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1)

教学内容】教材第56—58页的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整理条件的不同方法,能灵活使用从条件想起,和从

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准确解决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并归纳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能按一般步骤解决问题,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会用画示意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画示意图或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升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使学生能与他人交流策略,分享同学的成果;进一步体验数学方

法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和回顾反思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用不同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归纳解题步骤。

教学过程】

、回顾策略,引入课题

提问:我们在三年级学过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记得学习过那些策略吗?

板书: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

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是怎样想的?从问题想起呢?

2、揭示课题

说明:我么已经学习过解决问题的两种策略,一种是从条件想起,能够找有联系的条件想能求出什么问题,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另

种是从问题想起,根据问题的数量关系,看需要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应用策略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能灵活使用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灵活使用,感受步骤

1、使用策略,感受步骤

1)表现例1,了解题意

引导:请大家独立阅读例题,再说说例题里的条件和问题。(学生交流题意)

2)整理条件,体会联系

引导:解决问题是根据条件和问题的联系思考的,所以首先要明确条件和问题。你能想办法整理题目的条件吗?请大家先想一想怎样整理条件能让大家看的更清楚,能看出条件和条件之间或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再用你的办法整理出来。

学生独立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现在来比一比哪个整理的清楚。你们是怎样整理的,能不能和大家交流、分享?

表现多种整理的结果,引导学生了解和理解不同的整理方法,体会根据题里的联系整理条件的作用:

①按果树的种类分类整理(摘录或列表)你能看明白这是怎样

整理的吗?

说明:按果树的种类分类,分别摘录行数和棵数的条件对应着整理,能发现每种果树的条件之间的联系,看出能够求出什么。

②根据问题选择条件的列表整理:你是怎样整理的?(学生说

明自己的想法)

谁来说说这样整理的好处?

说明:这样整理时根据问题的数量关系,需要什么条件,选择桃树和梨树的条件对应整理,能够知道需要先求什么。

③表现画线段图(或者其他图形)整理的条件:哪个来说说用

线段图是怎样整理的?

你认为画线段图整理条件有什么作用?

说明:这种方法是画图整理。用线段表示每种果树的棵树,能够直接看出题里的数量关系,清楚的知道能求什么问题,或者根据问题找到需要的条件。

④引导观察,感受作用

提问:从这些整理的条件来看,我们用哪些方法整理的?有什么好处?

小结: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弄清题意,需要通过整理明确条件和问题。(板书:弄清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整理时能够摘录条件,也能够列表整理,还能够画线段图。不管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条件对应排列,从而方便的找出条件和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或者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很容易的得出解题思路。

3)使用策略,探寻思路

启发: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这就是解决问题的第二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那你能根据整理的条件,说说能够怎样想,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交流: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能够用什么策略,怎样找到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请把你的思路和大家交流。

结合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思考过程,理清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的不同策略,或者综合使用两种策略分析三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

确定先求出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再求出一共有多少棵。(结合交流,

利用整理表现出的条件,提升适当的板书、连线、箭头等文字、符号和数量关系,表示由条件想所求问题、由问题想数量关系式等不同的分析思路。)

追问:这里的分析,同学门用了哪些策略?

指出:大家能从条件想起,也能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找到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再求出一共有多少棵。这是在弄清题意之后的第二步,大家灵活使用或综合使用不同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板书: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过程)

4)列式解答,检验结果

引导:知道了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接着能够怎样做了?(板书:列式解答算出结果)

交流:说说每一步怎样算的、求的是什么?

启发:解决实际问题一般都要检验才能确定结果是否准确。这里怎么检验?在书上写出检验过程。(启发学生“把得数代入原题”检验)

交流:你是怎么检验的?(板书算式)哪位来说说检验每一步表示的意思?把得数打入原题,还有不同的检验算式吗?(适当说明)

你解答计算的结果准确吗?准确的请把答案写完整。

现在看看,再求出的结果后还要注意什么?(板书:检验结果,写出答案)

5)引导回顾,体会过程

引导:现在我们解决了例题,求出了准确的结果。那大家回顾一下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例题经过了哪几步,使用了哪些策略?

指出: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找出条件和问题,弄清题意;之后就要分析数量关系,确定怎样解决;然后按照确定的过程列式解决,求出结果;

最后还要检验,写出答案。在解决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时,要灵活使用策略,能够从条件想起,也能够从问题想起,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或者

把两种策略结合起来分析。

2、 完成想一想,加深理解

1) 解答“想一想”

表现问题: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引导:我们把问题变成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请大家想一想: 解决这 个问题会用到哪些条件,能够怎么想,应该怎么解答?同桌讨论一下。

交流: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要先求什么, 再怎样算出结果?还 能够

怎么想?

提问:根据你们的想法,要怎样解答?哪位来说说怎样检验。

让学生一起说说答案。

2)比较异同

提问:比较一下,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都使用了哪些策略?列示方法 有什么

相同和不同之处?为什么第三步方法不同?

指出:这两题都能够从条件想起或者从问题想起的策略, 确定先求什 再求什么;解题列式时, 要注意根据条件与问题的联系选择准确的算 法。 3、 回顾过程,归纳比较

1)回顾步骤

引导:解决实际问题要经历哪几步?请同学们回顾上面两题解题过

交流: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 (结合交流指导学生逐步归 纳)

指出:同学们已经总结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板书:解题步骤) 解决问题一般要经历四步: 首先要找出条件和问题, 弄清题意, 这是准确 解答的前提;再分析数量关系, 确定解题过程,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是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一步; 然后按照确定的过程

列式解答,这是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最后还要检验,写出答案。解决问 题的一般步骤, 其实也能够看做是一种策略, 能够让我们有条有理, 有根 有据、思路清晰的解决实际问题。

2)交流体会

引导: 解决问题最重要的一步是分析数量关系, 确定先算什么, 再算 什

么。请大家说说重要使用策略分析数量关系, 你有哪些体会或新的理解。

交流:联系今天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 你对析数量关系有哪些体会或 者收

么、

程, 想想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和同学说说。

获?

指出:大家联系今天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学会了灵活使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在具体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过程时,能够从条件想起,也能够从问题想起,或者把两种策略结合起来分析,找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直到问题解决;还能够利用对应排或列表整理条件、线段图表示题意协助我们清楚地找出数量间的关系。

三、巩固策略,提升水平

1、做“练一练” 1

1)整理条件

要求学生读题,互相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

让学生整理条件,并在全班交流。

提问:同学们观察不同的整理方法,为什么都按年级整理条件?

2)解决第一题

引导:你想怎样分析数量关系,有不同的想法吗?哪位同学说一说,

交流一下。

指名板演并要求检验。

交流:每一步求的什么?检验时是怎么想的?(有错的订正)

3)解决第二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和

提问:你是怎样解答的?分析数量关系用了哪些策略?有不同的策略吗?

4)小结:解决这样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能够灵活使用策略,

能够从条件想起,也能够从问题想起,或者把两种策略结合起来分析,找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直到问题解决。

2、做“练一练” 2

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列式解答。

交流:每一步求的什么?前两步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回忆一下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经历哪几步?分析数量关系是怎样想的?

指出:同学们根据解题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灵活使用不同的策略分析数量关

系,就是今天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的学习内容。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收获

提问: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新的理解和体会?(集合交流,引导学生说说解题步骤,对分析数量关系的理解和体会,以及整理条件的方法和作用)指出:今天学习的策略包括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灵活使用策略。通过学习,大家进一步理解解决问题一般要经历四步: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和检验。了解整理条件的不同方法,能灵活使用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

2、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九1、2、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