呈泥沙状,前后摆动,仍能向前流动;⑦停滞:血流停止不动;A、流速增快:生理上:活动、兴奋时;B、流速减慢:由于毛细血管阻力增加,血液粘度增高,血流减慢;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低血压,失学、休克;此外,脱水过度、疲劳也见;2、血管运动性:血管自发地出现周期性的管径变化或流速变化的现象;3、红细胞聚集:红细胞间相互附着的现象;由于红细胞膜上电荷,胶体性质改变及血流速度缓慢造成分轻度、中度、重度;①轻度:血流不呈线条状,失去光滑,数个红细胞聚集在一起,混杂流动,有明显颗粒感;②中度:红细胞聚集团块较大,互相间聚集较密切,血流除有明显颗粒外,出现大小不等的红细胞聚集颗粒;③重度:十余个或数十个红细胞聚集成团块,密度较大,外形不规则,大小不等和血浆分离现象;提示:有感染形病症,糖尿病、肿瘤、慢性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结缔组织疾病,风湿热等;4、微粒体:包括白色微栓,血小板聚集栓子,红细胞纤维蛋白,内皮细胞;①白细胞数:在管袢流动的血液中可见小的白色球状物闪烁而过称为白细胞;检测意义不大,只有极少或极度增多时,可反映机体大致情况;减少——机体抵抗力低下易感染;增多——可能正患感染性疾病;②白微栓:由血小板聚集或血小板和白细胞的粘附聚集而成;白微栓的诊断:A、出现在乳头下静脉丛或明显舒张的输入枝输出枝;B、栓体大,比白细胞大3-10倍;C、形状不规则;D、明显挤涨管袢,在乳头下静脉管径漂浮而过;E、栓体不透明提示:血流粘稠度增高,反映机体处于高凝,有血管内栓塞状态,预示着血栓形成,结缔组织疾病,巨球蛋白血症,白血病等;5、血色:皮肤微循环血液含氧量,判断组织供血情况;①过深:表示机体缺氧,肺心病、休克、窒息;②过浅:严重贫血;3、毛细血管周围状态1、毛细血管渗出:由于血管内血浆成分过量地通过血管壁积在微血管周围的现象;管袢周围间隙大、明亮、管袢模糊、长度缩短;提示:女性月经期;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严重感染、中毒、过敏、血管通透性亢进如水肿;2、出血:红细胞游出血管外的现象,一般常见在袢顶呈点状、片状、帽状等等;正常:1-2根/视野;提示:中毒、感染、缺氧、变态反映性疾病;3、乳头下静脉丛:指多个毛细血管管袢连接于西静脉而成;小儿与老人可见,但不扩张,体循环回流受阻可见扩张的乳头下静脉丛;提示:右心衰竭、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疾患、泌尿等疾病,结缔组织病,大面积炎症等;4、乳头:正常呈锯齿状、波浪形圆丘,每个乳头下有1-2根管袢;异常可出现波浪锯齿变浅—平直—消失模糊5、汗腺导管,汗腺导管发亮,数量少,一个甲襞不超过2根,情绪紧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发展时可增加;五、检测微循环程序首先必须明确测试之目的:是通过体验产品前后微循环的变化来验证产品的效果;而不是用来诊断疾病的;有利于与顾客的沟通和增进信任度;1、填表和一般检查:1、请逐项填写体验登记表注意询问有无使用禁忌;2、测试血压注意规范操作;3、手穴仪检查2、询问:1、请问你查过微循环吗2、检查的结果如何3、你了解什么是微循环吗4、您知道微循环出问题对人有什么样的影响吗5、你相信改善微循环就会改善健康吗微循环正常与否决定着人的健康状态照血液循环示意图,重点讲解微循环的定义、特点、功能;利用微循环图谱、血液革命、人体管道铸型彩色图鉴等书籍根据顾客知识层面酌情说明微循环状态与人体老化的关系;3、告知客户:1、介绍微循环测试仪开机;2、左手无名指损伤小,便于观察,微循环测试对人体无副作用;3、测仪器旁边放一张正常管袢和异常管袢图,照图讲解;并请客户用正常管袢与自己所测试微循环情况作对比看有多少事正常的,自己的微循环到底怎么样;此点很重要,尤其是第一次受检查,不要使对方感到陌生和盲然,尽量使对方的注意力集中在视屏上,认真了解自己的微循环状况;4、迅速找准测试部位:将左手无名指甲襞部分均匀涂抹香柏油;测试仪光源对准甲襞中下部,调准焦距,这样容易找到甲襞和管袢,沿着管袢将图像后退至无名指外侧缘夹角处;在此过程中大体浏览管袢情况并给客户留下微循环的初步印象;着重观察:1、血流速度及有无红细胞聚集;2、清晰度;3血管形态及数目;4、袢周状态;5、测试中将管袢异常状态,经体验后近期容易改变的描画3-4处,以备体验后对比使用描画和描述相结合,真实、完整反映微循环障碍情况;A、流态方面,如粒流、停滞、充盈度不够;B、底色深、模糊、管袢清晰度差;C、边缘模糊、乳齿线平直;D、血色深、带帽管袢;E、轻度粘连;以上仅举几例,测试中根据经验可酌情选择;描画这些管袢时应定区位,并将相邻的较特殊的管袢一并画下,作标记物之用,有利于体验后查找对比;Ⅰ区:Ⅱ区:Ⅲ区:甲襞分区:是为了体验前后的查找对比快捷、准确;6、测试中多与客户交流、沟通、增强对方了解微循环的兴趣,并开始终用正常微循环的三态与对方微循环状况比较找出微循环障碍主要是流态方面;并分析其对身体的危害加速身体的老化,使生理性衰老提前表现为病理性衰老;