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及生活史
- 格式:ppt
- 大小:18.57 MB
- 文档页数:191
生物竞赛必备:水生生物汇总浮游藻类介绍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指在水中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指浮游藻类。
有些种藻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常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waterbloom)。
有些藻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形成“赤潮"(redtide )。
一、藻类主要特征藻类是一群无胚,具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状体孢子植物。
二、形态构造藻类藻体形态多种多样,有单细胞体、群体、多细胞体。
单细胞体种类大多营浮游生活,为小型或微型藻类。
藻体常为球形、椭球形、圆柱形、纺锤形、纤维形、新月形等。
群体类型的种类常呈球状、片状、丝状、树枝状或不规则团块状。
丝状体又可分为由单列细胞组成的不分枝丝状体和呈有分枝的异丝性丝状体。
分枝以侧面相互愈合而成盘状假薄壁组织。
藻体细胞结构都可分化为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部分。
后者包括细胞质和细胞核,原生质内有色素或色素体、蛋白核、同化产物等。
三、藻类生殖方式生殖是指由母体增生新个体的能力,也可称为繁殖。
其生殖方式可分为: •营养生殖(vegetativereproduction ):细胞分裂是最常见的一种营养生殖。
• 无性生殖(asexualpropagation):通过产生不同类型的抱子来进行生殖,即抱子生殖。
• 有性生殖(sexualpropagation):有性生殖是由雄配子和雌配子结合成为一个合子。
四、藻类的生活史藻类生活史包括:1.营养生殖型2.无性生殖型藻类在植物界属于低等植物。
藻类学家一般将藻类共分11个门,其顺序如下:浮游藻类一般多见于前八个门,轮藻、褐藻和红藻门主要是大型藻类。
六、生态分布和意义(一) 生态分布:根据藻类生活环境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三大生态类群: 1、浮游藻类(Phytoplankton )又称浮游植物。
2、底栖藻类:营固着或附着生活的藻类。
3、流水中的藻类:由底栖和浮游的藻类组成能在急流中生活和繁殖。
藻类生活史
藻类是一类原始的植物,它们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十亿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
物之一。
藻类广泛分布于海洋、淡水和陆地上,它们以光合作用为生,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藻类的生活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是孢子阶段,藻类通过孢子进行繁殖和
传播。
孢子可以在极端的环境中存活,等待适合的时机再次生长。
接着是无性生殖阶段,藻类通过裂生、分生或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使得藻类能够迅速扩散并适应不同的环境。
最后是有性生殖阶段,藻类通过雌雄配子体结合进行有性生殖,产生新的个体。
藻类的生活史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营养丰富的环
境中,藻类会迅速生长繁殖。
而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藻类则会进入休眠状态,等待适合的时机再次生长。
藻类的生活史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体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严重,给藻类的生存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一些有害藻类的爆发也给水域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因此,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减少污染,保护藻类的生存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只
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藻类这一重要的生态资源,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希望人类能够意识到自己对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藻类及其生存环境。
幻灯片1藻类(Algae)概述一、藻类的基本特征●藻类(algae):低等植物,广分布,绝大多数生活于水中。
大小不一,小的单细胞, 如小球藻(Chlorella) 3~5 μm, 大的如海洋中的巨藻(Macrocystis phrifera)长达60 m ●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
藻类植物体通常可以看做是简单的叶,故又称叶状体植物。
●藻类具有叶绿素(chlorophyll),能进行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一般均能自养生活。
●藻类的生殖单位是单细胞的孢子(spore)或合子(zygote)。
●藻类的生活史中没有在母体内孕育着具有藻体雏形胚的过程。
不开花结实。
藻类是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不能产生种子的植物)。
二、藻类的形态构造●藻类体型多样,但细胞呈趋同的球形或近似球形,是有利于浮游生活的适应。
藻体细胞结构都可分化为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部分。