唯有改善血液循环,保持血流通畅之后才能带来老化症状的改善,延缓老化的步伐引导参与体验;分析客户微循环障碍主要谈2-3处即可,切忌不突出重点全面开花,以免使对方丧失信心,产生逆反心理和加重心理负担;7、体验后的对比测试必须认真、细致、准确,改善后的情况做好记录,切忌第一天就告知几处改善,要选择重点情况分次告知,并分析微循环改善和产品的关系为销售做好准备;总之要使对方确实看到微循环的改善,才有助于实现销售;微循环测试时康佰店铺销售工作中的重点之一;我们必须巧借仪器的作用为销售服务;1、桥梁作用与顾客沟通的工具2、发现问题发现对方微循环障碍重点关注流态方面的3、见证使用产品前后微循环的变化,见证康佰健康寝具的作用;六、甲襞微循环诊断标准1、正常:小于1分2、大致正常:1-2分3、轻度异常:2-4分4、中度异常:4-8分5、重度异常:≥8分积分与年龄有关,一般40岁以后,微循环退化,正常值有所不同;20岁以下:正常值〈1分20-50岁:正常值分50-60岁:正常值分60岁以上:正常值分6、襞微循环的重度异常:1、管袢数:02、流速:粒摆流、停留3、红细胞重度聚集4、白色微粒体大于2个/分。
微循环检测基础知识手册微循环检测基础知识手册第一章微循环的基本概念一、定义:微循环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活动。
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膜直接进行传递活动,肢节动物是通过组织间隙中的血淋巴进行传递,但进化至哺乳动物阶段(如人),只有肺和胃肠分别通过气管和食管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其他组织器官的位置、功能、代谢已经定型,构成器官的组织、细胞、不能直接和外界环境沟通,只有通过组织液、血液、淋巴液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
微循环就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
通过微循环显微镜可以直接观测到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内的血液流动,而不做特殊处理是看不清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的,因此,临床上通常认为微循环就是指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微循环。
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信息、能量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流动,称为微循环(田牛教授于1993)。
二、微循环的组成血管系统是连续管道,小动脉进一步分枝成直径为15微米左右的细动脉,细动脉再分枝成直径为5-8微米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汇集注入细静脉(8-30微米),细静脉汇合成小静脉。
微血管包括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等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血管部分。
从血管壁的结构看,小动脉管壁厚,有内弹力板、一至数层平滑肌细胞;小静脉管腔大、管壁较厚、内压低。
现有材料都证明,不能通过小动脉、小静脉壁进行物质交换。
毛细血管壁的基本结构是内皮细胞、基底膜、外周细胞组成。
细静脉管腔增大,外周细胞向平滑肌转化。
细动脉管壁稍厚有一层平滑肌细胞。
毛细血管、细静脉以及细动脉的管壁结构适合于物质通过。
大量医学实验工作证明,毛细血管、细静脉、细动脉及毛细淋巴管是血液、淋巴液和细胞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微血管是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血管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与循环血液之间物质交换的血管部分。
毛细血管是微血管中最细小的部分,位于细动脉和细静脉之间,管径一般在5-9微米,红细胞需要通过变形才能通过管径小于红细胞直径的毛细血管。
人体微循环衰弱是疾病的根源微循环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临床上通常认为微循环就是指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微循(毛细血管内细胞能量的通道)。
微循环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场所,是人体的内环境,是生命的最基本的保证,人体的任何器官,任何部位(其中包括心脏在内)都必须要有一个正常健康的微循环,否则就会出现相应器官的病变。
毛细血管只有一层扁平的内皮细胞,管壁特别薄,厚度如一张白纸的1/100,可以允许小分子物质自由进出动脉血中含有大量的氧气和营养,通过毛细血管壁供给周围的组织细胞;组织细胞新陈代谢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以通过管壁进入毛细血管,然后流入静脉可见,微循环的主要功能是向组织细胞运送氧气和养料,带走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
人体内大小血管如同大江大河,毛细血管如同大小支流和灌溉渠道,细胞组织如同秧苗。
微循环发生障碍,就好像秧苗的灌溉渠道受阻,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水分,秧苗就会枯萎一样,人体的脏器也会因为新陈代谢不正常而出现疾病。
一旦人体的微循环发生障碍,其相应的组织系统或内脏器官就会受到影响而不能发挥正常功能,就容易导致人体的衰老、免疫功能的紊乱以及疾病的发生。
正常情况下,微循环血流量与人体组织、器官代谢水平适应,使人体内各器官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运行。
因为人的毛细血管极细极长,而且其中的血液流速极慢,每秒只能流动0.41毫米。
在这么长的血管中,经常有杂质混浊在血液中,如胆固醇、酒精、尼古丁、药物残渣、化学残留物等,它们不但使血管壁变厚,有时经常堵塞血管,造成血液运行不畅。
因此,人体如果不注意保健预防,微循环很容易发生障碍,产生淤滞,新陈代谢不能正常进行,轻则造成机体功能退化,严重时就导致疾病的发生。
权威医学已通过临床证明:人体的衰老、肿瘤的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及许多心脑血管等疾病,主要是微循环障碍所致,因此微循环正常与否,是人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
现今的生活方式、饮食、压力、污染等都是造成微循环障碍的主要外部原因。
什么是微循环?微循环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活动。
人体血液由心脏流出后,经动脉至微动脉,再进入毛细血管后由微静脉及各静脉回到心脏,这种在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
微循环的组成:血管系统是连续通道,小动脉进一步分枝成直径为15微米左右的细动脉,细动脉再分枝成直径为5-8微米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汇集注入细静脉,细静脉汇合成小静脉。
医学研究证明,毛细血管、细静脉、细动脉、毛细淋巴管是血液与细胞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甲裳微循环显微观察仪的工作原理与作用甲裳微循环显微观察仪是通过高倍的摄像显微显示系统,对人体甲裳微循环毛细血管的显微动态透视检查,清晰的显示甲裳微循环毛细血管的形态、流态、祥周图像。
临床上广泛用于由微循环发生改变而对心血管、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疾病发生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报,疗效判断和预后观察等方面。
微循环3条途径及其作用(1)迂回通路(营养通路):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的通路;②作用: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2)直捷通路: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①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的通路;②作用:调节体温。
此途径皮肤分布较多|甲裳微循环的观测指标_____毛细血管形态,毛细血管流态,毛细血管周围状态。
1、毛细血管形态:1)、管祥清晰度:管祥清晰度是镜下观察甲裳毛细血管不可缺少的指标。
甲裳是手指远端的皮肤,由于职业或工作的原因(如搬运工人、清洗工人等),经常接受不同刺激,引起表皮增生,角化层增厚,皮肤粗糙,致使表皮透光性减退,造成管祥模糊不清,约 4.1-10%正常人的管祥模糊。
正常人甲裳毛细血管排列整齐,分布均匀,管祥清晰可见。
异常状态:排列紊乱,管祥模糊。
2)、管祥数:微循环检测中,管祥数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以远心端第一排血管祥中部1/2以上为管祥计数区,低于此线者不计,模糊不清者不计,计数时不应改变焦距,以免将不同深度的另一排管祥计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