●(1)细胞壁(cell wall)●(2)细胞核(nucleus)●(3)色素(Pigment)●(4)色素体(chromoplast)●(5)同化产物●(6)蛋白核(pyrenoid)(7)与运动有关的胞器三、体制●单细胞类型●群体类型●丝状体类型●异丝体类型●管状体类型●膜状体类型●假薄壁组织类型四、藻类生殖方式生殖是指由母体增生新个体的能力,也可称为繁殖。
其生殖方式可分为:●营养生殖(vegetative reproduction)●无性生殖 (asexual propagation)●有性生殖 (sexual propagation)。
(一)营养生殖●不通过任何专门的生殖细胞来进行繁殖的方式。
●单细胞藻类:细胞分裂●群体和多细胞藻类:断裂繁殖。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迅速增加个体数目(二)无性生殖●通过产生不同类型的孢子来进行生殖,即孢子生殖。
●孢子在细胞内形成。
先是核的分裂,随后细胞质分裂。
一个母细胞内形成2n个孢子。
藻类高中知识点总结一、分类藻类是一类原生植物,通常按照细胞结构和营养特点进行分类。
根据细胞结构,藻类可以分为原核藻和真核藻。
原核藻是细菌和蓝藻的统称,其细胞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核藻的细胞含有真正的细胞核,包括硅藻、金藻、绿藻等。
根据营养方式,又可分为自养藻和异养藻,自养藻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异养藻依赖外源碳源。
二、结构藻类的结构比较简单,通常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
单细胞藻类通常由一个细胞组成,形态各异,包括球形、螺旋形、椭圆形等;多细胞藻类由多个细胞组成,有些形成丝状体,有些呈板状。
藻类的细胞主要由质膜、质壁、质囊、叶绿体等结构组成,叶绿体是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器官。
三、生活史藻类的生活史分为有丝分裂生活史和无丝分裂生活史。
有丝分裂生活史通常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
有性生殖是指两个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游离孢子,孢子产生新的个体;无性生殖是指一个细胞通过单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同样的细胞。
无丝分裂生活史是一种特殊的分裂方式,通常发生在一些原核藻和原核生物中,无需减数分裂,直接产生子细胞。
四、生态功能藻类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产者。
同时,藻类也是食物链的起始者,它们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质,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基础。
此外,藻类还能够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调节水体的营养物质循环,维持水体的清洁。
但是,过度生长的藻类也会引起水质污染,产生有毒物质,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总之,藻类是一类重要的原生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藻类的分类、结构、生活史、生态功能等知识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保护水域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植物生活史小结➢真菌的生活史真菌门的生活史是从孢子萌发开始,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便萌发成芽管,再继续生长形成新的菌丝体,一个生长季节里可以产生无性孢子若干代,产生菌丝体若干代,这就是生活史中的无性阶段。
真菌在生长后期,开始有性生殖阶段,从菌丝上发生配子囊,产生配子,一般先经过质配形成双核阶段,再经过核配形成合子。
通常双相核的细胞是一个合子而不是一个营养体,只有核相交替,而没有世代交替现象。
➢苔藓植物的生活史苔藓植物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其重要特征是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发达,并且寄生在配子体上,不能独立生活。
苔藓植物的雌雄生殖器官都是多细胞所组成的。
雌性生殖器官为颈卵器,雄性生殖器官称精子器。
➢蕨类植物的生活史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一样,也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无性生殖产生孢子囊和孢子,有性生殖时产生精子器和颈卵器。
但是蕨类植物的孢子体远比配子体(称为原叶体)发达,我们日常见到的蕨类植物就是它的孢子体。
此外,蕨类植物的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这点和苔藓植物及种子植物均不相同。
➢裸子植物的生活史裸子植物是一类保留着颈卵器,具有维管束,能产生种子的高等植物。
它属颈卵器植物,又是种子植物,是介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一群维管植物。
裸子植物的孢子体比蕨类更发达,都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具有形成层、次生结构及发达的输导组织。
但配子体简化,且寄生在孢子体上。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被子植物为植物界发展到最高等,也是最为繁茂的类群。
被子植物的孢子体达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具有了真正的花,输导系统更完善而发达。
而雌雄配子体较裸子植物更为退化,一般仅有由8个细胞形成的胚囊(雌配子体)和2-3细胞的花粉粒(雄配子体),同时颈卵器已完全消失。
具有形成层、次生结构及发达的输导组织。
但配子体简化,且寄生在孢子体上。
1. 建立者效应●遗传漂变的另一种形式——小种群可以造成特殊的基因频率:●小种群中的几个或几十个个体,迁移到它处定居下来,与原种群隔离开来,自行繁殖形成新的种群;有些等位基因没有带出来,导致新种群与原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差异;●新种群的基因频率取决于建立者(定殖者)——分离出来的几个或几十个个体●意义:通过自然选择,有可能形成新物种。
藻类的结构藻类是大自然中重要的植物体,常见的藻类有蓝藻、红藻、褐藻、绿藻等。
一、藻类的形态特征1、绿藻的形态特征植物体由单细胞构成,一般呈球形或卵圆形。
2、红藻的形态特征植物体是由多细胞构成的丝状体,丝状体上有分枝,细胞内含叶绿素。
3、蓝藻的形态特征植物体是由多细胞构成的丝状体,丝状体上有分枝,细胞内含叶绿素。
4、褐藻的形态特征植物体是由多细胞构成的丝状体,丝状体不分枝,细胞内没有叶绿素。
5、金藻的形态特征植物体是由多细胞构成的丝状体,丝状体没有分枝,细胞内含叶绿素。
6、黄藻的形态特征植物体是由多细胞构成的丝状体,丝状体没有分枝,细胞内含叶绿素。
有些藻类有肉眼可见的色素,叫做显色藻。
藻类对于水体的污染十分敏感。
例如硅藻和甲藻可以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作为食料,而使水体富营养化;绿藻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导致缺氧。
除了含叶绿素和胡萝卜素的藻类可以作为指示生物外,大部分藻类只能根据环境中叶绿素或胡萝卜素的含量来判断环境质量,并不能精确地反映水质的好坏。
二、藻类的生殖和生活史1、藻类的生殖藻类的繁殖常在春夏之间进行。
个别种类产生有性生殖细胞——合子。
合子需要在水中游动一段时间,与其他水生动物(主要是原生动物)的遗传物质混合,形成合子团。
合子团随水流运动,落到适当的场所,就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2、藻类的生活史一般分为孢子生殖和配子生殖两种。
孢子生殖一般发生在春季,受精卵直接发育成新的孢子体,无性生殖方式,很少见。
藻类通常是异养生物,利用现成的有机物进行繁殖。
藻类的生活史一般分为孢子生殖和配子生殖两种。
孢子生殖一般发生在春季,受精卵直接发育成新的孢子体,无性生殖方式,很少见。
藻类通常是异养生物,利用现成的有机物进行繁殖。
它们在自然界中与其他生物相比,数量庞大、分布广泛、适应性强、繁殖快、容易变异、易于遗传,具有经济价值。
这些特点使藻类广泛分布在水域的各个角落,并且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
藻类生物知识点总结一、藻类的分类藻类是指一类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寄生生活或自由生活在水体中的单细胞或多细胞植物、浮游植物体。
藻类包括原始的蓝藻、藻类、金藻、渤海藻、绿藻、裸藻、红藻、棕藻等,根据细胞结构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藻类分为浮游藻和沉积藻两大类。
浮游藻是一类悬浮在水中的藻类,如原藻、绿藻、蓝藻等,它们通常以光合作用为生,是水体中重要的生态因子。
而沉积藻是一类寄生或附着在底栖物上的藻类,如硅藻、甲藻、红藻等,它们在海洋底部和淡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藻类的生活史藻类的生活史通常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
有性生殖是藻类通过配子体或孢子形成的生殖细胞相互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藻类的卵子和精子相结合形成双生子,再长成新的藻体。
无性生殖是藻类通过分裂或孢子发育等方式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藻类通过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又可以长成独立的藻体。
藻类的生物多样性和繁殖能力十分丰富,通过交配、分裂等方式保持着其种群的生态平衡。
三、藻类的生态学特征藻类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们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藻类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光合作用为生态系统提供能量和氧气,是海洋和淡水中食物链的基础。
藻类对水质和营养物质的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如硅藻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促进水质的净化。
此外,藻类对海洋和淡水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平衡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还能够抵抗水域中的污染物,起到净化水域的作用。
四、藻类的生物学意义藻类在生物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们不仅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多种生物学功效。
首先,藻类是许多水生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如海藻是海洋中贝类、鱼类等的主要食物之一,对维持水域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藻类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褐藻富含藻蓝蛋白,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免疫等生物活性,可以用于药物及保健品的开发。
此外,藻类还具有环境修复和资源利用的潜力,如利用藻类清除水质中的富营养化物质,生产生物柴油等。
藻类生活史
藻类是一类古老而又神奇的生物,它们存在于地球上数十亿年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生态角色。
藻类包括了多种多样的生物,从微小的单细胞藻类到巨大的海藻,它们的生活史也是多种多样的。
单细胞藻类的生活史相对简单,它们通过分裂繁殖,不断地增加自己的数量。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单细胞藻类可以迅速繁殖,形成大片的浮游藻华,给水域带来独特的生态景观。
然而,一旦环境条件恶化,单细胞藻类也会迅速死亡,形成大量的藻类赤潮,对水域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而对于一些多细胞的藻类,它们的生活史更加复杂。
一些褐藻和红藻生活在海洋中,它们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来繁殖后代。
一些绿藻和硅藻则生活在淡水中,它们也通过类似的方式进行繁殖。
一些海藻还会形成复杂的海藻林,为海洋生态系统提供重要的生态服务。
藻类的生活史也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些藻类的分布范围和数量也发生了变化。
一些有害的藻类赤潮频繁发生,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保护和管理藻类资源,成为了当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总的来说,藻类生活史丰富多彩,它们在地球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我们应该加强对藻类的研究和保护,以确保它们能够继续为地球生态系统做出贡献。
藻类生活史
藻类是一类古老而又神奇的生物,它们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十亿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
藻类以其独特的生活史而闻名于世,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藻类的生活史吧。
藻类是一类原始的植物,它们生活在水中或者潮湿的环境中。
藻类的生活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在有性生殖阶段,藻类通过配子体进行有性生殖,产生出新的个体。
而在无性生殖阶段,藻类通过孢子或者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产生出与母体相同的个体。
藻类的有性生殖是一种非常神奇的过程。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两个配子体结合在一起,形成受精卵,然后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分裂和生长,最终形成新的个体。
这种有性生殖方式保证了藻类的遗传多样性,使得它们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而在无性生殖阶段,藻类通过孢子或者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孢子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它可以在适合的环境中发芽成长为新的个体。
而分裂则是指母体细胞分裂成两个或更多的细胞,每个细胞都可以长成新的个体。
这种无性生殖方式使得藻类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适应不同的环境。
总的来说,藻类的生活史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它们通过有性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进行繁殖,保证了它们的遗传多样性和生存能力。
藻类的生活史不仅仅是一种生物学现象,更是一种对生命力和适应能力的赞美。
让我们一起来珍惜和保护这些古老而又神奇的生物吧。
藻类生活史类型及其特点一、合子减数分裂型。
这种类型也挺有意思的哈。
在藻类生活中,合子是它们生活史中的关键角色。
当两个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后呢,合子马上就进行减数分裂。
就好像一场说走就走的“分裂之旅” 分裂的结果就是产生单倍体的孢子。
这些孢子再发育成新的个体,新个体产生配子,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比如说衣藻,就是这种生活史类型的典型代表。
衣藻在合适的环境下,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合子紧接着减数分裂产生孢子,孢子又能长成新的衣藻个体。
这种生活史类型的特点呢,就是它的减数分裂发生在合子阶段,合子是生活史中唯一的二倍体阶段,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以单倍体的形式存在。
这样的生活史相对比较简单直接,就像一条清晰的小路,一目了然 。
二、配子减数分裂型。
这种生活史类型和前面那种可有点不一样啦。
在这种类型中,减数分裂发生在产生配子的时候。
想象一下,藻类的细胞就像是一个个小工厂,到了该产生配子的时候,这些“小工厂”就开始进行减数分裂啦。
经过减数分裂,直接产生单倍体的配子。
这些配子相互结合形成合子,合子不经过减数分裂,直接发育成新的个体。
比如说绿藻门中的一些种类,像松藻,就是这种生活史类型。
松藻在产生配子时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后,合子直接发育成新的松藻个体。
这种生活史类型的特点就是,配子是减数分裂的产物,而且在生活史中,二倍体的合子能够直接发育成新个体,没有经过减数分裂这个过程,就像坐直通车一样,直达新个体的“站点” 。
三、孢子减数分裂型。
这又是一种独特的生活史类型哟。
在这种类型里,藻类的生活史中存在着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
什么是世代交替呢?就是在它的生活史中,有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交替出现。
先从合子说起吧,合子发育成二倍体的孢子体,孢子体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的孢子。
这些孢子再发育成单倍体的配子体,配子体产生配子,配子结合又形成合子,然后又开始新的一轮循环。
比如说海带,就是孢子减数分裂型的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